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限制工资的条例,在1814 年又废止了关于学徒的条例。这样一来就同法
国一样,在以往的立法中只保留下打击工人的规定。1802 年,根据皮尔之父
的提议,议会通过了保护童工的第一个“工厂法”,但是它沦为一纸空文。
工人既被剥夺了一切合法申诉的可能,于是不时诉诸暴力,通常是指向机器;
这些“卢德派”的骚乱最有名的是1811 年和1812 年那两次,这都是大规模
经济危机的结果。可是却有人从中追查阴谋活动和法国思想的影响;指挥镇
压工人的梅特兰将军硬说存在有一种企图“颠覆本国政府与毁坏一切财产的
非常坏的思想”。根据来自哈利法克斯的工人约翰·贝恩斯的多次演说,我
们就可看出,当时仍然有些人士保持着对法国大革命时期英国民主派鼓动的
记忆;贝恩斯以六十六岁高龄而被判处流放,因为他祝贺最近的多次暴乱,
视之为革命的前奏,他说:
“长期以来,这些吸血鬼靠吸我们的血过日子。。他们挑起了战争;从
而发战争财,养肥他们自己;他们把我们派到全世界各地去打仗,为的是要
在法国扑灭自由,在全欧洲保持专制统治。。我等待黎明破晓等了好久了;
不论我是多么老,但愿我还能看到民主的光辉胜利!”
但是,英国工人群众如果都已受到一种革命热忱的激励的话,他们本来
至少可以要求普选权;但是从他们的行动中我们只能看到饱受苦难者的一时
激动,而还没有政治的自觉。如有人论证过的,很可能是由于某些影响而约
制了工人的行动,如非国教徒的影响;汉纳·莫尔大量增设的“主日学”①
的影响,以及互学互教的学校的影响,这是由一个年青贵格会②会友兰开斯特
从1798 年起提倡,和一个团体从1810 年起加以赞助的。但是工人群众之所
以还没有大规模的运动,其主要原因乃是工人还不够高度集中,并且从1795
年以来,凡工资不足者可以按照面包价格得到适当比例的救济金。对于有产
者而言,“济贫税”成为一种保险费。
社会演变的情景引起某些人士产生新的思想。虽然英国的经济学家认为
从正义的观点来看,这种情景是无可指摘的,这种情景却促使他们产生深刻
的悲观主义,马尔萨斯就已经提供了例子。银行家李嘉图从1810 年开始著书
立说,指出价值的基础是劳动;但他也论证:在英国由于人口增加而必须开
垦越来越贫瘠的土地,从而保证了较好土地的所有者获得级差地租;此外他
还肯定了工资铁律。人为了摆脱饥馑而作的努力越来越艰苦;劳动所分得产
品的比重日益增大,而资本家的利润则总是趋于减少,其最后结局必须是停
止垦荒;在这以后,马尔萨斯的法则必将无情地起作用。在大陆上,西斯蒙
第从一种李嘉图思想中完全没有的道德观点出发,在准备写作他的《政治经
济学原理》;这部在1819 年出版的书尖锐地批判新的劳动组织关系中,由于
机器的竞争,工资劳动者在变成经常贬值的一种商品。傅立叶早在共和十二
年已经在谴责大革命后个人主义所造成的社会混乱。与傅立叶相反的是圣西
① “主日学”即“星期日学校”,因基督教认为耶稣复活在星期日,故称星期日为“主的日子”,简称“主
日”。英国基督教会在1780 年首倡,逐渐流行于英、美等国。传到我国即称“主日学”。这种学校起初还
以教童工和工人子弟读书识字为标榜,后来以灌输宗教思想为主。——译者
② “贵格会”也译为“公谊会”。“贵格”(Quaker)意译为“颤抖者”,为英国人福克斯(1624—1691
年)创立,是清教徒的一派。——译者
门,他保持住十八世纪对现代工业生产的积极性的热忱,但是他想要加强对
现代工业的组织,以期使它更为积极一些。
这几个人决不是要提倡民主,而傅立叶和圣西门对法国大革命后果的猛
烈攻击,则与同时代的反动思想合拍。例如圣西门要求由“才能之士”,即
学者和技术专家,来领导社会,以便使“统治者阶级在知识上永远比被统治
者优越”。这样圣西门是想要建一个握有绝对权力的贵族等级。但是他也意
识到,要使这个贵族等级保持才智的垄断地位,必须经常通过精选而不断更
新,因此他主张取消世袭制。西斯蒙第与傅立叶,也同圣西门一样,都在攻
击经济自由与竞争。他们全都不大考虑政治问题,一心只想为了一切人的利
益而创造更多的财富。社会主义正在不顾当时硝烟弥漫而从资本主义本身中
诞生出来,并在准备为民主运动注入新的生命。此时罗伯特·欧文已在思考
他的共产主义实验方案。
在欧洲以外,通过英国对美洲贸易的进展,资本主义表现了它的征服精
神;但是战争继续阻碍了白种人的扩张。在远东,东印度公司的代理人继续
努力开设商行;早在1802 年他们便要求葡萄牙人允许在澳门派遣英国驻军,
到1808 年一支英国舰队出现在澳门,但也未能取得任何成功;在广州,不断
发生一些事件激起中、英两国人的冲突。安南王嘉隆也不得不在1804 年击退
一次对交趾支那的进犯,1808 年又击退一次对河内的进犯。在日本,一艘英
国船在1808 年出现在长崎,想要拿捕荷兰的船舶;稍后一些,在爪哇立足了
的莱佛士试图迫使在日本出岛的巴达维亚商站接受他的控制。在中国,嘉庆
正越来越受到一些秘密会党的威胁,在1813 年山东爆发了一次大规模起义。
日本原来也不能对外国作出任何认真的抵抗,1808 年佩鲁船长的出现引起日
本统治者惊惶失措。欧洲的内椋攘嗽抖锼姆种皇兰陀杏唷�
至于殖民情况,它在大英帝国内进展极为有限。为数不多的移民皆愿前
往美国,而愿往开普者在1808 年以前几乎没有,去加拿大的也寥寥可数;在
将近1815 年时,在澳大利亚只有包括四百流放罪犯在内的六百至七百移民,
他们在耕种二万英亩的土地。加拿大出现了有利的情况;在本时期的末年,
下加拿大约有二十五万居民,其中二万至三万是英国人,而上加拿大约有七
万居民;美国人的走私活动对哈利法克斯港非常有利,英国海军部的需要又
促进了木材的出口,从而为一项兴旺的工业奠定了基础。在爪哇,斯坦福德·莱
佛士着手革新殖民方式,把本地人的首领变成官员,把土地租给居民,并准
许自由种殖和自由买卖;但是莱佛士缺乏足够的时间和金钱贯彻他的改革。
白人的扩张特别是在美国继续非常顺利昌隆,不尽是由于外来移民的增
加,更多的是由于出生率过高,这些过多的人口构成一股不断推进的人流,
从大西洋沿岸涌向西北部地区。1802 年,俄亥俄成为一个州;印第安纳和伊
利诺斯也在1815 年以后不久成为州而加入联邦。在美国南部,相反地是黑人
的数量随着棉花种植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据估计当时已超过一百五十万
人;1812 年路易斯安那被批准成为一州加入联邦,佛罗里达则引起美国虎视
眈眈;麦迪逊占据佛罗里达西部直到当时还是有争议的领土彭萨科拉,而杰
克逊率领田纳西州的民兵展开对克里克人①的战争。
盎格鲁撒克逊人扩张的唯一竞争对手是俄国人。俄国人已深入外高加
① 克里克族是印第安人的一个部落,当时还住在佐治亚州和亚拉巴马州;从这时起被白人种族主义者赶往
西部,逐渐被赶过密西西比河。——译者
索,并且在打败了波斯人以后,迫使波斯在1813 年签订古利斯坦条约,承认
俄国占有达格斯坦和巴库,以及只有俄国有权在里海拥有一队战舰。俄国人
想同中国建立关系没有成功,1805 年亚历山大派遣的使团被阻于蒙古。1799
年创办的白令公司已在经营阿拉斯加,并派遣由雷扎诺夫和克鲁任斯特恩率
领的探险船队取道合恩角。雷扎诺夫在1804 年到达长崎,未获准许上岸,而
在1806 年从阿拉斯加驶出直到旧金山。俄国人从鄂霍次克海试图夺取库页
岛,侵袭千岛群岛和北海道岛,使日本人大为震惊。稍后俄国人又图谋在加
利福尼亚开辟一块殖民地用来供应阿拉斯加的给养,1811 年在旧金山以北修
建了一座堡垒。他们在这里遇到了开始常住哥伦比亚②和俄勒冈的加拿大公司
的人员。
传教会所起的作用仍然是很不显著。在中国,罗马教皇派来的代牧主教
徐德新在1803 年召集第一次布道议事会,但从欧洲来的神甫却一个也没有参
加;1805 年清朝又严禁外教,1815 年他本人也被斩首①。1807 年,第一个新
教传教士马礼逊在广州上岸。浸礼会派也进入了缅甸。“圣书公会”是在1804
年创办的,客观形势当时却还不允许它做出较多的工作。
在欧洲人的心目中,殖民地仍然起着重商主义给它规定的作用,但殖民
的旧制度已岌岌可危。法国曾一度废除奴隶制度,这是法国一项重要的成就,
而当它企图恢复奴隶制度时就失去了圣多明各;1807 年英国取缔了奴隶贩
卖,这就会断绝奴隶的来源。另一方面,美国作出了榜样,白人移民和土生
白人决心不再容忍“垄断贸易”,要与欧洲一刀两断以摆脱它。西班牙正处
于丧失美洲属地的过程中。西属美洲各地在承认费迪南七世为合法国王以
后,毫不迟延地声称它们只是从属于他个人,而在他被囚于法国期间,它们
完全有权自主。1810 年,当法军攻陷安达卢西亚而中央“政务会”困守在加
的斯的消息传来时,西属各殖民地进一步采取了措施:4 月19 日,加拉加斯
推翻了西班牙“政务会”派来的总督,5 月20 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也推翻了
总督;新格拉纳达②于7 月,基多于8 月,智利和墨西哥于9 月相继爆发起义。
各殖民地向英国建议缔结一项商务条约,博利瓦尔并亲赴伦敦;阿瑟·韦尔
斯利从中干预其事;但是西班牙议会拒绝废除“垄断贸易”,并宣告其美洲
臣民是犯上叛乱。博利瓦尔就返回委内瑞拉,米兰达继之而归。他们召开国
会,1811 年7 月7 日,国会宣告委内瑞拉独立,并通过一部宪法;新格拉纳
达也效法宣布独立。在阿根廷,起义的领袖已经彼此不和,其中马利亚诺·莫
雷诺已被逐;制宪议会迟到1813 年才召开。虽然保存了天主教作为国教的种
种特权,但是新独立的各国无不宣告保障人权,到处都废除了奴隶制度,对
印第安人的劳役制和领地监护制。
在新独立的各国内很快地就发生了内讧:土生白人排斥了西班牙移民;
温和派对号召黑人和混血人起来参加斗争大为惊惶;领袖之间相争不已;城
市之间互相猜忌提防,为保持独立自治而不断反过来倒过去;山地居民仍受
② 指现在加拿大西部海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不是南美洲的哥伦比亚。——译者
① 徐德新(L。…G。 F。 Dufresne),巴黎“外方传教会”教士,1777 年潜入四川传教,初用汉名李多林,1785
年被捕,解往北京,释放后驱逐出境。1789 年再度潜入四川,改名徐德新。1815 年5 月在四川新津被捕,
同年9 月在成都斩首。——译者
② 西属美洲四大总督辖区之一,大致包括现在的巴拿马、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委内瑞拉。——译者
僧侣播弄而支持西班牙殖民者;在委内瑞拉,利亚内罗斯人①替任何出钱者作
战。因此西班牙人仍然坚守着一些据点。在墨西哥,1811 年西班牙人枪杀了
伊达尔戈神甫,1813 年他的同志莫拉莱斯神甫继起领导独立斗争,在1815
年也同样牺牲了。西班牙人仍控制着利马,以利马为据点向基多反扑,并成
功地把它从格拉纳达人手里夺回来;经过多方策划后,西班牙人又从阿根廷
人手里夺回上秘鲁;巴拉圭则摆脱了西班牙人的控制;但西班牙派驻蒙得维
的亚总督艾利奥负隅顽抗为时稍久,并求援于葡萄牙人,只是到1814 年才由
阿尔维亚尔最后解放了该城。在智利,罗萨斯、卡雷拉和沃伊金斯互相争夺
领导权,1813 年,纠集兵力退守南部的西班牙军大举反扑,重新占领了整个
智利。在委内瑞拉和新格拉纳达的斗争反复曲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
这两地宣告独立后,西班牙军仍盘据在马拉开波地区与奥里诺科河河谷;1812
年,他们相当轻易地战胜了米兰达,7 月25 日;米兰达投降,他被送回加的
斯,1816 年死于加的斯。博利瓦尔得以脱身而去到卡塔赫纳。1813 年,格拉
纳达人授权他攻入委内瑞拉,8 月6 日他收复加拉加斯。他的敌人又一次向
东撤退,1814 年又从那里出击并打败了他;他不得不回到新格拉纳达。在此
时刻,已复辟的费迪南七世派出援军;1815 年春季,西班牙舰队到达,而博
利瓦尔登舟驶往牙买加岛。只有阿根廷仍保住独立自由,但内争削弱了它,
而1814 年当选为总督政的阿尔维亚尔,曾要求英国保护,在1815 年4 月被
推翻。因此,西属美洲的前途尚待分晓;不管怎样,可以肯定的是宗主国永
远不可能再原封不动地重建殖民统治的旧制度。
* * *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标就是利润,它构成一种与拿破仑的政治和军事理想
毫无瓜葛的力量。在它最完善的形式下,资本主义生产诚然是反对民族壁垒
的,因为民族壁垒妨碍自然资源的开发并阻止全球各地之间合理的分工;在
这个意义上,一个世界的帝国本来更能适合资本主义生产。但是资本主义不
过刚刚开始,而它那些深受重商主义精神浸染的代表人物,却一心只想保住
本国使之成为一己所有的禁脔。此外,这些代表人物也同他们的同胞一样,
按照人的本性都是热爱国家独立的;拿破仑对法国的偏爱本来迟早会把这些
代表人物变成反对帝国的民族主义者,直到民族主义思想使他们彼此互相敌
对为止。然而,对拿破仑而言,这还不是最坏的事。严重的是工业资本主义
是在英国诞生,成长和强大起来的:只有工业资本主义能提供英国作战所需
要的财富;而在这个意义上,英国对拿破仑的胜利就是资本主义的胜利。
① 委年瑞拉本地的草原牧民。——译者
第六编
拿破仑的败亡(1812—1815 年)
第一章 大陆体系的瓦解(1812—1814 年)
大陆体系的创立和维持都得力于法国大军的多次胜利。因此每次战争都
使大陆体系受到一次考验。俄罗斯战役原可望使此功业臻于完善;但其结局
却为一场大败。大军既已溃亡,皇帝仓猝重建新军,虽然新军不复具有大军
威力的主要因素,如混合编制,但如果它如以往历次战争那样,仍然只对一
个或两个大陆强国作战,则新军仍然可以再次取胜。而这一次大陆各强国吸
取二十年来的经验教训,急忙联合起来投入反拿破仑的战争。大陆体系于是
土崩瓦解,拿彼仑从舞台上消失了,而法国要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一、俄罗斯战役
在对俄战争中,拿破仑统率了七十万人以上的军队,其中六十一万一千
人在战争过程中相继越过了边界。这些部队反映出大帝国的面貌,其中有三
十万法国人,包括新并入法国的居民;十八万德意志人,包括施瓦岑贝格统
率的三万奥地利人和约克统率的两万普鲁士人;九千瑞士人、九万波兰人和
立陶宛人、三万二千意大利人、伊利里亚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这些部
队的战斗力和可靠性相差极大。大军从来没有成为如此人数众多的乌合之
众,法国本土的法国人几乎不到三分之一。
在维斯杜拉河的前线上,四十五万人和一千一百四十六座大炮的密集的
突击部队,分成九个兵团,外加近卫军、四个骑兵团和各盟国部队。这支按
照习惯的办法结合的部队,实际上由于队伍庞大、战线漫长和联系困难,是
很难掌握指挥的。事实上拿破仑把这些军团编为几个方面军:他本人在涅曼
河上指挥二十二万七千人,欧仁率领八万人在他后面一点,热罗姆指挥右翼
军七万六千人;再向右边是施瓦岑贝格;在最左翼则是麦克唐纳和约克。但
是,这样就必须有优秀的方面军统帅,而热罗姆尤其不能列入优秀将领之内!
皇帝在选派他时,是受皇朝偏见的支配的。指挥调动的细致准确已经不复存
在。
正如以往习以为常的一样,拿破仑意欲使这次战争打个速决战。直到6
月20 日,他希望战争在波兰境内打开。当他指挥他的主力部队向科夫诺进军
时,他拒绝命令右翼军向华沙进军,热罗姆的庸才本身就成了诱敌的圈套。
如果敌军大量涌入华沙大公国,他就可以迂回到敌军右侧而击溃敌军;这样
就可以结束战争。但是俄国人按兵不动。因此必须进入敌国去攻击敌军。士
兵只携带了四天的面包,跟着来的辎重车也只带来二十天的面粉,因为估计
是在三周以内,决定性的打击必将迫使亚历山大投降。
可以肯定,在沙皇左右近臣中的主和派也不乏其人,例如康斯坦丁大公
和鲁缅佐夫。6 月28 日,沙皇派遣巴拉索夫去向拿破仑议和,条件是要拿破
仑同意撤出俄国的领土。敌视法国的人,如阿姆费尔特、施泰因等,一直是
在提心吊胆,唯恐沙皇不能坚持下去,他们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不管怎样,
最后还是沙皇的自尊自大感占了上风。然而,俄军质量俱差,似乎无法补救。
在涅曼河后边,巴克莱·德·托利指挥十二万人;在布格河上,巴格拉齐昂
部署了不到四万人;再往南面,托尔马索夫带领的军队稍微多些;在第二线,
维特根施泰因向前推进以保卫德维纳河和里加。在内地,还有三十万至四十
万名新兵、哥萨克和民兵可供调遣;齐查戈夫正率多瑙河方面军兼程前来;
但这些都需要时间。时间是可以利用撤退去赢得的,那些认为空间和严冬是
俄国最宝贵的两大盟军的人,如罗斯托普钦等,在他们看来撤退是有益无害
的。相反地,大多数人想到外敌入侵就威到愤慨,或者担心内地被侵会使他
们皇上作战的意志受挫。最后大家都同意采纳德意志亡命者法尔的计划。拿
破仑进攻时,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