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柳致知射出几弹,却不能奈何对方,从袖中摸出一张符,手一捻,符顿时燃起,一派刀剑虚影如暴雨般地压向对方,这是刀兵符。
马志远脸上露出冷笑:“符道小术,也敢在我面前卖弄!”连防的兴趣都没有,两人飞剑法器光华大作,如匹练一样扫过,顿时刀光剑影全消。
转眼间,两方相距不足百米,马志远从腰间法宝囊中取出一物,祭在空中,化为一张大网,向柳致知两人头上罩来。柳致知伸手在腰间一摸,他准备摸出手枪,他储物袋中还真有枪,是以前在西藏的缴获,顺手扔在储物袋中,既然修行手段不成,那就用枪,虽能不能伤到对方,但一阵乱枪,阻止一下对方也是好的,毕竟子弹速度远在弹弓的弹丸之上。
不料神识一扫,看到一物,心中一动,却是自己留下的一颗红宝石,这是自己为了研究以法力激发激光所留,其他宝石已送给了阿梨,当日在西藏自己就曾经激发出激光,激光要比子弹厉害上不少。
脑中一闪过这个念头,红宝石出现在手中,神识入微观,刹那间,一道潋滟的红光一闪,根本没给马志远任何反应时间,一般术法,就是剑光,实际上根本不是光,其速度与真正的光相比,几乎就等于是零,光一闪,见到红光,激光已射到身上,正中右胸,立即烧出一个洞。
马志远如果提前预防,不一定不能防住,他见到潋滟红光,还未能反应过来,胸口已开了一个小指粗的洞,光是什么速度,一秒钟能绕地球七圈半,两人间相距不到百米,激光过处,烧出一个洞,连血都未流出,因为一瞬间,血管也被烧结,马志远一顿,陡然从空中歪歪斜斜向地面跌去。
“绝灭神光线!你们怎么会绝灭神光线?!”向美成叫了起来,也顾不得再追赶两人,光华一转,直向下方追去,离地面不到五丈,接住了马志远。…;
柳致知一道激光并没有要马志远的命,如果射中心脏或是大脑,倒是可以要他的命,或者对方是一个普通人,也差不多送命了,偏偏对方是一个修行者,生命强得很,柳致知这一道激光将对方右肺烧出一个洞,马志远剧痛之下,差点昏过去,呼吸都漏风了,那张大网失去控制,也随之缩小飘落。
柳致知见此,心中一动,御物之术,将之摄入手中,不及细看,塞入储物袋,趁此机会,柳致知和宋琦拚尽全力加速,终于脱身。
到了山外,两人落在一处无人的林中,然后迅速走了过来,几转之后,混入游客之中,很快两人上了汽车,转火车回到了申城,一到申城,两人放下心来,修行人士再凶,想在人海中找到他们,还是有难度,即使找到他们,也不会随便在城市中动手。再说两人连姓名都没有留。
柳致知和宋琦喝着茶,这是回来的第二天,柳致知来了饯春茶楼,两人都很庆幸。
“想不到这次遇到这样的事,可惜了那棵灵株五浊树了。”宋琦叹到。
“这也是灵株的劫数,虽可惜,失去就失去,毕竟对我们来说是外物,我们还是有所得,那两个蜀山的弟子可就是一场空了,宋兄,对蜀山有多少了解?”柳致知问到。
宋琦摇摇头:“蜀山、昆仑、青城等大宗明末清初后不久就消失在世间,偶尔有些传闻,我曾问过我师,我师说这是由于三元气运流转,自明末以后,气运西移,西方文明崛起,东方文明运衰,这些大门派纷纷闭门,也是顺应天时,现在出现,可能气运渐渐东移,东方文明开始复苏,具体细节不清楚,这些门派根基厚,我们与他结怨不是好事,但在当时情况下,也不可能退让,大派弟子,嚣张过头了一些。”
两人并不知道,事实上大派弟子也不像他们所遇,大多数还是很讲理的,有几个跋扈一些也正常。
“我们站在理上,等我们实力到时,可以找他们说话,现在嘛,还是韬光养晦来得好,你讲礼,对方不一定讲理。”柳致知虽重视对方,却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说的是!我们修行人如果整天记住这些仇,心胸太小,气度不够,如何能修行,不过既然结下因果,将来总是要了结,不着急在一时!”宋琦点头同意,他明白柳致知的意思,修行人不是睚眦必报,如果连这一点气度都没有,整日将仇恨放在心中,根本不可能修行好,有人说,必须除掉对方,心理阴影才能除掉,不然修为无法精进,说这话的人根本不是修行者,你实力不够,如何除掉对方,是去送死,还是用阴谋诡计,如果用阴谋诡计,一旦违了本心,此例一开,其他事也纷纷违背本心原则,最终不知不觉间失去修行本意,根本没有机会成功。
真正修行人能控制自己心情,是自己的主人,即使仇恨再大,实力不足情况下,能超脱仇恨之上,实力够时,解决仇恨往往化为因果了结,甚至能做到一种公正,使当事双方心服口服,而不是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这就是古语所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真正君子,实力不足,能放下仇恨,苦心经营,而不是整日纠缠于仇恨而不能解脱。
修行者如果连这点气度都没有,那就不要修行,否则,就是自寻心魔与外魔。…;
想起这次经历,柳致知深有感触:“看来我得想法炼制一件专用于飞行的法器,要不是这次身边有一块红宝石,我所修格物之道能利用科学手段,发出激光,这次说不定已落到两人手中。”
宋琦也深有同感:“古有遁术,老弟可以从这方面下手,你自己领悟水行和土行法术已成大观,其中之理也应该蕴含遁术理念,你那个激光不错,那两个蜀山弟子认为绝灭神光线!”
“绝灭神光线是什么法术?”柳致知好奇地问到。
“绝灭神光线据说是凝炼真火成光线,威力很强,在外观上倒与你发出的激光相似,难道绝灭神光线就是一种激光?”宋琦也有点糊涂了。
“绝灭神光线如果真是激光,就是修行者也躲不开,其速度太快,而术法之中一些效果看似光,实际上速度比光慢得太多,如我口吐剑光,其速最多相当于声速,正常情况下都达不到。”柳致知说这番话的意思,宋琦清楚,如果绝灭神光线是激光,攻击时除非事先知道,不然根本来不用反应,就是那两个蜀山弟子身上有保命玉符也没用,因为玉符激发也需时间,除非对方灵觉极高,就如现在柳致知,对方还未攻击,身体对危险有一种本能的感应,才有可能躲过。不过,修行界高人超过柳致知肯定有不少,激光对他们应该没有用。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马志远和向美成在境界并不比柳致知高,甚至不如柳致知,不过他们出身大派,传承方面比柳致知强上不少。
“这次我们收获不少,过些日子,我将老弟那份给你,我先处理一下,我抽个时间也回终南山一趟,这件事得告诉我师傅,蜀山的人出现,对修行界来说,可能会引起一连串的变化。”宋琦说到。
“那就麻烦宋兄了!对了,还请宋兄帮一个忙,介绍一位玉雕老师,我得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一下玉雕!”柳致知想起宋琦当日所说。
“我和那位大师打一下招呼,过两天给你一个准信!”宋琦应下。
96。道从平常入,世间诸技皆当学
柳致知正在家中雕罗卜土豆,用的也不是金属雕刀,而是竹子做的雕刀。
几日前,宋琦将他引进给玉雕工艺大师罗璜,罗大师是家传琢玉,手艺精湛,与宋琦交好,听说宋琦一个朋友想学雕刻,开始还有点不愿,不好推却,就同意下来,见到柳致知,也有点惊讶,这年头,一个富家子弟学玉雕,还是挺希罕。
柳致知以师礼待之,罗大师和柳致知一交谈,发现柳致知倒是真心实意,而且,柳致知从小就在爷爷柳行恕压迫下,读过不少国学方面的东西,这两年来,又主动学习,不知不觉间,对国学有了一定水平,加上修行本是知行合一,柳致知倒显得温润如玉,十足谦谦君子的范,罗大师不觉喜欢上这个学生,还有一个原因,柳致知修行格物之道,与物自然相交融,也悄悄影响罗大师。
罗璜改变了主意,用心教了起来,先让柳致知用竹刀雕刻罗卜土豆之类,因为雕刻玉石手指手腕力量要求很高,雕罗卜土豆用竹刀,确能一方面锻炼力量,另一方面练习一些基本刀法,练习构图。
实际上,柳致知根本没有一般人学习时指力腕力的问题,就是用竹刀来刻石头,对柳致知来说都是小儿科。不过,老师既然要求,柳致知没有任何异议,老老实实来刻罗卜土豆,而且神情专注,根本不是敷衍,而是从内心真正按老师要求来做。
修行不仅是身体,更是修心。平常的生活,看似平凡的技艺,用心去做,确能磨练心志。柳致知雕罗卜土豆一雕就是一个月,现在土豆入手,柳致知扫一眼,脑中迅速构图,手上竹刀飞快而简洁,转眼间一尊雕像就出现。
吃了一个月的罗卜土豆,今天是星期天,平时一周去一次罗老师家中,罗老师加以指点刀法构图。柳致知按时来到罗老师家中,罗老师顺手给了他一枚土豆,是罗老师夫人买来做菜,让柳致知雕一下,柳致知细细打量手中土豆,按其形态动刀,手很稳,动作间有一种奇特的韵律之美,转眼间,一尊胖呼呼笑眯眯的弥勒佛出现在手上,形神皆备。
“好可爱!”说话的是罗老师的孙女罗宛琪,目前在申城上大学,说来也巧,是柳致知的校友,不过目前才大一,专业是工艺美术,也算是家庭传承,年纪虽小,琢玉功底却不浅。
“师姐夸奖了!”柳致知来过几次,只见过她一面,是一个清秀的女孩。上次她遇到柳致知,见其向爷爷学习雕刻,便自认师姐,柳致知问了一下情况,见她在震旦大学学习,说自己已从大学毕业,应该算是她的师兄,她却不肯罢休,结果柳致知就成了她的师弟。
罗老师满意点点头:“不错,能达到这个程度,平时是用功了,小柳,你从今天起就用石头来雕,去买一套刀具,先用软一些的石头,再用青石之类,手法纯熟了再用玉。”
罗老师开始传授雕玉注意点,柳致知认真听着。罗老师又讲解了不同石质特点,先雕石,也是一条正确的路,玉比石名贵,一开始用玉,对柳致知这样新手来说,太浪费,经济上也不划算。
柳致知回去之后,查了一下石材市场,去了一趟,买的并不多,大多数是一些别人无用边角料,他学雕刻,更多是为了法器制作和玉符之类的刻制,虽然不学玉雕,也能制作,那一方面太丑,另一方面,不能很好根据材料特性下刀,影响效果。…;
柳致知既然已经从格物之道上入手,他已经决定,不仅要学习石雕之类,他还准备学习现代一些工艺技术,钳工车工等机械加工之类,也列入学习范围,在现代科技方面,柳致知理论上学的较深,但实际操作工艺就相对弱了许多,对现代科技的最前沿,他能从杂志网络等方面了解,柳致知甚至决定,等自己将常见的现代工艺掌握住之后,是不是到国外一些条件较好的大学留学,看能不能进入一些尖端实验室,不为其他,而是能否从不同现代科学的角度入手,了解物质本性。
计划既然立了出来,对一般人来说,很庞大,柳致知却不担心,目前他的寿命比常人来说,只要不出现意外,是别人的一倍,抱丹成功,特别是他这么年轻就抱丹成功,活个一百五六十岁并不是问题。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柳致知现在心态比起常人来说,沉稳得多,一切事情,埋头去做,按柳致知的情况,实际上完全一开始就可以从刻玉入手,他有这个经济条件,另外他的指力腕力,就是那些玉雕老师傅也是望尘莫及,对全身肌肉的控制,世间有几人能比得上抱丹级的国术高手。
柳致知却依然一步一个脚印,在此过程中,对他所经手的材料各方面特性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下刀更是能顺其纹理,用力省而浑然天成。一些简单小件石雕,如佛像、动物等,就是罗璜也大为赞叹,引为自己弟子中最有天赋的弟子,当得知柳致知仅为兴趣,而不是为工作创作时,深为遗憾,甚至几次邀请柳致知参加一些大赛,柳致知婉言谢绝,罗璜大叹可惜。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罗老师发现自己已没有什么可教。柳致知可算罗大师出师最快的弟子,柳致知重礼感谢,罗大师甚至为柳致知专门邀请自己一些好友,将柳致知介绍给众人相识,这对罗璜来说,是平生第一次。
罗璜不知道实情,并不是柳致知天赋好,而是柳致知在修行有一定水准,其他方面不过是一种外相,也算是一法通万法通,柳致知对物性的感应,对自己控制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才造成这个结局。
出乎柳致知意料的是,罗大师好友中居然有柳致知的熟人,当日柳致知做慈善时认识的孙老和唐老也在其中。这也合理,作为一名玉雕大师,与这些上流社会的富豪有交往也正常,毕竟玉雕作品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消费。
这有点出罗大师的意料,但想想也正常,柳致知能与宋琦交往,在罗大师印象中,宋琦可是一个奇人,柳致知怎么会平凡。
在这次聚会上,孙老谈到众人准备去一趟扬州,并不是为做慈善,而是去烧香,申城离扬州并不远,现在有高速公路,半天左右就到了,在华夏,许多富人都是佛教信徒,孙老等人也不例外。
扬州地理上居江北,紧依长江,大运河穿城而过,成就扬州千年以上的繁荣,虽位于江北,人们却将之划为江南城市,提到扬州,人所想就是一派柳色烟雨的江南城市。
历史上繁华,造就扬州佛寺众多,历史上有二十四丛林之说,后来因为建国后一系列的政治运动,大部分寺院早已消失,剩下两座名寺,一是平山堂上的大明寺,一是三汊河畔的高旻寺,均是名扬海外的名寺。…;
这次孙老他们去扬州,就是去这两座古刹。这本来不关柳致知的事,倒是罗大师孙女罗宛琪动了心,现在是暑假,呆在申城也有些厌,便也想去,便找了一个理由,还拉了一个人。理由是扬州的玉雕闻名天下,便拉住柳致知,陪她一起去。
柳致知知道她想去扬州玩,敬香朝拜的居士基本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男有女,却没有什么年轻人,年轻人在社会上打拼,没有时间去烧香拜佛,年纪大时,往往对人生有所思考,才考虑信仰问题,华夏人中年纪大时不少人信道信佛,如在不论道还是佛,华夏传统诸神相对宽容,并不是对非本宗教的神一棍子打死,而是相互包容。
罗宛琪拉上柳致知,柳致知也想到扬州去一趟,理由正是罗宛琪所说,他倒是真心想见识一下扬州玉雕工艺,扬州玉工天下闻名,而且扬州也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名城,文化积甸也厚,能给柳致知有所启发,便同意了,大家约好时间,各自准备。
柳致知回到家中,宋琦打来电话,他从终南山回来了,上次在九华山得到的灵药五毒果却已炼成丹药,出手是他师傅,准备了两瓶给柳致知,让柳致知到茶楼一趟。
柳致知到了茶楼,宋琦交给了柳致知两瓶丹药,其中一瓶却是五毒果所炼的五行丹,是一种在修行到一定层次,让人体五体平衡,推向五气朝元的丹药,玉瓶之中不过三颗,此丹很是珍贵,柳致知目前却用不上;另一瓶很普通的丹药,是一种治伤丹药,比世间伤药强上不少,宋琦说用灵药所换,柳致知谢过收下。
柳致知对修行界目前有什么动静想了解一下,他算是一名散修,消息并不灵通,问了一下有什么新闻。
“还是老样子,并没有什么新鲜事,修行界许多人往往是一心修行,很少关心别人,听说皖省一个考古工地出现一具完好的僵尸,那边有懂行的人,一出土便被烧掉,让不少考古学家大叫破坏文物!”宋琦说到。
“普通人哪明白这些东西,说实话,我倒想见识一下僵尸,这种东西究竟属于什么类别?”柳致知说到。
“世间僵尸除了自然生成,茅山术往往擅长养僵尸,与你有矛盾的言家听说就养有僵尸!”宋琦说到。
柳致知眼前一亮:“有机会得见识一下!”
97。古刹点拨,禅意本非口头谈(上)
高旻寺座落在运河西畔,运河在此一分为三,一条向北通向扬州,一条向南通向瓜洲进入长江,一条向西通向仪征,并由仪征入江,在高旻寺西南的停车场,一辆豪华大巴正在下客,柳致知和罗宛琪下了车,天不亮就从申城出发,到扬州时还未到中午,天上云很多,太阳被云遮住,天气很闷热,从空调车下来,大家都感到热,柳致知倒没有在意,他现在寒暑不侵。
“我是买冷饮!孙老、唐老,你们吃不吃?”柳致知问到。
“我们年纪大了,带着杯子,喝茶就行!你们自己去吃!”孙老答到,车上除了柳致知和罗宛琪,其他都是老年人,还有一位司机师傅是中年人,车上老年人都是富人,到这个年纪很注重保养。
高旻寺周边并没有什么大的商店,地处农村,也不是旅游圣地,加上高旻寺也不收门票,正常没有什么游客来此,来此多为信徒,他们捐献的香火钱远比门票多,特别是海外华侨,一捐就是上百万,因而高旻寺并不同于那些作为景点的寺庙,大门是敞开着。
柳致知在边上一个显然是农家小店中要了三支和露雪冷饮,一支递给了罗宛琪,一支递给司机师傅,另一支当然是自己的。司机师傅谢过柳致知,锁好车门和众人一起向高旻寺南门走去。
还未到门口,几个农村妇女围了上来,手臂上挽着竹篮,里面放着香:“老板,买一把香敬敬菩萨,菩萨保佑你们!”
柳致知见此一笑,他们这帮人在来之前,已和高旻寺方面通过电话,孙老他们也是老香客,香自然由寺中供应,不会买这些在门口兜售的香,不过倒有几个散客向她们买香。
柳致知随着众人入寺,有知客僧接待,浏览了一下寺内,寺内甚至连他们的斋饭都准备好了,显然孙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