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哥是诸葛亮-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诸葛均知道他们夫妻情深,有话要说,就和二女参观二哥的房子。

    他看到二哥的房子还不错,也想知道刘备是不是真的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对诸葛亮倍加信赖。就问到:“小浩,刘皇叔对你们好吗?”

    王浩说到:“三公子,刘皇叔对先生非常敬重,凡事都与先生商量,生活上也很照顾。”

    诸葛均心想,这刘备还行。

    过了好半晌,诸葛亮夫妇两眼红红的走了出来,要带他们去见刘备。这是必要的礼数,一方面诸葛亮身份在此,另一方面他们还带来了粮饷。

    诸葛亮住处,离刘备住处很近,片刻功夫就到了。

    刘备早已经知道诸葛亮家来人了,见他们来访,就在家中接见了他们。

    刘备先说了一些礼节性的话,对他们赞助粮食的义举表示赞赏。还叫出来两位夫人与他们见面。

    刘备此时的夫人,大的称甘夫人,相貌颇为秀丽,虽然已是中年人了,仍然容光逼人,气度雍容,有大家风范,她是阿斗的生母,后为蜀国皇后。年少的那位叫糜夫人,长相一般,中等之姿。相对与孙尚香的政治联姻,她是刘备与糜氏家族经济联姻的结果。

    刘备有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见他对女人的态度。他娶甘夫人前家里就有过妻子。三国中未提及,想来下场不妙。历史上他遇到危险时多次抛弃妻子,独自逃命。可见做他的女人有多悲惨。

    黄月英对这位冷酷的皇叔心里是不感冒的。可是为了诸葛亮她也不便说什么。

    诸葛均想起糜夫人和后来孙夫人的死,有些为她们不值。试想一下,为了自己的前途,随时可以牺牲自己家人的人,能有多少仁义可言。

    回到住处,又唠了一些家常,兄弟两个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单独谈话。

    从黄月英的家书和刚才的絮叨中,诸葛亮已经了解了家里的情况,现在对自己的弟弟很是欣赏。他说到:“小均,你现在的表现真是令人出乎意料。你那些赢巧(技术)是从哪里学来的,诗词也如此高妙,又是从哪里抄来的?”

    诸葛亮还真是了解自己的弟弟,一下子就问到了根子上。

    诸葛均不禁汗颜,就把对黄月英说的来历又说了一遍,说诗词也是那个道士写的。

    诸葛亮也不再追问。只接说到正题:“听你嫂子说,你要搬家,为什么?”

    他问诸葛亮:“二哥,你说曹操会不会来攻打荆州,何时会来?”

    诸葛亮说到:“必来。具体何时不知道,也只在今明两年。”

    他又问:“曹军来时,你能不能将他们打败?”

    诸葛亮自信的说到:“应该可以。”

    他接着问到:“如果曹军来20万人,新野能否保住?”

    诸葛亮说到:“不能。”

    他说到:“你战胜了曹军,必然名声大振,曹操会不会来迫害你的家人?”

    因为还没有发生战争,诸葛亮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但是他知道弟弟说得是对的。沉默片刻,就问到:“你打算搬到哪里?”

    诸葛均问诸葛亮:“如果曹军来攻打,荆州战事会持续多久?”

    诸葛亮说到:“不知道,肯定会持续一段时间。”

    他说到:“我对你有信心,跟着你也没有问题。可是我想经商,必须有个安定的环境。因此,我想先到东吴,去见大哥,在那里建立一份产业。”

    诸葛亮想想也是,自己现在处境很尴尬,先将家人安顿下来,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对于他们去投奔大哥,又有些面子上下不来。沉吟着没说话。”

    诸葛均理解他的想法,说到:“二哥,我去那里不是投奔他的,也不用他照顾。我是要在那里建立自己的产业。不会给你丢人的。如果你不同意,我就去汉中。你看哪?”

    诸葛亮想到,在曹操的地盘上不行,汉中也不好,自己将来是要夺取那里的,他们会受到牵连。目前,去东吴是最好的选择了。

    想到这里,他说到:“好吧,就这样,等我这里明朗了再接你们回来。”

    诸葛均忽然想起糜夫人的惨死,说到:“既然已经料定要放弃新野,不如你们也早做准备,请刘皇叔早作安排,省得到时候被家眷拖累。”

    说到这里,他又想到一个问题,不禁脸色大变。

第十三章 有争议的问题

    刘备放弃新野时,为什么要带着大约18万百姓前往江夏,是三国中争议最大的事件之一。笔者也有一些看法,与大家探讨一下。

    首先提出几个问题:

    第一,曹操会不会屠杀百姓?答案是,不会。曹操打下地盘就是要人口,有人口才有粮饷和兵源。历史上也没有曹操随意屠杀百姓的记载。著名的割发代首典故的主人就是曹操,为了几颗秧苗,就处罚自己的曹操,会让手下屠杀数万无辜百姓?

    第二,火烧新野的事件如果存在,那么受到波及的城中百姓也就是几万人,房子被烧毁了,他们跟随刘备去江夏有可能。另外的十几万人,他们都是祖辈居住在新野的百姓,如果我是他们,自己家里有房子,有土地,老婆孩子热炕头,全都不要了,跟着刘备去吃苦,我就做不到。图什么呀?

    第三,安置灾民的原则是,多的容纳少的,50万人安置两、三万人还可以接受,江夏人口与新野相仿,18万人怎么安置?刘备在新野7年,为什么只有几千人马,不是招不来,而是养不起。不要说安置灾民需要的大量土地,就是吃饭,刘备也解决不了。

    第四,新野距离江夏365公里,携带灾民一天最多走30里,曹军前锋是曹操亲率的5000铁骑,一小时就能走30里,刘备从军20多年,起码的常识应该有吧?

    第五,在通讯手段落后的古代,分居各处的百姓是怎么聚集到新野城外的?显然有人通知和组织。肯定不是曹操,谁会组织百姓阻挡自己的大军?

    第六,能让百姓抛家舍业的逃避战乱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有人宣传如果他们不走的话,将遭到屠杀。而说此话的人,一定是他们信任的人。一般的街头巷议没有人会相信。

    第七,为什么有人这么做?一定是会因此而得到利益的人。

    他会得到什么利益哪?

    其一,百姓可以再一定程度上阻挡大军的速度。大军遇到阻挡,必然会和百姓发生冲突,百姓中有许多青壮男子,如果有人带头的话,也是一股很大的力量。这点很容易做到,只要在灾民中混入几个细作,趁乱挑拨即可。而曹操大军也不是轻易乱开杀戒的,军纪是很严的。但是遇到攻击,而且有军士死伤的情况,就不太好控制了。

    如果你的军队主要是步兵,敌军是骑兵,你是不是需要有人为你阻挡,留出逃命的时间?

    有人会问,他不带百姓,早早逃走,就是步兵也可以走了。

    是的,笔者同意这个观点。问题是,他舍不得走,起兵20多年,新野是他唯一地盘,又在此生活了7年,有感情。火烧博望坡胜了曹军,更希望能击退曹军。火烧新野后,曹操亲率大军赶来,再走已经晚了。

    其二,曹操的大军受到阻挡,与百姓发生冲突,百姓有了死伤,他们会恨谁?又会拥护谁?谁会得到利益?

    有人会说了,你矛头所指就是刘备。

    前面说过了,我只是一家之言,不足为凭。刘备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我无权对他进行评价。只是对小说三国演义描写的一段内容进行分析。各位也可凭着自己的好恶判断。三国演义是小说,可以虚构,也许根本没有刘备携带百姓的事情也说不定。

    诸葛均突然想到,三国演义中对新野百姓死伤惨重的描写,问到:“如果你们放弃新野,会不会带走百姓?”

    诸葛亮笑道:“不会,没有任何必要。”

    诸葛均叮嘱说:“你们得早做准备,万一有人要带着百姓,你一定要阻止,我最近看到许多灾民,真是可怜。”

    诸葛亮为弟弟关心百姓而欣慰。

    在新野住了一晚,几人道别诸葛亮,回到了隆中。

    刘表与孙权有仇,初平3年(192),孙坚征伐荆州,被刘表部下黄祖率军所杀。东吴与荆州一直处于交战状态。边境相互封锁。这也是诸葛瑾与诸葛亮来往较少的主要原因。

    任何时代都一样,在利益的趋势下,商业流通国境线是阻止不了的。黄承祖与东吴的商人的交往很是密切,被买通的边防驻军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面查的紧了就停两天,然后一切照旧。商路一直是畅通的。

    诸葛均带着赵洪山、10个护院家丁和15个工匠,在黄月英叔父的帮助下,顺利的进入了东吴境内。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东吴重臣,官至太傅。诸葛瑾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胞兄,其子诸葛恪也在东吴官至太傅。生于经学世家的诸葛瑾,治《毛诗》、《尚书》及《左氏春秋》。

    诸葛瑾为避战乱与继母迁到江东,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得孙权信赖。215年,诸葛瑾奉命出使要刘备归还荆州。219年,他跟随孙权讨伐关羽。221年,他被派往蜀汉前去求和。在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诸葛瑾代吕蒙领南郡太守,驻守公安。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211年东吴建都建业(南京),此时在吴郡吴县(苏州)。诸葛瑾今年34岁,此时任中司马(武官)。

    进入吴郡首府,经过路人指点,已经找到了诸葛瑾住处,先在附近客栈住下,安置了家丁和工匠。然后带着赵洪山和四个家丁拿着礼物,从客栈出来,顺着良平大街走了两刻时间,只见一座宽大的府邸,朱红的大门上方有一座匾额,上书“诸葛府”三个大字,很是气派。门口站着两个士兵,后面是两个家丁。

    诸葛均与大哥分别时很小,可以说印象全无。马上要见到大哥了,他心里一阵激动。

第十四章 拜见诸葛瑾

    诸葛均等人走近大门,里面的家丁见有客来访,就迎了出来。

    赵洪山上前施礼说到:“两位大哥,请通传一下,他的三弟诸葛均来访。”说着,递上两颗金豆子。

    听说是三老爷来访,两人不敢怠慢,金豆子也不敢接。忙进去通传。

    过了片刻,只听有人说道:“是小均吗?”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走了出来,他面貌俊朗,脸有些长。诸葛均长相颇像其父,他一眼就认出他来。

    诸葛瑾一把将他抱住,哽咽着说道:“是小均,我的兄弟!”

    诸葛均也哭着叫到:“大哥。”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诸葛瑾搂着他进了客厅,才放开他,让他坐下。这时一位中年妇女走了出来,后面跟着一个年轻妇女。

    中年妇女是他们的继母宋氏,40岁左右,相貌端庄慈祥,因为从未生养,保养得很好,肌肤白净细腻。她见到诸葛均哭着说道:“十一年了,均儿,可想死我了。”

    诸葛均跪下叩头说道:“拜见二娘。”

    站起来后,诸葛瑾介绍年轻妇女:“这是你大嫂。”

    诸葛瑾夫人王氏,28岁,相貌俊秀,只是神情给人有些不太容易亲近的感觉。

    两人也见了礼。

    几个人絮絮叨叨地唠了半个多时辰的家常。诸葛瑾问到:“小均,你这次来有什么打算?”

    诸葛均说到:“也没有什么大事,主要是想大哥了,对了,小弟随身带了点礼物,不成敬意。”说着挥手示意。

    堂下站着的一个孔武有力的家丁,抱上来一个箱子。

    大嫂对他一直不太热情。自从诸葛瑾当官之后,她自己家里的许多亲戚,时不时的找上门来,令她十分烦恼。听诸葛瑾说过,他的弟弟们在家务农,生活自然比较贫困,诸葛均此来大概又是来打秋风的。

    她见诸葛均送上来一个箱子,心想又是些土特产之类的东西,也懒得看了,挥手示意仆人收下。

    一个仆人上前接过箱子,只觉入手沉重,没有防备,失手将箱子掉到地上。“哗”的一声,滚出满地的亮闪闪的金子,足有几百两。

    大嫂心里顿时高兴起来,心想夫君的兄弟出手还真是大方。

    诸葛瑾吃惊地看着弟弟,心里有些不安。他想二弟跟了刘备,送来怎么多黄金,会有什么图谋。于是开口问到:“小均,这些是不是你二哥让你送来的?”

    诸葛均笑道:“大哥,别多心,二哥那点俸禄也就够吃饭的。这些金子是弟弟我经商赚来的,保证干净。”

    诸葛瑾不放心地问到:“你做什么营生能赚这么多钱?”

    诸葛均端起手中的茶碗,说到:“大哥,你觉得这茶怎么样?”

    大嫂插话说:“这茶名叫白毫,极其名贵的,平时都不舍得喝,你来了才拿出来的。”

    诸葛均说到:“这个茶叶就是弟弟生产的。”

    见他们吃惊的神色,他又说道:“香皂你们用过了吧,那也是弟弟生产的。”说着将两个姐姐经销的事情也告诉了大哥。

    这下诸葛瑾放心了,高兴的说到:“好,好,我弟弟出息了,还能照顾两个姐姐,大哥为你高兴。”

    大嫂听说诸葛均的两个姐姐也是大发奇财,就说到:“大嫂娘家也做生意,你有什么好事,也想着一下你大嫂。”

    诸葛均等的就是这句话,说到:“那是自然,咱们是一家人嘛。弟弟手里有不少项目,保证大嫂日进斗金。如果方便,我就来这里做生意,荆州太小了。”

    大嫂高兴地说到:“方便,方便。你尽管来,办什么手续都简单。”

    诸葛瑾虽然不太在意钱财,但是弟弟来做生意,一家人联系就紧密了。就说的:“来吧,小均,只要是不做违禁的生意,大哥都支持你。”

    当晚,诸葛均就住在诸葛瑾府里。

    第二天,诸葛瑾出去办公了,大嫂派管家刘虎陪着他选址。

    苏州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想到将来要在这里生活,诸葛均心里高兴。

    连续三天的寻找,终于在距离城区6里的地方,找到一片荒地,足有2000亩,一面临湖,风景秀丽,一面靠近官道,交通便利,虽然土地贫瘠,不适于耕种,对于诸葛均却无所谓。

    选定地址,他委托大嫂办理购地手续。大嫂见他选定的是没人要的荒地,心里倒是轻松了,因为如果是熟地,难免与人有争议,比较麻烦。现在只跟官府打交道,就简单多了。

    他留下赵洪山、8个家丁和15个工匠,在当地招募人手,按照图纸建造,自己准备返回隆中。

    这天上午,他辞别了大哥一家,与两个家丁牵着马穿过市区(为了安全,规定百姓在城中只能牵马,不能骑马)。忽然,背后响起急促的马蹄声,并伴着一声娇斥:“闪开!”

第十五章,邂逅孙尚香

    诸葛军没有料到有人会在城中骑马,而且是驰骋,他扭头一看,十几匹快马向这里驰来,眼看就要到眼前了,他急忙向旁边躲去,马上之人见要撞上他了,急忙一帯马缰,那马人立而起,算是停下了。

    诸葛均还没有看清怎么回事,马上之人见他惊了自己的马,有些气恼,向他一鞭抽下。诸葛军伸手抓住鞭稍,用力一夺。马上之人猝不及防,竟被拉下马来。

    诸葛均本能地向后躲闪,不料被身后的马挡住。眼看马上之人就要撞上自己,他只好将她抱在怀里。

    两人四目相望,只见一张娇美的小脸映入眼帘,柳叶弯眉,杏仁大眼,琼鼻樱口,肌肤映雪,娇美中透着一股英气。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

    那少女从马上摔下,被人抱在怀里,事发突然,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定睛一看,眼前之人剑眉星目,鼻直口方,棱角分明的俊脸英气逼人。是个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她一时呆住了,竟然忘记了挣扎。

    这时,周围响起了一片娇斥声:“大胆狂徒,还不放开郡主。”

    诸葛均反应过来,急忙将她放开。

    这时,一片白光闪亮,七、八吧雪亮的长剑指向诸葛均。诸葛均一看,是一群飒爽的女兵。

    跟随诸葛均的家丁想要上前帮忙,他止住了他们。

    那少女已经清醒过来,娇声斥到:“大胆狂徒,竟敢无理,我……”

    她说话时,见那个英俊的男子,正气定神闲的望着自己微笑,不由脸色微红,说不下去了。

    诸葛均笑着说到:“这位小姐,你在街上纵马驰骋,难道不怕有人撞到你的马?”

    那少女听他说前半句时,以为他要指责自己骑马会撞到人,正要发做,哪里想到他竟然把话反过来说,不禁莞尔一笑,说到:“今天本郡主心情好,不与你计较,下次你要小心了。”说完带着女兵们扬长而去。临走时,忍不住回头望了一眼。

    看过三国的诸葛均,听人喊她郡主,现在已经猜到这个少女的身份了,她一定是孙尚香。

    这孙尚香还真是个少见的美女。想想也是,如果她不是美女,周瑜和孙权还能用什么美人计。不至于刘备、孙权和周瑜的审美观都有问题吧。

    诸葛均边走边想,今年是208年,明年刘备娶孙尚香时48岁,孙尚香18岁,说他们夫妻情深,最后孙尚香为刘备殉情而死,不太现实。(个人观点)其一,两人相差30岁,刘备沉默寡言,孙尚香一个性情激烈的怀春少女,会喜欢这样一个老头,有点说不通。

    其二,能说出“妻子如衣服,兄弟为手足”名言的刘备,能够尽心的爱护她,哄她开心,可能性不大。

    孙尚香只不过是孙刘联盟的牺牲品。诸葛军真是为她惋惜,可怜了这个明艳美丽的少女了。

    回到隆中已经是6月中旬了。他在家里呆了一天,就到新野来见诸葛亮。

    看了诸葛瑾的家书,诸葛亮也是涕泪横流,感慨万千。过去因为战乱兄弟分离,今后两人分属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团,兄弟感情更是难以维系了。

    看到诸葛亮寂寥的神情,他提议让嫂子随军照顾他,诸葛亮摇摇头,还是让黄月英跟诸葛均到东吴去,这样更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