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图清-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格搓手道:“那,那我们怎么办?”

    张畅说道:“大人,现在我们只有两条道,一条道是死战。另一条路就是立即带领军队撤退。”

    桑格说道:“看来,我们只有第一条可走了。”

    贝尔格急道:“大人,现在兴夏军只是从西边攻进来,东、南、北三方虽然也遭到进攻,但那三个方向的兴夏军并不多,只要我们聚中数万禁卫队,也许能冲出去,否则,我们必死无疑。”

    桑格摇头道:“我身为山东巡扶,负有守土之责,就算逃出去,也会获罪,还会秧及家人,今次,唯有死战一途,以报皇恩,你现在带人离开这里,阿德尔应该会突围,你可以跟他一道,记着,一定要面见皇上,就说兴贼已成气候,他们的政治口号能拉拢大部分汉人,他们的军队无比强大,先进武器能克制骑兵,如果再战下去,我们的族人会越来越少,到时,连关外都保不住了。”

    贝尔格摇头道:“大人,奴才是不会走的,奴才要与兴夏军战斗到底,不过,我会派副手把您的话转达给皇上。”

    桑格摇头道:“不用,你就是留下也无济于事,我只希望你能杀出重围,把话带到,以后,我大清还要靠你来保护,你去问亲卫队,愿走的都可以走。”

    贝尔格点头道:“那,大人,奴才就去了,还望您保重。”

    贝尔格走后,桑格走出巡抚府,在前面,已经聚集了大量的军队,在一边,还有一个个箱子。

    他走到箱子前,打开箱子,刹时间,在场所有清兵眼睛亮了,因为箱子里全是一锭锭银子。

第312章 济南城破() 
桑格叫道:“兄弟们,兴贼在叛徒的接应下进城了,现在,你们跟着我去杀兴贼,每杀一个兴贼,赏银一百银,杀死军官者,翻倍!”

    在银子的刺激下,那些清兵的斗志陡然高涨,一个个喊嚣着杀兴贼。【。aiyoushenm】

    当下,桑格带着士气高涨的清兵朝着城区奔去。

    同一时间,禁卫军军长阿德尔也从睡梦中惊醒,在知道兴夏军已经从城西攻入济南城,他就知道大事已去,他明白,就算是有城墙工事济南也守不了多久,何况兴夏军已经攻入城中,如果现在不走,就没有时间逃走了。

    当下,阿德尔开始收集军队,他把东方和西方溃退的军队收集起来,约有一万多人,而且全是禁卫军,接着,他带着这些军队朝着北方奔去,汇合北方的数千禁卫军和一万多民壮,然后开城突围。

    “杀兴贼!杀兴贼!”桑格大吼着,不停地挥舞着大刀,此人虽然是文官,但从小习武,实力还不弱,在他身边,只有数百手下,大部分是自愿留下来的亲卫,还有一部分禁卫军,而在前面,上千的兴夏军已经冲到近前,在他们后面,无数尸体横七坚八地模在道路和倒塌的房屋废墟上。

    桑格带领的清兵很勇敢,因为他们大部分是满族,其余的则是铁杆汉奸,他们的子弹已经耗尽,只能与兴夏军肉搏。兴夏军是近卫军战士,战斗力很可,而桑格率领的清兵也是亲兵和禁卫军,战斗力同样不弱,所以,双方倒下的人基本上差不多。但是,兴夏军却比清兵多了很多,前面的倒下,后面却有更多的兴夏军战士涌上来。

    最终,桑格亲自上阵,连杀数名兴夏军战士,但却被数把刺刀捅穿身体,在大清万岁的高呼声中倒下去。

    桑格的死亡,让其他的清兵丧胆,最重要的则是阿德尔把禁卫军几乎带走了,剩下的都是守备军和民壮,他们根本没有斗声,全部投降。

    城北,杀声震天,禁卫军军队阿德尔率领两万多禁卫军正在冲杀,在他们面前是三万多兴夏军,张无易在偷袭济南城前就已经给各部队下达命令,要降止清兵突围,所以,兴夏军早有准备,在不远处的地方修筑了大量的工事,一旦发现有清兵突围,就退守工事,把突围的军队挡住,然后通知附近的军队赶过去支援。

    “冲过去,冲过去才能活命!”阿德尔大吼着,率领着清兵朝着兴夏军的防线冲去。

    两万多清兵拼死还是很可怕的,他们并没有冲击兴夏军的主要阵地,而是朝着四周分散逃跑,饶是兴夏军有准备,依然无法完全挡住他们,最终,阿德尔带着两千多骑兵冲破兴夏军的防围逃之夭夭,这其中就包括桑格的亲卫队队长贝格尔,而其余的清兵大多数战死,少量人则投降。

    到第二天清晨,济南城已经落入兴夏军的掌控,标致着又一个省会陷落。

    济城城的陷落对清庭来说后果是很严重的,在古代,一个省的省会陷落,基本上就可以宣布这个省陷落,虽然在张无易的改变下,清庭已经意识到一座城市的陷落并不表示这个地区就陷落,但还是很打击士气的。此外,清庭花了大代价建立的禁卫军只逃走两千多人,基本上宣布禁卫军全军覆灭。这样一来,满清的精锐部队又少了一个,此消彼长,双方实力的差距再次拉开。

    当然,济南陷落最严重的后果则是南方的杰收、彭春大军危险了。

    在江苏北方进攻山东的兴夏军数量达八十多万,而杰书与彭春的军队只有六十多万,双方虽然相差近二十万,一为攻、一为守,差距不算很大,但加上张无易率领的二十多万大军,兴夏军的数量达一百一十万,接近清兵的两倍,加上张无易率领的亲卫队、近卫军和近卫军是兴夏军最精锐的部队,双方的实力差更大,可以想像,一旦张无易率军南下,杰书与彭春所率有清兵很有可能全军覆灭。

    拿下济南后,张无易派出五万兴夏军增援德州,他则率领十五万多人南下,打算夹击沂州、兖州和曹州的杰书、彭春大军。

    杰书与彭春的军队并不在一起,杰书的四十万大军屯兵曹州府、济宁州和兖州府,而彭春二十多万大军则屯兵沂州府。

    张无易率领的大军的目标就是彭春大军。

    当彭春接到手下报告,张无易率十五万大军直扑沂州后顿时大惊,南方,泰大关率领三十万大军正在不停地进攻他,虽然他借助工事还抵挡得住,但如果北方再遭到十五万兴夏军的夹击,他必败无疑。可惜,他就是想找杰书救援都不行,因为杰书的四十万大军正被陈明略率领的五十万大军猛攻,只能勉强自保,哪里还敢分兵去救援他。

    彭春估计一番情势,知道今天有难了,因为他在短时间内根本得到的援军。

    想到这里,彭春开始联系杰书,要求撤退。现在,清庭的人军队越来越少,清庭已经把山东、直隶、陕西、甘肃等地的青壮全部征入军队,可以说,清兵已经无法在中原招到多少士兵。最多只能从蒙古招收一些军队,此外,外族的援军却是远水不能救近火,等那些外族援军到来,他的军队可能已经全军覆灭了。

    杰书也看清了形势,山东应该是保不住了,不仅如此,他还知道兴夏军第二集团军正在猛攻开封,到目前为止,除了开封还在清兵手中外,其他地方全都被兴夏军占领了。

    而在陕西,兴夏军第四集团在魏阿受的指挥下,已经围住长安,正在猛攻西安城,据说那里已经支持不了多久了。

    总之,现在山东的杰书大军、彭春大军,河南的索额图、阿密达大军及陕西的军队已经是清满大部队军队,一旦这三处的清军完蛋,满清基本上拿不出什么军队了。到时,兴夏军就能长驱直入,直接杀到北京。北京的八旗兵极本是兴夏军的对手。可以说,一旦这几处的的清兵覆灭,康熙唯一要做的就是跑路。

    所以,杰书也明白再在这里与兴夏军对峙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不,很有可能全军覆灭,他立即同意了彭春的建议,要求彭春的大军西进,与他的大军汇合,然后退往河北。只要回到河北,他们就能凭河北平原利用马战与张无易对峙。

第313章 清军撤退() 
当张无易率领大军刚进入沂州府北方时,彭春就开始撤退,当然,他们不敢随便撤退,因为南方还有三十多万兴夏军在进攻,他施展壁虎断尾之术,留下五万人阻击南方的兴夏军,自己率领二十万军队朝西撤去。

    张无易在路上就知道彭春退兵,他立即改变路线,扑向兖州府,只是他进入兖州府时,才发现这里的清军已经撤到济宁府。

    张无易立即赶往济宁州,但在到达济宁州的州城济宁城时,却发现这里清兵已经沿着大运河逃向北方。

    在中军大帐中,张无易见到第一集团军司令陈明略、第三集团军司令秦大关,以及两个集团军的一众高层。

    经过讯问,张无易知道,杰书与彭春只留下少部分军队阻击兴夏军,大部队在五天前就撤走了。

    张无易的目的是在山东彻底消灭杰书和彭春的军队,这样,他就能一鼓作气攻入河北,用百万大军进攻北京城,以北京城里那一点军队,根本不可能挡住。

    只是没想到杰书与彭春也看到这一点,当机立断地逃走,这样一来,他们至少撤回去了五十多万军队,加上北京城里还有一些军队,不说有一百万,但七八十万军队还是有的。到时,以北京城的坚固,他还真不一定能攻下来。当然,如果没有满清出卖中原引来大最的外族军队,他还是有信心攻克北京,但如果外族军队到来,他就很有可能陷入被动。

    所以,张无易现在面临着放弃追击清兵,还是一鼓作气杀入河北,直逼北京,把满清赶出中原。

    当然,现在说这些还早,撤退的清兵已经快到德州,他必须追上去,要把清兵彻底赶出山东,然后再考虑是否追入河北的问题。

    当下,张无易率领百万大军朝着德州方向追击。

    德州城,杀声震天,清兵一次次冲上来,却被打回去,双方的人不停地倒下,不过,清兵倒下的人数至少是兴夏军的三倍以上。

    双方在这里已经相峙了近半个月,十多万清兵在这里遭到阻击,想离开又不敢,他们的目的是救援济南,但在这种情况,他们根本不敢不顾德州城里数万兴夏军而去济南,只能先击败兴夏军。

    但兴夏军的战斗力根本不是他们能比的,哪怕他们多了一倍的兵力,依然无法攻入德州城。

    清兵退下后,魏克木来到德州城墙上,正在用望远镜观察清兵的情况,正在这时,他的目光一凝,因为他见到大运河上出现无数的船只,一艘接一艘,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头。

    “那是杰书和彭春的军队,他们要撤往河北。”参谋长孙武跃叫起来,他也正在用望远镜观察清兵的情况。

    “不错,看来,皇上的夹击让他们感到危险,他们只有撤退,我们不能让他们这么容易就过去。”

    副军长陈高亮在一旁说道:“清兵想走,没那么容易,我们可以炮轰大运河,虽然不能出城去阻挡他们,但也不能让他们这么容易就过去。”

    魏克木点点头道:“传令,立即朝清军的船队开炮!”

    不久后,无数炮弹落入大运河中,德州城就在大运河旁边,兴夏军的火炮能轻易封锁整个河面。

    正在船上的杰书及一众清军高层听到炮声,同时走出船舱。

    “王爷,那是德州城里的兴夏军在开炮封锁大运河,我们怎么办?”一名清兵高层问道。

    杰书看着前面,冷声道:“用炮还击,我们的船只多,必须从大运河上过去,德州城里的兴夏军并没有多少火炮,只要把他们的火炮击毁,我们就没事了。”

    “喳。”下面的人轰然应是。

    不久后,清兵无数火炮开始轰击,清兵虽然在撤退,但因为大多都是通过船运,还是带着很多火炮。

    德州城里的火炮并不多,魏克木也知道不是清兵火炮的对手,最后只得下令火炮阵地不停地转移,偶尔开上两炮,虽然无法对清兵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总算给他们一定的困扰。

    当张无易率领百万大军到了德州时,清兵已经退入河北境内。

    张无易想了想,决定进攻河北,他要看看清兵怎么应对。

    清兵一直退到河北的天津、保定府、河间府、翼州、顺德府境内,在那里修筑了漫长的工事。

    张无易率领百万大军则屯兵山东东昌府、临清州、武定府和济南府。

    张无易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从后面调遣军资,通过东海和大运河把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送到前线。

    同时,张无易派人讯问河南和陕西的消息,总算得到好消息,第四集团军在西安城下经过半个月的血战,最后在内应的接应下,终于攻入西安,川陕总督葛思泰、陕西巡抚布喀自杀身亡,其余一些清庭高级官员基本投降。

    而河南开封,索额图、阿密达的三十多万大军在第二集团军的进攻下,损兵折将,到目前为止只有二十多万人,而兴夏军还有四十多万,最重要的则是,兴夏军已经彻底占领了整个河南,以兴夏军的动员能力,河南四百多万人已经彻底倒向中华帝国,百姓们争先为兴夏军捐献粮食、物资,青壮则要求加入兴夏军,就算不行,他们也自发组织起来,成立民兵,参加兴夏军对开封城的围攻。一时间,开封城外兴夏军和自发组织的民兵达六十多万,其声势让城内的清兵胆颤心寒、士气大降。

    清庭皇宫御书房,康熙气得又砸了几样东西,急忙召集纳兰明珠、马齐、六部尚书等人,商定对策。

    经过一番商讨,最后得到结论,京师已经无兵可派,只能靠外族援兵,幸好朝鲜十万大军已经到了山海关,漠南数个蒙古部落聚集的十多万联军已经到了口北三厅,也就是后世的张家口市境内,沙俄十万大军已经到了承德府内,他立即吩咐这三支军队快速前进,南下天津、保定、河间等府。

    同一时间,张无易也得到沙俄军队、蒙古部落和朝鲜军队将要到达的情报,不过,却没有放在心上,朝鲜那军队就是渣,来了只是凑数而已,那十万沙俄军队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过,他们的武器应该不会先进到哪里去,过来一样是送菜。蒙古部落的骑兵在河北平原还有一定的战斗力,但对上兴夏军的先进武器,一样是个喳。不过,杰书、彭春那五六十万清兵却是硬骨头,哪怕他有一百万大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灭他们。所以,必须想一个办法,以最轻的代价击败清兵。

第314章 冲锋枪() 
一  张无易决定利用海军,从海上绕道,从大沽口登陆,攻下天津,然后直扑北京,只要攻下北京,满清基本上就完了,到时候,杰书、彭春的大军不攻自破。

    不过,一旦兴夏军攻占天津,康熙必定会下令杰书、彭春大军北主拦截,杰书与彭春的军队里有大量的骑兵,能在短时间内救援天津。除此之外,到达口北三厅的漠南蒙古各部落的十多万骑兵和到达承德府的十万沙俄和十万朝鲜军队必定会拦截,所以,他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北京,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入北京。

    张无易并没有急着出动,而是在等待,一是他在等蒙古、朝鲜和沙俄的军队到达河北与山东交界处,然后让军队发出总攻,把所有的清兵拖在这里,他再率领精锐部队突袭大沽口。二则他在等武器。随着蒸汽机的发展,武器的生产速度成几何倍数增加,到目前为止,南京军工厂每天能生产两千条后膛步枪,三十多挺轻机枪,五挺重机枪,还有上万枚手榴弹,上百门各类火炮等。所以,现在,他已经聚够了数个军的后膛枪。以前,由于后膛枪太少,除了他的亲卫队全部都装备了后膛枪外,哪怕特战军和近卫军,都只装备了一半后膛枪,其他军队使用的还是前膛火帽枪。所以,这一次,他要把特战军和近卫军全部装备后膛枪,不仅如此,经过研究,现在已经制造出冲锋枪。

    现在,张无易就在训练场里检验冲锋枪的性能。

    张无易看着手中的冲锋枪,这把枪整体看上去与后世的冲锋枪差不多,冲锋枪枪身长约一米,枪管口径直径为七毫米,中间和后面部分很粗大,在中间,是一根长达一尺的弹夹。在枪管下面,则是一把折叠的刺刀,打开后,就可以当长枪使用。

    “皇上,这是您指点臣等制造的冲锋枪,这种冲锋枪枪身长一米,打开刺刀,全长一米三,因为材料和工艺问题,枪管、枪膛都很厚,所以,它也很重,重达十公斤。它采用的是弹夹供弹,由于弹夹里的弹簧制造问题,它的弹性不够,所以弹簧很长,弹夹长一尺,有一半的距离都是弹簧,它只能装二十颗子弹。它的枪栓开始必须拉栓,当射出第一颗子弹后,它能利用子弹爆炸产生的气流弹出子弹壳,同时把枪栓后推,然后前冲,撞击子弹的底火,它的射速为一秒钟两颗,也就是说,一个弹夹的子弹十秒钟就能射完。不过,经过皇上您的提醒,我们在设计了一个开关,扳下后,就能封锁撞针,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一颗一颗的射击子弹,而且每射击一下就必须拉动一下枪栓,就等于一把普通的后膛步枪。这种枪的子弹与普通子弹一样,可能通用。冲锋枪下面是折叠刺刀,打开就能肉搏,打开后,整把枪长一米三左右,虽然不长,但也算能用。这种枪的子弹是使用特制的黄色火药,在您的指导下,我们把硝化甘油里面加入硅藻土和少量的碳酸纳,这样就能保持火药的稳定,这样一来,我们的产量急剧增加,现在已经能满足一部分子弹的供应。有了这种枪,就等于每个战士都拿着一把轻机枪,只要用这种武器武装一支军队,这世上没有哪支军队能抵挡。”任昌盛在一边介绍道。

    张无易欢喜道:“好,好,你们研究所和军工厂功不可没,都要重赏。对了,这种枪的产量有多大,现在有多少把枪?”

    任昌盛说道:“启禀皇上,现在我们已经生产了一千五百多把这种冲锋枪,现在我们只有一条生产线,这一次全部带了过来,这种枪我们现在的月产量为五百把,实际上,如果停止其他枪的生产,产量能翻倍。当然,现在我们正在安装第二条生产,这个月底就能开工,以后,我们的产量会更大。”

    张无易点点头道:“好,有了这一千五百把冲锋枪,此次计划的把握就更大了。”

    任昌盛说道:“皇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