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隆一一都记下了,对朱明的这些想法非常的赞同,认为朱明虽然出身江湖,但是做事情有板有眼,凡是有章可循,不靠讲兄弟义气做事。

    朱明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了,四个庄丁虽然有困意但是依然跟随着。

    “你们四个就在这里睡吧,我去对面的工厂。”

    朱明撇下庄丁单人去了不远处的秘密工厂,守卫检查了朱明的腰牌才放行。这里是许虎的工作间,他是和李逵一起来的,但是相比起李逵来,他默默无闻的,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在做什么。

    车间里的灯正亮着,地上堆了十几个铸铁的火炮,有大的有小的。

    工匠们早已经安睡,只有许虎一人在拿着一个纸筒子想事情呢,左试试,右试试,总感觉都对,又感觉不对。

    “这么晚了不睡觉,干什么呢?”朱明道。

第六十六章:清剿水匪() 
“有水匪拦路要钱?”阮小七重复了一遍到。

    旁边朱明道:“这水泊梁山里土霸王蛮多啊,这快到家了还遇到水匪了,你去处理一下吧。”朱明也不管他们,和吴用正讨论如何砍伐树木呢。

    阮小七调动水手,把大船划了过去,最前面已经对持了。

    阮小五手拿一条分水芦叶枪,船上十多名武装队员弓箭都拉满了,对面的水匪不过四条乌篷船,但是人不少,每条船上都满满当当的十来人。

    为首的一个水匪,脚下穿着短裤,上身一个马甲敞开着,手里拿了把牛耳朵短刀,恶狠狠的骂道:“都给老子听好了,老子是活阎罗阮小七,老子一个猛子就能到你船底下,把你们船通个窟窿。识相的赶紧交钱。”

    阮小五和阮小七及其武装队的众人听的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情况,什么时候水泊梁山里那么多阮小七了。

    阮小七道:“你莫不是瞎眼了不成,四条乌篷船就敢劫我们十多条船的船队?”

    这匪首道:“就是看到你们船队庞大才劫的,大船队油水多。老子也不多要,两百贯,交钱放你走人,而且保证回去的时候不再要了。”

    阮小七骂道:“既然你自己讨死,莫怪我们。抓住他们。”说把和阮小五打了个眼色,发命令让蜈蚣船的弓箭手都出来,呼呼啦啦一百多号。

    众水匪面色难看,尤其是那个冒充阮小七的匪首,此刻目瞪口呆,本意是看到了十条很少的见到的蜈蚣船,以为是南方来的商船,刚才发现就十多个弓箭手,他并不吃惊,哪个商船上也都有武装的,但是如此多的弓箭手,分明就是十条运兵船。

    阮小七笑道:“你眼睛放亮点,老子才是阮小七,一个个靠过来,捆住手脚,莫让我们动手。”

    水匪头目显然不甘心,往水里就钻。其他四十余水匪也纷纷钻到水里。阮小七一挥手,带着六十人跳入水中。约莫片刻时间,众武装队员把水匪们一个个抓了上来,尤其是那个水匪头目更惨不可言,被阮小七打了眼窝乌黑,总算是手下留情,没刺死他算便宜的了。

    水匪们这才怂了,一个个跪地哭求:“绕了我们吧,我们这是第一次。”

    “当老子是个雏儿啊,冒充我们兄弟的名号抢劫,被抓了就说是第一次。一个个给我老实点,听候发落,胆敢跑的一律格杀。”

    阮小七处理完,来的船舱里,对朱明道:“一共四十一个水匪,全部抓住,缴获四条乌篷船,还有几十条短刀,铜钱一百多贯。”

    “好,第一仗打的漂亮,有个好开端,很好很好。”朱明道。

    吴用笑道:“我听着那水匪好像冒充你抢劫啊。”

    “正是,坏我名声,让我给痛殴了一顿。”

    船队继续前行。

    吴用问:“抓了这么多水匪,哥哥打算如何用呢?改编?不如这样,哥哥暗地里让这些水匪听咱们的话,举凡来往的商船客船一律需要悬挂咱们郓城团练的旗帜,每月按例交钱,如果有不交钱的,就让这些水匪下手劫夺,以示震慑,保证能控制这条南下北上的黄金水道。”

    “水泊里的良善渔民都用不过来,为何要用这些水匪。”朱明叹道,“吴军师,你的办法不错,但是水泊梁山是咱们自己的地盘,考虑长远利益,还是好好经营吧,这些水匪无甚么大恶的让他们做回渔民就是了。”

    吴用老脸一红,道:“哥哥教育的是,以后吴用自会从大处考虑。”

    朱明安排阮小七,道:“给你安排个任务,半个月的时间把这水泊梁山的大大小小的水匪、水贼全给抓了,对于那种劫财杀人的当场杀了就是,为了生计所迫,没甚么大恶的,弄回来关押好,等回头交给时文彬县令一并处置。

    船队回到芦丛村还是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十条蜈蚣船,每条十八米长,四米宽,也算是不小了。

    至于如何练习蜈蚣船的操作,这些不是朱明操心的事情。朱明带着吴用回去了,吴用去拟定了一个木材收购的方案,朱明拿着去找朱安。

    如今麦收已经完成了,朱明让吴用、李逵、杨雷等人回军营,只身带了四个武装队员回到了朱家村。

    村里最近麦子大丰收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由于朱明的提前放牧鸡鸭,朱家村的麦子没有受到蝗虫的影响,木器作坊又生产了大量水车,村里八成的麦子都获得了丰收。

    麦收后一部分地已经挖了十字形的壕沟,准备插秧后进行稻田养鱼,朱家村选的品种是泥鳅,这个灰不溜丢的小鱼并不十分受大家欢迎,但是鱼行说了,收购价格比鲫鱼、白鲢还高,大家自然乐得养。还有就是泥鳅比鱼好养,对水质,对环境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而且养泥鳅,只要把田里中间的坑挖的深一些一米左右就行,收稻子之后水依然还在,捞泥鳅的时候留下几百尾大点的种鱼,第二年不用放泥鳅苗。

    一亩稻田在不用喂饲料的情况下能产一百斤泥鳅,如果家里有余粮,可以少量投喂豆饼和糠麸的混合饲料,每亩能产一百五十斤以上。

    虽然很多人在食用价值上还不了解泥鳅,但是泥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很高。既可以新鲜食用,更可以烘干成泥鳅干,能保存半年以上。

    朱安正在大厅和账房、库管、出纳等人对账呢,看朱明进来笑道:“少主回来了,麦收完毕了,平均每亩收获三百五十斤,除掉三十斤农税还剩下三百二十斤,咱佃户的每亩三十斤麦子也收上来了,可谓是大丰收了。

    刘有民组织了二百头牛,二百头骡子已经把地耕完了,不日即将播种天王米,济州那两万亩地已经招募了二百庄客,等几天调二三百头牛马过去,耕地也要不了几天时间,今年播种最养地的大豆,以便明年更好的种天王米。”

    “很好啊,看来这水车是好东西,今年冬天安排木器作坊加大生产,明年多多销售。播种天王米刘有民也有经验了,毕竟种了,到时候我再去看看。”朱明笑道。

    “孔家庄,孔烈来了,说找你,刚好你去济州了,我安排他住在村中客栈了。”朱安道。

    “孔烈?就是那个金沙湖旁边的孔家村,找陈霸天借钱的那个?”朱明问。

    “是的,他过来要感谢你,还想过来参加武装队,具体我没多问。”

    朱明表示知道了,直奔村中的客栈而去,敲开孔烈客房的门,只见一条大汉,身高一米八多,细腰乍背的,一张很英俊的脸,但是左边脸上有个刀疤。

    “请问你是?”这人问。

    “在下朱明,请问你是孔烈吧。”朱明道。

    那大汉道:“原来是朱明哥哥,在下孔烈。感谢你为我们村的百姓做了件大好事,现在村里情况好多了。还有你上次帮我赶走了闹事的人家地痞,救下了我父亲。”

    孔烈连连道谢,朱明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孔兄弟是做海商的?”

    “做了好几年,往南去了琉球和占城,遇到到过台风和海盗,往北去过高丽,结果被登州水师给没收了船货,就差没死外面,折腾好几年到头来借高利贷,让哥哥见笑了。”孔烈自嘲道。

    “以你所见,如何才能做一个成功的海商。”朱明问。

    孔烈说:“我也说不好,我总结来我失败的几点原因,不一定对。第一,海商必须是大规模,最少上千人,数条大船,尤其是去南海一带,那里多台风,如果没有十五六丈的大船非常容易出事故。

    第二,海上海盗多如牛毛,另外不少海商都是边抢劫边做生意,所以必须拥有数目可观的水军,配备厉害的武器作为防护。

    第三,必须有稳定的货源,像我从海外回来,自己再组织货源,一耽搁就是几个月,商机一纵即逝,这笔生意就没了。”

    孔烈说的头头是道,朱明又问了些关于南海的风土人情,孔烈对答如流,显然是亲身去过南洋的。

    朱明道:“我打算做海贸,但不是向南发展,只向北方辽国、金国、高丽国和东边扶桑国进行贸易。目前要选船型,你认为哪种船能适用呢?”

    “如果只去辽国、金国、高丽蜈蚣船完全可以胜任,但是向东边扶桑就不同了,那边风浪大。选用福船是最好的选择,但是考虑到成本和灵活性,选用浙江一带的鸟船就可以了。”孔烈回答道。

    “鸟船?就是那个外号绿眉毛的船?船首高昂形状如同鸟嘴的船。”朱明反问?

    “正是此船,该船航速快,稳定性好,抗风浪能力不错,适合北方的海域。”孔烈答道。

    朱明暗暗点头,这孔烈见识果然不凡。

    “不知道孔兄弟今后有什么打算。”朱明问。

    孔烈起身抱拳道:“小弟仰慕哥哥的为人,愿投入到哥哥的水上武装队中,做一小卒。”

    “你有海商的经验,做武装队岂不是可惜了,不如我投资你钱,你继续做海商如何?”朱明提议。

    孔烈摇摇头:“我不想做海商了,相比起来我更喜欢武装队,参加了武装队将来可以给哥哥的海商队伍保驾护航啊。”

第六十七章:卧牛炮() 
许虎吓了一跳:“少主怎么大半夜跑来了,少主也快两个月没来,我还以为把我忘记了呢。”

    “我不来,是因为怕你有压力,造火炮不是玩泥巴,没有那么容易。今天刚好在铁厂有事情,出来看着你这里灯光还亮着特意过来看看。”朱明道。

    许虎一脸的得意,笑道:“哥哥今晚来的正巧,卧牛炮改进已经完成,样炮造了一门,就是这个。”

    许虎指着地上一门漆黑的小炮说,朱明仔细观察,又看了参数。这炮为铸铁铸造,长五十厘米,上面有四道钢箍,重五十斤,炮口径五十五毫米。原本许虎想把卧牛炮改成威力更大的卧虎炮的,但是考虑到技术不成熟,还是依旧改进了卧牛炮。

    “短了,也小了,威力如何。”朱明问。

    “这门卧牛炮杀伤目标定位为轻装甲步兵骑兵,一次用药八两,发射半斤铁砂,二百米能破牛皮甲,在二百米的距离上铁砂覆盖五米直径,如果瞄准的是拥挤的步兵,这一下能打废十多人。”许虎说。

    “二百米的距离只是打废,打不死?”朱明问。

    许虎摇摇头:“只要不是特别倒霉的人肯定是死不了,但是浑身铁砂,疼痛难忍,绝对不可能继续战斗。”

    二百米的射程,一打一大片,虽然打不死,但是能把敌人打伤,伤兵的哀嚎是打击敌人士气的最好方法。五十厘米的长度,五十斤的重量,算得上小巧轻快,行军时候两个士兵一架就能快速转移,就威力来说也是很可观的,最主要的是心理上威慑力。

    “射速如何?”朱明问。

    许虎道:“我们在山谷试射的时候最熟练的情况下,发射完成、清理炮膛、然后装药装弹,再次发射需要数一百八十个数的时间。不过我想了个好办法,还没改进。”

    “什么好办法?”朱明道。

    “用草纸把弹药卷成和炮膛一样粗细炮药筒,清理完炮筒之后直接把炮药筒装进去,然后从炮尾上扎孔,放入导线点燃就可以开炮了。如此能大大提高射速,而且还能把炮药和铁砂做到更加的精准,防止士兵在实战中慌乱,加多了炮药造成炸膛的悲剧。”许虎介绍说。

    朱明大惊,这不就是早期的炮弹吗,只是壳子是纸的而已,有了这个炮药筒将大大提高射速,火炮在实战中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哈哈,许虎你这脑子真好使,赶快研究,成功了我多多的奖励你。对了,前几天商队去晋水了,我安排商队给你家送去了两头大骡子,和一些新式农具,这样你父母干农活的时候也轻松点。”

    “多谢哥哥。”许虎道。

    “我新买了十条小型的战船,打算把这卧牛炮装在船头上,一炮过去敌船的水手就得伤一半。”朱明道。

    夜深了,朱明让许虎赶紧睡觉,自个儿也没回去,在铸炮厂睡了一晚上。

    算算时间已经是五月上旬了,朱明去监督了两天播种玉米,当天就接到王度传来一个不好的消息,在陈县的粮店被人砸了,伙计也受伤了三五个,现在已经关门大吉了。

    消息很快探听清楚了,不是别人,正是陈县的陈霸天叫人动手的。朱明也道没生气,打仗吗,双方自然都会有损伤。

    朱明把张老二叫道了朱家村,客厅里只有朱明和张老二两人。

    朱明道:“叶贵私盐交给别人了,他去了咱们的水军,他对山东一带的水路河道非常熟悉,你有什么打算。”

    张老二笑道:“我听少主的,可以继续贩卖铁器,也可以进水上武装队。”

    “你近身格斗的本领很是不错,来看看这把短刀如何。”朱明说着把一把牛皮刀鞘的虎牙军刀递给了张老二,张老二是铁器贩卖的行家,手指一弹道:“好钢,血槽深,杀人利器啊,这上面还一个豹字,是金钱豹汤隆打造的吧。”

    “正是,铁厂刚送来的。这把你就留着吧。”朱明道。

    张老二说:“这钢刀可不多见,少说几百贯一把,遇到懂行的武将卖个七八百贯不成问题。”

    “张光业开设酒店,手下有一帮伙计探听消息,但是太业余了,我想新成立一个重要的部门,叫做情报处,职责就是暗中调查各种情报,建立情报网,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担当这个部门的主管。”

    “探听消息,没有问题,这个工作我喜欢。”张老二道。

    朱明并没有立刻拍板,接着说:“情报工作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要精通化装、潜伏、隐藏身份、信息传递等等各种知识。就拿信息传递来说,首先学会者设立密码字,暗语。然后通过信使,或者信鸽传递。有时候要深入敌人内部,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张老二思索了好久,道:“我张老二文不成武不就,是哥哥收留了我,教了我这一身功夫,给了我一个家。既然哥哥看得起我,我就豁出命去也要把这个情报工作做好。

    “好,那从现在起你就是情报处的主管了,直接对我负责汇报情况。这是我整理的一份情报工作的详细注意事项,你先看看。”朱明说着拿出一份整理很详细的情报工作注意事项的手写书。

    张老二拿过,仔细看了看,发现情报工作比以前想的大不一样,原来就认为所谓的情报工作就是化装成个小商小贩在人家门口偷听偷看,现在一看那不过是最初级的。什么单线联系、什么密码暗语等等非常的详细。

    “你手下那五十人精挑细选一下,选出喜欢干这个情报工作的继续跟着你,不喜欢干这个工作就让他们依旧做铁器贩卖。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调查陈霸天家里的金银、粮食仓库等等的隐藏地点,一定要记住,只是调查,不要轻举妄动,情报处只是眼睛和耳朵。”朱明道。

    “哥哥放心。”

    朱明安排张老二去选择和培训情报人员了,朱明则回到了武装队,刘唐正带领大家训练呢,一个个晒的跟非洲人一样。李逵、杨雷、朱军、朱刚、牛皋五人也在各自训练。值得一提的是牛皋训练的五十名骑射兵小有成就了,至少能在静止的马上射准了,这也是个不小的进步。

    “李逵,你过来一下。”朱明把一身汗水的李逵叫了过来,道,“跟我出去一趟。”

    “好嘞。”李逵骑着大马跟着朱明快速的回到了朱家村,村南的一大片荒地最近正在施工,几十套房子的地基已经挖出来了,规划的横平竖直的,一排五户,每户五间房子一个不小的院子。建好了的也有十来栋了,典型的农村房屋,青砖红瓦的五间屋子,院墙也是青砖石灰的院墙,漆黑的大门。

    朱明把李逵领到了一个院子门前,笑呵呵的。

    “哥哥,俺正练斧呢,让俺来这看啥。”李逵不解的问道。

    “你推开门看看就知道了。”

    李逵推开门,院子里站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妇人,正拿着个葫芦瓢用里面的高粱喂鸡呢,岁月的风霜的雕刻,让这位妇人看起来有些老了,身体稍微有些驼背。麻绳鸡网里面是一群鸡,大约有十几只那样,鸡舍旁边是一个用砖头垒起来的羊舍,羊舍面积不小有四五十平米的样子,里面五头黑山羊正吃草呢。

    李逵惊喜的叫道:“娘。”

    那妇人看见李逵赶忙放下手中的瓢,紧走两步,说道:“是铁牛啊。”

    李逵拜道:“老娘,你什么时候到的。”

    老娘拉起李逵,帮李逵打打身上的灰:“铁牛啊,你有出息了,我都听商队的人说了,说铁牛被提拔CD头了。”

    “嗯嗯,正是如此,朱明哥哥带铁牛天高地厚,都头可是个大官,管着五十人,和咱们沂水县的李云平级。”李逵得意的给老娘炫耀。

    老娘笑的合不拢嘴了,乐呵呵说:“铁牛啊,我一直最不放心的就是你,没想到你出息了,这得多谢谢你朱明哥哥啊,他安排商队拿着你的信物,用软马车把我接过来的,一路上别提多舒坦了,娘还是第一次坐软马车。”

    李逵转身拜朱明道:“铁牛谢谢哥哥,这下好了,俺娘也能跟着俺享福了。”

    朱明拉起李逵说:“这都是早就承诺你的,没什么好谢的,你娘要是闲得无聊可以去隔壁,那是牛皋的老娘的院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