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大宋做农民-第1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

    朱明拍了拍少年的肩膀,温言问道:“你先说说,你叫什么名字?哪家的孩子?”

    “俺叫赵武。俺爷爷就是这里的管家,大伙都唤他祥伯的。”

    少年赵武为了习武,很快就被朱明套问完了赵府里的情况。赵府的主人赵明诚现今果然实在莱州做知府。李清照是因为要照看夫妇二人多年收集的金石书画才没随之上任的。而赵府中的下人也大多跟随主人去了莱州,留在这里的就只有十余个服侍夫人的丫环婆子和老仆赵忠祥与赵武两祖孙。

    赵武把府中的情况说了一通,又眼巴巴的看着朱明道:“俺都说了,你要守信用教我武艺啊。”

    朱明从赵武口中套了这么多情报,又见他少年心性,淳朴的很,也就教了他几个架势,让他练好了再来。赵武哪里知道眼前之人只不过是赵府的过客,满心以为今后能如愿以偿习武,得了传授立即在一边兴致勃勃的练习起来。

    朱明见他一副认真的样子,不由笑着摇摇头,转身准备回房,却见赵武的爷爷祥伯从前面走过来。

    祥伯看了一眼那边练得热火朝天的孙子,朝朱明行了一礼道:“多谢客人教授小孙武艺。”

    “不敢当,不敢当。小子只是随意教赵武几手而已。不过小子见赵武天性喜欢习武,并且天资不差,祥伯和不替他寻个名师教头,也好习得一些傍身的本领。”

    “赵府乃是书香门第,舞枪弄棍成何体统。客人请随老奴到客厅一行,我家少夫人请客人到客厅相见。”

    朱明心中一动,少夫人应该就是李清照了。后世书中看到的关于李清照的资料不禁在脑海中清晰浮现出来。

    城门处,进出的人群排成了两条长龙。守门的士卒手里拿着画像一个一个盘查出城的行人。

    朱明头戴竹笠坐在距城门百步远的一处茶铺漫不经心的看着城门下的情况,心中忧急万分。

    他们夫妇二人被阻在城中已经三天了,虽然住在赵府归来堂中无惧官府搜捕,但他却是不能在城中久待啊。且不说与窦家相会的约定,就是梁山青龙寨的形势也不容他在外耽误。

    大名之战后,青龙寨与宋家争夺梁山主导权的形势已成了然。如果朱明没有记错,宋江背疮痊愈之后,很快就要出兵攻打曾头市,擒住史文恭替晁盖报仇已获得成为梁山之主的名义。如果在青州耽误过久,错过了曾头市之战,让宋江的人取得了捉了史文恭,那他坐上寨主之位就名正言顺了。朱明要想在反对,就只有一个办法——火并。

    以青龙寨的实力,火并倒不见得就会输给宋江。只是火并的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而且梁山凝聚众心的义气二字在火并中将荡然无存,梁山极有可能就要分崩离析。这个结果是朱明最不想要的。

    “定要尽快想出离城的办法。”

    朱明丢了几个铜钱在桌上,起身离开茶铺。

    青州府衙,曾孝蕴手中粘着一颗棋子,眼睛凝视着桌上的棋局,似乎对一旁丁俊的禀报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大人,三日来小人暗中查遍城中所有客栈,寺院,道观都未曾发现可疑人物。那朱明如果未曾出城,定然窝藏于某处民居之中,可否容小人带人搜查。”

    “猛虎虽已入柙,然爪牙未损,若是将之逼急了,做困兽之斗,必要暴起伤人。本官初到青州,州中人心未服,此刻不容有任何差池,否则恐失朝廷重望。”

    曾孝蕴轻轻将手中的子放入棋局中,淡淡说道:

    “两军相争,有外松内紧之策,名面上防备松散,只在核心严加戒备,已达到惑敌之效。如今本官反其道而行之,城中明面上松懈,以慢贼人之心,只在暗中对城中可疑之处密切监视,若那贼人还在城中,早晚要露出行迹。”

    “大人高明。”

    “朱明乃是梁山贼中的重要头领,定不会是孤身前来。如不出本官所料,城外定还有其同党。你传本官之令给王都监,大军莫要急着入城。城外不必城内,即使大军行动也不会对地方造成大影响,尽可在严密封锁各处紧要路口外,对朱边村镇,山林严加搜寻,不给贼人留下一处藏身之所。”

第三百七十三章:只能做三件事() 
    “是。”

    城外,窦家庄园。

    杜兴手按刀柄,紧紧盯着堂上的窦家诸人,狠狠道:“若是我家寨主在此有半点散失,你们就等着迎接青龙寨数万兄弟的怒火吧。”说着,头也不回的转身而去。

    “杜总管,杜总管”一旁的窦英立即追上去,想要做出解释。

    “哼,青龙寨了不起么,我们窦家也不是好惹的。”堂中立即有人叫道。

    嘭窦一彪重重的一掌拍在桌上,双眼寒芒绽放,瞪视着下面的窦天鹏等人,厉喝道:“如若是让我知道是谁走漏了消息,定要将之剥皮拆骨。”

    “家主,这话是什么意思?都是窦家之人,我们岂会不知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道理。岂会背地里做出这等事来。要知道要是官府在我窦家的地头上发现了朱寨主,整个窦家都要大祸临头,我们一样逃脱不了。再说既然当如我们已经同意了家主的决策,我们又岂会出尔反尔,暗中下绊子。”

    “不是你们最好。吩咐下去,发动所有力量,不惜一切代价在官府找到之前找到朱寨主,接应他出城。天豹,你去城中主持大局,让窦元那个饭桶好生反省,若是在出差错,他就不用在出现在我面前了。”

    “大哥放心,小弟定会尽快接应朱寨主出城。不过我们是不是也要早做准备,万”

    窦一彪将手一挥,道:“没有万一。窦家在青州经营这么多年,还会输给官府那群草包不成?”

    窦天豹嘴皮动了动,还想再劝,但见窦一彪满脸决然,只好止住,默默的转身离去。

    两匹快马飞也似的冲进青州西北十里处的一个小山谷,马上的骑士不等听闻就滚鞍落地,脚不沾地的奔进隐藏在谷中的一个营帐中。

    “怎地?可有寨主消息?”

    两个骑士刚进到账内,一个面如锅底,眼珠高高鼓起的怪汉就跳起来抓住其中一个骑士急切地问道。这人本就长得狰狞,发起急来脸上的横肉挤在一起更是像从地府跑出来的恶鬼。

    “鲍头领稍安务燥。且听二位兄弟细细到来。”

    说话的正是朱明留在城外的牛皋,而那面相凶狠的汉子不是在凌州投入青龙寨的枯树山丧门神鲍旭还会是谁。

    当日朱明领着众人到得青州城外,发现一干人跨骏马,持利刃,实在太过惹眼,要是都进城恐怕没等见到窦家的人就惊动官府来拿人了。本来朱明料定窦家不敢泄露他的行迹,于是让牛皋领着关兴,鲍旭众人在城外寻地隐藏,只有扈三娘做游走江湖的游侠打扮入城。万一有个不测,城外也有个接应。不想他二人刚进城,就意外给有心置他于死地的人发现,并且泄露给了官府,被困在城中出来不得。

    众人人在城外等了两日,迟迟不见朱明回来,都记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好在牛皋跟在朱明身边数年,久经战阵,性子沉稳了许多。当下让众人冷静下来,商议一番后,派了两个机灵的手下入城打探消息。方才回来的两个骑士就是进城打探消息的人。

    “禀统领。小的没有探到寨主和夫人的行踪。不过据手下探知,城中狗官已经得知寨主来青州的消息,各个城门都有官军拿着寨主和夫人画像盘查不止。”

    “城外也有大队官军行动,回来时几次差点碰到官兵,要不是躲避及时,多半要陷在官军手中了。”

    “对,小的还发现有一队官军朝这边搜过来了。统领要早做决断,不然迟早要被狗官军发觉。”

    “嗯,朝这边来的官军有多少人?是禁军还是乡丁?”牛皋颔首问道。

    “那些官军都穿着战袄,背有弓弩,是朝廷禁军。”

    “朝廷地方禁军分散在各地,州府能有的禁军不会太多。你们看到的应该就是那日在来路上碰到的那些青州军马。当日那些军马失去救援凌州的,可能还没到凌州城下就被追回了,看来青州真是发生大事了。”

    关兴从小随着叔父关胜,对朝廷的军制颇为了解,分析起来头头是道。

    牛皋笑道:“师父曾经打破过青州城。那些狗官知道师父来了,如此这般不足为奇。看来师父到青州的消息确实走漏了,不过看官府的动作,也不曾捉到师父的人。”

    关兴问道:“我们怎么办?”

    鲍旭腾身而起,大声道:“那还用说,操起家伙杀进城去,接应寨主。”

    牛皋连忙拉住鲍旭道:“鲍头领休要焦躁。城中官军众多,我们这点人能济什么事。”

    鲍旭瞪大了双眼,看着牛皋嚷道:“怕他个鸟。这满天下的官军都是些怂包蛋,来多少俺杀多少。牛皋你莫不是怕了不成,你不去救寨主,俺自去便是。”说着挣脱了牛皋的拉拽,就要向帐外行去。”

    牛皋连忙拦在他前面,同时对关兴使了个眼色,二人一道边拉边劝,好歹才将鲍旭拉住。

    等鲍旭心中之气稍稍退去,牛皋才道:“非是我不想去接应师父。只是我们也不知道师父的具体行踪,贸然行事不仅帮不了师父,反而会使大伙陷入官军之手。”

    “那你说还怎地?”

    牛皋沉吟了一会儿,在鲍旭有要发急时才沉声说道:“如今我们只能做三件事。一是在派兄弟潜入城中打探师父的下落;二是立即给大寨送信,让寨中的叔伯发大队兵马前来接应,万一师父在城中有什么散失,也好打破城池救人;第三就是我们要在城外做出一些动静来,吸引官府的注意,让师傅有机会出城。”

    鲍旭急道:“既然这样,还不快些下令。”

    牛皋点点头,对刚才赶回来的两个兄弟道:“你二人已经进过城,想来对城中情形已经颇为熟悉,就由你二人再都混进城去暗中打探寨主的消息。若是找到寨主,你们跟在他老人家身边听令;若是没找到,便安心潜在城中,不要轻举妄动。”

    “是”

    二人去后,牛皋对关兴道:“兄弟,师父若是被梁山其他寨的头领得知,对师父,对青龙寨来说都极为不利。回寨报信的事,还需兄弟你亲自走一趟。”

第三百七十四章:到底何事?() 
    关兴点头道:“俺理会的。哥哥在此也当小心行事,小弟必当速去速回。”

    “鲍头领,这第三件事就看我们的了?”

    鲍旭满脸狞笑道:“牛小兄弟,你说当如何行事?”

    牛皋冷然道:“官兵不是在城外到处搜我们的行踪吗?我们就送打他们面前,看他能奈我何?”

    “哈哈,杀他个屁滚尿流。”

    “哈哈,天助我也。朱明啊朱明,我正愁找不到机会下手,没想到你自己将机会送到我面前来了。”

    铁扇子宋清看着眼前送信的青年,仰天大笑,脸上再也看不到半分平日的憨厚,取而代之的是凶狠狰狞。那青年赫然就是当日在城门出盯住朱明夫妇的老少二人中的一人。

    宋清狂笑了好大一阵才停下来,接着从怀中掏出了一块令牌交道那青年手中道:“宋寅,你持刺奸令去郓城宋氏秘院调刺奸营全员出动,到青州听阿伯指挥,一定要让朱明小儿回不来梁山。”

    青年宋寅面露喜色,跪在宋清面前,双手举过头顶,恭恭敬敬的接过令牌,然后拜了三拜,大声道:“宋寅接令。”

    “慢着。”宋江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

    “四郎,这般出动刺奸营所为何事?”

    宋寅接令之后正要离去,见是宋江阻拦,他不敢怠慢,立即止住身形连忙躬身行礼。

    “见过三少爷。”

    宋清眉头一皱,对宋寅道:“大事要紧,不得停留。这里我自会与三郎解释。”

    宋寅小心的看了宋江一眼,侧身出到门外,马不停蹄的下山去了。

    宋江见状,不由的怒气上涌,紧盯着宋清道:“到底所为何事?”

    “替你解决一个大麻烦。”

    “大麻烦,你不要给我惹麻烦就是了。”

    “嘿嘿。刺奸营这次所要杀的人就是三郎你登上梁山寨主宝座的最大障碍,你说是不是替你解决了**烦。哈哈,哈哈。”

    宋江大惊,急忙本上前拉住宋清道:“朱明你要杀朱明!你疯了,朱明如果这样容易杀死,前两次刺奸营也不会折损近半了。你还不快去叫住宋寅,难道想让刺奸营全军覆没吗?”

    宋清笑道:“三郎何必心急。我就不信他有三头六臂,能挡得住刺奸营数百人的追杀,何况可能肯本不用刺奸营动手。”

    “怎么一回事?宋清你快给我仔细道来。”

    宋江这时也稳住了心神,满脸肃然的看着宋清。

    宋清也不在搪塞,低声将宋寅从青州带来的消息说与宋江听,最后笑道:“这都是阿伯和宋寅亲眼所见。三郎信不过我,还信不过阿伯不成。朱明小儿如此托,正是杀他除患的最好时机。”

    宋江听完,两道眉毛拧成一团,半响之后摇头道:“宋家刺奸营擅长的是暗中刺杀。那朱明身具霸王之勇,岂是寻常人所能敌。”想了想,宋江又道:“打蛇就要打死,不然反噬起来是会要人命的。既然已经出手,那边要下死手,不能心存侥幸。”

    “那当如何?”

    “你去找花知寨,燕顺,郑天寿几位兄弟来,我自有道理。”

    青州城府衙,曾孝蕴铁青着脸瞪着眼前军官,厉声问道:“王统制,贼人可有擒到。”

    那王统制嘟哝了半天,才道:“大人,那些贼人来去如飞,彪悍异常。一时之间实在难以制服,恳请大人在宽限一些时日,小官一定把他清剿赶紧。”

    “你要多少时日才够?”

    “至少十天。”

    “荒谬区区五十余贼,数千官军搜捕了两天还不曾捕获一人,反而折损了诸多人,你还敢向本官说要时日。限你三日之内,将城外的贼寇剿灭。不然本官必当上奏朝廷,夺了你的官职。”

    王统制去后,曾孝蕴沉思了一阵,忽然冷笑道:“看来那贼首当真还在城中。城外的同党此番举动,定是想要转移官府的视线,好让贼首趁机逃脱。雕虫小技,也敢拿来献丑。”

    原来关兴离开后,牛皋与鲍旭领人数次袭击官军在城外的搜查队伍。起先官军一般已百人为一队又都头领着。牛皋和鲍旭手下有近五十精悍之士,对付百来个官兵简直是易于反掌。并且他们身跨军马,来去如风,头一天就连连杀散了三支官军小队,砍死砍伤官军上百人,三个领头的都头皆被取了首级。第二天,官军再也不敢向前一天那样分散,两千多人分成四队,每队五百人,可还是有一队被牛皋带人击破,为首的指挥使受重伤,指挥副使战死。那领军的的王统制也是无能之辈,见到这么个情况,连忙进城请求曾孝蕴让大军撤入城中。曾孝蕴早已得知城外的贼人只有不到百人,深恨王统制无能的同时,下死令让他一定要剿灭牛皋。

    外面各方都在为了他忙碌不堪时,朱明却在归来堂中过的悠哉悠哉。李清照当真是说到做到,与扈三娘结为了异姓姐妹。并只不是口头上说的那种,而是在后花园中摆上了香案,讣告了天地的。当时朱明就在一边看着,当然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两个女人,一个是女词宗,一个是女响马,怎么可会意气相投的。不过这样一来,朱明只好把劫持赵府出城的想法压在心底了。

    扈三娘成了李清照的妹妹,理所当然朱明便是李清照的妹婿,出入赵府打探消息方便了许多。并且有了这一层关系,朱明与李清照的接触也多了不少,每日饭后总会在厅中闲谈一会。

    闲谈的内容当然不会是诗词歌赋,要说到这个,饶是朱明前世也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也不敢在李清照面前献丑了。还好,李大才女很少谈及这些,而是好像对江湖趣事很有兴趣,每次都会兴致盎然的问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对一个绿林大佬,山寨之主来说,悠闲的日子注定不会太久。这日用过早饭,朱明与李清照说了一些梁山泊中的景致。李大才女听了他的描叙,虽对那碧波万顷,芦花遍野的景象悠然神往,却也知道以她如今的身份,要去那个江湖好汉聚集之所游览是决计不可能的。黯然之下,李清照拉着扈三娘到后院抚琴谈心去了。

    朱明随即出了赵府,与前几天一样,先到城中转了一圈,在几个城门处看了看,发现官府的盘查还是那般森严,想要混出去几乎不太可能。

第三百七十五章:有个毛病() 
    “该死,这个曾孝蕴耐心还真好,就为一个捕风捉影的消息,严查了五天还不松懈。”

    这几天朱明从赵府祥伯那里也了解了一些情况,知道青州新来的知府是出身名门的曾孝蕴。

    抬头看了看天色,见时间还早,朱明不想就这么回去,抬腿进了街边的一间间茶铺。

    前世的小说都有说茶铺,酒楼,妓院这些地方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扈三娘就在身边,青楼瓦肆朱明是有心没胆不敢去的,只好去茶铺,酒楼了。

    “李兄,你可知城外找官军麻烦那些人是什么来头?”

    “听说是梁山泊来的好汉。”

    那李兄说到“梁山好汉”时不由自主的压低了声音,又转头在两边看了几下见没有人注意才有又神神秘秘的凑到同桌人的跟前。

    “老弟你是知道的,俺兄弟在王统制跟前伺候有些日子了。昨儿个俺那兄弟回家给俺透了个底儿。前些天梁山上的大王小霸王朱明领着一干好汉破了凌州城,把那偌大个凌州府抢了个精光。俺那兄弟跟在王统制得了本州曾相公的令,本是要去凌州救援。不想半道上得了消息,那小霸王朱明破了凌州还不罢休,有领着人马来咱青州了。曾相公担心城池被破,只得召回本州军马。外面闹得那些好汉,听说就是朱大王的前哨人马。”

    说话间,李兄眉梢上透着些得色。

    “啊呀,原来如此,难怪这些天城中都在传小霸王进城了。你说俺们青州咋就这么遭罪呢?前些年收刮相公慕容知府在的时候,整的民怨四起,先有二龙山,桃花山,清风山,后来又加了个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