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尽心医治,事后一定放大家回去,诊金也不会少。”
那些饱受惊吓的大夫哪敢说不,纷纷唯唯诺诺的说道:“大王放心,我等一定尽力。
看到那些大夫都上到各船去治疗伤员,朱明松了一口气,对等在一边的阮小五,阮小七道:“小弟这就回城,二位哥哥可要一道进城。”
阮小五道:“俺还是在这边看着,让小七与你一道去吧,他是闲不住的主。”
阮小七道:“以前进城都是俺看那些官老爷的脸色行事,今儿掉了个个,俺怎也要去整治整治那些鱼肉百姓的狗官。”
朱明笑道:“小七个真是嫉恶如仇,我们就去看看这沛县的父母官到底是何等模样。”
沛县知县叫做钱一山,只是举人出身,走门路放了个知县。当初在东京为了求的一个差事,钱一山几乎耗尽了万贯家财,好不容易得了个望县知县1的缺,做了官当然要把花的银子捞回来。托梁山的福,这两年五丈河水道难走,许多山东客商该走泗水如汴河。从泗水到汴河免不了就要从沛县周转,使得沛县忽然繁荣起来,钱一山借权势盘剥过往客商就能获得极大的利益,这一以来对境内的百姓的盘剥就少了许多,竟然出现了一个贪财县令在本地人口中还有不错官声的奇怪现象。大概这就是兔子不吃窝边草的好处吧。
朱明坐在县衙的公堂上,饶有兴趣的看着下面那个满头大汗的胖子——钱一山,直到钱一山两腿颤几乎瘫软在地上,才拿起桌上的惊堂木“啪”的一声,问道:“你就是本县知县?”
钱一山吓得一屁股坐到地上,浑身的肥肉抖成一团,紧张的答道:大王,下官就。。。。。就是钱一山。”
朱明强忍着笑意,又问道:“钱一山,本大王听说你的官声还不错,怎样做到的,说来听听。”
钱一山哆哆嗦嗦的说道:官于政事,重视民。。。。。民生。”
“哈哈,好你个钱一山,什么‘勤于政事,重视民生’,本大王看你是生财有道。算了,既然本地人说你做官还不错,这次本大王就不杀你了。不过,本大王山寨缺粮,你这县中的钱粮要借我一些。你看如何。”
钱一山一听不杀他,神志一清,说话了利索了:“大王尽管借去。下官一向都对江湖好汉敬仰有加,大王来找下官借粮乃是下官的荣幸。”
“哼哼,算你聪明。还有本大王虽说不想杀你,但是城外码头上那些常年被里盘剥的客商不答应啊,这样吧,你把这些年中饱私囊得来的钱财献出来做买命钱吧。”
“啊!”
“嗯?你不愿意?”
“愿意,愿意,小官这就去办,这就去办。”钱一山抖动这浑身的肥肉向后宅跑去。
阮小七皱眉道:“兄弟为何不斩了这个贪官。”
第两百九十九章:神不守舍()
朱明道:“眼下大宋的吏治**,无官不贪。这个钱一山虽然也贪,但还是有些分寸,本地百姓在他的治理下还过得去。杀了他,换一个厉害的贪官来,说不定反而害了本地百姓。”
然后对栾廷玉,孙立道:“请二位哥哥将府库中的兵甲钱粮一运到城外船上,我等即刻出会梁山。”
栾廷玉,孙立道:“遵命。”
二人去后,朱明又对牛皋道:“你去将城中技艺好的铁匠都给我请到城外。记住,这次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得给我办到。”
这时钱一山领着下人拖了几个箱子进来。朱明看了他一眼,啧啧道:“不少嘛。拖着这些跟我到城外码头。”
钱一山小心翼翼问道:王这是?”
朱明道:“放心,说不杀你就不杀你。”说着,站起身来,对堂中众将道:“诸位兄弟立即领兵出城,我们回山。”还在堂中的公孙胜,阮小七,樊瑞,项充,一眼轰然应诺。
沛县城外码头上还有许多商船。昨夜一整晚,这些船主都已畏惧的眼光看着近在咫尺的梁山战船。直到尽早,这些船主见梁山的好汉们并没有去骚扰他们,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但现在他们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因为那些好汉的头领突然让人将他们这些人都叫道了码头上。船主们看着那些手执钢刀的大汉,都不由的脚底打颤。
朱明扫了船主们一眼,大声道:“诸位不用怕,我叫你们来只是要与你们做一笔生意。本人就要带人回山,不过路上船只不够,希望诸位上价来,领了银子,就算生意做成了。今后江湖上遇见了,本人承你们一份情。”
说话间,将钱一山拖出来的几个箱子打开,白花花的银子在阳光下闪闪光。那些船主哪敢相信强人能有这般好说话,都缩着头不敢说话。朱明等了一会儿,见这些人实在是不敢出来,只得拉过一个来,问道:“你有几只船?”价值几何?”百两。”“三百两是吧,来人,给这位船主四百两银子。”
那个船主不敢相信的拿着四百两银子,连连道谢,然后欢天喜地的去了。众船主见他真的没有阻拦的走了,才敢相信朱明说的是真的,纷纷才上前将自己的船和价格报上来。朱明也一一给上银子。一时间,众船主欢声雷动,半响才散去。只有钱一山一连丧气的看着地上的空箱子肉痛不已。
朱明上前拍了拍他道:“知县大人也不必心痛,这些银子都是从这些船主身上来的,我只不过帮你还给他们罢了。今后不要再贪了,不然本大王还要来借粮的?”
钱一山哭丧者脸道:“下官不敢了。”
“哈哈,好好做你的官吧,希望本大王不用再来找你借粮了。”
宋朝的县分为赤县,畿县,望县,紧县,上县,中县,中下县,下县几个等级。县官也有知某军事,知某县事,知某监使等,这里为了行文方便就用众所周知的知县,县令了。
沛县城外,愁云惨淡的不止是家财散尽的钱一山,被得了朱明命令的牛皋半请半逼到船上的城中工匠及家眷。这些人得知要被掳上强人的山寨,虽满心不愿意,但是在凶神恶煞的强人面前又不敢反抗,只能是如丧考妣般哭哭啼啼的上到船上。
朱明在船上看到这一幕也有些不忍心,但是没有办法,青龙峰寨中能杀人的汉子比比皆是,但是各种工匠稀缺,不要说打造铠甲武器,就连打造开荒农具人手都不足。最重要的是秘谷中火器的研究陷入了瓶颈,凌振,周水,周火虽然精通火器设计,但是他们却没有打造的技术啊,因此要想将火器之路走下去,搜集各种能工巧匠刻不容缓。这里只不过是一个开头。
“对不住了,将来一定给你们更高的社会地位来做补偿。”朱明看着那些工匠所在的船喃喃自语。
这次芒砀之行算得上满载而归了,出来时船队只有二十余战舰和十来只小艇,可回去时船队却整整扩大了一倍有余,战舰后面三十几艘商船皆载满了钱粮和掳来的工匠及家眷。由于船多了,军队均乘船而行,岸上只留孙立依旧领着马军在前探路。
朱明打下沛县之后,没有特意的封锁消息,沿路各州县早已得到了沛县被破的消息,但是看到朱明这边声势浩大,都缩在城中不敢出来触霉头,免得跟沛县一样给劫掠一空。
船队北行一日,忽有一人上到朱明坐船,正是宋江的心腹戴宗。“戴院长,从何而来?”朱明将戴宗请入舱中。
戴宗道:“公明哥哥已从华州回到梁山,听说周寨主出兵来芒砀山数日没有消息,放心不下,特差小弟前来探望。”
“有劳公明哥哥挂心了。芒砀山的混世魔王樊瑞,八臂那吒项充,飞天大圣李兖三位兄弟已经答应共上梁山聚义。来来,小弟替戴院长引见这三位兄弟。”
樊瑞,项充,李兖起身道:“小可樊瑞(项充,李兖)见过戴院长。”
戴宗忙道:“折煞小弟了。三位哥哥威震淮上,公明哥哥曾多次对小弟题及三位哥哥的威名,常说恨不得与三位共聚一堂,如今若是得知三位哥哥即将到梁山,必然欢喜。”
樊瑞看了一眼朱明才道:“能得及时雨宋公明挂怀,是我等三生有幸。此次我等得周寨主相邀上梁山聚义,今后以周寨主马是瞻同在晁天王,宋公明麾下效力,还望诸位兄弟多多照应。”
戴宗脸色一滞,随即笑道:“哥哥客气了,都是兄弟何来照应之说。”
朱明本来见戴宗一上来没多久就在为宋江拉拢人心,心中暗自不爽,这时见樊瑞不软不硬的顶了回去,再看戴宗那吃了苍蝇般的神色,顿时畅快不已,接过话头问到:“不知公明哥哥此次华山之行如何?”
戴宗立即敛神答道:“公明哥哥领军到了华阴少华山之后,从神机军师朱武处得知,华州城郭广阔,壕沟深远,急切见难以攻打。幸得军师施计赚得,奉旨到西岳华山降香的宿太尉,骗出了华州贺太守,大闹华州城,救出了鲁大师和九纹龙史进史大郎。如今史大郎也领着神机军师朱武,白花蛇杨春,跳涧虎陈达并少华山上下人等一起上了梁山。”
听完戴宗所叙,朱明叹道:“没想还有这般周折,那宿太尉与贺太守,公明哥哥是如何处置?”
戴宗道:“贺太守贪淫好色之辈,早由解珍,解宝兄弟两个杀了。至于宿太尉,公明哥哥说他那是忠直之臣,好言宽慰之后放他离去了。”
朱明道:“原来如此。戴院长远道而来,还要劳烦你替我等述说这些情由,真是不该。前日在小弟攻进沛县,曾在那贪官县令府中搜出不少好酒,借花献佛,戴院长看得多吃几碗。”
戴宗忙推辞道:“来些素食素酒填填肚子即可。既然已经见到周寨主,小可就要返回梁山向公明哥哥复命。诸位兄弟可能不知,小可的神行之法施展前沾不得半点荤腥。”朱明只得教人拿出些素食素酒。戴宗草草吃完素食,就施展他的神行法朝梁山奔去。戴宗去后,朱明却有些神不守舍。
“现在宋江已经回山了,定然不会轻易就让芒砀山这些人并入青龙寨,能有什么法子让他不能反对呢?让樊瑞,项充,李兖直接去说只加入青龙寨,肯定不行,这样不异于直接撕破脸皮。”这个问题朱明想了两天,直到船队进到梁山泊湖面也没能想出个解决的方法。
船队到达之前,孙立领着骑兵已经先一步到了朱贵的酒店。聚义厅上的两位大佬晁盖与宋江得到消息,领着山寨众头领乘船迎到了湖上。
不等两船相接,晁盖就一跃跳到朱明等人的船上,大笑道:“俺就知道贤弟不会让山寨众兄弟失望,定能大胜而归。”
朱明笑道:“兄长休要夸我。此番能如此顺利,一则是公孙道长道法高强,使得樊瑞兄弟折服;二则是樊瑞,项充,李兖三位兄弟久慕兄长威名,才答应前来聚义。”
晁盖仰天大笑道:“贤弟有何必谦虚。一清先生的能耐俺是知道的,但是若要说樊瑞等人仰慕俺的威名嘛,恐怕言不属实吧。”说话间,眼神瞟向朱明身后的樊瑞三人,让正要上前见礼的樊瑞三人尴尬不已。朱明见状不由暗叹:“这晁盖就是眼睛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不知道花花轿子有人抬吗,平白的就要得罪人。”正要说话为几人分解。
宋江也带着吴用,孔明,孔亮登上船来。宋江先对朱明说道:“恭贺兄弟为山寨立得大功。”然后微笑着朝樊瑞,项充,李兖三人道:“三位可就是威震淮上的混世魔王,八臂那吒,飞天大圣。”樊,项,李三人连忙道:“樊瑞(项充,李兖)见过及时雨宋公明哥哥。”宋江笑道:“能与三位好汉共聚一山,真是宋江三生有幸。”
第三百章:‘破扇子’()
众人在船上寒暄了一阵。吴用忽然道:“湖上风大,我等还是到聚义厅上吃酒相述吧。”
宋江颔道:“军师所言甚是。请三位英雄先到聚义厅中安歇,等明日再安排营寨给芒砀山众好汉驻扎。”
这时自从宋江到了就不再说话的晁盖忽然道:“何必重新安排营寨。周兄弟的青龙寨地方大得很,就让芒砀山的诸位道青龙寨驻扎吧。朱明兄弟,你意下如何?”
朱明听了晁盖的话,心中大喜,连忙答应道:“天王放心,青龙寨一定安置好芒砀山的众位好汉。”
樊瑞等人本就是朱明拉来的,作为山寨之主的晁盖做出了如此安排,宋江即使再不愿意,当下也只能点头同意。
朱明见事情已成定居,不由松了一口气,立即央阮小五,阮小七安排水寨兄弟将芒砀山,沛县运回的人员物资送回青龙峰,也不管自己吃相有多难看。晁盖,宋江等他安排妥当了,才带着众头领回到聚义厅庆贺新头领的加入。
梁山诸路头领在聚义厅欢饮数日之后,朱明回到青龙寨着手对寨中的人马进行整顿。青龙寨立寨时扈,李,孙三家有一千多人,后来高唐州的俘虏又有一千多人,从青州带回桃花山的一百多人,这次从芒砀山,沛县带回的有两千多人,再加上一年多扈成,杜兴在梁山泊周边招收来的农户和渔户居然有千余户三千多人,通过孙新,顾大嫂的酒店送上来的各路江湖汉子也有几百人。青龙寨如今已有人口八千,精壮之士
也有三千。如此多的人,原先建的青龙寨当然容纳不下。好在李应,扈成本就是大庄主出身,对这种情况早就有应对之法——沿着青龙峰临湖的空地在青龙寨两边结成两个村坊。山寨的核心人员的家眷都住在青龙寨内,其他的人都安排到两边的村坊内居住。
朱明回到青龙峰之后,决定将三千精壮分成五个营。以霸王都,神弓都为基础,再编入五百精壮加上扈三娘在寨中建立的女营两百人共计一千人为亲卫营,由朱明自己统领指挥,老婆扈三娘,徒弟牛皋做副统领。
芒砀山之行,得到了数百匹马匹。朱明让孙立挑选五百精通骑术的精壮组成骑营,由孙立,栾廷玉统领。
芒砀山的团牌手在伤员痊愈后,能战斗的还有六百人,组成团牌营依旧由项充,李兖统领。
将沛县掳来的工匠一百多人和三百多精壮组成神机营,由凌振,周火,周水统领。本来朱明是想让樊瑞来统领神机营的,可是樊瑞大多时间都在梁山大寨公孙胜处学道法,并不在青龙峰这边多呆。朱明只好作罢。
寨中其他身体强健,但够不上朱明的精壮挑选标准的五百多人与剩余的五百精壮组成辎重营,由李应,扈成,杜兴掌管。山寨的船只也都有辎重营掌管,不另外设立水营。
剩下的都是老弱家眷,朱明将扈太公请出来,与寨中各家有威望的来人组成乡老团,管理山寨和两个村坊的日常开荒种地,渔猎等生活事物。
除了明面上的各营之外,深受后世网上锦衣卫,龙组,克格勃,oo7等秘密战士赫赫威名影响的朱明还让周金,周木,周土三兄弟组成秘营,用来在暗中护卫以及探查各方消息。此时青龙寨的势力只在青龙峰小小的方寸之地,也没有什么好情报好探查的。秘营的建立只不过是未雨绸缪而已,目前的主要任务主要是守护秘谷的火器研究基地。
经过一番调整以后,青龙寨主人各司其职练兵的练兵,种地的种地,打渔的打渔,倒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了青龙寨这么一个意外,整个梁山的格局也与“水浒”中有了很大的不同。从华州回来后,宋江本想将二龙山和少华山的几大头领分散在大寨的各个关口,小寨。可他没想到,晁盖由提出了将二龙山和少华山的人都安排在梁山泊另一座大峰龟山中别立一寨和青龙寨一起与大寨的互为犄角,以应付官兵的围剿。
龟山在梁山主峰的东南与青龙峰隔湖相望,就像两支臂膀将主峰护卫在怀中。晁盖的这一番提议很有战略见地,宋江无从反驳,只好同意。这样一来已二龙山的鲁智深,杨志,武松,曹正,张青,孙二娘,施恩和少华山的史进,朱武,杨春,陈达十一位头领,共有三五千人在龟山上有立了一寨。
宋江如今虽然在主峰实力占绝对的优势,但是在整个梁山中却没有本来应该有的那种一言九鼎的威势。
对这种局势,朱明已经很满意了。他深知,“朱明”这具身躯以前在江湖上的名声太微弱,他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也太短,不足以建立起争夺梁山之主的江湖声望。现在这种格局算的上是最理想的了,青龙寨只在大事上受梁山大寨的调遣,平时能够自主行事。最后不管梁山大寨由谁做主,是造反还是招安,青龙寨都有进退回旋的余地,不用事事都有人摆布,成为他人获得利益的棋子。
宋江对这种局势是不满意的,但是事情已成定居,他也无法改变。青龙寨的出现是他自己答应的,信义是他的金字招牌,是江湖好汉敬慕他的根本,他不能丢弃。而龟山寨是山寨之主晁盖提出建立的,他无法反驳。
宋江此时比任何时候都想成为梁山之主,可是晁盖是一道无法迈过的坎。
“晁盖。。。。。。晁天王。。。。。。”宋江紧捏着手中的茶盏喃喃念着,神色越来越狰狞。
“呵呵,三哥在念叨谁呢?”门“咯吱”一声被推开,进来的是一个满脸忠厚之色的中年汉子。
“四郎,这么晚了你来干什么?”宋江听声音就知道来的是自己的亲兄弟宋清。
宋清坐到桌子对面的椅子上,微微笑道:“小弟打孔家兄弟那里吃酒回来,看到三哥房中有灯光,就来瞧瞧。三哥你这么晚了还睡不着,莫不是有难解之事,可否说给小弟听听。”
江湖上的人都叫宋清“铁扇子”。有人说扇子做成铁的能有什么用,叫做“铁扇子”就是说他是个没用之人。但是宋江却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并不是没用的人。相反在那副忠厚的面孔下有着一刻极其阴狠狡诈的心。宋江在郓城做押司,能够大洒钱财在江湖上广结善缘,这个兄弟可谓是功不可没,不然以小吏的微薄收入怎么可能洒出个及时雨来。宋江更知道,这个兄弟手中握着一只暗中的力量,已经分散在梁山上。因此对宋清的问题他沉默了。
宋清对他的沉默并不以为意,接着又道:“三哥的心思,我这个做弟弟的清楚的。你放心,这个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了。”
宋江闻言一惊,瞪视着宋清道:“你想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