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阵法师穿越日常-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要做两件事,第一,我需要你带人秘密寻找晋军灵体的下落,在吴钩大军来攻雁荡关必经之路上,将这些东西布置好。”

    如今不比历史上的记载,晋朝真正的新帝在秦阳军手里,吴钩必不会固守,而是会主动前来,形势相对而言,秦阳军反而主动一些。

    汉生首要的目标自然是那二百个灵体,若能提早一步除去这二百灵体,此战秦阳军人数虽少,胜算却大大增加。

    这种事情,身为斥候头子的安禄最为擅长。

    如今已经化名为公孙鹿的安禄听完汉生的种种安排,道,“这好办。末将带人去安排。第二件事是什么?”

    汉生看着雁荡关到洛城的沙盘,道,“第二件事,找到赵芳。”

    公孙鹿道,“有些棘手,不过我对赵芳早有防备,秦将军放心,不出两月,必得赵芳下落。”

    三日后,公孙鹿派人来报,吴钩领二十五万晋军前来,两日后便至雁荡关口,汉生要求公孙鹿布置在途中的阵法材料已经全部就绪。

    汉生即刻点兵,秦阳步兵骑兵共计十二万,加上汉军的金甲大戬士两万,骑兵五千,步兵五万,斥候军五千,枕戈待旦。

    雁荡关二十个灵体加上汉生,年稷尧和姜,目前一共二十三位灵体。

    兵临关下的前一晚,汉生与二十位灵体一同在雁荡关下布置好最后一道阵法,大防御阵。

    年稷尧与姜早早出现在雁荡关城楼上,同那位被抓的少年一起。

    只等一战!

第二四八章 意料之外(上)

    晋祥四年春,晋军与秦阳军战于雁荡关。

    大风刮起,秦阳二字旗帜在雁荡关口猎猎作响。

    汉生在城楼上,居高临下看着关外黑压压的一大片人马。

    一百五十步外,炮火声轰鸣,一个有一个的炮弹朝着雁荡关扑来,却纷纷在大防御阵前减速坠落,在三十步左右的地面上砸出一个又一个深坑。

    出乎意料的是,原本汉生打算用少年作为诱饵让吴钩投鼠忌器的战略并未生效。

    汉生在途中布置打算对付灵体的阵法自然也未达到原本的效果。

    吴钩似乎没有看到城楼上的少年一般,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将炮火对准了雁荡关,箭矢亦是如雨而来。

    “这炮火太密,对面的灵体已经开始对炮火加持,大防御阵只靠你的灵力支撑不了太久!”神屋劝汉生。

    “今日只是开始,必须撑住。”汉生看着关下冲杀在一起的晋军与秦阳人马,面色严肃道。

    除了布置在途中的阵法,公孙鹿派遣的斥候已有不少人设法潜入了晋军的军营。

    如今才第一日,汉生并未要这些斥候们发挥作用,而是在等待对方的灵体出现。

    等找到灵体所在的军营,第二日才是关键。

    所以如今交战的第一日守关,尤为艰难。

    双方的实力都未完全显露,如今在雁荡关前杀作一团的,双方皆不过两万余人。

    吴钩用兵,急而不躁,这一次看似来势迅猛,其实很稳。

    汉生好几次想要将晋军引到更近一点对秦阳军有利的地形时,吴钩都能及时止住,死死咬住秦阳军。

    “金甲大戬士不上吗?”年稷尧观看着关下厮杀的双方士兵,偏过头疑惑问汉生。

    吴钩手底下的晋军实力比一般的晋军要强,和秦阳军的战力旗鼓相当。

    “今日不上。”汉生的精神集中在大防御阵上,抵抗着不断朝关上抛射而来的炮弹。

    大防御阵由汉生当年还是秦王稚的师父令狐无疆所创,能够减缓炮弹一类大型的杀伤性武器靠近阵法范围。

    虽然不能完全抵消掉炮弹的威力,至少可以让炮弹偏离原本的方向或者减少攻击的距离,落在阵法之外的地方。

    这个阵法好处在于没有灵体属性规定,任何属性的灵体都能操纵这个阵法,只是耗费的灵力颇大。

    而且,若是靠近的炮弹速度和威力过大,抵抗炮弹靠近时耗费的灵力相应也会增加。

    如今汉生能够明显感觉到从晋军射过来的炮弹,速度和威力都在增加,她明显感到了吃力。

    这说明,晋军的灵体已经在运用阵法增加炮弹的威力,增加大炮的射程和威力。

    “师父,不如我来。”年稷尧见汉生的脸上渐渐渗出汗珠,提出要帮忙。

    “不用,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汉生长长运了一口气,平稳了一下略急促的呼吸,对年稷尧摆了摆手。

    “记住,用你的往生之法,控制灵阵。这才是最重要的。”

    唯一在战场上比较闲得无事的,大约只有姜了。

    姜托着下巴看着城墙上方专心控制阵法关注战局的汉生和年稷尧。

    又看了看下方杀成一团的双方兵士。

    她觉得,有必要做点什么。

第二四八章 意料之外(下)

    三道惊雷从天而降,直直劈在同一处,晋军一处炮台被毁。

    “炸膛了!”

    专心填弹的晋军被炸死了不少,炮台处的晋军陷入了短暂的慌乱。

    就连负责给炮弹用阵法加持的灵体也有三人受了伤。

    坐镇中军的吴钩自然看见了此景,眉头一皱,“继续!”

    手下会意,即刻挥动旗语,所有的炮台暂时停止了射击,原本陷入混乱的士兵很快又恢复了秩序。

    到底是吴钩带出来的兵,训练有素,令行禁止。

    五十个灵体按照命令向前,布下另外一个阵法,竟是将其他所有的炮台囊括其中。

    这个阵法与雁荡关口的大防御阵如出一辙,天空即便再有雷电之击,也伤不到炮台。

    “元帅,秦阳军战力不差,是否让宗师前往?”

    吴钩的副将远远看去向前方,自然知晓刚才那三下雷电并非天灾,而是秦阳军有高人相助。

    这个高人能够准确到用雷电劈中同一个炮台,实力不容小觑。

    他口中的宗师,正是赫连齐。

    赫连齐已经年迈,且早有预感自己寿元将近,之前因为太乙大阵的变故来到望京,却目睹晋帝遇刺,后来新帝登基心中方才略有所安,近来却又被吴钩一封密信带到洛城。

    眼下新上位的晋帝,竟然是个冒牌货,而真正的晋帝却在洛城。

    他既惊且怒,得到吴钩密信后,已经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洛城,却又得知晋帝被秦阳军所擒,这才赶到了战场。

    守护了晋王朝一辈子,如今王室不兴,子孙凋零流落在外,他怎能出手相助。

    即便用尽人生最后的精力,也求无愧于心。

    赫连齐须发早已花白,原本直挺挺的背已经佝偻,只有一双眼睛仍旧犀利,直直望着雁荡关城楼。

    城楼上一个被缚的瘦弱身影,正在姜身旁。

    “不急。”

    吴钩示意手下,让赫连齐暂时不要前往。

    赫连齐也知晓吴钩的用意,并未轻举妄动。

    上前的五十个灵体与之前为炮弹加持阵法的灵体一起,重新为炮台加持阵法,炮台重新填弹喷射炮弹,这一次的炮弹比之前更快更猛!

    汉生的脸色一阵白一阵红,呼吸已经十分沉重,背上渗了一背的汗。

    “汉生!你的灵力再拖下去就撑不住了!不要硬撑了!”汉生耳边传来神屋的咆哮。

    “停手!快停手!就让金甲大戬士去上!快!”

    神屋几近歇斯底里,用自己灵力护住汉生心脉的同时,还帮助汉生撑了两轮炮弹。

    就连他,都有些吃不消。

    “你若第一日就垮了,就别说第二日第三日了。听我的!”

    汉生终于妥协,下令金甲大戬士出击。

    金甲大戬士侧面直奔晋军,战局很快发生了压倒性变化。

    整个战线朝外推了不少,晋军不到一个时辰死伤超过一万。

    吴钩冷眼看着前方的战局变化,所有军队的后撤意味着战线也要后拉,包括炮台。

    对于晋军的迅速死伤,他无动于衷,只道,“终于来了。”

    赫连齐眼神从始至终都钉在雁荡关城楼上,一直不动的他,要动了。

第二四九章 损失惨重(上)

    金甲大戬士悍不畏死向前冲杀,对面晋军的攻势为之一滞,就连火炮的攻势都小了很多。

    见同盟的金甲大戬士如此神勇,秦阳军士气大振,心中也有了比试之意,杀意更浓了几分。

    晋军节节后退,汉生觉得缓了一口气的同时,心下反倒有些不安。

    晋军这架势不对劲啊!

    秦阳军士气正旺,晋军却在缓缓将阵型向后拉,即将离开雁荡关射程范围。

    汉生及时下令,停止深入追击。

    秦阳军军令同样严明,旗语传令后,两万秦阳军按照之前排练的金锁阵收束阵型。两万金甲大戬士则是挡在秦阳军前方保证秦阳军的阵型不乱。

    除了金甲大戬士尚在酣战,秦阳主力不知不觉在与晋军拉开距离,晋军同样没有追击的意思。

    “晋军这是何意?”元左不解。

    汉生道,“诱敌。不过我们不上当。”

    汉生警觉起来,当机立断发布信号,让混在军中的二十位灵体,着手布置七杀阵。

    正常的诱敌也不至于是这样的情形,这就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晋军的灵体要动了。

    晋军与秦阳军的主力距离进一步拉开,汉生已经站上城楼口,准备完成七杀阵最重要的一环,注入她自己的灵力。

    七杀阵的范围很大,公孙鹿已经提早按照汉生的要求,将准备好的阵法材料放到了指定的地点,二十位灵体也随着

    “你的灵力够吗?”神屋有些不放心。

    “你放心。”汉生道,眼神仍全神贯注看着下方的战场。

    这苍白的唇好脸色,能放心才怪。

    神屋默默吐槽,却也知道汉生的决定他阻拦不了。

    既然阻拦不了,就只能帮忙了。

    神屋如往常一般,用自己的灵力护住汉生的心脉。

    一刻钟过去,只差汉生的灵力,七杀阵可成。

    一旦阵成,金锁阵内的秦阳军只要保持阵型便可无碍,而对面的灵体和晋军,若要前来攻打,则会陷阵。

    汉生停掉大防御阵,即刻将精神力和灵力投入到七杀阵中。

    可就在汉生停掉大防御阵的一瞬间,一道光影急速从远而近闪过,直直向姜身边的少年扑去。

    糟糕!

    汉生心下一凉,失算了!

    少年几乎一瞬间就被光影包围,年稷尧和姜皆没有反应,便随着光影一起消失。

    汉生阻拦不及,眼睁睁看着少年从身边消失,此刻她必须全心布置七杀阵,竟是无力分身。

    姜自然也看见了这一幕,恼羞成怒。

    “居然敢从我手里抢人!”

    天空浓云密布,一道道惊雷朝着晋军的大营劈去,紫电狂龙风卷残云,天象极为骇人。

    晋军却丝毫不惧,一道道雷电劈下,一次只有个别倒霉的战士被雷电击中,看似吓人实则威力不大。

    “怎么会这样?”姜满脸不相信。

    “不用试了,晋军有防御阵。”

    年稷尧向晋军中军看去,那五十位灵体的动作她尽收眼底。

    防御阵加持下,姜的“天之力”威力大为降低。

    只可惜,师父不让她出手。

    或者说,她不能出手。

第二四九章 损失惨重(下)

    年稷尧心情复杂看了汉生一眼,竟有些不忍。

    “我去杀了他!”姜咬牙切齿。

    抓来这小子以后,本来想好好羞辱他一番,却不想反倒被他戏弄了好几次,姜心中怒火难消。

    前些时日少年被软禁时,碍于汉生的命令也不能对他怎么样。

    不管是用灵力压迫还是皮肉之苦,少年都只是冷冷看着她,一脸不屑的样子。

    如今就这么在她姜眼皮子地下被救走,她心里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姜你给我回来!”年稷尧少见地一声怒喝,姜正欲飞出去的身子顿时僵住,不情不愿的回来了。

    汉生此刻全力布置七杀阵,年稷尧自然不能让姜节外生枝。

    年稷尧与姜之间不知道是有什么协议或者契约存在,姜竟不得违抗年稷尧的意愿。

    饶是如此,重新回到城楼前的姜一声冷哼,眼神死死盯住晋军炮台一百位灵体聚集之处。

    一开始在炮台前的五十位灵体,和后来加入的另外五十位灵体早已训练有素配合默契。

    新帝既已救回,晋军无所顾忌,大量的骑兵与步兵朝着雁荡关方向袭来。

    足足五万人!

    比刚才试探性的两万人多了足足一倍,而且还有一万五千的骑兵。

    金甲大戬士仍然不知畏惧抵挡在前,在对方加入了骑兵之后明显有些力所不逮。

    晋军一万五千重甲骑兵以“锥头阵”迅速朝着整齐排列的金甲大戬士冲杀而来,就像一把极为锋利的刀,想要将金甲大戬士的阵型一切为二。

    金甲大戬士尽管防御极佳,却耐不住重甲骑兵的冲力,两番冲刺后大量的金甲大戬士倒地失去战力,紧随其后的重甲步兵对金甲大戬士进行补刀。

    双方战损,竟然达到了一比一。

    年稷尧盯着关下的战局,眉头紧紧皱起。

    这个战损很不寻常。

    即便是重甲骑兵与重甲步兵,以金甲大戬士的防御力和不怕死的攻击方式,战损起码也在一比三以上。

    金甲大戬士的战力同样大幅度削减。

    远处的姜却看得明白。

    “这些晋军很了解金甲大戬士,下手补刀的地方都是关节,竟是不砍头直接砍手脚,让金甲大戬士迅速失去战力。”

    年稷尧微微眯着眼,顺着姜的视线看去。

    照这个势头下去,汉军损失惨重啊。

    她定睛看向关下双方一个个倒下的士兵,那些倒下的生命内,一个个魂魄一开始安静躺在地下,后来却渐渐漂浮起来,有规律地朝着地下的方向涌去。

    涌向地下的魂魄,很快就消失了。

    年稷尧思索了一下,闭目开始念念有词,腰上挂着的菩萨蛮隐隐发着光,却不明显。

    旁人皆听不懂她念的是什么,只是再一次抬头时,战场上新产生的魂魄朝着地下涌去的速度在减缓。

    汉生终于睁眼,七杀阵成!

    战局开始渐渐转变,秦阳军损失不大,金甲大戬士却损失惨重。

    冲在战场最前方的几万晋军暴躁起来,一个个骑兵士兵双目变色,包括骑兵胯下的战马,眼神竟都是猩红如血!

第二五零章 陆沉苏醒(上)

    在不断杀戮接近一个时辰以后的瞬间,忽然茫然起来,不知所往,只是依靠着本能挥舞着手中的刀。

    战力下降地厉害。

    吴钩在中军遥遥看着前方的战局,时而晋军有利,时而秦阳有利,他自巍然不动,稳如泰山。

    此时须发皆白的赫连齐已经回到中军,为带回来的少年解开了紧紧缚住的绳索。

    赫连齐闭目调息,紊乱的气息已经透露他的无力,这一次救下少年,对他本身的精力与灵力耗费巨大。

    绳索解开以后,少年原本寒如冰的眼神终于变得活起来,站到吴钩身旁,也如他一般,冷冷盯着前方的战局。

    吴钩侧身躬身对少年一礼,“陛下。”

    少年摇摇头,“如今名不正言不顺,吴帅还是不要这样称呼。”

    “您在,就是名正言顺。”吴钩坚持。

    “事后再说。”少年也没有推辞,扶了吴钩一把,一同看向前方厮杀一团的双军兵士。

    “这些逆臣贼子,趁着国难出来作乱,全都该死。”少年目光渐渐有些阴鸷。

    “陛下放心,眼下敌寡我众秦阳必败。”

    少年有些怀疑,“如今战场形势不像是有利于我大晋。我看前方将士与秦阳军胜负在五五之间。”

    “此战并非定输赢之战,而是为了救您,如今您已成功脱困,此战的目的就已达到。大晋与秦阳真正的战场,在洛城。”吴钩胸有成竹。

    少年看到仍然站在中军动也未动的其他一百灵体,恍然,点了点头,继续负手而立遥望前方杀戮场。

    人命如稻,一波又一波被收割。

    七杀阵虽然已经起效,吴钩的中军却不在此阵中,只是前方冲杀的五万晋军入了阵,后续的晋军并未跟上。

    晋军杀戮的本能未消,只是失去了方向感与对象,仅剩的金甲大戬士在汉生的控制下开始向后撤,有意识地将晋军朝着秦阳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内吸引。

    大量晋军中箭,未曾中箭的晋军,也因方向感迷失开始自相残杀,五万人马很快消失一半。

    晋军已经派出的一百位灵体,则在吴钩的指挥下同样布置了一个阵法。

    阵法结构与汉生学过的阵法不一样,汉生并未能辨认出阵法的名称和作用。

    晋军布置的阵法范围倒是颇大,一部分与汉生的七杀阵覆盖,使得踏入七杀阵的少数晋军恢复神智。

    到了傍晚,晋军鸣金收兵,雁荡关第一战告一段落。

    晋军战损四万余人,秦阳与汉军加起来阵亡三万。

    这一仗,看似双方战平,清点兵力以后发现,秦阳军与汉军大大吃了亏。

    秦阳军损失不大,阵亡五千余人伤八千。

    而汉军的两万金甲大戬士,却只剩下了五千不到!

    一万五千的金甲大戬士折损于此战,而金甲大戬士是汉生战力最强的兵力。

    汉生看完伤亡数字清点,面色十分难看。

    不仅是战损,她在这一战中的灵力消耗亦是不少。

    七杀阵布置出来,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今日布置的七杀阵并不算大,范围堪堪能容纳二十万人,吴钩的阵型却很狡猾,战线拉得极长,后面的军队根本没有压到关前,没有进入七杀阵的杀伤范围。

第二五零章 陆沉苏醒(下)

    晋军最多,也就损失了一只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

    重甲骑兵与重甲步兵造价虽亦不菲,相对于汉生的一万五千金甲大戬士来讲,损失并不算多。

    理论上汉生的金甲大戬士,面对对面的晋军,是能以一敌五的,甚至当年在北戎离赣关守关时,能够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敌二十。

    所以,这一场战的损失不可谓不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