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过两天,教了他们一些宫中礼节,才会让他们入宫觐见朱棣。

    不过,朱瞻基邀请郑和与王景弘登上了他的太孙座驾,一起向皇宫进发。不仅是自己,就连朱棣,也对郑和下西洋的见闻和精力好奇不已,一刻也不想等待地听郑和讲讲途中经历。

    郑和今年已经四十五岁,长期的海上生活让他的肤色较一般人略黑。但是因为他是太监,没有胡须,现在脸黑一点,也更有男人味和武将气息。

    郑和看着已经开始在上唇留起了胡茬的朱瞻基感叹不已,这位太孙从六岁起,就对他另眼相看。

    这些年来,不管他遇到什么事,都是这个太孙替他挡住,就连有人举报他出使以公谋私,这位太孙也从不计较,反而处罚了举报之人。

    这次刚一回来,在泉州的时候就遇到了水师改制,当他听闻如今太孙已经掌握了全国的水师,并且要把水师的各项力量全部整合,组建海军。

    他就知道,自己期待已久的海权时代,将会在这位太孙的手里拉开帷幕。

    从泉州回来的路上,他也一直在想,自己这一身所学,也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啊。

    朱瞻基跟郑和想的差不多。

    郑和被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的海权问题专家,他很早就看到了海权的重要性,只是原本历史上的朱瞻基以及其他大臣并不重视海权。

    为了守护一个北平,明朝在朱瞻基的手里放弃了九边,放弃了黑龙江出海口,放弃了交趾。

    当交趾失去以后,引发的连环反应让大明失去了南洋,失去了西洋,这个时候的大明,就彻底失去了宗主国的地位。

    但是现在,朱瞻基绝对不会允许这一切的发生,他要把整个东部亚洲,牢牢地把控在自己的手里。

    ps:书友们,我是摇摇…欲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上架感言() 
这是老妖第六本上架的书了,似乎该说点什么,但是有觉得什么语言都无法准确地表达我此番的心情。

    作为一个扑街的老作者,一个写作偏小众化风格的作者,这本书也是我在向市场靠拢的屈服之作。

    我摒弃了以往的一些风格,想要写的更轻松,更爽一些,目前来说,有些地方做到了,有些地方还没有做到。

    不过,我已经在迎合书友们的喜好。

    书里面一些细节问题,老妖没有处理好,也引发了一些书友们的非议,不过更多的书友却是一直在鼓励老妖,老妖也在此表示感谢。

    不管大众化也好,小众也罢,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获得书友的认可。

    老妖目前虽然做的还不是很好,但是我会尽量做的更好。

    新书今天上架,收藏数量和目前的订阅量比我上一本差不多,老妖也基本满意。

    但是对于内容,老妖其实有点不太满意。最近一段时间,每天赶稿,导致了质量有些下降。特别是因为赶稿,没有时间构思情节,所以一些情节写的不尽人意。

    上架本来应该是一个高朝,可是老妖没有安排好,仍然在主角筹备阶段,所以可能也让一些书友有些失望。

    情节没有安排好,赶稿又导致了一些细节问题,老妖在迎合书友与情节布局之间一下子就卡住了。

    上架遇到问题不怕,我这两天会稍微更新慢一点,然后调整好后面的发展情节。本书也会马上进入第二个高朝,那就是东瀛攻略。

    后面的情节我会尽量完善,争取不再让书友失望。

    刚提到要更新慢一点,却又突然想起来了目前刚上架,已经欠了九章……

    老妖是个手残,码字超慢,平均每天码字不到八千字。上本书的时候,打赏一个掌门加更一章,宗师两更,到一个盟主加更三章。

    月票到五百票加一更,这些都是三千字大章。

    然后这本书继续如此。

    现在老妖有了两个盟主,其中摇摇摇头兄弟还是双盟主打赏,呼延晟兄弟盟主打赏,所以欠了九更……

    老妖不会赖账,一章一章,我都会还清。

    今天还收到了许多书友的打赏,虽然不是盟主,但是哪怕是一块钱,也是大家对我的认可。

    平日的时候,我基本都会在作者的话里,把所有打赏的兄弟姐妹们的名字感谢一遍,这一章我暂且不写作者的话了,想说的话都在下面。

    感谢所有支持老妖的书友,谢谢你们。

    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感情美满,生活幸福!

    当然,还是继续求订阅,求月票。虽然月票老妖从来没有上过榜,不过也在考虑,是不是这个月进了新书月票榜前十,就女装一下呢……

    ps:书友们,我是摇摇…欲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二五章 海权() 
夕阳西下,皇宫谨身殿中,朱棣打了一个呵欠,止住了郑和和王景弘他们两人的工作汇报。

    “你们的奏章我已经看过了,此番能新结交西洲十一部落以我大明为主,此乃大功……不可不赏……”

    朱瞻基和朱棣并没有按照后世的地理概念为地球上的大陆命名,美洲被朱棣更名为东南洲,东北洲。

    澳洲被朱棣更名为南洲,非洲为西洲。至于欧洲,虽然朱棣已经知道了那边也有不少的悠久国家,但是并不认为那边就是一个单独的大陆,称作了西域。

    原本的西域是指西北和中亚一大片区域,如今被朱棣更名为了西北。哪里的西北?当然是中洲的西北。

    如今的亚洲,这一大片土地都被更名为中洲,大明是国号,但是在外交场合,已经人鸿胪寺命名为中国。

    此乃是取中心之国之意。

    在他的理想里,大明应该要成为世界的中心之国。

    虽然朱棣说赏,但是也必须经过朝廷商议,出使之人,人人有赏。这一套程序已经三次经验,所以所有人并不意外。

    看到打着呵欠的朱棣,看着他略显疲乏的表情,脸上下垂的赘肉,以及发福的身躯。

    再想到幼年时看到的那个雄伟的身影,教他们学文习武时候的意气风发,郑和也不得不感叹,皇上老了!

    “今日就到这里吧,明日朝会上,你们再为诸位大臣讲古。”

    郑和低头长揖:“陛下,内臣闻听如今朝廷得一奇物,被称作地球仪。上面刻画了如今天下所有大陆和海洋,望陛下允许,容我二人观摩。”

    朱棣笑了笑,指着朱瞻基说道:“就知道你们会对此物有兴趣,太孙也是日盼夜盼你们归来。你就跟太孙去吧,我这个老头子不奉陪了。”

    即使郑和不问,朱瞻基也会带郑和看地球仪,还会将那大地球仪送他一个。

    对于一位纵横四海的勇士来说,能够知道这个世界未知的一部分,可能会是他们毕生的愿望。

    这个世界上那些没有被现代文明社会发现的区域,也才是他们这些人最想了解的地方。

    这些秘密让他们知道,比其他任何人知道,可以发挥的作用都更大。

    朱瞻基站起身来,向朱棣施了一礼,才回头笑道:“郑太监,王太监,随孤来吧。”

    兴庆宫前殿西院,郑和和王景弘看着满屋子的地球仪,还有那通过剖圆法将地球仪上各地绘成的大型地图,登时被震惊的目瞪口呆。

    他们站在那足有五平方米,已经与后世相差不大的世界地图面前,久久不能言语。

    他们原以为自己已经走遍了世界的大部分区域,可是现在才发现,他们不过是在南洋的洗澡盆里打转。

    后世的印度洋被更名为南洋,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实际上应该改名叫郑和下南洋了。

    而原本的太平洋被命名为东洋,大西洋被命名为西洋,北冰洋被命名为北洋。

    虽然这些命名毫无新意,但是绝对通俗易懂,任何人只需要简单的对照,就能对这个世界的整体分布有清晰的认识。

    郑和从地图上看着自己的船队行驶过的区域,不得不承认,这份地图,比他精心绘制的地图还要精确的多。

    因为测绘方式的不同,大明如今的绘制方法,绘制的地图比例失调,仅仅能分清各处的方位。

    但是通过六分仪的出现,测绘人员就能精确地计算各处的方位,如今的大明地图就是这样,分别派人员在每座城市,每座山,每条河进行定位,就能绘制出全新的比例一致的地图。

    王景弘见郑和依旧沉浸在新地图的震撼中,而朱瞻基陪着他们站了许久,躬身说道:“殿下恕罪,我与大人有些失态了。”

    郑和这才也清醒过来,连声道歉。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我非重礼之人。二位如此痴迷,说明是真的看进去了,让我更有一种宝剑赠英雄的成就感。”

    郑和开口问道:“殿下,绘制地图所用的器物可否容臣一看。”

    “当然……”朱瞻基打开了案几上面的一个盒子,将一架崭新的六分仪递给了他。“此乃六分仪,取意东西南北上下六分之仪,通过对日光的折射计算,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定位。”

    六分仪的计算是有完整的公式,只要掌握了计算公式,懂一点算术,一般人都能用。

    郑和和王景弘两人都是学富五车之人,熟知牵星术。而牵星术的计算,其实比六分仪要更加复杂。

    “此物实乃航海神器,有了此……六分仪,又有了这份地图,即便是深海,臣也敢去闯一闯。”

    朱瞻基笑了笑说道:“海之深,非人力所及,不可知也。我大明此时应先关注各大陆,此乃我大明之未来。”

    郑和这才感叹地说道:“和一直以为,自己已走遍天下,今日方知也不过是井底之蛙。天下之大,和亦不过只走了南洋一地,那东洋,西洋,北洋,又不知是何等景象。殿下,和虽不才,却也愿为大明之前锋,将天下各地收归大明。”

    朱瞻基笑道:“孤也有此意,不过,如何收归,却需要从长计议。例如那东洲,南州,南州如今并无国家,只有一些野人群居。东洲虽然亦有部落,但比之我春秋时仍有不足。况且据闻东洲野人乃我殷商之时,沿东洲和中洲北方的海岛漂流而去。既然是我华夏族裔,如何让他认祖归宗,都需要建立一套完整方略。”

    郑和与王景弘又有些懵逼了。他们出使西洋,并不知道地球仪的来历,也不清楚是谁测绘的如今的地球仪。

    他们连东洲都不知道,如何知道东洲上面现在生活着什么人!

    现在又听说在东洲大地生活着的人是从殷商时期过去的,同根同祖,更是觉得天方夜谭。

    当然,这是朱瞻基故意灌输的概念。

    印第安人的确也属于是黄色人种,但是说跟华人同根同祖,一直有些牵强。虽然有一些部落的确也使用过象形文字,但是大部分印第安人的语言和文字,与华夏相差甚远。

    但是,只要把这个概念灌输下去,谎言说一万遍,也会变成真话。

    而只要所有人都接受了这个概念,以后华人统治东洲,根本不需要像西方人一样进行大屠杀。

    只需要拉拢听话的,打压不听话的,然后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性,进行通婚,一两百年的时间,就能把这个民族完全融合在华夏民族圈子里。

    而当大明的人口只需要突破三四亿,整个世界的颜色,就再也不会以白色为尊。

    当然,在这个期间,也要斩断欧洲人向外探索的脚步,将他们局限在欧洲那一小块土地上。

    这样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地让华夏民族,成为世界的主宰。

    光是一个人口数量,就能让白人无法造反。

    朱瞻基这才跟他们两个介绍了自己“得到”地球仪的经过,却刻意忽略了“麦哲伦”。

    真正的麦哲伦还要几十年才会出生,现在过渡宣扬这个名字,只会让人对这里面的故事更好奇。以后的时候,想要掩盖也掩盖不了。

    还不如现在就故意把“事实”搅混,让这件事变成一件历史之谜。

    而且这样一来,还能把这件事安在一个华人身上,就说某某是受了朱棣的命令,探索天下的。

    当然,这件事现在不能做,要做也要等到几十年以后。

    朱瞻基现在拉拢郑和与王景弘,主要就是两个目的,一个是利用他们开始探索世界。

    郑和是一个非常全面的人,大局观也很不错,亚洲,非洲,包括欧洲他都很适合继续联络下去。

    而王景弘作为他的副手,能力有,经验有,不管是澳洲,还是美洲,都可以放给他去开拓。

    而以后的开拓也不能再像现在,只是以宣扬国威为主,更应该进行全面的殖民准备。

    在太平洋中心的各岛屿都要安置一直开拓队,这支开拓队用一两年的时间,掌握当地的季风,洋流,土质,然后为后期的移民统治做准备。

    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借着朱棣的身体还能撑近十年,朱瞻基也想趁机出去溜达一圈。

    这也是他最后的机会了,因为现在的大明皇帝在位,太子也在位,他这个太孙还有一点自由。

    但是如果这两个人随便哪个不在了,他也就没有机会再出门了。毕竟,一个帝国的继承,比什么都重要。

    郑和跟王景弘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离开两年不到的时间,大明的变化竟然是这么的大。

    且不说地球仪和六分仪的出现,光是北征胜利,获得了一座用之不竭的铜山,就足以让人震撼的了。

    而在应天府,竟然还出现了一个工业区!而这位太孙殿下,更是作为上天的第一人,飞上了天。

    而朱瞻基跟他们讲的那些将士兵留在海岛上,测试天气,风向,洋流,更是让他们看到了一种系统化的征服海洋的可能。

    是的,他们现在还惧怕深海,但是如果摸熟了海洋的规律,那个时候,还会惧怕吗?

    (下一章,加快节奏了,绝不会让大家失望。)

    ps:书友们,我是摇摇…欲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单章求订阅;求月票() 
加群的书友都知道,上个月老妖为了写这本书,就住进了深山了,目的就是为了清净,专心码字,写出好的作品。网

    对这本书,老妖也抱着极大的期望,不指望一书成神,但是也想依靠这本书能让现在专职的生涯充裕一点。

    为了这个目的,老妖放弃了在城市的喧哗,来到这个已经快一个月没见过一个年轻女孩子的山沟里面。

    固然有美丽的风景,但是这里的孤独却出乎意料。作为群居动物的我,现在每天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在这里,享受孤独变成了空虚寂寞冷。

    今天上架,昨天晚上就没有怎么睡,今天更是睡不着。每看到订阅上涨就为之欣喜,看到订阅不动就心急如焚。

    如今的首订达到了一千八,这是一个不算太差,但是绝对算不上好的成绩。

    本来今天还想睡一会的,但是这个不上不下的成绩让老妖毫无睡意。现在又码出一章回报大家,也希望各位书友能支持一下老妖,让这个成绩再往上升一点。

    现在作为一个全职写手,老妖码字的动力完全来自于各位书友。

    上一章还在说如果新书月票能在这个月拿到新书月票前十,就可能拍女装。现在决定,只要能达到这个成绩,老妖七月一定回城市,给大家拍女装。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订阅,现在老妖就指望各位书友的支持,希望能冲进精品,谢谢大家了!

    几毛钱对每个人都不是一个负担,但是对老妖却无比重要。

    至于打赏,老妖从不强求,这个是随缘。老妖只喜欢,今天的书友,十年后依旧在,我们也能从电脑后面,手机后面,成为现实的朋友。

    再次谢谢大家!

    ps:书友们,我是摇摇…欲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团() 
长安大街。x23u更新最快海军总部。

    今日来访的二十余国使者将向朱棣递交国书,所以他们这些人从鸿胪寺出来的时候,就受到无数大明民众的围观。

    坐在海军总部里面的朱瞻基,隔着围墙虽然看不到大街上的情形,但是也能猜到外面发生了些什么事。

    单调的生活,让这个时代的人对任何一点稀奇古怪的新鲜事都有极大的热情。

    特别是这样的时候,各国侍者都会把自己打扮的稀奇古怪,然后带着贵重的礼物觐见皇上。

    为了让人们帮他们宣扬,他们也往往会把各种黄金,珠宝等贵重的礼物摆出来。

    他在这里走神,但是王景弘与刘江的谈判却没有受到任何一点干扰,两个人围绕着组建第二支船队,进行着周密的计划。

    以如今的郑和船队为例,整个船队由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

    舟师就是后世的舰艇部队,基本单位战船,它们被组成编队,叫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

    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并且执行一些搜寻,侦查任务,而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

    按照出使的任务,郑和船队人员主要有五个部分:指挥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贸易部分、后勤保障部分、军事护航部分。

    指挥部分:整个船队的中枢,对航行、外交、贸易、作战等进行指挥决策。郑和职务是钦差正使总兵太监,全权负责大局。

    航海部分分成航海业务、修船的、预测天气的等,人员占了整个人数的将近一半,主要由舟师负责。

    而外交贸易部分分为外交礼仪的、进行贸易的、联络翻译的。这一部分人员主要是礼部,鸿胪寺,通政司和监的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