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伯笑道:“此前我也这样以为,可是太孙对儒家并无反感,并且,现在还给儒家提前准备了一条明路。既然太孙偏爱杂学,不论农学,理学,地学,天文,医学,格物,这都还是儒家的人学起来更有优势。只要儒家学子放得下面子,那么儒家同样能抢占其他学科的位置。太孙在自己的农庄兴建研究院,虽然只是从工部调人,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也有无数儒家学子走门路,想要进入太孙所设的研究院啊!”

    张辅大有兴趣地问道:“这个研究院究竟作何营生?”

    张伯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只听见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旋即望向了门外。

    只见在锦衣卫任指挥佥事的三爷张軏快步跑了进来,见到张辅就大声说道:“大兄,天大的消息,陛下竟然给工部的五品员外郎孔诚授以终身武安子爵,这可是乱了朝廷法度啊!”

    明代有文勋,武勋,贵爵。

    文勋有十级勋,四十二散阶。凡进入官场,做了朝廷命官,即可按品级获得散阶,散阶的名称与品级关联。五品以上以诰命的形式授予,六品以下以敕命的形式授予,但是都无俸禄。

    武勋和贵爵则有俸禄。而这份爵禄不是由朝廷直接拨发,而是由联带封给的爵土即封地中提取,因此,在爵号之前往往还有一个地名作为爵号,凡封爵的官员即可以每年向该地收取赋税作为爵禄。

    在明后期,因为子爵和男爵位置过低,不为人重视,后被取消,但是现在仍然保留。

    给文臣授爵,这绝对是一出颠覆法令的决定,就连张辅也楞了半晌才开口问道:“因何故授爵?”

    张軏喘了口气,这才又说道:“今日午后,陛下召集过半文武大臣,前往太孙在方山开的窑洞视察,因工部营缮清吏司员外郎孔诚研发出水泥一物,特恩旨授予爵位。”

    “水泥是何物?”

    “据传是太孙由秦书中研究秦直道,偶有所得。用烈火烧石,碾磨成粉,然后再加水,加沙阴干,就能得到坚比硬石的材料。此物可修路,筑城,修补河堤,还可建房。”

    张辅对水泥的功能虽然有些好奇,但是现在心里想的更多的缺少这次皇上为何打破文臣封爵的屏障。

    难道这是皇上准备分化文臣吗?

    明朝文不参武,武不管文,这是太祖立下的规矩。也就是文官不能管军事,武将不能谈朝政。

    两者相对而立,只有勋贵单独被分出,虽然与文武都有搭边,却是一点作用没有。

    与前朝不同的是,明朝的公、侯、伯等爵位只有爵号和食禄,井无封邑。而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更只是给诰而不给券,跟武勋相比,又低一级。

    现在皇上将文臣也拉向勋贵阶级,是想要增加勋贵,外戚的势力,平衡文武吗?

    他想了想问道:“我回来之后,才知道原本被纪纲逼到北平去的塞哈智返回了京师,并且现在基本掌握了锦衣卫?”

    张軏虽然贵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名分上是锦衣卫的副职,但是他这个职位是属于对他的奖赏,给他一个领俸禄的位置。

    在锦衣卫,他是不能随便插手具体事务的。平时看不出来,出事的时候,他连一个系统内的千户都指挥不了,也没人会听他的。

    张軏点了点头说道:“此事很为怪异,纪纲此人嚣张跋扈,心胸狭窄,可是这一年来却与以往判若两人。如今锦衣卫的衙门事务他已基本不管,却单独拉了一大批人,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丈夫摇了摇头,他这个三弟从小锦衣玉食,受不得苦,却又头脑简单,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当大用。

    虽然他不是锦衣卫正式属官,但是每旬都要前往锦衣卫报道,坐班一日,监察锦衣卫事务。

    而他既然知道纪纲另有图谋,这都一年多了还不知道纪纲在做些什么,真是愚钝。

    张伯却说道:“纪纲此人自去年以来,行事更显阴沉。锦衣卫去年查了大半年的大明海贸商人,最后却无任何动作,反倒是有最少上千锦衣卫将士,被安排离开了大明,再无踪迹。”

    张辅有些疑惑地想了想,“可知这些人的去向?”

    张伯摇了摇头说道:“不过,锦衣卫现如今跟內监联合了起来,在宁波囤积货物,此事当与太孙有关。如今的宁波市舶司镇守使余先,此前是太孙的贴身太监,所以以我猜测,锦衣卫……不,纪纲,应该是投靠了太孙。”

    张辅惊讶叹道:“陛下怎会容许此事发生!”

    (推荐朋友危险的世界大作《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他的上本书老妖全订,大神级别作者的新书,作品质量有保证,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第一一零章 如意() 
张辅自小随父跟随燕王,对朱棣的性格非常了解。x23u更新最快这是一个胸怀广阔的一代帝王,但是同时,也是权力**极为强烈的独裁者。

    虽然在他的麾下,不管是文臣武将都能获得一个比较好的结果,前提就是绝不能越权。

    姚广孝为什么躲在和尚庙当一个僧侣司左善世,为什么跟儒家现在斗的头破血流,都不敢借用自己的身份,还不就是怕朱棣怀疑他心机。

    太子因为跟不属于詹士府的解缙接触,还是因为公务,却把解缙投入大牢,而太子也被圈禁半月。

    朱棣将权力看的如此重要,为什么到了太孙这里就变了?

    现在不仅把大明的水师全部交到太孙的手里,竟然把锦衣卫也交给了他。

    这个时候,张辅已经知道了,这绝对是有个诱惑在吸引着朱棣,有一个大计划在酝酿。

    而朱瞻基就是完成这个计划的人。

    他闭上了眼睛,仔细回想起了跟朱棣接触多年的点点滴滴。因为安南之战,他已经有五年的时间远离朝堂了,虽然各方面的信息依旧流通,但是与他亲自接触是完全不同的。

    张伯和张都不敢打断他的思维,静静地等待着。

    张辅虽然闭着眼睛,但是仍然习惯性地捋着自己的胡须,然后他突然又想通了一点。

    自己比皇上还小了十几岁,自己都已经四十一岁了,而皇上,已经五十五岁了。

    皇上也知道自己老了,所以在培养太孙这个继承人。

    但是,能让皇上如此放权,必定不止如此。

    消失在大明的锦衣卫,纪纲是反常,囤积的商品,地球仪,水师改为海军,太孙亲领海军。

    张辅已经完全想明白了,在已经征服了草原之后,皇上将视线已经投向海外了。

    那个在谨身殿看到的硕大的地球仪,想着那些广袤的世界,张辅的心里突然间也是豪情万丈。

    一时之间,交趾似乎也不重要了,天下如此之大,又何必一直恋栈那个小小的交趾呢!

    但是很快他又清醒了过来,天下之大是大明之大,是皇上之大,不是他张氏之大,不是他张辅之大。

    张氏能期待的,他能期待的,只有交趾。

    一时之间,他似乎有些明白了过来,太孙为什么能舍得让张家永镇交趾了。

    因为太孙的眼里,已经远远地超越了交趾,超越了南洋,变成了整个天下。

    睁开了眼睛,他开口说道:“派石榴去宫中递帖子,就说请昭懿贵妃和敬妃归省,看宗正府如何安排。”

    张伯问道:“如此大张旗鼓……”

    “不用担心,局势已经如此,我张辅如果还畏惧不前,怕是皇上也要对我失望了。依我之见,她们归省恐怕不会被允,但是安排我在宫中与她们一见,不是一件难事。说不定,不需通过她们,我就能见到太孙了。”

    张嘟囔着说道:“太孙如今掌管海军,还一直往夹江那里跑,大兄若是只为见太孙一面,不难安排。”

    张辅摇了摇头,有些失望地说道:“我现在是要跟皇上表明心意,偷偷摸摸与太孙相见是什么道理!”

    张玉早死,当时的张十二岁,张才九岁,这两兄弟虽然资质不佳,性情顽劣,但是对这个亦父亦兄的大兄都敬重异常。

    见张辅失望,张躬身低头认错。“是我想的简单了,让大兄失望。”

    张辅叹道:“若我张氏一门真能永镇交趾,你与你二兄也都要撑起门户了,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切勿再莽撞。”

    “我记下了。”

    朱棣返回了皇宫,依旧兴奋不已,将朱高炽和朱瞻基都叫到了谨身殿,三个人望着一整面墙上挂着的大明地图,还有那个地球仪。

    如今的大明地图已经根据地球仪上亚洲的地图,把南到交趾,西到甘肃,北到西伯利亚,一直到北冰洋的疆域全部划了进来。

    而从西伯利亚一直到乌拉尔山脉的亚欧分界线区域,也被朱棣让人涂成了浅黄色,作为以后要征伐的土地。

    朱瞻基记不得那里现在属于什么国家,俄罗斯不知道有没有发展到那里,但是朱棣这样做,他还是十分支持的。

    “有了此水泥,我大明的道路修道哪里,哪里就属于我大明的疆域。此后大军出动,再也不用受泥地之苦,行军速度将大大加快,辎重运输,也可以节约一半的民夫。”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孙儿原本还想将此技术保密,现在想来却是想的错了。如实在大明国土都修建成水泥路,这水泥作坊必定要开遍大明四方。我看监不仅不需保密,还应该采用授权之法,让普通民众也都加入进来,才能生产出我大明急需的水泥。”

    朱高炽说道:“烧制水泥需要数以十万计的民夫,如此多之人荒弃农田,谨防口粮短缺。”

    这一点不用他说都知道。在以农为本的国家,若是因为烧制水泥误了农耕,民以食为天,没有吃的,国家就不稳。

    朱瞻基本来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但是现在还没有跟张辅商议好,所以这个计划也就先不提了。

    他开口说道:“孙儿以为,如今先以各州府为点,每个州府先建设一批水泥窑,工人数量都需控制在五千以下。枢纽之地,或酌情适量扩大水泥窑数量,不能因工误农。”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待孔诚计算好每个水泥窑所需窑工数量,计算好每种配方的最佳配比,届时明旨通报全境。基儿你让工部做好规划,确保所产水泥能供应所用,又不能因此误了农耕。”

    “遵旨。”

    见朱瞻基这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朱棣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如今你筹建海军,组建格物院,又要筹划海贸,眼下又要大婚,真是劳累你了。”

    朱瞻基笑道:“孙儿年轻,不怕累。现在做事越多,孙儿才能对各种事都知之甚多,以后也才不会被佞臣欺瞒。”

    这句话似乎又触及到了朱棣痛处,他看了一眼正盯着地图看的朱高炽,叹了一口气,终究没有在朱瞻基的面前,再给他难堪。

    他挥了挥手说道:“时辰不早了,你们回宫吧。王彦那边我让他直接给你调两百个有外派经验的内侍过去,事情要做,也不能累着自个。”

    朱瞻基虽然很想问问他今天如此重赏孔诚的用意,但是想了想还是没有问出口。

    朱棣跟前世的他很像,都是那种只愿意一个人统管全局的人,其他人该知道的自然会让你知道,不该你知道的绝不会让你知道。

    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是大权在握的满足感里面最重要的一环。

    所以,还是不要破坏他的心情了,反正即使他不说,自己也能猜到一点。

    回到宫中,朱瞻基就吩咐李亮。“你去让杨章德查一下孔诚的身份。”

    而朱棣随后也接到了宗正府的报告,得知张辅企求两妃归省,朱棣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这个小子也有沉不住气的时候,宣他明日武英殿觐见吧……”

    他想了想又说道:“着人通知一下太孙,让他午时来武英殿。”

    而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张辅在内侍的带领下刚到武英门,就遇到了等在门口的朱瞻基。

    “由我亲自引英国公进去吧,你们退下。”

    一众太监齐声应是,根本没有一个人反对。

    张辅看着朱瞻基那年轻的脸,心中讶异朱瞻基的宫中的权势,这五年来,自己对这个皇宫的了解还是少了啊。

    不过这个时候,他老老实实地拜见了朱瞻基,跟着朱瞻基谦让了一番,并排向着武英殿走去。

    时间有限,张辅也不再绕圈子,直接问道:“殿下前些时日的提议可否还有效?”

    “当然,在英国公你的名号改变之前,一直有效。”

    张辅心中一动,口中谢道:“多亏了殿下相助。”

    明代的封爵都是有地号的,如果张辅真的受命永镇交趾,那么他的封号肯定会改,这也是朱瞻基给他吃定心丸了。

    朱瞻基却摇了摇头说道:“我这不仅仅是帮你,也是为了整个大明。交趾地势复杂,民族混杂,若英国公能将此地稳定下来,也是大功于大明。”

    张辅虽然知道不该问,但是仍然忍不住问道:“殿下就不怕枝强干弱?”

    “以大明一国对交趾一地,若还怕了,又怎能图谋天下?”

    “狡兔死,走狗烹……”

    朱瞻基笑道:“英国公不必试探于我,也无需忧虑。天下如此之大,若交趾稳定,这天下仍然还会有其他地区可图。也总有大明力量不能及的地区。例如那南洲,西洲,往返一次就需半年以上,那些地区,仅仅依靠朝廷,是管不过来的。”

    这就等于明白地告诉张辅,哪怕交趾在他的治理下稳定了,朝廷想要把交趾纳入朝廷管理,也会给张家留一条后路,进行迁封。

    所以听到这个承诺,张辅也就诚挚地说道:“辅愿为殿下执缰。”

    这句话也是明白无误地投靠了。此时已经跨入了武英殿的大门,朱瞻基只是笑了笑微微点了点头,率先走进了大殿。

    ps:书友们,我是摇摇…欲坠,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一一一章 滑翔翼() 
三月二十六,交趾布政使黄福又传来急报。后陈国大部虽然被剿灭,但是残余的陈月湖在南掌(老挝)重新纠集了数万人马,趁着张辅回京,又开始作乱。

    而还在酝酿中的将英国公改成安国公的计划,也被暂时搁置。

    安国公的安,当然指的是安南。

    朱棣重新任命张辅担任交趾总兵官,前往交趾镇守,并掌交趾一应军政大权。

    朱棣本来想要直接召回黄福的,但是在张辅的主动要求下,暂时把黄福留在了交趾。

    张辅也知道自己这一去,就是将要换一个身份了,临走之时,也带走了自己的几位兄弟以及家乡族亲。

    他也想趁着这次机会,好好锻炼一下自己的族人,从中挑选有能力之人。

    与此同时,还没有组建完毕的海军司令部也下达了第一道正式军令。着浙江水师,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各抽调一万五千人,三百艘各式战舰,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运输队。

    朱棣这个时候已经知道了朱瞻基想要利用抓获的安南人来修筑道路,烧制水泥,而且也知道了他的断子绝孙计划。

    对这种事,朱棣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还专门委派了一直二十人的阉割队,跟着张辅一同出发。

    这次抓获的叛军,凡是难以驯服的,都将直接阉割。那些听话的,则给他们留下一线希望。但是即便不阉割,在大明修路,修堤,烧制水泥,能活过十年恐怕也不容易。

    一直拖到四月中旬,张辅才离京。而这个时候,夹江工业区的最外侧水力磨坊,已经可以对外磨面,舂米了。

    朱瞻基最近也根本顾不得来这里视察工作,因为他最近一直在安排交趾那边的工作,而为他举行的选妃活动也已经进入尾声了。

    三月底的时候,被选剩下来的三百名佳丽就被安排在了如今只有几位老嫔妃居住的西宫。就连孙娴这个内定的太孙妃,也从文华殿搬到了西宫去跟那些女孩子一起住。

    朱瞻基对这种“盛况”其实也很好奇的,还专门跑过去想要看看三百美少女同聚一起的秀色。

    可惜的是,平日里对他从不敢反驳的那些老宫女们,这次怎么也不肯让他进去。

    一个个都笑他“殿下,再等一个月,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现在可不敢让你进去。出了差池,老身这一条命都不够还的。”

    所谓的差池不是指朱瞻基的安全会有什么问题,而是担心那些女人里面有人做出勾搭朱瞻基的行为。

    这个时候,要是朱瞻基看上了谁,那整个制度就受到挑战了。

    为什么他安排马欣入宫也要回原籍报选,为什么蜀王妃想要安排蓝烟入宫也要一开始走后门,为什么孙娴这个时候也要与众女同住。

    这就是制度。

    纵然有打破制度的能力,但是也从来没有当权者会明着违反制度,因为维护制度的存在,才能保证他们的权力。

    当制度如同虚设的时候,这个朝代也到了快要结束的时候。

    朱瞻基违反制度或许不会受到惩罚,但是她们这些宫女,一个个就要倒霉了。

    所以朱瞻基并没有勉强,只是有些遗憾地离开。

    薛尚宫得知朱瞻基的遭遇,也忍不住笑着安慰他。“差不离也就十天的时间了,殿下难到还等不及,没由得让人笑话。”

    朱瞻基不由得斜瞥着她说:“除了你,怕是没人敢当面笑话我了。”

    薛尚宫立即收敛了笑容,正经了起来。“是奴婢失礼了,给殿下陪个不是。”

    朱瞻基无趣地挥了挥手,转身离去。

    这可能是他来到大明第一个拒绝他的女人了,虽然他自以为是为了对方好,但是她既然选择了只是协助他,而不是服侍他,那他也尊重她的选择。

    毕竟是从小带大自己的女人,又一直尽心,就是泥人也有了几分怜悯。

    回到办公的偏殿,看着案牍上厚厚的一摞公文资料,朱瞻基也没有心思看。

    身为一个人上人,许多事情都能由别人代做,甚至没有安排下去,有些事已经就做好了。

    但是为了了解全局的情况,阅读公文这一点是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