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是一种复杂的承包制,朝廷负责统筹,每一方获得相应的利益,确保属于朝廷的利益不被侵害。

    而将矿石运到开平炼制,直接将产出又交换到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手里,也保证了他们之间的竞争性和制约性。

    只要朝廷这边能够牢牢把控住最后的产出环节,就不至于让几个利益集团沆瀣一气。

    朱棣对这套方案是非常喜欢的,如今的大明除了这座矿山,还有其他的矿山,包括盐税等等都能套用这套模式。

    所以,他直接是不改一词,就让人将这份计划书分发了下去,要求各部门严格遵循这套模式来开发北明山铜山。

    朱棣无心隐瞒,所有人都知道这套方案是谁搞出来的,众人虽然拿着这套方案研究了好几天,也没有找出明显的漏洞来。

    而朱瞻基这个太孙,第一次参与政事,就拿出了这么好的一套方案也让所有人另眼相看。

    不过,虽然这套方案是朱瞻基拿出来的,他也不可能在这里面能分一杯羹。

    这不是文武大臣门反对,而是朱棣反对。帝制的集权时代,朱棣又是一个权力欲望非常大的人,哪怕是自己的孙子,也不能抢了自己的权力。

    何况,在朱棣死后,这些权力终归还是要交到朱瞻基手上,就连朱瞻基自己也不希望分权。

    当然,朱瞻基找到铜矿,又拿出这样的一套方案来,朱棣也不会亏待了他。

    明面上,朱棣只算当着文武大臣褒奖了一番他,并且将汤山温泉的皇家别院,包括周边的将近五万亩的农庄划给了朱瞻基。

    徐皇后死后,朱棣不喜享受很少去温泉,他不去,后妃们自然也去不了,温泉那边几乎就荒废了下来。

    除了朱高炽偶尔带着张氏去泡温泉,也就朱瞻基去的多,人人皆知朱瞻基喜欢泡温泉。

    暗地里,朱棣也询问了朱瞻基的意见,知道他对铜山的利益并不看在眼里,更愿意向外发展。所以也给王彦下令,以后在內监的产业出售,海关,包括全国各地的物产销售方面,都给朱瞻基提供方便。

    在考虑了两天之后,他也答应了朱瞻基想要建立起一直专业的海军队伍的请求,承诺将目前郑和舰队的两万五千水兵,扩增到五万人。

    除了这些,朱棣也答应了为朱瞻基颁发将军印,将这支海军调集到他的麾下。

    只是如今战事刚刚结束,要等到回到京城,明年一月的时候,再宣布这件事。

    只是因为最后一个理由,朱瞻基就毫无怨言了。

    不管什么时候,枪杆子出政权。手里有一支军队,朱瞻基就踏实了许多。

    九月初十,宜祭祀,嫁娶,出行,忌动土,安葬,开市。

    此次北征的大军大部分都已经回归各部,只有十多万京军和京卫,整装待发,从北平出发,返回京城。

    这一次北征,交战只有短短的几天,几次,但是前前后后一共耗费了一年的时间。

    此时秋高气爽,农田的收获刚刚入仓,农户又开始忙着种植冬小麦了。

    看到眼前的一幕,朱瞻基却已经开始畅想,明年的计划了。

    如今他已经得到授权,可以接触锦衣卫和內监,现在又授权训练一支水军。

    有了这样的开始,只要自己不作死,这样稳步发展下来。等朱棣十年后去世,他相信自己能十拿九稳地接手朱棣手里的大权。

第六十七章 回京() 
九月初十从北平出发,一路风雨兼程,终于在十月初六这一天,朱棣的座船又回到了应天府阅江楼旁边的码头。

    京师百姓,并留守的文武大臣在码头迎接了朱棣一行。

    当朱棣从座船上下来,领头的朱高炽和文武大臣,包括视线里欢庆的百姓,全部都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大礼参拜。

    这个时候,不要说朱瞻基了,就是随行的文武大臣也没有一个敢跟在朱棣的身边,让他独自享受这最正式的欢迎。。。

    等众人起身,朱瞻基他们才依次下船,加入了欢庆的队伍中。

    朱瞻基迎面走向了朱高炽,还没有走到他的面前,就双膝跪拜,向他磕了三个头。“孩儿不孝,一别经年,未能在父王面前尽孝。”

    朱高炽笑的嘴都合不拢了,双手扶着他的双臂起身。“我儿威名远扬四海,为大明效力,才是大孝。”

    朱瞻基当然不会让他来扶自己起来,他自己现在虚弱的都要被人来扶,只能是搀扶着他。

    看到朱瞻基已经比自己高了半个头,朱高炽笑道:“行伍从军,的确是锻炼人,基儿高了,也壮了。”

    此时仪式众多,人员繁杂,他们父子俩并没有说几句话,就被太监们安排到了不同的位置。

    朱棣将乘龙辇,一路招摇回宫,在万民面前,他当然要做足姿态,把太子朱高炽也叫上了车,与他共同享受万民欢呼。

    朱瞻基虽然备受宠爱,但是这个时候也没有资格往旁边凑。

    在朱棣的龙辇之后,还有宗人府,文武大臣的车驾。朱瞻基的车驾前面,都是国家重臣的车驾,与朱棣的龙辇之间,隔了大约三十辆车。

    车队一直走了大约四个小时,才从码头抵达了皇城正南的承天门。

    在这里,所有人下车,从承天门步行进入,沿着御道,经庙街门进入太庙,进行大祀。

    从大约中午时分下船,一直到天黑,整个祭祀才结束,这个时候,皇宫内部已经是灯火通明。

    文武大臣从承天门出皇城,而朱棣则带着朱高炽和朱瞻基沿着午门进入了宫城。

    至于昭懿贵妃和春夏秋冬四女她们,是没有资格参与太庙祭祀的,所以早就从别的路线安排回了后宫。

    朱棣早就疲惫不堪,不过是一直在硬撑着,祭祀完毕,就再也撑不下去了,让人准备了几副步辇,坐了上去。

    他的步辇是十六人抬,朱高炽的是十二人抬,而朱瞻基的就只有八个人抬了。

    朱瞻基这个时候当然要表现一下,亲自扶了朱棣坐好,才笑道:“皇爷爷一路疲惫,今日孙儿就不叨扰你了,明日再去跟皇爷爷请安。”

    朱棣笑道:“一别十月,你母亲必定心忧,你在宫中好好陪她。”

    朱瞻基故意逗道:“遵旨!”

    朱棣忍不住笑了起来,拿手指了指他,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笑骂了一句:“小猴子!”

    朱瞻基嘿嘿笑了起来:“爷爷忘记了,我是属虎的,是小老虎。”

    送走了朱棣的步辇,朱瞻基这才又扶着几乎要断气模样的朱高炽上了步辇,自己却没有坐步辇,而是跟在了他身边跟他闲聊。

    朱高炽身为太子,哪怕就是不喜欢打打杀杀,但是也对战争有必然的关注。他问起了朱瞻基在战场上的一些细节,虽然以前在私信里面说过,但是朱瞻基也不厌其烦,跟他好好炫耀了一番。

    过端门,经午门,朱棣的步辇从这里进入了右顺门,而朱瞻基和朱高炽的仪仗则从这里分开,进入左顺门,经过文渊阁,抵达了文华门。

    太子妃张氏率领着朱高炽的一帮小老婆们,还有一帮孩子们已经等在了门口。

    朱瞻基拜见母妃,其他人又向朱瞻基参拜,在门口闹哄了好一会儿,众人才进了文华殿。

    朱瞻基注意到孙娴躲在人群的后面,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一丝忧郁。

    虽然正式的旨意还没有下,但是太监们已经开始组建选妃团,要给太孙选妃这件事也就传遍了全国。

    位高权重的太监们对加入选妃团当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那些平日不得志的太监们,无不以加入使团为荣。

    这不是招收普通的宫女,而选妃,天下人无不因此欢呼雀跃,特别是家中有适龄女孩子的,更想借着这个机会攀上高枝。

    大明皇室为了防止后宫乱政,大部分后妃都是来自民间平民,最多也只是中产阶级。

    但是如果被选中之后,后妃一家就鲤鱼跃龙门,最低也要封一个伯的爵位。

    所以,大明的普通家庭无不以此为通天捷径,为了让自己的女儿选上,肯定会自愿拿出大笔金钱贿赂。

    能够加入使团,这就是一个大肥差,甚至比宣读晋升的圣旨,获得的外快还要多。

    太孙选妃既然已经提上了日程,那么孙娴自然会担心。她虽然十一岁开始就被当做皇后来培养,但是没有领到金册,这件事就还有变数。

    朱瞻基跟她笑了笑,轻轻点了点头,她就变的开心了起来,唇角微微一翘。

    年方十岁就能被公认为一地的绝色佳丽,朱瞻基的外婆,老娘,包括爷爷都能看中,十一岁就被养在皇宫里,当皇后备选,这都足以证明她的美貌。

    而且她一直被有意引导和训练,仪态妆容包括性格也都被培养的很好,即使安排她当皇后,也挑不出半点不好。

    朱瞻基纵使见多识广,久经沙场,这个时候也忍不住心中轻轻一荡。

    从能与女子欢爱,这段时间,他跟春夏秋冬四女很是过了一段比较荒淫的时光。

    四女对他都是予取予求,从来不会反抗他,任由他如何折腾,也都只是曲意奉承。在这个时代当个男人,特别是一个有权的男人,比后世要性福的多了。

    不管你如何荒淫好色,都不会受到任何指责。

    欲望的闸门被打开,想要再关上就困难了。不过朱瞻基不是个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年轻,前两世经历的女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倒也不至于急色到大婚前就吃了她。

    跟宫女们欢爱是一回事,跟预定的皇后欢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皇后一般是不能给服避孕药的,要是还没有大婚,就生下来孩子,那是德行有亏,她的皇后也别想当了。

    今日朱瞻基初回宫,所有人都聚在偏堂进餐。

    朱高炽靠在特制的高背座椅里面,看起来昏昏欲睡,根本没有一点食欲。不过是因为朱瞻基今日回宫,他在强撑着应酬。

    看他的样子,朱瞻基也有些心疼,不过再看看一连串的七个老婆和十几个孩子,朱瞻基对他又没有一点同情了。

    虽然他是自己的父亲,不过他这身体,恐怕在床上也只能在下位吧!偏偏还好色如命!

    “父王,今日你也劳累了一日,不如早些去歇着。孩儿又不是别人,今日不聚,明日还有机会相聚。”

    朱高炽嗯了一声,也没有强撑。“今日这身体的确乏的紧,我就先去安歇了。”

    今日想必轮到了敬妃张氏侍寝,听到朱高炽这样说,立刻站起身来走到了朱高炽的身边,扶着他的手臂,跟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让我伺候太子去安歇。”

    朱瞻基也跟她点了点头,让开了身子。吩咐旁边伺候的郭力说道:“郭大使,让人送八个敬妃爱吃的菜去她的房里。”

    郭力应了声是,安排小太监们准备。敬妃向他点了点头以示感谢,让两个身强力壮的太监扶着朱高炽,自己跟在后面离去。

    这个敬妃张氏是张辅的女儿,也是昭懿贵妃张氏的侄女,因为这个原因,她在文华殿的地位是比较超然的。

    除了太子妃,以朱瞻基为首,众人纷纷起身,送了他们出去。

    太子妃张氏的注意力一直放在朱瞻基的身上,等朱高炽离去,就忍不住攥住了朱瞻基的手臂颤声说道:“我儿受苦了,肤色黑了不少。”

    朱瞻基举起了手臂笑道:“孩儿黑了,却也高了,壮了。”

    嘉兴已经长到五岁了,身为长公主,她一直是宫里最受宠爱的一个。也只有她敢拉着朱瞻基的衣摆说道:“太孙哥哥好高,嘉兴要仰着头才能看到你。”

    朱瞻基一把抱起她,让她跟自己齐高笑道:“这样你就不用仰头了吧!”

    她伸手摸了摸朱瞻基的上唇,笑道:“哥哥也要长胡子了呢!”

    张氏看他们兄妹亲热,也是笑意盎然,吩咐郭力说道:“太孙一路奔波,怕是早就饿了,开席吧!”

    另外几个嫔妃和一众弟弟妹妹这才又重新坐下,开始吃饭。

    朱高炽不在,众人就以张氏为主。张氏为了让朱瞻基多吃一点,就一直拿着筷子不放下,自己却没有吃多少东西,只顾看着朱瞻基吃了。

    这个儿子是她的骄傲,也是她的依靠,特别是北征以后,宫内外都传着太孙勇武过人,杀敌四十三人。

    她是既骄傲,又担忧。这个时候看他在自己面前狼吞虎咽地吃饭,就觉得再满足不过。

    一直到吃过了晚饭,她才说道:“今日已晚,明日我再去找你说话。不过选妃在即,孙氏内心自然焦虑,你们小两口也去说说贴心话吧。”

    几个小家伙都笑了起来,笑的孙娴脑袋都要低到桌子下面去了。

    (今日写了九千字,头昏脑涨,先去睡了,明天争取还能保持。)

第六十八章 回宫() 
从偏殿出来,孙娴低着头,踩着小碎步,紧紧跟在朱瞻基的身后。每次偷偷看一眼前面高大的背影,她就立刻心如鹿撞,脸颊发烧。

    从十一岁开始,她就知道自己这一辈子的荣辱和哀乐,都系于这个男人。

    十岁之前的记忆如今在她的脑海里已经淡去,有时候在梦里,她连自己爹娘的样子都已经忘记了。

    她的生活里面就只有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皇后,如何讨得这个男人的欢心。

    她了解他的所有喜好,喜欢吃什么菜,穿什么样式的衣服,喜欢练武,对她也像一个妹妹一样关爱。

    不论他对自己好不好,她已经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唯一靠山,生活永远是以他为主。

    她不懂得那些情啊爱啊,她只知道,把他当做自己的天就够了。

    小时候还不觉得,但是自从开始发育了之后,知道了男女有别,每次看见他,她就忍不住有些心慌。

    走在前面的朱瞻基看到了守在文华殿外面的李亮他们,站住了身子。

    孙娴却没有防备,径直撞向了朱瞻基的后背,孙娴忍不住一声低呼,伸手抵住了他结实的后背。

    丢死人了。

    朱瞻基回过头,看着粉脸含羞的孙娴,忍不住露出了一丝笑意。“在宫中住的还好不好?用度有没有人克扣?”

    孙娴站定了身子,摇了摇头说道:“一切都好。殿下四海归心,宫中內监,宫女不敢轻待了妾身。”

    朱瞻基看了看她有些紧张地绷住了小脸,刚满十六岁的年纪,在后世也最多上高中,但是现在,家族的荣耀系于一身,变的比后世的学生们要成熟的多了。

    伸手捏了一把她的小脸,朱瞻基笑道:“无需紧张,我们以后是要成夫妻的,天天这样绷着自个,累不累啊!”

    大庭广众之下被朱瞻基动手动脚,孙娴大羞,拿袖子挡住脸说道:“殿下请给妾身留两分颜面,传出去对妾身声誉有损,对殿下威名也有影响。”

    朱瞻基哈哈笑道:“我们是未婚夫妻,何必在意他人之言。及笄之后,你失了天真,也变的古板起来了。”

    孙娴怕朱瞻基恼了她,伸手用小指勾了一下朱瞻基的手指,轻声说道:“宫中人多嘴杂,妾身不敢有一丝疏忽,还望殿下不要怪罪妾身。”

    朱瞻基当然不会真的恼了她,也知道这个时代对女人的苛刻。男人出外逍遥快活是风流,少女跟非亲属男性说几句闲话都不行。

    她若行止有亏,哪怕朱瞻基再喜欢她,皇后这个位置她也不要想了。

    所以朱瞻基反过来安慰她说道:“你端庄贤淑,我怎么舍得责怪。这次出征,从济南府回来的时候,我也见到了你爹娘。选妃在即,我也告知了他们,明年二月,他们就会从家乡来京。”

    孙娴抬头看着他,犹如小鹿一般怯怯的眼神充满了期待和担忧。“殿下以后还会像以前一样待我吗?”

    朱瞻基哈哈笑道:“我只会比以前更疼爱你,你不必担忧,我已经跟皇爷爷说了,这次选妃,不会有人越了你去。”

    “果真如此?”

    朱瞻基逼近她的小脸,闻着她身上的馨香笑道:“下次再敢怀疑我的话,就家法伺候。”

    孙娴啊了一声,抬头看了看四周的太监和宫女,见他们都低着头,假装没有听见他们的话,这才有些安心。

    得到了朱瞻基的承诺,她也放下心来,轻声说道:“殿下又不正经了,等成了婚,妾身愿意领家法。”

    话一说完,她自己也羞不可抑,行了一个仕女礼说道:“时候不早了,妾身明日再带嘉兴她们去兴庆宫与殿下契阔。”

    看着她有些仓皇而逃的背影,朱瞻基忍不住笑了起来。

    所谓家法伺候当然就是打屁屁。只是这个游戏在她还小的时候玩过几次,等她来了月事,发育了之后,就畏之如虎。

    现在得到了承诺,她也算是放肆了一回。

    等她带着一帮小太监,小宫女进了本仁殿的廊道,朱瞻基这才又回头吩咐李亮。“不用摆驾了,回宫。”

    兴庆宫与十个月前离开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朱瞻基离开十个月,这次回来,所有的太监和宫女都以大礼跪拜参见。

    朱瞻基心情愉悦,亲手扶起了因为自己的连累导致只能待在兴庆宫的金阔。“一别十月,金太监受累了。”

    金阔颤声说道:“为殿下效力是老奴本分,不敢当殿下夸奖。”

    朱瞻基笑道:“从宁波市舶司镇守太监到印绶监大太监,虽然是升官了,但是你才四十岁,就只能待在兴庆宫,想必也是受不了。不过皇爷爷已经同意了我的海外发展计划,再等一年多,待我纵横四海之际,你可愿为我执马?”

    金阔立即双膝跪拜,跪伏在地说道:“能为殿下效力,老奴万死不辞。”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你与郑和关系不错,也熟知內监各地的营生。所以这段时间,你就坐镇兴庆宫,帮我把全国各地的产出统计一番。这次我要亲自出海,要把贸易做到大明海船能抵达之地。”

    金阔才四十岁,现在被朱棣困在了兴庆宫,虽然位高权重,但是对于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太监来说,现在还不到养老的时候。

    能够有机会再出去,金阔当然是千肯万肯。

    另一边,薛尚宫带着一百多个宫女也跪伏在地,朱瞻基大声说道:“我出军北征,诸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兴庆宫上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