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1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他原本想等那几个被送来的波斯少女,印度少女被调教好了收房,现在也没了心思。

    反正她们的年纪也还不大,现在收了他们,还有一丝占有少女的罪恶感,等回了大明,再收她们也不晚。

    查理六世派来的使节是第一批回来的,也因为法国南部距离休达这里并不远。

    一开始,朱瞻基还以为自己的阅读能力有限,看错了查理六世的信件,但是几个通事都这样说,才让朱瞻基确定了查理六世现在是病急乱投医了。

    他看到大明帮马林赶走了葡萄牙人,难道就以为大明也会帮他们赶走英国人吗?

    别说大明根本不会干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就是大明愿意,他们又拿的出请大明的代价吗?

    欧洲金银本就不多,古董也少,至于后世那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现在大多都还没有诞生呢!

    朱瞻基把这看做是一件笑话,金纯也认为帮查理六世得不偿失。但是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的将领们,都有些蠢蠢欲动。

    战争就意味着军功,只要能讨朱瞻基的开心,那些士兵的生命在他们算个屁啊!

    薛禄就冒了出来,力主出兵,被朱瞻基训斥了一顿,才老实下来。

    在大明抵达之前,葡萄牙人为了预防马林人的反攻,就在休达建立了完善的工事。

    现在经过大明士兵的修缮,然后将石头拆下来,重新用水泥加固,这个工事可以说是坚不可摧。

    当然,如此大的工程,只是用大明士兵是不划算的。朱瞻基有意给马林贵族们增加一些经费,更想通过与马林人的合作,让大明士兵与马林人的关系能相处的更融洽一些。

    所以趁着大部队都在,开放了休达,让他们安排了差不多五万人到基地充当苦力。

    大明可不会做的像那些贵族一样苛刻,除了不会给他们工钱,无论吃喝都与大明士兵一样。

    其实对大明士兵来说,最近一段时间的伙食,已经是梦寐以求的了。

    在大明,想吃肉是很奢侈的事,但是在马林,这里有遍地的牛羊。大明的各种商品在这里都是奢侈品,一口铁锅就能换十只羊,一头牛,可以说,肉能随便吃。

    马林人的牧民,这些时日就赶着无数的牛羊,来休达这里换取茶叶,白糖,铁锅等等。

    虽然这种贸易的规模很小,但是对推进两个民族的友好相处,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半年以后,大明就会离开欧洲。那个时候,在休达这里留下的人马绝对不会超过七千。想要依靠这么多人就守住这个要塞,没有本地人的支持,是不可能的。

    朱瞻基也到要塞外,西南方向,马林人设置的奴隶市场去参观了一番。

    这些奴隶都是部落之间征战的战利品,不管男女,等待他们的都是悲惨的命运。

    但是那里跟大明的骡马市场几乎没有区别,男奴隶一个个污秽不堪,女的则被清洗的干干净净,像牲口一样任人购买。

    这些女人最好的归宿就是指望一个大明士兵将她们买下来当侍妾,如果卖不出去,最后也不会被运回部落,而是会被奴隶贩子贩卖到国外去,再卖不出去,就只有鸡寨是她们的归宿。

    朱瞻基对这种社会氛围非常满意,奴隶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对拯救他们的大明,总归有一些归属心。

    他也被各个部落都送来了一两个绝色佳丽,但是最近一段时间,面对与欧洲的碰撞,他的猎艳之心淡了不少,但是还是将一个个女人让刘承徽收进了后宫,先调教一番,教她们说大明话。

    时间进入了十月,休达这里的雨水也多了起来。

    两口水泥窑依旧在源源不断地烧制水泥,这些水泥不仅会在休达修建路面,也要为对面的直布罗陀准备充足的水泥修葺工事,所以现在烧制再多也不会嫌多。

    而这个时候,第一批前来进行交易的国家也抵达了,竟然还是跟大明打了一仗的葡萄牙。

    虽然大明将葡萄牙伸出来的手剁掉,但是因为实力相差太大,休达攻防战也打的比较克制,所以葡萄牙并没有将大明视为仇人。

    相反,大明的那些货物,都是葡萄牙人梦寐以求的。所以在开战之后,他们就开始筹备着跟大明交易。

    由若昂一世出面,各大贵族又支持,所以他们的舰队,还是第一批抵达的。

    若昂一世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但是这次与大明的交易,他却亲自前来。

    为了表示对葡萄牙人的欢迎,朱瞻基亲自到码头迎接,并且带上了鼓乐团。

    只是在鸣奏礼炮的时候,将葡萄牙人吓了一大跳。看到是空炮,并且经过了通事的翻译,他们才知道这原来是欢迎的礼仪。

    若昂一世去年的时候就到过休达,但是时隔一年,发现这个要塞已经大变样了。

    在要塞两边的山上,都能看到露出来的火炮,这些火炮可以直接覆盖整个海湾。

    葡萄牙人占据这里的时候,马林人虎视眈眈,时刻想着要把要塞抢回去。

    但是现在这里被大明人占据,马林人却喜气洋洋,还帮着大明人修建要塞。

    看到这一幕,若昂一世忍不住叹了口气,这个重要的海上要塞,以后恐怕再也不会属于葡萄牙了。

    葡萄牙人的旗舰被引进了海港,但是货船却都被安排在外围的港口,在那里进行登记。

    因为他们的船只运输量有限,也为了不把货物来回折腾,所以他们过来的时候只是携带了黄金和白银。

    其他货物他们都列了清单,然后恭候大明的大型货船前往装运,同时也给葡萄牙贡献一点关税。

    若昂一世登上了码头,脚下踩了踩水泥硬地,甚至故意用手中的长剑刺了一剑。但是地上只有一个小圆点,连一块碎屑都没有被刺开。

    他又抬头看了看全部用水泥,巨石垒砌的要塞,叹道“这是攻不破的要塞啊!”

    虽然天上下着小雨,但是朱瞻基依旧让人在地上铺了波斯地毯。他那巨大的龙辇有了作用,载着若昂一世一起进了要塞,然后停在了东侧的山下。

    欧洲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口组成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差别,若昂一世就有比较明显的混血特征。他的身高不高,带着一顶有些可笑的黑帽子,显得有些滑稽。

    这个在历史上的伟人,抛开个人气势,不过也就是一个普通的糟老头而已。

    但是他的气势在朱瞻基面前,并不算什么。朱瞻基前世就是人上人,这辈子更是身为大明的太孙,任何人在他面前也夺不走他的风采,何况他还有着最强大的自信心。

    若昂一世根本看不透朱瞻基的内心,他已经被大明繁琐的礼节给折腾的晕头转向了。

    他不能理解,一个王子出行,为什么身边就要有三千人随行,一百个下人侍候。这简直是巨大的浪费啊!

    而且在他身边侍候的人,竟然还要割掉那东西,变成不男不女的人。

    当他看到那木制的雄伟大殿,也忍不住为这巨大的建筑震惊,更让他心疼的是,在葡萄牙贵比黄金的丝绸,现在竟然随处挂在殿中,连下人们的身上,竟然也穿着丝绸。

    这个大明,实在太强盛了。

    (忙了一天,还好没有耽搁更新。长时间不干活,今天干活,竟然连筷子都拿不住,手臂肌肉完全不受控制了……)

    。

第五十三章 君权神权() 
若昂一世给朱瞻基的印象是略带失望,但是朱瞻基带给若昂一世的印象却是震惊。

    不同的阅历让朱瞻基略带俯视地面对这些历史上的人物,但是在若昂一世这个“土著”的眼里,突然冒出来的大明就犹如外星人一样,彻底摧毁了他以往的世界观。

    这种不对等的交际,让朱瞻基稳稳地占据了主动。

    两个人在大殿内坐下,若昂一世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不平等。

    朱瞻基的座位高高在上,而若昂一世只能在台下就座,需要仰望着坐在高台龙椅上面的朱瞻基。

    两个人在两个通事的翻译下才能进行着艰难的对话,当相互问安之后,进入正式对话的环节。

    若昂一世说道:“尊贵的大明皇太孙殿下,当大明携带着这些无敌舰队,远赴重洋,从遥远的东方来到西方,我想这一定是上帝的旨意让你们能闯过风暴海。”

    朱瞻基却回答说道:“上帝在我的眼里不过是一个可怜的吊死鬼,他有什么资格来成为我大明的指引者?”

    朱瞻基这样的回答,即使在几个大食翻译的耳中,也是极为大逆不道的。他们虽然是异教徒,但是安拉也没有否定对方的存在,

    但是他们很清楚,朱瞻基是能懂一些葡萄牙语的,所以丝毫不敢添油加醋或者是精简,将原话翻译了过去。

    得到这个答案的若昂一世目瞪口呆,半天都反应不过来。他的内心激动无比,如果不是朱瞻基的气势太足,他都想要痛斥对方一番。

    但是即便极力控制,他仍然忍不住问道:“难道大明人都是没有信仰的吗?”

    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的关系如同粤语和官话的区别,两者的书面语言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发音不同。葡萄牙人大多能听懂西班牙语,西班牙人却听不懂葡萄牙语。

    不过这主要是发音的不同,只要两者相互接触几天,两人就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朱瞻基经过与翻译的半年学习,对如今的葡萄牙语虽然不能说的太复杂,但是简单的话还是听得懂的。

    这一次,朱瞻基不需要翻译,直接用大明话反驳说道:“不,恰恰相反,我们大明也同样经历了同样的原始阶段,从图腾崇拜,到巫术,到有神崇拜。如今的大明已经将自然,科学,学术,祖先,以及宗教崇拜组合起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无神崇拜。”

    几个翻译在一起商议了一番,才艰难地将朱瞻基的话翻译了过去。为了解释朱瞻基的这段话,通事用了更多的语言单词才把这番话翻译的合乎本意。

    不等若昂一世反应过来,朱瞻基又继续说道:“对大明来说,有神论,有神崇拜是落后的,是你们对如今的世界了解太少,未知太多,所以产生的一种恐惧。当与我大明接触越多,你们就会发现,你们自己的无知和可笑。”

    这话不仅仅是若昂一世和他的随从们,就连一帮大食通事听到这话,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无知。要不是场合不对,他们都非常想问问,大明的人们究竟信仰什么?先进在哪里?

    当然,这问题由若昂一世问了出来。“殿下,那么,大明是没有神的吗?”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神?”

    朱瞻基坐直了身体,俯视着台下的众人说道:“原始社会,由于人的大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当低下,对世界本身知之很少。人类与虫蛇鸟兽为伍,寻找一种可以以身相许的不二对话者,并将这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实物化,于是就有了各个民族以各种动物或树木为对象的不同的图腾崇拜,并形成了一系列烦琐的习俗礼仪。

    这个时候巫术也应运而起,巫术表现为人与这种神秘的无限力量之间的沟通,在东方,原始社会在有重大事件时,会有利用占卜等方式向“天”请示,希望得到上天的启示,以在重大决策时能够顺天而行。

    我知道《圣经》中有很多先知的故事,他们就是接受上帝的启示,再向人们表达、传授,从而使人们的行为能符合上帝的意志——即对上帝的绝对虔诚及“爱自己的邻人”等。

    各个民族在对这个终极无限的表达中,无不受本民族文化发展、地域环境、思维语言能力的影响,因此,各个民族的终极无限的呈现方式就不同。

    在古希腊是以宙斯为首的多神;在希伯莱文化中,在你们欧洲,必须绝对服从耶和华的指示;在东方上古时期,这个终极无限就是“天”。

    你们西方喜欢将神人格化,这是人类对于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的美好想象。所以神不是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神。

    而我们东方,天不是一个人格化的无限的力量,但是与你们西方的“上帝”一样,以其令人畏惧、敬畏的强大神秘的力量,激起人心灵上的感激、恐怖、膜拜等复杂的情感。”

    这番话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就连通事们都忘记了翻译。而郑和这些大明官员却一个个听的心潮澎湃。

    金纯看着台上侃侃而谈的朱瞻基,内心第一次被这个殿下折服。

    谁说这个殿下不学无术!

    连他自己也从来没有想明白过,原来宗教信仰是这样形成的。

    他们儒家树立一个亚圣,其实也不过是讲太多的美好想象赋予给了亚圣,而实际上呢?明白的人都知道,在亚圣生活的年代,他也就是个不得重用的失意者。

    朱瞻基话虽然没有针对亚圣,却把这里面的本质分析的清清楚楚,就连金纯也挑不出半点不是。

    有此太孙,不一定是儒家之福,但是一定是大明之福啊!

    好半天,几个翻译才魂不守舍地将这段话翻译给了若昂一世听,若昂一世也跟他们一样魂不守舍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否定他们信仰的神,是大逆不道的。大食人虽然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但是他们却通过信仰的传播让他们的实力越来越大。

    而在欧洲,如今还处于中世纪的末端,虽然东征已经几乎撕掉了罗马的最后一丝脸面,但是如今的欧洲,仍然被罗马影响着。

    若昂一世不敢想象,如果朱瞻基话在欧洲传播开,会引发多大的震荡!

    就连他自己,现在都恨不得拿起长剑来维护自己的信仰。

    朱瞻基看着他们失魂落魄的脸,又补了一句说道:“在我们东方,神不过是更优秀一些的人。上天最大,皇帝代表了上天,而神都是皇帝册封的。”

    这其实是朱瞻基故意模糊了东西方神的定义,不过他的这番话并没有引发开始的震动。

    因为不管是君权神授,还是天授军权,在很早的时代就已经流传开来。

    东方的天授神权,在西方也有古埃及通行。

    古埃及法老称自己是天神的儿子,被认为是天神的化身,故其并在死后住入金字塔以通天。

    但是在欧洲,因为他们的城邦制制度,没有集权,也就没有人敢自称天子,更没有人认可。

    古希腊和罗马因为有共和国,或者的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某些地方仍然是部落社会,所以即使在君主制城邦,一直有人抗拒视领袖为神的化身。

    但在后来为了抗衡外敌而出现了统一的国家和强大的君主,由亚历山大大帝起便以神的化身自居。

    更后由罗马帝国确立了皇帝是神的地上代表的思想,而为了和罗马和匈人抗衡,古日耳曼人也开始成立了以奥丁的后代或化身的人为王的国家。

    但是一开始,欧洲都是多神制,一直到基督教统一了世俗权力,才衍伸出来了一个神。

    东方的皇帝封神,西方的王君自称神,其实就是政治制度不同的体现。

    这样一番对话对现场所有人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中午的时候,朱瞻基特意摆出的宫廷盛宴,都让所有人食不甘味。

    若昂一世午饭之后就向朱瞻基告退,将所有的交易谈判都交给了大儿子杜阿尔特。

    回到了朱瞻基给他安排的房间,他坐在宽大的软榻上,浑身颤抖不停。

    他原本只是看到了大明的强盛,想要来跟朱瞻基拉近一些关系,让葡萄牙在跟大明的贸易中占据一点优势。

    但是今天的谈话让他明白了,大明比大食人这些异教徒更加可怕。虽然他们这些异教徒与他们信仰不同,但是都还承认基督教的神,因为连他们可兰经,实际上就是脱胎于圣经。

    但是大明人完全不同,他们已经脱离了被神控制的阶段,反过来控制了神。

    虽然若昂一世明白朱瞻基的话非常正确,但是这种言论却能完全颠覆整个社会,对急需稳定的欧洲来说,是非常可怕的。

    如果没有了神权的限制,如果失去了信仰,整个欧洲都会乱起来。

    好一会儿,他才安静下来,又重新召进了被他赶出去的侍卫大臣阿尔梅达。“与大明的交易全部放手给杜阿尔特,也到了该让他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了。你去安排我的船只,就说我身体不适,想要早日回国。……不,不能这样说,也不能这么急着离开,明天再待一天,后天我们前往教皇国。”

    阿尔梅达对若昂一世的命令有些摸不着头脑,问道:“陛下,我们究竟是要去哪里?”

    “去教皇国,但是这件事不能隐瞒大明,他们的舰队在地中海游弋,随时都有可能碰上。”

    “陛下是想……”

    “不要说出口,你知道我的心意就好了。”

    若昂一世的心里有些担心,与大明皇太孙这个狂徒待久了,他会不会也受到对方的影响。他更担心,这里是大明的地盘,他们的话可能被窃听。

    他必须要尽快赶到罗马去,告诉马丁五世,大明将会比那些异教徒更加可怕。

    阿尔梅达楞了一下说道:“但是教皇陛下现在应该在德国的康斯坦茨,教会在那里举行会议,讨论镇压捷克南部胡斯教徒叛乱和分裂事宜。”

    若昂一世沉吟了好一会儿,才叹道:“这是教会最虚弱的时刻。”

    朱瞻基当然没有闲心去窥探若昂一世的小算盘,若昂一世的到来,也揭开了欧洲各国纷纷来与大明贸易的大潮。

    当天下午,就有三支舰队返回,并且带来了三个国家愿意与大明贸易的意向。

    如今的欧洲,经济中心在南欧,政治中心也可以说是在南欧。

    因为最富裕的威尼斯,还有罗马教皇国都在意大利半岛。

    其他国家不得不接受威尼斯的经济剥削和罗马的政治压迫,如果他们没有选择,就只能乖乖听话,但是如果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当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大明的怀抱。

    特别的现在,大明的商品价格看起来非常“实在”。

    使团带回来的贸易清单虽然都算不上大,但是大明来欧洲贸易,本来就不是想要一口吃个胖子。

    利用经济,干扰政治,在欧洲使坏水才是朱瞻基想要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