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修行之人,难道你要效仿那妲己,来祸害大宋的国运么!”
那道人的一番话,把苏琳一下子归为了妖媚之辈。所有人都是第一次都到这种秘闻,这个年头人们都还迷信,看那道人相貌不凡,苏琳也确实有些太过迷人,也就信了大半。
就连苏琳的手下,除了孙泰小青,甚至是李世民,心里都有了疑惑,苏琳被他的话弄得很是恼火。
“你是哪来的野道人,在这里妖言惑众,不要以为我受了伤就拿你没办法!”
“无量天尊!看来你是执迷不悟了,那贫道今天就要替天行道,除了你这个造孽,现在看贫道先给你打回原形,看看你到底是什么所化!”
苏琳被他这句话彻底激怒了,七星龙渊剑祭出,直奔那个道士而去。那道士见苏琳竟然会御剑之术,眼里不由得出现一丝凝重。
眼看着七星龙渊剑已经到了眼前,道士忽然寄出了一枚大印,见风便长,挡住了苏琳的一剑,而后又向苏琳压去。
苏琳也没想到这个道士竟然拥有法宝,这里明明是武侠世界啊!
来不及多想,苏琳陡然加速,躲开了大印的一击,而后腾空而起,脚下升起一片祥云,苏琳的身影连连升高,那道士被吓了一跳。
“腾云之术!难道你是仙人不成!”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三十三章 终说服比武招亲()
赵祯听见这个声音也是一愣,站起身来道:“您老怎么来了。”
只见那老太监施了一礼:“老奴见过官家,我之前听六娘说宫里来了个小家伙,还被您认为女儿,今天我知道她来了,特意过来看看。”
而苏琳此时心里则是万分惊讶,自己竟然没发现,这个老太监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六娘?就是那个老宫女么,这么说他就是那隐藏在皇宫之内的另一个高手!
“哦,之前的事,只是个误会,琳儿与朕其实早就认识,后来她女扮男装进京赶考,没想到还考中了个榜眼,被六娘识破之后,朕念其才华,也觉得与其有缘,因此受为义女,您老不必担心,琳儿是万万不会伤害朕的。”
老太监听了点了点头,又看了苏琳一眼道:“官家,之前公主所演练得拳法确实非比寻常,官家完全可以学习,也许对您的身体大有益处。若不是老奴和六娘的功法不适合官家,也不会看着官家变成这个样子。当年李妃临终前把您托付给了老奴,老奴没能照顾好官家,实是心中难安。”
“如今仙琳公主的出现,也许是李妃保佑,派来解救于您。那些太医署的太医,一个个皆是尸位素餐,碌碌无为,官家不可轻信。官家至今还没有子嗣,如果有生之年,官家还能喜得龙子,那么李妃在天之灵,也能含笑九泉了。”
赵祯听了这话,沉默不语。回想当年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年自己登基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独揽朝政多年,自己竟然不知道生母是谁,这让他心里产生了深深的芥蒂。
刘太后虽然有功有过,但是在他看来过大于功,一想到自己的生母郁郁而终,赵祯心里就难以平静。
而且大宋的江山好像是受了诅咒,皇家内院总是波澜难平。
景德初年,郭皇后的儿子赵佑夭折了,年仅九岁;半月后,另一名两月大的皇子也夭折了。真宗的五名皇子居然一个也没能活过十岁,此时真宗年近四旬,以防万一,养宗室之子于皇宫内。郭皇后前后生了三个儿子,只有赵佑能活到九岁,不想也不幸夭折,伤心过度,身子垮了下来。
景德四年四月十六日,郭皇后病薨,享年三十一岁,谥号为庄穆皇后。真宗心里虽然很想立刘娥为后,但是刘娥既无子嗣又出身低微,群臣们都不赞同,反而要求册立十四岁的才人沈氏为皇后。沈才人虽然是大中祥符元年才入宫的,然而她出身高贵,是宰相沈伦的孙女。真宗不悦,索性让后位空缺,不谈立后之事。
然而刘娥虽然长年受宠,却无法怀孕。她身边的侍女李氏,突然一日梦到仙人下降为子,真宗和刘娥大喜,想出“借腹生子”的方法来。
时至今天,赵祯已经年近天命之年,却还是没有子嗣。他的女人不少,可是却没有一个能够成功养活。
难道就这么放弃了么?他很不甘心,他不想让宗室子弟来继承他的王位,这一刻,赵祯终于下定了决心。猛地回过头,看向苏琳。
“琳儿,朕,能否信你?”
苏琳听了,虽然只有五个字,但是这却代表了一个帝王的决心。
“皇上,您,不仅仅是琳儿的父皇,更是天下人的皇帝,您的安危,关系的是天下黎民百姓,江山社稷。琳儿不才,却敢为天下先,这件事,琳儿一定竭尽所能,以求我大宋国运永昌!”
“好,好,好!”
赵祯听苏琳说完这番话,却是彻底相信了苏琳,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而那个老太监,苏琳还没弄清楚他是谁,却又悄然消失。
“琳儿啊,既然如此,那以后朕的衣食起居,就都由你来安排吧。你练的那套太极拳,朕也会学习的。也难为你的一番苦心了,朕会认真配合你,希望你能给朕带来一些惊喜。”
苏琳听了微微一笑道:“父皇放心,琳儿一定想方设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父皇您不必担心,只要有琳儿在,就不会让任何人再伤害您。”
“呵呵,你要是朕的亲生女儿,该有多好啊。”
“琳儿虽然不是父皇亲生,可是却一直都是父皇的女儿,就连这天下的百姓,哪一个不是您的子民呢?”
“哈哈哈,说的好,这天下的百姓,都是朕的子民。”
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拍马屁这个说法,一些阿谀奉承的话,还没开始流行。苏琳几句话,就说的赵祯龙心大悦。
“对了,你娘娘让我问你,你今年多大了,是否定了亲,要是没有的话,她想替你找一户人家,你看如何。”
苏琳一听赵祯问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尴尬,但却是不可避免。
“这个,琳儿今年二十有一,还没有定亲,不过琳儿不着急,琳儿想一直陪着耶耶。”
赵祯一听有些惊讶,“什么?都二十一了!”
苏琳点头不语,实在是不想继续讨论这个话题,要让她家人,那是想都别想。
而赵祯则是沉吟一番道:“虽然耶耶舍不得你,但你也确实到了该家人的年纪,这要是在寻常百姓之家,已经是俩孩子的娘了,这件事就让你娘娘去办吧,一定给你寻一个合适的人家。”
“啊,耶耶,这个真不用,如果实在要选,那也要我自己去选,就不要麻烦娘娘了吧。”
赵祯看苏琳的样子,有些哭笑不得。
“你都这么大了,竟然还不着急,要是再过两年,你可是嫁不出去了!”
“这个,其实琳儿是一直没准备好,而且一个人习惯了,要是一下子和一个陌生人生活在一起,琳儿会很不自在,况且琳儿现在有了耶耶,以后一定会多陪陪您,这件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琳儿你的孝心朕明白,可是朕也不能耽误了你。你要是没个主意,那就让你娘娘先帮你选,然后你在选,你看这样如何?”
“这个,难道真的要选么?”
赵祯很严肃的点点头,苏琳心里发苦,心思急转,忽然间,灵机一动。
“耶耶,如果是在要琳儿选的话,那么就来一场比武招亲吧!”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八十四章 法然僧流风道人()
苏琳站在空中,冷冷的看着那道士。
这时候所有人也都看见了苏琳可以腾云驾雾,也都把他看做是神仙。
但是苏琳自己却是知道,她根本就是个冒牌货,以她苏琳的修为,这点神通仙术糊弄人还可以,若是真的打起来,那就露了馅。
那道士此时看着空中的苏琳,冷汗一下子就下来了,其实这个道士确实是道家正宗的传人,道号流风。
之前他在山中道观修炼,直到前不久他突然心有所感,于是破到了金丹境界。
流风道人八岁出家,如今已经修行的一个甲子。最近刚刚突破境界,于是打算到红尘中历练一番。
后来他听说了苏琳的事,偷偷观察了苏琳很久,结果发现根本看不透苏琳的底细。
流风道人演算了三次,结果根本算不出任何事情,最后一次他强加推演,结果被天机反噬,养了一年才痊愈。
后来他了解到苏琳的事,觉得哪里不对劲。和苏琳一样的还有龙傲天和刘韦辰,两个人的来历都被天机遮掩,他认为二人都是一国之主,有龙气护身,这样的结果也很正常。
然而当他算到赵恩的时候,忽然发现这个人好像不应该出现一样,大宋的龙气也都聚集到苏琳身上,于是他开始怀疑苏琳。
他曾看过大量的道家典籍,其中就有一个妲己的故事,流风道人心里心里一动,难道说这个仙琳公主也是一个九尾妖狐?
为了一探究竟,他来到了东京卞梁,经过细致的了解,又觉得苏琳不像是一个妖孽。
可是苏琳忽然间要召开武林大会,结果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因为他一个人,结果大华和北唐要大动干戈。
战事一起,生灵涂炭,到最后大宋恐怕也难以幸免,直到改朝换代,天下才可能太平。
他把这一切事情,都看成是苏琳引起的,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幕。
此时苏琳还在空中,她并没有攻击,她能看出这个道人就是金丹境界,如果她实力恢复,也并不一定会怕他,所以她在抓紧时间疗伤。
而流风道人见苏琳使出了腾云的仙法,还以为她是仙人,心里也有些后悔,但是苏琳若真是仙人的话,他想逃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这时,少林寺中忽然传出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
接着两个老和尚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其中一个是扫地僧,另一个苏琳却是不认识,但是这两个人也都是金丹境界,苏琳觉得自己这次好像玩大了。
“阿弥陀佛,这位道友有礼了,道友来我们少林,不知所谓何事?”
“祖师?”
这时有一个老和尚认出了其中的另一个和尚,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见过一面,乃是比灵字辈还要高出一辈的法字辈!他还记得他的法号,法然!
当年他才十多岁,那时候他就听说法然祖师已经是百岁高龄了,如今五十年过去了,没想到他还活着!
这时流风道人也察觉出来事情有些不对劲,他此次来到少林,是想提醒天下人不要被苏琳蛊惑。
结果事情好像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苏琳竟然比他预计的还要厉害,而少林寺的态度好像也是现在苏琳这一方。
“无量天尊,难道贫道之前说的不清楚么?”
流风此时也是骑虎难下,他必须一口咬定,他说的没有错。
这时候,苏琳的伤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因为她的功法本来就有疗伤的功效,而龙傲天的功法却是战力强悍。
一旦达到了金丹境界,只要金丹不受损,即使受了重的伤,也能很快的恢复过来。
这时候苏琳已经决定要出手教训一下这个道士,但是少林两位高僧的出现,让她暂时放下了这个念头。
“阿弥陀佛!道友你常年在山中修炼,不知道这事情其中缘由,对这位施主产生了一些误会,也是无可厚非。不过这世间皆有法度,凡事皆有前因后果,你不晓得这其中的因果,切莫胡乱行事,以免触碰了天机,对修行无益。”
流风道人听了法然的话,神色很是复杂,难道是自己错了?这个问题要是想不明白,就在他心中留下了一道心魔,他的修为也就止步于此了。
“来,来,来,你随我来!”
法然和尚抬手招流风道人过去,流风道人看苏琳还在空中看着他,心里也是没底。
无论是佛是道,都是修行之人,大道三千,殊途同归。流风道人看不透苏琳的底细,又听了法然的一番话,也不敢再贸然行事。
于是流风道人一甩袖子,随法然还有扫地僧去了。
苏琳原本以为还会有一场恶战,没想到就这么被化解了。于是她按落云头,回到了地面,所有人都眼含畏惧地看着她。
这个时候刘韦辰的手下也在他耳边说了两句,刘韦辰满眼复杂,知道自己要离开了。
“琳儿,我要回去了,你和我回大唐吧,大唐才是你的家!”
苏琳一听刘韦辰提到了家,第一反应就是眉山苏家,她毕竟在大宋呆了几十年,早就把苏家的人看成了她的亲人。
“刘韦辰你走吧,我是不会和你回去的。”
刘韦辰听了叹了口气,沧海桑田数百年,如今已经物是人非。就算是他也很难找回当年的感觉,看来自己如果不重新回到长安,是很难找回真正的自己。
想到这刘韦辰一声令下,带着手下转身离去。
“公主,我们要不要拦住他们?”
孙泰问道。
“随他去吧,留下他们又如何,该来的始终会来,躲是躲不掉的。”
说完这句话,苏琳也离开了少林寺,惊动天下的武林大会,就这样草草结尾。苏琳最终还是没有当上武林盟主,可是任务进度却是完成了百分之二十。
一个月后,大华和大宋正式开战,结果两国一开打,刘韦辰就吃了个大亏!
因为龙傲天的军队配备有火器,刘韦辰没办法找到了苏琳,苏琳想了许久,给了他一百门红衣大炮,还把手下的一百名武者借给了他。
也许在他的心中,李世民的位置要比龙傲天这个同乡重要一些。
两国交战,这一次是动真格的了。有了热武器的加入,远比冷兵器要残酷的多。
苏琳和刘韦辰时常联系,听见刘韦辰说的伤亡人数,苏琳忽然间觉得不能让他们在继续打下去了。
无论是大宋、大华还是北唐,士兵的们都是普通的百姓,他们也是一个个生命。
于是苏琳决定要找二人谈谈,她想劝二人结束这场战争,不要再造杀孽。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百三十四章 忆往昔沧海桑田()
“什么?比武招亲?”苏琳点点头。
赵祯有些不解,“那可是江湖草莽用的方式,你堂堂一个公主,抛头露面,去和那些粗野莽夫比试拳脚,这实在是不雅”
赵祯的话,苏琳也不介意,这个想法一出,她心里就有了许多打算。
“耶耶您有所不知,要说咱们大宋,纵观古今,那是千百年来难得的盛世,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有文化,那都是达到了一个顶峰。”
赵祯听苏琳的话感觉很新奇。
“琳儿,这何谓政治呢?”
“政治嘛,就是一个国家的国政与治理的统称,政就是朝代的制度和秩序,而治安定祥和的社会状态。”
“原来如此,琳儿你这个此总结的还很恰当啊,那经济又是指什么呢?”
“这个,经济其实挺复杂的,不过耶耶你可以理解成一个国家的税收还有财力。至于文化,我想就不用解释了吧,就是文风教化。”
“是这样啊,不过这与你要比武招亲有什么关系。”
“耶耶,其实我刚才的话还没说完,咱们大宋可谓是所有的都好,唯独有一样很不好。”
赵祯眉头一挑,“是什么不好?”
“那就是军事!您可以理解为军队。”
赵祯听了脸色一正道:“这些都是国家大事,你一个女子不要去干涉这些事情,这要是传扬出去,就算是朕也不好替你开脱。”
苏琳听完心里叹了口气,本以为赵祯还比较开明,能听得她的进言。没想到一提到军队,这反应这么大。
“父皇,其实我要比武招亲,其实也是为了朝廷。父皇您有所不知,在江湖之中,有无数杰出人士,这些人不服枉法,以武犯禁,若是不加管理,迟早必成大患!”
赵祯听了皱了皱眉,在他看来,那些人虽然各个都身怀绝技,但是怎么能和军队相比呢。就算是真的闹起事来,也是一盘散沙,成不了什么气候。
可是他却不知道,在几百年之后,有一个叫朱元璋的和尚,就是带领着这些人,草莽出身,却取得了一片天下。
“琳儿,你这话未免有点过了,那些都是些草莽之辈,我朝有百万大军,怎么会惧怕他们呢。”
苏琳听了觉得有些好笑,百万大军是不假,但是这真是成也军队败也军队。宋朝的军队初期的时候,确实是很不错的。
真宗时期,威虏军会战,宋军4万骑兵大战包括铁林军在内的6万辽国骑兵,结果辽军被斩首两万;瀛洲保卫战,杀死杀伤辽军6万人;三都谷之战,6千宋军大胜3万吐蕃军,杀死吐蕃军近万。
可是与辽讲和之后,北宋主要对手是刚刚立国不久的西夏。历经持续北宋五朝皇帝的战争,重和二年西夏向宋称臣,不过12世纪时北宋军政已严重败坏,外强中干。
虽然仁宗时期,还没有达到那种地步,可是相对于西汉和盛唐的疆域面积,宋朝相差甚远。北宋未能如汉唐朝那样征服游牧国家,一个关键原因是优良战马不足。
北宋政府养马数量最多不过21万匹,而西汉汉武帝有40万匹,唐朝最多高达6万匹,创造世界历史记录。对有着广阔草原腹地的辽国,没有强大的骑兵,宋朝即使夺回了燕云十六州,恐怕也无力远征。
此时期军队的数量之大,令人瞠目。庆历年间,共有军队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而禁兵马、步军为八十二万六千人!
一百多万的军队,禁兵是军队的主力,就有八十多万!
而且禁兵的给养按规定较优厚,月俸分等发给,年节有赏,大典有赐,行军另有行装钱等。但有的妻室随营,又加军吏克扣严重,禁兵生活都很困苦,特别是社会地位低下,深受将校欺凌和虐待,以致常常发生兵变。
这样的军队,又有什么战斗力可言呢?就是苏琳当时看了,很难相信。朝廷的税收再多,也养不起这么多人,更何况还是白养,要打仗了,指望他们那就别想。
但是这些事,苏琳一时也很难和赵祯说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