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博已经近在咫尺了。顺利登上城墙的罗马轻装步兵们面对的并不是想象中的装备简陋的弓箭手和投石兵,而是比罗马军团重装步兵装备更加精良的重装步兵;于是一场预料之外的惨烈城墙争夺战就此爆发了。

    两千余众的罗马轻装步兵陆续登上了城墙,却不得不与装备精良的伊庇鲁斯王国重步兵交战;一方是为了胜利和荣耀,另一方则是为了生存和未来,双方的战斗显得尤为惨烈。一名伊庇鲁斯重步兵的百夫长左手持盾右手拿剑已经连续击杀三名罗马轻装步兵了,他的盾牌上布满了被劈砍的裂纹;终于在第四名罗马步兵的劈砍下四分五裂了。

    百夫长没有纠结于盾牌的毁坏,而是为了躲避这个罗马士兵的攻击在地上就地打了一个滚,然后他又用左手从地上捡起一把短剑架住了这个罗马士兵的短剑。自己则用右手拿着的短剑结果了这个罗马士兵。喷洒而出的热血将百夫长的身上和铠甲上变得鲜血模糊,百夫长不知道这些鲜血全部是敌人的,还是也有自己的鲜血;但他知道,为了保护家人不受罗马人奴役,自己只能选择死战。

    两千人的轻装步兵并不能改变城墙上的力量对比,提比里乌斯等人也发现了城墙上的异常;很快,罗马军营中再一次响起了一阵激昂的号角声。在这片号角声中,城墙下的罗马重装步兵们开始登墙了;因为城墙上的重步兵都在与罗马轻装步兵展开厮杀,这次的重装步兵登墙很是顺利就成功了。当罗马的重装步兵登上图尔博的城墙后,城墙上的局势又一次偏向了罗马一方。

    百夫长在杀掉第六名轻装步兵后。却是因为乏力而向后退了好几步,靠在了城墙的石垛上;当百夫长习惯性的往下看了一眼之后,却发现无数罗马重装步兵正在顺着云梯往城墙上攀爬。百夫长立即将自己旁边的云梯往下推,可惜云梯的下方被十几名罗马重步兵牢牢的固定着。他根本无法推动;逼于无奈,百夫长只得继续拿剑劈砍爬到城墙边缘的罗马重步兵。

    百夫长一个人的努力并不能改变整个城墙上的力量对比,当百夫长将第一个爬上来的罗马重步兵砍下云梯的时候,从另外的云梯上爬上城墙的重步兵一剑从百夫长背后贯穿了百夫长;然后一脚将百夫长对城墙上踹了下去。在掉下城墙的时候,百夫长并没有感觉到疼痛;这一刻,百夫长想到了自己年迈的老父母。刚结婚三年的美丽妻子。还不会叫爸爸的孩子

    砰的一声,百夫长摔在了城墙下;他的脸上到处留着鲜血,眼睛却是依旧留恋的望着这个世界。随着百夫长的身死,整个城墙上的局势也越来越不利于伊庇鲁斯王国;图尔博城墙上的三千重装步兵守军已经不足一千人了。而罗马军团的将士们则是越来越多。似乎图尔博的失陷已然是一种不可逃脱的命运了;但是,皮洛斯此时却是不在城墙上了。

    呜呜呜呜一阵比罗马军号更加激昂的号角声从图尔博城内传来,格涅乌斯却是知道这并不是伊庇鲁斯王国的军号;紧接着,图尔博的城门也轰然打开了。难道图尔博发生了兵变?不明所以的不仅是正在厮杀的将士们,还有城外的罗马远征军团诸位将领;但提比里乌斯抱着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想法。当即命令隶属于五个军团的六百名轻骑兵向打开的城门冲去。

    而那些原本在城墙下面负责固定云梯的军团将士们也是抓住时机向着城门内涌去;就在此时,一阵地动山摇的震动感传来了。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连站都站不稳了,更不用说跑起来了;城墙上厮杀的双方也都暂停了厮杀开始寻找支撑物站稳自己,难道是发生地震了吗?“不好,是伊庇鲁斯王国雇佣的铁甲骑兵和战象!”反应过来的格涅乌斯失声道。

    铁甲骑兵?战象?提比里乌斯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看见了眼前惊骇的一幕。只见数千奔腾而来的骑兵在十九头战象的带领下正从图尔博的城内向城外奔腾而来,来不及躲避的重步兵们和收不住步伐的轻骑兵都在这个突如其来的骑兵集群的冲击下被践踏成了地上的一滩烂泥;而这些根本没有阻挡的了骑兵集群的冲击,他们继续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姿态朝着罗马军团的本阵冲过来。

    从来没有面对过这种场面的提比里乌斯慌了,他已经被这个强大到不可一世的骑兵冲击集群吓蒙了;值得庆幸的是,布鲁图斯家族优秀的军团长们却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在提比里乌斯不知所以的时候,格涅乌斯果断的下达命令道:“尼禄。你率领十三军团和布鲁图斯军团、阿姆留斯军团马上就地阻击敌军骑兵集群的冲击;我先护送领袖回到后方去!”

    格涅乌斯的命令获得了尼禄的认可,在这种时候可不是分谁主谁次的时候,挡住敌军的进攻才是当务之急;于是,格涅乌斯策马来到提比里乌斯面前牵上提比里乌斯的战马就在侍卫队的护送下往后方而去了,而尼禄则带着剩下的三个军团紧急列阵准备迎击战象和铁甲骑兵的冲击。正在此时,看到战象奔腾而来的辅助军团两千弓箭手也是惊慌失措的丢下自己手中的弓箭往后跑去。

    皮洛斯本人率领着十九头战象和三千铁甲骑兵组成的骑兵集群非常迅速的冲出了图尔博的城门,拥堵在城门口附近的罗马军团轻骑兵和重步兵连声音都没有来得及发出就已经沦为了战象和战马脚下的血肉;看着前方四散而逃的罗马弓箭手,皮洛斯不停的催促着自己麾下的战象和铁甲骑兵加速向前冲。两条腿的弓箭手很快也步了轻骑兵和重步兵的后尘,他们的后背又一次在战象们脚下与大地融为一体。

    前方的三个罗马军团已经摆出了足够稳固的阵型,皮洛斯并不打算在他们身上消耗掉宝贵的战象和铁甲骑兵;所以在距离罗马军团阵地两百米远的地方。整个骑兵集群就在皮洛斯的一声令下转头向右方奔腾而去。看着放弃冲击的骑兵集群,尼禄感觉有点莫名其妙了;骑兵集群想要取得足够的战绩就必须要进行一定距离的加速阶段,趁着敌人措手不及最容易发动进攻。

    以这三千铁甲骑兵和战象的组合,数千罗马军队已经毫不费力的成为了他们铁蹄下的亡魂。为什么在眼前这么好的进攻机会之下选择放弃进攻呢?自己匆忙排列出来的阵型虽然在龟甲阵的配合下可以极大的抵消骑兵的冲击力,但依旧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啊;对方将领完全没有必要在此时放弃重创罗马军团主阵的机会啊?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呢?

“第一百五十二章·图尔博之战·下”() 
不要为将来担忧。纳慕呛蔚确岣唬鲜到玻桓龊萌耸遣灰毂鹑四谛牡暮诎担恰澳坎恍笔拥刂备澳勘辍薄?

    ——马可奥勒留(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

    很快,尼禄就知道为什么了;罗马军团的龟甲阵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阵型。在面对敌军远程打击和抵抗骑兵冲锋时,这种阵型的确能够有效的降低将士们的伤亡;但是这种阵型是非常单纯的正面对敌阵型,对于自己后方的打击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在刚才的慌乱中,负责看守伊庇鲁斯五千俘虏的驻军也在尼禄的命令下回到了主阵之中;而那些俘虏则趁机摆脱了俘虏大营。

    罗马军团关押俘虏的位置早就被皮鲁斯的侦查骑兵们得知了,所以在考虑完图尔博的地形之后,皮鲁斯和皮洛斯也大概推测出了罗马军团进攻图尔博时俘虏大营的位置;针对数个有可能的位置,皮鲁斯命令皮洛斯在这些位置都埋下了大量的武器,并做下了明显的标记。当俘虏们因为守军不在脱离俘虏大营后,他们很快就根据标记找到了埋藏武器的地方。

    这五千之数的俘虏本就是皮鲁斯命令他们故意被罗马军团俘虏的,他们原先可是为伊庇鲁斯王国服役长达数年之久的精锐轻装步兵,不穿甲胄而只是使用武器作战本就是他们的长项;甚至可以这么说,他们才是伊庇鲁斯王国最精锐的军队,要不然皮鲁斯也不会放心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了。在拿到皮洛斯为他们准备好的武器之后,他们立即组成了一百个五十人规模的小队分别朝三个军团的罗马军团杀去。

    一个军团是有十二个大队,七十五个百人队组成的;三个标准军团的罗马军队一共组成了二百二十五个龟甲阵方队,这些龟甲阵方队正是俘虏们组成的小队的目标。因为龟甲阵的防御方向是正面和侧翼,后方是极度缺乏防护力量的;在无数五十人小队的突然袭击下,无数的罗马军团将士在出现死伤之后。只能选择无奈的撤出龟甲阵迎战偷袭者。

    五千人规模的精锐轻装步兵在一瞬间最多不过只是击杀了不足一千人的罗马军团将士,在从后方的偷袭前提下来说,这并不算很出色的战绩;但是,皮鲁斯布置他们的目的却是完全达到了。整个阵型完整的罗马军团方阵和无数的龟甲阵都在他们的袭击中混乱了。一个个龟甲阵被迫解散了,整个完善的罗马阵型也被彻底的打乱了;罗马军队的后阵完全陷入了与这五千战士的焦灼战斗中。

    如果此时从远方的上空来看的话就会发现,原本军阵井井有条的三个罗马军团已经完全被分成了两个部分;除了最前方的第十三军团还保持着足够的稳固,后方的布鲁图斯军团和阿姆留斯军团则是已经变得混乱不堪、阵型全无了。尼禄自然也是发现了军队后方的变故,但是他却没有办法抽身去稳定后方;因为前方的骑兵集群又一次冲击回来了。

    在只有第十三军团和三个辅助军团组成的稳固战阵中。尼禄确信自己麾下的罗马军团将士们可以抵挡得住三千铁甲骑兵的冲击;可惜,这种自信实在是太过于乐观了,也太过于小看铁甲骑兵和战象组成的骑兵集群的威力了。当皮洛斯发现罗马军阵的后方果然如同皮鲁斯安排的那样混乱起来之后,他当机立断的率领骑兵集群冲击了回来;这一次才是真正的血战。

    十九头战象在铁甲骑兵前方一马当先,整个大地再一次在皮洛斯的骑兵集群的冲击下颤抖起来;第十三军团的将士们虽然都已经摆出了整齐的龟甲阵,但这依旧改变不了将士们心中对于战象和铁甲骑兵的恐惧。没有亲身体验过面对骑兵集群冲击的人是无法理解这种感受的,这就好比一群人站在一起,迎面而来的却是排列整齐的重型卡车;更可怕的是,卡车集群打头的还是一批重型坦克。在坦克与卡车组成的集群碾压而来的时候,这群人内心的恐惧可想而知。

    第十三军团的将士们即便内心已经肝胆俱裂了。但好歹他们还知道组成稳固的阵型依靠坚固的盾牌更有可能赢得生机;可是那些辅助军团的轻装步兵和弓箭手们就没有这样的觉悟了,当然这与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也有关。最终的结果是,三个辅助军团的六千将士在骑兵集群冲击的威势下崩溃了;一泻千里的溃军将士们完全不顾各自百夫长、大队长的命令在战场上四散逃命,不仅让自己的阵型荡然无存,也彻底打乱了第十三军团的阵型。

    尼禄看着眼前被辅助军团搅乱的阵型就明白了今天的战局是没有可能胜利了,只能尽量减少损失了;于是,他当即就命令第十三军团的将士们以辅助军团为掩护,立即向后方撤退。在尼禄看来,后方现在正是伊庇鲁斯王**队与罗马军团进行混战;敌军强大的骑兵集群总不至于敌我不分的对混战的军队进行集团冲锋吧。

    尼禄的想法是对的,但他实在太小看骑兵集群的冲击速度了;就在尼禄刚刚下达命令之际。十九头战象就已经冲进了罗马军团的将士们当中了。在十九头战象的引导下,三千铁甲骑兵很是轻易的就将第十三军团和三个辅助军团组成的前军给撕裂成了两半;仅这一次交锋,伊庇鲁斯王国的骑兵集群就最少消灭了数量不低于四千的罗马军团将士,偌大的罗马前军好像在中间凭空消失了一部分一样。

    呜呜呜呜与此同时。又一阵高昂而又雄壮的号角声从罗马军团与伊庇鲁斯王**队混战的后方传来;正是皮鲁斯亲自统帅的将近三万伊庇鲁斯王国重装步兵!原来之前皮洛斯在图尔博城内下令吹响的号角,不仅是他亲自率领骑兵集群发动进攻的号角声,更是他与皮鲁斯约定的信号;一旦皮洛斯在图尔博吹响这个号角,皮鲁斯也会率领主力大军从后方包围罗马军团!

    当战场上的尼禄和已经带着提比里乌斯匆匆撤向后方的格涅乌斯听到这一阵号角声之后都知道罗马军团完了;战争进行到这里,如果格涅乌斯和尼禄要是再看不出来罗马远征军团已经完全掉入了伊庇鲁斯王国的陷阱的话,那他们也不配担任军团长了。可惜。这个时候明白这些已经迟了;格涅乌斯只能选择护送提比里乌斯尽力突围,尼禄也只能尽量集结自己身边的罗马军团将士向港口突围。

    而皮洛斯在听到这阵号角声之后自然明白皮鲁斯率领援军到了;为了更好的防止罗马军团四散逃跑。也为了降低战象和铁甲骑兵的伤亡率,皮洛斯果断率领骑兵集群再一次脱离了与罗马军团的交战,开始往图尔博方向奔腾而去。此时,图尔博城墙上的局势也再一次发生了逆转;本来属于罗马远征军团一方的优势。在皮洛斯率领骑兵集群扭转局势之后改变了。

    看着节节败退陷入危机的罗马军团本阵,图尔博城墙上的第八军团和第三鹰旗军团的将士们分心之下反而落在了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敌军的下风;随着战斗的进一步发展,将近六千规模的罗马军团将士居然与不足八百人的图尔博重步兵守军打的相持不下。不过,城墙上的战斗已经不是这场战争的中心了;城外的大决战才真正的决定着胜负双方的未来。

    毋庸置疑,现在占据绝对上风的是伊庇鲁斯王国的军队;罗马人的远征军团在这时才真正的为自己的愚蠢和自大付出了应有的代价。将近三万左右的重装步兵军团在皮鲁斯的率领之下从罗马军团的后方展开成一个巨大的半圆包围圈朝着整个罗马军阵而来。此时的罗马军阵中布鲁图斯军团和阿姆留斯军团正在与人数已经不足两千的俘虏们战斗着,他们的总人数还有将近一万之众。

    虽然布鲁图斯军团和阿姆留斯军团刚开始在俘虏们的偷袭之下有了一定的损失,并打乱了全部阵型;但武器装备上的巨大优势和人数上的优势还是让他们轻松的将俘虏们压制了下去。仅仅是再一次付出了不到一千人的代价之后,五千伊庇鲁斯王国最精锐的轻装步兵就已经战死三千余众了;这个时候,第十三军团和三个辅助军团的不足七千规模的残军也来到了后军所在的位置。

    因为这次征战伊庇鲁斯王国是跨海作战,所以每个罗马军团都没有携带自己的弩砲部队和石弩部队,也就是说每个主战军团的人数是六千人,而不是标准编制的将近七千人。现在,主战场上的三个主战军团和三个辅助军团总兵力也不过一万七千人了;满编两万四千规模的军队已经被轻易消灭了七千,而进攻城墙上的两个主战军团和两个辅助军团则更是只剩下不足六千人。被消灭了超过一万人。

    当然这些被消灭的罗马军队基本都是骑兵集群在发动突然进攻下才得以消灭的;即便如此,也还有两万三千余众的罗马军队依旧活跃在战场上。获得战争胜利的是伊庇鲁斯王国,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但要是真的想彻底歼灭这两万三千罗马军队却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兔子急了都咬人呢,更何况这些武装到牙齿的罗马军团将士们;皮鲁斯的本意就是尽量不消耗自身的实力,他会选择与参与的罗马军队死拼吗?

    答案是否定的,皮鲁斯的包围圈在中间的部分是极其薄弱的;为的就是让大部分的罗马军队可以看到生的希望,并从这里选择突围。这样既可以降低伊庇鲁斯王**队的损失,又可以让皮鲁斯可以慢慢的消灭这些罗马军队;要知道图尔博距离伊庇鲁斯港口足足有十二天的路程,难道那些四散逃命的罗马军队还能跑得过追击的铁甲骑兵?更何况那时候的罗马军队可都是四分五裂的小部分了,而不是现在聚集在一起的强大部队。

    皮鲁斯的策略是成功的。在前有骑兵集群,后有数万重装步兵的包围情况下;一万七千余众的罗马军团将士在尼禄的率领下誓死向后方的重装步兵冲杀过去。面对罗马军队暴露出来的后背,皮洛斯自然是不会放过这个进攻的机会;一场为了生存而战的战斗又一次爆发了,只不过战争双方的角色发生了转变而已。猎人变成了猎物,而猎物则变成了猎人。

“第一百五十三章·皮鲁斯之名”() 
记住:过了今生今世,人就再也得不到什么来生来世。眼前的人生,对谁都无二致。我们浪费或得到的,恰恰都是正在飞逝的光阴。

    ――马可?奥勒留(西方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

    血腥的战争是残酷的,也是无奈的;也许交战双方的普通将士并不愿意参与这样血腥惨烈的战争,但是当他们踏上这个战场之后就只能选择死战了。因为战争的开始就决定了参与战争的双方只有一方才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胜利者尽享财富和荣耀;而留给失败者的便只有死亡。军队的统帅们总是为了各自各样的目的而去战斗,战士们则只是单纯的为了生存而战。

    为了生存而战,这就是现在罗马军团将士们的心声;前方的敌军重装步兵们手中的利剑确实锋利,后方追击而来的铁甲骑兵们的长枪也是削铁如泥。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改变罗马军团的将士们求生的信念;不断的有人在敌军重装步兵的打击下身亡,也一直有人被敌军的骑兵践踏而死。面对死亡之际,人类总是能够爆发出更为强大的战斗力;罗马军队亦是如此。

    当第一头战象被一群罗马军人联手杀死之后,第二头、第三头很快就出现了;铁甲骑兵的伤亡数字也是直线上升,罗马军队已经开始不计伤亡的与伊庇鲁斯王**队死磕了。为了击杀一头战象,甚至整整一个大队将近五百人的将士死死的挡住了其他想要上来救援的战象和铁甲骑兵;只是为了让里面的兄弟们杀死那只冲进来的战象。

    在罗马军队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下,皮洛斯麾下的战象很快就不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