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卡拉贝斯的计划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罗马帝国派遣来的五个军团不费一兵一卒就全部成为了卡拉贝斯的俘虏,而卡拉贝斯则是在三天以后将这五万俘虏尽数交给了率军前来的卢魁斯将军。

    至于奥卢斯等将领,卡拉贝斯和卢魁斯都没有擅自处置他们,毕竟奥卢斯的哥哥昆图斯现在也是奥古斯都帝国的北非驻军统帅;这一点薄面两人还是要给的,于是这些将军们就被送上了奥古斯都帝国总参谋部的运输船,直接给送到叙拉古去了。

    完成了对这五个军团的歼灭以后,卡拉贝斯就要率军重回高卢大地去完成既定的作战计划了;这次与卡拉贝斯一同返回高卢大地的,还有卢魁斯及其麾下的两个军团,只有第十二军团和第二骑兵军团将继续留守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他们主要任务却是看押那五万罗马帝国的俘虏。

    在卡拉贝斯和卢魁斯联合率军离开伊比利亚半岛以后,卢魁斯的胞弟卢卡斯却是在大军云集的港口附近迎来了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卡利斯;在奥古斯都帝国所有人的印象中,当初卡利斯在克里特岛图谋独立的时候,卢卡斯是在被卡利斯的逼迫下才在其麾下效命的。

    但是,这个所有人的印象到底是事实,还是被人有意无意虚构出来的假象呢?如果卢卡斯真的是被迫服从于卡利斯的,为什么这个时候卡利斯会出现在伊比利亚半岛,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阴谋?

    事实上,卢卡斯与卡利斯的联系绝对不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简单,卢卡斯所有被迫服从于卡利斯的形象也都是卡利斯自己散播出来的假象;卢卡斯绝对是卡利斯麾下最忠心耿耿的将领,就好像卢魁斯对奥斯卡的忠诚一样,卢卡斯也对卡利斯保持着忠诚。

    卡利斯之所以一直煞费苦心的营造卢卡斯被迫服从于自己的假象,为的就是假如有一天发生意外的话,重回到奥古斯都帝国以后卢卡斯可以利用这层假象而受到重用;不得不承认卡利斯的这个未雨绸缪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卢卡斯的确因为这个形象而免于被奥斯卡闲置。om

    就算是卢卡斯没有得到统帅大军的实权,但他还是成为了卢魁斯这个伊比利亚半岛驻军统帅的副手;这也从某种程度上给了卢卡斯相当大的实权,比如卢魁斯率军离开伊比利亚半岛以后。

    其实真正决定卢卡斯命运的可不是卡利斯的安排宣传,而是他的哥哥卢魁斯对奥古斯都帝国的劳苦功高;奥斯卡出于奥古斯都帝国内部的派系势力均衡考虑,是不可能给予卢魁斯过高的地位和过大的权力的,但奥斯卡的心里对于卢魁斯的信任和倚重却是无与伦比的。

    这就是为什么卡利斯和卢卡斯都有着不足以让奥斯卡信任的前科,但是卢卡斯却可以成为奥古斯都帝国伊比利亚半岛驻军的副统帅,而卡利斯则只能被打发到巴利阿里群岛混吃等死。

    奥斯卡做出这样的安排,完全就是出于对卢魁斯的补偿而对卢卡斯网开了一面;要不然,你以为奥斯卡会任命一个有前科的将领担任这个副统帅吗?奥古斯都帝国可不缺少一两个将军!

    可惜的是,奥斯卡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获得卢卡斯的回报,而卢魁斯又被自己胞弟的表面假象所迷惑;当卢卡斯将卡利斯迎接到军营以后,卡利斯就用自己最擅长的蛊惑人心的手段收买了军营内群龙无首的五万俘虏,之后卢卡斯又假传命令让驻军将武器装备全部发还给了这五万俘虏。

    拥有了这五万大军以后,卡利斯和卢卡斯立即率领这五万大军反过来包围了第十二军团和第二骑兵军团的将士们,逼迫着他们向卡利斯宣誓效忠;第十二军团和第二骑兵军团的将士们怎么可能背弃自己的信仰向卡利斯效忠呢,于是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已经在所难免了。

    卡拉贝斯兵不血刃的将罗马帝国的五万大军变成了奥古斯都帝国的俘虏,而卡利斯则是在卢卡斯的配合下轻易的将这五万俘虏变成了他自己的军队,并对奥古斯都帝国的两个军团发起了进攻。

    第十二军团和第二骑兵军团拼死血战,最终只有三千余众将士逃出了卡利斯麾下五万大军的包围;将近一万七千奥古斯都帝国最忠诚无畏的战士没有战死在对敌人的进攻中,反而葬身于卡利斯的反叛之中,这简直就是一场悲剧。

    突围而去的三千余众将士一路南下,来到了马尔库斯此时所在的新迦太基城,他们强行带着马尔库斯撤向了贝提卡的科尔多巴,并在那里重新构筑防线招募青壮固守城池;而卡利斯则是率领着他麾下的不到四万大军迅速席卷了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并将其麾下大军扩张到了整整十万。

    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缺乏一些野心勃勃的不安份子;这些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不安份子在卡利斯的叛乱大军来到以后,就积极踊跃的加入到了卡利斯的叛军当中,再加上卡利斯强行征召的一些青壮,他麾下的大军自然像滚雪球一样迅速膨胀。

    卡利斯和卢卡斯携手叛变的情报很快就被送到了叙拉古,奥斯卡气的杀人的心都有了;奥古斯都帝国现在的局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优势当中,一切顺利的话奥古斯都帝国甚至可以一举消灭其他的罗马三大帝国和塞琉古帝国,到时候奥古斯都帝国就会登上世界之巅。

    可就在这么关键的时刻,奥古斯都帝国的内部竟然爆发了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整个伊比利亚半岛都已经快要全部沦为叛军的地盘了,两个奥古斯都帝国的军团也被几乎全歼;这样的损失对于奥古斯都帝国来说实在是太大了,已经大到奥斯卡都难以接受了。

    更为关键的还是目前奥古斯都帝国根本没有办法抽调足够多的军队前往伊比利亚半岛平叛,这或许就是卡利斯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动叛乱的原因所在吧;卡利斯本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家伙,他的叛乱奥斯卡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卢卡斯的叛乱就让选择原谅他的奥斯卡无法忍受了。

    盛怒之下的奥斯卡不顾维普撒尼等重臣们的激烈反对,直接就派遣了驻扎在西西里岛上的第十一军团和萨莫奈军团,以及近卫步兵军团和近卫骑兵军团远征伊比利亚半岛;率领两个军团进入高卢大地的卢魁斯也被命令率军重返伊比利亚半岛。

    奥斯卡让纳姆斯的舰队将出征的四个军团运送到塔拉戈南尼斯地区登陆,卢魁斯也被勒令半个月之内重新回到塔拉戈南尼斯地区;总参谋部的运输舰队会在纳尔榜高卢的港口接应卢魁斯及其麾下的两个军团,并通过海路将他们运送到塔拉戈南尼斯地区。

    这六个军团的军队就是卢魁斯全部的平叛大军,也是奥古斯都帝国现在能够拿出来的全部军队了;原本准备在科尔多巴死守的第十二军团和第二骑兵军团残军也是在奥斯卡的命令下跟随总参谋部的运输舰队撤回到了西西里岛,一同撤回去的还有马尔库斯这位帝国重臣。

    对于卢魁斯,奥斯卡只给了他一道命令,半年之内奥斯卡必须要看到卡利斯和卢卡斯的脑袋被割下来祭奠那些死于内战的战士们;如果卢魁斯无法做到的话,那么奥斯卡就换人指挥!

    这是有史以来奥斯卡对卢魁斯下达的最为严厉的命令,也是奥斯卡第一次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弄死两个人;其实对于这次的叛乱,真正的最震惊最愤怒的人,并不是奥斯卡而是卢魁斯。

    卢魁斯一直都以为自己的胞弟是被卡利斯拉下水的,但他还是不能原谅自己的胞弟曾经背叛过奥古斯都家族;无论是昔日的奥古斯都家族,还是现在的奥古斯都帝国,卢魁斯效忠的永远都是那个奥古斯都家族,而这也正是卢魁斯的家族世代的使命。

    虽然嘴上卢魁斯不愿意原谅自己的胞弟,但是他的心里还是不能割舍下血脉相连的亲情;所以奥斯卡对卢卡斯的处理,让卢魁斯感激不已,他怎么会不知道奥斯卡是为了什么而放卢卡斯一马。

    但卢魁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最信任的胞弟表现出来的一切竟然全部都是假象,他居然死心塌地的跟着卡利斯在奥古斯都帝国内部发动了叛乱;毋庸置疑,这是奥古斯都帝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叛乱,也是整个奥古斯都帝国绝对不可能忍受的叛乱。

    就算是没有奥斯卡的命令,卢魁斯也会主动向奥斯卡请命出战的;因为卢魁斯要亲手将发动叛乱的卢卡斯挫骨扬灰,以向自己的祖先洗刷他的罪过,他是卢魁斯的家族历史上唯一一个叛徒!

    一场突如其来的叛乱,让奥古斯都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六省全部沦陷;更为无奈的是,这场叛乱全部打乱了奥古斯都帝国的既定计划,配合卡拉贝斯进攻罗马本土的卢魁斯及其军队被撤回伊比利亚半岛,西西里岛上防守力量也降低到了历史的最低点。(。)

“第六百九十八章·兵临城下”() 
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om

    ――梭伦(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

    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叛军奥斯卡是全权交由卢魁斯进行处理了,在拥有了奥古斯都帝国最为精锐的近卫步兵军团和近卫骑兵军团以后;虽然卢魁斯麾下的军团只有六个,但是战斗力绝对不容小觑,卡利斯和卢卡斯的叛军是不可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逍遥多久的。

    更为关键的是,奥古斯都帝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有着非常高的声望,西班牙民族的人民们怎么可能背弃他们的圣女而追随叛军呢;再加上有奥古斯都帝国的海军对伊比利亚半岛进行封锁,卡利斯和卢卡斯的叛军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他们只能在伊比利亚半岛上任奥古斯都帝国宰割!

    即便是卢魁斯及其麾下的两个军团不能参与对罗马本土的进攻,卡拉贝斯麾下的十五个军团也足以独立完成接下来的作战了;此时尤利乌斯帝国驻扎在日耳曼大地上的军队已经减少到了四个军团,另外四个军团则是被凯撒率领着赶回了尤利乌斯帝国本土。

    就算是尤利乌斯帝国在大高卢地区和比利时地区还驻扎有六个军团的兵力,日耳曼蛮族的军队也已经在数量上形成了对尤利乌斯帝国的绝对优势;再加上悲歌死士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尤利乌斯帝国军队的动向,这样的情报自然是被悲歌死士立即提供给了日耳曼蛮族和卡拉贝斯。

    于是卡拉贝斯就在纳尔榜高卢地区进行了分兵,第二军团的军团长卡多拉杜将负责率领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军团等军团从纳尔榜高卢的东北方向出发;等到卡多拉杜率领的这五个军团到达大高卢地区以后,日耳曼蛮族的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就会与卡多拉杜的军团一起并肩作战。

    用自己麾下的五个军团五万大军,与日耳曼蛮族两大部落的八万大军联合对尤利乌斯帝国的六个军团发起进攻;这是一场几乎不可能失败的战斗,因为大高卢地区和比利时地区本就是属于卡拉贝斯的地盘,尤利乌斯帝国的六个军团在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的情况下,怎么可能赢得战斗。om

    除了这个方面的战斗以外,卡拉贝斯还让悲歌死士配合日耳曼蛮族在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的联军,向尤利乌斯帝国在日耳曼大地的驻军发起进攻;以日耳曼蛮族联军现有的实力,尤利乌斯帝国的四个军团根本就不可能是日耳曼蛮族联军的对手,卡拉贝斯需要日耳曼大军尽快获得胜利。

    卡拉贝斯还让悲歌死士向日耳曼蛮族联军转达了自己的另外一个希望,那就是日耳曼蛮族联军的主力部队要尽可能的在两个月以后占领诺里库姆地区;只要这样,卡拉贝斯才可以确保尤利乌斯帝国没有丝毫翻盘的可能,奥古斯都帝国才可以赢得干净漂亮的胜利。

    对日耳曼蛮族联军做出了大致的安排以后,卡多拉杜将军也是率领着五个军团的大军往大高卢地区出发了;而卡拉贝斯自己,则是亲自率领着剩下的十个军团向尤利乌斯帝国的本土挺进了。

    从纳尔榜高卢到山外高卢,这一路都是卡拉贝斯曾经征服的高卢大地,也是对卡拉贝斯忠心耿耿的地盘;在高卢大地上的进军,卡拉贝斯甚至连大军的行军踪迹都不需要任何的隐藏。

    只要再越过了阿尔卑斯山脉进入到尤利乌斯帝国本土,内部空虚的尤利乌斯帝国又怎么可能是卡拉贝斯大军的对手呢;要知道现在的尤利乌斯帝国,能够直接调动的军队只有九个军团而已,其中四个军团还驻扎在了伊利里亚地区,凯撒大军的四个军团也驻扎在威尼托地区。

    这也就意味着尤利乌斯帝国在伊特鲁利亚地区只有一个第一军团驻守而已,其他的雷古利亚地区、山内高卢地区、乌布里亚地区根本就没有任何军队驻扎;至于尤利乌斯帝国新招募的那五个新兵军团,他们连兵员和武器装备都没有整顿好,又何谈什么战斗力呢?

    就在卡拉贝斯的大军抵达阿尔卑斯山脉附近,开始横穿阿尔卑斯山脉的时候,卡多拉杜的五个军团也是抵达了大高卢地区;日耳曼蛮族的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早就在悲歌死士的提前告知下做好了战争的准备,他们各自部落的四万大军也是在边境地区与尤利乌斯帝国的军队进行对峙。

    当卡多拉杜的五个军团开抵阿莱西亚城以后,大高卢行省的守备大队立即就将尤利乌斯帝国大军的所有动向全部详细的告知了卡多拉杜;之后,卡多拉杜就带着麾下的将士们来到了边境地区,并从尤利乌斯帝国大军的后方对他们展开了进攻。

    猝不及防的尤利乌斯帝国军队很快就陷入了特里尔部落与卡多拉杜大军的围攻之中,三个军团的尤利乌斯帝国大军只坚持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全军覆没了;真正战死的尤利乌斯帝国将士只有不到八千人,剩下的两万余众将士则全部沦为了卡多拉杜的俘虏。

    在将这些俘虏送到阿莱西亚城以后,卡多拉杜留下了第十军团在阿莱西亚城内看守这些俘虏,他自己则继续率领着余下的四个军团和特里尔部落的三万余众大军继续向北进军;尤利乌斯帝国在比利时地区还有三个军团需要解决呢,而巴达维部落的四万大军也随时准备参战。

    卡多拉杜的将近四万大军,加上特里尔部落的三万余众大军和巴达维部落的四万大军;总数超过十一万的联军对尤利乌斯帝国的三个军团发起了进攻,这根本就是一场轻松无压力的战争。

    日耳曼蛮族在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的十一万联军也没有让卡拉贝斯失望,从悲歌死士那里得到了卡拉贝斯的要求以后;阿米尼乌斯就将日耳曼蛮族联军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主力的八万大军将负责在对驻扎在日耳曼大地上的尤利乌斯帝国军团实施全力进攻。

    而由欧多瓦卡和兰加迪斯两人率领的四万大军则直接从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的东南部,向尤利乌斯帝国的诺里库姆地区发起进攻;当卡拉贝斯的大军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脉以后,日耳曼蛮族联军的四万大军也是占据了诺里库姆地区,将尤利乌斯帝国通往日耳曼大地的道路彻底封死了!

    卡拉贝斯的大军在十年以前从这条阿尔卑斯山脉的通道离开了尤利乌斯帝国本土,进入到了荒蛮的高卢大地开始征战;十年以后,卡拉贝斯的大军又从这条通道中返回了尤利乌斯帝国的本土。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当初走的时候,卡拉贝斯的麾下只有四个军团而已,还包括从阿尔卑斯部落招募的数千将士,总兵力只有三万不到;现在卡拉贝斯的麾下已经是浩浩荡荡的十个军团十二万大军了,昔日迅速崛起的尤利乌斯帝国这次也是成为了卡拉贝斯的进攻对象。

    尤利乌斯帝国的雷古利亚行省总督,在发现卡拉贝斯率领着十余万大军靠近塞吉斯塔以后,他还以为卡拉贝斯是在弗拉维斯的召唤下返回尤利乌斯帝国本土的;之前弗拉维斯不是将驻扎在日耳曼大地的凯撒及其大军召回来了吗?现在召回卡拉贝斯及其大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打开城门的总督迎接的却是呼啸而来的骑兵与架在他脖子上的刀剑,仅仅是五天的时间,整个雷古利亚地区就被卡拉贝斯的大军占领了;甚至卡拉贝斯的大军都没有真正的进行一场战斗,雷古利亚地区就宣告沦陷了。

    雷古利亚行省的沦陷却是让卡拉贝斯率军反攻尤利乌斯帝国的情报被送了出去,原本还在率军往诺里库姆地区赶的凯撒在得知这个紧急情报以后,也是立即放弃了对诺里库姆地区的进军,率军拼命往尤利乌斯帝国的伊特鲁利亚地区前进。

    当弗拉维斯得知这一情况的时候,他震惊的连话都说不出来,就连尤利乌斯帝国所有的权贵重臣们也都全然不理解卡拉贝斯为什么要背叛尤利乌斯帝国,难道他想到高卢大地上自立吗?

    就算是他想要自立也没有必要发动对尤利乌斯帝国的进攻吧,这样除了白白便宜奥古斯都帝国和日耳曼蛮族以外,根本没有什么其他任何实际意义,还损失了卡拉贝斯自己手中的实力。

    无论尤利乌斯帝国的众人怎么想,也无论弗拉维斯的心里有多难以置信,谁都无法否认卡拉贝斯及其麾下大军的强大,尤利乌斯帝国只得全力死守亚雷提恩了;维比乌斯的第一军团和还在组建中的五个新兵军团全部开进了亚雷提恩,源源不断的粮草和武器装备也被运进亚雷提恩。

    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卡拉贝斯的十二万大军已经越过了雷古利亚地区和伊特鲁利亚地区的边界,进入到了伊特鲁利亚地区;四天以后,卡拉贝斯的十二万大军就兵临亚雷提恩城下了,而凯撒的四万大军还在卢比孔河以北拼命赶路中。(。)

“第六百九十九章·东方战局”() 
旅行的目的是“看”,看就意味着增进对其他民族、文化和地方的了解与评价。om

    ――梭伦(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是古希腊七贤之一)

    布鲁图斯帝国攻入亚美尼亚王国的六个军团,并没有能够长驱直入的占领亚美尼亚王国的科尔基斯地区;因为亚美尼亚王国和帕提亚王国溃败的弓骑兵部队,一直在对布鲁图斯帝国的入侵大军坐着竭尽他们所能的沿途骚扰,所以导致了布鲁图斯帝国大军的进军速度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