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法老,称之为太阳神阿蒙之子。
事实上,亚历山大帝国埃及总督托勒密在建立埃及王国的时候,其之所以不用埃及王国国王之名,而坚持使用法老的称呼,就是来源于此;真正的第一任法老并不是建立埃及王国的托勒密一世,而是建立亚历山大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
经过在埃及的修整,随后亚历山大又率军东方大陆,北上向波斯腹地进发,和大流士做总的清算;在阿贝拉会战,又称高加米拉会战中,亚历山大的四万步兵和七千骑兵,面对大流士御驾亲征召集的波斯帝国各部族倾国之兵。
普鲁塔克的古典著作希腊罗马名人传中说波斯帝国有百万大军,另一古历史学家阿里安则说是四万骑兵、一百万步兵、两百辆大镰刀战车、十五头战象;这些数字当然是大大夸张了的。
真正的波斯帝国大军数量谁也不知道,但是最保守的估计是拥有二十万步兵和四万五千骑兵;阿贝拉会战的结果就是古老而庞大的波斯帝国一战崩溃,他们的皇帝大流士拼死逃出战场。
取得这场胜利之后,亚历山大率军进入巴比伦和波斯的两座都城:苏萨和波斯波利斯;亚历山大随后展开了他的长途奔袭,从波塞波利斯到埃克巴达那,然后再到拉伽,穿过里海门,经过长时间的急行军终于追上了敌人。
波斯帝国军队为了防止皇帝大流士三世(并非大流士大帝)向亚历山大投降,大流士手下的军官把他们的皇帝暗杀了,当时还只是公元前330年;但是亚历山大击败了大流士的继承人柏萨斯,并将他斩首,经过三年奋战,攻克了整个东方大陆的西部地区,并继续向更东方的地区推进。
亚历山大进入了波斯帝国的东部行省,主要是巴克特里亚和索格地亚纳;在处死了当地的代表反叛的柏萨斯之后,亚历山大的军队却陷入了斯皮塔米尼斯领导的东部游击战中。om
斯皮塔米尼斯行踪诡秘,曾经率领一只游牧军队击败了亚历山大的一支小规模军队,并且攻陷了亚历山大的一些堡垒;亚历山大了解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对其展开军事上的围捕,并且对当地的叛乱势力进行残酷的镇压。
期间亚历山大还击败了西徐亚人的游牧骑兵,证明了弓骑兵的游牧战术对于他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西徐亚首领马上表示臣服;斯皮塔米尼斯与亚历山大周旋了一段时间后,终于被亚历山大指派埋伏在当地的部将科纳斯给完全的击溃,被当地人献出后被处死。
主要对手被消灭之后亚历山大开始着手镇压各地的叛乱,在索格迪亚纳岩的战役中他展现了自己率领的部队的山地作战能力,俘虏了当地的贵族和反叛首领阿克雅提斯的家眷。
然后他就一改其在此地区的残酷风格,并且打算正式迎娶阿克雅提斯的女儿罗克珊娜;其父得知消息后,亲自上门投降,自此东方行省的战役彻底结束,前往印度的道路已经没有障碍。
这时亚历山大已经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他本可以返回马其顿王国,重新筹划他的新领土;但是他征服的欲望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满足,他想要继续挥军进入印度。
在进军到印度河以东的海达斯佩斯河时,亚历山大和前来抗击他的印度国王波拉斯夹河对峙,打了他四大会战的最后一战,即海达斯佩斯河会战,彻底击溃了波拉斯的军队。
因为钦佩波拉斯的勇敢,也为了赢得当地人的拥护,亚历山大在赢得战争之后大义凛然的释放了被俘的波拉斯,仍然让他担任印度国王;尽管波拉斯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在战场上阵亡,但波拉斯本人此后却对亚历山大死心塌地地效忠。
此时亚历山大手下的军队已经开始厌战了,亚历山大不得不停止远征,开始向西返回马其顿王国,途中他击败了不服从他的部落,还派人进行了一系列探险活动,包括查明印度河入海口,寻找波斯湾,并绘制海岸地形图,还想查清里海究竟是海还是湖,等等。
回到波斯帝国之后的第二年,亚历山大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他的帝国和军队进行改编,这是一次重大的改编;亚历山大从小就认为希腊民族代表了唯一真正的文明化民族,而所有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民族,这当然是在整个希腊世界都十分流行的观点,甚至亚里士多德也有这种看法。
尽管亚历山大已经彻底打败了波斯军队,但是他逐渐认识到波斯人根本就不是野蛮人,他们与希腊人一样具有智慧和才能,一样值得尊敬;因此他产生了融其帝国的两部分于一体的设想,由此创造了合二而一的希腊波斯民族共和王国,当然是他自己当最高统治者。
据罗马人所知,他确实想让波斯人与希腊人和马其顿人结成同等的伙伴;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把大量的波斯部队编入自己的部队,还为此举行了一次盛大的“东西方联合”宴会。
在宴会上,几千名来自于西方大陆的马其顿士兵同东方大陆的妇女正式结成夫妻;他自己虽然从前与一位东方大陆的公主结过婚,这次却娶个达赖利斯的女儿为妻。
显然亚历山大企图利用这支改编的军队再开展征服活动,所有人都知道他打算入侵阿拉伯,也许还有波斯帝国以北地区,也许打算再次入侵印度或者征服罗马,迦太基和西地中海地区。
不管他的算盘如何,他任何想要进一步的征服活动都未能进行;公元前323年6月初,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突然因发热而病倒,十天后就死去了,当时他甚至还不满三十三岁。
长期以来亚历山大大帝的死因都有不断的争议,大多数记载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的一次痛饮后,得了疟疾,除此之外伤寒也可能是另外一个凶手;还有理论认为他死于嚏根草中毒,密谋者可能包括他的妻子罗克珊娜,他的部将安提帕特以及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相比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死因,更为重要的却是他的继承人问题;亚历山大并未留下帝位的合法继承者,与他最亲近的是一位昏弱无能的异母兄弟,除此以外再无其他任何血缘继承人。
传说,当他的朋友在他临死前要求他指定一位继承人时,他含糊说:“让最强者继承。”于是他死后,他的将领们企图瓜分这个帝国,引发一些年轻军官对这种安排的不满,继而发生一连串的战争,在这场斗争中,亚历山大的母亲、妻子和孩子都横遭杀身之祸。
终于在公元前301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由三位胜利者(即托勒密、塞琉古、安提柯一世)瓜分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版图,开启了希腊化时代;除了马其顿本土和最远的印度以外,东方大陆由部将塞琉古继承,这就是现在称霸东方大陆的塞琉古帝国。
埃及则是由部将托勒密继承,这就是埃及王国的托勒密王朝,也就是现在由奥古斯都帝国间接控制的埃及王国;安提柯一世在东方大陆的北部建立了短暂的统治,但很快就宣告覆灭了。
塞琉古帝国对印度领土的控制也只是昙花一现而已,当塞琉古一世被印度王国的国王击败后,塞琉古帝国与印度地区之间的联系就彻底断绝了;再后来塞琉古帝国陷入内部混乱之后,整个塞琉古帝国很多更东方的领土也都丧失殆尽了,最后就形成了现在的塞琉古帝国。
从二十岁那年继承马其顿王国的国王之位,到三十三岁那年以亚历山大帝国的皇帝身份去世;亚历山大大帝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建立了一个截止目前为止人类史上最为庞大的帝国。
如果命运再给亚历山大大帝十年的时间,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去巩固自己的帝国,也让他可以为自己的帝国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者;那么,这个世界都将是亚历山大大帝的,就算是居住在亚平宁半岛上的罗马人,也不可能逃脱最后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的结果。
可惜的是,命运就是不愿意让亚历山大大帝建立更为伟大的功勋,当亚历山大大帝刚刚开始走上更大的舞台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失去了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帝国也就此分崩离析。
奥古斯都帝国虽然强大,拥有的潜力也异常惊人,但是其总体实力还是无法与鼎盛时期的亚历山大帝国相提并论的;至于奥斯卡,他距离三十三岁也就只有不到五年的时间了。
也许五年之后的奥古斯都帝国,就会成为一个比亚历山大帝国还要强大的存在;但谁也不敢保证,奥斯卡的生命也会在三十三岁的时候终结,要是奥斯卡再多活个十年八年的话,这个世界上可就只剩下一个称霸世界的奥古斯都帝国了,这才是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事情!(。)
“第六百七十四章·联盟构想”()
死亡对于我们是无足轻重的,因为当我们存在时,死亡对于我们还没有来,而死亡时,我们已不存在了。om
――伊壁鸠鲁(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代表)
尤利乌斯帝国在高卢大地和日耳曼大地上还有着比阿尔卑斯山脉以南的本土更为辽阔的领土,布鲁图斯帝国所统治的希腊半岛和东方大陆最西侧领土也是远离奥古斯都帝国;真正的与奥古斯都的帝国比邻而居的则是实力最为孱弱的罗马帝国。
或许罗马帝国的实力并不应该用孱弱两个字来形容,但与强横的奥古斯都帝国比起来,近些年来一直忙于帝国内部权力争夺的罗马帝国就显得太过于弱小了;整整五年的时间,罗马帝国的实力竟然没有丝毫的提升,反而在内斗中消耗良多。
从马略发动政变取代马克森提乌斯家族开始,到罗马帝国建立五年,罗马本土的军队依旧是保持九个军团的规模;就算是罗马本土没有需要直接面对的外敌,在日益强大的奥古斯都帝国的压力下罗马本土的军队也不应该只有九个军团啊,这足以说明罗马帝国这些年来的不作为。
随着尤利亚努斯这个皇帝被彻底软禁起来以后,在罗马帝国大权独揽的马略终于开始腾出手来发展壮大罗马帝国的实力了;当奥古斯都帝国正在忙于北非和埃及的事务的时候,罗马帝国的军队也是从九个军团的规模扩充到了十二个军团,其军队方面的实力猛然提升了三分之一。
不过就算是罗马帝国的军事实力提升了三分之一,也不能改变其四大帝国最弱者的身份;要知道现在的尤利乌斯帝国可是有着二十三个军团,这还是刨除了刚刚被日耳曼蛮族夺取鹰旗的两个军团之后的数字,布鲁图斯帝国也拥有着二十六个军团,奥古斯都帝国更是拥有二十八个军团。
这也就意味着,其他三个帝国的军事实力最少也是罗马帝国的两倍;更为重要的是,其他三个帝国的军队近些年来一直处于作战状态,战斗力方面是可以保证的,而罗马帝国的军队却已经承平已久,到底还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多少战斗力就只有天知道了。
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同等数量的情况下,罗马帝国的军队一定不会其他三个帝国的军队的对手;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生死搏杀的军队,训练的再好也不过就是花架子而已,作为军队将领出身的马略皇帝对此无比确信。om
如果说罗马帝国自身实力的孱弱让马略感到担忧的话,那么奥古斯都帝国的迅速扩张就让马略感到致命的威胁了;现在的奥古斯都帝国,可不是昔日只有西地中海岛屿和伊比利亚半岛的奥古斯都帝国了,整个地中海几乎已经成为奥古斯都帝国的内海了。
地中海区域内一共有六座最少有一个行省规模的岛屿,分别是西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以及巴利阿里群岛,东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岛,爱琴海的罗德斯岛和克里特岛;这六个地中海上的重要岛屿现在已经全部都是奥古斯都帝国的领土了。
再加上奥古斯都帝国还有着一支足以击败任何国家的海军舰队的庞大舰队,而地中海范围内海军实力仅次于奥古斯都帝国的埃及王国又成为了奥古斯都帝国的附属国;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整个地中海范围内还有哪个势力可以和奥古斯都帝国争夺地中海的霸主地位呢?
六年以前的奥古斯都帝国还只是西地中海的海上霸主而已,六年以后的奥古斯都帝国已然成为了整个地中海的海上霸主;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舰队可以在地中海上与奥古斯都帝国争锋,就算是罗马帝国、尤利乌斯帝国、布鲁图斯帝国、塞琉古帝国联合起来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无奈的是,现在的地中海范围内还剩下的势力也就只有六家了;属于罗马势力范围的罗马帝国、奥古斯都帝国、尤利乌斯帝国、布鲁图斯帝国,属于东方大陆的埃及王国和塞琉古帝国。
泛地中海区域内只剩下六个国家以后,各国彼此之间也就只能将斗争的对象放在彼此身上了;这样的事实对于马略的罗马帝国来说却是最为不利的,因为马略的罗马帝国是距离奥古斯都帝国最近的势力,也是奥古斯都帝国继续向外扩张最好的对象。
在奥古斯都帝国完全吞并北非地区以后,东方大陆与北非大陆相连的埃及王国也成为了奥古斯都帝国的附属国;这样一来,奥古斯都帝国可以继续扩张的方向也就是塞琉古帝国和罗马帝国了,这两个帝国之间自然是塞琉古帝国更为强大了。
比实力更为重要的还有塞琉古帝国与罗马帝国对奥古斯都帝国的重要性问题,塞琉古帝国毕竟是一个东方大陆上的强大帝国;即便是奥古斯都帝国可以击败并吞并塞琉古帝国,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塞琉古帝国原有领土的统治。
总的来说,进攻塞琉古帝国对奥古斯都帝国而言是极为有利可图的,但也是需要付出相当的代价的;这个代价可不仅仅是击败塞琉古帝国的军队需要付出的代价,还有奥古斯都帝国统治原有塞琉古帝国领土需要付出的代价。
相比于塞琉古帝国,罗马帝国所统治的罗马本土对奥古斯都帝国可就更具有诱惑性了;以罗马帝国的实力,在军事实力上肯定不可能像塞琉古帝国那样给奥古斯都帝国带来惨重的伤亡。
更为关键的是,吞并罗马本土以后,奥古斯都帝国也可以顺理成章的回到罗马,而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去解决统治的问题;罗马人本来就是一个服从于强者的民族,只要这个强者是罗马势力范围内的帝国,他们根本不可能为了罗马帝国而拒绝奥古斯都帝国的统治。
事实上,奥古斯都帝国一旦获得了罗马本土以后,他们绝对可以迅速将整个罗马本土融入奥古斯都帝国;因为人口数量极为庞大的罗马本土一直以来最为严重的发展问题就是粮食,而奥古斯都帝国的附属国埃及王国又是地中海范围内最大的产粮国,这样的关系还不够明显吗?
只要奥古斯都帝国可以拿出足够的粮食用于维系他们在罗马本土的统治,罗马本土就会成为奥古斯都帝国最为稳定的后方;以奥古斯都帝国现有的实力,再加上罗马本土的人口优势,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势力可以阻挡奥古斯都帝国走向世界之巅吗?
除了这些方面的考量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也是奥古斯都帝国可能会对罗马帝国下手的主要因素,那就是罗马本土的地理位置;塞琉古帝国与奥古斯都帝国之间好歹还隔着一个埃及王国,就算是塞琉古帝国也有海岸线,但绝大部分的塞琉古帝国领土都是在内陆。
而罗马帝国在这方面则是恰恰相反,罗马帝国所统治的罗马本土根本就是一个三面环海的亚平宁半岛;奥古斯都帝国强大的海军舰队绝对可以满载着他们的步兵向罗马帝国的任何一个行省发起进攻,甚至还可以同时对罗马帝国的四个行省发起侵略战争。
即便是奥古斯都帝国吞并了北非大陆以后,整个奥古斯都帝国的统治核心依旧是西西里岛,其帝国的陪都也是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城;毋庸置疑,罗马帝国本土距离奥古斯都帝国的西西里岛仅有一步之遥而已,这样的一步之遥让奥古斯都帝国可以更轻松的将军队送上罗马本土。
基于这样的考虑,奥古斯都帝国的进一步强大已经对罗马帝国造成了最为致命的威胁;稍有不慎的话,罗马帝国甚至就会成为罗马四大帝国中第一个被消灭的帝国,马略会接受这样的结局吗?
马略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的接受这样的结局呢?奥古斯都帝国的总体实力越来越强,发展潜力也越来越大,这可不仅仅是威胁到了罗马帝国,必然也对其他的国家产生了致命的威胁;尤其是同为罗马势力的尤利乌斯帝国和布鲁图斯帝国,他们肯定也对奥古斯都帝国的迅速扩张感到威胁。
于是,马略就在罗马城内再次拟定了一个结盟对付奥古斯都帝国的协议,并派遣使者快马加鞭的送往了尤利乌斯帝国的亚雷提恩和布鲁图斯帝国的科林斯,以及塞琉古帝国的安条克;这次,马略可不再是小打小闹的结盟应对奥古斯都帝国了,而是想要结盟彻底解决奥古斯都帝国这个威胁。
以目前奥古斯都帝国的实力和潜力来说,如果不集结地中海范围内所有的势力的话,仅靠一两个势力的联合根本无法拥有与奥古斯都帝国对战的资本;只有将所有的实力联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先发制人的发动对奥古斯都帝国的战争,并拥有赢得战争的资本。
为了各大帝国之间可以更好的协商这个同盟的事宜,马略这次直接邀请的就是各大帝国的皇帝本人,会议的召开地点也被定在了罗马帝国阿普里亚行省的塔伦图姆;这也算是马略的一种特意安排吧,毕竟罗马城的存在还是太敏感了,实在不适合作为会议的召开地点。(。)
“第六百七十五章·三方反应”()
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om
――伊壁鸠鲁(阿瑞斯提普斯的享乐主义代表)
马略的结盟构想并不是他一时冲动之下的产物,而是他深思熟虑之后想出来的应对措施;在三支使者队伍都出发以后,马略并没有急于前往塔伦图姆,而是先在罗马城内等待着尤利乌斯帝国的答复,有没有尤利乌斯帝国的支持对于马略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
尤利乌斯帝国与罗马帝国之间本就是相连的,从尤利乌斯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