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际上,本都王国在得到亚历山大王国覆灭安卡拉王国的消息以后,并没有多么的愤怒也没有替安卡拉王国复仇的意思;在本都王国君臣的眼中,安卡拉王国不过就是一条新近依附过来的野狗罢了,难道本都王国还要为了这条野狗和亚历山大王国大打出手吗?
虽然亚历山大王国只是一个新兴的王国,但是表现出来的发展势头却是极为不俗;更何况,亚历山大王国的军队可是全盘来源于塞琉古帝国,本都王国可没有十分的把握获得战争的胜利。
昔日四大王国同时与塞琉古帝国进行战争,最后还是被塞琉古帝国挨个打趴下了;要不是塞琉古帝国实在无力发起反击,现在有没有本都王国还两说呢,这么惨痛的教训让本都王国的人时至今日依旧记忆犹新,他们又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对塞琉古帝国分裂出来的亚历山大王国宣战呢。
另外还有一个因素也是让本都王国对亚历山大王国很有好感,那就是亚历山大王国也是与本都王国一样,从塞琉古帝国内部独立出来的王国;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考虑的话,亚历山大王国与本都王国根本就是天然的盟友,毕竟大家都是塞琉古帝国的敌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
只不过,本都王国再怎么说也是东方大陆上仅次于塞琉古帝国和埃及王国的第三大王国;就算是现在的塞琉古帝国,也需要在某些方面给本都王国一些面子,不会在事情做得太难看。om
与本都王国相连的亚美尼亚王国就更不用说了,亚美尼亚王国可是本都王国最坚实可靠的盟友;除了自以为是的帕提亚王国以外,本都王国和亚美尼亚王国自独立开始就保持着密切的盟友关系,实力稍弱的亚美尼亚王国更是凡事都以本都王国马首是瞻。
就是这样强大的本都王国,在安卡拉王国的问题是上就这么被亚历山大王国响亮的抽了一记耳光,出于王国脸面的考虑本都王国也不可能对此一言不发啊;于是,在安卡拉王国王国被吊死的第三天,本都王国的五万大军就气势汹汹的往加拉太地区开过来了。
派军威慑亚历山大王国,不过是本都王国用于挽回自己颜面的一种手段而已,其实本都王国根本就没有打算与亚历山大王国开战,甚至连与亚历山大王国进行军事对峙的兴趣都没有;本都王国所做的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达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目的罢了。
与五万大军一起前往加拉太地区边境的还有本都王国国王亲自派遣的使者,等到亚历山大王国的军队出现在边境地区以后,这名使者就会进入亚历山大王国境内去觐见亚历山大国王;只要亚历山大愿意同意本都王国提出的条件,安卡拉王国的事情立即就会成为历史。
更为重要的是,只要亚历山大对本都王国提出的这两件事情做出妥协,本都王国就会与亚历山大王国成为最牢靠的盟友;到时候,亚历山大王国、本都王国、亚美尼亚王国,就会在塞琉古帝国的北方构成一个坚固的反塞琉古帝国阵线,这对于三大王国而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实,早在亚历山大王国对哈利卡纳苏斯王国发动进攻之前,本都王国就有心与亚历山大王国结盟了;只是不清楚亚历山大王国的实力,再加上双方之间还隔着安卡拉王国,本都王国的君臣就决定好好再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观望就发生了数件影响本都王国决策的大事情;首先,就是亚历山大王国发动了哈利卡纳苏斯王国的进攻,并获得了空前的胜利,其次,处于亚历山大王国和本都王国之间的安卡拉王国竟然主动依附本都王国了,本都王国总不能拒绝别国的附庸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却是本都王国的铁杆盟友亚美尼亚王国成功的消灭了其王国东部的弗拉斯帕王国,并将弗拉斯帕王国统治的阿特洛帕特内地区整个并入了亚美尼亚王国。
盟友的强大对于本都王国来说自然算的上是一件好事,但是盟友过于强大可就算不上什么好事了;亚美尼亚王国原本就是对本都王国马首是瞻的盟友,结果现在竟然有了超越本都王国的发展潜力,这就不由得本都王国感到不自在了。
帕提亚王国、亚美尼亚王国、本都王国,三个王国都是当初一起独立出塞琉古帝国的;其中,帕提亚王国在独立之初就拥有着整整三个地区的统治权,而亚美尼亚王国和本都王国则是各自拥有两个地区的统治权,这也是帕提亚王国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
不过,帕提亚王国的这三个地区却不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其王国的塞克地区,更是被里海与其王国的本土隔绝开了,成为帕提亚王国货真价实的一块飞地。
这样一来的话,三个王国的总体实力都是差不多的;而大家差不多的统治区域,却又以本都王国统治的地区最为繁华肥沃,这就直接导致本都王国拥有了凌驾于其他两个王国之上的实力。
可是,亚美尼亚王国吞并了阿特洛帕特内地区以后,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亚美尼亚王国肯定就会在总体实力上超越本都王国,这又是本都王国最不愿意发生的事情。
本都王国身为亚美尼亚王国的盟友,自然不可能阻挠亚美尼亚王国对阿特洛帕特内地区的吞并了;所以,本都王国要想保持自身的强大并且一直凌驾于亚美尼亚王国之上,就必须拥有比扩张以后的亚美尼亚王国更为强大的实力和更为广阔的统治区域。
安卡拉王国所在的加拉太地区,是距离本都王国最近的外国势力,却也是本都王国完全看不上的地区;对于本都王国来说,贫穷落后的加拉太地区,甚至还不如本都王国的一座大城市来的繁华富饶,这样的地区对本都王国来说根本毫无意义。
除了安卡拉王国以外,本都王国唯一可以扩张的对象就是尼科米底亚王国统治的比提尼亚地区了;这个比提尼亚地区可是比加拉太地区繁华无数倍的好地方,两面环海还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不说还物产丰美,这样的好地方本都王国自然是垂涎不已了。
事实上,本都王国垂涎比提尼亚地区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但是,统治比提尼亚地区的尼科米底亚王国却是珀加蒙城邦的盟友,而珀加蒙城邦又是希腊城邦联盟的主要成员城邦。
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势让本都王国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倒是亚历山大王国的果断扩张让本都王国看清楚了局势;这次,本都王国对亚历山大王国提出的两个条件,其一就是亚历山大王国要全力支持本都王国吞并尼科米底亚王国的比提尼亚地区。
在亚历山大王国接连吞并吕西亚地区、弗里吉亚地区、加拉太地区以后,亚历山大王国要想真正的发展起来需要的就不再是向外扩张了,而是要安分守己的稳定统治区域促进自身发展。
本都王国的君臣一致相信,只要亚历山大王国的亚历山大不是傻子,他就不会拒绝本都王国的两个条件;因为本都王国的第二个条件仅仅是本都王国和亚历山大王国进行贸易往来而已,这可是对两国都有好处的条件,亚历山大完全没有理由拒绝。
亚历山大王国同意了这两个条件以后,安卡拉王国的事情自然也就过去了;没有了安卡拉王国的事情,再加上本都王国和亚历山大王国已经在土地上接壤了,而大家共同的敌人塞琉古帝国也依旧虎视眈眈的存在着,大家结盟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事实证明,本都王国君臣们的预测是极其准确的;亚历山大作为一个务实主义者,他想都没有想就答应了本都王国使者提出来的两个条件,甚至在谈妥了结盟的相关事宜以后,亚历山大还表示愿意出兵帮助本都王国进攻比提尼亚地区的尼科米底亚王国。
以本都王国的强大实力,自然不需要亚历山大王国的出兵帮助了;本都王国与亚历山大王国谈判结束之后的半个月内,本都王国就消灭了实力不弱的尼科米底亚王国,将比提尼亚地区纳入了本都王国的统治区域,此时,本都王国、亚美尼亚王国、亚历山大王国的同盟也是完全连成了一片!(。)
“第五百九十二章·血战科林斯”()
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om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布鲁图斯家族的军队完成了对雅典城邦的征服以后,整个阿提卡地区就是布鲁图斯家族的天下了;随着雅典城的沦陷,希腊人心目中两大圣地就只剩下最后的斯巴达城了。
不过,就算是斯巴达城还存在着又能怎么样呢?在希腊人的心中,斯巴达城邦是希腊人勇武的象征,雅典城邦才是希腊人文明的象征;连自己民族的文明象征都失去了,希腊人还有继续抵抗下去的信心吗?或者说,希腊民族还有继续抵抗下去的必要吗?
罗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罗马人的文明象征罗马城从来就没有被任何敌人攻陷过;对于罗马人来说,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比罗马城更重要,也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够取代罗马城的地位。
或许,罗马城并不是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也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城市,甚至连这个世界上最文明的城市都算不上;但是,这些影响罗马城在罗马人心目中的地位吗?
罗马人为什么被称之为罗马人,因为罗马人起源于罗马城;罗马共和国为什么被称之为罗马共和国,因为罗马共和国起源于罗马城;罗马城,才是整个罗马共和国的核心所在,也是所有罗马人心中最神圣、最重要的存在。
无论敌人有多么强大,哪怕就是汉尼拔那样屠戮无数罗马人的强敌,哪怕就是罗马人在战场上输掉了无数次,只要罗马城还在,罗马人就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和信念;罗马城从未沦陷,罗马人也从不会认输,这就是罗马城的存在意义。
为什么马略发动政变的时候,拥有那么强大的兵力优势却始终没有对罗马城发起进攻;为什么马克森提乌斯家族宁可突围出城,也不愿意利用罗马城内的无数青壮死守下去,难道真的仅仅是别有所图吗?亦或者,其他的选择一定就是更为有利的吗?
其实,任何一种其他的选择都不一定比直接进攻罗马城来的有效,也不一定比死守罗马城来的的更为稳妥;只不过,无论是进攻的一方也好,还是防守的一方也罢,大家都是罗马人,也都明白罗马城存在的意义,谁也不希望罗马城第一次沾染上的鲜血就是罗马人的鲜血。om
就算是马略在进入罗马城以后发动了血色之夜,那也是针对于罗马城内贵族的一场屠杀而已,并没有祸及到普通的罗马城内百姓;即便是没有马略的屠杀,罗马城内的明争暗斗还是会让罗马城内每天都有人死去,但鲜血总是没有染上城墙不是吗?
从罗马共和国诞生的那一天开始,罗马人就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将军队带进罗马城;马略在占领罗马城以后也遵守了这个罗马人的规则,这不仅仅是一条法律,更是整个罗马民族的执念!
谁也无法想象,如果罗马城被敌人攻陷以后,罗马人会处于一种怎么的精神状态;甚至,绝大部分罗马人都不敢想象这个问题,毕竟罗马城可从来没有被敌人的军队包围过,真要是到了那么一天的话,所有罗马人都应该会拿起武器与敌人血拼到底吧。
罗马城之于罗马人的意义,就是雅典城之于希腊人的意义;只不过,罗马人的罗马城从来没有被敌人攻陷过,而希腊人的雅典城却曾经被亚历山大大帝统治过,这也是希腊人永远的耻辱。
不过现在好了,这个耻辱终于过去了;因为当初亚历山大大帝是和平吞并整个希腊半岛的,而布鲁图斯家族却在今朝硬生生的用军队攻陷了雅典城,这才是希腊人真正的耻辱。
可惜的是,现在的希腊人可没有罗马人的民族气节,更没有与雅典城同生共死的慷慨壮志;在提比里乌斯看来,希腊人与罗马人相比的差距,其实就在于希腊人从来没有建立过一个统一的国家,这就是为什么希腊人无法做到罗马人那种高度的原因所在。
无论希腊人曾经创造了多么璀璨的文明,也无论希腊人曾经做出了多少世人惊叹的奇迹,都不能否认希腊人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自己的民族这一事实;一个从来没有统一过的民族,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永远无法做到团结一致和齐心协力,自私才是希腊人真正的本质。
提比里乌斯不愿意在这些事情上多说什么,他也不会在意那些失魂落魄的希腊人会去想些什么;无论是雅典城邦的希腊人也好,还是斯巴达城邦的希腊人也罢,这些人终究都是各自城邦的希腊人,而不是希腊民族的希腊人,这就是为什么希腊人难逃被统治命运的关键所在。
留下两个军团的兵力驻守雅典城以后,提比里乌斯率领着剩下的七个军团继续向南进攻;这次,布鲁图斯家族大军的进攻对象却是斯巴达城邦最后的屏障――伯罗奔尼撒地区。
早在布鲁图斯家族大军在边境地区击溃希腊联军之后的第三天,斯巴达城邦的一万重装长枪兵就从斯巴达城邦出发,途径伯罗奔尼撒地区准备增援雅典城邦;结果,这支军队刚刚到达科林斯,就收到雅典城沦陷雅典城邦覆灭的消息。
得到了这个令人沮丧的噩耗以后,斯巴达城邦的将士们可不会为雅典城邦的灭亡而感到难过,他们只是在放弃了增援雅典城邦以后,就地进驻了科林斯城,准备在科林斯城抵挡布鲁图斯家族继续进攻的军队。
那些在边境地区溃败逃往伯罗奔尼撒地区的希腊联军溃兵,有很多也来到了科林斯城,这些人数将近一万的溃兵全部被斯巴达城邦的重装长枪兵们收编了,成为了重装长枪兵们的辅助军队。
将近两万人的军队,几乎就是整个伯罗奔尼撒地区的全部军事实力了;正在积极招募军队进行训练的斯巴达城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供更多的军队增援科林斯城,但为了鼓舞科林斯城内守军的士气,斯巴达城邦国王陛下的王位继承人却是带着三千近卫斯巴达重步兵来到了科林斯。
这些近卫斯巴达重步兵可是斯巴达国王最精锐的近卫军团中的斯巴达重步兵,如果说普通的斯巴达重步兵就是世界上最精锐的步兵之一的话,那么这些近卫斯巴达重步兵可就是比普通斯巴达重步兵强了整整一个档次的存在,其恐怖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此外,斯巴达城邦的王位继承人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就算你是国王的儿子也必须要有傲视群雄的战斗力才可以担任这个王位的继承人;所以,在这个战功赫赫的王位继承人带着三千近卫斯巴达重步兵来到科林斯城以后,他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科林斯守军的最高统帅。
布鲁图斯家族的七个军团,虽然名义上是七个军团的军队,但是实际上也就不到五个军团的实际兵力而已;在之前的战斗中,布鲁图斯家族各个军团付出的伤亡代价也不小,处于战争期间的话又来不及补充,这些军团自然都是非满员状态了。
不过,以将近五万人的兵力对对付只有两万之众把守的科林斯城,对于布鲁图斯家族来说还是占尽优势的;只不过,要想拿下有三千近卫斯巴达重步兵把守的科林斯城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布鲁图斯家族不付出足够的鲜血为代价是不可能的。
提比里乌斯也知道与斯巴达城邦的战争,注定了就是一场用鲜血和人命去堆积的战争;在正式发动对伯罗奔尼撒地区的进攻之前,提比里乌斯已经派遣亲卫从布鲁图斯家族的后方抽调三个领袖军团增援前线了,无论付出多么惨重的代价,提比里乌斯都要完成对希腊半岛的统一!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布鲁图斯家族,遇上了死战到底的斯巴达城邦,这是一场还没有开始就让人闻到了血腥味的战争;既然惨烈的战斗和血腥的搏杀全部都无法避免,那么就让所有的一切都来的更猛烈些吧,胜利永远都是属于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强者的!
布鲁图斯家族的大军抵达科林斯城以后,立即就对扛着云梯推着攻城梯对科林斯城发起了全线进攻,以三千近卫斯巴达重步兵和一万重装长枪兵为核心的科林斯城守军也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严防死守,根本就没有后退一步的打算,甚至连一寸城墙都要与布鲁图斯家族的军队死争到底。
原本提比里乌斯是打算是七天时间攻陷科林斯城的,结果打了整整十二天以后,科林斯城内还有超过三千的守军;此时,布鲁图斯家族的五万大军已然不足两万五千了,科林斯城的每一寸城墙都变成了尸山血海,却还牢牢的掌控在斯巴达城邦的守军手中。
在十二天的血战力,这些来自斯巴达城邦的战士们最少斩杀了五百以上打算从城墙上逃跑的辅助军队,逼的那些曾经在战场上溃败过的希腊步兵也只能选择与进攻布鲁图斯家族的死战到底;可惜的是,十二天的时间已经足以让布鲁图斯家族的援军抵达了,明天终于要结束这场战斗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惨重代价”()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om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斯巴达城邦的战士们还在做着最后的抵抗,那些身穿红色战甲披着红色披风的近卫斯巴达重步兵们依旧战意高昂的守卫在科林斯的城墙上;十二天的血火搏杀,让科林斯城内的守军几乎死伤殆尽,但一直战斗在最前方的近卫斯巴达重步兵反而是伤亡最轻的守军。
三千近卫斯巴达重步兵还剩下将近一千五百名战士,而那些斯巴达城邦的重装长枪兵却只剩下不到两千人了;至于那些由溃兵组成的辅助军队,他们早就在残酷的厮杀中消耗殆尽了。
强大的近卫斯巴达重步兵用布鲁图斯家族将士们的鲜血证明了他们‘陆战无敌’的称号,曾经在边境地区利用铁甲骑兵几乎全歼希腊联军斯巴达重步兵部队的布鲁图斯家族军队,在这座科林斯城真正见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