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就获得了两个行省的统治区域,这还不包括卡拉贝斯在尤利乌斯家族战胜卢哥托里克斯的战斗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有鉴于此,弗拉维斯对于卡拉贝斯的越来越强大一直就是持坐视不管的态度的;毕竟,他的强大与尤利乌斯家族的利益是没有冲突的,而弗拉维斯还从卡拉贝斯的眼中看不到野心的存在!
对于弗拉维斯这样的枭雄人物而已,他的性格和人生阅历足以看的出来一个人有没有野心,或者有什么样的野心;毋庸置疑,卡拉贝斯的眼睛中从来就没有任何独霸一方的野心。
无论怎么样,反正弗拉维斯决定了信任卡拉贝斯;在给卡拉贝斯这个北上建议的同时,弗拉维斯还给了卡拉贝斯随意向尤利乌斯家族本土索要各种资源的权力。om只要卡拉贝斯开口,坐镇亚雷提恩的尤利乌斯家族继承人就会毫不犹豫的将卡拉贝斯所需的东西给他,这是弗拉维斯的承诺!
相比于弗拉维斯在军营内的忙碌,欧多瓦卡则是直接率领着自己的将士们就地找了一个中等部落的地盘休息了下来;经历了这一天的血战,两万五千美因茨部落大军也是付出了惨重的伤亡。
一万五千人规模的常规大军,现在只剩下四千日耳曼长枪兵和三千日耳曼斧头兵了,就算加上那不足两千的精锐弓箭手和一千余众的狂热战士;美因茨部落的常规军队也付出了五千名战士阵亡于战场的代价,这可不算是小伤亡了。
至于一万人规模的精锐大军,五千左右的日耳曼精锐斧头兵已经只剩下两千人,而五千日耳曼贵族骑兵更是只剩下一千人而已;将近七千精锐之师的损失,让欧多瓦卡的脸色也是难看不已。
满打满算的话,欧多瓦卡麾下的两万五千美因茨部落大军,也就只剩下大概一万三千左右了;虽然在兵力上已经占据着优势地位了,但是一万两千战士的阵亡,还是让活下来的美因茨部落战士们的心里很是难过,毕竟他们可都是一个部落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兄弟。
欧多瓦卡后背在战斗中被尤利乌斯家族的三名百夫长的短剑给刺中了,身上其他部位的所受的伤也绝对不下十处;来到这个部落以后,这个部落的人们热情的招待了抗击侵略者的日耳曼勇士们,并找来了所有的药草给受伤的战士们敷上。
就在这些受伤的战士们咬紧牙关敷草药、没有受伤的战士们默默的坐下休息的时候,一群身穿黑色紧身战甲的武士缓缓从远处走来;跟在这群武士身后的,还有大约五千名手持武器的女战士。
原本还在伤口敷药的欧多瓦卡看到来让和他们身后的女战士以后,立即怒气冲冲的站起来,对着不远处的来人大声怒道:
“阿瑞斯!我都跟你说过了,战争是日耳曼男人的事情,也是绝对不允许女人插手的事情;在我们这些日耳曼男人没有死绝之前,我是绝对不可能让日耳曼女人走上战场的!
就算你们是我们美因茨部落最好的朋友,我也不可能允许你们这种想要派遣我们日耳曼女人走上战场的行为;你不要劝我,劝我也没有任何用,我早就已经和你说过这些话了。”
不错,来人正是奥古斯都家族悲歌死士战斗部的负责人阿瑞斯;在上次尤利乌斯家族同时进攻诺里库姆地区的萨尔茨堡部落和伊利里亚王国开始,悲歌死士的注意力就重点转移到了尤利乌斯家族身上,并出手劫走了被押往亚雷提恩的伊利里亚王国王国。
但悲剧的是,伊利里亚王国的国王竟然在悲歌死士返回阿尔卑斯山脉内部的基地时,不小心坠入悬崖死了;好吧,失去了这个重要人物以后,悲歌死士不得不想办法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诺里库姆地区的萨尔茨堡部落首领克莱德,原本也是悲歌死士潜在的合作对象;但弗拉维斯的重用,让克莱德成为了尤利乌斯家族第八军团的军团长,悲歌死士自然不可能冒险去找他了。
尤利乌斯家族在夺取了诺里库姆地区和伊利里亚地区以后,继续扩张的方向也就只剩下北方的日耳曼蛮族和西部的高卢蛮族,以及东方的达西亚蛮族了;尤利乌斯家族西部的高卢蛮族,都是由尤利乌斯家族新晋的统帅卡拉贝斯去负责征服的。
对于这个卡拉贝斯,虽然奥古斯都家族的奥斯卡领袖并没有说过什么,但以悲歌死士的情报能力自然不难得知卡拉贝斯的真实身份了;所以,高卢大地上的事情有卡拉贝斯负责以后,也不需要悲歌死士从中掺合什么。
而更东方的达西亚蛮族势力,那里可是真正的贫瘠之地了,地广人稀且极其贫瘠,尤利乌斯家族应该不可能将扩张的方向放在东方的达西亚蛮族势力;另外一个影响悲歌死士决断的因素,则是悲歌死士在达西亚蛮族势力范围内的实力很弱小,根本不足以影响大局。
最后剩下的北方日耳曼蛮族就不一样了,悲歌死士大本营所在的阿尔卑斯山脉深处,与日耳曼蛮族所在的日耳曼大地是紧密相连的;很多悲歌死士内部的战士训练,都是在危机四伏的日耳曼丛林中完成的,甚至悲歌死士与很多日耳曼蛮族部落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为了训练的时候,不引起日耳曼蛮族部落的疑心,也为了避免彼此之间可能产生的冲突;在悲歌死士的发展过程中,与日耳曼蛮族部落的联系也是越来越密切,甚至在很多日耳曼蛮族遇到自然灾害或者粮食危机的时候,都是悲歌死士出手相助的。
与骁勇善战一样是日耳曼蛮族特征的是知恩图报,悲歌死士对日耳曼蛮族部落的帮助,让悲歌死士的成员们成为了所有日耳曼人的朋友;无论是在美因茨部落阿格里狄古马特,还是特里尔部落的上日耳曼,亦或是最北方博登肖姆部落的撒克逊,悲歌死士都是日耳曼人欢迎的朋友。
阿瑞斯在没有成为战斗部负责人以前,也曾经在高卢大地上经受过各种残酷的训练;那个时候,阿瑞斯经常一个人在危机四伏的日耳曼丛林中打猎求生,并遇到了喜欢通过与野兽搏杀来增强自己实力的欧多瓦卡。
两个年纪相仿,又同样战斗力惊人的年轻人遇到了,难免就会‘切磋’一番;两个人就这样打着打着成为了最好的朋友,阿瑞斯把欧多瓦卡当成了自己悲歌死士以外唯一的朋友,而欧多瓦卡也是视出身于悲歌死士的阿瑞斯为自己最亲密的好兄弟。
早在尤利乌斯家族意图进攻日耳曼蛮族的时候,悲歌死士就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情报证明尤利乌斯家族即将入侵日耳曼蛮族;无论是出于奥古斯都家族制约尤利乌斯家族的方阵考虑,还是出于悲歌死士与日耳曼蛮族的友谊考虑,悲歌死士都应该秘密帮助日耳曼蛮族对付尤利乌斯家族。
不过,悲歌死士的哈迪斯可不敢在这种事情上擅自做主;在亲在前往叙拉古请示了奥斯卡,并获得了奥斯卡的首肯以后,哈迪斯立即开始调动悲歌死士的力量秘密援助日耳曼蛮族。
面对尤利乌斯家族的入侵,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日耳曼蛮族的美因茨部落;于是,哈迪斯就派遣了与美因茨部落首领欧多瓦卡关系最好的阿瑞斯亲自率领一些悲歌死士的战士们前往美因茨部落,帮助美因茨部落加紧训练军队,并给他们送去了很多作战物资。
日耳曼蛮族的军队战斗力本就很强,阿瑞斯率领的战士们只是尽可能的加强了这些日耳曼战士在配合方面的训练而已;美因茨部落的长枪兵之所以可以打得那么出色,与阿瑞斯等人的加紧训练也是有着分不开的联系的。(。)
“第五百四十二章·并肩作战”()
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阿瑞斯等人可以竭尽所能的在短时间内提升美因茨部落战士们的战斗力,却无法从根本上让美因茨部落拥有与尤利乌斯家族大军对抗的本钱;就算是美因茨部落可以一次挫败尤利乌斯家族的进攻,但也不可能抵挡得了尤利乌斯家族集结主力大军的进攻。
所以,一开始悲歌死士的智囊们给美因茨部落想出的办法就是立即召集其他地区的日耳曼蛮族部落支援自己;只要美因茨部落获得了其他部落的支持,那么尤利乌斯家族就不可能在日耳曼丛林中战胜得了数个日耳曼蛮族部落的联合大军。
无奈的是,欧多瓦卡就是一个天生的犟驴,他相信阿瑞斯告诉他的尤利乌斯家族军队很快将会对美因茨部落发起进攻;他也愿意把自己美因茨部落的战士们全部交给阿瑞斯的人进行训练。
但是,他就是死活不愿意向其他的日耳曼蛮族部落请求支援;理由也很简单,美因茨部落的勇士们还没有与敌人厮杀过呢,怎么能在战斗还没有开始之前就怯弱的四处寻找援军呢?
欧多瓦卡把事先向其他日耳曼部落求援,看做了是一件怯弱的事情,并一定要与入侵者打完一场再说;虽然阿瑞斯与欧多瓦卡是好朋友,但这种涉及到美因茨部落内部决策的大事,阿瑞斯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无可奈何的任由欧多瓦卡而去了。
不过,接下来的另外一件事情又让阿瑞斯被欧多瓦卡气的哭笑不得了;原来,在得知尤利乌斯家族的大军已经正式进入美因茨部落的阿格里狄古马特以后,他暴躁的立马要率领大军迎战。
这也不是什么阿瑞斯不能接受的事情,敌人都打上门来了,欧多瓦卡率军迎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欧多瓦卡在率军迎敌的时候,死活不带那五千战斗力不俗的女战士。
日耳曼女战士的战斗力或许比不上那些战斗力彪悍的日耳曼战士们,但五千之众的数量也是一股不小的战力了;欧多瓦卡的偏执,还是让阿瑞斯所有的劝说变成了最后的苦笑。
在欧多瓦卡出征以后,阿瑞斯很快就得到了其他悲歌死士送来的情报;尤利乌斯家族的另外一支军队,同样由三个军团组成的大军,竟然已经从波海姆地区直接向马科曼尼地区的日耳曼蛮族马科曼尼部落发起了进攻,并且迅速占领了整个马科曼尼地区!
更为严峻的是,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在占领了波海姆地区和马科曼尼地区以后,并没有停下进攻的步伐,而是立即又向卡狄地区的达姆部落进军了;尤利乌斯家族这路大军的迅猛进军,彻底震惊了身在美因茨城内的阿瑞斯,也让美因茨部落的处境变得危急起来。
悲歌死士增援的日耳曼蛮族部落可不仅只有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的美因茨部落,马科曼尼地区的马科曼尼部落也是悲歌死士重点增援的对象;毕竟,这两个部落都是首当其冲可能遭受尤利乌斯家族进攻的日耳曼蛮族部落。
但谁也没有想到,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中最孱弱的马科曼尼部落竟然这么快就被占领了;阿瑞斯相信有悲歌死士和马科曼尼部落的日耳曼战士在,马科曼尼地区的反抗就永远不会停止。
可是,有一点却是阿瑞斯不得不承认的,那就是马科曼尼地区沦陷以后,卡狄地区的达姆也面临被进攻的危机;整个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中的博登肖姆部落和哥特部落都不可能增援美因茨部落了,他们肯定是立即增援更靠近他们的达姆部落。
再加上已经被毁灭的马科曼尼部落和正在遭受进攻的达姆部落,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已去其四,剩下的能够支援美因茨部落的也就只剩下上日耳曼地区的特里尔部落和下日耳曼地区的巴达维部落了;就是这两个部落,也不可能全力增援美因茨部落。
上日耳曼的特里尔部落,他们的主要职责可是抵挡高卢蛮族的军事入侵;就算现在高卢蛮族已经无力入侵日耳曼蛮族了,特里尔部落也不可能抽调过多的军队增援美因茨部落,毕竟他们还是需要留下足够的军力防守高卢蛮族的。
下日耳曼的巴达维部落,他们的对面就是新近几年飞速崛起的不列颠蛮族,这些来自于海外的不列颠蛮族也拥有着强大的实力和勃勃的野心,让高卢蛮族的雷恩部落和日耳曼蛮族的巴达维部落都是应接不暇,各自的军队也是高度戒备着蠢蠢欲动的不列颠蛮族。
如此一来,目前的局势让美因茨部落根本就不可能从其他日耳曼蛮族部落获得足以扭转局势的增援,美因茨部落只得靠自身的实力去应对尤利乌斯家族的进攻了;这就是为什么阿瑞斯带着五千日耳曼女战士前来增援欧多瓦卡的原因。
阿瑞斯并没有理会欧多瓦卡的怒吼,他只是让自己身边的悲歌死士战士们把五千女战士安顿好,然后他就自顾自的来到欧多瓦卡身边,并将欧多瓦卡拉到了一旁的一颗大树附近。
“你以为我愿意让你们美因茨部落的这些女人拿着武器去战场上和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拼命吗?我刚刚收到消息,尤利乌斯家族的另外一路大军已经从波海姆地区攻入了马科曼尼部落的马科曼尼地区,并成功的击败了马科曼尼部落的军队,占领了马科曼尼地区。
而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并没有就此停止进攻,他们在留下一个将近万人的军团驻守马科曼尼地区以后,就带着另外整整两个军团的兵力向卡狄地区的达姆部落展开了进攻。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就意味着美因茨部落以东和以北的四个部落都不可能有援军来支援美因茨部落了;而美因茨部落以西的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他们的军队需要防备什么还需要我来说吗?你告诉我,你除了利用美因茨部落的每一份力量坚持下去,还能怎么办?”
阿瑞斯的话就好像一颗颗巨石砸向了欧多瓦卡的心间,砸的欧多瓦卡这样的意志坚定之人都有点晕乎乎的了;他甚至连思考都来不及思考,就结结巴巴的问道:
“这这这怎么可能?马科曼尼部落,可是我们日耳曼人的七大部落之一啊,怎么可能就这么被尤利乌斯家族的军队给摧毁了?”
看着瞠目结舌的欧多瓦卡,阿瑞斯也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然后略带安慰的解释道:
“欧多瓦卡,你也不要想太多,马科曼尼部落也不算是被摧毁了;只是马科曼尼部落的五千军队已经被尤利乌斯家族的军团消灭,他们的首领也战死了,马科曼尼部落当年建造的马科曼尼城,也被尤利乌斯家族占据了,但马科曼尼部落的人却是尤利乌斯家族杀不尽的!”
即便是如此,欧多瓦卡的眉宇之间还是满满的难以置信;已经在日耳曼大地上繁衍生存了数百年的马科曼尼部落竟然瞬间被敌人给打成了这个样子,不由的让欧多瓦卡心里难过不已。
日耳曼蛮族的七大部落,可不是互相仇视的高卢蛮族七大部落,而是当年一起团结一致守卫家园、开疆拓土的七大兄弟部落;现在,马科曼尼部落的遭遇,让欧多瓦卡这个美因茨部落的首领也是心里难受,很快这种难受就变成了对尤利乌斯家族的痛恨。
欧多瓦卡回头用满是嗜血暴虐的眼神看了看白天战斗的战场,然而转身对着阿瑞斯说道:
“阿瑞斯,我同意你让那些女战士参战的建议了;另外,我还需要你帮我一个忙。你之前说的很有道理,我们美因茨部落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抵达这个所谓的尤利乌斯家族的进攻;但是,我们又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实力去对付这些入侵者。
所以,我会在整个阿格里狄古马特地区招募所有自愿抵抗侵略者的日耳曼勇士;我们美因茨部落的武器全部都堆放在了美因茨城内的库房中,这些武器和新招募的日耳曼勇士我都会全部交给你,我希望你可以帮助我训练好他们,让他们成为真正的战士!”
迎着欧多瓦卡期待的眼神,阿瑞斯坚定的点了点头,承诺道:
“欧多瓦卡,你就放心大胆的在前方战斗吧,我会带着我麾下的战士们源源不断的为你们美因茨部落训练战士的;只要我在后方,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增援。如果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我会与你站在一起,和你并肩作战到最后一刻!”
这次,欧多瓦卡没有再说什么,而是重重的拍了拍阿瑞斯的肩膀,然后转身回到了他的军队中去了;而阿瑞斯,也是径直来到了自己麾下的战士们身边,带着他们再次踏上了前往美因茨的路。
一场由尤利乌斯家族发起的入侵日耳曼蛮族的战争,已经将远在高卢大地的卡拉贝斯和一直保持神秘的悲歌死士都涉及了进来;接下来,这场战争的走向却是谁也预料不到的,到底谁才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只能等到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了!(。)
“第五百四十三章·各方增援”()
吠犬之用,胜于睡狮。om
――亚里士多德(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悲歌死士的存在,让原本消息交流缓慢的日耳曼蛮族部落之间有了更为迅速的情报交换;马科曼尼部落的沦陷和美因茨部落遭受大规模进攻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被其他各个日耳曼部落的首领知道了,他们也都相应的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上日耳曼地区强大的特里尔部落,在获得情报的当天就组织了五千日耳曼斧头兵增援美因茨部落;以特里尔部落拥有的四万大军,分出五千战士去增援美因茨部落并不算大问题,剩下的三万五千大军也足够防守上日耳曼地区看。
下日耳曼地区的巴达维部落就没有这样的援助给美因茨部落了,毕竟巴达维部落本身的实力并不强大;即便是在不列颠蛮族的咄咄逼人之下,巴达维部落也不过是在特里尔部落的大力支持下将自己部落的军队扩充至两万五千之众而已。
就这两万五千将士还仅仅是处于防守姿态而已,巴达维部落又怎么可能有剩余力量可以去大规模的援助美因茨部落呢?不过,日耳曼蛮族七大部落之间的同气连枝还是让巴达维部落象征性的派出了三千日耳曼战士,这三千人也算是巴达维部落咬紧牙关节省出来的了。
除了特里尔部落和巴达维部落派出的这八千援军以外,其他的日耳曼部落就没有办法援助美因茨部落了;马科曼尼部落的无法援助就不用说了,他们已经在名义上灭亡了。
而卡狄地区的达姆部落,他们自己的战争也才刚刚开始而已;达姆部落占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