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小汉诺亲自担任总督的拜萨西恩行省,则依旧由阿比多斯的军团防守;另外,从的黎波里撤出来的希米卡军团和吉斯肯军团也应该归属于拜萨西恩行省指挥。
如此一来,整个拜萨西恩行省就拥有三个军团,总计两万九千精锐大军;对于拜萨西恩行省的军队最高指挥官,小汉诺则是毅然决然的站出来,表示自己愿意担当这样的重任。
除了这两个本土行省的布置以外,小汉诺对于的黎波里的安排则是将这个迦太基王国新占领的行省,交给东方的利比亚王国,以换取利比亚王国对迦太基王国的支持。
小汉诺认为,无论是对迦太基王国虎视眈眈的阿德赫巴势力,还是野心勃勃的朱古达势力,都是不愿意屈居于人下、且对迦太基王国充满野心的势力,根本就没有拉拢的可能。
即便是他们愿意暂时与迦太基王国和平共处,也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最终还是要与迦太基王国兵戎相见的;相比较而言,利比亚王国就完全不一样了。
利比亚王国本就是被迦太基王国一手扶植起来的新兴王国,其与一心想要重新统一努米底亚王国的阿德赫巴势力本就死敌;至于朱古达势力,那更是所有原努米底亚王国势力的公敌。
这样一想的话,就发现利比亚王国的处境也不比迦太基王国好很多;大家的敌人都是阿德赫巴势力和朱古达势力,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道理小汉诺相信利比亚王国还是明白的。
但以目前的局势来说,即使利比亚王国明白这个道理,其与阿德赫巴势力和朱古达势力也不可能有什么直接冲突;毕竟,利比亚王国可是被迦太基王国的的黎波里行省隔离在东方了。
所以,一旦迦太基王国愿意将完整的的黎波里行省转交给利比亚王国;利比亚王国就会成为拥有两个行省,且与朱古达势力相接的势力,也可以直接为迦太基王国分担军事压力。
这样的安排,对于迦太基王国来说,也是利大于弊的;要知道,的黎波里行省可是比较落后的地区,根本无法与迦太基王国本土繁华的阿非利加行省和拜萨西恩行省相比。
迦太基王国统治着的黎波里行省,不仅会拖累自身的经济发展,还会分散迦太基王国本就不多的军事力量;如果一直强占着的黎波里行省不放,反而会成为迦太基王国的负担。
而凭借着的黎波里行省与利比亚王国结为盟友以后,迦太基王国就可以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和盟友;并由这个盟友去主动分担来自于朱古达势力的军事压力。
迦太基王国在失去了的黎波里行省以后,反而可以集中兵力去防守本土的两省,并拥有更多的军队去应对阿德赫巴势力的咄咄逼人之势;这对于迦太基来说,可谓是一举两得啊!
小汉诺在迦太基元老院的演讲,简直就是一次华丽丽的个人性;在场的每一位迦太基王国的贵族,都不由自主的为小汉诺的计谋感到震惊和欣喜,以至于小汉诺演讲还没有结束,就获得了在场所有贵族们热情的掌声和欢呼。
一鸣惊人的小汉诺并没有就此结束自己的这场个人性,他还提出来了另外一个让所有贵族都欣喜若狂的建议:那就是希望元老院允许迦太基贵族在特殊时期,自行招募军队参与保卫迦太基!
小汉诺的此举,完全就是为了自己名正言顺的扩军而做准备;但这个建议,无疑获得了整个迦太基王国贵族阶层的大力支持,毕竟谁都是自私的,谁又不愿意扩充自己家族的实力呢?
不过,迦太基元老院的元老们也不是傻子;他们自然知道小汉诺的这个建议对于迦太基王国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对迦太基元老院的权力削弱有多厉害,所以,他们明确的拒绝了这个建议。
面对元老院的直接拒绝,小汉诺并没有感到失望;这次,只不过是他对元老院的一个试探而已,也是其将这个野心的种子埋到贵族们的心里罢了。
对于小汉诺来说,此次演讲,其最大的收获就是用自己的表现和谋略,获得了整个迦太基王国贵族阶层的认可;这对于汉诺家族的大业来说,才是最为有意义的成功。
虽然迦太基元老院直接拒绝了小汉诺贵族自行募兵的建议,但是他们对于小汉诺的其他建议还是全部同意了;尤其是小汉诺自荐担任拜萨西恩军事统帅的事情,元老们更是一致同意了。
元老们为了表彰小汉诺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及小汉诺勇于担任拜萨西恩行省军事统帅的魄力;决定授予小汉诺迦太基元老院高级元老的荣誉职务,也就是说,年纪轻轻的小汉诺,已然成为了迦太基元老院最高等级的元老之一了,真正的成为了迦太基王国最有权力的人之一了!(。)
“第四百四十八章·两国结盟”()
最初的人是球形的人,两个个体背靠背粘合在一起,有两张脸,八只手和脚,两副生殖器。宙斯和众神担心人类过于强大,不敬神灵,于是把球形的人劈成两半。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一直在寻求与自己相结合的另一半。
――柏拉图(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以后,小汉诺就满载着荣誉与收获返回自己的拜萨西恩而去了;在临别前,小汉诺还与诸多迦太基城内的贵族们进行了私密的会谈,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盟约。
其实,小汉诺之所以能够提出那么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根本就不是他自己本人的努力,而是来自于他身边的一位重要智囊;那就是由奥斯卡亲自命令派遣而来的塔希提!
塔希提本来的任务是在北非地区打造锦衣卫的情报网,后来随着局势的展,锦衣卫组织的情报网络也迅扩张;直到现在,锦衣卫基本已经大致覆盖了整个北非地区了。
原本锦衣卫还在展阶段的时候,塔希提只需要坐镇毛里塔尼亚就可以了;但随着锦衣卫的迅展,塔希提必须走出偏僻的毛里塔尼亚,来到信息传递更为便捷的迦太基王国。
正好,此时小汉诺也与奥古斯都家族搭上了关系;于是,塔希提就被奥斯卡顺势派遣到了小汉诺的身边,开始为小汉诺出谋划策,并为他提供各种所需要的情报。
因为奥古斯都家族的实力有限,根本就不可能对迦太基王国本土的事务做出过多的干涉;所以,奥古斯都家族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小汉诺这个楔子上。
帮助小汉诺建立属于汉诺家族的私人军队,只是奥古斯都家族插手迦太基王国内部事务的第一步而已;塔希提的存在,也不仅仅是给小汉诺出谋划策,更多的还是监视小汉诺的一举一动。
事实上,小汉诺的幼稚远奥斯卡的预料;年纪轻轻就走到高位的小汉诺,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应的能力,他甚至将奥古斯都家族派来的塔希提依仗为心腹之人,并加之以收买。
面对小汉诺的收买,塔希提转身就将小汉诺的私心禀报给了奥斯卡;奥斯卡为了奥古斯都家族的北非战略,不仅没有勃然大怒,反而顺势让塔希提假意接受小汉诺的收买。
有了塔希提的假意加入以后,小汉诺对塔希提就更为依仗了;不仅什么事情都与塔希提商量,其对塔希提的话更是言听计从,毫无戒备之心。
不过,塔希提也没有让小汉诺失望;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奥古斯都家族的资源,一步步的帮助小汉诺夺得了拜萨西恩行省的总督之位,并为小汉诺出谋划策拉拢了相当一部分贵族的支持。
塔希提的殚精竭虑自然被小汉诺看在眼里,由此,小汉诺对塔希提就更为信任,连最私密的事情都不会隐瞒塔希提;甚至,小汉诺还名正言顺的委任塔希提为拜萨西恩行省的代理总督!
除此以外,在奥古斯都家族帮助下组建起来的汉诺家族秘密军队,小汉诺也慷慨的交给了塔希提进行负责;也就说,这支汉诺家族的秘密军队,实际上是控制在塔希提手里的。
当然,塔希提也没有让小汉诺失望;无论小汉诺给予了塔希提多大的权力和信任,塔希提依旧是在小汉诺面前恭敬有加,并一心一意的为小汉诺出谋划策,这让小汉诺感动不已。
毋庸置疑,这次小汉诺的迦太基之行,就是出自于塔希提的手笔;小汉诺在迦太基元老院中提出的各项建议,也都是塔希提事先为小汉诺想好的策略,小汉诺只不过是照本宣科罢了。
其实,这些由塔希提提供给小汉诺的策略,可不是塔希提自己主动提出来的,那都是奥古斯都家族的智囊团想出来的,目前对迦太基王国最为有利的策略。
虽然奥古斯都家族自己的北非战略也包括了消灭迦太基王国,但是,这必须要由奥古斯都家族去做,而不能让其他的势力捷足先登;否则,就会彻底打破北非大6上原有的平衡。
以迦太基王国本土两个行省的富庶程度,只有这两个行省在**无能的迦太基王国手中,奥古斯都家族才可以放心大胆的忙于展自己家族的领土;要不然,奥古斯都家族可就没有放心了。
无论是心有大志的阿德赫巴,还是雄心勃勃的朱古达,只要这两者之一占据了迦太基王国的阿非利加行省和拜萨西恩行省;他们就会迅强大起来,取代迦太基王国成为北非霸主。
这样的局面,可不是奥古斯都家族想要看到的局面;所以,塔希提才帮助小汉诺出谋划策,让他出面拯救迦太基王国与危难之中,并让他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利益。
小汉诺对塔希提的信任,决定了他所有的一切都不可能瞒得过奥古斯都家族;既然奥古斯都家族可以完全掌控小汉诺,那为什么不帮助他迅强大起来呢?
要知道,小汉诺的势力从一开始,就是在奥古斯都家族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现在,塔希提更是在小汉诺的势力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才是奥古斯都家族决定大力扶持小汉诺的关键所在。
将来,只要机会合适,塔希提的存在就可以轻易的将小汉诺取而代之;然后,再带着展起来的小汉诺势力,顺理成章的并入奥古斯都家族,这样的结果才是奥斯卡想要的结果。
这次,小汉诺依靠塔希提的计谋,不仅让拜萨西恩行省的驻军增加了两万,还让自己成为了拜萨西恩行省两万九千大军的最高统帅;这简单让小汉诺感到难以置信。
更为让小汉诺兴奋的是,自己不仅收获了迦太基贵族们的大肆追捧,还被迦太基元老院授予了高级元老的荣誉职务;这可是自己的父亲四十岁是才获得的荣誉啊!
小汉诺自然知道这一切都是谁帮助自己获得的,所以,一离开迦太基城以后;在返回拜萨西恩行省的路途中,小汉诺就急不可耐的将拜萨西恩行省驻军的副统帅职务交给了塔希提,以示感谢!
年纪轻轻的小汉诺,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安安分分坐下来处理政务军务的人;相比于繁琐的政务和无聊的军务,小汉诺更喜欢纸金醉迷的宴会和美丽动人的贵族小姐。
从小汉诺担任拜萨西恩行省总督以来,他基本就没有处理过什么像样的政务和军务;无论是拜萨西恩行省的政务,还是汉诺家族的秘密军务,几乎全部都是由塔希提一人在操控。
毫不夸张的说,汉诺家族的秘密军队,根本就不认识小汉诺是谁,他们只知道塔希提一人而已;就算是那些拜萨西恩行省的官员们,也更为尊敬塔希提,而不是小汉诺。
所以,小汉诺在担任了拜萨西恩行省驻军统帅以后,立即就把副统帅的职务给了塔希提;其目的自然就是自己继续做甩手掌柜,而让塔希提去处理那些烦人的琐碎事务了。
就在小汉诺和塔希提返回拜萨西恩的同时,迦太基元老院派往利比亚王国的使者也会快马加鞭出了;他的使命,就是将的黎波里行省交给利比亚王国,并说服利比亚王国与迦太基王国结盟。
因为利比亚王国的都距离迦太基王国实在是太过于遥远了,所以使者根本就不是从6上行走的,而是乘坐船只由海路前往利比亚王国都,向利比亚王国递交国书。
在小汉诺与塔希提返回塔普苏斯半个月以后,出使利比亚王国的使者就带着盟约返回了迦太基;之后的数天时间内,利比亚王国的一万五千大军就浩浩荡荡的进驻了的黎波里行省。
随即,迦太基王国在的黎波里行省的希米卡军团和吉斯肯军团就相继撤出了的黎波里行省,退回到了迦太基王国的拜萨西恩行省,并接受小汉诺这位统帅的指挥。
小汉诺在这两个军团的入驻仪式上出现了一次,并正式接过指挥官权力的以后,就把这些军事上的事情全部交给了塔希提,他自己就忙于参加宴会,接受贵族小姐们仰视去了。
这两个军团的三位主将,希米卡和希米科以及吉斯肯,早就对小汉诺这位不管事总督和塔希提这个隐形总督有所耳闻了;对于眼前生的这些,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惊讶了。
在小汉诺离开以后,塔希提就以副统帅的身份为两个军团的将士们举办了盛大的欢迎仪式,晚上的时候还举办了一场酒肉俱全的篝火晚会;此举,让两个军团的将士们都对塔希提好感倍增。
除了这两个军团以外,原本就驻守在拜萨西恩行省的阿比多斯军团塔希提更加不会冷落了;在这边举办篝火晚会的时候,塔希提也派人为守在边境地区的阿比多斯军团送去了大量的酒肉。
经过了几天的适应调整以后,塔希提确立了自己的指挥官身份以后,就将希米卡和吉斯肯的军团派往了拜萨西恩行省西部的边境地区;阿比多斯的军团,则是被召回来驻守塔普苏斯。
与此同时,迦太基王国的阿非利加行省也完成了自己的军事部署;担任阿非利加行省驻军统帅的维密那,亲自率领自己的军团与萨卡伯军团前往了西部边境地区,阿比多斯的骑兵军团也被维密那留下来继续驻守边境,而阿米卡斯的步兵军团则被维密那派回迦太基城驻守。(。)
“第四百四十九章·南征北伐”()
最好的音乐是这种音乐,它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特别是使那个在品德和修养上最为卓越的一个人快乐。
――柏拉图(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完成了这些部署以后,迦太基王国的本土防御体系基本就确立下来了;在首都所在的阿非利加行省,维密那亲自率领两万九千精锐的大军驻守在西部边境地区,迦太基城内则留下了一万步兵驻守。
在小汉诺的拜萨西恩行省,希米卡军团和吉斯肯军团的两万步骑大军同样驻守在西部边境地区,阿比多斯的九千步骑大军则是留守塔普苏斯城,担任行省首府的驻军。
在迦太基王国本土的南部,则是已经属于利比亚王国的的黎波里行省,那里驻守着迦太基王国盟友的一万五千大军;其中有奇拉斯伯将军指挥的五千骑兵军团,波德希姆将军指挥的一万步兵军团。
利比亚王国的这两个军团,也都是驻守在的黎波里行省的西部边境地区,以防止朱古达势力有可能的进攻;至此,整个北非大陆,就彻底被一条纵向线分割开来了。
这条自阿非利加行省最北方,一路经过拜萨西恩行省,最后抵达的黎波里行省最南方的纵向线上,一共驻守了迦太基王国的四万九千大军和利比亚王国的一万五千大军。
分割线的东部,就是迦太基王国和利比亚王国;西部,则是阿德赫巴的努米底亚王国和朱古达的撒哈拉王国,四方势力就这样被彻底的分割开来了。
事实上,塔希提在构筑好了拜萨西恩行省的军事防线以后,就开始着手扩大汉诺家族的私军规模了;早前只有三千之众的汉诺家族私军,已经不足以适应目前的局势了。
为了更好的扩充己方的实力,塔希提必须要将这支私军的规模继续扩大,以达到足以适应目前的局势,且可以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境地。
现在,汉诺家族已经在奥古斯都家族的支持下拥有了自己家族的武器装备打造能力;虽然产量并不是很高,但也足以让汉诺家族的私军规模扩充到五千之数了。
再加上这支私军有着奥古斯都家族的精干百夫长和大队长们统帅着,其战斗力已然是不俗了;不过,没有经历过实战的军队,终究还是无法成为精锐的。
于是,塔希提就开始拿着这支私军试探拜萨西恩行省的诸位军团长了;当然,塔希提可不会告诉他们私军的真实规模,这些所谓的试探,不过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点到为止罢了。
在一次由塔希提主持的军事会议上,塔希提在会议结束以后特意留下了四位军团主将;待其他人都离开以后,塔希提才隐晦的提出,汉诺家族有一些侍卫需要去军团中进行特殊训练,并询问四将方不方便。
从始至终,塔希提都没有说出具体的侍卫规模,也没有点到要去哪个军团;但四将却都明白了塔希提的意思,也懂得塔希提为何要留下他们单独说这件事情。
其实,塔希提的试探是很明显的,也是情理之中的;在汉尼拔没有兵败身亡之前,在座的这些将军们几乎都是坚定不移的汉尼拔追随者,他们都是不可能背叛汉尼拔投靠其他人的。
可惜的是,现在汉尼拔已经成为历史名词了;随着汉尼拔弟弟西奥法尼斯投降奥古斯都家族的事情被公开以后,就连汉尼拔本人都被受到了质疑。
在这样的局势下,还说什么追随汉尼拔,那就只是个笑话了;这些将军们都不是傻子,他们自然明白其自身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根本不可能躲避的了政治斗争。
塔希提的试探,只不过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罢了;愿意从今往后跟着汉诺家族和塔希提干的人,自然会同意汉诺家族的所谓侍卫前来自己的军团训练,不愿意的也就会直接拒绝。
现在这三个军团都处于汉诺家族的指挥之下,愿意追随汉诺家族的军团,自然可以享受到汉诺家族的特殊照顾,并和汉诺家族成为一家人;不愿意者,那就只能被无情的排挤打压了。
事实证明,迦太基的将军们可不都是汉尼拔那样的英雄人物;人类的本性,就是趋吉避凶。所以,这四位军团主将,无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