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对大唐和象雄都有利,他自然不好反对。特别是当李贡布趁着他酒醉把两个鲜花般娇嫩的羌人小丫头送到他的房间后,他便更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失控()
自大军入羌塘以来,马璘的心一直是提着的,现在一切尘埃落定,心神也是完全放松下来,不然他根本就不会喝醉。
高芊芊这种事情向来不管他,面对送上门来的美食他自然不会放过,两个羌人小姑娘青涩懵懂,偏又生得极美,正是他最喜欢的类型。
命令二女相互脱光衣服,看着两具娇嫩单薄的小小娇躯,他哪里还能按捺得住,立马便是扑了上去。
略小的少女痛哼一声,已经被马璘凶狠的冲入体内。另一位少女吓得小脸煞白,娇躯不住颤动,却更引动了马璘征服的**。
羌人少女看似单薄,身体却出乎预料的柔韧有有力,和以前接触过的女子不同。马璘放下一切,激烈的纠缠在两个小丫头之间一番大肆荒唐,斗室之内春色无限。
其他的安西军将校,也都得到了象雄王李贡布美人儿的馈赠,不过自是和马璘得到的二女无法相比。除却段秀实之外,其他人都坦然接受了象雄王的美意。
翌日离开房间,已是日上三竿。杜环大赞将军大人身体强壮,马璘已经习惯这个世家子的胡言乱语,厚着脸皮哼一声便算回应。
段秀实也已过来,看着马璘问道:“这两个象雄女子,要不要给她们安排住处,作为侍妾看待?”
马璘摆了摆手道:“不用了,留在府里当做侍女吧。成公你也知道,我的侍妾已经够多了,不过是两个羌人丫头而已,没必要给她们什么身份。”
段秀实点头道:“好。”
他也就是随口一问而已,这是马璘的私事,马璘不愿给二女身份,谁也管不着,只是可怜了这两个丫头,这可是几万羌人女子中挑选出来的。
话一出口,马璘忽然觉得有些恍惚。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已经变得这般无情了?
身为一军主将,说出去的话自然是没法更改。毕竟是件小事,马璘摇了摇头便把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
杀才们陪着自己的相好流了不少眼泪,忽然发现草甸上居然全都是象雄人的残户,清一色的都是羌人女人,立马便把原先的相好抛到了脑后。当下便有不要脸的去找军官支取每月一缗钱的例钱,这本就是他们该有的,段秀实自然应允,索性把这几个月的例钱一并发了下去。
又有了钱的杀才们极为开心,揣着沉甸甸的铜钱就去草甸上转悠去了。安西新军新一轮的播种计划,就这样没有任何意外的开始了。
这样的事情你情我愿,马璘和安西将校们自然不会去管。大军驻扎在受降城里,密探和斥候都已放了出去,持续不断的收集着情报。由于整个象雄故地已经算是唐军的势力范围,是以这次情报收集的范围极大,目标甚至直接扩展到了遥远的逻些河谷。
将来终究是要拿下逻些的,所以情报极为重要。更为重要的乃是地图,这是米雪带领的安西密探负责的任务。
马璘就在受降城内安坐,有着两位出挑的羌人小丫头的陪伴,日子自然是不算寂寞。兴胡商人们大批的赶到受降城,帮着安西军把缴获的物资一点点运过雪山,虽然不再是五倍的利润,可也是获利丰厚。
经过了这一战,有不少的兴胡小商人已经组织起了颇有规模的商队。有脑子灵活愿意冒险的兴胡商人直接盯上了刚建好的受降城,找到安西军请求允许在城内开设商铺。
在马璘的设计下,这里本就是要成为高原上的一个商业中心,是以马璘痛快的答应了兴胡商人们的要求。消息传出之后,立马便有大量的兴胡商人涌进受降城,在向安西军购买地皮之后,立马高价雇佣羌人开始建造房屋,一时间城市内变得极为热闹。
受降城位于象雄国北部,距离白石滩只有几天路程,这里是羌塘最高的一块平地,这一座城市便是这个世界上最高的一座城市。受降城东边是荒凉的苏毗部落的地盘,西边也曾是象雄国的故地,向北到了白石滩之后,再向北翻越几个山口便到了于阗,若是向西可以到达大小勃律。在这样一个地方修建一座城市,不单单是有极大的军事价值,同样是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兴胡商人们在此不但可以和高原上的羌人部落做生意,更可以打通商道,通过大小勃律到达天竺诸国。
城市繁荣起来,驻守在这里的安西军便可自给自足,不用再从安西运送给养,这对于马璘来说自然也是一件好事。
十几日之后,前往归仁军传令的使者回来,带回来的消息让马璘大为震惊,立马召集几位心腹幕僚商议此事。
几位幕僚来到将军府,进门就看见马璘一脸怒色,正在那里来回踱步。
“将军,发生了什么事了?”杜环小心问道。
马璘冷哼一声,把归仁军守将的文书狠狠地摔在桌上:“看看,都看看吧!李嗣业这是想干什么?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都护了?”
几人拿过文书一看,脸色都是变了。
李嗣业和荔非元礼奉命带七千安西健儿进驻小勃律作为大军后援,结果只在小勃律留下了两千老弱,带着五千精兵取道护密国直入河中,之后便再也没有消息了。
见到马璘的脸色,众人都知道马璘这是动了真怒。
进军河中开设军镇,这是将军大人一直想要完成的事情,安西军方面一直都是在为这件事情做准备,这次兵发羌塘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这件事。
而现在,李嗣业和荔非元礼不奉号令,竟然是抢先去了河中。他们明白将军不是担心二人抢功,而是担心那五千安西精兵。
河中之地局势未明,五千人贸然踏足其中,万一遭遇大食大军,那可就是第二次怛罗斯之战了。
将军大人便是如此,异族死上成千上万也没什么,就是见不得汉家儿郎遭受一点儿损失。现在听说这五千精兵涉足险地,焉能不怒?
几人心中都是快速的思索,过了一会儿,段秀实沉声道:“将军,事情已经发生了,急也没有用处。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和李嗣业将军取得联系,看看河中之地的局势如何了。根据之前的情报,河中之地大部分都已落入咄曷之手,李嗣业和荔非元礼都是宿将,应该不会出什么差池。”
马璘脸色阴沉,重重地叹了口气:“当初他请缨出战的时候,我便觉得无此必要,他却一定要出兵。我当时便觉得有些蹊跷,李嗣业亦是百战宿将,为何这般不识大体,现在想来,他一开始就打的这个心思。”
段秀实道:“将军没猜出李嗣业的意图,封大夫恐怕不会猜不出吧?”
马璘长出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封常清人老成精,李嗣业能瞒得过他,却定然瞒不过封常清。
想到这里,他心里慢慢也平静下来。
杜环点头道:“安西没人可以在封大夫面前玩弄花招,封大夫肯定猜到了嗣业将军的意图,却没有说破。显然他认为嗣业将军此行必能成事,这才没有告诉将军。既然嗣业将军此行封大夫也看好,将军也不要过于担忧了。”
马璘缓缓坐了下来,轻轻点了点头:“当局者迷,你们说的很有道理。嗣业百战宿将,进取河中机会选得颇好,有我等在高原上扼守道路,他便后顾无忧,若是局势不错,可在河中立足开设军镇,若是局势不妙,可从容经葱山南道退回安西。只要没有吐蕃截断道路的威胁,便可进退自如。五千铁骑纵横西陲,又有康王的支持,的确胜算极大。只是那五千健儿不比这五千安西新军,若是和大食兵正面硬撼,损伤怕是小不了了。”
岑参笑道:“将军爱兵如子,安西上下人人皆知。不过若是不敢和大食兵正面硬撼,还算什么安西铁骑!弩阵的确厉害,可仅仅靠着弩阵之威杀敌,将来的安西军慢慢就会折了锐气。河中虽无消息传来,我相信嗣业将军定能站稳脚跟。眼下还是先派人前往河中,和嗣业将军联系上再说。”
马璘点了点头。
慈不掌兵,他自知不是个合格的将军。李嗣业百战宿将,选择这个时候出兵河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世界上的事情本来就是充满了偶然性,等到万事俱备之后再出兵河中,说不定反而是会失去了机会。
事情到了这里,已经是脱离了马璘的掌控。
王正见临死之前,马璘说三年内出兵河中,这个时间主要考虑的乃是安史之乱爆发这个问题。如果安史之乱当真爆发,安西之兵已成孤军,河中驻军更是成了无本之木。所以首先要尽力阻止安史之乱爆发,保证陇右道路畅通,才能考虑进兵河中的问题。
然而如今局势已经完全不同,原来在安史之乱之后侵犯关陇截断河西走廊的吐蕃帝国已经行将崩溃,纵然是安史之乱爆发,吐蕃人也没有可能截断安西军的归路了。
没有了西山寇盗的威胁,安西军的道路可保畅通,安史之乱对于安西军而言便不再那么致命。
如今李嗣业不奉军令,提前进军河中,自然是想要建功立业。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很多事情都必须要重新考虑。
不过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和李嗣业先取得联系,搞清楚河中那边到底如何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义子()
信使归来后又过了十几天,两千从归仁军出发的安西老兵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是到达了受降城。
几乎同一时间,象雄王李贡布前来禀告,西边已经自立了百余年的十几个象雄部落都已归附,象雄国又增加了将近十万丁口。
这些部落原本是象雄国的一部分,象雄王李迷夏失国之后,由于远隔群山,吐蕃人从未实际上控制这一区域,是以这些部落并未成为吐蕃帝国的一部分。如今得知了象雄王复国的消息,立马前来投效。
不知不觉间,象雄人的力量便增大到了这个程度!
数万精兵驻扎在受降城之外,部落头人们在李贡布的引见之下前来将军府拜见马璘。看着十几个跪在面前一脸热切的叩拜的部落头人,马璘的心中极为警惕。
他们选择投效,一方面是因为象雄王,另一方面便是自己这个所谓的苯教护法战神祖师。看这些家伙的表情,便知道他们对于自己是什么辛饶米沃麾下护法战神祖师转世这件事是深信不疑。
原本经过这一战之后,象雄人元气大伤,然而算上这些部落,象雄人人口已经超过了十万,可以说是高原上极为强悍的一支力量。
极盛时期的象雄国区域包括三个部分,除了上下象雄十东岱的区域之外,西边就是这些位于大小勃律之下的部落,占据的是后世所谓克什米尔区域的一部分;东边更是直接延伸到后世的川藏一带。后来由于苏毗部落强势崛起,占据了象雄国的大片土地,这才切断了象雄和东部各部族的联系,不过象雄王在东边各部族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如今象雄王刚刚复国,西边的部落就赶来投效,而苏毗部落又面临部落星散的命运,若是象雄王现在趁势扩张,东边象雄故地的部族很有可能群起响应。
那样的话,立马便是一个新的吐蕃帝国!
李贡布还算是知恩图报之人,现在可以说是对大唐忠心耿耿没有异心,然而不管如何,绝对不能容许一个新的帝国出现在高原之上!
十几位西边来的部落头人一脸的热切,跪地恳求护法战神祖师带他们杀到逻些去,报百年前象雄被灭国之仇。
马璘转头看着李贡布,见这老家伙也是一脸恳求的神色,心头杀意顿起。
决不能让李贡布坐大,象雄人必须要掌控在自己的手里。任何威胁到大唐的可能,都必须在有苗头的时候才直接掐死!
不管头人们如何叩首恳求,马璘都没答应他们的要求。从象雄公主的手里拉过小多杰,马璘呵呵一笑道:“这个孩子我极喜欢,以后就算是我的义子吧。象雄王,你没有意见吧?”
这突兀的一句话,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
李贡布怔了怔,脸上忽然现出狂喜之色,一把按住小多杰道:“快!快叫义父!”
小多杰不明所以,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叩了头。杜环看了一眼美丽的象雄公主,又看了一眼马璘,脸上现出古怪的笑意。
马璘心知这货想歪了,也不搭理他,笑着把小多杰拉了起来,顺手从怀里掏出一小块瑟瑟放到多杰的手上,笑道:“好孩子,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出兵逻些之事事关重大,需要慢慢再议。这样吧,你们都先回去,这件事情我和众将商量商量,你们也回去多考虑考虑,三日之后我们再议。”
头人们和李贡布一家退出了将军府,杜环笑道:“将军想要象雄公主,直接留下便是,何必这么拐弯抹角。”
段秀实看着马璘,却是肃容道:“将军,李贡布暂时还死不得!”
“成公,你如何看出我想杀这个家伙了?”马璘笑着问道。
“李贡布一死,多杰就是象雄王。此子为王,象雄便无法向外扩张。将军是忌惮象雄坐大,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过这件事情绝不可行,至少现在不行!”段秀实并未回答马璘的问题,沉声说道。
“说说看吧!”马璘坐了下来。
杜环一脸羞惭之色,心道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何自己就没看出来,这次却又给成公抢了风头了。
段秀实也找个椅子坐下,沉声道:“多杰不过是个孩子,象雄公主自己也只是个孩子。若是此时他们母子主持国政,象雄人立马便失了锐气,自是无法扩张,这便是将军心里的算盘。”
马璘点了点头。
“受降城在象雄境内,要维持此城,必须有一个强大的象雄国的支持。若是象雄国被别的羌人部落攻灭,对于我等而言便又是一场麻烦。我们不准备在此地驻兵太多,象雄人便必须有自保之力。若是李贡布此时死了,象雄国只怕事事都需要我等操心,只怕还要更多的兵力上来,才能稳住此地局势。”
“不欲象雄大肆扩张,将军只需不派兵助战便可,以今日象雄之国力,还无法强行扫灭别的羌人部落。须知羌塘上下羌人丁口超过百万,象雄人想要一统哪里那么容易!再说李贡布现在也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他也知道我们绝不允许他这样做。他现在要做的,不过是去逻些河谷掳掠一番而已,所谓攻下逻些,只是在那些羌人头人面前的豪言。既是如此,将军随他去就是了,万万不可此时杀他!”
马璘皱起眉头道:“成公的意思,李贡布只是想去赚点儿浮财?”
段秀实道:“李贡布极为聪明,做不到的事绝不会去做。逻些军新败,逻些河谷各个部族定然是极为惶恐,正是掳掠丁口的大好时机。象雄国向下便是逻些河谷,这时怎能不趁机占点儿便宜?西边的部落新近投效,也需要让他们得到一些好处,才能够对象雄王忠心耿耿。是以这一次出兵,李贡布是一定要进行的。若是说他准备一鼓而下逻些城,然后成为众矢之的,他还没那么蠢。”
“夫子,你以为呢?”马璘转头看着岑参道。
岑参笑道:“成公所言极有道理,现在谁占据了逻些城,谁就成为各个羌部的眼中钉肉中刺。李贡布何等精明,怎么会去招惹这个麻烦!”
“若李贡布真的足够精明,应该知道我动了杀他的心思,为何刚才还表现得那般高兴?”马璘皱眉道。
“他毕竟老了,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你收多杰为义子,虽然是为了控制象雄,可在李贡布看来,却是他死后多杰多了一个靠山,焉能不喜。他眼下并没有背叛大唐的心思,完全是把大唐看做象雄的依仗,象雄王统的传承,是最重要的事情,甚至比他个人生死还要重要。当然了,他也肯定不会让自己死在你的手里。你不可能公开杀他,他只需避免再见你便可躲过杀身之祸。如果我猜的不错,李贡布此刻已经不在受降城里了。”段秀实沉声道。
马璘听了,叫过马勇马强兄弟两个,让他们带几个亲兵去看看。
很快二人回来,李贡布果然没有回城里的王府,而是跟着那些带兵前来的头人去了西头象雄人驻扎在城外的军营。
“这个老狐狸!”马璘抽了抽嘴角。
若是这家伙再年轻二十岁,马璘便会不顾一切的干掉他。这样的一个人成为象雄王,实在是太可怕了,马璘可不想给大唐招来一个祸患。
不过他毕竟是老了,马璘想了想,决定还是采纳几位幕僚的意见。象雄人愿意去逻些河谷,自己也不拦着,不过安西军也不会动用一兵一卒。
若是哪一天象雄人有不可制的苗头,一定要干掉这个老小子。
……
看这个样子,李贡布显然不准备回受降城了。阴谋变成阳谋,已经没有执行的可能。现在就算是决定杀李贡布,也没有机会了。既是如此,马璘便让马强去城外,告诉李贡布自己的决定。
一天之后,象雄人的大军便赶着羊马牦牛向着西南方向而去,浩浩荡荡的几万人准备去进攻逻些河谷。而安西军这边,则是开始进行换防。
两千安西老兵接管了受降城的防务,杜环和岑参二人自愿留在这里,处理后续的一干事宜,马璘则是带着安西军五千健儿离开受降城,全军向北进入白石滩,之后却没有向北,而是折向西北。
这一条道路,就是原来吐蕃进入大小勃律的道路,归仁军的两千士卒便是经由此道到达的受降城。马璘和安西新军此行的目的,便是归仁军。
毕竟不放心李嗣业和荔非元礼的五千安西健儿,所以马璘决定还是亲自带兵去一趟小勃律。若是李嗣业大军无恙,便可班师回安西,若是李嗣业那边出了问题,就必须要带兵去接应了。
在此之前,已经给归仁军守将送去了命令,要求他必须尽量的打探李嗣业大军的消息,同时也有命令给安西军密探营,大量的密探已经先行去了小勃律。
象雄公主和小多杰也跟随大军一起离开了受降城,多杰这个孩子还小,完全可以按照马璘的心意,教成一个知书达理的汉家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