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珊总督在和唐人对抗,倭玛亚时代的王室根本没有考虑过东边的事情。
作为对立的双方,信息却是如此的不对称,怪不得唐人能够迅速占据优势。显然这件事情,唐人已经是筹划很久了。
唐人将军言语之中,对他极为恭敬,对于大食人创建的文明,也表示了极高的赞赏,充满了溢美之词。越是如此,贾法尔。萨迪格越是感觉到对方的可怕。
对方说的这些话,听起来都是发自内心的。贾法尔。萨迪格明白了自己对于大食文明传承的重要性,也愈发后悔来刺杀这个可怕的对手了。
早知自己如此重要,就该藏在拉伊附近山中不出来,打乱唐人的布置,为大食国度的延续争取一线生机。
“将军……你们谋划征服大食,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我们对你们一无所知,你们却对我们了若指掌……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想要吞并我们的国度的?”贾法尔。萨迪格看着对面的高大唐人,涩然问道。
显然唐人做了很完全的准备,筹划这件事情已经很久了。而他们对于这个东方国度的敌意,居然是一无所知。若非如此,怎么会这么轻易被敌人占据先机。
这个问题,他踌躇了好久,终于是提出来了。
“穆圣说过,学问虽远在东方,亦当亲往求之。这句话,我是很赞同的。”马璘温和笑道,“大食在西,大唐在东,对于我们唐人而言,便是学问虽远在西方,亦当亲往求之。我们对于你们极为忌惮,所以很早就在关注大食的事情,不断地收集情报。不然的话,我怎么会对于大食知道得这么清楚。”
贾法尔。萨迪格苦笑一声,学问虽远在东方,亦当亲往求之,一个东方的异族将军还能记住这句话,大食国内却又有几人把先知的教诲记在心上。
东方的异族做了大量的准备,处心积虑做这件事情,所以占据了先机。而大食对于这些毫无所觉,才落了下风。
“……原来……是这样,和我想的一样。将军……大食境内很少见到东方人,原本以为你们什么都不知道,没想到却是如此……”贾法尔。萨迪格喟然长叹,连连摇头,神情极为萧索。
马璘心中暗自叹了口气,大食商人在长安城遍地都是,唐人却极少进入大食境内,相比而言,其实是大食人更具冒险精神,对于大唐了解得多一些,固步自封的反倒是唐人。
自己出现在这个时空之中,乃是一个意外。对于大食的了解,不过是来自后世的知识。唐人对于疆域之外的国度,并没有多少了解的兴趣。
这并非是好事情,这样的状况也必须得到改变。后世的子孙们,必须要给他们注入热血与冒险的基因了。(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八十三章 兵强马壮()
“……萨迪格,你若活着,对于我大唐威胁太大。你若活着,胡大的国度就不会消亡……所以,我会杀了你的,不可能等到太久……暂时留着你的性命,是因为我觉得可惜……真可惜,你不是唐人……”
“……”
看着那位圣者,马璘缓缓地说着。
所有的说辞,都只是为了让贾法尔。萨迪格相信,他活着的重要性。
马璘离开马车之前,亲手用铁链把贾法尔。萨迪格重新绑缚起来,还道了一声“抱歉”。他离开之后,伟大的贾法尔。萨迪格坐在马车里面,神色无比萧索,对于自己的伟大和重要已经没有了丝毫的怀疑。
这位唐人将军说的话,令他印象极为深刻,对于大食的了解,已经是到了惊人的地步。
如果他不是敌人的将军,放在大食国内也是一位渊博的智者。对于他的话,贾法尔。萨迪格已经完全信服。
既然自己的生存对于安拉如此重要,那么即便是过得再卑微,自己都要努力活下去。
活下去之后,才有希望,若是选择死亡,那便是对于安拉的背叛。
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豪杰阿里的子孙,他自然不会容许自己做出背叛的事情。所以无论如何,他不能死。
“哪怕让我跪下来向敌人祈求,我也要努力活下去。为了大食,为了安拉……”听着耳边的马蹄声,贾法尔。萨迪格在心里想着。
……
安西军中能听懂阿拉比亚语的人不多,所以如今安西军中。并没有多少人知道马璘的想法。昨晚隔着壕沟和贾法尔。萨迪格的对话。将军们只是感叹大将军的厉害。却不知道大将军说的是什么。杀才们懒得问个究竟,马璘也懒得告诉他们。
离开贾法尔。萨迪格所在的马车,马璘脸上满是轻松的笑意。杨幼娘看他的样子,知道事情进行得顺利,对于自家的夫君又是多了几分佩服。
此刻马璘自然是极为高兴,他基本可以确定,贾法尔。萨迪格绝对不会去寻短见了,而有这座灯塔在安西军中。等到了伊斯法罕城下之时,便由不得易卜拉欣龟缩不出了。
到时候易卜拉欣就算是想当缩头乌龟,那也由不得他。他麾下的精锐战士,都视贾法尔。萨迪格为导师,什叶派精神领袖的身份,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这个时候,大军已经深入到伊斯法罕行省的腹心,即便是以现在的行军速度,距离伊斯法罕城也就半月的路程了。
大军继续向前,不断的逼近伊斯法罕。依然不断有波斯裔的德赫干来投,不过带过来的波斯武士却是越来越少。
这些波斯裔德赫干们都是伊斯法罕总督的属下。伊斯法罕行省总督是阿拉比亚人,所以这些人并不真心臣服,这种时候自然是没有和唐人对抗的兴趣,不过他们领地之内的马瓦里们,却被伊斯法罕总督和易卜拉欣的军队抓走不少。
这样的状况,亦是在马璘的意料之中。
马璘的大军依然是保持着原来的行进速度,向着伊斯法罕缓缓逼近。斥候们依旧放得很远,一个个千人队依旧扫荡两侧区域,每日里行军、宿营,一切都是井井有条。十日之后,距离伊斯法罕城已经不到五百里了。
天色尚早,马璘却已经命令安营扎寨。
大军屯扎在高处,栅栏已经立了起来。晴朗的天空里,远处忽然腾起大片的黄尘。
马璘带着一干青年将校立马军营之外,眯眼看向远方,看着那黄尘越来越近。
大地剧烈颤动,黄尘直入半空,大量的骑兵从地平线上高速驰来,如同潮水一般快速逼近,震耳的马蹄声宛若是雷鸣一般响亮。
最前面的一部分骑兵盔明甲亮,队形极为整齐,后面跟着的骑士们队形却是极为杂乱,身上都是破旧的皮甲,冲过来的同时大声的叫嚣着。
“怪不得突厥兵战力不行,这根本就不像是一支军队。”杨幼娘看着冲过来的大军,低声说道。
马璘呵呵一笑道:“突厥兵虽然战力弱了些,不过那是相对于大唐边军而言的。比起波斯人和阿拉比亚人,突厥骑兵还是很强悍的。当然他们过来,就是打打顺风仗的,咱们也不指望他们。”
杨幼娘点了点头。
马璘看着那些突厥骑士,这些家伙身上都是鼓囊囊的,这一路过来也不知道掠夺了多少东西。
不过以突厥人的尿性,这才是正常的。契苾野带着几万突厥大军在万年城窝了这么长时间了,这次终于被放了出来,自然是要大肆放纵一番。
数万骑兵奔腾而来,黄云遮天蔽日,看上去极有气势。山岗之下扎营的商人们见到这般情景,不由得都是紧张起来。
骑兵们到了跟前,缓缓降下了速度。这时商人们才看清楚了来的骑兵之中,打着的依旧是唐人的旗号,这才松了一口气。
原来来的不是敌人,对于他们而言这便是虚惊一场了。
一位年轻的将领疾驰而来,后面跟着十几个校尉,快速到了军营之外。后面的突厥人之中,十几个突厥骑士亦是策马驰了过来,跟着年轻将领的后面冲到了马璘跟前。所有人同时下马,向着马璘便拜了下去。
“大将军!”
马璘呵呵一笑:“都起来吧!——名远,一路辛苦!”
这一支前来会师的大军,领头的正是驻守万年城的田名远。
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万年城是大唐的领地,临近万年城的法尔斯行省已经全部成了大唐的地盘,从法尔斯的中心城市设拉子到拉伊古城连一条线,中心点就在伊斯法罕。这一次大唐扫荡大食,马璘越过盐漠直扑伊斯法罕的同时,也命令田名远和契苾野带领大部分人马离开万年城,经设拉子向西北进入伊斯法罕行省,来和主力会师。
田名远带来了两千安西新军,契苾野部下的突厥骑兵则有三四万。这三四万骑兵在帮着建起了万年城之后,基本上都是闲着,由于法尔斯已经成为了大唐的领土,所以他们在万年城附近也不能大肆掠夺,憋了这么久了,终于是得到了放纵的机会。马璘的主力是以杀人为主,突厥人却是更喜欢掠夺,看他们这个样子,这一路上亦是把沿途的波斯人祸害得不轻。
这一次让契苾野他们参与进来,并不指望他们,不过是让他们打打顺风仗而已。当然了,这三四万突厥骑兵对付波斯人,依然是有着极大优势的。
在原本的历史之上,突厥人在接触到大食文明之后,很快成为了虔诚的穆斯林,先是成为阿拔斯王朝的雇佣军,不久之后就开始在巴格达废立哈里发,成为这个庞大帝国事实上的主人。擅长骑射的突厥骑兵在对上西亚农业民族之时,战力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田名远站起身来,看上去极为精神。毕竟是年轻,一路奔波却不显得如何疲惫。自大军主力从万年城回师之后,他和牛诩留在了万年城,也是独当一面的大将。独自带着大军在万年城这么长时间,这位青年的气质亦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大将军,能到的人都到了!”田名远还没开口,身后的契苾野抢先说道,“我的部下将近四万,路上折损了点儿,剩下的全都到了这里。大将军,我们想先去卖东西——”
“滚蛋吧!”马璘笑着摆了摆手。
十几个突厥骑士哄然大笑,翻身上马急急而去。马璘眯眼看着突厥人的背影笑道:“这些杀才们,路上大概干了不少坏事……名远,不管他们,咱们进去说话!”
“大将军,这次在万年城留了一千五百人,我带过来的有两千,路上未曾折损一人。……”
众人走入军营之中,田名远边走边述说上一路上的事情。而这个时候,下方却变得热闹了起来。
几万突厥骑兵一路上大肆掠夺,不过这次行军速度极快,所以并没有商队跟随,一路上所需要的给养全部都是就地掠夺,完全是就食于敌的策略,没有商队跟随,突厥杂兵们掠夺东西都只能随身带着,没法交易出去。这个时候见到军营外围密密麻麻的商队,骑兵们都是感到极为亲切。
商人们事先并不知道今日要会师的事情,这个时候却是反应了过来,突厥人分散开来,拿着自己掠夺得到的东西去找商人兑换钱帛,见到有这么多战利品可收购,商人们都是极为高兴,他们跟着大军行军,本就是在等待着这样的时刻。
几万人分散开来,高地之下立马变成了热闹的集市。突厥人知道马璘规矩极严,所以并不生事,不过他们也学会了讨价还价,一件觉得不错的东西可能要转几个地方才舍得卖出去。
经验最丰富的是康居商人,他们和这群突厥杂兵之前其实是有过合作的,也最得突厥杂兵们的信任,所以占据了优势,收购到的东西最多,很快一辆辆的马车就装满了。不过战利品足够的多,所以其他地方来的商队同样是能分到一杯羹。
随着田名远他们的到来,安西新军的数量达到了一万四千人,全部都装备了元戎弩。而契苾野麾下的突厥杂兵亦是将近四万人,这也是一股不容小视的力量。在距离伊斯法罕还有几百里的时候,马璘的手下兵强马壮,士气也是达到了顶峰。(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八十四章 焦土政策()
田名远率领大军准时赶到会师地点,无疑大大增强了马璘手里的力量。
单单是归属契苾野指挥的这近四万突厥杂兵,已经足以抵消掉伊斯法罕城外那些草草集合起来的波斯马瓦里了。马背上长大的突厥人常年被大唐边军吊打,百余年来很少占据上风,那是因为敌人太过强大,擅长骑射的他们若是用来对付波斯农夫,绝对是可以轻松碾压。
把身上的战利品出售给了商人们之后,突厥骑兵们负重大大减轻。商人们都获得了可观的收获,一时间也都是极为高兴。
突厥骑兵们就在下面安营扎寨,而田名远带来的两千安西新军,则是进入军营之中,与别的安西新军合兵一处。
帅帐之中,马璘设宴为万年城来的将校们接风洗尘。众位将军与田名远一行人开怀畅饮,一时间亦是热闹非凡。
“……万年城眼下已经成为当地的一个中心,城内极为热闹,进驻的商人很多,法尔斯的商人们很多都选择从这里出海,码头上每天都停着大量的船……”
“……最缺的还是八牛弩……这东西配合希腊火和天雷箭,在海面上乃是无敌的。大食人也有简单的弩炮,不过射程太近,和八牛弩没法相比。如今大食也没有正式的水师了,在海面上真正的水师就咱们一家——大将军说是舰队,我又说错了……”
“……牛诩带走了一支舰队,那是最厉害的一些大船,现在又有了一支。只有七条船。不过放在那个地方收税已经够了。经过唐海的船队每天都有。咱们征税一成,亦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海峡很宽,安全航道可就那么窄,想要从这里过,就得给咱们交税,海上的利润极大,一成的税收并不算重……”
“……”
觥筹交错间,田名远等人也详细说了万年城的现状。
万年城对于大唐而言极为重要。马璘一直都极为重视,大概的局面马璘自然知晓,不过鹰奴传递情报并非易事,海东青个子又小不能负重太多,所以他知道的也就是个大概。如今听田名远他们亲口讲述,自然是要详细得多。
万年城的建立,便是在霍尔木兹海峡钉下一颗钉子。这颗钉子对于大唐而言极为重要,在马璘的眼中,这座大城便是汉民移民波斯故地的基石。即便是将来情况有变,守住这座港口。汉民便有一个可靠的立足点。
如今万年城附近的波斯德赫干们极为恭顺,心甘情愿的接受大唐的统治。以万年城为中心,西到法尔斯行省,东至锡斯坦盆地,北至古城克尔曼,大片的区域都在万年城的控制之下。这个新兴的港口城市已经成为了这一带的中心,正在蓬勃的发展着。
万年城勒石纪功似乎就是昨日的事情,时间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当日写了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八个大字时,也没想到局面会发展得这么快。
对于这段时间田名远的表现,马璘亦是极为满意。这个年轻人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却是难得的文武全才的人物,不单能打仗,处理事务亦是井井有条。
安西军中不是没有人才,只是很多人没有得到机会,一旦得到机会便如锥处囊中,其末立现。田名远在原本的史册上声名不显,如今却在安西军中位高权重,靠的乃是他的真本事。
田名远是得到了机会,军中被埋没的人却还有不少,这是一定的,不过随着大唐的不断扩张,这些人才都会有发光发热的一天的。
田名远是他的属下,马璘对他也没什么好客气的,不过对于田名远他们做出的成绩,马璘也是大大地夸赞了一番。
田名远在万年城站稳脚跟,向商人们收取的赋税已经基本上能支持大军的日常用度,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这几年时间安西新军东征西讨,基本上都是在烧钱,靠着大量的钱帛来实现一个有一个的胜利,如今占据的几个重要城市,都没能在财政上实现自给自足,这万年城算是第一个。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与万年城处的位置有很大关系。
万年城扼守霍尔木兹海峡,背靠伊朗高原最为富庶的地带法尔斯,商人往来极为频繁,所以才会有这般多的税收。不过毕竟是个刚刚建立起来的城市,需要养活的有数万大军,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很不错了。
靠掠夺支撑扩张,是无法持久的。大食国中财富再多,也不能支撑安西军一直扩张下去,所以自给自足极为重要,这也是马璘一直想要达成的目标。葱山以西最重要的城市,早晚都得实现这个目标,这样扩张才能持续下去。
如今的万年城已经成为了唐海边上最重要的一个港口城市,势头甚至要超过牛诩占领的港城巴士拉。田名远已经在万年城开始大量收购昆仑奴,进出港口的海船很多都会捎带一些昆仑奴回来交给安西新军你,算是抵一部分的赋税,甚至有的家族专门组织船队,去远方开始捕捉昆仑奴,一门新的生意已经在慢慢形成。万年城附近已经囤积了好几千强壮的昆仑奴,马璘想要的在河中一带建立种植园,让汉民当奴隶主的想法,也已经是有了眉目。
将来移居河中的汉民百姓,是要做人上人的。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汉民过来。在这件事情上,恭顺的昆仑奴乃是极为重要的一环。
这一日宿营极早,第二日再次出发之时,所有人都是精神抖擞。
一万四千安西新军,只留了五千人在中军,其余全部派了出去,扫荡沿途的村庄和城市。
由于距离伊斯法罕已经不远。所以大军略略提升了速度。也不再接受沿途波斯裔德赫干们的投降。直接就是实行焦土政策,见到能动的东西便直接射杀。
这样的目的,是要彻底隔断伊斯法罕和外界的联系。
伊斯法罕背后是扎格罗斯山脉,如今聚集了大量的异族,现在开始杀人,伊斯法罕那边的空间将会被压缩得越来越小,没法得到这边任何的情报,这样的话。就将在易卜拉欣的面前笼罩起一层战雾。只要不断的杀人,那么就没人知道安西新军主力的行踪,这就能够形成敌明我暗的有利态势。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马璘准备从这里开始制造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