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边唐-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箱之内,装满了各种巨大的宝石还有瑟瑟,令人眼花缭乱。

    康青青看着这些,轻轻低垂了头去。这里面的大部分东西,原本就是她家的,如今却被马璘给抢来了。

    段秀实看着那些拳头大小的巨大瑟瑟,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些比高大将军在石国得到的还要大,每一块的价值都是无法形容。

    “将军,这些是……”

    马璘抓起一块瑟瑟拿在手上,笑道:“这些是我这次在河中最大的收获,大部分是准备送给天子的贡品,还有一些是吐火罗叶护和护密国王托我带给天子的。这些一般的宝石么,我也不瞒你,本来是准备让人送到长安,交好公卿大臣的。我的人被封大夫和你在于阗道上截住了,这些东西本来是到了封大夫的手上,你可知道,为何又全部到了我的手里?”

    段秀实沉默了一下,开口道:“封大夫这般做,莫非是……”

    马璘点了点头,笑道:“这些财富转交给我,就是为了助我实现在疏勒镇立下的诺言。成公,封大夫若是想要把这些东西送入安西府库,直接带回安西就是,又怎么会留给我?”

    段秀实和杜环都是点了点头。

    “这些瑟瑟乃是贡品,还有这些是藩国之君进献给天子的,封大夫全部扣下,一件都不准备送给天子,就是要作为今后抚恤阵亡士卒之用。连贡品也敢扣下,封大夫也是冒了一些风险的。若是我们回到安西把这些财富交出去,岂不是让封大夫枉费了一番心思?”

    段秀实看着那些宝物,用力点了点头。

    “将军,我也不是古板之人,既是如此,这些财富便依你所说,由我和杜环参军掌管,专为抚恤阵亡士卒所用。只是到了我的手里,你想要再拿回去可就不可能了!”

    马璘笑着点了点头,死而复生,他早已看开一切,些许财富算得了什么。

    看着窗外的黑泥残雪,马璘微微有些感慨,轻声道:“成公兄,放眼整个安西,能让我马璘佩服的只有两人。一个便是成公你,安西段君子,另一个便是封大夫。能为安西健儿鞠躬尽瘁者,唯有你们二人。”

    段秀实从马璘手里拿回瑟瑟放入箱内,又把箱子盖住拖到自己脚下,道:“将军谬赞,秀实实不敢当。至于封大夫,将军既那般推崇他,为何却又逼迫封大夫放弃节度使的位置?”

    马璘苦笑一声,摇了摇头道:“若是封大夫年轻二十年,马璘定然愿附于骥尾,追随封大夫四处征战。只可惜他已经老了,他若用事,必然不准我踏足河中。攻取河中乃是我最大心愿,纵然是他是封大夫,也只好对不住了。”

第四十五章 计议(下)() 
段秀实默然,忽然苦笑一声:“将军,封大夫的确最担心你再开边衅,图谋河中。”

    “成公你以为此事如何?”马璘目光灼灼看着段秀实。

    段秀实再次苦笑,道:“将军那份奏章,我在封大夫那里也看过。若是河中果如将军所言,已然是风云震荡,这样的机会错过了未免可惜。——封大夫让我来你这里,本来是希望我能阻止你谋取河中之地的。”

    马璘笑了。这便是与青年人共事的好处,至少段秀实也是倾向于谋取河中之地的。

    “河中之地的消息,很快就会传来。到时候成公便知道我说的是真是假了。”

    段秀实点了点头,道:“我所虑者,那康王和米王未必会真心侍奉大唐,只怕是想要借大唐之手驱除大食人,独占河中罢了。若是我汉家儿郎沙场血战,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那将军恐怕就要成为笑柄了。”

    马璘笑了笑道:“相比起大食人,我还是更喜欢这些粟特人。当然了,若是咄曷那厮将来真的敢无藩臣礼,我大唐铁骑必将踏遍河中,取其项上人头!”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寒冰一样冷酷,康青青忽然想起他在河中做过的那些事情,忽然意识到这个陪伴她这些时日的男人乃是一位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将军,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噤。

    温柔起来的时候,他便像是最完美的情人。这些日子里他其实并没有薄待她,她几乎忘记他是一个何等危险的人物了。

    段秀实瞟了康青青一眼,疑惑的看向马璘。

    马璘拍了拍康青青的肩膀,小丫头身子一颤,几乎要跳起来了。

    “将军,这个胡女能够听懂我们的话?”段秀实的声音里忽然多了一丝杀意。

    马璘笑道:“成公不必担心,这是我在河中得到的侍妾,算是康居王族,中原话那是自小就懂的。咱们这是阳谋,我本就没打算瞒她。”

    “将军,这样未免不妥。”

    “成公,你我相交多年,我马璘是和等人你应该很清楚。我的侍妾,有让人随便处置的么?”马璘声音不大,却极有力量。

    “算了,你是将主,我能说什么。”段秀实虽然不满,却知道马璘的性子,看了一眼康青青青稚的小脸,摇头道,“这么多年了,你还是这样,喜欢戏花试花这些调调。既然立下大志,哪里还能那般周旋于妇人之间?将军,这个毛病,你可得改一改!”

    杜环撇了撇嘴:“大丈夫没有三妻四妾,岂不让人笑话。成公这都虞候,竟然管起将军内宅之事,未免管得也太宽了些。”

    见段秀实又朝杜环瞪起眼睛,马璘苦笑一声,连忙摆了摆手道:“成公和我多年至交,说话向来如此,参军不必介意。”

    关中汉子马璘本就是浪荡子,段秀实这样说本没有错。总不能对这家伙说我其实不是原来的马璘了吧,被数落两句也是应该的。

    杜环不服气还要说话,马璘只好瞪了他一眼,世家子为了自家将军的威信,只好气哼哼的闭嘴。

    “佞臣!”段秀实却没准备放过杜环,重重地啐了一口。这一口浓痰落在马车地毯之上,康青青轻轻转过头去,不再看这三人。

    这样的话实在是太狠了,杜环心高气傲如何能忍?猛然起身却被车顶撞了,气得面红耳赤,狠狠地瞪着段秀实。

    段秀实安西老将,本来也就不大看得上这个世家子。两人四目相对,居然是互不相让。

    眼见这两人快要打起来,马璘不由得一阵头大。杜环乃是他的心腹,段秀实风骨铮然,是他前世就佩服的人,哪个都不好得罪。没奈何连忙转换话题,从怀里摸出一个第尔汗放在矮桌之上,道:“成公可见过此物?”

    段秀实不再理会杜环,拿过银币看了下,道:“这是白衣大食的银币,在胡商之中流通。我大唐不以金银为货币,私下里金银和铜钱丝帛却也是可以兑换的。安西胡商那里,基本都可以把这种东西兑换成铜钱或丝帛。”

    马璘点了点头,又道:“然则成公可知大食士卒的待遇如何?”

    段秀实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道:“这个实不清楚。百余年前有大食人名摩柯末者,勇健多智,众皆附之,辟地千里,后竟代波斯而兴,为西方大国。以其旗帜尚白,故号为白衣大食,这种银币便是白衣大食所铸,名为第尔汗,他们还铸造一种金币,名为第纳尔。白衣大食每战所获财富皆是充公,根据不同地位进行分配。据说得到最多的是摩柯末的后人,每年数万个这样的银币,士卒们也各有所得。这是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立国时间不过数年,尚未听说自己铸造货币。”

    段秀实也算是渊博之人,不过他所说的这些,还是白衣大食立国时期的旧闻,顶多算是四大哈里发时代的事情。大唐对于大食这个西方近邻的了解,就是这样的贫乏。天朝上国的地位,让大唐人傲视一切蛮夷,纵然是大食或是拜占庭这样的大国,唐人也不放在眼里,根本没有多少兴趣去了解。

    在原本的历史上,唐朝的读书人中唯一到过西方诸国的便是杜环。而杜环也不是心甘情愿去的,而是在怛罗斯之战后成为战俘流落到大食,辗转十年才得以从海路回国,这才有了《经行记》的传世。百余年间,大唐从未尝试派人去了解这个强大的近邻,唯一向大食派出使节还是为了联手干掉突骑施可汗苏禄。

    唐人的傲慢,让他们对于疆域之外的一切毫不关心。甚至汉族商人也很少踏足疆域之外,没有大唐军镇的地方完全就是胡商的天下,汉族商人基本上不会涉足。

    大唐极盛之时,汉族商人的足迹曾经到达过遥远的剑水,后来随着碎叶镇的废弃,汉族商人的活动范围迅速快速萎缩,现在基本上就是在葱岭以东了。

    当然这个时代和后世不同,身为唐人的确是有着骄傲的资格。在这个对于“无藩臣礼”的藩国便可用兵的时代,唐人自然是霸道和骄傲的。短视和无知,完全可以靠强大的国势来弥补。

    心中感慨,却不能说出来。好在自己来到这个时代,这一切终归是有弥补的可能。

    马璘指着银币笑道:“成公所言,都是老黄历了。不过大食人士卒的待遇,的确是远超我安西边军。白衣大食已亡就不说它了,黑衣大食的精锐不多,倾国之兵也只有不到十万,这些人是唯一拿军饷的部队。黑衣大食步兵一年的军饷,是九百六十个第尔汗,也就是这样的银币。至于骑兵,军饷是步兵的两倍。”

    “那么多!”段秀实脸上露出骇然之色,“若真如此,大食士卒一年所得,便是数十上百缗钱!”

    “便是如此!”马璘点了点头,感慨道,“待遇丰厚若此,士卒怎不用命!再看我大唐,开元二十五年前是以府兵戍边,三年一换,士卒武器战马都是自备,连口粮也是自带,军饷更是丝毫也无,唯一好处便是免除租庸而已。

    因府兵制崩坏,开元二十五年后不再发府兵,招募愿长久戍卫边境者为边军,准许携家人从军,给以房屋土地,谓之长征健儿。如今我安西士卒,大半都是健儿。朝廷奖励健儿不过二十段陈旧丝帛,何曾有军饷可言!

    边地贫瘠,边军困苦,常田部田的产出,实不足以养家糊口。秀实,黑衣大食兴起不过数年,我安西百战之兵却败于彼,怕也不是偶然的啊。”

    段秀实捻着那一枚银币,轻轻点头。

    杜环道:“将军,大食人战力不及我安西健儿多矣,却能有这般待遇,未免太不公平了。”

    “的确不公平。”马璘点了点头,轻声道,“我的意思,便是将来我安西健儿也要给予丰厚之待遇,我大唐天朝上国,怎能比化外小邦差?成公,来日我若主边安西,不仅要为战死者发放抚恤,还要为健儿们按月给予军饷,暂时或许无法和大食人相比,可终有一日会超越大食人,成为最富庶的军队!”

    “成公,到了那时,我们的士卒便不用再顾虑家人,一心训练便可。那时的安西军,才会成为真正的无敌于天下的精锐之师!”

    中国历史上的军队,实际上便是一群拿起武器的农民,之前从未职业化。天宝年间各地节度使招募的长征健儿,便是军队职业化的雏形。虽然造成了唐时的藩镇割据和五代时的乱象,但在马璘看来,这却是大唐军队正确的发展方向。

    一支脱离了农业生产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军队。作为煌煌大唐的精锐之师,本就该是彻底脱离农夫身份的职业化的军队。这样的军队,才是他踏足河中所能依仗的铁军。

    这些想法,必须要开诚布公的对这些亲信说出来,以免以后掣肘。

    段秀实看着马璘道:“将军的意思,将来的军饷,也是要从这一笔财富里出了?”

    “那是自然。”

    “若是如此,这一笔财富,恐怕就不够了。”段秀实皱起眉头。

    马璘笑道:“黑衣大食能够用银币养起十万大军,可见其富庶。我大唐铁骑需要之物,自然是要用手上横刀去取!”

第四十六章 至龟兹() 
“这般行事,朝中公卿恐怕会不同意。他们向来是主张偃武修文,怎么会容许安西军这般发展。若真如此,不知多少人将会投军安西,安西军数年之后便会坐大,那些重臣们怕是要彻夜难眠了。”

    “无妨。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根本不是问题。”马璘自信一笑,“朝中重臣多有主张拔除四镇者,为的不过是自长安至安西转运艰难,耗费惊人,若我安西军能自给自足,不再要天子一匹白练,那些重臣们自是乐见其成。他们不是不愿开边,只是担心因开边而拖垮整个大唐罢了。成公放心,我大唐能有今日之盛世,朝中诸公岂是尸位素餐之辈。”

    “至于忠心,成公和我都是汉将,朝堂上诸公只担心胡将坐大,哪里会担心我等?安西军变得强大,只要不是掌握在胡人手里,朝中重臣恐怕都是乐见其成的。总不成有人会怀疑我和成公这样的人会有异志,呵呵。”

    段秀实点了点头,又道:“我大唐边镇,不止安西一个。将军这般行事,别的边镇如何自处?这一下,怕是要得罪很多人。哥舒翰,安思顺,安禄山这些胡将,谁肯为战死士卒花费一百五十缗钱!至于让他们给付士卒军饷,更是想也别想!朝廷赏赐的二十段丝帛他们尚且要克扣,哪里能指望他们自己拿出钱来分给士卒。将军这样一来,这些人恐怕都会对将军心存不满。”

    “别人如何想,谁去管他!我倒希望天下有志马上取功名之辈皆来安西,以两万四千汉军镇守这万里疆域,人手实在是太少了。”

    马璘有一层意思没有说,那就是他必须要在数年之内拉开安西军和其他边军的差距,特别是和安禄山的河朔劲旅的差距。

    数年后的安史之乱,让大唐盛世瞬间腰斩,对于这个帝国伤害实在太大。如果不能阻止这场动乱发生,那就必须有一支力量能够迅速而猛烈的镇压河朔叛军,避免给大唐帝国造成太大的伤害。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安西军再如何强大,还是要背靠关陇腹心。在原本的历史之上,安禄山举旗造反后,安西北庭精兵一部万里勤王,一部固守西陲,因中原战事胶着,吐蕃又趁虚而入占据河西阻断道路,西陲孤军虽然苦苦支撑数十年,安西和北庭还是先后落入吐蕃之手,有唐一代这一片大好河山再也未曾收回。甚至到了千年之后,这片区域大部归入中华,却已经不是汉人的地盘。

    中原不能发生动乱,即便是动乱也不能太久,不然的话这万里大好河山,便只能是拱手让给吐蕃,攻取河中更是成了一句空谈。

    在他的心里,安西军必须成为一支真正的职业化的军队,可以迅速的扑灭大唐各地的叛乱。只有大唐无恙,他才能放心地谋取河中之地。

    哥舒翰百战名将,安史之乱中却有亏大节,安思顺虽然告发了安禄山,马璘却从不认为他是什么好人。至于安禄山,更是马璘现在最想弄死的一个家伙。这些胡将持节四方,本就构成了大唐最大的威胁,马璘把他们拽下来还来不及,哪里会管他们是如何想的。

    “若是果如将军之言,安西健儿将无冻饿之忧矣。我替健儿们谢过将军了。”段秀实沉默许久,神色忽然变得极为庄重,向着马璘弯腰行礼。

    马璘笑了笑,受了他这一礼。段秀实能够同意他的计划,在这件事情上便不会掣肘,反而是会成为一大助力,这自然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这件事情便算是定下来了,这一笔财富在发放完此次的抚恤之后将会进行清算,在安西军府库之外另立一府库,以后安西军阵亡者的抚恤还有将来要发的军饷都将从这里出。

    把吐火罗叶护还有护密国王给天子的贡品也扣下来准备发卖,这件事情可大可小,不过段秀实也没有反对此事。原本以为这是一大笔钱,可是算了一下未来几年将要耗费的用度,段秀实便觉得这笔钱远远不够。与其将这些珍宝送给天子和后妃赏玩,自然是不如留给贫穷的边军健儿。

    计议已定,剩余的细枝末节问题马璘不准备再管,直接交给杜环和段秀实去讨论。这两个人现在不算对付,不过却将是他的左膀右臂,马璘怎么肯让这两人闹生分。杜环少年意气,段秀实老成持重,却都是渴望建功立业之辈,算是有共同的志向,相处久了,应该可以成为朋友。

    这一辆马车是疏勒镇能找到的最大的,是胡商穆斯塔法最喜爱之物,宽度和安西所有的马车一样,刚好可以在车辙里行走,长度却是比寻常马车长了一大半。穆斯塔法听说马璘购买马车,立马便把自己这辆送上来了,若非马璘坚持,他就要直接送给马璘了。

    这里是安西境内,穆斯塔法是治下之民,在河中和八帕之地用的那一套自然是不行的。在疆域之外尽可以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在自己的土地上还是要做到秋毫无犯,以免失了民心。

    几天前在疏勒镇拍卖瑟瑟,杜环得到了足够抚恤疏勒镇阵亡汉兵的财富后就停止了拍卖,这让穆斯塔法等人极为难受。他们还有大量的财富,却只能看着瑟瑟被带往安西,如何能忍得下去?所以大军开拔的同时,这些家伙便赶着马车跟了上来。知道这些瑟瑟将会带到安西发卖,他们自是不肯错过这等机会。

    现在在大军的身后,便跟着几十辆胡商的马车。与大军一起行进,他们的安全自然是最有保障的。

    马璘把杜环和段秀实一起赶下马车,命令他们去临近的一辆马车上讨论细节,临走之时,段秀实自然是不忘把那个大箱子也搬过去。康青青看了看马璘,终于还是嘟起了小嘴:“那都是我家的。”

    “些许身外之物,换取在河中的霸主地位,怎么算都是你父亲赚了。”马璘笑了笑道。

    小丫头不满的哼了一声,找了一块麻布去擦段秀实骂杜环时吐的那口口水,一脸的嫌恶之色,看样子这个丫头还是有洁癖的。

    马璘看着好笑,也不理会她。他是马上将军,自然不会在马车上赶路,直接便是窜出了马车,落到坐骑之上。

    岑参有诗云:马踏碎石上,四蹄皆血流。这个时代的战马还没有蹄铁,长途跋涉的能力还有限。在飒秣建发动之前,马璘便给那百余匹战马装上了蹄铁,不过后来战马数量越来越多,加上连日里行军作战,便没有再顾得上。这几日在疏勒镇,倒是有一半战马已经装上了蹄铁。

    蹄铁的发明,在骑兵的历史上和马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