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之刺遍江湖-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

    罗子骞听得不禁豪气勃发,把汤匙往羊肉汤盆上一磕,“请武相国放心,我一定亲自用绳子绑了吴元济来见你。”

    羊肉汤迸出来,差点溅一身。

    “慢点,慢点……”

    ……

    乌重胤问:“武相国,我什么时候上?”

    “你也不必急,到该让你上的时候,我会告诉你,眼下,你须得严防汝州,切断吴元济和李师道的联系,不使他们狗扯羊皮。”

    “是。”

    武元济又说:“明天,你们随我一同上朝,见了圣上,除了汇报防务,要把这些讨伐吴元济的计策,向圣上建言,尤其是罗子骞,你是圣上的爱将,你的话,他一定会重视。”

    “没问题。”

    “还有,今天晚上,你们两个,每人写一份书面奏章,明天到了紫宸殿上,交给圣上,这样,显得更加郑重。也省得那些愚蠢的老家伙们,再来聒噪。”

    “好的。”

    ……

    说话间,武元衡运筹帷幄,就已经把收伏吴元济的大计定下了,可以说是深谋远虑,远近结合,战略战术极为宏大而严谨,虚实有度,有层次有重点,乃是一个完美的作战计划。

    罗子骞心里这个痛快啊。

    这就是有明白人做上司,简直是人生快事。

    有武元衡这样的宰相,哪里还发愁大事不成?等剿灭了吴元济,再收拾了李师道,大唐江山一统,繁荣盛世,必将再次展现在世界东方……

    ……

    罗子骞和乌重胤饭量都大,武元衡虽是文官,食量却豪,三个人将一只烤鹅吃得干干净净,一盆羊肉汤喝得见了底,这才抹了抹嘴。

    “好香。”

    烤鹅吃完了,“讨伐大计”,也商量得差不多了。

    ……

    罗子骞又向武元衡汇报了“曹州征粮”的经过。

    武元衡非常满意,“很好,罗子骞,你这番远赴曹州,不光是征了粮食,更是直接威胁了李师道,使他不敢明目张胆地跟着吴元济造反。应该给你记上一功。”

    罗子骞心说:“其实,还应该给袁七娘记上一功,只是……袁七娘这件事,还是不向武元衡汇报的好,自己和袁七娘这点儿说不清的事,还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别人都一概不知的好。”

第225章 一语成谶() 
次日一早,罗子骞早早就起来了。

    他穿戴整齐,出了驿馆,乘马走向大明宫,此时,天还未亮,墨蓝的天幕上,满天繁星还在闪闪烁烁,马蹄踏在街道上,发出清脆的“沓沓”声。

    长安城清晨的大街上,安安静静。

    没有路灯,各处坊间的宅院商铺,也没有灯火,整个诺大的城市,都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罗子骞忽然感觉到,城市处在这种静谧之中的时候,有一种坦然而悠长的感觉,分外使人惬意。过惯了现代大城市那种喧嚣生活的人,其实很难体会到那种悠闲宁静的节奏。一片建筑,灯火全无,四面坊间都在沉睡,一点灯光也没有,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慵懒和闲适,涌入心里,一会功夫,便使整个身心都松驰下来,融入自然界那种悠悠宁静里。

    盛夏的清晨,泛着一股淡淡的凉意。

    起了薄雾,淡淡的白色雾带,在街坊间流动升腾,象是一片淡淡的白纱,蒙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间。

    ……

    走到靖安坊旁边的时候,罗子骞看见一盏红色的灯笼,穿过薄雾,灯笼旁边一骑骏马上,乘坐着一个身材高大,穿着官服的人。

    看不清面目,但罗子骞凭着感觉,便判断出那正是宰相武元衡。

    “武相国——”

    罗子骞拍马赶上去。

    那人正是武元衡,因为上朝要赶早,穿过大半个长安城到达大明宫,所以,文武官员赶朝的时候,都得顶着星星便起程赶路。

    “罗郎,早啊。”武元衡说着话,骑马和罗子骞并肩走在一起,笑呵呵地说:“跟你说件事,昨天晚上,挺晚了,有个叫做尹少卿的人,来找我了,这个人是李师道手下的牙将,口才挺不错,伶牙俐齿,他对我进行了一番‘劝慰’,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朋友多了好办事,都是诸如此类的话,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我放过吴元济。”

    对“尹少卿”这个人,罗子骞并无印象,几次跟李师道打交道,好象没见过。

    “武相国,他是什么意思?”

    “据我看,他是代表李师道,威胁我来了,让我放聪明点,少管他们的事。”

    “哼,胆子倒是不小……不过,李师道派个牙将前来,也太不把您当回事了吧?您是当朝宰相,一员小小的牙将,也没资格在您面前说三道四啊。”

    武元衡说:“这正是李师道的狡猾处,他若是派大将前来,怕人抓住把柄,派这么个芝麻小官儿,说些不三不四的话,反正也不负责任,追问起来,他一推六二五就是了……哼,这些蛇鼠之辈,惯于玩弄此类屑小伎俩,直是不值一哂。我当时怒斥尹少卿一通,上他敬告李师道,忠孝是王道,附逆是死路,何去何从,好自为之。”

    “好。对这样的无耻小人,就应该骂他个狗血喷头。不过,武相国,你以后要加强防卫,这些阴毒小人,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

    “好的,你说得对,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听你的,今天散朝以后,我就找几个贴身保镖,以防不测。”

    ……

    罗子骞和武元衡边走边谈,走过通化坊的时候,碰到了御史中丞裴度。

    “裴御史,早啊,一起走。”罗子骞招呼道。

    这裴度长得身材矮小,干瘪瘦削,若是与武元衡站在一起,就象大人旁边站了个小孩子一般,而且……看上去有些猴儿里猴儿气的。与武元衡那种大气威严,正成对比。

    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裴度一双眼睛精光四射,给全身添了十分的气质。

    更重要的是,裴度以心思机敏,才华出众著称,他幼时出身贫苦,穷困潦倒,但是始终不失志向,积极求学求进,有一回,路遇一个行路的佛门禅师,擅长相面,他瞅了瞅裴度,叹息着说道:“这人相貌干枯,全无福相,而且嘴角的纹路斜伸入口,将来一定会冻饿而死,这是个苦命人。”

    裴度听了,不以为意,一笑便走。

    过了些日子,他又遇到了另一个禅师,那禅师也会相面,看了半天裴度的相貌,大为惊讶,说:“此人目光如炬,精气内敛,将来一定会做宰相。”

    裴度听了,依旧不以为意,一笑而走。

    宠辱不惊,胸怀如海。

    靠着自己勤奋刻苦,终于考中进士,做了大官,但裴度一生虚怀若谷,以善待人,留下了很多佳话。元朝戏剧家关汉卿写过一出戏,叫做《裴度还带》,大意是裴度年轻时贫困潦倒,但是拾到一条珍贵的玉带,仍然坚持归还失主,救了一家三口性命,被人交口称赞。另外在《三言二拍》等古籍中,也记录有不少裴度的故事。

    ……

    闲言少叙,继续说罗子骞等人上朝。

    时值天色未明,街道间漆黑一片,俗话说“黎明前的黑暗”,几乎比深夜视线还差。武元衡和裴度的几个随从家人,提着几盏红灯笼,并不甚亮,只照得街道上朦朦胧胧。

    罗子骞看见裴度头上戴了个毡帽,笑着打趣道:“裴御史,如今是夏天,你戴个那么厚的帽子,不怕捂出痱子来啊?”

    裴度说道:“差矣,我和你们年轻人怎么能比,你身上全是火力,便是光着身子,也不会冷,我不行喽,身子怕寒。”

    大夏天怕寒,罗子骞笑着摇摇头。

    武元衡对裴度说道:“昨天晚上,我不知何故,深夜难眠,写了一首诗,请你品鉴一下。”

    “好。”

    “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武元衡诵完这首短诗,笑道:“纯是因感而生,吟完了,却取不出诗名,索性就叫做《夏夜作》,你看如何?”

    裴度的脸色,却忧郁起来。

    他摇了摇头,说道:“武郎,这诗……才情是不错的,可是通篇充斥着凄凉无奈之意,这可不象是你的风格啊。”

    “是吗?你是说,颓唐了?”

    裴度继续摇头,“倒也不是颓唐,怎么让人觉着字里行间,有一股恐惧之味,好象……很害怕明天的天来,你看,日出事还生,好象是说,明天一早,就会发生挺让人烦恼的事情,你在下意识里,一直在躲避这件事。”

第226章 武元衡遇刺() 
武元衡一直是个雄才大略的人,胆气颇豪,象“恐惧、躲避”这类词汇,一般跟他是不沾边儿的,怎么裴度如此解读这首小诗?

    罗子骞笑道:“也许是这些日子武相国操劳国事,累了。”

    武元衡也哈哈一笑,“裴郎,你大概想多了,一首睡前的小诗而已,没那么多意味……咱们还是说说今天上朝议事吧……。”

    ……

    其实,倒不是裴度想多了。

    武元衡这首小小的短诗,正是他的“绝命诗”。

    人在遇到某种重大变故、突发灾难的时候,常常是有先兆的,或是无故心慌意乱,或是看见平常难见之事,或是……

    武元衡这首睡前小诗,里边透露出来的恐惧、无奈,躲避明天到来的情绪,可能连他自己也未曾察觉,但是,不知不觉,冥冥之中,那种即将到来的危险,让他把若有若无的惊恐之感,融入到了诗句里……

    天意昭昭啊……

    ……

    正往前走,忽然罗子骞觉得有点不对劲。

    他目光敏锐,察觉侧面的街道上,似乎有人影在悄悄移动。

    此时四处宁静,除了上早朝的官员,和各处“武候铺”的巡察,街上一般是没有行人的,这几个人影,是做什么的?更让罗子骞疑惑的是,这些影子鬼鬼祟祟,不象正常举动。

    (注:武候铺是唐代治安机构,相当现在的派出所。)

    “等一等,”罗子骞急急地喊道。

    武元衡和裴度,正在并肩骑行,商议有关“上朝”的事项,对远处黑暗里的异常举动,丝毫也未注意。再说,他们俩都是文官,不会武功,完全没有罗子骞那样的目光和洞察力。

    “怎么了,罗郎?”武元衡扭头问道。

    “快下马,快——”罗子骞声嘶力竭地喊道。

    他已经觉察出不妙了,一边喊叫,一边自己也飞身下马,同时朝自己背后一摸,想把青芜刀给拽出来。

    糟糕,青芜刀没带。

    因为进入大明宫是绝对不允许带兵器的,罗子骞这回来到长安,没带随从,连胡安也没带,因此早晨从驿馆出来的时候,把青芜刀给放在驿馆了。

    怎么屋漏偏逢连阴雨啊。

    罗子骞急得象是浑身着了火,他自己即便是赤手空拳,也完全不用怕,但是……武元衡和裴度这俩人,可是文官啊呀,他们不会武功!

    罗子骞朝着武元衡飞身窜过去,一定要保护他。

    这时候,就听着一阵“嗖嗖”的破空之声,传到耳边,那是羽箭在飞,而且,破空声非常凄厉,说明箭的力道非常大,速度非常快。

    坏了,神箭!

    罗子骞脑子里陡然闪现出一个名字:神箭王张信。

    完了。

    想到张信的名字,罗子骞只觉得眼前发灰,张信的神箭,天下闻名,自己尚且难以躲避,武元衡和裴度,这俩文人能躲得过去吗?

    与此同时,罗子骞发现,黑暗的夜色中,有好几条身影,象一股黑乎乎的可怕旋风,正在迅速跑过来,

    那是敌人冲过来了!

    “啊——”一阵惨叫声响起来。

    只见武元衡和裴度,双双坠马。

    他们俩听到了罗子骞的呼唤,也看见了疾奔而来的罗子骞,心下疑惑,但是,毕竟反应太慢,还来不及看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已经中箭!

    两个人惨叫着,一起坠落马下,这时候,后面跟着的几个仆人,已经全乱了,大呼大叫,跑上来赶紧抢救二人,其中裴度的一个仆人,名叫王义,是会武功的,三窜两跳,纵上来将裴度抱在怀里。

    罗子骞已经奔过来了。

    他发现,武元衡脸上中了一箭,箭杆还插在他的脸上,裴度的肩膀中了一箭,歪身跌倒在地。

    罗子骞心里这个急啊,果然,他们是躲不开这么强劲的神箭的,从这两箭的速度与准确性上,已经完全能够确认,这就是张信射出来的。

    神箭天王到了。

    ……

    罗子骞三窜两跳,奔到武元衡面前,他知道,裴度伤在肩膀,尚不致命,但是武元衡脸上中箭,却是情况不妙,凭着神箭王的力道,若是箭头穿脑而过,那就完了。

    此时的武元衡,半跪在地上,两手捂着脸,满身痛苦模样。

    罗子骞正要去扶他,忽然觉得脑后有不祥的风声。

    “忽——”

    那是利器袭击过来的声音。坏了,敌人来得太快了,就象是一阵旋风,转眼间就到了眼前,就这个速度,就让人发昏——高手才有这种速度啊。

    罗子骞急切间朝旁边一闪身子,只觉得一股凉风,从自己脑旁掠过,凉嗖嗖的,沁人头皮。

    罗子骞吼了一声,再也顾不得去扶武元衡,飞起一脚,直向后踹,这一脚去得也是其快无比,荡起地上的一阵沙尘。

    身后的敌人,识得厉害,也赶紧闪避,罗子骞扭过身来,借着微弱的清晨光线看过去,只见一个身高体壮的汉子,手持一柄开山大斧,就象一头勇猛矫健的黑熊,站在自己面前。

    呀……

    霹雳天王熊弼!

    霹雳王的武功,罗子骞曾经在梁山盛会上见过,他赤手空拳,擒住寇喜,毫不费力,武功惊人,位列三大天之首。

    今天,他出招便以开山斧劈砍,显然是冲着“要命”来的。

    罗子骞来不及多想,身子一斜,象旋风似地一转,一拳捣向熊弼的腰里,他手里没有兵器,只能以拳脚对敌,更让罗子骞着急的是,敌人到底有多少,还闹不清楚,对付一个熊弼,结果如何尚且难料,如果是三大天王全都到了,那……

    不敢想象。

    熊弼见罗子骞来得猛,也不敢硬接,后撤一步,举斧横劈,他的斧子势大力沉,一抡起来,便笼罩四周数尺方圆,这种“横吃横打”的功夫,最为霸道,管你是什么灵活巧妙的招式,在大斧的利刃面前,统统没有用武之地。

    若是单讲比武,罗子骞倒也不怕他熊弼,即便赤手空拳,也无所谓,但是,他不想比武啊,他要保护武元衡和裴度。

    就在罗子骞心急如火的时候,让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只见一条敏捷的黑影,从旁边窜过去,那身影瘦削而灵活,就象猴子一样迅捷,手里持着一把短刀,飞身而上,径直扑向武元衡。

    简直让罗子骞头皮发麻。

    这人是……申天佑。

    果然是三大天王一起到了。

第227章 力战三大天王() 
罗子骞心里“腾腾”地冒起火来。

    三大天王,齐聚长安,而且……他们一起行刺,这可特么的……要完了。

    老子陷入死亡陷阱了。

    眼见着申天佑象一头灵敏的猴子,朝着受伤倒地的武元衡窜过去,罗子骞知道,申天佑武功极高,武元衡哪里挡得住他啊。

    罗子骞急得大吼一声。

    他趁着熊弼躲避自己的拳头,猛地向前一窜,想去支援武元衡,拦阻申天佑。

    但是,熊弼不傻,大斧一横,拦住罗子骞的去路,开山斧的利刃朝着罗子骞腰里劈来,这霹雳王熊膀大腰圆,满身蛮力,使起斧子来威势惊人,一斧砍出,当真就象“霹雳”一般。

    罗子骞过不去了,百忙中腰身一扭,躲开斧子的攻势。

    这时候,只听“咔”的一声轻响。

    申天佑身形如电,脚下生风,两步窜到了掉落马下的武元衡的身前,手里的短刀,径直插进了武元衡的胸膛……

    ……

    完了!

    罗子骞心里一阵发凉。

    他身经百战,杀死过无数敌人,深知这一刀……武元衡再也难以留下性命了……

    只只武元衡怒吼了一声,身子坐在地上,用眼睛瞪着面前刺杀自己的申天佑,胸脯上的血,汩汩地往外流淌……

    ……

    罗子骞也怒吼了一声。

    他纵身跳起,朝着熊弼的脑袋,一拳挥去,起势如风,状若癫狂,把熊弼逼得连着后退两步,挥动大斧,拦阻罗子骞的进攻路线。

    罗子骞并不想攻他,他只是想把熊弼逼退一步。

    然后,他去对付申天佑。

    此时,武元衡已经不行了,但是裴度还受伤倒在旁边,罗子骞心道:“不管怎么样,说什么也不能再让裴度被申天佑杀死了。死了一个武元衡,我一定要救下裴度。”

    但是,裴度那么好救吗?

    熊弼退了一步,猱身再上,他身高体壮,然而脚步却是异常灵活,见罗子骞要奔申天佑,拼命上前来阻拦,大斧直上直下,朝着罗子骞的脑袋劈过来。

    “唰——”一股凉嗖嗖的风声。

    罗子骞只觉得一股浑厚的力道,直朝着自己压过来,这霹雳天王名不虚传,每一斧劈下,都隐隐似有风雷之势,力道骇人,真就象是霹雳闪过天空,声势浩大。

    原来,“霹雳”之名,来源于此。

    罗子骞的腰身猛地一拧。

    他使出了“巴西柔术”的功夫,此时,哪儿有功夫和熊弼比武啊,申天佑已经杀死了武元衡,必然还要去杀裴度,赶紧救人最要紧。

    罗子骞的腰身,经过骊山道婆的指点以后,勤加训练,已经练得柔韧无比,富有弹性,这一扭就象是蛇虫一般,随意而自如,直接象是拧了个麻花一样,向前猛地弹出。

    直接扑向熊弼的怀里。

    这一下不退反进,让熊弼吓了一跳,熊弼的武功,是大开大阖,雄浑厚重,最忌惮这样贴身“摔跤”,如果两人缠抱,那巨斧的威力就使不出来了。

    罗子骞抓的就是这个。

    身子往前一扑,象个附身之蝶一样,猛地贴在了熊弼的胸脯上,两臂一捞,便搂住了熊弼的脖子。

    就象是一对恋人在亲热接吻一样。

    但是罗子骞可不来接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