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世界大穿越-第1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时间,战火蔓延到朝堂之上,董卓有意推让之下,弘农杨氏一系人马果然主动跳出,跟太傅袁隗干了起来,就连卢植为首的中立派,不是也参与进去让袁氏一党措手不及焦头烂额。

    汝南袁氏一系无法在朝堂一家独大后,朝堂尽管每天都争吵不休,却是奇迹般的稳定下来,再也没有之前那种风雨飘摇之感。

    一些积累的政务也都慢慢提上日程,董卓很是惊喜,他的镖骑将军之位也落实下来,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联合压制袁氏一党的念头。

    朝局逐渐稳定,雒阳城上空的阴霾一扫而空,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繁华热闹,已经腐朽不堪的大汉帝国,竟是按照强大的惯性继续蹒跚前进,不知道什么时候轰然倒地再也起不来了。

    也是因为朝堂恢复了正常秩序,在一干大臣的强烈要求下,一直没有哼声的何太后终于松口,让少帝刘辩上朝听政。

    消息传出,大部分朝臣松了口气,自然也少不得某些野心家相当不爽,甚至动了暗中弄死少帝的狠毒心思。

    董卓自然也动了心思,少帝之前一直窝在后宫不出,他真没什么好办法擒拿,可是现在情况不同了。

    他跟吕布暗中说了这事,吕布没急着答应,只说看看再说。

    当少帝时隔一月多时间,再次出现在朝臣跟前,依旧是那个有些驽钝的少年,没有多少变化。

    可是,少帝身边的王越却是叫人心惊,一身惊人剑气锋利之极,某些意志不够坚定的朝臣甚至连看他的勇气都没有。

    王越一脸凝重,双目如点直视比旁人高出一头的吕布,两到凌厉霸道之极的剑意,顺着眼神直奔吕布而去。

    “来得好!”

    感受到两道恐怖剑意临身,吕布满脸战意怒吼出声,身上腾起一股磅礴如海,好似草原孤狼般的恐怖气势,毫不犹豫跟王越的剑意对撞在一起。

    轰隆!

    ……

    “嘿嘿,董卓还是很聪明的吗,知道示敌以弱联合其他势力对付汝南袁氏一系人马!”

    汝南郡上蔡县郡衙,林沙看着手中书信轻轻一笑,悠然开口说道。

    “那是他见机得快,不然要是再一味门横下去,只怕想要立足雒阳都难!”

    阎忠冷笑道:“别以为他手里有了军队,就可以肆意妄为了,朝堂百官没一个简单的,特别是那些身后有强大世家支撑的,更是不好招惹!”

    “这话有些过了,真要拥有压倒一切的军力,那还不是董卓说什么就是什么,谁敢反对?”

    林沙轻笑,摆手道:“在朝堂上讲究资历和背景不家,但更看重个人的实力!”

    他在好几个轮回世界参与争霸,自然知晓在乱世之中,实力才是一切,其它什么的都浮云。

    “君侯,咱们现在该如何行事?”

    阎忠也不反驳,话锋一转问道。

    “继续埋头发展,某看现在朝堂稳定得很,没必要非得参合进去!”

    林沙笑着说道,他还真没料到,董卓无法一家独大,结果却是变成这么一个样子……

第二千四百三十九章 默蓄实力侯大变

    雒阳朝堂好一番龙争虎斗,政局却是奇迹般平稳下来,不再是那种风声鹤唳,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战血战的架势。

    无论是朝堂百官,还是地方州牧,除了少少心思阴暗想要自立的,其余统统松了口气。尽管朝堂经过这么一番蒸腾,朝廷威严扫地权威不存,可有朝堂和没朝堂完全是两回事。

    起码,地方官员不用担心自身地位,也不用害怕受到州牧攻伐,如此对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

    朝堂百官更不用说,朝堂还在,还能正常运转,他们的权力和地位就有了保障,不然大汉朝廷真散了架,最倒霉的除了百姓就是他们了,一下子从高高在上的中央大佬,变成无足轻重的蝼蚁,实在难以接受这样巨大的反差。

    只是,那日大剑师王越跟董卓麾下大将吕布之间的气势对决当真惊心动魄,好好的皇城正殿突然狂风大作,磅礴的气势威压惊得一干朝臣不得不紧贴墙根摇摇欲坠,只能眼睁睁看着皇宫正殿的上顶被狂风直接掀翻。

    由此,朝堂百官真正见识到了超级高手的恐怖!

    大剑师王越之名,一日之间成为权贵心中分量极重的存在,再不是之前那般若有若无的状态。

    而吕布的实力,则叫朝堂百官震撼不已,下得袁绍和袁术这对兄弟脸都白了,生怕吕布凶性大发对他们兄弟动手。

    朝堂局势达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无论哪一方势力都无法独大,这反而让各方势力都不敢贸然出头,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被打击的目标。

    豫州牧林沙也正是看到这一点,才打算从汝南郡郡治上蔡撤兵。

    再待下去的话,说不定汝南袁氏族人真要急了。

    这些日子,汝南地方豪强各种试探,林沙没有搭理他们,可能把他们给吓住了,一直忐忑不安不敢轻举妄动。

    林沙可是明白,不能把这些盘根错节实力强横的地方豪强真逼急了,不然他们做出什么错事最后倒霉的还是普通百姓。

    朝堂上汝南袁氏人马相当强势,可在汝南老家却是被压制得死死的,林沙不时能收到来自雒阳的信件,其中有不少都是袁实一系朝臣的,询问他到底意欲何为的。

    他意欲何为?

    傻子都明白林沙屯兵汝南郡是什么意思,不过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真要是雒阳那边失控,林沙真不介意亲自出手将一干汉末有名的枭雄全部斩杀,省得日后跳出来做了祸害。

    不过既然雒阳没乱,大汉帝国最后的架子还没倒下,林沙也就懒得多作恶人,拍拍屁股带着上万将士直接返回州牧府所在谯县。

    却不知,他的这番举动却是叫朝堂百官暗暗松了口气,包括同一派系关系极好的尚书卢植也是如此。

    不要怪他们多心,林沙的威慑力可比西凉董卓强多了。如果之前入京的不是董卓而是林沙,西园军内部就会出现分裂,虎贲军会不会跟他直接扛上还两说,怎么说林沙都是平定黄巾之乱的首功之臣,天下名将的名头还是很有用的。

    别看之前雒阳百官闹得凶,加入一个董卓更加热闹,可他们心中都提着呢,豫州牧林沙可是一直率军坐镇汝南郡,只要愿意几日之内就能杀入司隶地界。

    以林沙的军事指挥能力,挥军直指雒阳城花不了多长时间,倒时候朝堂百官拿什么抵挡?

    是,皇城有大剑师王越,还有另外的五位一流实力护卫存在,可豫州牧林沙也不是吃干饭的,本身就是闻名天下的超级高手,谁也不知道林沙有没有本事破开皇城防御?

    朝堂百官也担心林沙有意到雒阳任职,这可不是什么好情况,一旦林沙进入朝堂与卢植等人联,势力怕是不会弱于汝南袁氏太多。

    本来朝堂就已经够乱的了,要是再乱的话不知道会不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朝堂百官一点都不敢去赌。

    眼下林沙摆明态度不想参合雒阳朝堂之事,朝堂百官自是松了口气。

    这样也好,林沙在豫州做他的土霸王,朝堂百官也可以安心争权夺利,为自己,为家族,为大汉尽一份心力。

    ……

    林沙不知朝堂百官的心思,要是知道的话只怕要笑掉大牙。

    他才没兴趣前往雒阳趟浑水,尽管正史上董卓乱雒阳的事儿还没发生,朝堂局势还奇迹般稳定下来,可根据他对那帮老狐狸的了解,到时候还是少不了兵戎相见的一日。

    这帮世家代表本身有没有能力且不去说它,但他们对手头权力却是看得极重,相当排斥与他们出身不同的一切人等。

    少了灵帝的疯狂压制,朝堂上的世家势力,却是自觉不自觉有了把控朝堂的意思,只是现在几方势力争斗得厉害,看起来不甚明显罢了。

    等到雒阳朝堂的平衡一被打破,迎接朝堂百官的,绝对是更加凶猛的狂风暴雨,兵戎相见都是轻的,最后雒阳都有可能毁于战火。

    林沙乐得坐山观虎斗,等到朝堂上的世家势力发觉大汉朝廷已是权威不在,就会想办法夺取地方权力,到时候少不得一番龙争虎斗。

    不管最后谁占据了朝堂优势,都得面临一个相当尴尬的局面,如何对待少帝这位暗弱的大汉天子。

    无论怎么做都是错,到时候免不得又是一场群雄斗权臣的把戏!

    林沙看得清楚,所以根本就没心思理会雒阳朝堂之事,还是老实发展豫州地方实力的好,等到真的群雄并起之时,他也好占据绝对优势。

    他不仅自己是怎么想的,朝堂上的一系官员也得到了他的提点,特别是并州刺史阳球,不要一心扑在雒阳朝堂之上,先切实掌控了整个并州再说。

    并州不比豫州,阳球也没林沙的威望和强硬手段,除了太原一带的郡县之外,其余并州郡县并不在刺史部的掌握之中。

    这可不是什么消息,谁也不知那些郡守会不会在关键时刻背后捅刀子,事先最好能完全掌控并州,免得以后到了关键时刻出乱子。

    只是叫林沙头疼的是,无论是阳球,还是卢植显然并不赞同他的想法,把更多的精力和目光,都投入到了雒阳朝堂之上,很有参与的热情和想法。

    算了,由得他们去吧!

    林沙见此,倒也没有太过强求,虽是一系人马,终究各有不同心思,林沙不可能真的强行统一思想,真要那样的话只怕这一系立刻便会分崩离析。

    ……

    金秋九月,又是一年一度的丰收年。

    林沙率军返回谯县时,正是各郡天地收割之时。

    看着一望无际的天地中,正辛勤忙碌的农人,他心情大好,刻意放缓的行进速度,不时还派手下将士帮着抢收粮食。

    连续三年丰收,豫州百姓的日子一下子好过许多,官府的仓库之中也是堆满了陈粮和新粮,整个豫州陷入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地方安宁百业兴旺,稳得不能再稳。

    回到谯县后,林沙特意招来州牧府属官,把他们派到辖下各郡各国监督郡国和县城官府按照规定收粮,放下狠话谁要是敢在这上头农鬼,特不介意再砍几颗头颅震慑宵小。

    等州牧府属官全部派下去了,林沙这才有空闲处理堆积的公文。

    阎忠这时却找上门来,直接问道:“不知君侯对雒阳那边是什么看法?”

    “迟早要乱!”

    林沙回答得相当简洁,尽管此时雒阳局势跟正史大有不同,不过他却是看得出来,到了最后依旧逃不掉兵戎相见分高下的命运。

    “君侯意下如何?”

    阎忠眼中闪烁兴奋光芒,迫不及待问道:“只等汉室一倒,立即起兵!”

    阎忠满意而去,这厮可是个坚定的反汉朝主义者,能耐得住性子等到现在才问出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林沙自然不会拿套话敷衍的意思。

    忙忙碌碌一月有余,整个豫州的田地出产都收入仓库,听取了各郡国之长的亲自汇报,还有手下密探的情报汇总,林沙做出决定:再征兵两万!

    以豫州此时的底蕴和体量,负担三万五千正规军的消耗不成问题,单单三十万黄巾俘虏中,就能挑出起码五万以上符合征兵要求的青壮。

    更别说,豫州官军的待遇相当不错,地方百姓也是踊跃参加,歌郡国之长在汇报丰收喜悦之时,也没少提到这方面的情况,他们也想要扩充郡国官兵数量。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林沙随意写了封公文,就说防备复起黄巾乱贼,豫州地方需要增兵保护地方,然后直接送去战斗激烈的雒阳朝堂,果然很轻易就通过了。

    两万将士的征召,黄巾俘虏和地方青壮中各取一万,不过短短十来天时间已经全部招募好。

    林沙也没客气,将徐晃手下两千精锐中的一千,分散到新兵之中担任中低级军官,然后拉到与其他州交界处拉练,一边训练一边真的出动小股人马,将胆敢越境的零散黄巾贼子消灭,既然让粗经训练的新兵见了血,同时又维护了地方安宁,一举两得相当不错……

第二千四百四十章 自古进学非易事

    “君侯,各郡国下面的百姓,都强烈要求州牧府把学堂开到他们的村镇!”

    豫州州牧府正堂,专司教化的幕僚和属臣正在详细汇报,一脸喜色显然心情相当不错。

    “嘿,看到好处想得了!”

    林沙一点都不意外,轻笑道:“只是他们能保得住村镇里的学堂么?”

    一边翻看手中详细资料,他的心情同样不错。

    历经大半年折腾,近百所设置在黄巾俘虏营中的蒙学馆,已经开始出效果了,百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受了教训,无论气质还是见识都大有提升,自然羡慕万分想要让自家孩子也跟着受益。

    按照林沙之前强行定下的教学方案,蒙学馆除了教授学童认字识字之外,还有算学和简单农学,都是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门科。

    不少天资不错,或者学习刻苦的蒙童,已经可以帮着家里简单的计算盘理帐目,还有田地里的套种之事了。

    话说林沙自然知晓套种,以及建立简单以田地和农庄为主的生态循环,在黄巾俘虏营地做了实验,效果有好有坏起码有了参照。

    学童在蒙学馆学习时,还有实际的动手课程,自然对里头的门道有大海了解,然后回家之后就想在自家田地搬弄一番。

    黄巾俘虏所在田庄附近的百姓,其实早就对黄巾俘虏营的套种技术,以及各种田间地头的养殖方向垂涎三尺了,可惜黄巾俘虏营地并不对外公开,州牧府有重兵把守就算地方官府也无可奈何,更别说普通百姓了,看到持刀挎剑的军汉都双腿发抖,哪有勇气溜进俘虏营地一探究竟?

    再说,上头说的那些,都是一整套田地系统,单纯偷瞄几眼根本看不出什么名堂,非得有懂其中原由的人亲自教导才弄得明白。

    本来因为这事,俘虏营地附近的百姓心存不满,尽管这几年有州牧府提供的水利设施帮助,年年丰收日子比以前好过许多。

    可相比有鱼有肉又有油腥的俘虏营,附近百姓的生活状态无疑是相当差劲的,特别是那帮可以到俘虏营享受一顿免费午膳的蒙学学童,回家之后一说把家里父母亲戚羡慕得不行。

    而这其中,由州牧林沙亲自指导弄出来的套种之法,还有田地养殖之术,以及配合整个田庄的循环体系起了巨大作用。

    俘虏营地附近百姓虽然弄不清具体情况,却也知道俘虏营肯定学会了某些他们不知晓的耕种以及养殖技术,日子才这日红火好过。

    他们不平衡了,凭什么一帮俘虏的日子,竟然过得比他们这些清白百姓还要好,这还有没有天理了?

    不要说俘虏营附近的百姓,就连地方豪强都坐不住了,再次起了某些不该有的觊觎之心,不仅想要学到俘虏营所会的耕种和养殖技术,还想要将已经被俘虏营整理得相当肥沃和充实的田庄也掌控在手。

    当然,以前有过惨痛的前车之鉴,地方豪强可不敢乱来,要是被州牧府给盯上,不死也得脱层皮。

    不过他们可以鼓动地方官府,向州牧府提要求啊,州牧府不是鼓励地方官府为了民生,多多跟上头交流么?

    所以,林沙的案头上,摆了不少这方面的公文。

    内容相当简单,就是请求州牧放开俘虏营的限制,甚至把俘虏营的管理权移交地方。

    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答应的,尤其还是这等即将天下大乱的时候。

    都不用派下的探子回禀,他知晓其中肯定少不得地方豪强的影子,不过他并没有生气或者发火,人家使的是正常的套路,他直接驳回就是。

    再有,俘虏营蒙学馆教授简单的算术和农学,这种贴近生活的实际课程,很受蒙童们的欢迎。

    他们发现只要学会了课程中的内容,便可以帮到家里不少芒。

    比如越来越繁盛的商业交流,不时便有商贩到乡村里收购土产,随着次数越来越频繁,百姓的收入和日子越来越好过不假,却也出现了经常被商贩蒙骗,或者计算不清受了损失的情况。

    百姓的日子才刚刚有了起色,对于银钱自然是斤斤计较不肯放松,可是他们又算术不精,很容易就会吃亏。

    蒙童在蒙学馆所学算术虽然简单,却是能在这种时候帮上大忙,起码在计算银钱的时候不会出现漏子。

    还有,他们见识过了俘虏营的一切,又经常跟有官府背景的蒙师打交道,在随父母赶集或者出售家中大牲畜的时候,可是发挥了大用处,那些收税的税吏一听这家有蒙童在侧,顿时熄了盘剥蒙骗之心,替家里省了不少麻烦和额外负担。

    不仅如此,蒙童在蒙学馆所学农学知识,也能指点家中父母耕种田地之时,不仅做到精耕细作,还能好好利用田地的剩余空间。

    套种不是那么好学的,可就是如此,也能帮助家里增加收入,让家里的日子更好好过红火。

    蒙童还会写字认字,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的,无论是写信看榜,又或者其它一些需要写字的活计,都相当的方便。

    最起码,用笔记载下来的东西不易忘记,能帮家中张辈不少忙。

    如此多的好处,家中的蒙童地位一下子起来了,不说当祖宗供起来,起码也能跟家里的壮劳力地位相当,甚至更有话语权。

    俘虏营的蒙学馆,可是男女学童都收的,尽管开始时受了不少指责和漫骂,时至如今依旧少不得那些出身地方豪强和寒门家族的所谓士人不耻。

    可百姓却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也从之前的犹豫不定,不知该不该将家中小子姑娘送去蒙学馆读书学习,毕竟那里可是俘虏营,关着的都是黄巾俘虏,一旦沾染上了可是不得了的麻烦。

    再有宗族长辈的阻扰,其实第一期愿意送自家孩子上蒙学的百姓人家还是少数,估摸着也就数千人吧。

    不要以为数千人很多,散布在十几个俘虏营,一下子就被消化干净。

    要不是州牧林沙始终坚持蒙学馆不搞大班,一个年龄段学童最多只能有四十人。只怕之前都不用手忙脚乱增加数十间蒙学馆。

    只是,随着时间推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