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世界大穿越-第1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当时的形式,只要霸王项羽不死,汉高祖刘邦就没那么法安稳的建立汉朝,必须得时刻防备霸王卷土重来。

    只是相关资料实在太少,以林沙的敏锐哪能看不出来,这是被人刻意掩盖了,可能他此时查阅资料的皇室藏书阁只有这样饿信息,真实的相关内容应该掌握在皇室核心藏中。

    可就是如此,林沙也能推断出一些事实真相!

    从春秋战国到秦国一统**,显然不知道始皇帝用了什么手段,竟是逼得一干频繁显圣的仙神妖魔齐齐隐匿。

    从史料上的只言片语可以推论,到了大秦帝国时代,整个世界的战力水准都降了一个层次不止!

    在春秋战国时代,像霸王项羽这样力能扛山,甚至神通手段更加厉害的高手多得很,不说百家开派宗师,就是他们麾下的精英弟子就有这等实力!

    儒门七十二贤,哪一个的实力都不比霸王项羽差,甚至拔尖的那一批,比霸王项羽还要更强数分!

    林沙看着竹简上,那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辉煌的寥寥数语,脑中浮想联翩心中热血沸腾。

    他觉得那才是超级武者最好的时代,拳能穿天脚能裂地,这是何等恐怖的威能,在那个时代却不过只是普通宗师的实力水准而已!

    以林沙此时的罡劲修为,他不认为自己在境界上差那些百家高手多少,可不知百家强者到底是如何发出那等恐怖绝伦的强悍招式,实在叫他既震惊又向往不已。

    到了秦末乱世之期,显然当时的群雄实力又有了不小的削弱。

    不然,只一个霸王项羽,哪能做到在战场上纵横无敌?

    至于霸王项羽到底是怎么死的,林沙所能翻阅的史料上都没有具体描述,但他可以拍着胸膛保证,这个世界的霸王项羽,绝对不可能自杀而死!

    还是那句话,只要他还活着,汉高祖刘邦便睡不安稳,西汉王朝也不会有后来的鼎盛气象。

    一人可抵一国之军,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又叫人大觉热血沸腾,恨不得生在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见识霸王神勇,甚至亲身感受一番霸王的无双威势才不枉一身惊人武艺!

    呼!

    林沙轻轻放下手中竹简,小心翼翼将其慢慢卷起,放回到藏书阁的角落里,心情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他实在没想到,两汉之前的历史,竟然如此的波澜壮阔!

    他也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这个世界的个人武力在某段时间强得不象话,一人抵百万军都不算什么难事!

    想想都感觉头皮发麻,浑身上下的气血忍不住一阵激荡汹涌!

    只是不知为何,后来的个人武力越来越差劲,到了两汉之时,再也没有出现霸王项羽那等恐怖强者!

    综观两汉时期那一位出名猛将,一个个都是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强悍存在,可也就是如此了。

    一位武艺高绝的猛将,可以以一人之力左右局部战争的胜败,可对超过十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军混战胜败影响就有极限了。

    不知道是因为天地出现异变,还是百家传承全部断绝,总之描写两汉的历料上,再也没有出现那种个人武力恐怖的存在了。

    当然,林沙可不相信两汉四百年时间,会没有出现个人武力极端前噶怀念的高手,估计都被朝廷眼极强实力压了下去,又刻意将他们存在的痕迹全部抹掉,这才叫后人没有丝毫印象?

    很有这个可能,只是普通的皇室藏书阁中,不可能有这方面的丝毫信息。林沙又不是没做过皇帝,自然知晓皇室会出手控制甚至将某些事情直接刻意隐瞒,这些在皇室掌控的核心资料上肯定都有详细记载。

    不说皇室,就是那些传承久远的世家大族手里,肯定也有这方面的信息,又或者更进一步,有前朝强者的修炼之法也说不定。

    在这个个人武力,能够决定大部分事情的世界里,这样的传承,才是那些世家大族傲立天下的真正根本!

    不然,很多事情都解释不清。

    两汉寻常史料记载,每到朝廷暗弱之时,就会出现能用的大将奇缺的古怪状况,可一旦天下乱象将显,地方上突然间又冒出无数好手。

    就像眼下的东汉朝廷,手下能用的方面级统帅之才着实有限。

    目前朝堂上还有一位太尉段颖能用,这位虽然在政治上不甚精明,可一身军事才华着实了得,是眼下东汉王朝难得的方面级别统帅之才。

    可到了黄巾之乱时期,朝廷能够驱使的有能力武将少之又少。

    后来的三大中郎将,无论是皇甫嵩还是朱隽,又或者卢植都不是纯粹的武人,而是文武全才的大家。

    可到了三国乱战期间,各地纷纷涌现无数猛将和勇将,个个出身地主豪强之家,某些武将的一身武艺还强得不像话,就是比起两汉四百年期间的成名猛将也不遑多让,甚至真实战力还要强上一筹!

    这说明什么?

    说明许多的武艺都留有传承,只是一直都被地方豪强世家牢牢把持,只有到了乱世之时才会冒头争先!

    果然,看过了皇室藏书阁中的大部分史料,林沙对这个世界,还有以后的局势都有了清晰认识!

    只是可惜……

    林沙从地上一阅而起,扫了眼面积巨大的楼阁中,摆放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不知道多少的竹简,轻轻叹了口气。

    偌大一个三层藏书阁,不知道存放了几万个书简,其中天文地理农耕杂学无所不包,可却是没有一份书简,记载有武艺的锻炼之法,就连最粗浅的拳脚锻炼之法的记载都没有!

    不知道是不是雕刻竹简太过费事,还是皇室刻意所为。

    林沙自然更倾向于后一种猜测,要说刘氏皇族手里没有武艺修炼之法,打死林沙都不会相信,而且数量绝对不会少,其中的高端修炼之法也应该有不少存货才对!

    怎么说,刘氏一族执掌四百年江山不是开玩笑的,手中收集的武艺修炼之法,绝对是整个天下最多也最全,而且质量还是最好的。

    可惜的是,刘氏皇族发展到现在,好象气数已尽一般。

    明明手里掌握着叫整个天下都震惊的稀缺资源,可愿意下苦功狠练的却几乎没有几个!

    后来比较出名的刘氏皇族中人,像是刘焉和刘虞,以及占据荆州的刘表,都是走的文人路子。

    倒是刘表手下有位皇室旁系子地刘磐热衷武道,可不知是修炼不得法,还是本身天赋不成,最后虽然成为荆州大将,可一身武力不过只在二流之中晃荡。

    除此之外,其余刘氏皇族子弟有不少身居高位者,可一身能耐都平平无一奇,竟然连一位拿得出手的勇武之将都没有,实在叫人感觉可悲可叹。

    林沙对此没多少感叹,只是通过大量的史料翻阅,以及自我思考,他已经对前路有了模糊的看法……

第二千三百零五章 万千竹简含真道

    林沙在皇宫藏书阁里悠闲看书,通过大量各类书籍的阅览,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慢慢由浅变深,更是对自身前路有了某种模糊想法。

    有了史料记载的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某些事情,他对武道的追求一下子变得热情主动许多。

    本来,以他此时的内家拳境界,放在现代之时已经达到大宗师之境,基本上已经没有前路可言。

    尽管他隐隐感觉,罡劲绝对不是内家拳的最高境界!

    可他不知前路所在,到了罡劲之时对身体的掌控已经达到细致入微的程度,再想前进不知如何修炼。

    只是,没想到这个世界的强者如此恐怖,又激起他心中武者热血。

    不管这世界武者的实力为何迅速下降,林沙都有踏上颠峰的冲动。

    以前不知道就算了,现在既然知晓武者强大之后,力能碎山断河,说什么他也要试一试,看看自己有没有成就这般实力的可能!

    不要说他痴心妄想,三国时期有位武力最接近霸王项羽的存在,那就是并州吕布。

    在正常历史中,吕布就号称三国第一武将,一身实力堪比霸王。

    而在这个世界,吕布的实力能不能达到霸王那样的程度,林沙不清楚,但他很有兴趣见证一番。

    如果历史没有出现太大偏差的话,也就是去年汉军进攻鲜卑失败,几位汉军统兵大将无一胜者,而且还将大片边塞地域丢失,吕布随着其父内迁并州,相信以其武勇,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斩露头角。

    到时候,林沙肯定要过去会一会这位后来的三国第一武将!

    心中有了目标,林沙看书的动力更足,他要将这处皇室藏书阁中的书籍全部印入脑海。

    尽管其中没有丝毫修炼之法,可林沙依旧觉得收获极大,有关这个世界的人文地理以及天象变化,还有百家杂学的某些内容,都让他有种豁然开朗,忍不住升起游走天下的冲动。

    从百家杂学的粗略记载中,他甚至敏锐察觉了一篇篇功效奇特的修炼之法隐含其中,只是可惜这些杂学记录内容不全,林沙却是没办法将隐含极深的修炼之法全部推断出来!

    果然,史料记载百家宗师全都是实力通天彻地的强者,尽管这一情况很有可能有哭长嫌疑,但他们都是武道或者其它能力强者却是不争事实。

    这一发现,让他对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有了更为强烈的探究欲。

    足足花费了一个半月时间,林沙以其强悍的记忆力,硬生生将此处藏书阁中的万千竹简全部翻阅一遍,将其中内容全部深深铭刻于脑海之中。

    知识就是力量!

    别的不说,这么多的知识储存在脑海中,林沙的精神力有了明显进步。

    而且这么多知识铭记于心,眼界大为开阔之余,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对武道的理解,都有了大概的轮廓。

    这对他以后的武力提升,以及境界晋升都大有好处!

    就是对意念的运用,林沙也有了新的感悟和想法,只待以后一一实验并验证,说不定会有巨大惊喜等着他。

    别的不说,单单藏书阁中,数量最多的儒家经典,对他的帮助和某些思绪启发都有极大助益。

    不谈儒家经典中的微言大义,林沙对此一点都不陌生,别忘了他前几个世界都在古代游荡。就算他志不在读书,可那么多年的耳濡目染,对于儒家经典的内容也是门儿清。

    关键是,从藏书阁中的儒家经典文章里,他竟然粗粗领悟了凝聚文气的办法,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说老实话,以林沙的经历之丰富,还有精神力之强大,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模拟各种状态的意念模型。

    要他释放刚正不阿的意念不是难事,只是想要模拟浩然正气却是没有办法,那玩意对自身意志的要求太高,而且还需要自身有足够的正气积累。

    至于如何积累正气,林沙完全没有概念好不好?

    他穿来这个世界还没一年时间,其中还有大半年是在周山脚下的张村熟悉情况,来到雒阳的日子不超过三个月!

    这么短时间,能够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大致了解,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如果想要了解更加具体的正气凝练之法,可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关键是之前他不知道如何积累胸中正气,并将其转化为可以喝退邪魔,震慑一切阴暗心思的浩然正气!

    这奔应是儒门各派的不传之密,只有嫡系血亲或者嫡传弟子才有可能得到查,而且还不一定十分完整。

    要知道,一份从儒家经典中,领悟出的凝练正气之法,可是儒家一派的核心所在,同时也可能是某一个世家豪门的立身根本。

    没见东汉末年的许多所谓大儒,在经史子集等等方面有独道见解,并且得到儒家主流认可,便足以开宗立派成一脉开山之祖!

    动不动就有门下弟子数百,说不定某一儒家学派,或者千年世族门阀就是由此而来。

    其中的典型代表,便是林沙最近结识的大儒卢植!

    这厮在儒家经典的研习之上很有收获,扬名之后便在家乡琢郡开馆授徒,大耳贼刘备跟白马公孙赞就是那时拜入卢植门下学习。

    而卢植所在卢氏家族,也以此为根基,经过数百年发展,终于在隋唐之时成为大名鼎鼎五姓七望之中的范阳卢氏!

    当然,那是正常历史中发生过的事情。

    在这个特殊的世界,儒家门人想要开宗立派,按照林沙的估计,起码也要从儒家典籍中,悟得一门修身养性凝练儒门正气的法门方可!

    林沙回忆跟卢植相处的点点滴滴,还在每日的接触过程中仔细观察,确实发现了某些来哦不得的东西。

    前文说过,卢植一身正气,在儒家学术的研究深度上,比起大才子蔡邕还要更进一步,达到了非常高深的程度!

    不仅如此,卢植距离凝聚浩然正气,也只有半步之遥!

    要说他没修得一门上层儒门心法,林沙却是万万不信的。之前还没怎么注意,也密友这方面的见识,现在看来卢植果然很不简单!

    只是,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的话,卢植很可能一直都维持在这个境界,以后终生也都没有取得突破,不然在围剿黄巾大首领张角之时,手段不会那么保守不力,最后被区区一位小黄门给干翻了。

    果然,这个世界的力量体系,不是他想象中那么简单。

    ……

    林沙埋首皇室藏书阁的万千竹简中不可自拔,他的这种勤奋刻苦的表现,以及惊人的记忆力,终究还是引起了相熟的蔡邕和卢植的特别关注。

    尤其在每日例行的攀谈中,林沙偶尔说出的某些见解,叫这两位大才子都忍不住心生感触,觉得确实颇有道理,对于某些事务和典籍的理解,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

    这样的情况,对蔡邕和卢植来说相当了不得。

    以他们的渊博学识,想要让他们在学问上面生出感触可不容易,但林沙就做到了,而且这段时间经常如此。

    蔡邕和卢植都不是傻子,相反两人都是这个时代智商极高之辈,很快就发现了林沙的不同。

    其在学识之上的进步速度之快,简直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

    之前交流时,说实话林沙很难插得进嘴,可是现在林沙与他们坐谈一点障碍都无,而且时时说出一番叫两位大才子,都深有感触的话语。

    私下里,两人也谈论过林沙,一致认为林沙以后前程不可限量!

    “异度,以你在学习之上的天赋,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达到某跟伯喈兄的程度,何不弃武从文?”

    这日,例行的茶话会开始后,卢植便迫不及待开口说道。

    “是啊异度,以你如此惊人的学习进度,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在士林名声大噪!”

    蔡邕跟着劝说道:“打打杀杀实在太过危险,还是由武转文的好!”

    林沙有些感慨,眼前两位大才子都是实心人,并没有沾染官场上那些污七八糟的坏毛病。

    他们都是好意,他得领下这份人情,尽管他并不怎么认同两位的说辞。

    当然,如果单论做官的话,文官的升迁速度确实比武官要快得多,尤其在天下太平政局稳定的时候更是如此。

    可眼下的朝局,还有天下形势短得算平稳么?

    “两位先生的好意,某心领了!”

    林沙也不做作,直言道:“只是某志不在官场,而且对的朝局也并不看好,所以只能说声抱歉了!”

    “怎么,异度你对眼下的朝局,有什么看法?”

    卢植眼睛一亮,也不生气笑着问道:“说说看,出得你口入得我耳,就当清谈可好?”

    “是啊,异度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蔡邕也来了兴趣,轻笑道:“以前只见你埋首万千竹简中,还不知道你对朝局具体是个什么看法呢?”

    无论是卢植还是蔡邕,别看此时官职都不大,却是十分热衷于参与朝政事务,不然之前也不会有鸿都宫门前的那场闹剧了。

    两人倒不是真这么看重林沙的想法,只是闲着无聊说一说罢了,加上对林沙又有十分好感,这才来了谈论的兴致……

    无论

第二千三百零六章 坐而论道化阴阳

    “两位先生也都知晓,某出身玄门!”

    见卢植和蔡邕如此,林沙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不说对两位品行的认可,就是真传出去了,以他的实力难道还不能脱身而走么?

    鸿都宫门这边的守卫力量不算太强,每天都有大量学子进出宫门,宫门守卫不可能每次都认真仔细的检查。

    再说了,能入鸿都门学的学子,哪一个不是出身豪强之家,都是从小接受教育的精英,皇帝就算只是做个样子,也不可能派遣精英宫卫过来守门,实在太过浪费了。

    以林沙的实力,从宫门内杀出去,并不是什么麻烦事儿。

    只是那样一来,以后他短时间内,很难再继续在雒阳混迹。此时东汉王朝的权威尚存,当今皇帝行事虽然荒唐,可刘氏皇族坐江山四百年,积累下的威望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除的。

    当然,事情不会坏到那一步,林沙对卢植和蔡邕的人品还是相当认可的。

    卢植和蔡邕齐齐点头,林沙的来历他们早就知晓,在玄学一道上的造诣相当深厚,放眼整个大汉能比得上或者超越的也没几个,当然是指明面上的玄学大家。

    “玄学讲究阴阳平衡,其实朝堂也是如此!”

    在两位坦荡君子跟前,林沙第一次说出了心里话:“只有朝堂局势保持平衡,当今陛下才会放心!”

    这个……

    卢植和蔡邕悚然一惊,他们还从来都没从这个方向,看待朝堂之事。

    只是……

    “异度,某承认你说得很对,可是宦官专权祸国殃民!”

    蔡邕才子脾气发作,直接将心中想法道出:“就算要平衡朝堂局势,也用不着推出宦官啊!”

    卢植虽然没有开口,但脸上神色分明十分赞同。

    林沙微微一笑不以为意,突然反问:“那伯喈先生说说,当今陛下除了信任熟悉的宦官之外,还能相信谁?”

    这……

    蔡邕和卢植一下子哑口无言,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

    这个问题看似不难,其实相当刁钻,仔细思索竟然不知该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