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被叫做“三哥”的士卒是个伍长,只见他嗤笑了一声,开口说道:“前面那群胆小鬼,只知道吃吃吃,也没见他们把柴桑城打下来!”
“是啊,三哥,要是他们早点打完,我们也能回家抱媳妇去!”那汉子有些不满的嘟囔着。
“嘿,你小子结婚好几年了,老子也没见你家婆娘肚子有动静!”被叫做“三哥”的伍长笑骂道。
那汉子闻言,突然有些羞涩的低头说道:“三哥,前几天我媳妇托人跟我说她怀了,算算日子正好是出征的那一晚!”
三哥闻言,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脸上竟也有了一丝的伤感。
“这仗已经打了快两个月了,我也有点想我家小子了。”那伍长开口说道,说罢拍了拍那汉子的肩膀,又说了一句:“小邓子,这一仗好好活着!”
小邓子看着伍长离开的背影,喃喃自语:“活着!”
夜幕悄悄降临了,9月的夜晚依旧闷热异常,广济镇里的荆州兵围着篝火在吃晚饭。
镇外,不知道哪里响起了芦笛声。
悠扬飘渺,引人遐思。
负责广济镇转运事宜的是个军司马,名字叫做郭普,乃是文聘手下的亲信部将。郭普此人武艺虽然不是很高,但由于年龄较长,所以为人老成,办事谨慎。正是因为如此,文聘才将押运粮草这等大事交给他去办。
而郭普一直也来,也没有辜负文聘的期望。粮草辎重总是能够按时的送达柴桑城外的军营。
文聘此时当然不会知道,郭普已经遇上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危机。
“镇外何处传来的笛声?”郭普眉头紧皱,开口问道。
那亲兵仔细侧耳听了听,才答道:“回禀将军,应该是从镇外东南部传来的。”
郭普点了点头,心中有些不祥的预感。
刚刚他听到芦笛声之后,便开始胡思乱想,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
正所谓“不知何出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虽然诗句很美,可对于军队来说,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命令弟兄们好好戒备!”郭普开口命令道。
(第二更,求收藏!)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53、血战柴桑 十一()
郭普的预感是正确的。
镇外的芦笛声确实不是什么好事。
吹的是楚地的曲子,荆州兵自然开始想家了。
郭普的命令,用处似乎也不是很大。出征月余,不想家才是咄咄怪事。
好在这支荆州军也算是训练有素,毕竟刘表也是花了不少钱粮才打造出来的,文聘也算是一时良将。
在郭普大声的严厉呵斥下,士卒们总算缓缓起身,拿起了刀枪。
果不其然,约莫过了还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广济镇外的大地便开始剧烈的震动了起来,那感觉仿佛是地震一般。
没错,这就是大量的骑兵出场才能有的效果。
整个广济镇内外的地面都开始了剧烈的震动,荆州军士卒无不心惊,连郭普也感到一阵惧意。
郭普登上广济镇外的土墙,抬眼看去,只见一片火红色的光自东南方向而来。那样子仿佛有数千骑兵一般,每个骑兵的手上都拿着一支火把,似乎耀红了整片天。
的确,这就是韩当麾下的1500骑兵,一人配两马,那阵势看起来便有数千人之多。
自从韩当收到了孙策的命令之后,就派出大量的斥候外出探查,以寻找偷袭的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查,他认为广济镇是一个很好的进攻地点。
于是乎,韩当便率领1500骑兵昼伏夜出,自东南方向的厉陵县向西北方向的广济镇进发。
三天前,韩当便领兵到达了广济镇附近。
今日,正好有一大批粮食辎重运到了广济镇。明天,这批粮食辎重就要启运,押送到存量不多的文聘大营。
而今夜,将会是韩当进攻的唯一机会。
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韩当倒是玩了点小心眼。
原来,那夜晚的芦笛声就是韩当一手制造的。
这一计倒是和当初韩信玩的四面楚歌有点相似,其目的自然是让敌人军心浮动。
广济镇外的土城墙上,3000荆州士卒各拿刀枪,然而他们的脸上丝毫看出任何士气,有的只是浓浓的惧意。
那个被叫做“三哥”的伍长,也站在城墙上,一套精良的皮甲在身,一手扶着女墙,一手紧握着一杆长枪,腰间挂着一把环首刀。
这一身便是荆州士卒中,伍长的标配。
伍长和什长,是军队中最精锐的士卒。再往后面,队率、屯长和军侯就算是军官了。一支军队,伍长和什长的精锐程度,基本上就可以体现出一支军队的素质。
当江东骑兵刚出现的时候,“三哥”的手有些发抖,腿肚子稍微有些抽筋。
这也难怪,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基本相当于热兵器时代的坦克。
大规模骑兵奔驰而来,任谁也会心惊!
不过,怎么着也是从军多年的老卒,过了片刻之后,“三哥”总算恢复了过来。
“三哥”朝墙外吐了口唾沫,看着自己手下的五个兵,面色有些阴郁。
没错,这五个混蛋太不争气了,各个两股战战,面上的惧意实在是明显。
“都给老子精神点!”三哥开口骂着,一边在这五个不争气的家伙屁股后面,每人来了一脚。
“别害怕,害怕就是死路一条。”三哥苦口婆心的做着思想工作。
“争点气,你们的婆娘和娃儿,还在等你们回家!”
小邓子听着伍长“三哥”的话,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他咽了口唾沫,握着刀柄的手紧了紧,另一支拿着圆盾的手也顶在胸前。
小邓子的脑海里又回想起了伍长的话:“活着!”
郭普全身甲胄,双手扶着女墙,看着城外奔驰而来的江东骑兵,眉头紧皱。
郭普为人向来沉稳,所以,文聘才会将保障后勤的后路交给他。
只见郭普挥了挥手,迅速下达命令。
“弓弩并上前,预备射击!”郭普大声喊道。
随着郭普的厉声大喝,荆州士卒总算大多数缓了过来,听到命令的弓弩兵纷纷上前,瞄准了冲来的江东骑兵。
虽然一个在城墙上,一个在城墙外,可是强大的冲击感依然让最前面的弓弩兵感到了一丝惧意。
七八里的距离,对于飞速奔驰的骑兵来说,不过是转瞬即逝。
韩当手持混铁大枪,全身甲胄,骑在一匹黑色的骏马上,冲在骑兵队伍的最前方。
“扔!”韩当扬起手中的大枪,一声厉喝,成一字队形前进的骑兵士卒,纷纷将手中的火把扔向了广济镇内。
而此时的城墙上,郭普也同时喊出了“射”!
数百支弩箭齐齐射出,看得出来,这支荆州军确实训练有素。
用不着韩当下命令,1500名骑兵齐刷刷的举起了左臂的圆盾,用以防御。
弩箭有不少都叮叮当当的射在了圆盾上,并未对奔驰中的江东骑兵造成多少伤害。当然,这一轮箭雨过后,还是有数十个骑兵坠马。
骑兵当然不会傻愣愣的朝城墙撞过去,在韩当的带领下,千余骑兵齐刷刷的向左掉头,在城墙外奔驰而过。
“上弩!”韩当在马上高喊道。
在韩当的命令下,勇敢的骑士们纷纷抽出了负在背上的骑弩。
骑弩的杀伤并不算大,箭枝要比普通的弩箭稍短,射程也不如普通的弩箭,且每次只能射出一支,不能连射。
不过,有一把骑弩,作为远程武器,对于骑兵来说也是聊胜于无。
“射!”韩当再次高声喊道。
随着韩当的命令声,数千支弩箭向城头射去。
仰射对于弩箭来说并不有利,有一小部分箭枝甚至都没能射上城头,一部分箭枝被盾牌和女墙挡住,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不过,也对守城的荆州兵造成了不少的伤害。
韩当的任务并不是要对这些荆州士卒造成多少伤害,而是要尽可能的烧毁广济镇中的粮草辎重。
头一轮的火把扔进广济镇后,不一会儿,镇内就冒起了烟火。刚开始,还只是一小片,随后竞慢慢扩展开来。
整个广济镇内摆满了明天就要运走的粮草和辎重,如今只要稍微一点火星就能燃起熊熊烈火。
郭普手下的大部分士卒都在城头上,镇内的数百士卒根本来不及救火,预备的大水缸根本无济于事。
所谓水火无情,这一战恐怕所有的荆州士卒都不会忘记。
没错,这就是徐庶的第三把火!
韩当看着广济镇的熊熊烈火,发出哈哈大笑声,带着手下的儿郎转身离去。
(第三更,求收藏!希望大家可以去投下票,让我了解下情况。感谢书友godpony、狗大加油。)'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54、血战柴桑 十二()
韩当在大笑声中带着千余江东骑兵,潇洒离去。
欲哭无泪的郭普已经瘫倒在城墙之上。
持续近两个月的柴桑之战,到了这个时候,基本上已经有了结果。
荆州军已经无力翻盘,江东,终究还是胜了。
两天后,消息终于传到了文聘的大营之中。
大帐之中,文聘面色十分阴沉,蒯良同样神色不豫。
黄祖此时心中倒是有些暗喜,不用继续打下去,对他来说倒是一件好事。
可是,黄祖一想到至今还未苏醒的儿子,心中便是一阵绞痛,恨不得将孙策生吞活剥了。无奈,兵不如人,将不如人,怎么打?
被刘表派来援助的蔡中还在路上,如今也不需要再来了,估计撤退到半路的时候就能碰上,到时候正好一道返回。
“如今这局面,大家都说说吧!”大营中事实上的最高统帅文聘沉声问道。
蒯良皱了皱眉,开口说道:“军中缺粮,打是打不下去了!”沉默了一会儿,蒯良才继续说道:“撤军吧!”
文聘面无表情,目光看向了黄祖。
黄祖想了想,自己可不能表现出急于撤军的意思,万一文聘报告给了州牧,自己好不容易营造的形象不就毁了?
于是,黄祖怒声说道:“州牧于我等厚恩,我等自当我州牧尽忠,如今尚未分出胜负,怎可退兵?”
蒯良一听,暗骂这家伙死脑筋。
只见蒯良眼珠一翻,开口说道:“黄兄的意思是我等不愿为州牧尽忠?”
黄祖闻言,轻哼一声,也不答话。
“如今军中粮草不足,黄太守若是愿意留下,我等也不会阻拦。我们给你留下一半粮食怎样?”文聘笑眯眯的说着。
文聘话音刚落,蒯良就反应了过来。
文聘这是给黄祖下了个套啊!
黄祖一听文聘的话,整个人都傻了,你tm的才想留下,老子早就想回家了好嘛!
只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黄祖能在刘表面前豁出脸面。
可是在文聘和蒯良面前,黄祖实在是豁不出去这张老脸。
文聘看黄祖不再言语,知道这家伙算是默认了。
两人毕竟同在刘表手下为臣,日后还要相见,文聘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这样,我给黄太守留下足够万人五日食用的粮草。”文聘开口说道。
这话的意思是,你守两天就可以撤。因为从柴桑城到进入江夏地界,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
“哼,知道了!”黄祖轻哼一声,嘟囔着离开了大帐,也不理会文聘和蒯良。
黄祖刚走,蒯良便抚须而笑,指着文聘说道:“仲业,我今天才知道,你也是个滑头啊!”
文聘笑了笑,也不言语。
说实话,文聘对蒯氏、蔡氏和黄氏都没什么好感。
他之所以给黄祖下个套,是因为黄祖如今实力衰弱,不欺负他欺负谁?文聘可不想和蒯氏闹翻。
文聘和蒯良计划的倒是很周密,可是孙策可没打算让荆州军这么轻易的离开。
这场仗,历时将近两个月,孙策连儿子出生都顾不上回去。
孙策一想起自己的儿子,嘴角边不由得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会儿差不多满月了吧,孙策在心里暗暗想着。
这一次,不把刘表给打疼了,孙策可咽不下这口气。
要知道,孙策可是很久没打过这么郁闷的仗了,水军被打的几乎全军覆没不说,连步军也损失不小。徐盛的虎步军损失过半,孙贲的郡兵也损失不小。
孙策这边正在考虑怎么把刘表给打疼了,却见凌统突然跑了进来。
孙策皱了皱眉,看向凌统,开口问道:“公绩,什么事,这么慌张?”
凌统小心的看了孙策一眼,才递上两个纸条,开口答道:“宛陵太守鲁肃和鄱阳太守吴景分别发来鸽信,两郡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山越叛乱。”
孙策一听这话,接过凌统递来的两个纸条,匆匆看过,颜色大变。
纸条中的内容,可比凌统的话更有冲击力。
宛陵郡南部三县,陵阳、黟县、歙县均被山越攻破。要知道,整个宛陵郡一共只有七个县啊。
鄱阳郡情况稍好一些,余汉县和海昏县受到了山越的攻击,但还尚未被攻破。
孙策此时略微有些后悔,自己当初调董袭和孙贲领兵参战是否有些太武断了?明明已经得到了消息,却还是调他们领兵参战。
不过很快,孙策就反应了过来。
自己的决定并不是武断,而是为了求稳。相比于山越人这次的叛乱,与荆州军的这次大战显然更重要。
孙策有理由相信,若是自己不调孙贲入柴桑县,恐怕柴桑县能否保住还要两说。
只可惜,这一次,无法打疼刘表了。
孙策有些遗憾。
很快,孙策又变得愤怒。
这次,他必须要解决山越人的问题,否则下一次山越人还会拖他的后腿。
无奈之下的孙策,只能看着荆州军从容离去。
两天后,连黄祖也开始撤退。
站在城头上,孙策遥望着黄祖撤退时扬起的阵阵烟尘,脸上满是遗憾。完全就是一块肥肉啊,可惜不能咬上一口。
该死的山越人!孙策在心中骂道。
随着荆州军全部撤出江东地界,孙策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围剿山越。
陪戎中郎将周瑜,被孙策任命为平山越左都督,节制宛陵郡都尉董袭、侍卫司校尉孙辅一同围剿宛陵郡山越。
扬武中郎将韩当,被孙策任命为平山越右都督,节制鄱阳郡都尉孙贲、侍卫司校尉宋谦一同围剿鄱阳郡山越。
而孙策依旧坐镇彭泽县,暂时还无法返回秣陵。
除了围剿两郡山越之事,孙策还要督促彭泽都督府都督徐盛重新编练水军,补充虎步营兵马。
当然,最重要的是,孙策已经得到了消息,南昌城里的刘繇快不行了。
据三司衙门的线报,刘繇的大限恐怕就在半个月之内。
刘繇一旦故去,孙策会立马率军南下,进入豫章郡。
到那时,孙策才算是真真正正的平定了整个江东。
对于豫章郡,孙策可是期待已久了,连豫章郡的重新划界都准备好了,一切只等刘繇故去。
(第一更,求收藏!)'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55、兼并豫章()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10月3日,被东汉朝廷曾经寄予厚望的扬州牧刘繇终于去世了。
刘繇的死,意味着孙策将会彻底完全的掌控整个江东。
10月10日,孙策领兵至南昌县。
虎贲校尉太史慈、侍卫司校尉吕岱、潘璋皆领兵随行。
文官之中,从事祭酒张纮被孙策留在彭泽县坐镇,两位军师徐庶和郭嘉随孙策一同而行。主簿严畯、功曹魏腾、仓曹从事诸葛瑾也一同随行。
《三国志?卷四十九》记载:“后策西伐江夏,还过豫章,收载繇丧,善遇其家。”
与历史上的197年相比,刘繇要早逝一年,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历史上相同的是,孙策入豫章没有遇到丝毫的抵抗。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钟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记载:“至徐州,诏即拜歆豫章太守,以为政清静不烦,吏民感而爱之。孙策略地江东,歆知策善用兵,乃幅巾奉迎。策以其长者,待以上宾之礼。”
南昌县是个大县,是整个豫章郡人口最多的地方,城池高大,百姓富足。
此时的南昌城外,豫章太守华歆一身整洁的官服,正在等待孙策的来临。
华歆的身后,则是几个身穿孝服的青年男女。
其中一女最长,约莫二八年纪,一身洁白的孝服穿在身上,倒把其身材显得凸透有致,颇有韵味。乌黑靓丽的长发盘在脑后,没有珠翠装点,仅仅是一尺白麻布系在脑后。一张俏脸惹人爱怜,泫然欲泣的样子不禁让人怦然心动。不施粉黛的皮肤却白里透红,极为诱人。精致的五官无不透露出女人的高雅气质,犹如空谷幽兰一般。
没错,这个女子就是刘繇的长女,刘云,如今待字闺中,尚未出嫁。
刘云的身后,是三个年幼的弟弟,刘基、刘铄、刘尚。
刘基年长,如今12岁,也算是个小大人了。
《三国志?刘基传》记载:“繇长子基,字敬舆。年十四,居繇丧尽礼,故吏馈饷,皆无所受。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权为骠骑将军,辟东曹掾,拜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基大农。权尝宴饮,骑都尉虞翻醉酒犯忤,权欲杀之,威怒甚盛,由基谏争,翻以得免。权大暑时,尝于船中宴饮,于船楼上值雷雨,权以盖自覆,又命覆基,余人不得也。其见待如此。徙郎中令。权称尊号,改为光禄勋,分平尚书事。年四十九卒。后权为子霸纳基女,赐第一区。四时宠赐,与全、张比。基二弟,铄、尚,皆骑都尉。”
刘基与孙权的关系极好,也许便是因为二人年龄相仿。从刘基任官的履历来看,应该也算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孙策倒是从未想过把刘繇及其后人斩尽杀绝,毕竟如今的诸侯征战,还是要讲究一些面子和礼义的。
至于孙策杀严白虎,那是因为严白虎是反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