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让自己的老部下有个好前程,黄盖便将军中100名受了轻伤的老卒退役给郭英当了差役和捕头。
当然,恒阶之所以提出这种条件,也是因为濡须口镇的重要位置。
不过由于涉及到了一百名士卒的退役问题,黄盖和恒阶自然要汇报给孙策。
所以,濡须口镇这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和郭英这个人就在孙策心里挂上了号!
濡须口镇的繁华暂且不提,光是那往来商旅的税钱就让秣陵郡其他县眼红万分。可惜没办法,秣陵郡太守恒阶亲自下令,所有税钱都要用于秣陵县的重建工作,谁也别惦记了!
而秣陵县尉郭英的一项日常工作就是收税钱。这税钱郭英可没有胆子去动,以他对孙策的忠心也不可能去动。
再说,郭英的俸禄也足够他花了。
反正他是单身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虽说这些年没有什么积蓄,不过作为军侯一级的军官,郭英退役时还是被孙策赏了一百亩田。
郭英虽然花钱大手大脚,可也知道这地是刮金板,传家的东西不能丢。
只不过郭英也是快三十岁的人了,不打仗了,也就有了成家立业的心思。一百亩地不算多,可也能小富即安了,再加上自己这县尉的职务,也有不少俸禄。
以后有了儿子,说不定还能厚着脸皮去老上司黄老将军那里求个前程。
人一闲下来,心思也就多了!
不过还真别说,瞄了一段时间之后,郭英还真的瞄上了一户商家的闺女。
这户商家姓李,算是一家大豪商,不过比起底蕴来,和吴郡安氏可就是天壤之别了。
这户李姓人家也算是勤劳致富的典型,起初这李家老爷子是在濡须口码头上当苦力搬货卸货。
后来因为身高力壮,当了码头上苦役的头目。
慢慢的用了二十年的时间,这李老爷子便成立了一家脚行,叫做李氏脚行。因为这李老爷子当初也是做过苦力的,所以对这苦力的待遇要比别家稍好一些。
再加上几十年关系的积累,李氏脚行就成了濡须口镇上七八家脚行里最大的一家。
除了李氏脚行,李老爷子又在港口沿江边上开了一家酒楼,叫做观江阁,那生意是相当的红火。
除了这酒楼,李老爷子还在镇子里有一家悦来客栈,生意也还可以。再加上一个李氏仓库,李老爷子在这濡须口镇上也算是颇有名望的大商人。
郭英当了县尉,专管濡须口镇上的事物,自然要和李老爷子打交道。
这一来二去,两人也就熟了。
李老爷子正好有个小女儿年方二八,待嫁闺中。于是,李老爷子就想把女儿嫁给郭县尉。毕竟郭县尉大小也是个官身啊!
而郭英这个老光棍自从见了人家李老爷子的闺女之后,也是整天的魂不守舍。
最后,还是郭英的文书姚林给他出了这么个主意。
姚林是这么说的,要是大人您不好意思去李家提亲,不如去求黄老将军给您提亲!
郭英一想,是这么个理儿啊!
自己今年二十八岁,打了十二年仗,一直都在黄老将军麾下。再加上自己无父无母,那黄老将军可不就是跟自己爹一样嘛!
郭英毕竟是军人出身,做事向来是雷厉风行。
于是,郭英很快就给黄盖去信一封,求老上司帮自己求亲。
黄盖一看,这是好事啊!
老部下想要结婚,求自己帮他上门提亲,这忙不帮可不行。
于是,黄盖便让自己的儿子黄柄上门提亲。
当李老爷子知道前来给郭英提亲之人乃是昭武中郎将兼毗陵都尉黄盖的长子时,那就一个高兴。
面子有了,李老爷子自无不应之理!
于是乎,在黄老将军长子黄柄的见证之下,郭英便和李老爷子的小女儿结成了连理。
两人结婚没多久,郭英的妻子便怀孕了。
自从妻子怀孕之后,郭英每日在镇上和港口巡查的更加积极了。
好好做事,努力把位置升上一升,给自己儿子将来搏一个好前程!
这就是郭英内心深处的想法。
当然,郭英现在还不清楚,他的机会就要来了。
郭英并不知道,于吉、彭林和祖剑三人如今就在濡须口镇里。
恰巧不巧的是,这三人就住在李老爷子家的悦来客栈。
除了于吉三人外,还有七八个随从也和他们一同住在客栈。于吉已经换下了道士的装扮,穿上了普通的长衫。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自从茅山宗在整个江东宣布其为道家叛逆之后,于吉便有一种不好忽悠的感觉!
于吉三人对客栈宣称,他们是做漆器和刺绣生意的。
漆器和刺绣都是荆州的特产,刘表禁止粮食和战马流入江东,对这些却不忌讳,毕竟商人们也要有条活路不是!
客栈的伙计看的人多了,一眼就看出这些人不是商人,不过能做伙计的人,都是相当机灵,当面可不会说破。
送于吉诸人住进了一处单独的小院后,那伙计便跑去向自家掌柜的汇报。
那伙计穿着粗麻布一副,一双布鞋,裤脚挽起,肩上搭着一条麻布巾,快步跑回了客栈大堂。
“掌柜的,掌柜的,有情况啊!”那伙计喘着气对忙着打算盘的掌柜说道。
那掌柜眼皮一抬,看到是跑堂的伙计小三子,便开口问道:“小三子,有什么事啊,慢点说!”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93、通风报信()
那个被叫做小三子的跑堂伙计,喘了一口气,拿起柜台上的水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了一大口,舒服的哼了一声,才开口说道:“掌柜的,刚刚那几个人有问题!”
掌柜的脸色不变,依旧敲着算盘,头也不抬的开口问道:“什么问题?”
“他们说自己是做漆器和刺绣生意的,可是我看他们根本就不是商人!”小三子开口答道,带着一股子自矜,要知道可不是每一个伙计都有他这样的眼力!
掌柜的放下算盘,终于抬起了头。
“你觉得他们是什么人?”
小三子想了想,开口说道:“我倒觉得他们像是行伍之人!”
掌柜闻之一愣,皱了皱眉,摸了摸下巴,缓缓说道:“这样,你先帮我招呼一下,我去后面跟少东家说一声!”
小三子为之一乐,高兴的应了一声。
却说这掌柜的身高六尺,个不高,人却精明的很,黑漆漆的小眼睛滴溜溜的转着,颌下有几根短须,看起来颇为有趣。
这掌柜的乃是李老爷子家里的老人,向来都可靠的很。
不一会儿,身穿一身皂色锦衣的李掌柜便来到了客栈的一处小院中。
此时少东家李明,也就是李老爷子的儿子,县尉郭英的大舅子,正坐在小院正房中算账。
李掌柜来到房门外,轻轻敲了敲门,开口说道:“少东家,我是李大啊!”
“哦,进来吧!”房里响起了一个年轻的声音,听起来倒是很稳重。
李掌柜推开了房门,只见一个约莫将近三十岁的男子正坐在一张案几前,案几上放着几沓厚厚的账本。
这男子穿着一身蓝色的锦袍,发髻被一条蓝色的发带挽着,腰带扣上镶着一块白玉,右手的大拇指上戴着一个白玉扳指,看起来倒是富贵逼人。
没错,这位就是李明。
“老李,出什么事了?”李明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李掌柜问道。
李掌柜赶忙开口答道:“少东家,前面的跑堂伙计小三子汇报了一个情况!”
李明一听是小三子,马上来了精神,他可是非常清楚小三子的本事,要不然他一个跑堂的伙计凭什么拿着账房的工钱?
“他发现了什么?”李明有些急切的问道。
李掌柜看李明这表情,心中就是一喜,开口说道:“回少东家,院子里来了一伙自称是做漆器和刺绣生意的,不过小三子说他们不是商人,倒像是行伍之人!”
“行伍之人!”李明听了李掌柜的话,喃喃自语着。
过了半晌,李明一拍脑袋,说道:“不好!”
李掌柜被李明这一惊一乍的样子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少东家,您怎么了?”
李明摇了摇手,说道:“不要打草惊蛇,赶快派人通知我妹夫,我要见他!”
李掌柜应了一声正要往外走。
李明想了想还是叫住了李掌柜,说道:“老李,不行,这事还得我去办,你在客栈里一切如常,千万别打草惊蛇!”
李掌柜看少东家这幅样子,知道恐怕是要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连声称诺,不敢懈怠。
却说李明匆匆忙离开自家客栈,就往自己妹夫郭英的宅子跑去跑。
郭英的宅子位于整个镇子的正中,准确的说是位于濡须水、七宝溪和神滩河交汇的地方。
这个宅子修的倒也精巧,整个宅子都被流水分割成了三个部分,然后以桥相接。宅子外面修着一圈围墙,像是城墙一般,然后水面上开出了三个水门。
县里当然不会掏钱给郭英在镇上修个官署,所以郭英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办公。
从军打仗的习惯,使郭英不自觉地就把自家建成了一个大碉堡,连进出都得坐船,安全是安全了,方便么还真不一定!
当李明到了郭英这宅子的时候,郭英正在和自己的文书姚林检查这段日子收的税钱。
只见郭英穿着一袭松松垮垮的长袍,脚上是一双皮靴,皮肤略黑,毛发浓密,手中握着一支毛笔,一看便知这人是个十足的武夫!
而郭英的文书姚林却是个俊秀的书生,肤白貌美,身材修长,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一股气度和风范。
“哎呦喂,我的好妹夫啊,你怎么还在查账啊,出大事了!”李明看到郭英,焦急的说道。
郭英一看是自己的大舅子,便笑着说道:“大哥来我这儿干嘛,这镇上能有什么大事?”
姚林也在一旁说道:“是啊,李公子,讨逆将军现在就在秣陵县视察,保不齐什么时候就来镇上了,我和县尉大人得赶紧把这账目好好理一理!”
李明看着两人完全不把自己说的话放心心上,愈加焦急!
只见李明一拍大腿,大声说道:“刚刚有一伙行伍之人,假扮商人住进了客栈!”
郭英笑着说道:“我当什么事啊??????”
可话还没说完,郭英脸色就变了,喃喃说道:“行伍之人?”
“是啊,这可是小三子看出来的!”李明赶忙答道。
“双木,你怎么看?”郭英皱了皱眉,摸了摸自己浓密的络腮胡,看着身旁面容俊秀的姚林问道。
只见姚林默然皱眉,右手缓缓摩挲着自己清理的十分光洁的下巴,过了半晌才说道:“这边最好一切不变,以免打草惊蛇,大人应当立刻往秣陵报信!”
郭英闻言,微微颔首。
“走,放鸽信!”郭英开口说着,放下手中的毛笔,向后院走去。
穿过一座单孔石桥,郭英带着两人来到了府中后院。
后院也不算大,种着些花草树木,绕过一座假山,穿过几处凉亭,便看见了几个鸽笼。
姚林将刚刚用炭条写好的密信递到郭英手中,郭英接过密信将其卷成小桶状,然后塞入了一个铜管中,盖上盖子,用蜡封好。
然后,郭英从鸽笼中抓出一只白色的鸽子,将铜管在鸽子腿上固定好。
“好鸽子,走嘞!”郭英轻声说道,随即将手中的白鸽放飞。
“妹夫,现在该怎么做?”李明轻声问道。
郭英想了想,说道:“镇定,一切如常,我会派人看着客栈周围!”
李明点了点头,就要走。
郭英拉住他,轻声说道:“大哥小心!”
李明重重的点了一下头,转身离开。
看着那道蓝色的身影缓缓消失在视线中,郭英的目光转向了身边的姚林。
“双木,现在该如何是好?”郭英有些焦急的问道。
姚林想了想,答道:“大人,既然是假扮商人,我估计他们是要和什么人见面!”
郭英闻之,也是一点就通,笑了笑说道:“所以,我们该去码头看看!”
正如姚林和郭英所料想的一样,正有几艘大船在往濡须港赶来,约莫三四天时间就会到达。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94、翩翩贵公子()
就在郭英和姚林往濡须港口赶去的同时。近十艘大商船也从荆州江夏郡的治所西陵县出发,顺着长江向东而来,目的地正是秣陵郡治所秣陵县辖下的濡须港。
这些商船,乃是长江一带商贸货运线上,体积规格最大的船型,差不多有三层楼船那么大,能装不少货物和伙计。
每一艘大商船上都是旌旗飘飘,上书一个巨大的寇字。
在江上混饭吃的商旅都知道,这个寇字代表的就是长沙寇氏,为罗侯之后,荆州名门。
然而,有时候打着寇字大旗的人不一定就姓寇。
比如说这几艘大船,他的主人可不姓寇,而姓黄。
至于为什么打上寇字大旗,自然是为了掩人耳目,有些不为人知的目的。
这几艘大商船都是新造不久的新船,甲板和舷侧都很干净,高高升起的船帆也都是整齐洁净,甲板上的绳索和工具也都放的整整齐齐。
水手和船工们看起来都老练的很,穿着不像有的商家水手那般破烂,衣服都是粗麻布裁剪的整齐短衣,精气神看起来都很不错。
最中间的那艘商船上,甲板上站着一人。
只见那人身高八尺,容貌迤逦,剑眉星目,唇红齿白,皂色的发带将头上的发髻绑起,一身白色的锦衣,腰间缠着玉带,玉带上挂着一柄宝剑,足蹬黑靴,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在阳光下看起来流光闪烁。
任谁人看到这位,都得赞一声,好一个翩翩贵公子!
这位公子的手中端着一个银酒樽,樽中自不必提,盛的当然是如今荆扬一代最为出名的江东大曲。
“好一个江东大曲,果然是人间能得几回饮的好酒!”那人咂了咂嘴,喃喃自语着。
随即,转身走进了船舱之中。
且先不提这位翩翩贵公子,却说郭英和姚林很快便到了濡须港。
濡须港的繁忙果真是名不虚传,往来的商船密密麻麻,桅帆林立,一眼望不到头。行走叫卖的商旅,人声鼎沸,说话都得用喊得。
沿着濡须口镇的主街道,往江边走,码头西边就是收税金的地方,郭英派驻了30个差役在此,专司税金。
这30人的差役由郭英当年在军中时,手下的一个屯长率领,被郭英任命为了捕头。
这捕头叫韩泽,字旭阳,当年在军中打仗也勇猛的很,约莫二十岁出头。
在打牛渚时,他与郭英一起受了伤,不过韩泽是少了一只耳朵,倒不影响自身的武艺。
韩泽也因此得了个外号,叫做“一只耳”!
自家顶头上司突然来到,韩泽当然要来迎接。
“属下见过大人!”韩泽恭恭敬敬的给郭英行了一礼。
“嘿,你个一只耳,老子跟你说了多少次,能不能别这么麻烦!”郭英此时又恢复了军中莽汉的形象,和刚刚在家中时强装的文化人形象完全不同。
姚林看着郭英如此,倒觉得郭英如此很是有些真性情。
韩泽还要说什么,却被郭英挥了挥手打断。
“行了,给我说说,最近这码头可有什么异常之事?”郭英解开锦袍,随意的问道。
韩泽想了想,答道:“回大人的话,这边一切正常,并无可疑之事!”
郭英点了点头。
想来也是,悦来客栈那边一发现有问题,自己就接到了消息,即便是要见面接头什么的,恐怕也得有几天等。
“这几天好好注意了,但又可疑之事,速速派人报我!”郭英已经换上了严肃的面容说道。
看到自己上司这种表情,韩泽当然知道,这次恐怕要有大事了!
“是,大人放心!属下绝不敢放松警惕!”韩泽立正说道。
郭英点了点头,笑着拍了拍韩泽的肩膀,说道:“你办事,我放心!”
停顿了一下,郭英就要走,转身之时,郭英突然开口说道:“对了,你这边人手恐怕不够,我会让老爷子那边也看着点,若是有问题,来不及去镇里,可以先通知观江阁!”
韩泽一听,心中一震,连忙点点头。
待郭英走后,韩泽明白,此次见血也是有可能了。
离开税所,郭英又向观江阁而去。
观江阁位于码头东侧,沿着江边的街道一直往东而去,直到人船变少,一座规模不小的建筑群就会映入眼帘。
没错,这就是观江阁。
观江阁可不是一栋楼阁,而是一群楼阁。
靠着江边,楼阁连绵而起,约莫有数百米之远,一排楼阁沿江屹立,低的两层,高的四层,相互之间有天梯亭台相连。
楼阁背面则连着一处处院子,其中奇花怪石数不胜数,假山亭廊,曲径通幽,如此美景,令不少富商豪客沉醉难离。
这观江阁中号称有三绝!
一绝是亭台楼阁连绵不绝,二绝是全鱼宴号称天下第一,三绝是阁中舞女争奇斗艳乃是江东最大的风月之地。
三绝之中的每一绝,都让不少人湎湎其中。
郭英很快便来到了观江阁大门前,门口站着两个美艳的女子,穿着明丽,有些单薄,在十一月份里,多少有些要美丽不要温度的感觉。
不过郭英可管不了那么多,自己可是有急事。
要知道,郭英家中那位可是李老爷子的小女儿,对于这观江阁里面的事情自然一清二楚。
所以,结婚之初,郭英家中那位便和他约法三章,其中一条便是不得随意出入观江阁,为的就是防止这郭大县尉在里面偷腥。
郭英今天有急事,当然就不能算随意进出了。
郭英虽然不能随意进出观江阁,可也是来过的。这两个侍女能在门外迎宾,自然要有眼力见。
郭英作为自家老板的女婿,长什么样子,可是要必须记住的!
所以嘛,郭英刚刚进了观江阁,那两个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