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王孙策-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校尉霍峻开口说道:“军师,太守,若是我军固守安陆县城呢?”

    说着,霍峻用手指住了地图上的安陆县。

    往安陆县去,需要绕过一大片沼泽湿地,就目前来看,蔡瑁等人也无法保证安陆县没有被吴军攻克。

    蒯越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固守待援是个好主意,可问题是安陆县、南新市县和云社县这三县,有没有被吴军攻克!”

    霍峻紧接着开口道:“可多派斥候,我军可先往云社县而去。”

    蒯越、蔡瑁和蔡中,都将目光看向了地图上的云社县。

    云社县安陆县西北部,南新市县西南部,往北数百里是章陵郡,往西北数百里是襄阳郡。若是在云社县固守,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

    蔡瑁沉吟了一下,开口令道:“霍校尉,既然这主意是你提出来的,便命你率5000士卒为大军先锋,往云社县而去!”

    霍峻豁然起身,拱手说道:“末将遵命!”

18、拼速度() 
霍峻还很年轻,是南郡枝江县人。

    既然这主意是霍峻提出来的,他去打前站也是应有之意。对于蔡瑁借机削弱他兵权之事,霍峻心中很是不屑。

    这种小人行径,连蒯越都看不下去,虽然他并没有出口阻止。

    这支兵马原本是由霍峻之兄霍笃统帅,霍笃去世后,刘表便任命霍峻来统领。

    历史上,刘表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去世后,霍峻便投降了刘备,并随刘备入蜀。而霍峻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守城的能力。

    霍峻曾经以数百兵力坚守葭萌城,长达一年之久。

    面对万余大军,以数百士卒坚守孤城,长达一年,可见霍峻守城之能。

    霍峻率领五千士卒,为襄阳援军先锋,往云社县而去。

    骑在黄骠马上的霍峻,眉头微皱。

    霍峻顶盔掼甲,肤色白皙,颌下胡须很短,看起来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大军缓缓而行,霍峻身边的一个军司马面有不平,愤愤然说道:“大人,蔡徳珪的吃相也太难看了点吧!”

    霍峻闻言,眉头微微舒缓,仿佛不曾皱过。

    只见他微微一笑,开口说道:“你急什么,把这事报给文将军处理就是。”

    那军司马听了,这才好受了一些。

    霍峻率领的一万大军,乃是文聘麾下,襄阳以北驻屯军。如今蔡瑁不动声色的剥了霍峻一半的兵力,霍峻手下的军将,心有不忿也是自然。

    然而,在霍峻看来,蔡瑁已然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没错,围魏救赵之计,乃是战国时期孙膑用在魏国庞涓身上的一条计策。以攻打魏国首都大梁,使得庞涓不得不率军回援,从而半路设伏,一举杀掉了庞涓。

    说得简单一些,如今大家就在拼速度。

    只要霍峻能够率先一步进入城中,他就敢保证一段时间的安全。

    蔡瑁和蒯越等人率大军在后,若是进不了城,在野外待着,迟早要被吴军给设伏灭掉。

    至于蔡瑁和蒯越的死活,霍峻可不关心。

    从一开始,霍峻自受命出征以来,他的最大目的,就是让自己活下去。

    小霸王孙策的名声实在是太大了,霍峻不得不小心。

    “传令全军,加速前进!”霍峻抽出腰间的长剑,大声喝道。

    随着霍峻的命令被传遍全军,5000士卒小跑着向云社县进发,路上竞扬起了一阵阵烟尘。

    蔡瑁和蒯越,领着15000大军,在后面缓缓行进。

    而宜城县附近的孙策和张辽,正骑在马上说话。

    自从孙策得到消息之后,并没有迅速离开襄阳郡后撤,而是继续向襄阳城挺进,以给刘表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

    事实上,孙策的目的达到了。

    刘表每天都要在城头上待好长时间,遥望着东南方。一身锦衣的刘表,看上去身材很佝偻,皮肤苍老而松弛,嘴上冒起了许多火泡。

    然而,刘表并没有等到孙策的到来。

    5000骑兵,仅仅只是在中卢县城外,绕了一个大圈子,便又回撤到了宜城县附近。

    一身甲胄的张辽手持黄龙钩镰刀,有些忧心忡忡。

    毕竟深入敌境这种事,还是很危险的。

    并不是说张辽担心自己的安危,事实上张辽担心的是孙策的安全。

    一旦孙策遇险,这代价和罪过,不是张辽能够承受得了的。

    “主公,我等还是先撤会江夏郡内吧!”张辽低声说道。

    孙策看着张辽忧心忡忡的样子,笑着安慰道:“文远,不必担心。如今我们是在和蔡瑁等人拼速度,抢时间,只要韩当将军能够顺利抢占安陆县和南新市县,他们便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顿了一下,孙策又说道,更何况:“况且,整个荆州也找不出能拦得住我们的成建制骑兵!”

    然而,就在孙策话音刚落的时候。

    几个士卒突然跃马而来,那是孙策洒出去的斥候游骑。

    有两个是从北而来,还有两个是从南而来。

    孙策和张辽见此,一齐皱了皱眉头。

    “禀主公,宜城县以北,出现了一千骑兵,打着荆州大将文聘的旗号!”自北而来的那个斥候大声说道。

    另一个自南而来的斥候,也大声说道:“禀主公,宜城县以南,也出现了一千骑兵,打着荆州大将王威的旗号!”

    孙策闻言,轻笑着对身旁的张辽和凌统说道:“文远、公绩,我们去见见给我们送行的人!”

    很快,孙策等人就看到了汇聚在一起的2000荆州骑兵。

    以孙策的眼光来看,这2000荆州骑兵,还算是凑合,装备很不错,马匹也不错,骑卒的精神状态也很好。

    只可惜,这些士卒,大多都缺乏一股子凶悍之气。

    没错,除了文聘麾下有数百士卒乃是张绣麾下的西凉骑兵,包括王威麾下士卒在内的所有骑兵都没有过正儿八经的实战。

    孙策摇了摇头,缓缓说道:“不过是一群没有经过实战的新兵蛋子罢了!”

    张辽点了点头,很是认同的说道:“装备和马匹倒是不错!”

    正如张辽所说,这2000骑兵,都是一人双马。且所有的马匹都是健壮的西凉马,所有的士卒都身披铁甲,没错是铁甲。

    所有的吴军骑兵,都只能配得起皮甲,顶多加上胸前的一块护心镜。骑弩、骑枪、腰刀,则是双方都配备的制式武器。

    “可是文聘、王威二位将军在前?”孙策打马向前,将手中的九曲霸王枪托在身后,眼睛看着大队荆州骑兵前的两员将领,朗声笑道。

    文聘和王威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迟疑。

    最终还是文聘拍马上前,开口说道:“吴侯在上,吾乃成武侯帐下大将文聘,我等特来礼送吴侯出境。”

    孙策笑了笑,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2000荆州骑兵,竟然根本没有打算和吴军战上一场!

    既然人家没有打的意思,孙策也不想过多停留。

    只见他笑着说道:“既然如此,多谢二位相送了,待我向成武侯问好!”

    说着,孙策将手中的九曲霸王枪一挥,对身后的将士令道:“我们走!”

    随着孙策的命令,5000士卒一起向前,荆州骑兵分开一条通道,眼看着吴军骑兵从中穿过,渐渐远去。

    文聘和王威相视一眼,叹了口气,却无言语。

    原来,正是因为孙策给刘表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才导致了刘表急令文聘和王威二人率骑兵送孙策出境。

19、沔口水战(一)() 
正如所有人预料的一样,孙策与张辽率骑兵袭扰襄阳之时,韩当已经迅速出兵,占据了安陆县和南新市县。

    坐镇西陵县的军师陈宫,在得到蔡瑁率军北上的消息之后,迅速命令在西陵待命的太史慈所部往西与韩当所部集结。

    在安陆县、南新市县、云社县,三县交汇的中心,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当江北形势紧张的时候,沔口的水军大战已经爆发了。

    所谓的沔口即汉口,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就是沔口。

    沔口处,屯驻了大量的荆州水军,其中一万为张允率领的,自襄阳前来救援的水军。剩余两千余乃是黄射率领的江夏水军残部。

    沔口水道并不宽阔,甚至可以说有些狭窄。

    张允命令水军船只,相互联系,以堵塞长江水道,数十艘艨艟巨舰和三层楼船,以铁链相连,横锁江上。

    数十支走舸在大船前方游曳,以为前驱。

    江北的悬崖和石岸上,是黄祖命令郡丞苏飞就地征集的数千名新兵。

    这些新兵约莫有4000余,由郡丞苏飞率领,两岸各半。

    好在不用肉搏,所以,这些新兵虽然不过训练月余,却也能起到不少作用。

    这些新兵的任务就是在两岸悬崖上,以弓弩阻击进攻的扬州水军,以巨石拦截前进的扬州战船。

    两岸的悬崖上,已经储存了大量的箭枝、石弹。弩车,投石机已经全部准备好,一切就等扬州水军自投罗网。

    《三国志》中曾经记载过历史上,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一战,也就是黄祖生前的最后一战:“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栟闾大绁系石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

    如今沔口的形势,正如历史上所记载的那般。

    巨大的楼船上,一身甲胄的黄盖,手扶长剑,站在三层雀室外的甲板上,目光遥望着远方,远处敌人用艨艟和楼船构筑的封锁线,看起来很是坚固。

    两岸悬崖上的江夏士卒,更是虎视眈眈,让黄盖不禁担忧接下来的战事恐怕不会太顺利。

    然而,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扬州水军叱咤大江上千里,不能在这里被阻截!

    “命人抬一面军鼓过来!”黄盖高声令道。

    很快,一面牛皮包覆的大鼓,便被搬到了黄盖坐船的三层甲板上。

    “老夫,要亲自为水军健儿们助威!”黄祖朗声笑道,已然卸下了沉重的甲胄,撸起了袖管,手中擎着两只鼓槌,使劲敲击起来。

    伴随着黄盖击鼓,整个水军后方站船上,尽皆响起了隆隆的鼓声。

    那鼓声震天,在狭窄的水道里,逼仄的空间中,更是响声惊人。

    这鼓声震耳欲聋,让远处的荆州水军和两岸的江夏士卒,也不禁色变。

    张允手持令旗,站在甲板上,面色有些不自然,却依旧强撑着说道:“只是鼓声大了点,没什么了不起的!”

    黄射心中苦笑,却也不得不随着迎合。

    周泰和蒋钦,将是此次进攻的两路先锋。

    这两位水军校尉,武艺高强,勇猛而不可挡,黄盖以二人为先驱,就是希望二人能够一鼓作气冲破荆州水军的拦截。

    周泰和蒋钦,各自立于斗舰甲板上,手中各持刀盾,面色严峻。

    却见先是身材高大魁梧的周泰朗声笑道:“有黄老将军为我等亲自擂鼓,我等必不负老将军所托!”

    蒋钦相比周泰的身材,要相对矮小一些,只见蒋钦也扬起手中的环首刀,大声笑道:“不负老将军所托!”

    伴随着两人的命令,数十支斗舰,迅速朝前方的荆州水军冲杀而去。

    船舱内的桨手,迅速的推动扶杆,舱外的水轮也随着桨手的动作,快速转动起来,隐藏在护板下的水轮溅起了无数的水花,推动者斗舰向前行进。

    “杀,杀,杀!”周泰和蒋钦同时喊起来。

    扬州水军不断的逼近荆州水军的封锁线。

    两岸悬崖上,无数的箭枝不要钱似的倾泻如雨,投石机发射的石弹,和从悬崖上直接推下来的巨石,给扬州水军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大量的先锋士卒中箭倒下,更有不少士卒直接坠河。

    投石机抛射而出的石弹,在江面上溅起了巨大的水花,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大浪头。船体较小的走舸,在大浪下多有倾覆。

    更有无数的石弹和推下来的巨石,砸中了船只,随着“扑通”的声音,使得甲板破裂,甚至出现一个巨大的窟窿。江水倒灌,已经有斗舰和楼船开始倾覆,这场水战竞惨烈如斯!

    黄盖在楼船甲板上,使劲挥舞着鼓槌,眼睛看向前方的惨烈战事,目眦欲裂。

    江水已经被染红了一片又一片,大量的扬州水军士卒浮尸江上。

    战船的残骸缓缓沉默,只露出一片船板,或是一支桅杆。

    可就是如此惨烈的战斗下,扬州水军竟然还没能靠近荆州水军的封锁线。

    顶盔掼甲的张允,看着惨烈的江面,哈哈大笑。

    黄射的心中也暂时安定了下来。

    “黄兄,你看这扬州水军,真是外强中干,不过是有一把子擂鼓的力气罢了!”张允指着远处的扬州水军,哈哈大笑。

    一众水军将校,也随之附和。

    只是这笑声,在黄射和一众江夏水军看来,却是分外的刺耳。

    然而,黄射却也不得不迎合着奉承到:“多亏了张将军手下的襄阳水军勇武无敌啊!”

    可在黄射的心中,却满是不屑。

    这他妈和你襄阳水军有个屁的关系,要不是两岸悬崖上,江夏步卒的拦截,说不定你丫早就被扬州水军赶跑了。

    不屑归不屑,黄射的心中终于是安定了几分。

    第一次柴桑水战,两把大火将江夏水军差点就烧了个精光。

    第二次邾县水战,又是被扬州水军打的损失了大半。

    现如今,只要黄射看到扬州水军,就是心有余悸。

    如今能一时将扬州水军阻拦住,在黄射看来已经是极为不易了。

    至于想要打败扬州水军,黄射现在还没有这个妄想。

    可张允是怎么想的,黄射就不清楚了。

20、沔口水战(二)() 
黄射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只见,张允志得意满的扶着手中的长剑,伸手指着远处的扬州水军,叫嚣道:“我当扬州水军有多厉害呢!如此,我便是率军迎战,又有何惧!”

    看着已经昏了头的张允,黄射只得暗自摇了摇头。

    只是,黄射又不能出言劝阻,否则平白受人羞辱。

    不过,好在张允虽然昏了头,可是其他人并未昏头。

    张允麾下将校闻言,赶忙纷纷劝阻,而志得意满的张允被冷风一吹,立马也清醒了不少,这才打消了率军出击的想法。

    战事极为惨烈,周泰和蒋钦所部已然损失颇多。

    两部已经合计损失了过千的精锐士卒,这让黄盖心中痛苦不已。

    眼看着,周泰和蒋钦迟迟不能碰上荆州水军的防线,黄盖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包着红绸的鼓槌,叹声说道:“鸣金收兵吧!”

    随着鸣金声在水军阵后响起,周泰和蒋钦二人用嘶哑的声音喊道:“全军后撤!”

    命令下达,船舱中的桨手还是倒推扶杆,护板掩护下的舱外水轮,开始倒转起来,大量水花被溅起,战船开始向后撤去。

    不一会儿,扬州水军先锋,已经在周泰和蒋钦的率领下,退出了战场。

    黄盖不得不承认,此次战事失利了。

    黄盖的坐船上,一层雀室外的甲板上,蒋钦和周泰二人,跪拜在黄盖身前,面有愧色。

    看着两人身上破烂的铠甲,身上满是血迹,周泰身上更是插着数支羽箭,黄盖真是不忍苛责。

    “我等有负老将军所托,请将军责罚!”周泰和蒋钦,愧疚的拱手说道。

    黄盖洒然一笑,毫不介意的说道:“二位将军快快请起,此战非你二人之过!”

    说着,黄盖缓缓扶起了二人。

    看着周泰身中数箭,黄盖高声令道:“快去领周泰将军医治伤口!”

    看着周泰和蒋钦二人退下,黄盖眉头紧皱。

    回身走进雀室,黄盖坐在椅子上,看着一旁的孙瑜问道:“仲异,你说这一仗该怎么打?”

    孙瑜轻抚下颌,想了想,才缓缓说道:“这一段长江水道紧窄异常,若是短兵相接,我军自然不怕荆州水军,只是两岸悬崖遍布弓弩和投石车,阻碍我军行进。若要打破荆州水军的防线,必须先清除掉两岸的士卒。”

    黄盖点了点头,开口道:“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只是??????”

    黄盖欲言又止,毕竟各部都是水军,派水军上岸和步卒短兵相接,多少是有些不人道。不过黄盖并不清楚,两岸悬崖上的步卒,都是江夏郡丞苏飞刚刚征召来,还没有训练几个月的新兵。

    孙瑜闻言,知道黄盖内心的纠结,于是主动请命道:“末将愿意领本部前往!”

    黄盖一听,心中大喜,高兴的说道:“既然如此,请仲异今夜带兵偷袭!”

    孙瑜听命颔首,开口应道:“末将领命!”

    说罢,一身甲胄的孙瑜缓缓起身,领命而去。

    夜已经深了,夏末的夜已经寂静了不少,天气依旧很热,好在江边要阴凉一些。

    数十支走舸,在江中缓缓行进。

    船桨划动的声音很轻,好在是顺水而下,狭长的船身,使得行船的速度极快。

    月光很是明亮,虽然是夜航船,却也无恙。

    孙瑜一身精良的甲胄,眉头紧皱着,全神贯注的观察着两岸悬崖。

    行出约莫十数里地,已然能够看到两岸的悬崖平缓下来。

    岸边长满了高大的柳树,这时节里,柳树正茂盛。

    伴随着夏夜的威风,柳条缓缓的拂动着。

    孙瑜命令本部士卒在一处小湾下船,训练有素的侍卫司士卒,很快便纷纷下船,在岸上集结了起来。

    整军之后,孙瑜看着一个个精神饱满的士卒,心中暗暗点头。

    对于自己手下的这些兵,孙瑜是颇为满意和自豪的。

    “出发!”孙瑜扬起手中的长剑,率先沿着山路往悬崖上而去。

    这悬崖并不算陡峭,沿着平缓的山路前行,不过几分钟,道路便变得十分平坦。悬崖上很是平整,借着月光,孙瑜领着手下士卒,在沉默中缓缓行军,只有发出的沙沙脚步声。

    约莫行了四分之一个时辰,孙瑜已经能够看到不远处的淡淡火光。

    那里就是江夏军的营寨。

    将营盘安在悬崖上,这支江夏军也是够胆。

    孙瑜心中暗暗赞叹着,脚下的速度却丝毫不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