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灯神-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忘了这皇家的亲兄弟是要争夺王位的,这么多朝代更替,为了王位兄弟反目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到了最后达到了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地步。

    现在既然话已出口,那就只能是想办法弥补,让子启暂时不敢有所动作。

    所以他故意摇了摇头,再次说道,“也许是我想多了,只是被狗熊打的头晕目眩,暂时分辨不清,也许过几天就好了,等我伤势恢复一些再说吧。”

    子衍点了点头,说道“三弟,你好好养伤,就算你真的不识字了,也没关系,我教你。”

    子启也是故意说道:“三弟,你不要胡思乱想,还是好好养伤,此事我们过些时日再议。”

    随后两个人就各自告辞,转身离开了。

    听着他们远去的脚步声响,肖宇清真想给自己来个嘴巴,“真会给自己找麻烦,本来就已经焦头烂额了,现在又给自己添了一份麻烦。”

    “本来别人不会怀疑这件事,这下好了,自己把这个说出去了。一旦真的传到帝乙的耳朵里,那自己的处境?”

    肖宇清这次是真的烦恼了,他是来帮帝辛改变历史的,但是并不等于就要让位给别人,而且一旦真的是子启当了大王,那他的处境会如何呢?还真不好说。

    像子启那样的,明显是耳根子软,只要随便有两个奸佞小人在他面前说几句,没准他还真会派人来把肖宇清干掉。

    现在肖宇清才发现,他这次根本就不是来改变历史的,而是被历史改变的。

    从他到了这里开始,发生的事情,一遍一遍的刷新了他的认知。很多生活的琐事,都会在不经意间让他和周围的人的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

    他只好把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再次梳理一下,目前来看,自己的伤势一旦复原,势必会帮着帝乙处理一些事物。

    而且子启也动了心思了,一旦他再从中作梗,很容易会出问题,现在需要的就是如何能悄无声息的学会文字。

    然而学习文字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学会的,要知道在当代我们小学六年、初中三年才算是基本学完了常用字,足足用了九年。

    就算肖宇清有一定文字基础,然而毕竟对于肖宇清来说,这是一种新文字,少说也要两三年才能达到无障碍的认知和书写。

    而在这期间,他又要找到合理的借口,让自己不被别人怀疑,更是难上加难,而显然这些都在王宫之中进行,是十分不现实的行为。

    但是目前自己又没有什么合理的,可以出去王宫的借口。

    而且不仅是文的不行,武的也是不行啊,肖宇清倒是也没少写打斗场面,但是用文字描绘和用实际做到是两码事。

    是个人都能说出来空中转体七百二十度,但是又有几个能真正做到呢?

    他心中烦闷,站起身来,来到门外,想要散散步,缓解一下自己的忧郁的心情。

    他抬头望去,今日的天气也同他的心情一般,一样不美丽,四面黑云密布,隐隐有聚拢之意。

    而此时也不再是习习暖风,虽然风中没有寒意,但是带着一丝狂暴、一丝焦躁,似乎想要把所有的阻碍全都撕碎一般,恶狠狠的扑了过来。

    突然之间,天空之一个炸雷响起,天色愈发阴沉,风也愈加狂暴,转眼间,天空中已经变成了乌黑的颜色。

    而那黑云似乎也终于无法承受雨滴的重量,倾盆大雨骤然而至,在天地间形成无数的亮亮的线条,和轰隆隆的雷声、耀眼的闪电,形成了一幅自然狂暴图。

    这一场大雨带着一丝凉意,让原本想事情想的头晕脑胀的肖宇清的头脑再度冷静下来。

第36章 子衍帮忙出王宫() 
经过一番思索,肖宇清决定要再度出宫,在王宫当中危机四伏,要是没有帝辛,自己很可能会被人抓住小辫子,进而惹来杀身之祸。

    所以他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帝辛,即便没有找到帝辛,也要想办法学会识字,不然的话,早晚会出事情。

    而当下能帮助他的,恐怕也只有子衍了,一直以来,子衍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帮着他,不管他是有意还是无意,总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所以当天晚上,他让侍女去悄悄的把子衍给他找来,而且特意叮嘱,不要让别人发现,而且要告诉子衍,让他自己来。

    子衍听说子受找他,本来想要叫上子启的,不过想到子受特意叮嘱,还是不叫了。

    于是他稍微的收拾了一下,就跟着侍女悄悄的来到了肖宇清这里。

    肖宇清此时正在背着手满屋转悠,脸上更是愁眉苦脸的等着他。

    子衍看到他这个样子,很是奇怪,随后问道:“子受,你这个时候,不好好休息,却让人来找我,所为何事?”

    肖宇清快走两步来到他的近前,四下张望一下,压低声音附耳说道:“我想出宫去,还请二哥帮我。”

    子衍闻言大吃一惊,不由自主的倒退一步,“子受,这是为何?父王刚刚颁下命令,半年不许我们兄弟离宫,这个时候,你却要忤逆他的意思,这不是惹祸上身吗?”

    “唉,”肖宇清长叹一声,“二哥啊,有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虽然说我现在出宫是忤逆父王的意思,但是我若是此行立了大功,那父王必然不会怪罪,反之,我若不出宫,若是哪一天,现在的我不识字的消息传开,若是群臣给父王压力,我和父王都将处于两难的境地,我这么做也是为了父王啊。”

    子衍听他说的在理,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随即他再次关切的问道:“那三弟此行意欲前往何处?”

    肖宇清早就想好了,他张口说道:“我此行乃是为了立功,自然要去前线边境,不过现在众人皆知我们兄弟都被父王喝令不许出宫,就算有人遇到我,也不会想到我就是太子。所以我去边境打探消息,顺便认字,并且借机化解对方的敌意,若是此行成功,可为我大商免去一场征战,岂不是美事一件?”

    听到肖宇清的规划,子衍由衷的说道:“难怪你能当上太子,真是有胆有识,谋略过人,不过这个事情为什么不叫大哥一起来帮忙呢?”

    肖宇清心里道:“找他帮忙,说不定就真的给自己招来一路的麻烦。”

    但是嘴上当然不能这么说,他对此也有自己的说辞,“大哥虽然年长,但是他做事有些优柔寡断,不及兄弟你干脆利落,要是我找他,说不定他又要准备东、准备西的,到时候别说出宫了,只怕我都被父王给责罚了,做什么事情还是找你比较靠谱。”

    肖宇清这一番话,也给子衍拍了一个小小的马屁,说他比子启强。

    虽然子衍并不在意自己的地位、能力到底如何,但是有人夸他比大哥强,他还是满心欢喜。

    于是两人商议已定,子衍给他找来了侍卫的衣服,带着他和其余几个侍卫,在王宫里转了几圈,来到了宫门前。

    门口的侍卫,见到他,赶紧见礼,不过随即说道:“二王子,大王有令,不许你们三位王子出宫。”

    子衍故意道:“我带几个侍卫出去找点东西也不行?”

    那守宫门的侍卫,不敢和他顶撞,只是不断的哀求,“请二王子回宫,不要让我们难做。”

    子衍无奈的冷哼一声,随后转身对几个侍卫说道:“你们去把我要的东西给我找回来。”

    几个侍卫齐声应道:“是。”

    随后他们几个也就走出了宫门,按照子衍的吩咐,去给他买他想要的那些东西。

    而肖宇清走了几步,就捂着肚子对他们说道:“你们先去,我要先去解决一下。”

    那几个侍卫也没怀疑,本来他们也认识子受,只是子受受了伤,脸上都包着一些布,不仔细看根本就看不出来。

    而且他们也没有想到,一个太子会冒充王子的侍卫出宫,所以他们摆了摆手,让他去了。

    肖宇清离开他们,立刻直奔东南方向而去,在他出来之前,已经带够了足够的盘缠。

    而经过这一段的生活,他也多少对当前的形势有所了解了,当下对商朝骚扰最严重的是东夷的人方国,而这次帝乙之所以担心正是因为如此。

    人方国本身实力不差,最近这一段时间,更是发展迅速,隐隐已经成了东夷最强国。甚至于比起以仁政治国的西岐也不多让。

    而随着实力慢慢变强,野心也随之慢慢膨胀起来,他们开始不断的骚扰商朝边境,大有欲和大商一决高下之势。

    此时的东伯侯姜桓楚却是持观望态度,他虽然是大商朝的东伯侯,却也有自己的野心,既没有和人方直接开战,也没有和人方直接联合。

    不过他暗中却和西伯侯姬昌通了信息,若是开战,他必将站在西伯侯这一边。

    而帝乙消息网遍布各地,姬昌还未成得到消息,他就已经完全知晓了姜桓楚的全盘计划。

    然而此时他也不能轻举妄动,若是东伯侯和西伯侯一起造反,再加上人方国从旁协助,那大商朝危矣。

    虽然上一次,帝乙以嫁妹的方式,暂时稳住了姬昌,但是这些都是权宜之计,一旦有变,姬昌极有可能倒戈相向。

    所以帝乙一直都是暗中安排,没有马上开拔,而肖宇清这一次的目的,就是去东南方去仔细打探一下消息,为大商和人方的战争做好功课,同时也可以尽量给自己争取到学习的时间。

    所以他一出朝歌,就立刻买了一匹快马,快马加鞭直奔东鲁而去。

    然而这一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肖宇清不识道路,而此时的道路也不像当代一样,到处都有指示牌。

    他一路乱闯,只是奔着东南方而去,然而道路错综复杂,不知不觉中,他就已经迷路了。

第37章 在攸国被当奸细下狱() 
肖宇清稀里糊涂的走错了方向,他本来的目的地是要前往东鲁,跑到姜桓楚的地盘去仔细查看一番。

    哪知道不知不觉中,他居然跑到了攸国范围,本来大商周围诸侯国众多,足有八百之数,随便方位错点,就会跑错地方。

    肖宇清作为一个根本就不了解地理状况的无头苍蝇,能跑到攸国,也算是万幸了。

    这攸国也算是大商的忠实属国,毕竟攸国国君攸侯喜和帝乙是一脉相承的,两者拥有共同的祖先。

    而且攸侯喜很有才干,领兵有方,手下拥有重兵,也是掣肘东夷各部的重要力量。

    正是因为这一点,攸国百姓对于朝歌来人,都是十分的友善。

    所以肖宇清到了这里,很受欢迎,这时候肖宇清才发现,自己又一次天真了,每次看电视,无论到了哪里,普通话都是通用的。不管演什么历史剧,也不管是哪朝哪代的皇帝、官员、百姓,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然而实际一跑,才发现,每个地方的人都有各自的语言,还好距离不是很远,语言相差不多,但是发音也有巨大的不同。

    所以肖宇清作为一个朝歌来人,一说话,就被人听出来了不是本地人了。

    本来他是想要打听一下道路,就随便找了个路人问了一下,到东鲁怎么走、到人方怎么走。

    哪知道人家一听他的口音不对,也就顺口问了一下,他是哪里来的。

    肖宇清也知道自己这个口音是没法改的,也只好直接承认了,说是从朝歌来的。

    那人一听,立刻十分热情的邀请肖宇清到家里坐坐,还说国君经常说我们都是大商的子民,朝歌距离这里路途遥远,见到朝歌来人,一定要善待,要是你不到我家吃顿饭,国君知道了会怪罪的。

    肖宇清也没搞清楚,到底这人为啥要这么热情,是这攸国人天生好客,还是真的国君有吩咐,抑或有别的原因。

    不过他人生地不熟,也没什地方可去,而且这一路走来,他也是疲惫不已,这路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旅店宾馆什么的。

    他是真正达到了风餐露宿的地步,还好现在这个季节,路途两边有不少果树,既可以充饥,又可解渴。

    偶尔遇到村镇,他也会去讨些吃的,要些水喝,还好当时的百姓几乎都是心地善良的,没有人会因为不熟悉而拒绝他,甚至于吃喝完毕,他要给钱,很多人都是不要的,他们都笑着说:“都是大商子民,一顿饭而已,不用如此。”

    所以这个攸国人的邀请,并没有引起肖宇清的怀疑,他也就跟着那个人去了他家。

    那人急忙吩咐自己的家人给肖宇清准备饭菜,而他则说,要去打点酒回来。

    随后那人转身就走了,不过他走的时候,似乎有些匆忙。

    所有的这些,并没有引起肖宇清的怀疑,直到那人带着一群兵士回来,肖宇清才发觉事情不对了。

    那个人头前引路,看到肖宇清还在院子当中等着,他的眼中冒出喜悦的光芒,“就是他,快把他拿下。”

    肖宇清这次真是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和大商交好的攸国人,居然会去报官抓他。

    他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事情会违反这里的风俗习惯。只是眼下对面的士兵就要冲上来了。

    他面临的抉择是,束手就擒,还是要和这些兵士死磕一下,先打个天昏地暗再说。

    不过看看对面足有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士兵,自己现在的身体虽然很结实,很有力量,但是自己并不善于战斗,和这么多人打,必输无疑,而且还没有搞清楚,这些人到底为什么要抓他。

    所以,肖宇清很识时务的选择了束手就擒。被两个兵士一左一右抓住了胳膊,同时他很是疑惑的问那个报官的百姓,“我和你无冤无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要让官兵抓我?”

    没等那人说话,那领队的上下打量了他一下,然后问道:“你是从朝歌来的?”

    肖宇清自然点了点头。

    “你要到哪里去?”领头的再问。

    “我要去东鲁,顺便去一下东夷。”肖宇清顺嘴说出了答案,不过说完之后,他就已经隐隐感觉到了。

    他这次被人抓了,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

    果然那个头领冷笑一声,“既然这样,那抓你就没错了,来人,给我好好搜搜他。”

    旁边过来两个兵士,在肖宇清身上一阵摸索,找到了肖宇清此行所带的货币。

    肖宇清知道这次路途遥远,怕钱不够花,让子衍给他多弄点,这点事情对于子衍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事情

    而此时肖宇清的包袱里共有大贝三朋、壮贝三朋、么贝五朋、小贝八朋。(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值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为一朋,值五十。么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值三十。小贝寸二分以上,二枚为一朋,值十)

    而这么一笔钱对于肖宇清的身份来讲,自然不算什么,但是作为普通人,那就是一笔巨款了。

    一路行来,别人当然不会来翻他的包裹,但是在这里他的话语惹起了对方的怀疑。

    要是他去东鲁也就罢了,他居然还打听去东夷的道路,要知道当下东夷方国可是为祸边关的敌国。

    而肖宇清一个人呆着这么多钱要去东夷方国,实在是惹人怀疑。

    更重要的一点是,现在攸侯喜也发觉了东伯侯姜桓楚似乎也在偷偷和方国联系,所以他已经提前吩咐了所有国民,发现要去东鲁或者东夷方过的可疑人士,一定要稳住,然后马上报官。

    而肖宇清很荣幸的被人当成了可疑人士,朝歌人士,孤身一人,身带重金,要去敌国,这种情况,说他不是奸细,会有谁信?

    所以那个头领不由分说的,一声令下,带走。

    那些如狼似虎的兵士也就把肖宇清给押走了,直接投入到了牢房之内,而此时牢房之内并非是空空如也,在肖宇清之前,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囚犯了。

第38章 在东伯侯府习文练武() 
而不知不觉中,小厮把他们领到了一间厢房,随后吩咐道,你们且在此等候,我去请姜大管家。

    而后小厮转身离开了,两人在厅内落座,等候姜管家,这时候肖宇清忍不住问道,“大哥,怎么你对小弟也未曾说实话,你是东伯侯的亲眷,告于小弟有何不可?”

    见到肖宇清质问,姜子牙连连摆手,“贤弟你误会了,我不是东伯侯亲眷,否则我直接来投亲就是,何必在朝歌做屠佐、迎客舍人。”

    听闻此言,肖宇清也是有些迷惑,追问道,“那大哥你这次来投奔的是?”

    子牙无奈道,“东伯侯的管家姜英,正是我的本家叔父,奈何他也是居人临下,若非前路茫茫、无计可施,我也不会来此。”

    肖宇清这才明白,原来姜子牙是姜英的侄儿,难怪他一开始并不来东鲁,而是去了朝歌,毕竟姜英只是一个管家,大部分时间都是为东伯侯服务,虽然也可以算是有些身份,但是诸事不是自己做主。

    所以他安慰道:“大哥放心,既然是本家叔父,自然会有所帮衬。”

    姜子牙点了点头,随后问道,“不知贤弟的亲戚在哪里,姓甚名谁?若是我安顿下来,我就陪贤弟去寻亲。”

    肖宇清哪里有什么亲戚,不过子牙问了,他又不能不应,随口说道,“这个却是难办,当时我年纪尚幼,只知亲眷在东鲁,具体情况,一时也说不清,只有到时慢慢打听。”

    两人正说话间,有一人,年约四旬,颔下微微有些黑胡须,看着就是慈眉善目,而且还是天生的笑脸,从外边走了进来。

    见到此人,姜子牙急忙站起身来,施礼道,“姜尚拜见叔父。”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姜子牙的亲叔叔姜英。

    姜英看到自己的侄儿也是十分激动,急忙把他搀扶起来,“子牙,这都多少年未曾见你了,你长大了。”

    随后仔细打量一番,呵呵笑道:“样子还没怎么变,你的父母可还安好?”

    听闻此言,子牙神色黯然,叹道,“他们十几年前就已经仙游了,我本想着闯出一番成绩,再来觐见叔父,哪知道,碌碌无为十几年,落魄不已,还是要跑来麻烦叔父。”

    姜英闻言也是脸色微变,毕竟是一奶同胞,他哥哥仙逝,他心中不悲伤是不可能的,但是他身为东伯侯府的管家,极善于快速调整情绪。

    他随后拍了拍姜子牙的肩膀,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