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传万界-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人将同一个问题,分别向着天空的天官,大地的地官,以及水流的水官询问,将能获得天地之间,由无所不在的大地和天空以及水流记载的相关情报。‘’

    这就是这门禁法的真正用意。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但凡身处在这个天地之间,只要做过的事情,少有能不留下任何踪迹的。

    而只要暴露在天空之下,天官之处就有记录,曾在大地之上行动,地官之处也有回应。

    出入水道之中,水官之处冥冥之中就有痕迹。

    以此问卜于天地水三面,获得常人无法隐藏的讯息,再加以沙盘推演,几乎能无往而不利。

    之前博阳道人就是靠着这一方法,鉴别出“域外邪魔”夺舍附身的本地人士。

    只是他一人,自然法力不济,未能窥探更多,只是草草进入此境,又匆匆返回。

    现下有了余裕,当穷根追底,弄清这导致天机变易的“祸端”,究竟源自何方。

    ········

    一场小雪,纷纷扬扬,洒在地上,转眼就化了,只是湿润了黝黑的土地。

    “有此瑞雪,明年必可丰收,蜀中,就算是缓过来了。”

    林正阳一身劲装,与诸位下属在府中小亭子里赏雪饮酒。

    难得有空闲出来,就当是休沐了。

    旬日一休沐,也就是放假,如果不愿意休沐,也可以累积,然后一次性放假。

    最高是累积三天,也就是一个月结束,可以累积三天假期。

    “虽说如此,北胡在一旁窥伺,到时少不得一番战事。”冷东流在旁边接话,顺手提出一瓶酒,放在桌上。

    隔着二十步之外,便是站岗的侍卫,五十步,一百步远处,还有各种明卫、暗卫。

    “下这么大的雪,难为他们了。”

    看到这些护卫,就想起这数月里,他们尽心尽力为自己挡下多少明枪暗箭,不由得感叹了一声。

    “主公体恤下属,自是好事,奈何亲卫有规矩,想必现在不能喝酒。”一个文吏就是说着。

    “且传我令,雪中寒冷,今日轮换之后,让他们每人饮酒一杯,以驱寒意。”

    一个下属就过去了,挨个传了,过会儿回来,哭笑不得。

    “这个,他们说,铁卫自有规矩,不能饮酒。而且他们内力已有小成,区区风雪不足道哉!臣好说歹说都是不听。这个,主公,您看······”

    “罢了罢了,法度不可轻废,由他们去吧。”

    摆摆手,放下此事,他也不再多提。

    随着势力膨胀,眼下他身边的规矩也越来越多。

    为了自家安全计,也不能轻忽大意,只能忍受了。

    坐在这个位子上,享受了这大权在握的风光,就得时刻面临因此而带来的不便。

    凡事总是有利有弊,就是如此。

    他如今一身肩负益州、豫州、司州、交州、荆州五州三千多万人之望,又是中原抗北胡第一人,即便他不说,身边人也会不断加强他身侧的护卫。

    即便如此,这月余以来,明里暗里也遭遇了数十次针对内廷的阴谋。

    十三司明察暗访,直到现在也只有小半追查到了幕后真凶,其余不是线索断绝,就是属于境外。

    十三司本是李成业当初的黑衣卫队多次扩建而成,如今渐渐也有些膨胀得过快了。

    况且,对内对外都依仗着十三司,这十三司权柄未免有些过重·········

    “传我之令,命十三司改制,划分职权,专为监察内廷以及宫内大小事务者,为内卫;监察文武百官者,为锦衣卫;监察民间不法之事,以及江湖武人者,为六扇门;监察境外动向,以及军情者,为谍报司。”

    王者口谕一出,身边随侍的文吏当即取来笔墨纸砚,记录下来。

    略微沉吟了下,林正阳又说:

    “除却内卫、锦衣卫、六扇门、谍报司之外,再设立黑冰台,负责监管以上四部,以免作奸犯科以及乱吾法度者。”

    “内卫又分为东西二厂,东厂设厂公,由宦官充任,西厂也设厂公,由内臣充任。”

    “以上诸多情报部门,彼此都受天子直辖,监管天下,而人臣不能问,御史不可弹劾,为拱卫王权之用,以免后世子孙为权臣架空,此,列为祖制!”

    身边的下属面色不一,大抵上都不是很好看。

    这不是赤果果地,在表明蜀王对文武大臣的不信任吗?

    林正阳却不管这些,继续吩咐道:

    “就这么记!后世立储,储君必先在这五部之中,历练一番,知晓这天下局势,方不至于为人所欺。”

    后世子孙,多半长于深宫之中,由妇人教导,整日里耳濡目染的,都是宫廷里面那一套。

    这一套用于宫斗尚可,用在治国之上,就不行了。

    更别提一两银子的鸡蛋,以及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历朝历代屡见不鲜。

    深宫天子若是不能掌握自己的耳目,那跟傀儡也没有区别。

    他能知晓的,无非是身边那些个亲近人告诉他的,又怎么知晓真正的情况呢?

    君不见,地球上,近代时,堂堂袁世凯,袁大总统,了解国内人的心声,竟然只有看报这个手段。

    底下人故意伪造了一份报纸,他就信以为真,真以为国内舆论支持他复辟称帝·········

    由此可见,情报的重要性,以及特务机构的必要性。

    再举一例,明崇祯皇帝,自废耳目,毁了厂卫之后,自家就彻底把握不住局势,屡屡为儒教文臣欺瞒,而他无可奈何·······

    虽说有些伤人,但是有些话确实是真相。

    信任臣子忠诚的君主,不是被架空,就是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文吏记录完毕后,林正阳自贴身之处取下私印,盖上后,又在边边角角之处寥寥书写了几笔。

    这是如今新出的防伪密码,只有他与十三司的内部核心人员知晓,轻易仿冒不得。

    事实上,他如今亲自为十三司编写了整套密码,光是文字跨度就涵盖小篆、大篆、隶书、金鼎文、阿拉伯数字,编码方式也是自后世密码学发达的时代带来,至少在这个时代算是很先进。

    随后这道旨意就立刻有人去传下。

    他们继续在这里赏玩雪景。

    “主公,火锅里是不是要加羊肉?”一个下属已经在往火锅里放汤料了。

    这火锅,不是梁习发明的,而是古已有之,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的却是难以确定了。

    “加羊肉,多加些,天气凉,就该吃些暖的。”

    一行人就在亭子里,围着火炉,吃着火锅,一边说着话。

第六十六章急雨() 
现在已是十二月份,新兵也训练得差不多了,已经有三万两千五百人,前后三期。

    别看人数少,这可都是职业军人,不同于战时征召的民兵,战斗力相差何止十倍。

    这不是夸张。

    否则上次北胡入侵,各地郡守纷纷身亡,最后是如何击退胡人的?

    只是那一战,郡兵死伤惨重,留下的,都是些种子,如今大都转为了新兵营内的教官。

    只是这个人手还是略嫌少了些,要不再扩大五万?

    只是费用就要加大了,不一定养得起。

    练兵,尤其是练强兵,日日操练,每日所需要的肉食米面都是车载斗量。

    这等消耗,就算是他如今也觉得太过奢侈。

    如今他明面上占领五州,实则只有益州是能够给予他真正支持的。

    其他四周,不是太穷,就是残破。

    只能说,占领五州在气运上给予他很大支持,但是就实际上而言,那四州如今暂时只能做到自给自足,想要挤出钱粮给他养新兵是不大可能的。

    胡人只知劫掠,不知生产,所过之处如蝗虫过境,搜刮无度,就连穷苦百姓的口粮都要抢。

    也正因如此,胡人被天下人所恨,而重挫胡人南下军略的蜀王,才能一举收获四州民心。

    一边想着新军的事情,一边闲聊着。

    不知怎地,就说到了治下的见闻。

    “前些日子,平成县县令派衙役封锁了平成县各个出入口,大索凶徒。”

    “据说,那凶徒杀了他家一个管事,还重伤了王守田。”

    “只是接连三日都不曾找到贼人,倒是得罪了不少商家。”

    “这南平郡毕竟是靠近北地,民风剽悍。”

    “这王家大少说不定就是什么时候得罪了狠人,这才被人找上·····也是他命大,碰巧遇见一位神医,给他扎了几针,开了一副药,保下了性命。但是人家神医也说了,能不能醒过来,什么时候醒,都是未知。”

    ······没死,果然都是小强命,中了几箭都能保住命。还有那碰巧遇到的神医,真是神医吗?别又是一个打算扶持潜龙的修道门派。

    只见冷东流也举杯望了过来,两人一对视,就交换了一个眼神。

    冷东流自顾自饮完杯中温酒,借以掩饰刚才心中的惊讶。

    刚才,他看向主公,是想问着,那是否他的手笔,记得上次自己刻意提醒主公那王家的威胁,当时可是就差明说王家心存怨望。

    现在才过了两个多月,就出了事。

    只是不想,才看着主公,灵目就不由自主地开启了。

    灵目,这是他给自己这种特殊的视界起的名字。

    方才看见了主公的气运,又是大变。

    原先不曾圆满的五层华盖都已圆满,颜色更是加深了。

    玄色、白色、红色、黄色、青色,五层华盖,层层遮护。

    除此之外,最外成紫气华盖渐渐生成,已经有了小半。

    大片大片青紫之气,结成祥云,弥漫在周围,光华向上冲出,如同煌煌大日,照亮一城。

    眼中一阵刺痛,流下泪来。

    冷东流不自觉地闭上双目。

    他向来以自家这等望气的天赋为依仗,不想今日再见主公,竟然连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用大袖遮掩住,他略微睁开了眼睛,却不敢再看,只是望着地上。

    地上也有异象。

    有丝丝白红之气,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贴着地面,不,就是从地面升起来,然后如同百川归流,全部渗入了主公的身上。

    其中夹杂着一些青气,甚至偶尔会有紫气蒸腾而出,如烟如雾霭,虚幻不定。

    此地是旧蜀王宫,本来是选址在一处龙脉之上,有此地气不足为奇。

    这是地脉气运升腾、认可的迹象。

    也是受万民承认的新主的待遇。

    因此过往曾居住在此的蜀王、蜀侯、蜀国公·········自上古分封以来,以蜀为国号的数十位诸侯遗留在此的一些气运,深深潜藏地下。

    他虽仅仅只是散修,自证自悟,但于这风水玄学上还是通晓不少。

    这些气运虽然不多,但都是沉淀已久的贵气。

    更重要的是,这类遗留许久的前代诸侯余气,隐隐代表一种名分上的认可,于冥土之中龙庭的发展极为有利。

    当下眼中透出些许喜意,冷东流一口饮下一杯热酒,心中暗自欣喜:

    “主公得蜀王宫气运,虽然不多,但也是真正继承了蜀王名分。”

    “过去数十代蜀国诸侯,其旧部必然有不少因此而投靠冥土龙庭。”

    “哪怕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这历代积累,也不会少于十万,这瞬间就成了气候,不必再费心培养阴兵,冥土势力实则是大大巩固,这就不需要再额外消耗主公阳世的气运来补充了。”

    “阳世有主公扎下基业,祖宗在冥土主持阴世的扩张,阴阳相济,才能成事。”

    所谓根基深藏,一者指代的是人心,二来就是指的这阴世的基业。

    历代成大事者,为什么起家多以某某旧号,而少有自创名号的,就是因为这个继承的关系。

    蜀王李成业继承蜀王名号,就等于接受了历代蜀国的部分遗泽,再得了这王宫余气,又得了部分遗泽,在冥土就不需要额外消耗气运,去培养阴兵和福地,直接就有现成的继承。

    不知道省去了不少气运上的消耗,以蜀王这一名器来说,这至少相当于节省出来多出一两个郡能带来的气运量。

    这是因为阴间和阳间巨大的能级差距,阳世一个郡的气运,在阴世可能就足够封一个王。

    当然,这是指的实权诸侯,一郡数十万军民气运总和之量。

    事实上,很多草头王,往往随意取号,不过才数万人,数千人,就自封大胜王、闯王。

    一个新王号,要让世人接受,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本身有这个实力,名副其实,才能深入人心。

    这个过程反应在气数上,就是称王后,迅速消耗气数,开始形成鼎器,也就是名器。

    如果是新王号,那就是从无到有创造一个名器,全部由自家支出这份消耗。

    更惨的是,如果气运不足,全部填进去也不成,那很快就是兵败如山倒,运去不自由。

    所以,一般来说,在天下争龙时,这么玩的人通常走不到最后。

    这种草头王,大多只能沦为为真主开道的下场。

    一阵大风,呼呼刮起来。

    乌云弥漫,只见天际一线浓云如墨,涌动着翻滚着而来,看似缓慢,实是极快,转眼之间,满天浓云。

    接着,噼啪下着铜钱大的雨点,雨点如注,几乎让人睁不开眼睛来。

    “怪哉,这雨来得何急也?”

    “再者,雨后初晴,何来大雨?”

    在众人莫名其妙地忙着躲雨之际,林正阳却一阵心惊肉跳,感觉到一阵强烈的不安。

    “是谁?在窥探我?”

第六十七章思路() 
雨水不断滴落,顺着屋檐上的青瓦,淅淅沥沥地汇聚成串。

    三座高台之上,已经临时搭起了芦苇棚子。

    自三位道人入定神游之后,已经过去了一天一夜。

    约定之刻已至。

    数名弟子,手持乐器,不断按韵律敲击着,发出刺耳的频率,唤醒进入甚深定境的三人。

    大凡这等入定功深者,摒弃外缘,等闲声、色、香、味、触、法,都是不沾不然,混若不觉,根本不能用普通方法唤醒。

    彼辈神念可能根本不在身中,而是遨游天地六合,不知在何方做客。

    唯有这些特制的乐器,不在主动屏蔽的范畴之内,如黄钟大吕一般,声声入耳,能传入神念之中,哪怕在天涯海角,也能听到。

    果然,不久之后,就见得三位师长面色渐渐红润起来,胸口微微起伏,有了呼吸之气。

    然而一时还是未能苏醒。

    几位弟子无可奈何之下,只能继续敲击乐器,按照约定之的韵律,告诉他们已经入定了十八个时辰。

    此时此刻,天地甚深层次之中,三人神念已经彼此相聚,会和至一处,合力推演,寻找蜀王李成业身上发生的异变缘由。

    “此人一肩担着天下五州三千八百万军民之命,其中因果缘分牵扯之多、之大,难以一一尽述·····我等要推算其身上发生的异变,先要排除这三千八百万人各自的命数缘分,才能准确找到他。”

    博阳道人面前,有一片光影,其中走马灯似地,出现密密麻麻的人影。

    这都是与蜀王李成业曾经发生过交集,有一定牵扯的人的过往经历。

    要准确找到蜀王李成业本人,就必须要先想办法排除气数的干扰。

    “得一人所用,自然就得此人气数,这本是至理。”

    希芸道人显出身形,在这天地水相交之处,他们彼此的元神都能摆脱现实与距离的限制,彼此心心相印,以心传心,再多的都能一个念转之间全部传达到。

    “王者得千万人效命,自然得千万人之气。”

    “这些人与他气机相连,命数也有相通之处,自然成为蜀王大运的一部分。”

    “他们奉他为主,受他王法节制,等同于将自家的命数,寄托了一部分在蜀王身上。”

    “一人之命数,或许浅薄,千万人之命数,就能成就大命,因而此时蜀王之命,比谁都贵,比谁都要大啊!”

    “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其实天地本无知觉,所谓天命,不过就算万民之命罢了!”

    “得此万民之命,自然就得了天命!得天命者,自得天地人护佑!”

    “我们找了这么久,始终找不到蜀王的根底,这就是他得了天命的缘故······天下人都在护着他,这就是人道的天命!”

    西岐道人摆摆手,上前摇头道:

    “这么找是没完没了的,不要想着‘恰巧’、‘或许’能够找到········绝无可能找到的!”

    “他此刻命数比我们尊贵,俯仰受天下之望,可谓是半个天子,以我们的道行法力,在这种考验运力的方法上,不可能胜过他·······除非我们豁出去,花个一两百年,把天下所有人的出身来历,一生承负,未来祸福尽数破个干干净净,不然别想见到他的本命因缘!”

    “哈·····”

    希芸道人倒是先笑了出来:

    “破尽天下人命数?一人之命尚且难以尽算,何况天下亿万人?”

    “真有这本事,还能为尘世所拘?早超脱天外之天,逍遥无极了!”

    “我等可不是羲皇娲皇,哪来那等本事?”

    “所以,我们该赶快了!”

    就在此时,三人各自又听见阵阵乐声,似乎自极其遥远之处传来。

    凝神去听,过了一阵子后,博阳道人当先叹道:

    “十八个时辰了········禁法只能再维持三个时辰,再多,就有失落此处的风险。”

    “何去何从,当速速决断!拖不了多久了!”

    希芸道人眯着眼睛,看着周围不断变幻的景色,都是一段段人生。

    这里就是这个世界发生过的事情。

    也是他们修成大雪山一脉特有的一门玄术之后,所能抵达的特殊的天机之境。

    潜入此间,能窥探世间万物缘起缘灭的因缘。

    但不是每次都很灵验。

    对常人来说,百试百灵,对这等命数与千万人相连,身居高位的王者,就非常不好。

    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