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事情,只有昏君才会拱手让出。
也只有白痴,才会让妃子参与········君不见武媚娘是怎么学到一身高明的权术的!
又过了半个时辰,殿中上了灯,一排排灯笼、火烛,照得殿内亮堂堂的。
“王上,先前一役,王宫宫女妃嫔死伤惨重,是不是·····该考虑下充实后宫?”
一名随身宦官,在十步之外,恭谨地躬身询问着。
林正阳讶然,随即反应过来。
一直以来忙于军政,几乎把这件事给忘记了。
他占据的这个李成业的身份,本来就是蜀王,之前应当有一批妃嫔的。
可惜在战乱之中,就连身为蜀王的他本身都不能幸免,何况那些可怜的妃嫔奴婢?
死的死,逃的逃,就算侥幸没死的,多半也污了身子,早被他和小哀寻了名目打发了走。
那一阵,蜀王宫几乎空了,几乎找不到什么人。
说起来,确实是有必要采买一些宫女、太监充实后宫了。
只是········
“这种事,你自去问王妃,何必来烦本王?”
“内事不决,皆有王妃。”
林正阳不耐烦地挥手道:
“只管去问王妃,这本就该她处理。”
那名宦官更是头低了下去:
“可是·····可是这件事是王上您之前已经定好的,娘娘说由您自决。”
“本王定下的?”
林正阳恍然大悟,随即调出了李成业的记忆,“回忆”着这件小事,终于从记忆的角落里找到了。
“前朝贾公望,贾家,如今有秀女待选,嗯······元春,元春!”
林正阳睁大了眼睛。
再仔细“回忆”,他得到了更多详实的消息。
贾家、甄家、王家、薛家,本是金陵四大家族,后来为避战乱,贾家前往蜀地成都。
本是金陵望族的四大家族,在蜀地并无根基。
为此,他们选择送女入宫,攀附李成业这位蜀王。
待选的,可不就是贾家二房嫡女,贾元春嘛!
贾公望在前朝可谓一时豪杰,屡立战功,多次击退胡人,因而积累功勋封侯,乃至于国公。
其弟十年内也因救驾,而受封国公。
一门双公,可谓煊赫至极。
可惜,那是六十年前的事情了,大晋已经日薄西山,多次征战各地平乱,也耗尽了最后一批精锐,最终导致各地节度使最大,藩镇林立。
后来就是胡人南下,为避祸,也是恐惧胡人贵族报复,这才有贾家迁移之事。
而四大家族向来同气连枝,彼此多年姻亲,即便是李成业也不得不高看几眼。
毕竟,即便贾家主脉两支迁移过来,仍有很多旁支遍布金陵,那甄家和薛家,还是在金陵有很大势力。
所以才点了贾家的秀女,以此借用四大家族在金陵留下的人脉,为将来攻略天下做准备。
想到这里,林正阳也提起了兴趣。
贾元春,不知道是不是熟悉的那个。
如果是,那么三代钟鸣鼎食之家的林家呢?是不是也在扬州?
薛宝钗,林黛玉呢?金陵十二钗呢?
贾家真的有一个宝玉吗?
太虚幻境呢?是位于那些炼气士口中所言的天界吗?
“此事暂且搁置,待本王问过王妃再行处理······全德,你去传咒禁博士前来。”
全德退下后,林正阳又命宫人换上殿内的熏香。
内务局特制的贡品熏香,在铜盆里点燃,不久殿内就充斥着一股子薰衣草的香气。
此时没有蚊香、杀虫剂等等化工产品,只能靠着这种掺杂了避虫药的熏香来驱逐虫蝇。
偌大的宫殿,又是前朝蜀王旧制,难免有些年久失修,而且湿冷,易滋生蛇虫鼠蚁。
自打李成业自封蜀王以来,并未大兴土木,只是启封了部分尚且完好的宫殿,不曾真正大修过。
毕竟李成业起家之前只是文阳府内一处县令之子,征战蜀地,接连攻下一百多县,早已习惯了尽可能精打细算,将每一分钱粮都用在大业上。
真心舍不得在这么大的宫殿上花钱。
偌大一个蜀王宫,前后历经两朝,三十多位蜀王,十二位蜀侯,有名牌的宫殿就不下二百,各种奇观景致何止千亩?
全部翻修一下,具体要多少钱呢?参照下园林园,乘以十倍大致了解一下。
别的不说,怎么也要数百万两银打底,而且上不封顶·······那也不要争天下了!多少钱都不够花的!
真有这钱,李成业也用在军政上了,几百万两,能养着好几万精锐呢!
所以,只是启用了几处破损不是太严重的宫殿,修修补补就拿来用了,别的都封了起来,只是不住人罢了。
天下争龙,处处花钱,哪有多余的钱,可挪去修园子的!
又不是某大清!
第四十三章围炉奏对()
时至十一月,寒意渐重。
林正阳命人在殿中支起铁锅,吩咐着大厨搞出火锅,下面就用石炭(煤)小炉煮着,边吃边等。
没过多久,玄洞就到了。
“王上,臣来了。”
“坐。”
林正阳不喜摆架子,向来在这种场合不怎么理会繁文缛节。
玄洞坐在下手边,颇有兴致地望着眼前的火锅。
此物如今已经风靡成都,其风向正是自眼前蜀王宫中传出。
火锅之魅力,鲜有人能抵挡,尤其是蜀中各地,多湿冷天气,本地居民更是喜辣。
火锅一出,不过数月之间,就遍传蜀地,就连玄洞,也喜欢这般吃食。
“前不久,我在梦中,见得玄君,回返途中,依稀入得一处,似乎唤作太虚幻境,期间莺莺燕燕,俱是人间难得绝色。”
“其中更有花仙神女,排练红楼妙曲,种种歌赋,更是绝妙。”
“梦醒时分,依稀不觉竟已归人世。”
林正阳面上流露出一副回忆与惘然之色。
玄洞正襟危坐,听得认真。
但凡这等涉及到王者隐私之事,本来就得小心对待,更何况此事似乎还涉及到鬼神,那就更需十分慎重。
心下大致思忖了下,玄洞敏锐地注意到“玄君”、“太虚幻境”两词,有些疑惑:
“王者之气何止百万,等闲鬼神都不能靠近,即便是直系亲属,蜀王此身亡父也不得托梦。”
“如今蜀王已占天下气数五分,不日就能驱逐胡人,统一十三州,其气接连天地,如同东升之日,气数何止亿万?几乎已经是半个天子,只差临门一脚!”
“这玄君能屡屡托梦这等王者,已经不是鬼神界的任何神祇所能形容······莫非是虚无缥缈的天界之中的帝君?”
在炼气士眼中,世界是分为天地人三界的。
人界自不必说。
地界实则是鬼神界的代称,也就是鬼神道场与冥土的所在。
人世间,大批山川河流之神,只要是鬼神,死后由英灵而封神者,大多道场都在冥土某处。
除却少数龙脉之神,其道场、水府能在人世,别的鬼神都是如此。
神祇分为只能在冥土道场居住的鬼神,在人世修行的龙神、水神等等地祇以及居住天界的天神。
此世已经少见妖邪,在古时据说还有封神之水妖,能在人世开辟水府,现在已经不大听闻了。
能在人世居住的神祇,通常都存在人身或是妖身,或者干脆就是龙脉之灵,层次自是较之鬼神高出数级别。
在此之上,能飞升上界者,自是天神,层级又高出人间地祇。
一代开国太祖,在位时,其为天子,气数能镇压天下一干鬼神地祇,本身视为现世之神,具备天帝之下最高等级的神格。
眼下虽说还不曾正式称帝,但实际已有神格已经有了,距离真龙天子仅仅只差半步,这种情况下,换算成神祇,大抵上能比得上一些古神的层次。
更不要说如今正当大运时,蜀王之威势,等闲古神也是要避让三分。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能干涉蜀王,莫非真的是某位不知名的上界帝君?
玄元上君,玄君,玄,隐者也。
难道真的是秘而不宣的天帝,隐天帝?
可上界真的有这么一位帝君吗?
传闻天界本无主,神职全由天道自行运转,因秉气善功各自授予仙箓神职,莫非这位玄君才是真正的天帝,只是引而不宣?
一时间,玄洞心中转过无数个念头。
也不由得他不多想,不往深中想。
因为此事确实非同凡响,能干涉如今天子预备役的蜀王,这等神力,说是天帝都有人信了。
更别说还屡屡显现神迹,先是死而复生,而后神兵天降,一夜奔袭千里,如今更是多次托梦·······玄洞只感觉自家似乎就坐在火盆边上,浑身都急出了一身汗。
“爱卿,爱卿,你怎么了,瞧你脸上都出了这么多汗!”
蜀王的唤声,将他拉回了现实。
玄洞一个激灵,当即告罪道:
“王上,臣方才一时想得出神了。”
随即玄洞郑重道:
“臣在想,这位玄君,究竟是何等身份,竟能托梦人间帝王!”
“那太虚幻境,此前闻所未闻,不过听着倒像是仙神灵境一流所在,未必真是天界,其中仙女也未必真个是有道真仙。”
“臣出身隐门,是六百年前青莲真人的道统,历代也有数位飞升祖师,功德圆满,得天授仙箓,授职飞升,去往天界。”
“那天界之中,与人世大不相同,一花一景,都非凡物,物性灵性,不类凡俗·········是不太可能,存在所谓化形花仙的!”
林正阳听着来了兴趣,笑问道:
“有什么区别吗?我倒是觉得花仙也挺不错,听着就诗情画意的嘛!”
“怎么?天上竟然没有花卉?”
玄洞斩钉截铁道:
“绝无可能!”
“花仙化形之说,只是凡间所杜撰,实则不过是凡花异种,得天地精气、或是日月精华,久久而生灵性,懂得修行,炼成元神,能幻化形体罢了!”
“花就是花,花妖纵然修出元神,也一样还是花,最多算是花妖!哪里配得上花仙二字!”
“这种不过是民间话本之中,一应落第秀才穿凿附会的意淫之说,将花妖说成花仙,实则是亵渎神圣,贬低仙格!”
“真正上界神仙,元神超脱形制,出入有无,聚散如气,而神同万物,是无常形,无常貌,合道而治天地!当然,这是最上层的天仙,等闲小神小仙嘛,虽也称为天仙,实际道行不过是真人一流。”
“上界之中,虽也有花卉,但物性与人世不同,本身也是随性而造,看似是花,实则是道炁显化,不可能化形,更别提生出花仙······实际上上界没有这种花仙,倒是有不少花神。”
“照你所说,我梦中所见花仙,都是一干花妖?”
林正阳故作不悦。
“这也不是,等闲花妖可不敢靠近王上。”
玄洞解释道:
“这太虚幻境,当是一处地祇灵境,或是洞天之中,期间梦中所见景致,都是洞天所造,而一干神女花仙,都是居住其中的地仙。”
“所谓地仙,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得飞升,却能驻世延年。”
“也算一种得道的仙人了,只是没有资格去往仙界,只能不上不下,居住在洞天灵境之中。”
林正阳转嗔为喜,笑着自袖中抽出一卷书册,递了过去。
“爱卿说得颇有道理,不妨试阅此书。”
玄洞接过一看,封面上绘着《石头记》三个大字。
第四十四章红楼事()
玄洞捧着书册,一页一页翻阅着,渐渐入了迷。
殿内只有噗噜噗噜的水沸声。
林正阳倒是安闲自在,不时把蔬菜下锅,涮羊肉串,撒上香料粉,吃得满口喷香。
玄洞一目十行,翻阅书页越来越快,到了后来更是一页一页不断地翻着。
中间几乎没有停顿。
要说这炼气士一旦修炼到高功法师之境,较之常人已经明显拉开差距。
常人阅读这样一部书,可能要几天时间,而玄洞却在短短一刻钟内就翻阅完毕。
此时,林正阳正将侍者送来的第二批羊肉串下锅。
玄洞翻阅完毕,将书卷合上,闭目沉默。
过了几息,才睁开眼睛。
林正阳问道:
“如何?”
玄洞微笑着:
“臣已大略翻完,书不错,是用了心的,比坊间那些杂记高明许多。”
“只是其中人物、朝代、年号都是隐去,假语村言,臣却不知真假,只从衣物服饰以及人物对话上来看,大约不是前朝。
“除此之外,其中种种痴男怨女,下凡历劫,恐是伪造!”
“一切正神仙真,不附生人之体,这下凡转世之说,更是子虚乌有!”
“但凡修成地仙,就是不死之身,除却天地劫数之外,大可逍遥万年,谁来尘世历劫?”
“地仙之上神仙、天仙,倒是有贬谪一说,但一般也不会直接贬下凡间,只是司职变动而已。”
“史上有数的谪仙人,倒是真有自天界贬谪而下,在人间历劫,但也很少转生凡胎,即便真的沦落成凡人,也会尽可能在最短时日内恢复功行,重升上界·······这等谪仙,短则数年,长则数十年,一般就离开人世。”
“于人世而言,这类谪仙,是来受罚的,但他们自己是知道的,也会尽可能修积善功,尽快回去········至于历经情劫而转世之说,实在是从无听闻,也不明白到底有甚意义········大约是杜撰来的。”
“此书作者,大抵上应当是个凡人,有过一番难忘经历,旁观过这番世家兴衰之事,回顾往昔,将昔日红颜,俱是美化,杜撰出一个金陵十二钗历劫之事。”
“期间一些诗词歌赋,确实有些新意,然而也不脱闺阁脂粉之气,格局是小了点,但不失为一本好书。”
林正阳点点头。
《石头记》之中人物朝代背景都是杜撰,而且也不是此世作品,很多细节对不上是正常的······对上的,才显得奇怪啊!
“此书乃我得自梦境之中,本以为只是随手自仙境之中带回一本解闷闲书。”
“然而今日却有人提议选秀之事,其中正有那书中人物贾元春!”
林正阳幽幽地说着,语气之中说不出是喜是怒。
火光幽幽,照在他的脸上。
玄洞心下一惊,随即也是想到了什么。
“如此·····或是玄君之赐,特为王上昭显未来?”
“倒要贺喜王上,书中所言乃是盛世太平年间,马放南山,全赖王上恩德啊!”
按照书中所言,倒真是太平年间才有的事情······至少也是开国之后,乱世平定的时节了。
“这是自然,本王自能平定乱世,开一朝太平·······我是说,这太虚幻境很可能真的存在。”
林正阳的眼神之中,没有太多温度。
玄洞看在眼里,只感觉殿内无端冷了几分。
“据你所说,那太虚幻境若是存在,当不在天界,或是某处洞天之中,其中那位警幻仙子,又该是何等道行?”
玄洞侧过头,皱眉苦想,随后回道:
“若按灵境计,那警幻,当是一方地祇;若是洞天,那当是不超周回百里,当是地仙真人,或是在天界有司职的神仙所辟别府。”
不等林正阳发问,玄洞继续解释道:
“天人之间,往来通讯不便,即便是隐门,也只能在特定时刻,动用门中至宝,才能与上界祖师交谈片刻。”
“是以人世之间,对于天界认知甚少,究竟有无一名唤作警幻,掌管痴男怨女的神仙,就不是臣所能知晓的了。”
顿了顿,他又摇头叹道:
“或许上界祖师有所耳闻,然而或许也不知晓呢!”
“天界广大无垠,其中有司职的神仙,与闲散的天仙,不知其数,彼此之间,道行有浅薄,职位也有高低,彼此之间很可能千年也未必见得一面,倒是真的难以说尽。”
“王上面见玄君时,或可询问一二,想来玄君职位神力莫测,当是能知晓的。”
你说的玄君,就在你面前啊!
林正阳几乎要脱口而出。
然而自己吹的牛,含着泪也要圆上去。
林正阳当下也不掩饰自己的烦恼:
“玄君固然神力莫测,然而其光太盛,不能直视。”
“梦中所见,多是玄君讲道,而坐下神圣听讲,我不过是中途旁听一二,前后数月,却连一场法会都还没听闻!”
“这法会也不知晓还要开多久,哪有机会上前求教?”
玄洞听到这里,点头称是:
“神仙讲道一场能开许久,也不是专为凡人开讲,确实是等不起的。”
心中却已经认定玄君的神通广大,地位崇高,不然这等给神圣讲道的事情可不是谁都能有资格。
“嗯,爱卿如今主管咒禁司,才是九品,以往只在蜀境之内,如今渐渐却不太相宜了。”
思忖了下,林正阳道:
“我意提升咒禁司为咒禁道,设主官咒禁法师一名,副官咒禁炼师三名,分别为正五品与正六品,其下天文博士、地理博士、阴阳博士、历法博士、咒禁博士五类,各为正七品,各自可有十人,其下有咒禁师,为正八品,数额一百至二百不等,再下咒禁士,正九品,五百人至千人,再下咒禁学徒若干,不入品级·······嗯,暂且这般定下吧!”
“爱卿可发文各地官府,选拔有根器天赋之孩童,培训学徒,用于朝廷咒禁之事,以防备宫廷内外,以邪法作祟,妨碍国运等隐秘之事。”
玄洞心下激动,强自按捺住。
这官阶提升,关系到的是他每日可获得的气数多寡,直接影响到他本人的道业修行。
岂能不激动?
至于权力,倒是其次,不怎么放在眼里。
“那书中僧道两人,以及主要提及到的人物故事,就交托给爱卿筹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