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赵能神情尴尬,李毅意识到自己言语欠妥。人前揭了短,岂能再要他的赠物?李毅脸色微红,他忙摇头道:“李毅身无分文,如何要得这精美的工艺品?”

    王仁酷爱武功,他也曾练过几招粗浅的拳脚,见到李毅精妙的枪法,便生了拜师学艺之心。见李毅酷爱大枪,便看到了机会,他微微一笑道:“李兄若是喜欢,就算作王仁的一点心意,兄长尽管拿走便是!”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李毅怎好无缘无故接受他人的馈赠?见李毅犹犹豫豫,王仁一笑道:“王仁也会个一招半式,但与李兄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若在兄长眼里,王仁是块练武的材料,便收下弟子,如此徒弟孝敬师傅,也就顺理成章了!”

    又细细的打量着王仁,尤其他那雄壮的腰身,还有结实的臂膀,令李毅不得不暗自赞叹。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李毅早已是饥肠辘辘,经过一阵折腾,体力上的消耗,进一步加剧了他的饥饿感。形势比人强,为了生计收下这个徒弟,暂时找个饭东。虽非长久之计,但以后的事情,再慢慢考虑不迟。想至此处,李毅微微一笑,他爽快的接过大枪。

    见李毅答应了请求,王仁大喜过望,他伏地便拜:“师父在上,请受弟子一拜!”

    笑盈盈的馋起王仁,李毅如释重负,终于可以过一段衣食无忧的生活了,自己的功夫还需苦练,可以借机共同提高。

    与王仁结伴的三人,是他的至交好友,四人情投意合,八拜为交。虽非同生共死,却愿同富贵共进退。见兄长成功拜师,三位兄弟也一并上前,与李毅相见。

    王仁也有兄弟同学武功的愿望,忙做了引荐,极力促成好事。二弟姓宋行四,由于出身贫苦家庭,他没有名字,相亲邻里都以宋四相称。宋四中等身材,其面白如玉,眉清目秀,鼻直口方,小伙子长得干净利落。

    三弟姓刘名平,其身材瘦小,一张刀条脸,扫帚眉下一双小眼睛,却是炯炯有神。

    四弟姓薛行五,与宋四相若,被人唤为薛五。薛五比宋四稍高,其膘肥体壮、膀大腰圆,微紫的圆脸,浓眉大眼。

    三人上前与李毅相见之后,刘平抢先深施一礼道:“刘平虽生得矮小,身法灵活却非他人可比。俗话说:一个羊也是赶,两个羊是放。刘平也想拜师学艺,请师父收下弟子吧!”

    见他说话尖声细气,走起路来又是一窜一蹦,李毅甚觉好笑,他正要开口应允,却见胖子薛五跨步上前,一把推开了刘平,瓮声瓮气道:“刘老三最爱吹牛,就他这两下子,我一拳便将其打趴,师父别教他刘三,还是请收下我薛五吧!”

    薛五用力不小,刘平瘦小的身形,被推出一丈开外,好在他动作敏捷,跌跌撞撞还是稳住了身形。

    无故吃了个暗亏,刘平瞪起斗鸡眼,怒视着胖子道:“好你个薛老五,竟然跟我玩暗箭伤人,看我不把你打扁!”刘平攥住小拳头跃跃欲试,却不上前半步。

    恐事情闹大,宋四忙踏前两步,他伸手拦在二人身前道:“你俩真是前世的冤家,见了面就死磕!在师父面前,你们闹个没完没了,又成何体统?”

    刘平作为受害者,见宋四拉偏架,本是心中不服,但他抬出李毅作为挡箭牌,也恐因小失大,也只好咽下了这口气。但刘平还是白了宋四一眼,才算罢休。

    几兄弟斗口打闹,李毅笑盈盈的看着,直到事情平息,他才微微一笑道:“我们年龄相仿,几位兄弟若是有心学武,李毅愿倾囊而授!”

    随着宋四、刘平、薛五拜倒在地,李毅又收得三名徒弟。师徒五人有说有笑,离开了赵能的铁匠铺,前往太平客栈,王仁代表四位徒弟,要为李毅接风洗尘。

    小伙计姓李名三,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虽是青春年少,却极为伶俐乖巧。

    李三将师徒让进客栈,李毅见陈设十分简陋,除了案板便是床榻,比之后世的大车店还有不如。不过李三腿脚勤快,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李毅落魄异世,只求温饱别无奢望,以平常心面对一切。

    师徒五人按位次坐定,李毅当仁不让的坐在首席,看着摆上来的酒菜,他的眉头却拧成了大疙瘩。李毅酒量极浅,可以说是入口必醉,而与徒弟们初次相见,便面临失态,令他深感为难。李毅犹豫再三道:“为师最不善饮酒,还望各位徒弟担待一二!”

    王仁心道:李毅身强力壮,又正当盛年,怎会没有酒量?这一定是客套,读的书多就是不一样!王仁欠了欠身,微微一笑道:“弟子们与师父一见如故,师父又何必客气!”王仁说着已经举起酒盏道:“今有幸拜得名师,乃王仁三生之幸,徒儿略备薄酒,不成敬意,请师父见谅!”

    见王仁满饮了一盏,宋四、刘平、薛五也都纷纷响应,李毅见状真是无可奈何,他也只好像吞毒药一般,将酒倒入口中。

    紧接着宋四、刘平、薛五轮番敬酒,李毅推辞不过,接连几盏下肚。空腹畅饮酒精被迅速吸收,李毅只觉头大如斗,动作迟缓,两只手也不听使唤。

    李毅自知不妙,但一切都晚了,他只好孤注一掷,举起酒盏,语言含糊道:“李毅无德无能,来到太平村,承蒙四位看得起,为师舍命陪君子干了这盏酒!”说着便将酒盏举起,酒水全部倒入了口中。李毅只觉得天旋地转,虽极力抗争,却做了酒精的俘虏,一头趴倒在案几之上,醉得不省人事了。

    待李毅醒过来,已是次日清晨,他睁开眼睛,见自己躺在榻上,正要翻身坐起,却觉口干舌燥、头疼欲裂。李毅这才意识到,自己喝得酩酊大醉。

    望着一缕阳光射入屋内,李毅意识到至少醉倒了半天一夜。他努力的回想着之前发生的事情,想起收了四位徒弟,却一招还未传授。他看了看榻边的一碗清水,又瞅了瞅换上身的宝石蓝丝衣。李毅心知醉倒后,定然呕得一塌糊涂,而从衣服的大小看,定然是王仁的无疑。

    李毅干渴难耐,他也无多顾忌,端起水碗一饮而尽,随着清水入肚,只觉得无比的畅快淋漓。

    “李爷醒来了!未时至辰时,整整九个时辰,爷真是好睡!”屋内的细微响动,便引起了李三的主意,他蹑手蹑脚的蹭了过来,将门轻轻的拉开一条缝,探头探脑向里面张望,见李毅已经起身,这才进屋赔笑道。

    李毅伸了个懒腰,经过长时间的休息,身上的伤口又好了许多,已没了疼痛感。李毅起身道:“我那件布衣呢?”

    “爷稍等,小人这就取来!”李三打了个哈欠,便飞身出外,过不多时,手捧着一件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衣,递向李毅面前道:“衣服已经干了,请爷收好!”

    在李毅大醉之后,污物吐了满身,王仁见他没有换洗衣服,便取了自己的衣服。帮李毅换衣,李二又洗净晾干,叠得板板整整。

    遇到了这么多好心人,李毅心中不胜感激,他正要说些感谢的话,李三却转身跑了出去。片刻便端来米粥和咸菜,李三赔笑道:“爷几乎一天水米未进,想是饿坏了,快趁热吃了吧!”

    昨日午间便饿得前胸贴后背,灌了几盏酒,也都吐了出来,他见到米粥,便再也忍不住饥饿,端过一碗三两口倒进了肚子,随即又喝了两碗,这才放下碗筷。

    望一眼呆了的李二,李毅微微一笑,想起还未兑现承诺,便对李二道:“李兄弟,知道王仁等家住何处吗?”

    说曹操曹操到,随着屋门一响,王仁等鱼贯而入。见李毅精神焕发,王仁等这才放下了心,忙上前施礼赔罪。

    不知者不怪,而李毅为人和善,劝酒也是一番好意,便把话题岔开,直奔主题道:“从即日开始,为师便传授你等武功!”

第六章 传武功授名表字() 
客栈为前后两排房屋,中间有一块很大的空场,正逢客栈中没有旁的客人,李毅等便选定了院内作为了练武场。

    李毅为人过于和善,虽然王仁等已经磕过了头,但他依然摆不出师父的派头,仍旧与四人友善相待。但对徒弟和颜悦色,就难免有许多迁就,李毅做事又缺乏耐心,不求甚解,使四个徒弟的武功招式欠缺火候。不过这也使四人学武的速度加快了许多,师徒间寓教于乐,关系相处得其乐融融。

    赵能没日没夜的赶工,终于把王仁所定制的长枪,送到每位徒弟的手中,四个人有了真家伙,耍起来比烧火棍要更具真实感。几天下来,李毅已经对四人有了一些了解,他们的父辈都是大汉的子民,各种原因无法生活下去,才背井离乡流落到边关塞外。王仁和刘平家住本村,两人都念过几天私塾,认识一些字。

    王仁的父亲是太平村的拓荒者,因此家里多是肥田沃土,十数年下来,家境也比较殷实。随着父母相继过世,王仁失去了约束,逐渐形成喜爱结交、为人仗义的秉性。

    刘平家还算过得去,但他自小身体单薄,总是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辱,后来结交了王仁,在兄长的庇护下,再无人敢惹他麻烦。刘平幼时的柔弱,也形成了为人机警善变,处事圆滑老道的性格。

    宋四和薛五是外村人,宋四的家离太平村五十余里,他十几岁就成了孤儿,由于没有人管教,整日游手好闲,不想几年前失手打伤了人,翻山越岭逃亡避祸至太平村。有了王仁的庇护,才过上安稳日子。

    薛五的家距此三十余里,其终日与人相斗,年幼时常被父亲责打,但随着年龄增大,其父见他恶习难改,便将其逐出家门,从此薛五便四乡漂泊。失去了约束,薛五捅的篓子更大,随着四处树敌,他只能东躲西藏。薛五来到太平村,王仁见其身手不错,又极重义气,便将他留在家中。薛五感激王仁的恩德,又因王仁武艺高出自己一截,在他的约束下,粗暴的脾气渐渐收敛。

    宋四、薛五与王仁交情日渐深厚,三人都会个五招八式,刘平与王仁交好,因四人意气相投,便起了结拜之心。于是王仁、刘平、宋四、薛五结成异姓兄弟。四人中以王仁为长,其下依次是宋四、刘平、薛五。

    俗话说“四人同心,其利断金”。这四个人年富力强,又爱管四里八村不平之事,自从四人结拜之后,方圆数十里,无人不知“太平四虎”的名号。

    虽然李毅和善谦厚,四个徒弟也不会说自己的丑事,李毅所听的都是正面的言语,而他终日与四人相伴,与村人无接触的机会,因此李毅很难了解徒弟的全部。

    王仁等已有一些根底,又都非凡俗之人,学习起来自比常人为快。李毅不是严师,他不善督促。但是徒弟刻苦认真,只要求师父真心传授。偏巧李毅诚实守信,不会半点藏私耍奸的勾当。师徒同心协力,只七日时间,四人便学全了整套枪法。

    第八日清晨,四位徒弟照例又来到客栈。李毅已将看家的本事都传给了徒弟。见四人意犹未尽,依然流露出期待的目光,李毅甚是无奈,他呵呵一乐道:“师父的这点本事,全部抖搂给你们了。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师只能带你等略窥门径,接下来的路,需要你们自己努力。熟能生巧,若想更上一层楼,就需横下一条心,不厌其烦的重复所学的动作。学武之初兴趣使然,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鲜感会逐渐消退,将感觉简单的重复索然无味。谁能靠顽强的意志力,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笑到最后。”

    四位徒弟齐声称“诺!”但得知学完了整套功夫,四人确是表情不一。薛五甚为得意,宋四神情平常,王仁神色黯然,刘平却是长出了一口气。

    李毅扫视了一眼几位徒弟,他思索片刻道:“你们身体条件各异,武功的发挥也不尽相同。刘平身体单薄,力量欠缺,需要刻苦训练增强体质。薛五生了一身肥肉,难免影响动作的连贯性,要多运动,把肥肉转化为肌肉。宋四体型匀称,只要适当辅以力量训练。”

    刘平、宋四、薛五闻言称了声“喏”。见王仁欲言又止,李毅微微一笑道:“王仁身强力壮,有很强自主能动性,师父也不想多啰嗦。你若是争强好胜,便自定目标,自我控制。监督三位师弟的重担,还要落在你的肩上!”

    王仁点头称“诺”,他是三人的带头大哥,言语还是很有分量的,李毅临行前,便下放了监督权。

    李毅讲了一些力量训练的方法,无怪乎制作一些简单的器具,锻炼臂腿腰腹背等处肌肉群。而器械可石制也可铁造,李毅描述了器械的大小、形状,并叮嘱四人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分别在即,不知道何时才能相见,李毅不觉鼻子一酸,他遥望着远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沉默半晌,李毅才勉强一笑道:“我们师徒一场,也是缘分所致,但为师一穷二白,没有可赠之礼物。李毅痴长你等几岁,多认了几个字,便妄自尊大,有心送名表字,不知几位徒弟可有此意?”

    自李毅收徒的那一刻,他便心生次念,但无缘无故,为人改名表字,是不是太狂妄自大了?而李毅又非文科生,他缺少才气,想出的名字难免落于俗套。但临别在际,是否还能见面犹未可知,李毅才下定决心。

    出乎李毅意料之外,他话音一落,四位徒弟便异口同声的表示赞同。宋四、薛五还好理解,王仁、刘平都有一定的文化,本可自己表字的,却也愿师父帮忙,真是看得起自己。

    得到了徒弟的允许,李毅便卖弄一番。虽说李毅重理轻文,但王仁、刘平只念几年私塾,宋四、薛五大字不识几个,在数天的交往中,他已经了解得清清楚楚了。

    李毅有了自信,便微微一笑道:“仁字乃是五常之首,君之仁,为限制人君,爱民如子,心系百姓,不妄自加赋。庶人之仁,为团聚友爱,互帮互助,同情弱者,乐善好施。此为无德而不仁,王仁可表字怀德,望你日后多行仁德之事。”

    男子过弱冠之年,便举行成人礼,为之加冠表字。但仅限于上层士大夫阶层,而底层民众为生计奔波,绝无这等闲情雅兴。王仁虽家境殷实,虽有此想法,却因父母已经过世,与他交往之人品味不高,也就不了了之了。

    见师父说得头头是道,王仁连连点头,他哈哈大笑道:“怀德,即大气又响亮,此字妙极,弟子谢师父赐字之恩!”言罢深施一礼。

    李毅点了点头,他转向刘平道:“平字其意甚众,所组词语不胜列举,如平常、平凡等极为普通。为师便取这平凡,为你表字超凡,望你能脚踏实地,奋发向上,终成为超凡脱俗之人!”

    刘平闻言已乐得合不拢嘴,他连声称赞道:“多谢师父,平多谢师父所表之字,弟子谨遵师父之教诲,踏踏实实从平凡之事做起,最终成为不平凡之人!”

    李毅微笑着转过身来,与宋四和薛五道:“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们二人或是不幸丧父,或是不能与父亲相见,师父便斗胆做主,给你们改一个雅称!”

    薛五和宋四虽是大字不识一箩筐,但二人也有自知之明,听那些读过书的人,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而自己却以数字为名,在人前甚没面子。听李毅给王仁、刘平表字,说得有条有理,如能帮自己换个儒雅之的名,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宋四想起亡故的双亲,他含着眼泪道:“我已失去了父母,现如今,师父就是徒儿唯一的长辈,师父全可为徒儿做主!况且您的学问那么大,起的名字便一定不会错。”

    在练武的间隙,李毅曾与徒弟们讲过您字的用法,他半开玩笑道:“你字加心乃为您,是把对方放于心中之意;你字去人是为尔,称尔之时,便是辱骂对方不是人!”没想无心之言,却被宋四所使用。

    宋四话音未落,薛五马上拍着胸脯道:“我薛五自打娘胎出来,就不断地闯祸,父母大人早已不待见我这个儿子了,要不然也不会将我赶出家门!如今回不回家都不打紧,他们才不管我改名换字呢,师父您就掂量着办吧!”

    听了薛五的话,李毅又好气又好笑,心想我得开导开导他,帮助他解开心结。于是语重心长的道:“孩子在父母心中永远是珍贵的,父母是望子成才心切,难免恨铁不成钢,言行过激也情有可原,但事后都会后悔,只是碍于颜面,不会在孩子面前屈服,但是在心中早就盼望你回家了。儒家五常为‘仁义礼智信’,既然你在家排行老五,就叫薛信吧。人以信为本,子以孝为先,你的字便叫至孝。”

    薛信趴伏于地,连连磕着响头道:“弟子谨记师父的大恩大德,只是师父不知家父的脾气,如果徒弟一事无成,这样大摇大摆的回家,定会被家父打骂出来,弟子不混出个样子,是不会回去的!”

    李毅点了点头,心中暗想:看来自己的苦心没有白费,只盼薛信不是心血来潮,他能从内心感悟,从此做出一番大事。李毅屈身扶起薛信,好言安慰道:“人言:有志者,事竟成!你有志气,就不怕没有成功的一天,为师希望你能如愿以偿,等你混出个模样,师父会陪你一起回家,去见你的父亲!”

    虽然这样说,但李毅也不知道,是否能真能陪他回家。薛信闻言大为感激,又要叩头行礼,李毅恐他把脑袋碰破了,忙一把将其拽住。

    李毅把目光投向宋四,他沉吟片刻道:“行四者为智,智者聪明人也,你就名智字思聪吧!希望你能多多读书,成为善于思考,即聪明又睿智的有识之士!”

    宋智正色道:“宋智谢谢师父,只是徒弟不知这智和聪字长什么样!”薛信也在一边嚷嚷道:“我长这么大,就怕让我识字,我除了会写薛五这两个字!也没有几个字会认,至于信啊孝啊的,我也和宋老四一样,是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

第七章 爱恨情仇袭心间() 
李毅看着这两个汉子,心中是又气又乐,不禁勾起了儿时的记忆:自从进入校门,自己便对死记硬背不感兴趣,每次遇到听写生字都大是头痛,记得初中时的一节语文课,自己的卷纸上画满了圆圈,梦游一般被老师叫到了大庭广众之下,狠狠地尅了一顿。当发现有位大哥画的圈子比自己还多,才感到一丝安慰!

    想起那难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