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抛石机,由十二根大小不等的木棍或板组成,结构太复杂,制造时间也过于耗费,我想将其简化,去其糟粕,留下精华。不必要的结构全部省略,只留最关键的部位!”说着李毅用手指了指加强板道:“这个可不可以省略?”

    王衡左手拉住一旁的枝杈,右手拖腮,审视着那四块板子,他沉思了半晌道:“去掉这几块加强筋,也不是不行,但激发的次数恐怕要锐减了!”

    “咱们做的只是一命货,能打个十几二十下,也就足够用了!”李毅拍着那架简陋的抛石机:“待以后咱们实力壮大了,要造攻城的抛机,可比这大多了!”

    李毅爬过大汉最高的洛阳城,用这个简陋的机械抛石,恐怕城墙的一半高度都打不到。但其架在半山腰,只要将石头抛出些许距离,让它能击倒山谷内的目标便达到目的,其各项指标当然相差甚远了。

    “二十次?王衡的手艺再差,也敢保万无一失!”王衡握着那粗木杠,面露神情毋庸置疑。

    “王兄,你先别忙着下结论,我们的简化工作,才进行到一半!”李毅微笑的盯着王仁。

    “一半?难道李兄弟要去掉底座?”王衡神色不再镇定,他又重新打量着那件粗笨的家伙,像是在欣赏古董,反反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

    “若是没有底,我们便就此打住,经过初步简化,工程进度也能提高三成,可确保在敌军到来前,完成预定任务。”李毅这话只是猜测,他并无法判断,敌军何时进兵。

    面对重压,王衡在闷头沉思,突然他的眼睛一亮:“李兄弟,妥了!有这些树木可以利用,只需两个木杆子,便可以做出最简单的抛石机!”

    李毅也想到用树木作为支架,但他不敢确定,这样的结构,是否具备可靠性。见王衡的语气坚定有力,他的心胸才豁然开朗,忍不住挥起巴掌,重重的拍在了王衡的肩头之上。

    “啊!”王衡忍不住大叫了一声,李毅的手劲惊人,也就是壮实的王衡,若是体格差一些,恐怕要伤个好歹!

    “对不住,真是对不住,我高兴得得意忘形了!”李毅深感歉意,连连陪着不是。

    “兄弟的手劲可真不一般!”王衡还在瓷牙咧嘴,不过他却开始忙碌了。

    两根木杠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组合,世上最简单的抛石机问世了!

    “太好了!”李毅大略估量了用时,只用了第一架的三成,以这样的速度计算,同样的时间,可以造出三倍的抛石机。那么只要张英预料准确无误,用三百架抛石机接待鲜卑人,那结果将无悬念!

第九十六章 二女施计诳来邻人() 
机械已经简化到极致,李毅留在山上也无事可做,他又想起了二弟,不如利用这闲暇时间,去一趟小李庄,把李二一家人接到太平村,一来了去了一份挂念,二则可以多一个帮手,协助自己普及农业技术。

    想到此处,李毅将事务全权委托给王衡,便飞速下了凤尾山,一溜小跑回村取马。

    自李毅离开村子,张英和于冰相视一笑,开始实施一项秘密计略。落实这一阴谋,必须背着李毅。

    是连日前来投奔太平村的热血青年,提醒了正为缺兵少将而发愁的张英,她看到不断涌来的人流,不禁灵机一动,计上心头。恰巧李毅外出,张英便压低声音道:“附近十里八乡,所居百姓成千上万,若将其骗来太平村,我实力将壮大数倍,兵源、工匠、劳力一切都将大为改观,鲜卑兵又何惧之有?”

    鲜卑军如同一块巨石,压得于冰喘不过气来,虽然张英信誓旦旦,预测胡人不会变通,仍旧走那条必死老路。但张英并非料事如神,如果出了万一,那精心打造的防御工事,就成了马奇诺防线了吗!若计策成功实施,把周边百姓全部集中到太平村,再多招些兵马,可以实行两头堵的策略,在南方也组织一条防线。

    于冰打着如意算盘,已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她眨了眨眼睛道:“该来的都已经到了,剩下的全是胆小怕事,安于现状的。依小妹之见,普通的劝说和拉拢,恐怕起不了多大效果,除非采用非常手段!”

    张英闻言微笑道:“这正是英雄所见略同,我已想了一条妙计,不过欠缺两个条件。首先要支开哥哥,有他那正人君子,邪门歪道都难实施。再者要一个得力的执行者,需要做事忠诚可靠,又有一定的韬略。”

    “第一个条件办起来并不难,可以让哥哥带人去龙凤双岭。第二个嘛却让人头疼,王仁本是首选,但他与咱们离心离德,防他都来不及,怎能留下把柄在他的手中!刘平吗也不错,只是他身在他乡,一时半会难于联络!”于冰陷于两难之境地。

    张英微微一笑道:“妹妹忘了一人,李通古灵精怪,其鬼点子不在刘平之下,武艺更胜刘平一筹,把这个棘手的任务交个他,也是对他的一次锻炼!”

    “这个三弟什么都好,就是心肠像极了哥哥,执行起来难免要打些折扣。但是除了李通,再无人可用,也只能让他试一试了!”于冰面带些许难色。

    “是啊,没有十全十美的,尤其咱们面对的是人才稀缺的窘境,短时间内,还改变不了现状,这便要做好啃硬骨头的准备。”张英也是一脸无奈。

    随着李毅前往山谷,李通也接到任务,他造谣惑众还算勉强,但放火烧村就做不出了!后来只能交给刘平,不过此时已经有些晚了。

    待李毅回到村中,已是午后的光景,村中传闻沸沸扬扬,仅仅是李毅一路之上,便听到了多个不同的版本。

    “这次胡人被惹恼了,听说要倾巢而出,要来上万的兵马,我们小小的太平村,恐怕要保不住了!”

    “李清刚、张文苑、于水寒皆神仙般的人物,有他们在,多少胡人都不足挂齿!”

    “胡人大举进犯,要实行三光政策,听说所过之地,活物一概不剩,这正是引祸上身,不知有多少汉人要倒大霉!”

    “我们太平村有完善的地下通道,藏个万把人不在话下,四邻八乡若恐遭殃,便来我太平村避祸!”

    怎么离开半日,就出了这么多流言蜚语,李毅却不知,只是张英、于冰主谋,李通胁从造下的谣言。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如今大浪滔天,这定是鲜卑人出动了,才传来这么强劲的风声。再看人流熙攘,如潮水般从村外涌来。李毅进行了抽样调查,都是临近村落的百姓,他们也听到了同样的声音,从不同地方赶来避难。

    李通翻山越岭,已经窜行数个村落,而流言传播之快,波及范围之广,是众人始料不及的。听到传闻的百姓,比李通所过村落多出了数倍。

    想到流言成真,李毅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在浮躁的性格驱使下,李毅不及通知任何人,他牵了自己的战马,就向庄外挤。

    出村与回村仅相隔片刻之功,但大街上变得更加拥挤,那些刚刚入村的乡邻,拖家带口,挑担携物,推车赶畜吵吵嚷嚷,唤来喝去,人声嘈杂,难于分辨。或是寻找亲朋,或是呼喊老熟人。

    由于旧的房舍大多推倒,有的住户甚至换了宅院,新盖了房舍之后,这些盲目投奔的外乡人,一时难于找到亲朋故旧,急得团团乱转。那本来就拥挤狭窄的街道,让这些往复穿行的人群,阻塞了交通。

    “借光借光,让一让,乡亲们!”李毅牵着战马,已是满头大汗,他边叫喊着,边分开人群,用力的向前挤着。

    身强力壮的李毅,若是要出村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身后的那匹马,成了阻碍他行动的最大累赘。从客栈到村口,只几百步的距离,用了平日五倍的时间,只挪动了一半的路程。

    李毅在太平村,已是万众瞩目人人皆知,但四邻八乡却少有人相识,他的呼叫声虽大,却也无人买账,依旧是我行我素,各走各的阳关道。

    擦了擦满头的汗水,李毅停下脚步,向前方张望着,判断出村还需多长时间。

    “鞥!”李毅愣了一下,前方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他定睛细看,那个面对他而立的白面大汉,不正是宋智吗?

    道路拥挤不堪,其负责村内事务,却不务正业,与他人纠缠不清,李毅越想心中越是恼火,他不由得一声怒吼:“宋智,你做下的好事!”

    这一嗓子调门之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毅身旁之人都是一惊。宋智的大名,虽不如王仁响亮,但在乡邻心中,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敢这样怒斥宋智,那定不是等闲之辈,这个大汉是谁呢?难道是传闻中的李毅李清刚?

第九十七章 太平村中人满为患() 
周边的人群,一齐将眼光投向了李毅,其中当然也包括宋智。

    这声大喝穿透力极强,压过嘈杂的声音,传进宋智的耳中,有如晴天惊雷,令他不寒而栗。

    “师父!”宋智不由得呼出声来,这位平日里温文儒雅,但战时却传换如疯魔一般,让几位徒弟有了重新认识李毅的机会,看到了他隐藏的一面。

    如今听到李毅怒吼,宋智如何不心惊?“快,别再闹了,和我见师父去!”宋智一把拽住了面前之人。

    “什么,师父?”那人也是一惊,他回头望去,将一个高壮的汉子,正向自己的方向挤过来,这大汉正是李毅!

    李毅又拉近了些许距离,他一眼就认出那名与宋智纠缠的汉子。

    “薛信,你不在村外,跑回来干什么?”李毅的声音依旧那么高,但口气明显缓和下来。

    “是宋老四拽我回村的。他说人单势孤,弄不开村里的局面,非要我帮他的忙。当时我脑袋一热乎,上下嘴唇一碰,就稀里糊涂的答应了。没想到回来一看,竟然乱成这样,我要打退堂鼓,他却死活不松手!”薛信一脸委屈的辩白着。

    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边猜测着李毅的身份,边不由自主的向一边躲闪,很快让出了一条狭窄的道路。李毅享受着优待,他焦躁的心情一扫而光,大步流星的奔至两人身前,打量着已经松开手的两个徒弟,微笑着说道:“人以信为先!既然答应了别人,就不应该反悔,谁叫你当初没走大脑呢?拿出你雷厉风行的作风,帮助宋智将远来的客人妥善安置!为师有事离开一会,待我回来若没有改观,便拿你薛信试问!”

    “师父,这不公平!”薛信像吃了苦瓜一样,嘴咧得大大的,那张大脸都变成了扁圆形。

    “别诉冤叫屈了,眼前的局面是乱了些,只要处理得法,很快就会秩序如常的。这是一次锻炼机会,你要加以珍惜,从宋智那里多学些经验。”李毅又望向宋智:“薛信只是个强力帮手,拿主意还得靠你,要精诚团结,别把心思都用在兄弟的身上!”

    宋智为人圆滑,与众多乡邻或多或少都有些交往,若是用强制手段,不免将老熟人都得罪光了。宋智左右为难,无计可施之时,便想起整天优哉游哉薛信,他除了练习功夫,便无所事事。

    薛信是个直性子,有人装药点火,他就敢放炮的主。宋智一番甜言蜜语,将这位兄弟骗进了村子,不想他见情形比宋智描述的要复杂的多,这才发觉自己上了当。

    宋智被戳中了要害,他脸上火烧火燎,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低着头沉声道:“千错万错,都是宋智的错,徒儿不该和师弟耍花活!”

    扫了一眼人群,人们都驻足盯着看这西洋景,见成了众人的焦点,人多嘴杂,乡下人口无遮拦,不知又要传出什么八卦。李毅心中暗想:宋智、薛信都认识到缺点,还是就此打住吧!

    “为师离去片刻,返回时再看你们二人的成效!”见薛信、宋智称喏连连,这才牵了马,自人丛之中,缓缓离去了。

    夕阳洒在李毅的身上,暖暖的舒服极了,他懒懒的舒缓了下腰身,骑着马想着刚刚发生的事。太平村已经按照汉制,十户一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选出了里正和亭长,管理民间诸事。

    但由于准备不周,邻村还没来得及实施。若也依照太平村的经验,将这一制度推广下去,有里正、亭长、三老、啬夫、游徼等辅助管理,就不会出现这样混乱的局面了。

    山谷中的行人明显增多,这给抛石机的试验,带来了更大的麻烦。想到对敌的保密性,李毅摆了摆手道:“暂停试验,待早晚集中进行!”这样可以事先封锁山口,防止鲜卑密探混进了,查知这绝密情报。

    听了李毅的解释,警戒人员收起了彩旗,山谷就此畅通无阻,这也更便于人员的往来。

    还未到达小李庄,便迎头遇到了李二。还是那个样子,仍穿着那件衣服,只是颜色更浅了一些。因而李毅一眼便认了出来,他催马飞赶几步,双腿用力跃至李二身前,一把握住了他的手,上下打量着这位兄弟。

    “大哥,是你!”李毅骑着高头大马,其精神气质大异于前,李二远远的瞥了一眼,虽觉得有些面熟,但他并未多想。直到兄长下马亲热,他才认出是日思夜想的大哥:“可想死小弟了!日夜都盼望哥哥回来,没想到今日终于如愿以偿了。”

    “是啊,哥哥远在他乡,也无时无刻不惦念着二弟!”李毅紧紧攥住李二的手:“我临行时,反复叮嘱的事,不知你做得如何?”

    李二愣了一下,他抽出手,擦了擦那双带着泪花的眼,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强挤出一丝笑容道:“大哥每一句话,都是金玉良言,小弟已经牢记于心中。从春种到秋收,兄弟每一步都不敢有半分差错,经过这精心的侍弄,这庄稼果然与别人家大不相同。咱们的庄稼干壮叶茂,长势喜人,自不必细说。穗大粒多,粮食饱满,令所见之人各个叫绝!不少人追问,我是如何侍弄的,小弟便如实告知,估计下一年,将有许多人学到大哥的先进技术,也可以从中获得利益了!”

    下一年!鲜卑人若是盯住太平村不放,来年的庄稼,还种得下去吗?李毅听着兄弟的讲述,心里已经乐开了花,但听到他的预期,便不觉心中黯然。

    沉默片刻后,李毅轻轻拍了拍二弟的肩头道:“你的粮食呢?不能就这么点吧!”他向李二夫妇肩上的袋子努了努嘴。

    李二苦笑着摇了摇头道:“收的粮食多了一倍不止,但遭受盘剥也翻了番!南胡刮完北胡抢,已经所剩无几了!”他苦着脸叹了口气,又接着道:“都说北胡要大举犯进,左邻右舍都跑了,我们公母俩也沉不住气,拿了三成粮食,赶往太平村避一避。剩下的都埋起来了,等到风头过去后,在回去挖出来!”

第九十八章 李丰受命推广农技() 
“这么沉,扛了如此远的距离,你们俩也犯不着这么吃苦。哎!若是再等一阵子,大哥就赶到小李庄了。”两袋子粗米,李毅一手一袋,拎起来放到了马背之上。李毅用力一挽,将两个袋子口紧扎在了一起。

    “这怎么使得?”王氏轻声说道。

    “怎么使不得?走吧,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句话,边行边唠家常嗑!”李毅牵着马的缰绳,笑盈盈的望了眼李二的媳妇,又把眼光转动李二的身上:“哥哥这一次回来,要做一件大事。这件事耗时耗工又耗力,不是三、两个人能够完成的。哥哥想到二弟这个好帮手,需要你全力助我一臂之力。”

    “兄弟孤陋寡闻,无才无能,如何能帮得上忙?恐耽误了哥哥的大计,望大哥另谋他人吧!”李二是个实在人,他说的也都是实在话。

    “二弟,你为人忠诚守信,这便是哥哥看重你的原因。”李毅伸手拉住了李二:“放心,我不会难为你的。种庄稼是你的老本行,新技术你已经尝试过,就冲你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哥哥便不会让花落旁家的。”

    “种庄稼?这算什么大事?”李二现出疑惑不解之色。

    “填饱肚皮不是大事?你顶风冒雨,没日没夜的辛劳半年,不就为了这几袋子米吗?”李毅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李二,将他盯得低下了头:“你们夫妇吃饱饭,是你李二家的大事;小李庄的人不挨饿,是全村二十余口的大事;太平村以及附近,千千万万父老乡亲不饿肚子,是我李毅所面临的挑战。事情千头万绪,只靠我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这就需要你这个好兄弟帮把手,分担大哥的一份责任!”

    “好!兄弟能办到的,必会竭尽全力!”李二勇敢的抬起了头,他的语气极为坚定。

    “好兄弟,大哥就拜托你了!”李毅紧紧握住李二的手,他又转头对王氏道:“弟妹也是个明白人,二弟的担子不轻,就需要你当好这个贤内助,里里外外帮把手,不要分散他太多的精力,大哥就代二弟谢谢弟妹了!”

    “大哥,您这是怎么说的!侍候好夫君,是妾身应该应份的事!”王氏迈着小碎步,紧跟在李二的身后,她已是气喘吁吁,热汗直淌了。

    “弟媳有喜了!”李毅此时才发现,王氏的身子明显胖了两圈,在这吃不饱的年月里,穷人能胖那真是见鬼了,因此断定她怀有身孕,忙减慢了行走的速度。

    “山野之人皮拉惯了,家里的是怀了孩子,但什么也不影响,咱们照常走,甭去管她!”看了一眼妻子,李二若无其事的说道。

    “兄弟,你都这么大了,还跟个孩子似的,就是不知道疼惜人!”李毅摇了摇头道:“走路快与慢,能差多少时间,此无关大局,咱们先不去管它!我们慢些走,好与你交代一下,近期要完成的事情。”

    “大哥只管吩咐,小弟定牢记于心。”李二目不转睛的盯着李毅。

    李毅见识过二弟的记忆力,比自己要强出许多,他微微一笑道:“二弟,你到了太平村,要抓住一切机会,宣扬你的成功经验,多一个人知道,你就多一分功劳。”

    “就这些?”见李毅停住不说,李二忍不住追问。

    “目前就这些,你嫌少是吗?我就讲一下,你明年要做的事情。从洛阳回来的路上,我们买了大量的种子,有谷子、高粱、豆子和黍子,这些庄稼在异地长势相当的好,但挪了地方,就不得而知了。只有进行试种,地域性的差异才能显现出来。你要分门别类,将每一个品种,都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一任务繁杂无趣,但重要性不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