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大汉熹平六年,与鲜卑人一战惨败后,自太平村以北的所谓缓冲带,都被胡人划成他们的势力范围,每年收取保护费,已经变成了惯例。

    但今年也是邪了门,汉朝进内的乌桓人,也趁大汉日渐羸弱之际,蠢蠢欲动,积蓄力量图谋不轨。乌桓人前一步讨粮,拿走了村民的小半收获。

    太平村有王仁这样响当当的人物,也不是来个人就能抢走粮食的,但这乌桓人大有来头,其武功高强,本领不容小视。王仁曾与之暗自较力,最后也不得不知难而退。后来太平村人才知道,此人是乌桓大名鼎鼎的丘力居。

    丘力居的势力还未膨胀,但他的野心已经爆棚,趁大汉变弱,他要把自己做强。积粮买马扩充兵力,已经被丘力居列到了议事日程。而得知太平村一带风调雨顺,获得了大丰收,他便趁机大捞了一笔。

    乌桓以势压人,王仁技差一筹,只好吃了个哑巴亏。谁知乌桓人刚走,北方的鲜卑鬼又来了。鲜卑人征粮食已成惯例,而他们又逢草原大旱,牛羊没抢到秋膘,羊羔、牛犊也不比往年,得知太平村丰收,便加重了征收的份额。

    丰收在望,人们本该欢欢喜喜,但连遭盘剥,丰年却不如荒年!打发南胡已经让王仁等积压了满腔的怒火,而北胡的加征,无疑是火上浇油!而面对北胡的蛮不讲理,太平村民众爆发了集体抗租事件。

    见一村百姓不想当顺民,鲜卑人也收起了伪善的嘴脸,露出狰狞面目,动辄打骂,用暴力强行征粮。

    能力攀升的同时也助长了脾气,尤其王仁压着一肚子火,又曾经遭过胡人的毒打,早有一雪前耻之心。如今积压多时的愤怒之火终于爆发了,他抄起家伙便要冲上去拼命。

    不想刘平拦住了王仁,他的小脑袋瓜子不白给,眼珠一转,想出了一个狠辣的主意,先任由村民与胡人爆发冲突,在集中众位兄弟,来个里应外合,将鲜卑人一网打尽。

    这一招还真不错,由于胡人早看扁了汉民,他们毫无戒备,被王仁等杀了个措手不及,无一人逃出罗网。

    王仁等只图眼前利益,是捞了一时的痛快,但随着事过之后,众人大脑清醒,才知道闯下了滔天大祸。

    纸里包不住火,迟早有一天,胡人会查得一清二楚,到那时,太平村将变成人间地狱。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王仁等急忙聚众商议。在这关键时刻,刘平又献出计策,劝告全村百姓,撤进深山老林暂避一时之祸,等躲过风头再想办法。

    王仁等都知胡人心狠手辣,皆是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虽是后悔一时冲动,引火烧身,却也没有应对的办法。只好按照刘平的主意,分派人手逐一劝说。

第七十五章 鲜卑怒至空前浩劫() 
几十人派出去,一呼百应,大多数村民,都拖家带口,藏入了山中。俗话说:百人百心,难成一事。太平村有一千几百号人,要全部劝上山,又谈何容易?虽经多方努力,还是剩下几十口人。

    鲜卑人终于大举来犯,他们冲入村中,见人就杀,遇人便砍,虽有王仁等进行骚扰,还是有十几人死于非命。

    余下的拼命逃亡,或钻进高粱地,或逃入了深山密林,而王仁等也是且战且退,全靠地形熟知,才扔下几兄弟,撤入了深山。

    鲜卑人多势众,那可善罢甘休,他们集中人马,发动了疯狂进攻。

    关键时刻,又是刘平献计,分散成小分队,以山林作掩护,对鲜卑人采取蘑菇战。

    而鲜卑人能骑善射,要以平原为依托,进入密林后,失去战马的机动力,爬山却是他们致命的弱点。而在密林中,射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却被太平村人,指东打西,以多打少的采蘑菇战术,打得满地找牙,无端死伤了几十人,不得不撤出山林。

    鲜卑人报复不成,却吃了大亏,他们余恨难平,把太平村当成发泄的对象,在撤走时,燃起了一把大火,除了被抢走的财物,余下的全部化作了灰烬。

    打跑了胡人的进攻,王仁等欢呼雀跃,庆祝第二次汉胡交锋取得大胜。但喜悦之余,也为失去生命的兄弟,已经死难的乡亲痛心疾首。在这次冲突中,十三狼中一人阵亡,以后也只能改称十二狼了。

    滞留在村中的人,烧得面目全非,更有甚者已烧成一副黑乎乎的骨头架子,真是惨不忍睹。死者长已矣,悲伤也是无用,众人只好把尸骸抢入山中。由于怕胡人卷土重来,太平村百姓只能躲在山中。

    太平客栈的老板,也在这次灾祸中遇了难,李三又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没有了生活来源,他只能冒着巨大的风险,潜入村内打探情报。看到李毅三人纵马冲入,李三还以为是胡人的骑兵,他在魂飞胆战之余,一溜烟跑走了,后来才藏入客栈。

    李三最后道:“义父与胡人常打交道,他老人家自以为能躲过此劫,没想到胡人已经杀红了眼,义父说话的机会都没有,就惨死于胡人的屠刀之下!义父对我恩重如山,却惨遭胡人杀害,还请哥哥们替他老人家报仇!”

    得知伤的人并不多,李毅不禁长出了一口气,他点了点头道:“仇是一定要报的,有哥哥在,三弟自管放心。但鲜卑势力强大,我们还需从长计议!”听到是鲜卑兵杀人放火,李毅却有些失望。

    “车队已经到了,如今村中一片狼藉,货物卸下来,寄放在何处?”听到外面的吆喝声,眼睛红红的于冰,忙岔开了话题。

    “先卸了货物,把车夫打发了,至于其余的事情,咱们慢慢来。”张英望了望客栈的房间道:“现在已近午时,鲜卑人再犯的可能性不大,客栈可以暂存一日。”

    “也只有这样了!”于冰点了点头,便转身出去了,她边走边不停的抹着眼泪。

    “三弟,烦劳你去一次山里,就说几位师父返回太平村,让王仁、刘平等回村商议事务!”张英却是神情平静,像早已预料一样。

    “诺!”李三应了一声,却未挪动一步。

    “还愣着干什么,快去!”张英将眉毛一立。

    犹豫了片刻,李三才说道:“死者停放了七日,今天正是下葬的日子,山里筹划着,要杀胡人俘虏,来祭奠死难者。我回村探听消息,是怕胡人突然到了,打咱们一个措手不及。”

    一众贪官污吏,才是要对付的主要敌人,而其余一切力量,则是要争取的对象。如果杀了鲜卑战俘,岂不是与他们的仇越结越深了?李毅想到此处,他拉住李三道:“胡人俘虏不能杀,现在已经迫近午时,时间不多了,快带我进山!”

    “胡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滔天罪行,杀他们为义父雪恨,那是天经地义!为什么杀不得?”李三瞪大了眼睛,显得很不理解。

    “胡人固然可恶,但其被俘后,已经丧失了害人的能力,反倒是案板上的鱼肉,怎忍心杀那些没有反抗能力之人?”李毅拍着三弟的肩膀道。

    “如果我们以仁义代之,胡人之中必有部分受到感化,而投到我们的麾下!而胡人众多势大,就算我凭一村之力抗之,也是螳臂挡车!成功运用拉拢、瓦解等策略,壮大我们的力量,消弱敌人势力,这才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途径!”当得知太平村与鲜卑人结仇,张英便陷入深思之中,如何挽救太平村民众,怎样以千人对抗数十万众,这确实是一个极难的问题。

    以太平村为根基,继而将周边地带拉拢过来,是李毅等人制定的长期计划,此时距离黄巾起义,还有三年多的时间,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到天下大乱之时,李毅便能组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队伍。不论助太平军攻击大汉,还是帮助朝廷镇压起义军,都可以立足于天下。

    但王仁、刘平等人的盲动,将李毅的计划全盘打乱,必须顺应形势,迅速做出调整。太平村有数位徒弟,绝不能弃之不顾。不过留下来,一时半刻也想不出抗鲜卑人的良策,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帮助太平村乡亲渡过难关。

    见李毅和张英都坚决反对杀俘,李三沉默了,心里虽是一百个不愿意,但想到张英的威严,他怎敢说半个不字!

    “快走,带我去见乡亲们,务必在挥下屠刀之前赶到,阻止这次杀戮!”见李三还在犹豫,李毅急不可耐的拉起他拔腿就跑。

    李毅是名副其实的飞毛腿,李三青春年少,跑起来也慢不了多少,望着二人冲出村子,消失在村头的密林中,张英突然大叫一声:“糟了,以他们两人的能力,是阻止不了愤怒之百姓的,快走,晚了就来不及了!”张英暗自埋怨,回到太平村,怎么就放松下来了?她心中充满了懊悔。

    于冰的心也咯噔一下,她看了一眼张英,见她神色焦急,额头、鼻尖都渗出了细微的汗珠。自从遇到张英以来,她都能镇定自若,从容应对。于冰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不自觉的答应了一句:“快走!”

    但两人还是慢了,她们的奔跑速,自然不如两个男人,跑出村外后,二李已经消失了踪迹。

    面对着诸多林间小道,应该走哪条?两个女人徘徊了。

第七十六章 李清刚阻止杀俘虏() 
“脚印,新留下的脚印!”于冰指着一条弯曲的小路大喊,她焦躁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惊喜。

    但这惊喜转瞬即逝,金秋时节,落叶飘零,林间那羊肠小道,被枯枝败叶所覆盖,随着两人的深入,已经不可能凭借脚印追踪了!

    怎么办?岔路就在眼前,于冰停下了脚步,她回过头来,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张英。

    张英手扶着树干,胸膛剧烈的起伏着。从村中到林间,这段距离并不远,以她的体力,可以轻松自如。但此时张英心情烦乱焦虑,她不是担心那些素不相识的鲜卑人,而是关切李毅。

    在李三的指引下,李毅健步如飞,穿山入林,过不多时便来到了那临时祭场。

    这是一处幽静的山谷,两侧的缓坡上,生长着苍松翠柏,虽然天气转冷,却依然碧绿繁茂。山谷狭长而平整,能容下太平村所有的百姓。

    “那就是斩杀俘虏的祭台!”李三指向对面山坡上的一处平地。

    沿着李三手指的方向望去,那是一块坡段上翘起来的平台,其大小有十数丈见方。经过临时处理,台面中间的树木已被砍去,只有紧靠崖壁,还零星散布着几株松柏。

    平台的前侧,齐整的跪了一排人,那应该是等待受刑的鲜卑俘虏。平台的后侧,站立着十几个大汉,每人都握着飘散着红缨的长枪,远远的看不清面目,但能估计出,那应该有十二狼,还有几位徒弟。阳光透过林间缝隙,射到精心擦磨的枪尖上,散发着点点寒光。

    土台的中央,站立一名彪形大汉,那高大的身躯,太平村再无第二个人,他就是王仁!

    “怎样能最快通过山谷,到达对面的平台?”李毅急不可耐,他紧攥住李三的手臂。

    “大哥,跟我走,从山环绕过去!”李三想也不想,便脱口而出。

    俘虏已经压在高台之上,随时都有可能被处决。李毅不敢怠慢,他紧跟在李三的身后,钻入了密林之中。

    小路崎岖却无太大的起伏,虽多走些弯路,但速度不受影响,比起上山下岭,再挤过人群,要节省很多时间。

    来到王仁的背后,只听他慷慨激昂的宣读着,鲜卑人的罪状:“杀我父老乡亲十几人,此仇不共戴天,我王仁主持正义,誓杀这十几个胡贼,为死难者报仇雪恨”

    气喘吁吁的李毅,三五步奔上去,劈手夺过讲稿,大喊道:“不要再煽动了,鲜卑人杀不得!”

    突然被人抢走了讲稿,王仁不由得勃然大怒,他怒喝道:“大胆”却见来人乃是李毅。

    王仁愣住了,他急忙收住了嘴,跪倒在李毅面前道:“师父,请宽恕弟子冒犯之处!”

    师父怎么回来了?他不是前往洛阳求官的吗?王仁跪在地上,他暗自思虑着。

    李毅点了点头,他并未立即搀扶王仁,而是转过头去,扫了一眼俘虏道:“不知者不怪,为师不会在意这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需放了这些人!”李毅的手指了指跪着的一排人。

    还未等王仁讲话,薛信、宋智、刘平已经抢步奔来,三人跪倒在王仁的左右,齐声说道:“不知师父到来,徒弟们未能迎接,还请师父赎罪!”

    “快起来,都起来吧!”见几位爱徒到齐,李毅已笑得合不拢嘴,他早把逼迫王仁的事情忘到了一边。

    薛信、宋智、刘平站了起来,王仁也如释重负,跟随着一同起了身。还是刘平嘴快,他抢先问道:“师父匆匆离开,未等小徒送别,平深感歉疚!”

    “是啊,我们弄了马匹,待回到村子后,师父却早已离去了,连续找了几日,都没能见到师父!”宋智不禁打了个“咳!”声。

    三位徒弟犯险偷马,李毅早已得知,因而他表情平和的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为师年轻,身体强健,骑不骑马也无所谓!不过师父还是要谢谢你们的一片心意,但闯鲜卑部落,可不是闹着玩的,以后不能再冒这样的险了!”

    师父刚刚回来,怎么知道的这么快?王仁心中狐疑,但他望见一旁的李三,立即放下心来:“师父,徒弟们谨听教诲!”

    “师父,您此去京师,可做得大官?”薛信沉闷了半晌,终于冒出一句话来。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若李毅能求得一官半职,又如何回到这穷乡僻壤?但李毅心胸开阔,他知道这个徒弟心直口快,也并不在意。李毅微微一笑道:“大汉局势颓废,为师本怀着一腔热血,挽救将倾之大厦。谁知汉帝刘宏昏庸腐化,又亲贤远小,因而师父得不到重用!而此后为师才知,朝廷早已危如累卵,非是平常之人能够拯救,即便是启用为师,也看不出对症的药方了!”

    由于朝政**,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得清楚,李毅也不便详细道来,他只能简单的进行应答。

    恐几位兄弟讲个没完没了,过了午时,耽误了明正典刑,王仁把手一举道:“午时已到,准备行刑!”

    一队壮汉奔上台来,他们每个人,都拿着明晃晃的单刀,随着上了高台,分散站在俘虏的身后。

    “大胆王仁,你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位师父?”李毅厉声喝道。

    “其他诸事都可听从师父之言,唯独杀俘祭祀,王仁不敢苟同!这是全村父老乡亲的意愿,民意不可违,请师父恕徒儿抗命之罪!”王仁话音虽然不高,但语气极为果决。

    遭到徒弟的当众顶撞,李毅闹了个大红脸,他指着王仁道:“好你个王仁,半年不见,你翅膀硬了,连师父的话都敢不从!”

    王仁已今非昔比,自从收了一众徒弟,王仁也是说一不二,一呼百应。尤其是闯下祸端,太平村人引入深山,一千多人,只能听从王仁的号令,这令他有一种志得意满的感觉。

    天地君亲师,师父虽排最末,在封建王朝,尤其是独尊儒术的大汉,师父的地位极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自从磕下这个头,便定下了长幼尊卑。在众人面前,王仁还是不敢太过冒犯。

    “杀胡贼为乡亲报仇,徒儿无权做主,我想师父也不能自作主张,干涉此等大事吧!”王仁用话封死了李毅之口,他对台下的百姓喊道:“父老兄弟们,王仁之言对不对啊!”

    “杀死胡人,替家父报仇!”“用胡人的头颅,告慰家兄的亡灵!”有两位死难者家属,大声应和着。

第七十七章 师徒反目争斗迭出() 
不过李毅临行时,改造了风匣,惠及了太平村及周边乡村。李毅并不以为意,谁知乡亲们感恩,在此关键时刻,并不为难于他。

    “义父惨死胡人屠刀之下,李三也怀有血海深仇,但私仇是小,一村百姓生命为大。我李三当众言明,以父老乡亲利益为重,暂时放弃私仇!”李毅宽以待人,对李三更倾注亲哥哥一般的情感,这让他义无反顾的站到了大哥的一边。

    李毅是授业恩师,王仁不敢太露骨。但李三一个小伙计,竟敢当众强出头,真是狗仗人势,不把他放在眼里了!王仁勃然大怒,他厉声喝道:“李三,派你前往村中探看消息,你不但迟迟不回,更在这胡言乱语,扰乱人心!你这不孝子孙,有何颜面说三道四,还不给我将他轰下去!”

    王仁话音未落,便响起了一声大喝:“李三,你还不滚下去,还等王爷我动手吗!”随即窜过一人,抡动枪杆扫向李三。

    李三被人呼来喝去,特别是派他去村中冒险探查情报,他早已是一肚子怨气,只是自己地位低下,只能逆来顺受。而如今有大哥撑腰,胆气便壮了一些。见武艺稀松平常的王靖,又来欺负自己,李毅怒火中烧,一声大喝:“姓王的,你别给脸不要,若是知趣,便给我滚开!”李三闪身躲开了枪杆。

    身为王仁的堂弟,王靖一项是狐假虎威,对李三这种下等人,他平时正眼都不瞧一下的。碍于堂兄的师父在场,王靖才手下留情,用枪杆打发李三。谁想到性格柔弱的李三,竟敢当众顶撞,王靖的鼻子都气歪了,他喝骂着:“小王八羔子,真是活得不耐烦了!”说着挺枪刺奔李三。

    “来得好!”李三一声大喝,他与王靖师出同门,但他学全了整套武功,而王靖还不及他的一半。更因王靖华而不实,学会了招式,却不用心练习,他哪里是李三的对手,对打了一个照面,不但被李三夺去了大枪,还顺势送出一脚,将他蹬出一流滚。

    没想到李三动了真格的,王仁已是骑虎难下,他心道: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动了手,就一错到底吧!随即大喝一声:“给我将李三拿下!”

    王仁话音未落,接连窜过两条大汉,二人各持一杆大枪,对着李毅抱拳道:“吕旭、张盛有礼了!”

    因王仁虽教徒弟,却没有行过拜师礼,这也因为他有着极强的号召力,早已是一呼百应,用不着在多此一举了。而如此吕旭、张盛便不用尊李毅这个师祖了。

    李毅尽量压着怒火,他要看一看王靖的功夫如何,没想到所谓的十二狼,也是滥竽充数。见又上来两狼,李毅更加恼怒,他已无法忍耐,劈手夺过李三的大枪,冷冷一笑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