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路则渡过黄河,伏击樊稠的偷渡军。

    董越带领大半兵力,成为李毅军所主要截击的对象,由张英、于冰共同完成。因必遭大军拦击,董越已是心知肚明,想要埋伏兵马,搞突袭不容易策动,张英便决定进行强力拦击。

    二人选好有利地形,在一处两侧地形微高,中间是谷地平川的地势,张英、于冰各据一侧摆好阵势,只等董越到来,便进行决战。

    董越慢慢吞吞,走走停停,终于到达了决战地点。张英、于冰各带人马,自坡地冲击而下,随着射出漫天箭雨,便如两把钢刀一般,插进了董越军的两翼。董越抱定不战而逃的心里,张英也未一网打尽。两方未作约定,却能默契配合,董越带领部分兵马成功逃走,张英、于冰则截留了大部董军,此战一接触便已结束,双方所付出的代价极低,可以用和平的战斗进行描述。

    樊稠却没有如此幸运,由于他不姓董,头脑也还灵活,成为李毅招募的对象。自李毅领军渡过黄河,便广布斥候,探察监视樊稠军的动向。赵云、马超大获全胜,助于夫罗占了河东郡,如今已经领军南回。

    得知赵云、马超能参与这次伏击战,令李毅精神一振,有两军的加入,活捉樊稠可说是易如反掌。赵云、马超接到军令,两军一路飞奔,赶到战场参与部署。

    恐遭敌军的暗算,樊稠缓缓而行,并派出斥候探路。斥候突报:其后方出现一支兵马,高举赵字大旗。

    “赵云!”樊稠的声音已经变了调。赵云大破徐荣,枪挑胡轸,领军击败吕布,救下孙氏父子,虎牢关大战吕奉先赵子龙的大名,在西凉军中尽人皆知,樊稠闻听赵云的摄魂铁骑抄了后路,急忙传令全军,不顾一切的逃命。全速逃亡的樊稠,不知不觉闯进了埋伏圈。

    “活捉樊稠!”李毅一声令下,五千人马突然杀出。另一方便是锦马超,也如狼似虎的冲杀而出。两军结成雁翅大阵,有如两堵铜墙铁壁,将樊稠军压迫的喘不过气来。

    随着樊稠兵马受阻,赵云的摄魂铁骑也切断了其退路。三军结成了三角大阵,将樊稠死死的围困其中。

    见钻进了死局,大半董军立即失去了抗争意志,退出了战斗缴械投降了。樊稠的几千人马,顷刻间降到了千人以下,面对极其不利的局面,樊稠仍然奋力抵抗。

    “快结阵突围!”樊稠声嘶力竭的喊道。但事与愿违,众将士见到身周全是李毅军,难免心惊肉跳,都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任他樊稠如何叫喊,不但排不出突击阵型,反倒各自为战,四散而去,迅速淹没在敌阵之中了。

    大失所望的樊稠,只能带领几十名亲兵护卫,奋力向西冲杀。这几十名西北大汉,也算是忠勇之士,用生命护着樊稠,杀出了一条血路。就在樊稠看到曙光之时,李毅带领一彪人马从侧翼赶来,无情的挡住了他的去路。

    “樊将军,你已经无路可走了,还是少费周折,罢兵言和吧!”李毅挺枪大喝道。

    李毅!樊稠心中猛地一颤。李毅的勇猛虽不比赵云,但他武艺进步神速,初战张辽时,其勇力与之相若,樊稠也自认可以一战。谁知李毅前后与吕布交锋,前次随时几十回合落败,但有一回经将不可一世的吕奉先惊走,其枪法精进令人悍然!

    樊稠心生畏惧,却不能不与之一战,他大喝一声:“李毅,废话少说,我们功夫上见个真章!”樊稠硬着头皮,轮刀砍向李毅。

    虎牢关一役,李毅大开眼界,关羽刀法简练实用,青龙偃月刀势大力沉,可谓独树一帜,无人能出其右。夏侯渊精于变化,张辽浑厚稳健,这两人都是青年才俊,正处于上升段,但哪一个都不输于樊稠。

    李毅已是见多识广,他有着丰富的经验,不慌不忙的闪过大刀,也不急于进招,又微微一笑道:“樊将军勇武豪迈,不畏生死,真是令人佩服。但我神兵天降,将军就忍心螳臂当车,令弟兄们无畏丧生吗?若听我良言相劝,还是放下屠刀,洗心革面吧!”(。)

第四百四十九章 大将樊稠战败归顺() 
跟随樊稠突闻的几十位勇士,如今已不足十人。樊稠左右扫了两眼,这些铁汉跟随自己多年,南征北战,东挡西杀,立下赫赫战功,对自己忠心不二,但如今为了护主,大半离他而去了,悲凉之情油然而生。但樊稠马上变回了铁石心肠,他大喝道:“呸,闭上你的臭嘴。大丈夫效命于疆场,马革裹尸还,此乃无上之荣耀。樊稠宁愿战死,也不会屈膝投降。”其话音未落,又疾风劲草般的攻出一刀。

    见樊稠死不悔悟,李毅也不与他耗费唇舌,两人各施绝技,手上再不留情。杀了十几个会合,李毅越战越勇,樊稠渐感吃力,而他身旁的亲随已经全部阵亡,使他陷入孤军作战,无形中又多了几分压力。

    樊稠刀法有些凌乱,李毅看准了时机,出快枪逼退了樊稠的大刀,他大喝一声,探右手将樊稠走马活擒。

    而此时战斗已进入尾声,随着结果寥寥数人,樊稠全军覆没。

    “李毅联合呼厨泉,合力进攻河东,牛辅大败而回,河东之地尽失!”

    “董越、樊稠弃城而逃,弘农为李毅所占!董越部损军折将,败兵退至华阴!”

    “樊稠部全军覆没,其被李毅所俘!”

    一连串的噩耗,传到董卓的耳中,他神经已然麻木。随着李毅军势不可挡,拿下弘农与河东,在董卓看来,长安失陷也是迟早之事。尽情享受是董卓唯一能做的事情,他要尽情享受,把人生最后路程走完。

    见董卓失去了进取心和抵抗的意志,李儒心急如焚,他面带忧愁道:“我主拥有关中三郡之地,近十万雄兵。军民实力都远胜李毅,丞相岂能其能轻言放弃?”

    十万大军又能怎样?在李毅军面前,还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想起昔日战将云集,西凉军威震八方,那是何等的威风霸气!但大将纷纷阵亡被擒,如今已是人才凋敝,仅剩吕布一员勇将。好汉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吕奉先也会败在刘关张之手!

    李毅妙计连珠,李儒却频频漏算,自己还有谁可以仰仗?想到眼前的窘困之局,董卓只有唉声叹气。

    绝不能令主公颓废下去,李儒神色焦急道:“守住华**隘是当务之急,阻挡住李毅大军,我兵马便能获喘息,军心士气才可恢复!”

    华阴隘口真的是救命稻草吗?随着冬季来临,江河逐一冻结,李毅骑兵过河水便如履平地,兵临长安城下,又如何阻挡?

    除了被动防守,董卓也曾想过,联合李毅周边势力,对其形成牵制。但李毅兵锋强盛,联盟虽然名存实亡,但只要名义上存在,其余诸侯还会忌惮三分。曾依照李儒之计联络刘表,但被其婉言拒绝。

    得知张济攻占了宛城,董卓令其引兵攻李毅后路,不想张济只是嘴上应允,却不付诸实践。董卓勃然大怒,要出兵讨伐之。还是李儒晓以利害,若与张济大动干戈,李毅必乘虚而入。李儒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才让董卓恢复了冷静。

    董卓得知袁术与李毅罅隙甚深,又派人出使汝南。不想遭到一顿痛骂,使者灰头土脸的逃了回来。董卓意识到自己已是孤家寡人,他感到自己众叛亲离,距离消亡不远矣!

    只有全力防守,做最后的挣扎了。董卓还是采纳了李儒的建议,抓住华**隘这根救命稻草,令董越据险而守之。又令牛辅引兵屯于左冯翊的临晋,死守黄河一线。

    随着董卓做了战略调整,李毅也暂停进攻,他集中力量运输粮草。随着牛辅逃亡长安,后方威胁彻底解除。把中心从函谷关,转移到弘农。

    李毅大大的缩短了补给线,函谷关、谷城等地,只是象征性的驻扎一两千人,将主力集中在弘农和湖县。

    一切准备就绪,黄河也彻底冻结。

    “董卓仰仗的天堑荡然无存,正是我军出兵的大好时机,此次我佯攻潼关,实则拿下华阴。”潼关便是华**隘,是李毅言语不慎,首次喊出此名,便不胫而走,如今全军上下都以潼关相称。潼关有董越所领两万兵马驻防,凭借险关难于撼动。华阴未驻守名将,兵力也只有几千,其实力薄弱,被张英选中,作为突破口。

    “除了潼关的两万人马,临晋还驻有牛辅的两万大军。牛辅若按兵不动,我军便漠然置之,他若弃城逃脱,就寻机歼之!”张英布置了作战方略。

    进入寒冬时节,虽然大河冬季,董军险阻尽失。但天寒地冻,李毅军冬衣不多,只有两万建州兵随身携带。而缴获的寒服有限,大部分降兵还穿着单衣。

    因此冬季不易动刀兵,但潼关只有冬季,才有机会攻克。因此张英只能违反常理,选择寒冬时节大动干戈。

    冬衣不足三万件,此次所动用人马,也被限制在三万兵力之内。留华雄驻扎湖县,李蒙和刚刚归降的樊稠留守弘农。

    赵云、马超各领五千兵马奇袭华阴,李毅则领五千大军,绕至潼关西侧扎营,即威胁董越,又防止他袭击马超之后。

    于冰领五千人马,进抵潼关之东扎下大营。张英带余下近万兵力,作为总预备军,策应四路人马。分兵派将完毕,褚路大军相继出发,各自进入自己的阵地。

    本以为华阴会一击而破之,没想到守军士气有所恢复,进行了顽强的抵抗。赵云、马超攻城受阻,便暂时停止了攻击。

    见李毅军大举进攻,牛辅躲在临晋,吓得不敢轻举妄动。董越也是死守雄关龟缩不出,战争并没有预想的那样乐观,一度陷入了僵局。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得报李毅军全力进击关中,董卓大惊失色,一时乱了方寸。董卓不顾李儒的拦住,令吕布领兵三万救援华阴,又令牛辅出临晋,协同吕布围歼李毅。

    得到吕布引大军东行,牛辅也是蠢蠢欲动,局面变得异常错从复杂。以两万余对七万,使李毅限于被动。更为不利的是,董卓军的运动部队,都形成了拳头,他们又有稳定的后方。而李毅的补给艰难,又面临被切断的危险。如何扭转不利局面,马超、李毅均是一筹莫展,赵云也没有成算。(。)

第四百五十章 数路出击攻入关中() 
关键时刻,张英不但泰然自若,她更是看到了战机,如何集中兵力,重创吕布、牛辅之中的一路,并阻止败兵进入华阴,便可掌握战局的主动。

    张英传出第一道命令,令赵云主动出击,希望他虚张声势,阻止吕布兵马,不得越郑县一步。

    第二道命令传给了李毅,令他虚设军营,威慑董越,将其排除在此战之外。布置停当后,领军夹击牛辅。

    第三道命令马超或劫杀牛辅败兵,杜绝他前往华阴的想法。或支援赵云,阻止吕布军投入战斗。马超作为总预备队,令其见机行事。

    张英曾讲过悬羊击鼓,饿马提铃的故事。公子小白被公子纠围于岑山,就在小白身陷绝境之时,斥候探知有一小路可赴临淄。小白闻之大喜,命手下兵将捉来十余只山羊,拴住后腿吊在树上,山羊的前蹄下均置一面战鼓。又命士将在山上挖出战壕,将饥饿的战马放置在战壕之中,小白则率兵悄悄溜走了,回到临淄坐上了大位,这便是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的杰作。

    李毅便效仿古人,留下数百兵士,与几百战马,令他们在空营中骑上战马,打起旗帜或奔或行或停,绝不能令敌军斥候靠近大营。李毅布置停当,便领大军赶奔前沿。

    常败将军牛辅胆小如鼠,他接到董卓的命令,虽怕得要死,却不敢不出临晋。不过有独步天下的吕布,牛辅领军出城后,还是战战兢兢的奔赴了华阴。

    张英早将伏兵设于华阴和临晋之间的芮乡,只等李毅的到来。不过李毅未至,牛辅却迫不及待的送上门来。

    战机稍纵即逝,张英迫不及待的发动了进攻,不过战斗刚刚打响,李毅也拍马赶到。李毅、张英一阵冲杀,将牛辅杀得大败而逃。

    由于牛辅的软弱无能,首战大获全胜,顺利的转入第二步,诱歼吕布的三万精兵。这三万人马,是董卓的最后一点家底,他如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注全部押上。

    趁吕布还未得知牛辅惨败,火速传令赵云退向华阴。而张英、李毅也顾不得追击牛辅,他们转战华阴之西,迅速摆下了战场。

    赵云只有五千人马,却收集了马超、张英的旗子,打着近两万兵马的旗帜,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向郑县进发。

    吕布先行一步到达郑县,他喘息未定,便探知赵云为先锋,李毅两万大军向西进击,不由得大吃一惊。

    张辽闻报大笑道:“李毅全军赶奔郑县,牛辅便可趁此良机兵进华阴!如此与董越相呼应,不日李毅便断粮而退!”

    吕布闻言大喜,便按兵不动,等待前方传回喜讯。

    忽闻赵云引军撤退,高顺大叫道:“牛辅已然得手,李毅乱了阵脚,不得不撤出战斗。”

    吕布点了点头,他放声狂笑道:“传我将令,全军追击,活捉赵云,将李毅赶出关中!”

    随着将令传下,三万大军十二万只铁蹄,一路向东奔行。吕布一马当先,催促着赤兔宝马,与赵云兵马渐行渐近,他看到了一身银装的大将,便兴奋的大叫:“赵子龙,你跟我站住!”

    见吕布紧追不舍,他已经踏入了雷区,却还浑然不知,赵云心中一阵窃喜。为了令吕布更加深入,赵云转头大喝道:“赵云恕难从命,奉先兄失陪了!”说着打马扬鞭,玉龙驹速度奔行更速。

    突然一声喊喝:“活捉吕布!”随着李毅一声喝喊,五千兵马奔腾而出,杀奔了吕布的左翼。

    董军的右翼也遭到了猛烈的攻击,当然是女中豪杰张英,她的兵马要更胜一筹。李毅、张英两军突然现身,令吕布惊骇万分。“又中了李毅的奸计!”吕布愤怒的咆哮着,他不知是进还是退。

    吕布再无需纠结,与他几乎马头衔马尾的赵云,已经掉转了方向,拍马舞枪大叫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董卓已穷途末路,奉先兄不要再为此贼效命,只要你归顺我主,保你前程似锦!”

    “赵子龙,你给我住嘴!”吕布气急败坏,已是怒不可遏,赵云的苦口良言,他哪里听得进去?见一战不可避免,吕布一声大喝后,挥画戟砸向赵云。

    赵云、吕布三次巅峰对决,二人得主场之利,各胜一阵,虎牢关前则未分输赢,可以说是战了个旗鼓相当。如今第四次交锋,事关两军成败,吕布必然拼尽全力,赵云也不会掉以轻心,二人均拿出看家本领,尽展绝世武功,杀得个难解难分。

    虽然此次吕布兵马数量占据压倒性优势,但他长途奔袭,被李毅军三面围攻,在局势上处于不利地位。

    吕布已与赵云大战了数十会合,二人各持胜场,杀的是情逢敌手。吕布清楚赵云的武功套路,赵云也深知吕布的招法,二人不战上几百回合,难见高下胜败。

    但战场上风云突变,董军从最初的顽强抵抗,到苦苦支撑,直至如今的大面积溃退。吕布想战胜赵云,但那只是个梦想,没有时间让二将对决数百会合。

    面对惨败之局面,吕布心乱如麻,他大骂牛辅。而败逃的牛辅,就与这杀人的战场,相隔一条冰河,只要他壮起胆色,早一步带着那几千残兵,猛击李毅后军,那么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

    只可惜牛辅没有这个胆量,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传来,牛辅吓得面无人色,不但未引军投入战场,还催促着将士,加快了逃命的速度。

    吕布又大骂董越,被李毅布置的棋局所困,董越固步自封,不敢越雷池一步,龟缩在潼关之内,祈求着主公派兵增援。

    骂过两个鼠目寸光,胆小怕事之徒,吕布又想到两位生死相依的弟兄,若二将能至其一,那战败赵云,他便可以分身旁顾了。

    但两位弟兄比大哥还要艰难,张辽对战之初,便遭遇了李毅,两人二次相逢,李毅枪法进境神速,张辽也长了一岁,力量刀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两个人再次交手,都为对方的功夫,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惊讶。(。)

第四百五十一章 设空营巧取雄关隘() 
李毅得益于夫妻三人开诚布公,精诚团结,博采众家之长,吸纳了赵云、太史慈、张飞、夏侯惇等众多枪术高手的精华,经过耐心的拆解与探讨,经过取舍钻研,终于形成了独步天下的李家枪法,并做到了融会贯通,把众家之长完全融入为己所用。

    张辽也经历了虎牢关一役,他只凭一己之力,无法记忆更多招式,又没有陪练,也没有人指导研究,进步终究有限。随着与李毅交手的时间增多,便渐落下风。

    身系三万大军之成败,张辽深感责任重大,不得不咬紧牙关,死命相拼,与李毅周旋到底。

    高顺善于统兵,在他的指挥下,虽遭张英突袭,却也稳住了阵脚。但随着两将的遭遇,他被张英绊住,局面便向对方倾斜。

    张英的力气虽弱,却不至于三招五式大枪脱手,而她的枪法之精灵诡异,比李毅又高出一个档次。高顺没有大哥那强悍的体魄,便只好与张英打持久战,但是他却技不如人。高顺的枪法平凡无奇,很快便落于下风。

    吕布心中呼唤两位兄弟,他不知二人也在期盼大哥速胜赵云,过来帮忙助阵。三位难兄难弟命运相差无几,几乎在同一时刻,放弃了无谓的争斗,带领着残兵败将,且战且退,败回了郑县。

    一役歼敌过半,董军精锐几乎损失殆尽,为此后的战斗扫平了道路。郑县有吕布驻守,还是待整顿人马,消除后方隐患,再进兵攻击。李毅带领人马,携胜利之威兵回华阴。

    有吕布、牛辅零散败兵,被马超故意放入华阴,此时城内已经炸开了锅,两路人马接连惨败,对坚守的华阴将士,是何等沉重之打击?己方还剩多少有生力量,华阴守军虽不十分清楚,却也估量个大概,经此惨败,主公还能派兵救援吗?只要不是蠢蛋,都能知道正确答案。

    面对强大的李毅军,华阴将士之所以坚守,就是盼着丞相能派兵增援。如今何止是希望渺茫,简直就是破灭。华阴守军经过激烈的争辩,终于决定弃城而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