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纯仁叹道:“听汝一席话,老夫才知五味子乃是有才之人,不能为国效力,可惜了一身的本领和见识。”

    杨怀仁一杯接着一杯,一张脸红了个通透,对着范纯仁嘟着嘴摇了摇头,“我说老范啊,你这话就不对了,嗝……”

    范纯仁和吕大防听杨怀仁喊出老范这种称呼,先是一愣神,转而相视一笑,看来杨怀仁是真喝高了,一个酒嗝打出来满嘴的酒气,至于把范大宰相亲昵的喊成了老范的问题,只能一笑而过,哪里能跟个酒醉之人较真?

    杨怀仁越来越高兴,撸起袖子,抓了几颗茴香豆抛起来扔到了嘴里,毫无顾忌的把手往范纯仁身上抹了抹,然后拍拍笑得正开怀的吕大防,接着说道:“老吕,老范,哥们说句实在话,你俩今天来,这是套哥们话呢。别以为我喝醉了就不知道!嗝……

    你俩贼精贼精的,当哥们就是傻的啊?明着问为何哥们不愿意当官,实际上还不是怕哥们当了官,抢你俩饭碗啊?哈哈……

    哥们真不想当官,当官多累啊,操了心也落不下个好,哪里有哥们种种菜喝喝酒爽快?

    再说了,谁说种菜就不是为国出力了?

    就看咱这庄子里,种地的,种菜的,做豆腐的,蒸酒的,哪一个不是为国出力?

    没有农民种粮,没有我去种菜,没有做豆腐的和蒸酒的,咱们今儿个中午这顿饭都吃不上。

    正是千千万万这样的种地的做工的人,凝聚起来,才是一个国家,你以为国家是盖一条长城把自己围起来啊,那是画地为牢,故步自封。”

    这样的话从一个酒醉的小厨子嘴里说出来,连吕大防和范纯仁这样的当世大儒也陷入了沉思。

    杨怀仁完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越说越来劲。

    “我种了菜,养了猪,庄户们吃的就好,生活水平就提高了,要是大宋有一万个我这样的庄子,咱大宋是什么样的?

    民富则国强,国家强大了,那些当兵的汉子们,都给他们娶妻生子,让他们有家,有了家,他们就会愿意舍了命保护这个家,还愁军队不强吗?

    什么西夏契丹,算个球啊,那些胡人加一起都没我们大宋人多,咱们一人吹一口,都能把他们吹大海里喂王八。”

    杨怀仁是真醉了,说话也口齿不清起来,守在门外的家仆怕主家在外人面前闹了笑话,忙唤一个丫鬟去后宅里寻了夫人来。

    何之韵赶来的时候,吕大防和范纯仁正在琢磨杨怀仁话中的意味,觉得他说话太奇怪,但是整体的意思来看,又仿佛有些道理,只不过有些思想不太合现下的常理。

    杨怀仁见两位宰相被他一番道理说得都想不明白了,更是诗兴大发,想起后世一首极其振奋人心的豪放诗歌来,举着酒杯,晃晃悠悠站起身来,大声唱了出来。

    “万里长城百万兵,国耻岂待儿孙平?愿提十万虎狼师,跃马扬刀踏……”

    最后一个词没念出来,一只手从杨怀仁背后伸了过来,捂在他的嘴巴上。

    何之韵边捂着他的嘴边欠身对两位他不认识的老者道歉,“让两位仁长见笑了,吾家官人吃醉了酒说醉话撒酒疯呢,可别往心里去。

    两位请继续,奴家再吩咐人再上些酒菜来,等奴家先伺候官人去后堂歇息一下,等他酒醒便请他来给二位仁长赔罪。”

第181章:怀仁醉酒() 
杨怀仁虽然嘴巴被捂住,可是仍然不肯停口,嘴巴里吱吱呜呜听不出又念了什么诗,就这么被何之韵扶着拖出了房间。

    范纯仁和吕大防两人面面相觑,忽而大笑起来。

    “尧夫兄,看来这个后生志气不小啊,听他话语,倒是个忠肝义胆之人,只可惜,他已经铁了心做个菜农了。”

    “微仲兄说的有理,这五味子倒还有些诗才,方才醉酒作诗,乍听起来好像不太合韵,但是诗中的豪放之情让老夫都佩服不已。

    他所说种菜同样是为国效力,细细想来,也有些道理。只是他阅历和经验都尚浅,只看到强军的好处,却不懂‘兵者,国之凶器’的道理。

    我大宋自太祖以来以文治国,强文抑武,才有了现在的四海升平之局面,边地虽屡有摩擦,却并不能说有战事,五味子有些危言耸听了。”

    吕大防点头表示认可,“以仁治天下,以礼教天下,乃是治国之本,轻谈武事,劳民伤财,不可轻动。

    既然他不肯做官,咱们也就没有必要担心他是忠是奸了,大宋多一个嘉王这样的人,倒不妨事。”

    主人喝醉了酒,两位客人也不便久留,知会了一个杨府的仆子给杨怀仁说一声告辞,两位宰相便乘车离去了。

    作为文人,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孔孟之礼教化的当世大儒,他们的想法并不能说有错,而是受到了时代的局限性。

    那种能够纵观古今的伟人,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他们知道未来二三十年里大宋这座大厦即将倾覆,或许就不会这么乐观了。

    元祐时期,也是北宋从强盛到衰弱的转折点,上百年安逸富庶的生活,让大多数人都忘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

    有的人喝醉了睡觉,有的人喝醉了唱歌,有的人喝醉了跳舞,有的人喝醉了按摩。

    杨怀仁属于第五类人,越是平时很少醉酒的人,一旦喝醉了,就越是疯的离谱。

    何之韵有些气恼,自从她认识杨怀仁以来,从未见过他醉酒,而且这一醉,就醉得有些一发不可收拾。

    好不容易把杨怀仁搀到了房里,本想把他放到床上睡一会,可杨怀仁就是不肯躺下。

    何之韵扶着他躺下去,眨眼的工夫杨怀仁又坐了起来,再扶着他躺下,没等回头他又坐了起来。

    口齿不清嘟嘟囔囔了一路,杨怀仁的嘴巴依旧不肯停下来,想起刚才没有念完的诗,他决定从头再念一次。

    念就念吧,杨怀仁还挺讲究,坐在床上念诗这种事,在他看来太没有气概,站起来昂首挺胸把诗念出来,才能抒发胸怀。

    既然要朗诵诗歌嘛,就要朗诵得抑扬顿挫,还必须配上丰富的表情包,这样的画面要比唱戏还有趣。

    “万!里……长!城……百万兵!”

    这一句念得掷地有声,而第二句就念得摇头晃脑了,“国耻岂待儿孙平?”

    何之韵看傻了,这时一个丫鬟端了一碗解酒的酸梅汤进来,看见家主站在床上跟个大英雄似的念诗,也愣住了,寻思了半天,也没搞清楚主人这是扮了哪位梨园的名角。

    何之韵忙接过那碗酸梅汤来,阴着脸吩咐她不要长舌头,才把小丫鬟赶了出去。

    杨怀仁完全不在意身边发生了什么,或许他早神游到了天外,成了个真正的大将军,手中长枪一挥,身后百万雄师呐喊着冲向战场厮杀。

    “愿提十万虎狼师,跃马扬刀踏!东!京!”

    诗念完了,杨怀仁却依然保持着那个他自以为扬刀立马的姿势,目光炯炯直视前方,表情庄重肃穆,一只手叉着腰,另一只手高高举起,仿佛手里真的抓着一把缨枪一般。

    听了这首诗最后两个字,差点把何之韵的魂给吓出来,她赶忙放下手里的酸梅汤,一个抱摔把杨怀仁按在了床上。

    杨怀仁哪里肯老实被她压着啊,双手双脚不停的挣扎起来。

    何之韵见自己夫君说了那么大逆不道的话,还要领十万精兵踏平东京城,这不明摆着是准备谋反吗?所以不论杨怀仁怎么挣扎,她都不肯放开他,生怕他走出门去乱说这种掉脑袋的浑话。

    何之韵一屁股坐住了杨怀仁乱动的大腿,不让他坐起来,双手又分别按住了他的左右手,不让他推开自己。

    可是杨怀仁嘴巴还是没捂上,扯着喉咙还在大喊着什么“虎狼师”“踏东京”之类的话,何之韵情急之下,也顾不得是大白天了,也顾不得他嘴巴里的浓浓的酒气了,一张樱唇亲了上去,才算堵住了杨怀仁的嘴巴。

    杨怀仁挣扎了一会儿,忽然觉得嘴巴被一团温热的软糯给堵住了,接着就感觉浑身十分舒坦,这才慢慢放松了身体,十分享受地伸着舌头吻了回去。

    据说有些武功是在酒醉了之后,才会大有精进,别的武功是这样的杨怀仁不明白,但是吻功,他很确定就是如此。

    何之韵被这神情一吻吻得浑身也跟着他燥热起来,强忍住喉咙之中的嘤咛,见杨怀仁双手不怎么挣扎了,才尽力伸长了手臂把床头方凳上放着的那碗酸梅汤抓了过来。

    想侧侧身体搂起杨怀仁的脑袋来喂他喝点酸梅汤解酒吧,又怕他突然跳起来继续发疯,可让他这么躺着喝,又怕呛到了他。

    杨怀仁睁开迷离的双眼,抬抬下巴,指向了何之韵的粉腻双唇。

    何之韵皱了皱眉,心里苦笑,不知官人是不是故意的,撒了半天酒疯,其实心里啥都明白。

    夫妻之间倒没有什么忌讳,蜜月都度了,而且杨怀仁床笫之上的高超武功何之韵也不是没试过,皮杯儿这种事,就更不算啥了。

    何之韵爱抚的摸着杨怀仁的额头,葱白的指头插进了他的头发里,拇指轻轻点了点他的眉心,娇媚的说了句,“坏人……”

    打是亲骂是爱,嘴里说着坏人,还是用嘴巴喂着杨怀仁喝下了大半碗酸梅汤,等何之韵放下空碗的时候,杨怀仁一对魔爪已经抓住了一对调皮的玉兔,变戏法似的把两朵含苞待放的梅花揉得绽放开来。

    战鼓已经擂响,战旗已经高高举起,杨怀仁大喝一声,“坏人可要冲啦!”

第182章:“江洋大盗”() 
秋闱开始了,按说这件事和杨怀仁已经没有了半点关系,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那张八字胡供述出来的疑犯画像,给了高太后按图索骥的机会。

    按照八字胡最初的口供,这个典押给他九天玄铁之人,自称是来开封府参加秋闱的,因为路上用光了盘缠,才要变卖传家宝贝的。

    加上一身破儒衫的打扮和说话的口气,内卫就判定了这人八成是个书生,也大有可能就在参加秋试的学子之中。

    这一天国子监和太学两个考场里,把守的是龙武卫的禁军,头戴范阳帽,腰配横刀,手持缨枪的禁军们十步一哨,把两个考场围了个严实。

    每个考场只有一个门口开放,给参加考试的学子们进出,门外又围了许多参试学子们的亲眷,每个人都在焦急的等待,期盼自家能出一个举子,好光耀门楣。

    再外圈,便是些摆开摊子贩售小食和各种饮料的小摊,小贩们脸上挂着笑脸,看来今日的生意比往常要好了不少。

    眼看还有小半个时辰秋试就要结束,小贩们忙碌的准备赚上一笔,五城兵马司的一队官兵和开封府的一队捕快就围住了出口。

    公人们开始驱赶围聚在门口的百姓和小贩,然后两人一组,分了十多组人,把守住考场出口,每组手里打开一副缉盗用的人物画像,等待考试结束。

    秋试结束的梆子响过不久,三五成群的学子们便从大门里涌了出来,有的兴高采烈,有的黯然神伤,他们交谈着试题的内容,或辩论着答案正确与否。

    走到门口,才见考试院门口又来了许多官兵,把门口分成了十几条只供一人出入的出口,好像要查验什么。

    一名头戴兜鍪的袛侯站出来大声念道:“今查,有江洋大盗混入参试学子中,特遣五城兵马司按图缉凶。”

    学子们明白了,这是有个什么江洋大盗混进了学子里,所以五城兵马司才要堵住试院的门口一一查验学子们的身份。

    这些学子们是什么人啊?读书人在大宋那地位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怎么能这么容易就让一帮粗汉们查验?就算真的有鸡鸣狗盗之辈混了进来,也没有道理让所有的学子们接受这种无理的检查。

    学子里不知谁带了头,人群就开始鼓噪起来,大声声讨如此行为有辱读书人的斯文。

    官兵和捕快们虽然堵住了他们的去路,却不敢真的把这些宝贝读书人怎么样,直到国子监和太学的几位老学究学正站出来安抚了大家,学子们才肯接受检查。

    这检查也有趣,那副江洋大盗的画像,经过了不知多少次临摹,与最初的底稿已经有了大大的不同,十几组官兵手里拿着同一个人的图像,竟是大有差异的。

    当然,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和开封府的捕快们,以前也遇到过这种事,依照以往的经验,只要脸型大致符合,五官有一样符合就可以定性为疑犯。

    要是真按照图像上画的五官样貌全部符合去查验,别说从这些参加秋试的学子里,就算全东京城里查找,也实在找不出几个。

    八字胡能描述出这么一个丑陋到天理不容的恶人来,也不是一般的有想象力了。

    这年代法治如此,侦缉手段简陋,也是没办法的事,而且现在江湖上有易容一术流行,所以他们查验缉拿疑犯的宗旨就是宁抓错,不放过。

    所以只要是脸型差距不是很大,或者生了一脸络腮胡子,或者鼻头上有一颗大黑痣,或者脸上有疤痕,或者眼睛眯成一条线的人,都被请到了另一边,被官兵围了起来。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但是今天这场闹剧,偏就是看长相。

    能靠脸吃饭的,查验的官兵只扫了一眼,就放了过去,而长的丑的,便要仔细端详一番,和那副图像对比多次,稍有怀疑,便被人带出了人群。

    李邦彦正是那个靠脸吃饭的人,深秋的天了,依旧随手一把银架子折扇打着风,潇洒的走到官兵面前,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步子只顿了眨眼的功夫,便听到那位官兵说道:“你可以走了,下一位!”

    而宗泽这样的相貌威武,脾气又大的,就倒了霉了。本来除了脸大,宗泽的五官还算方正,离画像上大盗的模样还相去甚远。

    只可惜他性子激烈,那个查验他的官兵不守规矩,从他怀里摸了几块碎银放在了自己怀里,宗泽就不干了,当着众人面上,大声斥责这个官兵偷了他的银两。

    那个贪财的官兵不认账,两个人就这么推搡了起来,结果就是宗泽也被带出了人群,送到了疑犯那堆丑人里。

    来接师叔的林冲和卢进义,本想着宗泽参加完秋试,去随园沽几壶美酒,再捎带几斤牛肉回去好好庆贺一番。

    可他俩在外围等了半天,却迟迟不见师叔出来,等看见宗泽被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带走,他俩想上去劝解已经来不及了。

    林冲已经在禁军里做了教头,虽然年纪不大,一身的武艺还是深得比他年长的军士们敬佩,所以在禁军之中结交了不少朋友,今日当值的龙武卫里,也有他不少熟人。

    五城兵马司缉拿江洋大盗,却抓了宗泽当疑犯,林冲觉得这肯定是个误会,于是找了一位当值的禁军队长,想一起去找五城兵马司的人说项。

    可林冲不知道当时东京城里军马三司之间本就不怎么对付,马军司,步军司和兵马司虽然都是京城里的负责守卫的官署,职责上虽说不同,但实际职权相似,却又隶属不同的部门管辖。

    三个衙门之间为了各自的管辖权和利益从来都是争议不断的,属下的官兵之间私下里打架斗狠的事情更不在少数。

    林冲是隶属步军司的教头,兵马司的都头见是个步军司的教头来说项,理都懒得理他,只推说是按章办事,便打发了他。

    这下可让林冲着急了,师叔平白无故被冤枉成了江洋大盗,这可如何是好?

第183章:求救() 
杨怀仁酒醒之时,已经是第二天过午了。

    睁开眼,窗外的阳光有些刺眼,泪水很自然就流出来了,揉了揉惺忪睡眼,打了个长长的哈欠,想起床,发现全身有些酸痛,好像刚刚跑完了一场马拉松一般。

    努力想回忆昨天酒醉之前发生了什么,只想起他摘了两个宝贵的西红柿给范纯仁和吕大防两位大宰相做了道西红柿炒鸡蛋,之后便开始喝酒,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才想起来心疼那两个西红柿,连自己的老娘和老婆都没捞着尝尝。剩下的也不多了,是要留种的,再想吃上,估计要在新年前后了。

    但是杨怀仁印象里好像做了一个梦,梦里的他扬刀策马驰骋在沙场之上,不知跟什么人大战了三五百回合,扭一扭最是酸痛的腰身,忽然脑海里显现出一张美丽的容颜。

    屋门被打开,那张美丽的容颜又出现在他眼前,这一刻,杨怀仁脸上露出暧昧的一笑,霎那之间什么都想明白了。

    何之韵端了一碗小米粥放到他手里,也不自觉地扭了扭酸麻的腰身,“官人先喝点米粥垫垫肚子,晚饭马上就好。”

    杨怀仁边吸着碗里香甜的米粥,眼睛却一直抬着,一脸坏笑的瞅着何之韵不肯挪开。

    “敢问这位小娘子,可是累了么?看来为夫的功夫又精进了不少啊,嘿嘿。”

    在旁人眼里,杨怀仁说这种话话这就是放浪无形,轻佻无礼,可是何之韵早习惯了夫君这样的性子,在屋里什么话都敢说,反而觉得有趣了。

    不过习惯归习惯,即便喜欢听这样的蜜语甜言,可总是忍不住羞臊,何之韵一张俏脸儿刷的一下又抹上了一片粉红。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男人酒醉醒来后,喝上心爱的人送上的那一碗小米粥。

    臭蛋和毛球的出现,庄子里庄户们一开始还不习惯,畏惧猛兽也是人之常情,可后来大家发现两只老虎平时还是十分温顺的,二丫头现在就喜欢骑在老虎背上满庄子里瞎转悠,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杨母现在养成了一个非常规律的生活习惯,早晨起来屋子里坐着,等着儿子和新妇来见礼,然后喝一杯茶,之后就去庄子里视察,最常去的就是蔬菜大棚,儿子最上心的事情,她也十分重视。

    吃过了午饭便睡个午觉,醒来之后再陪李妈妈拉家常,杨母盼着早日抱上大胖孙子,李妈妈盼着李黑牛也早日成个家,眼下就时常埋怨游师雄总是拉着对他唯命是从的李黑牛鼓捣压缩饼干,耽误了儿子的大事。

    可游师雄毕竟是个将军,妇人们闲聊的时候埋怨几句,却不敢真去找老将军算账。

    说起算账,以前杨母每天都要去库房看看儿子赚回来那些钱财和宝贝,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