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6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合血法里,首先准备一碗无杂质的清水这件事,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因为当一滴血滴入盛了水的碗中时,因为血细胞受到来自水的渗透压的科学原理,细胞吸水膨胀,细胞膜必然会受压导致破裂。

    所以不论有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甚至是用动物的血滴入同一个盛水的碗中,他们的血液都会被水稀释,然后相互融合在一起。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准备一个干净的、和红色的血液颜色有明显对比颜色的器皿,然后让检验的两个人把血滴入到一起。

    这样的操作,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两种血液融合在一起,变成一滩血液,或者两个人的血液混合的时候发生凝结反应,出现肉眼可见的凝结体。

    这也就是所谓的两种血液交融或者不交融了。

    但问题在于,血液出不出现凝结反应,并不能证明两个滴血的人是否又血缘关系。

    原理在于人的血型。人的细胞膜上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大致可以分为A抗原、A抗体、B抗原和B抗体。

    大家也许已经明白了,这便是决定了我们血型的物质。

    当A抗原遇上了A抗体,或者B抗原遇上了B抗体,便会出现凝结反应。

    也就是说,可以这么认为,滴血验亲的方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证明验血的两个人血型可能不同,但并不能证明他们是否有血缘关系。

    而从遗传学上来讲,孩子的血型受到父母的血型影响,但具体的表现出来,也并不一定是孩子的血型就必然和父母中任何一方的血型相同。

    除了父母双方同为O型血生出来的孩子必然是O型血之外,其他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比如同为A型血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可能是A型血和O型血两种情况,而父母双方一方是A型血,一方是B型血的,生出来的孩子可能是四种血型中的任意一种。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有了很清晰的认识,滴血验亲之法,并不能证明两个人的血缘关系,甚至是完全不靠谱的。

    杨怀仁担心的就是这个,大壮是赵煦的亲生儿子这一点是没有差的,可是如果进行滴血验亲,那结果就说不定了。

    苏公公已经准备了用于滴血验亲的白瓷碗,一位太医也把用于针灸的针拿了出来。

    杨怀仁却站出来说道,“启奏陛下,滴血验亲之法,微臣觉得没有合理的依据,是不能证明任何事实的。”

    赵煦有些错愕,搞不懂杨怀仁为什么忽然站出来反对滴血验亲。

    章惇便是有些暗暗高兴了,杨怀仁的反应,让他觉得孩子的身份大概率是有问题的,所以杨怀仁不愿意进行滴血认亲。

    他口气略带讥讽的笑道,“怎么,杨大帅担心你带来的孩子不是陛下的龙种?或者是……呵呵,从一开始就是你胡编乱造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就是为了混淆视听的?”

    杨怀仁微微一笑,并没有理会章惇的嘲讽,不过他刚才说滴血认亲不靠谱的说法,确实也引起了在场不少人的怀疑。

    他便把血型的理论简略的说了一下,当然,关于ABO血型的事情,他的解释里是阴和阳,只有这样才能让这年代的人更容易理解一些。

    杨怀仁说完,赵煦也是半信半疑,他问了在场的太医道,“杨爱卿所说的关于血型的事情,你们可有人能证明?”

    几位老太医都是宫中供奉多年的老人了,他们相互看了看,有点害怕说错了话似的,所以都没有开口回答。

    其实在中医学里边,对血型的事情也是有一定认知的,只是没有搞清楚这些现象的原因,还没有形成体系的理论罢了。

    赵煦皱了皱眉,又问了一遍。

    章惇却抢先说道,“陛下,杨大帅的理论,恐怕也是道听途说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理据,连太医们都没听说过,可见他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不如咱们先进行滴血验亲,待事后结果出来了,再来看看杨大帅还有什么说法。”

    这些话有点落井下石的味道了,不过这时太医院的一位老太医捋着胡子幽幽道,“回禀陛下,关于杨大帅的理论,老夫确实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以前的医书里,虽然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有些记叙里,也杨大帅的理论却有些不谋而合的说法。

    而且医书里没有说的太明白,倒是杨大帅说的道理,能解释我们在行医的过程中能遇到的很多例子。”

    赵煦疑惑道,“照你的意思,是说杨爱卿的理论,也是有道理的喽?”

    老太医点点头,“嗯,老夫想了想,觉得越想越有道理。”

    赵煦还是有些糊涂,他又问,“那在你看来,滴血验亲之法,就像杨爱卿说的一样,没有什么合理的依据了?”

    这下老太医不敢说话了,事情太重要了,他也无法有确切的答案。

    另一方面,眼下杨怀仁和章惇已经针锋相对,他一个太医而已,也不敢说太确凿的话去得罪人。

    但如果他的答案模棱两可的话,又会让赵煦不满意,所以只好一幅愁容满面的样子闭口不语了。

    记住网址:

    第1799章:滴血验亲(上) 第1/1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第1800章:滴血验亲(下)() 
章惇似乎抓住了杨怀仁的尾巴似的,又一次进言道,“陛下,既然太医也没有确切的说法,不如咱们先进行滴血验亲,等结果出来了,再讨论其他的不迟。”

    章惇明显就是要强迫赵煦同意先进行滴血验亲了,他这样做为了什么,杨怀仁也早就想到了。

    现在还没有进行滴血验亲,从赵煦也好,或者其他旁观者的视角里,对滴血验亲的方式是否合理,还是有一定怀疑的。

    但如果进行了滴血验亲,搞出一个孩子和赵煦的血液不能融合的结果来的话,结果给众人的冲击力就太震撼了。

    包括赵煦和两位皇太后在内,都会先入为主的认为滴血验亲的结果没有问题,也就是说杨怀仁带来的孩子并不是赵煦的龙种。

    到那时他们的想法就复杂了,最可能是便是他们会对杨怀仁为什么这么做产生怀疑,而且会往不好的方面想。

    而到时杨怀仁无论如何解释,他们也都不会听了,这便让杨怀仁处于一个完全不利的局面之下。

    尽管结果还是不一定的,可能是交融,也可能是凝结,可杨怀仁却不能那这种事冒险。

    他看着赵煦似乎同意了章惇先检验再讨论的说法,苏公公也已经走上前来,杨怀仁急中生智,抢先一步把苏公公拉到了身边,把他手上的白瓷碗等放在了椅子上。

    杨怀仁突如其来的反应让众人都非常惊愕,杨怀仁可没时间去理会他们,嘴上说着,“既然要检验,不如让微臣先替陛下试验一次。”

    他一边说着,一边掐住惊慌的苏公公的手,使劲拽了过来,另一只手捏起来一根针,在苏公公的食指指尖上猛地一下扎了下去。

    苏公公被吓坏了,可见杨怀仁忽然这么粗鲁的样子又不敢挣扎,只得任由他在自己的手指上扎出了几滴血,然后滴入到了白瓷碗中。

    杨怀仁使劲挤了挤苏公公的手指,挤出了两大滴血来,分别滴在白瓷碗的两边。

    取完了苏公公的血,才把苏公公推开,把碗里稠糊糊的两大滴血给赵煦和其他人都展示了一下,苏公公则苦着脸赶紧含着自己的手指闪到一边。

    大家还是有点没搞懂杨怀仁要做什么,只是其他几个小太监被他这么一闹,吓得畏畏缩缩赶紧退后了一步,生怕自己被杨怀仁给抓了去取血。

    其实杨怀仁早想好了要如何证明滴血验亲的方法不能证明两个人的血缘关系,也不会找另一个太监取血。

    而章惇则正好站在离杨怀仁最近的地方,当杨怀仁一脸坏笑扭头瞅向他时,章惇便知道下一个遭殃的便是他了。

    “你,你要做什么?”章惇的胡子都有点颤抖了起来。

    杨怀仁则一手拿碗,一手捏着针向他慢慢逼近,脸上带着诡异的笑意,嘴上说着,“章相公不是说要先进行滴血认亲嘛,那章相公先替陛下试验一次,你总不会不肯吧?”

    章惇对滴血验亲其实也没有什么清晰的认知,不过他觉得既然世上有这种事,必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那么既然是他先提出来,又强行要急着进行滴血验亲的,那杨怀仁现在的做法,他也便没有什么好推辞的。

    所以他没有后退,而是故作镇定道,“试便试,老夫怕什么?!”

    杨怀仁笑着点点头,心里却在说,看老子一会儿不整死你!

    章惇主动把手伸了出来,杨怀仁也顺利地从他手指上扎出了一滴血来,滴在了一滩苏公公公的血上。

    之后,杨怀仁同样又给众人展示了一下,接着在椅子上放下碗,给自己也来了一下,把自己的一滴血滴在了另一滩苏公公的血液上。

    杨怀仁把白瓷碗端起来送到赵煦面前,让他仔细看看两滩混合的血液,分别发生了什么变化。

    很快,两滩血液便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杨怀仁和苏公公的混合血液,开始慢慢出现凝结的颗粒,说明他们来的血液是不相融的。

    而苏公公和章惇的血液,却没有出现凝结反应,而是渐渐融合在了一起,混合成了一滩血液。

    赵煦看到这两种不同的变化之后,表情有些震惊,他抬头看了一眼杨怀仁,惊疑道,“这是怎么回事?”

    杨怀仁回了一个稍等的眼神,接着把白瓷碗展示给了两位皇太后和其他几位重臣看,还着重指出了两滩不同的血液,分别是来自谁的。

    众人看完之后都面露疑色,杨怀仁给众人展示完,最后才给章惇展示,连章惇也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杨怀仁对这个结果还是非常满意的,他面带自信的笑容,开始给众人解释。

    “大家也看到了,这个结果,便是本人和章相公,还有苏公公三人之间进行滴血验亲的结果。

    照大家以往对滴血验亲的认知,这个结果展现出来的,本人和苏公公的血液产生了凝结反应,所以证明本人和苏公公之间,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

    苏公公在一旁有些埋怨似的小声道,“咱家是孤儿,五六岁的时候便被卖进宫里当了太监,在这世上哪里有什么亲人了?

    至于子女……那就更不可能了……”

    杨怀仁笑了笑,还给了苏公公一个抱歉的眼神,表示他刚才对苏公公所做的,确实有点粗暴了。

    他接着说道,“另一边呢,苏公公和章相公的血液却融合在了一起,按照大家以前的认知,难道这个结果说明,苏公公和章相公有血缘关系?”

    章惇不自觉地瞅了一眼苏公公,眼神里露出了一些鄙夷之意。像他这么自负清高之人,被人说和一个阉人是亲戚,他自然很不高兴。

    接着他愤愤地看向了杨怀仁,杨怀仁却不等他发难,抢先问道,“章相公,不如你来说说,你是苏公公的亲爹啊还是苏公公是你失散多年的兄弟?”

    这话虽然是调侃,可不论章惇还是其他人听起来,就是骂人骂到正脸上了。

    而且更让章惇无法容忍的,是这些话不仅羞辱了他,还羞辱了他的父母,这就让他变得有点炸毛了。

    他顾不上这是在陛下面前,指着杨怀仁破口大骂道,“杨怀仁,你敢侮辱老夫的父母亲?!”

第1801章:孟皇后的选择() 
杨怀仁做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反问道,“章相公,请您老搞清楚,是你口口声声要陛下赶紧进行滴血验亲,在你的意识里,滴血验亲之法应该非常准确才对,不是吗?”

    章惇被问的哑口无言,他若承认,那杨怀仁刚才调侃他的话就没有问题,可如果不承认,那么他一直催着陛下滴血验亲,不显得他才是那个别有用心之人了嘛。

    到时候杨怀仁再反问他,既然他都不认可滴血验亲之法,那为什么还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提出来,更是一直非要陛下和孩子进行滴血认亲呢?

    其实章惇不用说话,他脸上左右为难的神色,已经说明了问题。

    杨怀仁也明白单凭这一件事,似乎也没法把章惇这样在朝堂上根深蒂固的权臣一棍子打死,只要大家对他的威信产生了怀疑,这就足以说达到了杨怀仁的目的了。

    以后日久天长,杨怀仁自有办法扳倒他,而且情况本身也是向着对他有利的方向发展的。

    他不再理会面容呆滞的章惇,而是对其他人解释道,“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个道理了。

    人的血型有不同,所以把两个人的血液滴到一起,自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但人的血型和血脉遗传的关系,并不是一种必然的联系。

    也就是说,大家道听途说的,或者从什么稗官野史里看到的,还有从某出戏文里见到的所谓用滴血验亲的方式来验证血缘关系的事情,都是不靠谱的。”

    众人回味了一下杨怀仁刚才所说的关于人类的血型的理论,以及刚才说的一番话,便渐渐认可了杨怀仁的说法。

    不过有件事也是逃避不了的,那就是如何证明杨怀仁带来的孩子就是赵煦的血脉。

    章惇前边所说的事情也不是一点儿道理没有,光凭长相相似,还无法让人确信孩子就是一定是赵煦的龙种。

    杨怀仁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他也只是有一张嘴,就算是他口灿莲花,也不能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忽悠了。

    于是他的视线看向了纱幔后边的女人。

    赵煦也明白过一件事来,有些事杨怀仁本身是没有办法举证的,事情的关键点还是在孟皇后身上。

    只是他之前做了对不起孟皇后的事情,今天把孟皇后请进宫来,还带到他的寝殿里来,已经让他很尴尬了,现在让他开口去求孟皇后拿证据,他还放不下脸来。

    朱太后虽然是赵煦的生身母亲,可在体察儿子心意这一点上,就显得没那么体贴了,倒是向太后首先发觉到赵煦的心思。

    她转向了纱幔的方向,用慈爱的口气道,“婉儿,你有什么话说?”

    众人见状都安静下来,齐刷刷望向了纱幔,纱幔后沉寂了一小会儿,才传出一个声音来,“这里没有孟婉儿,只有一位法号妙静的出家人。”

    这个声音很平缓,却又显得缥缈悠远,给人的感觉很奇怪,说不出是让人舒服还是让人难受。

    说是她有怨气吧,也不准确,声音这种的冷淡却是让人不喜的。向太后却有一种很抱歉的心态,再想开口问,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气氛忽然间变得有点尴尬,杨怀仁心里却很着急,他必须提醒孟皇后,现在不是发泄她心中不满或者故作清高的时候。

    “妙静仙师,事关重大,还请仙师如实作答,请问您手上可有能证明这个孩子身份的证据?

    如果有,还请您不吝赐教!”

    最后一句话杨怀仁加重了语气,在孟皇后听起来,也确实点醒了她。

    她又一次开口,声音便变得祥和了许多,“请问陛下,可还保留当年昭慈皇后的皇后印鉴?”

    赵煦身子忽然一个激灵,意识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孟皇后把自己成为昭慈皇后,好像说的是别人一般,那意思就是不管孩子将来怎么样,他都不愿意和赵煦或者皇家产生任何的联系。

    而她提到的皇后印鉴,便指出了她要用什么方式来证明孩子的身份了。

    杨怀仁听到“皇后印鉴”的那一刻,便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和他猜想的不错,只要这件事被孟皇后提出来,就可以作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孩子的身份。

    当年管秋漓把孩子送到杨家庄子的时候,铁香玉第一次给孩子洗澡,便发现了孩子后肩上一个圆形的奇怪伤疤。

    伤痕明显是烫伤,而且呈现出一个奇怪的图案,当年样杨怀仁和其他家人也仔细查看过大壮身上的伤痕,可还是没瞧出是什么东西烫上去的。

    不过杨怀仁也很明白,这一定是孟皇后为了将来为了找到孩子,并验证孩子的身份而留在孩子身上的一个标记性的东西。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身子长开了,那个伤疤也渐渐变大了,但那个奇怪的图案却完整的保留了下来,基本的比例是不会变的。

    杨怀仁今天带大壮进宫,也早就预料到,大壮身上的这个伤痕,会是关键的所在。

    只是他无法理解,孟皇后为什么一开始不说,非要把这件事留到这种情况下,才貌似很不情愿的说了出来。

    或许是她在等待最佳的时机,也或许是她内心里不想让孩子成为皇子,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虽然说的是入宫的女人的命运,但用在一个孩子身上,也是可以成立的。

    孟皇后以前的性格很温和,也很单纯,也许她这样并不是因为她就真的很蠢,而是她作为皇后,尽量表现出她母仪天下的一面罢了。

    后来经历了那么多,也承受了那么多,她自然能体会到宫中生活的不易,哪怕孩子是目前唯一的皇位继承人,将来会登上皇位,她也不觉得这是她想看到的。

    作为一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奢求,是否当皇帝她是不在乎的,她在乎的是儿子这一生能不能平安和快乐。

    何况眼下的局势,就算孩子当了皇帝,难道就一定是安全的吗?显然不太可能。

    孩子还有几位皇叔,这里边也肯定有早就对皇位虎视眈眈之人,把孩子推上皇座,在她看来也许并不是最佳的选择。

    。

    

第1802章:黄金的证明(上)() 
至于杨怀仁为什么这么选择,孟皇后了解一些,却不能完全理解。

    她倒不怀疑杨怀仁对孩子的感情,而是她觉得他们俩所处的位置不同,所以会产生不同的观点。

    杨怀仁的观点里,或许更多的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也为了自己的小家,不管这些目的是单纯或是复杂的,又有没有高大上的理由,但孟皇后是有资格不认可的。

    她是孩子的亲生母亲,但她也不觉得她有资格去替孩子选择他的一生,要走什么样的道理,过什么样的生活。

    所以她内心里也很犹豫,也很纠结。

    也许证明了孩子是皇子的身份,她可以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