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对一个外姓人,假若只是当个哥哥来看待,这还没问题,可从他嘴里说出来“我自然是哥哥的亲弟弟”这种话,那意味就不同了。

    杨怀仁心情也很复杂,如果是天霸弟弟他们这么说,杨怀仁自然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他们相处的自然跟亲兄弟一般不分彼此,这也没有任何问题。

    但赵佶如此严肃认真地说这种话,杨怀仁忽然感觉浑身有点不自在。

    他确实为难。

    如果他应下了这句话,似乎也太高抬了自己了,甚至有可能被别人误解成一种狂妄自大,和赵佶的亲哥哥赵煦放在一起相提并论了。

    这种事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如果被有心人利用了,把话传到了赵煦那里,到时候杨怀仁就是黄泥巴扔裤裆,没有臭味也说不清楚了。

    但如果他刻意反对这句话,似乎又伤害了赵佶的情感。

    杨怀仁并不觉得赵佶这是在害他或者故意套话,因为他们在杨怀仁的地方,也绝没有人会乱传话,即便是赵佶出去乱说,他一个人没有旁证的情况下,也很难说服别人。

    杨怀仁是清醒的,他没有说别的,而是给了赵佶一个肯定的眼神,把手上的酒杯举了举,表示一切尽在不言中。

    眼神有时候也确实比语言好使,赵佶似乎也猜透了杨怀仁此刻的心境,诚恳的笑着满饮了一杯。

    两个人如此坦然,倒是把心中的隔阂完全放开了。

    几样小菜,也并不是多么精致,无非是些茴香豆、卤制的肉干和豆腐等等。

    这些平时就是将士们调剂口味的小菜,并不算特殊,不过味道还是不错的,比起随园里特制的卤味,也不逞多让。

    二人说着往事,也不是品评着美食,杨怀仁也讲了许多关于美食的典故,就这样,不知不觉之间,二人觥筹交错,很快便各饮了一斤多的随园春美酒。

    大营里若不是有特殊的喜事,平时是本不该饮酒的,杨怀仁也是见赵佶来访,才破了例。

    随园春酒经过了许多年的变化,在酿制和蒸馏的工艺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坛四十五六度的浓香型,也是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高档美酒。

    一般成年的男子,一斤下去也必然有感觉了,也许不至于说醉得不省人事,但那种云山雾罩飘飘然的感觉,是非常舒服畅快的。

    杨怀仁和赵佶都有了些酒意,谈话也变得更加自在。

    二人也从正襟危坐,变成了各自斜倚着一个软枕,侧着身子对饮。

    赵佶晃动着手中的青天瓷酒杯,似是若有所思,他眼神迷离着,忽然开口淡淡道,“哥哥,当年孟皇后诞下皇子,并送到哥哥手上抚养之事,可是真的?”

    杨怀仁心中一惊,这才明白赵佶真实的来意。

    之前他不肯说,或许是他身边的人交代过他,这种事不能问,问了就是说明你有别的心思。

    可赵佶还是忍不住,关城门之前出城来到龙武卫大营拜访杨怀仁。

    见到杨怀仁的那一刻,他又问出口了,这才装作一副单纯来看望兄长的样子,也刻意回避了这个话题。

    眼下酒过三巡,自然轻松的状态之下,他这才把心中最大的疑问给说了出来,也许这就是酒后吐真言吧。

    杨怀仁很快平静下来,想到有些事其实也不必对赵佶隐瞒了,早晚他都要知道,不如现在给他一个痛快的答复,看看他是如何的反应。

    杨怀仁笑了笑,把手上美酒一饮而尽,这才转头望着赵佶道,“嗯,是真的。”

    。

第1785章:酒后吐真言(中)() 
赵佶的表情冷住了,这一刻,他感觉时间都停止了一般,曾经他幻想里高高在上指点江山的画面,全都变得模糊了起来。

    他哭了。

    眼泪默默的从他的双眼中缓缓流淌下来,划过面颊,还没有滑落过嘴角,便被酒后滚烫的脸蒸发得没了痕迹。

    接着他忽然笑了,那种微微的淡然的笑,闭上眼睛止住了眼泪,又干了一杯。

    赵佶这样的反应竟让杨怀仁有点措手不及,连安慰的话,也不知该如何组织了。

    赵佶酒后的这些反应,应该是真情流露了。

    一开始发愣,或许是出于一种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的心态,毕竟作为生在皇帝家的孩子,有谁敢说就从来没想过自己也有机会坐上龙椅,成为九五之尊呢?

    而后来的哭,应该是绝望了,赵佶对杨怀仁的了解,或许不必别人更多,却相对比较深刻。

    杨怀仁回京来发生在他身上所有的事情,从在赵煦面前大闹到如今打了赵佖的心腹,不明就里的外人或许以为他是站在赵佶一边的。

    可赵佶是知道皇子的存在的,所有的一切都表明杨怀仁实际上至拥护年幼的皇子继位的。

    既然如此,那赵佶也就不觉得自己有任何的机会成为皇帝了,以杨怀仁的性格,他决不允许任何威胁皇子安全的人存在。

    今天只是针对了赵佖,但将来如果他或者赵似也表现出对皇位的渴求,那杨怀仁也一定不会放过他们。

    以杨怀仁本身的才智和手上的数万人马,恐怕一个小小的王爷,根本不会被他当做一回事。

    所以赵佶感到了绝望,但绝望的情绪似乎并没有占据他整个内心,他很快便想通了。

    既然赵煦还有皇子在,那么他原本的所有想法,都显得非常可笑了。

    赵佶虽然酒醉,却也能清醒的意识到皇位对他来说已然是遥不可及了,所他能很快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然后自嘲式的一笑了之。

    杨怀仁没有说话,而是也冲着赵佶举了举酒杯,然后一饮而尽。

    赵佶叹了一口气,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哥哥,有些话,小弟一辈子也不会和别人所半个字,可在哥哥这里,小弟是可以毫无顾虑的说出来的。”

    杨怀仁意识到,赵佶这大概是要发发牢骚了,把心中一些郁闷或者烦恼说给他听。

    既然在别人面前他不好说出来,那这些话应该是包含了他心中的秘密了,而他又愿意跟杨怀仁说,那就是对杨怀仁当做最信任和知心的兄弟了。

    赵佶理清了自己的思绪,缓缓道,“在不知道皇兄还有龙种在世之前,小弟还真是想过,如果有一天我坐上了龙椅,成为一国之君,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那种感觉,一定是很爽的吧?”

    杨怀仁默默听着,也用眼神回应着赵佶,可这个问句,杨怀仁也搞不清是赵佶在提问还是在自问。

    赵佶并不介意杨怀仁没有接话,而是自顾地说着,“这个问题我问的有点蠢,既然当了天下之主,那感觉是肯定很爽的。

    如果真是这样,到时候我也一定会给哥哥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哥哥在旁人眼里是什么样的我不清楚,可在我心里,哥哥的才华是绝对超过了如今朝堂上的那些老相公们的。

    这么说倒不是说他们庸庸碌碌,而是我觉得,他们很多时候考虑的事情,都太固执了。

    别的不说,就说这许多年来朝中的党争,就是阻碍他们最大的绊脚石,这种事我能看见,皇兄也能看见,所有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都能看见。

    可他们却还是喜欢斗个没完,哥哥觉得是为什么?”

    杨怀仁还是不好作答,只得苦笑着摇头。

    赵佶狡黠一笑,“其实很简单,党争是必然出现的,这一点从太祖皇帝立碑确立了文人的地位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文人和武人不同,武人的思想比较简单,也相对更加直接,但文人就不同了,当社会环境给了文人很大的自由空间,自然会有多种多样的思想产生。

    说好听的,这应该叫百花齐放,好处也是有不少的,大宋立国已有一百四十年了,这一百多年里,文化和工商的发展取得了空前的进步,这是之前的历朝历代所不能相比的。

    但正因为文化发展太快了,不同的思想影响着读书人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对使节的认知体系。

    不同的思想也就避免不了摩擦和碰撞了,如果这种碰撞是良性的,大家通过不断的争论去寻求真理,那么现在的局面或许就不是这样了。

    可惜了,思想的碰撞掺杂了太多现实的东西,比如权力,比如财富等等各种利益,当思想的碰撞逐渐被染污成利益的碰撞之时,局面就不可收拾了。

    这让大宋成了朝堂内斗最严重的朝代,这种内耗也逐渐把整个国家的能量消耗得惨不忍睹了。

    百姓觉得当官的只顾着内斗了,便渐渐失去了对皇帝和朝廷的认可,思想的开放让百姓也崇尚自由,百姓又是尊重读书人的,于是便学了他们好斗的习性。

    看看大宋的社会现状,走到哪里,哪里都在斗,斗茶斗酒的,斗蹴鞠斗角抵的,有钱人斗富,没钱的人斗狠,所有的人都在斗,却忘记了他们争斗时消耗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分……”

    对于赵佶的观点,杨怀仁感觉很惊讶,他以前从来没想到赵佶还有这么聪慧的一面,可他又说的不够全面。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他的理解里,是有的,可惜还不足以解释成历史发展的必然。

    不过即便如此,杨怀仁也觉得赵佶能有这样的想法,已经比很多人强了,甚至比赵煦要强出不少。

    赵煦若果有赵佶这种洞察力,或许他也至于走到现在这一步,可惜他们生在皇帝家的身份,也有他们固有的思想局限性,这并不奇怪。

    但杨怀仁还是不觉得赵佶如果继位为帝,会是一位明君,因为历史已经证明过一次了。

    。

    

第1786章:酒后吐真言(下)() 
赵佶说了些值得人深思的话,却不能改变杨怀仁对他的看法。

    杨怀仁确实觉得赵佶是这一代皇族之中最聪明的人了,只可惜他们都有一个性格上的缺陷,那就是没有定力。

    赵煦上位之初,同样是立志要励精图治的,后来还不是变了?

    赵佶这一点并不会比他兄长做的好,原本的历史里赵佶继位之后也不是没有想着做一位明君,只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胸中的志向都被他抛之脑后了。

    他们兄弟不约而同的都沉迷于女色或者其他东西,然后让半个国家葬送在了外族手中。

    所以杨怀仁也绝不会冒险,更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赵佶手上。

    或许杨怀仁的反应也说明了他的态度,赵佶内心里是清晰的,他的酒后真言并没有打动杨怀仁。

    他又是自嘲地一笑,接着道,“哥哥,我也不隐瞒,在皇兄的孩子出现之前,我也是想过有一天我能登上皇座的。

    不过现在,我已经不那么想了,再回头看看皇兄一生的经历,作为一个兄长,他是个好人,看作为一个皇帝,他不算是个明君。

    也正是人生的坎坷遭遇,让他对人生有些怨愤,当大权在握时,他把这种怨怒全部发作了出来。

    他伤害了他最亲近的人,然后错信了奸佞小人,才让他走到了如今不可挽回的地步。

    如此看来,当皇帝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是一件好事。”

    赵佶说到这里,杨怀仁倒是点点头表示了认可,“嗯,当皇帝太累了,得到了权力的同时,也失去了太多太多。

    或许当皇帝的人一开始因为掌控权力的那种兴奋忽视了这一点,可许多年之后,当他们意识到他们失去的是他们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的时候,却已经晚了。”

    杨怀仁一番话让赵佶回味良久,然后他才笑着点点头,“哥哥说的不错,生命无法承受之重,这句话尤其让人印象深刻。

    原来这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外人看到我们高高在上,享受荣华富贵,却从来不曾想过我们的烦恼。

    有些时候我也忍不住在想,如果我不是生在帝王家,只是一个寻常的百姓之家的话,也许我没有现在的荣华富贵,可我一定是快乐的。

    一想到不用考虑那么多事情,也不用去争权夺利,我浑身忽然间都觉得轻松了不少呢。”

    杨怀仁斜眼瞅了赵佶一眼,有种想抽他一耳刮子的恶趣味。

    这种话,也就是自身在富贵荣华中的人才能说出来,说这种话给人的感觉总不像是真心实意的,却像是一种无病呻吟似的调侃。

    物质上生活的富足和精神上生活的快乐,这另种境界并不是相对的。

    富人说的不快乐,和穷人的不快乐完全不是一码事,而穷人认为的富人的不快乐,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

    事实是富人要考虑的事情确实要多一些,但要把这些烦恼全部定性为不快乐,是偏离了基本的快乐的定义的。

    只能说穷人很难去理解富人的生活和思想状态,而穷人自身的快乐,也更多的停留在心态上。

    至于这世界从来都是公平的,也要分什么人和什么情况,赵佶这么说就很可笑了,生在帝王家,如果你自身对权力没有什么野心,肯安心做一个逍遥王爷的话,那么你哪里来的不快乐?

    人的幸福却是来源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次,而且物质在下,精神在上。没有物质满足的基础,何谈精神的满足?

    别人享受美食美酒,你一个人吃糠咽菜,你还要说你精神上是快乐的,这是何苦呢?

    欲、望本身就是原罪,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人性的现实,没必要觉得可耻,更不用刻意去逃避。

    杨怀仁到不想去毁掉赵佶对人生的幻想,他无法理解这种人生的差距,也不能怪他。

    好的一面是赵佶貌似渐渐释怀了,他能认识到他自己烦恼和快乐的区别,就说明他想到了眼下的生活状态,而且是乐在其中的。

    将来当事情定了下来,他也便渐渐失去了对权力的渴望,到那时候,他也可以追求他最内心深处最让他快乐的事情了。

    杨怀仁想了一下,还是引导式的提起了一件事,“听说你的书法得到了许多大家的认可?”

    提起这件事,赵佶竟有些骄傲,“这件事可不是小弟我自吹自擂,我自创的瘦金体,确实有种独树一格的韵味,被别人认可,似乎也是正常的吧。

    说起来这种新的字体,还要多谢哥哥,或许这件事哥哥已经忘了,但小弟却记得很清楚。

    当年我们俩从宫中出来一起乘车去随园,一路上哥哥和我闲聊了许多。

    当时的哥哥也许只是无意间说了几句话,却对我对书法的追求道路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如今小弟的书法造诣,还要多谢哥哥当年的提点呢。”

    杨怀仁自然记得此时,当时他也是刻意对赵佶说了那些话的,只是现在,他不好承认,于是装作回忆当年的情景,却实在想不起来了的样子。

    他哂然一笑,“哥哥真记不起当年说了什么话了,不过既然能对你有益,那也算哥哥当年没有白说。”

    这话说的有点厚脸皮,不过赵佶听了却很开心。

    话题很快从争权夺利的烦扰转移到了书法和绘画艺术上,说起这些来,赵佶忽然间变得兴高采烈,也有点喋喋不休。

    杨怀仁觉得,他已经找到了属于他的快乐,这就很好。

    二人一直喝到半夜,赵佶已经喝醉了,嘴里依旧嘟哝着他最爱的书法和绘画,鼻子上都冒着酒泡泡,样子十分搞笑的睡了过去。

    杨怀仁唤了赵佶的仆从进来把他扶上了车驾,然后派人送他们去别院。

    风依旧很猛烈,凉意和沙尘让杨怀仁从酒醉中清醒过来,望着赵佶的车驾向黑暗的远处驶去,然后渐渐消失在视线之中,杨怀仁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

    他觉得,或许这一顿酒之后,这世上便少了一位昏君,然后多了一个艺术造诣和成就都颇高的艺术家。

    这对所有人来说,也许都是一件好事。

第1787章:懂事的大壮(上)() 
立冬的这天,天灰蒙蒙的,一场冷雨眼看就要来临。

    不知是不是受到了天色的压抑,整个城市都显得格外平静,杨怀仁的心情却有些紧张,除了平静的东京城私下里暗流涌动之外,武德军除水军外剩余将士陪同杨府家眷抵达了京城。

    安排大军驻扎的事情交给黑牛哥哥去办,杨怀仁向母亲说明了情况,便要带大壮进宫面圣。

    尽管早就得到了儿子的快马传书,可事到眼前,杨母却还是有种说不出来的难过。

    大壮不是她的亲生孙子,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却不单单是依靠血缘关系来建立的。

    朝夕相处了七年多快八年的时间,祖孙俩之间的感情联系,也早已经超过了简单的血缘关系。

    在杨母心中,大壮就是她的孙子,而且是几个孙子里最乖的一个,可现在忽然要让孩子知道真相,回到他的亲生父母身边了,她又觉得不舍了。

    当然还有铁香玉,平素很坚强的一个女人,却整个人已经哭成了泪人儿。

    对她来说,大壮和大牛都是一样的,两个孩子从小被她抱着开始渐渐养大,她已经全然忘了大壮不是她的亲生骨肉。

    当然还有其他人。

    和睦一家人忽然要少了一个,放在谁身上都是难以接受的。

    可她们也知道,大壮的身份特殊,并不是她们想留下就能留下的,孩子也有权力知道他的亲生父母是谁,也应该让他回到亲生爹娘身边生活。

    感性和理智发生了碰撞,瞬时间便火光四射。

    大人或许还是能强忍心中不舍把理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可孩子们便做不到了。

    大官不知如何知道父亲要把二弟送走,忽然丢掉了当大哥的面子,转眼间哭得不可自抑,抱着杨怀仁恳求不要把弟弟送走。

    大牛甚至哭喊着说要走就让他走,不要把哥哥送走,几个女娃娃更是哭得死去活来,几只小手死死抓着大壮的衣衫,说什么都不肯让他离开。

    倒是大壮自己,望着父亲的眼睛,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杨怀仁知道大壮是几个孩子里最斯文,也是最明事理的,甚至比起他的大哥来,还显得沉稳了许多。

    孩子的天性,有基因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大壮便是如此。

    他身上流淌着高贵的皇族血液,却成长在杨家这种自由的环境之中,大壮没有兄弟们那种强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