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怀仁这才斩钉截铁道,“应该是有人给陛下下毒!”

    这话一出仿佛晴天霹雳,赵煦被吓得目瞪口呆,苏公公被骇的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其他几个小内侍也是被惊的浑身打哆嗦。

    苏公公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杨怀仁这话虽然不是明着指着他说的,但官家的起居饮食,都是他随身伺候的,要是陛下真被人下毒,那他也难辞其咎。

    他急的面红耳赤,反驳道,“杨怀仁,你说的这些诛死咱家的心了,你这么说是往咱家头上扣屎盆子了!

    陛下平时的饮食,都是咱家负责的,每一杯茶水,每一道菜,都是经过了咱家试吃之后,才给陛下吃的。

    若是照你的说法,陛下被人下了毒,那咱家怎么没事?”

    赵煦茫然地点点头,“这话说的有理,如果有人胆大包天敢给朕下毒,那他怎么没事?”

    杨怀仁心说苏公公真是急眼了,都对他直呼其名了,于是笑了笑道,“苏公公别着急,你且听我说完。

    我这么说,绝对不是没有根据的随口胡诌,你想想,陛下平时的饮食,的确是由苏公公先行尝试过,你觉得没有问题之后,才让陛下享用的。

    但尝菜和陛下吃菜,那能是一回事吗?你尝菜能尝多少菜量?陛下吃饭又能吃多少食物?

    这个数量上的差异,就决定了同样的东西,你吃了没事,陛下吃了就不一定没事了。

    何况这世上的毒物千种万种,有很多毒素并不是吃下去之后就立即发作的,如果是有心之人想暗害陛下,怎么会用急毒?

    他会用一种慢性的毒素,就算事后查起来也让人无从下手!

    而且很有可能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慢性毒药,人吃了之后不会立即发作,但如果日积月累的摄入这种慢性毒素,短则半年,长则一年甚至数年,人的身体就渐渐被毒伤了。

    还有,这种毒素你吃一点,可能长时间也不会有太大的不适,但陛下吃的分量比你多几倍甚至几十倍,那中毒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而且……还有一些特别的毒物,就是针对男人的肾阳来下毒的,你们是太监,没有那话儿,自然没有中毒的可能,可陛下就不同了。”

    苏公公别说的哑口无言,对于杨怀仁说的话,他没有相关的知识,所以根本无从反驳。

    赵煦却听得一身冷汗,回忆这几年来的事情,也越来越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好似很多时候,他对某些妃嫔的兴趣,真是来得特别奇怪。

    而且做那种事的时候,也从来不觉得身体疲惫,他总是能孜孜不倦征伐无度,可事后却忽然间精神萎靡不振,身体也忽然间就虚弱了下来。

    苏公公也发觉了赵煦脸色的变化,想到若是真像杨怀仁说的那样,他可是真害了陛下了。

    他忽然哭着跪倒在赵煦的榻前,呜咽着说道,“奴婢该死,竟想不到这世上还有如此阴毒的下毒法子,请陛下治奴婢死罪!”

    

第1737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三)() 
赵煦心里打翻了泡菜坛子,七荤八素摊了一地,他懒得理苏公公,暗暗咬着牙向杨怀仁问道,“爱卿可又法子能证明你说的事情?”

    杨怀仁道,“陛下,这个其实不难,陛下只要把这件事全权交给微臣处理,微臣一定会陛下一个满意的交代。”

    赵煦从杨怀仁的话里听出来点什么,杨怀仁的意思,敢在皇宫大内给自己下毒的,恐怕这些人不简单。

    不用想也知道,要么是后宫的妃嫔,要么是宫中其他非常有地位的人物,也可能是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大臣,一般人是没有这种胆量和心计的。

    虽然赵煦还是有些怪异的感觉,可眼下的情况,也容不得他仔细考虑了。

    对于杨怀仁,他是信任的,要不然也不会在现在的局面下着急召他回京,所谓用人不疑,赵煦非常坚定地说道,“朕非常信任爱卿,自然会把此事全权交给爱卿来处理。

    不管是谁,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朕也绝不会轻饶。”

    杨怀仁施礼道,“多谢陛下信任微臣,微臣也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其实杨怀仁在进宫之前,心中就有些怀疑了,进了宫进了赵煦之后,这种怀疑便得到了确定。

    事情其实很简单,赵煦只不过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而已,就算他多么荒淫无度,也不至于把自己的身体搞成现在这么虚弱的样子。

    一个皇帝自然后宫佳丽成群,就算他没有自制力,天天都要宠幸妃嫔,哪怕是每天宠幸几次,也不可能几年内把身体损耗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加上杨怀仁看过了赵煦蜡黄色的脸色中微微带着些灰色,便认定了赵煦是被人下毒了。

    当然,杨怀仁也不是没想过,所谓的下毒,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为之,比如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想取代赵煦成为皇帝。

    也有可能,赵煦中毒完全是无意之间中毒的,比如杨怀仁早就听说赵煦这几年满大宋的寻找各种方士异士,为他炼制各种奇怪的丹药服用。

    古代皇帝服用丹药,也是很常见的,这些丹药的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或许只是简单的把各种优质的药材熔炼在一起而成,有的却是加入了很多奇怪的东西。

    比如最常见的一种矿物质朱砂,就是炼丹者最喜欢的常用材料。

    朱砂在古代是一种中药,具有安神醒脑的作用,直到近代才发现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害的毒物。

    如果人摄入朱砂的成分,短期内会精神振奋,会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提神醒脑的药物。

    但如果长期服用,会造成重金属汞中毒,对身体造成难以复原的伤害,甚至要了性命。

    杨怀仁从京中风神卫那里得来的信息,加上自己的一些判断,便猜到赵煦是肯定有汞中毒的病症的。

    如果是这样,那么加上他在身体虚弱的情况下还有无法抑制的***,那么也可以肯定,后宫中的妃嫔为了争宠,是会偷偷在赵煦的食物中放春药的。

    汞中毒加上不断的服用这些猛药,再加上丧子之痛的心理残害,把一个活生生的年轻人的身体糟蹋成现在的样子,也就不奇怪了。

    杨怀仁道,“要想查出谁在给陛下下毒,微臣觉得第一步要把陛下最近一年来的饮食和生活状况搞清楚。”

    苏公公忙道,“王爷是要查陛下的起居注?”

    杨怀仁点头,“对,要查,而且要仔细查!”

    起居注就是皇帝身边的内侍记录皇帝平时生活情况的记录了,上边记录的内容非常丰富和详实。

    比如皇帝这一天里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喝水吃饭,吃了什么,说了什么,什么时间上厕所,上了多久,甚至连排便的形状颜色都会记录清楚。

    当然也包括皇帝某一天去了哪里,又在什么时间宠幸了哪一个妃嫔此类的事情,这么做也是为了精确的记录皇帝的生活,对于史官立史等事情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起居注对皇帝来说也是非常**的事情,一般是不会交给外人查阅的,苏公公用询问似的眼神看向了赵煦,赵煦想也不想,便点了点头。

    苏公公想了想,觉得杨怀仁查看官家一年内的起居注,这工作量也太大了,皇帝一天的行程和生活记录,几乎就可以写一本非常无聊的书了。

    一年的起居注,那就是三百多本书,就算要查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看的完的。

    杨怀仁见他犹豫,也猜到是苏公公在想什么,于是说道,“苏公公别考虑太多,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查案,苏公公尽管照做就是了。”

    苏公公颔首示意了一下,这才去吩咐几个小太监去内侍监的库房取最近一年的起居注过来。

    盏茶工夫之后,几个小太监便抬了两个大箱子回来,箱子里装的便是那三百多本起居注了。

    赵煦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他问道,“爱卿,这么多记录,你若是要查看一遍,似乎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吧?”

    杨怀仁给赵煦解释道,“陛下说的是,不过这些微臣也不是要逐字逐句的查看,那肯定是看不过来的。

    不过微臣觉得,这些起居注所记录的东西,每一本里其实有九成都是近似的,这些其实是不用全部看的,查看几天的记录,大致情况微臣就能有个大致的了解了。

    而重点要查看的,是那些不同的部分,这才是关键所在。”

    赵煦很久没坐着说这么久的话了,忽然间也觉得有点累,便吩咐苏公公道,“你们协助杨爱卿查看,朕坐的久了有些疲惫,让朕躺下歇息一会儿。”

    苏公公忙上前扶着赵煦斜躺下去,不过赵煦也不是真的要小憩,而是斜躺着看着杨怀仁在翻看那些起居注。

    杨怀仁也没有什么不自在的,他翻开一本大致看了看,便很快找到了诀窍。

    有些记录是有重复性的,看过一两本,对于这些记录就可以熟记于心了,接下来看其他记录的时候,这些重复的或者相似的记录就可以直接略过。

    

第1738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四)() 
查阅之下,杨怀仁很快便发现了记录中的疑点。

    首先是丹药的问题,如今皇宫大内就有专门负责给皇帝炼制丹药的道士存在。

    而且杨怀仁发现非常奇怪的一件事,给皇帝炼制丹药的道士不仅只有一个,而是有三个。

    更奇怪的是这三个道士都是被后宫里的妃嫔举荐入宫的,而且三个道士也是不同的妃嫔分别举荐的。

    也就是说,赵煦现在服用的丹药,不仅仅是一份,而是三份!

    这就对了,民间也不是没有相信这些炼丹术的有钱人会请一些道士给他们炼丹服用,也有些人确实在服用了丹药之后活了很久,给人以一种服用丹药可以延年益寿的错觉。

    但赵煦一个人服用三份丹药,光是这些丹药里含有的硫化汞就够毒死他了,更别说丹药里还有不同的成分的药物或者毒物。

    它们混在一起服用,在赵煦体内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产生什么样新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对他的身体有益还是有害,就更没人说得清楚了。

    杨怀仁心中忍不住偷笑,别说是这些本身就含有毒素的丹药了,就算是正常保健食品,多种混合在一起服用,对人的身体也是弊大于利的。

    赵煦身为皇帝,竟然对炼丹和服用丹药这种事没有一点基本的常识性的认识,真是越想越觉得可笑。

    最可笑的是赵煦服用丹药,朝堂上那些大臣们也应该知道的,说起来如果像苏公公这种没有多少见识的太监不懂,那些饱览群书的文官们应该懂的,服用丹药本身就有两面性。

    他们不但不规劝赵煦,反而听之任之,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实话的,想想更是觉得他们其心可诛。

    还有后宫那些妃嫔,她们的出发点或许只是想用这种方式来争宠,为了能怀上龙种从而在后宫得到稳固的地位,但她们的做法却是害了赵煦,和帮凶没有什么差别了。

    杨怀仁也不能直接告诉赵煦他所服用的这些丹药就是毒药,那样的话打击面就太广了,牵扯的人也好,或者他们背后的势力也好,会一下把自己推到几乎所有人的对立面。

    所以杨怀仁也不打算直接说出来,而是一点点的让赵煦明白,他所服用的丹药,毒药的成分远远大于药物。

    另外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赵煦的饮食了。平时的饮食倒也看不出什么,无非是些优质而珍贵的食材混合在一起的菜式罢了。

    但是杨怀仁发现,如果赵煦是在某个妃嫔的寝宫中用餐的话,并不是皇宫里的御膳房提供的食物。

    那些妃嫔到了一定的地位,有了自己单独的宫院,宫院里自然也会有独立的小厨房。

    这些小厨房里的食材虽然也是内府监统一采购的,但把这些食材制作成食物的人却不见得都是专业的厨师。

    有些是妃嫔的贴身侍女,也有些是懂点厨艺的太监,他们没有完善的厨艺,却能在一些特殊的菜式上有不错的造诣。

    起居注里记录的做多的,便是这些妃嫔给赵煦制作的各种各样的补汤。

    补汤自然是用很多珍贵的食材烹制出来的,目的也是补身体用的,但这些妃嫔的小厨房里熬出来的补汤,里边是什么成分,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就不言而喻了。

    尽管这些补汤在给赵煦食用之前也是经过了他身边的太监尝试过的,但补汤中的某些对男人有极大刺激作用的猛药,太监们服用之后却是完全没有效果的。

    太监们不觉得有什么,自然可以放心交给赵煦食用,可赵煦食用之后的反应会是如何,就不用多说了。

    三份有毒的丹药,加上不断的用猛药进补,各种刺激人体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对赵煦的身体起作用,也难怪他的身体吃不消了。

    还有另一个道理也不难理解,一个身体已经虚弱的人,你给他服用猛药,自然能让他短暂时间内从新龙精虎猛。

    但这种龙精虎猛的状态是用猛药催发出来的,耗费的却是身体最后的元气,长期这样,人的身体逐渐被掏空,再加上毒物渗透,一个年轻男子被折腾的无药可救,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杨怀仁把发现的问题说了出来,措辞上还是很委婉的,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赵煦保留脸面,另一方面也是不想直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为他接下来的计划保留些余地。

    一开始赵煦听了也是不太相信,或者说不是那么在意,苏公公也觉得杨怀仁所说的事情,多少都有些危言耸听了。

    这把杨怀仁给激怒了,他还不至于跟赵煦发作,只是憋着劲说道,“陛下若是觉得微臣咋危言耸听,大可以把宫中的三位‘真人’唤来,微臣有办法证明微臣的话。”

    赵煦想了想,也不好直接拂了杨怀仁的面子,便差人去传人去了,但小太监带回来的道士却只有一个,一问之下才知道,另外两个刚刚出宫,说是去采购炼丹所需的药材了。

    这事情也太巧了些,杨怀仁进宫,派人去取了陛下的起居注来查阅,那些道士便立即的了消息,然后便即刻出宫采购药材去了。

    连赵煦和苏公公也开始对他们起了疑心,这几位他们眼中的“真人”或者“大师”,进宫之后为了表示官家对他们的敬意,是给了他们充足的人手侍奉他们的。

    平时他们要采购什么炼丹的材料,他们亲自出宫采购的时候也不是没有,但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把材料告诉服侍他们的人,自然有太监们帮他们去采买。

    但今天忽然间三人中的两人竟不约而同出宫采购药材了,加上杨怀仁进宫这个时间点,实在是让人不得不怀疑。

    就连最后被唤来的一个,听传话的小太监说,也是正在收拾东西出宫。

    赵煦对此非常疑惑,但也很快琢磨过一件事来,这世上的人,如果没有做过亏心事,是不怕鬼敲门的。

    他们如此急匆匆的出宫,根本不像是他们所借口的出宫采购药材,更像是东窗事发,他们这是要跑路了。

    

第1739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五)() 
赵煦脸色很难看,虽然依旧没有血色,但眼神里却似是要冒出火来。

    而那个山羊胡子老道,见赵煦要发怒,也有些怕了,可他也算是有些急智,忙劝道,“陛下万万不可轻易动怒,修养之道,在于平心,静气,宁神……”

    杨怀仁看着这个老道,也就三十多岁,胡子却老长,怎么看怎么觉得那搓山羊胡子不像是真的。

    而且从他的反应来看,这人还是有点小聪明,不过很明显的一点,一个只有三十岁出头的道士,竟然被当做一个真人一般的看待,在宫中被好吃好喝供奉着,这太不合常理了。

    虽然不能说年纪轻轻就不能是得道高人,可眼前的山羊胡子老道却没有一丝得道高人的仙风道骨,就算不是鹤发童颜,起码你装也要装出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来啊。

    可惜他全没有,装腔作势倒是有一些,可做作的成分太大,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杨怀仁觉得宫里这些公公们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来?

    可他们竟然没有一个人对这个老道的来历或者道行深浅有疑问,那问题就很明显了,大概他是后宫里哪位妃嫔举荐给皇帝才进宫来的。

    太监们不敢得罪那位受官家宠爱的妃嫔,所以即便看出来一些不对劲,也不敢说出来。

    或者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宫里养着的三位道长,估计都不是什么真正的得道高人,大概和那些江湖骗子是一类的,穿上道袍就能装道士,剃了头发就能扮和尚。

    只是因为他们是那些后宫里的妃嫔举荐的人,皇帝不会仔细去分辨,太监们自然也不会冒着得罪人的风险去乱说话。

    可从这三位老道如今的反应来看,似乎他们是心中有数的,所谓的修道和炼丹,都是假的。

    甚至杨怀仁可以大胆猜测,这三位老道可能就是那些举荐他们的妃嫔的什么亲戚,扮作了会炼丹的道士进宫来,也是为了帮助妃嫔们争宠的罢了。

    而那些所谓的延年益寿的丹药,大概也可能是春药,然后配上些炼丹用的材料搓成了丹药的形状冒充神药而已。

    其实他们炼制的这些丹药是怎么回事,他们比谁都明白,杨怀仁一进宫他们就慌了神了,怕事情败露出来,所以才赶紧找借口逃跑。

    前头两个大概是运气好,早早就逃了出去,估计这会儿要寻也早寻不见了,只有这最后一个,还在忙着收拾金银细软,因为他的贪心,才没有及时逃离皇宫。

    想到这里,杨怀仁心中只剩下苦笑,心说赵煦虽然不能算是非常精明之人,但起码还是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的。

    怎么这几年没见,竟糊涂到连这点小把戏都看不明白的地步了?

    杨怀仁很难说能了解这几年来赵煦的思想和心态的变化,但从外部环境上来说,或许是和他的经历有关系。

    幼年就登基为帝,确实让他太早登上了人生巅峰,可惜这座巅峰上却还有一座大山盖着他,让他最初登基的六七年里受到了极大的压抑。

    之后高太后离世,他才重掌皇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一开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