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纯仁知道小皇帝这会儿来了倔驴脾气,说多了说不定他跟范百禄一样要挨骂,可这事实在说不过去,哪有对一个未及弱冠的小厨子赐封伯爵的道理?

    可这会儿高太后也不说话,他就更猜不透高太后的意思了,只好求助的去瞅资格更老的吕大防。

    吕大防也觉得是时候出来收拾这场闹剧了,大宋的官家和自家的宰相,当着十几位外国使节争执一个小厨子的封赏问题,让外人看了笑话。

    吕大防早想好了,原本杨怀仁和外国厨师比试厨艺,也算是为国争光,放在以前类似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只不过是提升一下官职,赏赐个黄金百两就很体面的事情。

    可是现在看官家的样子,今天若是不封给杨怀仁个爵位,他是不肯甘休的,说起来涉及到外事的,也勉强算得上是军功,封个最低等的爵位也不是不可以。

    于是吕大防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老臣觉得陛下说的有理,范尚书说的也有理。

    听闻杨怀仁年纪轻轻便早有功名在身,厨艺精绝更是技御五味,老臣有个提议,不如赐封他个‘五味’子爵的爵位,以显陛下隆恩,再赐他个同进士出身,让他研习厨艺之余,不忘读圣贤之书。”

    吕大防的意思很明显,让官家赐杨怀仁一个功名,是想告诉天下所有清高的读书人,功名比爵位更让人向往和尊重,读书才是出仕为官,报效国家的最佳途径。

    同时,一个县子的最低级别的爵位,他只给安了个奇怪的名头,却不给县名,要的就是让大家觉得这是虚名,凸显了第一个目的之外,又满足了官家非要封爵的要求。

    吕大防说完,范纯仁大臣们觉得这个办法好,也纷纷出班随声附议。

    赵煦听了觉得这个方法也不错,他还是少年人心性,哪里想的到吕大防的缜密心思,只是觉得这一次几位宰相和大臣能同意了他的话,而没有去请示他祖母,心中觉得很难得,忍不住暗自高兴起来。

    又想起今天人家杨怀仁还要娶新妇过门,他要红包当贺礼的要求也非常合理,所以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嗯,那就按吕丞相说的办。今日恰是杨怀仁大婚之日,朕再赏赐你黄金百两,绢帛各百匹。”

    杨怀仁自来到大宋,平时在民间和百姓谈话交流,从来没觉得有什么障碍,即使文字上古代用的是繁体字,他虽然写得难看,倒也能认识。

    今天在大庆殿上听了官家和几位大臣说着拗口的话理论了半天,加上他又一直想着拿了官家赏赐的钱回家去迎娶老婆进门,也没听明白他们争执了半天,到底是为了什么。

    到后来听到给他官职又变了,他刚长出一口气琢磨着不是什么猪尾巴的烂官职就好,却又听说改了个什么五味子,他开始怀疑这是这帮老头子们故意拿些奇葩的官职来把他当大傻子耍着玩了。

    五味子,明明一味很常见的中药,有点中医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壮阳药的重要成分啊,咋就成了官名?难不成让他去负责……

    杨怀仁心里正把吕大丞相的祖上排着队准备说落一个遍,他身旁那位老将军忽然用力拍在他背上,杨怀仁没有防备,加上老将军手劲也忒大,正好把他拍得趴伏在地上。

    拍完了老将军才小声提醒他道:“小子,发哪门子呆呢?快谢恩呐!”

第141章:不讲理() 
老将军这一掌拍得杨怀仁浑身跟散了架似的,听到老头让他赶紧谢恩,杨怀仁忙伏在地上惨兮兮的喊了一声:“草民拜谢陛下隆恩!”

    这说话的语调听到别人耳朵里,好似杨怀仁对管家的封赏感激涕零,激动的已经哭出来了似的,其实他是真的被老头那一巴掌拍的全省疼痛,才会叫得那么凄惨,跟杀猪的似的。

    事实上杨怀仁觉得赵煦这位官家忒也抠门了,他废了半天工夫,还耽误了迎亲的大好时辰,就换回来百两黄金加绢帛各百匹,也太少了。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折算一下,总共也没有两千贯钱,都不够他装一回逼的。

    当然,有总比没有强,官家赏的钱,和自己赚的钱还是不同的,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不是?

    日上中天,已是正午,大殿上所有人都饿了,赵煦也不例外,既然事情圆满结束,那就宣布早点退朝,大家各回各家。

    小犬纯太郎对宋倭通商的事情有了个还算不错的结果,是比较满意的,即便他输了厨艺比试,自尊心上多少有些受伤,但是他对于强者,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

    他没有立即离去,而是第一个对杨怀仁获得封赏表示了祝贺。

    “杨桑,啊不,现在应该称您为五味子爵阁下,鄙人向您成为贵国尊贵的贵族的一员表示衷心的祝贺!

    也感谢您这次对鄙人的指教,鄙人受益匪浅。您宽宏的饶恕了鄙人,这个大恩德鄙人一定牢记在心,来日定会涌泉相报。

    那条蓝鳍鲔鱼,鄙人立即就差人送到您的府邸,另外为了祝贺您成婚的大喜事,鄙人会吩咐舍弟另外准备一份礼物同时奉上。

    只是这次倭国使团来到大宋,银钱大多花费在冰块的运送上,只能为您准备一些本国的特色礼物,希望子爵阁下不要嫌弃。”

    杨怀仁听了他的话,才明白官家不是给他封了个什么官,而是封了个爵位。

    这下就不同了,元祐年间官职冗余,名目繁杂,实际上这里边至少得有一半的官员是没有职权,又毛事不干光吃空饷的蛀虫。

    不论是皇帝还是那些朝堂上的大佬们改革来改革去,也没解决这个重要的弊端,杨怀仁觉得自己就没有必要去添乱了。

    而且从杨怀仁的角度看,他是看不起这样的官员的,这些人就是大宋的硕鼠,如果给他也弄个这样的官职让他也做大老鼠,他是坚决不肯的。

    而爵位嘛,那是有功的人才能封赏的,虽然也是每月白拿朝廷的俸禄不用办事,但是起码不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对吧?

    唯一让他不太满意的是,五味子爵这名称不太好听,五味本是形容五种味道齐全的整套宴席菜式的好词,但是后边偏偏加上个子,就怎么听着都不是那个味道了,壮阳药当然也是好东西,只是用这个当名字,谁乐意啊?

    想想后世叫“伟哥”的人也不少,人家也没嫌弃过啊,而且带着这名字去逛个夜店什么的,说不定还自带强力光环呢。

    这么一想,杨怀仁也就不那么难为情了。

    杨怀仁想起还要催促嘉王爷赶紧回家准备迎亲的事情,就伸长脖子满人堆里找,看见赵頵的时候,这小子正被太皇太后叫去了后殿,杨怀仁开始有点担心他要耽误事了。

    大殿上上千人散朝的场面倒是壮观,放眼望去,大庆殿的正门往外走的人群像是决了堤的河水一样。

    杨怀仁也急着要走,却感到脚底下明明迈了步子,身子却没有动,原来那位老将军又伸出一只大手抓住她衣领子把他拽了回来。

    “小子,行啊你,小小年纪就封了爵,怎么,不请老夫吃酒吗?”

    杨怀仁心道,我去,你一巴掌跟熊掌似的把我拍了个骨松肉疼,看在你一脸白胡子的份上,我不跟你计较,你还好意思叫我请你吃酒?

    不过嘛,哥今天娶媳妇,本来在大宋亲戚朋友也不多,当然不差你一杯酒。

    杨怀仁笑吟吟地说道:“今日小子要成亲,当然欢迎老将军到家里来吃酒,只是嘛,老将军一看就是个视钱财如粪土的高义之士,您老来吃喜酒,总不好空着手来吧?

    凭您的身份,这红包封的少了吧,您都不好意思,封的多了吧,虽然我不好意思拿,但是总得给您这个面子不是?嘿嘿……”

    老将军倒吸一口凉气,心道这小子整个一钱串子,跟官家要钱虽然够奇怪了,但是他竟然能厚着脸皮跟一个连名字身份都不知道的人公然要红包,这就……太他女良的实诚了,老夫喜欢。

    “好好好,不过这婚宴上,能不能吃到刚才那道鱼脍?”

    杨怀仁指着正转身离去的小犬纯太郎说道:“瞧见这小子没,今儿早上他运来那么老大一块冰,冰块里封着一条有一人高那么大的一条鱼。

    就刚才,这小子说了,一会就把那大鲔鱼送我家去,您还怕没的吃吗?”

    老将军抚须大笑道:“那就好,那就好……咦,你还在这里磨蹭啥?快回家准备去迎亲啊,耽误了老夫吃鱼,仔细老子让你洞不了房!”

    说着老将军在他屁股上踹了一脚,然后气鼓鼓的骂道:“发什么呆呢,快滚回去娶媳妇,老夫马上去给你准备贺礼!”

    说完头也不回迈着大方步跟个螃蟹似的晃晃荡荡跑了,一身铠甲片子叮铃啷当倒是好笑的很。

    杨怀仁看着老头风一样跑远了,捂着自己屁股小声怨道:“这老头忒不讲理了,拽着我不让走也是他,怪我不抓紧走也是他,道理都让他占了,老子白挨了一脚。”

    正埋怨着,赵頵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他身后。

    “你认识秦凤路大总管游师雄游老将军?你小子还真是有面子啊。

    对了,你刚才傻嘟哝些什么呢,不赶紧回家去准备迎亲?何之韵虽然是我结拜的义妹,你当我嘉王的名头是假的吗?能让你这么容易就娶走了?

    回去告诉你那几个傧相,有胆的别在衣服里边套皮甲,让你们见识见识我嘉王府嫁女的规矩,不拆了你们骨头,也得扒了你们一层皮。”

    赵頵说完了不顾发愣的杨怀仁,也急匆匆的走了。

    杨怀仁就纳闷了,今天这是怎么了,都不讲理了是不?那老头叫游师雄,还是个大总管?没听说过,不认识。

    对了,还没问高太后叫他去说了些啥话呢,他怎么跑的比兔子还快?

第142章:迎亲(一)() 
“杨福,再去胡同口看看,这都啥时候了,少爷怎么还没回来?”

    杨母焦急的催促着杨福,儿子只不过是进宫去跟个倭国来的厨子比试厨艺,怎么从天不亮就出门,这会儿过了午时了,却还没有回来。

    莫不是儿子在宫里说错了什么话,或者做错了什么事,惹了官家不高兴?

    本来是杨家娶新媳妇的大喜日子,若上出了什么意外,这可如何是好?

    屋子里坐满了人,除了住在杨府的李家妈妈和王明远,周同也领了宗泽和几个徒弟来。

    这次卢进义和林冲他们几个,是来做杨怀仁的傧相,现代话说,就是伴郎,或者好兄弟。

    杨福想说早派了财源广进几个年纪小的在桥头那候着了,可是看到老夫人担忧的样子,即便自己已经跑了七八趟,已经满头大汗,还是立即回头又跑了出去。

    刚跑到门口,就听到杨财在胡同里边跑边口齿不清的大声喊着,“少爷回来啦!少爷当爵爷啦!”

    杨福心中大喜,又忙不迭往回跑着去报告这个天大的喜讯。

    杨母听了这个好消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激动的用力抓住杨福的胳膊瞪直了双眼问道:“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自家的少爷被封了爵位,杨福也同样激动万分,即使胳膊被老夫人掐的生疼,也顾不上了,大声说道:“在桥头接少爷车驾的杨财回来了,大喊着说少爷被封了个爵爷,只是具体是个什么爵爷,还得等少爷回来才能知道。”

    杨母只觉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周同赶忙飞身过来扶住了杨母,又用拇指去掐人中,杨刘氏这才缓缓睁开了双眼。

    醒来的杨母想到自己的儿子当了爵爷,虽然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爵位,但是对于杨家来说,已经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情,回忆起他们这一房在老家齐州的时候,在家族里因为是庶出的一脉,加上丈夫死到早,他们母子三人曾经是受尽了冷落。

    可如今就不同了,儿子不仅已经家财万贯,还有个比原来整个家族的地产都大了许多的庄子,现在更是受到官家的恩泽,赐封爵位,俨然已经是杨家家族中最有出息的一枝。

    这要是回了老家,别说杨氏族长对他们家要恭恭敬敬,恐怕州县里的官员大老爷们也要对他们家另眼相看。

    想了这许多事情,杨母霎时间百感交集,不禁嚎啕大哭起来。

    李妈妈见状,走过来握着杨母的手劝慰道:“我的老妹妹哎,现在杨少爷出息了,应该高兴才是,怎么哭上了?

    快擦擦眼泪,一会儿杨少爷进了门看到你哭泣,不知道多担心呢,再说今天还要娶新妇过门,这叫双喜临门,多好的事情啊,快别哭了。”

    杨母这才接过帕子擦了擦脸,忽然想起时辰已经不早了,立即又精神抖擞,呼唤着丫鬟们赶紧准备给少爷准备新郎的衣服和鞋帽,吩咐她们去门口候着,不用等少爷进门,在马车上换了衣服立即就出发去迎亲。

    杨怀仁刚到家门口,门外等候的迎亲队伍早已经准备就绪,穿戴整齐的锣鼓队伍也排好了队列,只等一声令下,就要吹打起来。

    他刚掀开车帘准备下车,杨母迎面塞了一身大红的新郎官的袍服进来。

    “别下车了,就在车上换衣服,换好了直接去王府迎亲!”

    羊乐天忙从另一边跳了出去,杨怀仁被母亲突然这一嗓子吓了一跳,见母亲火急火燎的样子,也不敢违拗,赶忙结果来开始换衣服。

    可他刚脱了裤子准备换的工夫,帘子突然又被拉开了,又吓了他第二跳。

    杨母也不管他狼狈样子,换了一副笑眯眯的表情问道:“儿啊,官家给你封个了什么爵位,说来听听。”

    杨怀仁傻愣愣的回道:“叫什么‘五味’子爵,听他们说好像只是个七品的末等的爵位,芝麻绿豆点儿大,官家可真抠门。”

    “胡说!”

    杨母紧张地小声训斥道:“再小也是爵位,咱们老家的县尊大老爷不才七品?还有,以后你娶了媳妇成了家,也算是个大人了,连埋怨官家的话也敢乱说,也不怕旁人听了去!”

    母亲虽然是训斥他,但这些总是为了他好,而且语气里多是饱含一位母亲的慈爱的,杨怀仁点点头认错,“母亲教训的是,儿子鲁莽了。”

    杨母见他停了下来,又急了,“你换你的衣服,怎么停下来了?你不着急娶媳妇,为娘还着急抱孙子呢!”

    说完帘子一甩又去检查迎亲队伍去了。

    杨怀仁挠挠头,今天这是咋了,都跟我不讲理是啥情况啊,还有抱孙子的事情,也太着急了吧,总得等我跟韵儿先洞房之后才行啊,没听说过没播种就盼着收庄稼的事情。

    换好了衣服,羊乐天已经牵了一批披红挂彩的高头大马在车厢外等候。

    杨怀仁上了马,李黑牛和宗泽他们几个立即走在队伍的前头开道,也不知谁一拍马屁股,杨怀仁座下的枣红马嘶吼也一声,蹬开四蹄小跑了起来。

    后边抬花轿的轿夫和锣鼓队伍见新郎官的座驾奔了出去,也吹打起来,一起小跑着跟了上去。

    这下可热闹了,大晌午的,别人家都在吃午饭,偏偏有一支敲锣打鼓的迎亲队伍在大路上驰骋。

    这年头娶媳妇迎亲的事情多了去了,但是在大中午迎亲的,还是头一会见。

    不仅如此,还有更奇怪的事情,别人家迎亲虽然也都是高头大马敲锣打鼓,但是谁见过一路小跑着还要边吹边打的?

    正是因为这帮乐师们小跑了起来,起先还吹奏的很有节奏的迎亲喜乐,后来因为气息不够,也变得怪异起来,听起来虽然怪怪的,但是节奏上却新鲜的很。

    路边的商铺和饭馆里的百姓们纷纷探出脑袋来,想弄清楚这是哪一家的迎亲队伍这么特立独行,当看清了骑在马上的杨怀仁时,大家也就不奇怪了。

    其中不少随园的老主顾们给不知内情的人介绍道:“马上那位新郎官,就是随园的老板杨怀仁,人家不仅拉面做的天下第一,前段时间跟魏家正店的魏老儿比厨艺,可是十比零完胜了呢,看看,人家娶媳妇都这么有个性!”

第143章:迎亲(二)() 
迎亲队伍一路小跑,小半个时辰就到了嘉王府门外。

    杨怀仁回头看看身后的锣鼓队伍,早已经跑得精疲力尽,一个个的伸着舌头大口喘着粗气,也幸亏是自家庄子里的庄户们组成的队伍,换了外人,估计早撂挑子了。

    杨怀仁觉得就算他是东家,人家这么卖力是给你面子,可没有让人家拼了老命的道理,他立即大声对他们喊道:“诸位兄弟们,大家辛苦了,一会儿回去每人都去柜上领一贯钱的赏钱!”

    “东家,俺们都是您的佃户,您娶亲俺们出力是应该的,今天俺们进了城,还白白吃上了五十文一碗牛肉面,俺们已经感恩戴德了。

    再说俺们也不是外人,不能让您再破费了。”

    带头的一个庄户说道,其他庄户们也点头表示附和。

    大家这么实在,杨怀仁更不好意思,前天刚收回了免租的话,他们就没有埋怨东家出尔反尔,甚至表示东家这么做才有东家的样子,不收租,反而让他们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

    他们越是这么说,杨怀仁便更觉得对不住他们,自己的理想是美好的,但是身在封建社会,条条框框太多,不是他一个小人物就能打破的。

    他只不过想给自家庄子的里贫苦农户们减轻些负担,却险些招来祸端,今日人家出了这么大力,他就更应该厚待人家。

    “一码归一码,我说了赏就必须赏,谁不拿就是不给我面子!”

    杨怀仁这么坚持,庄户们也不敢再推脱了,只好应了下来,纷纷喊着“多谢东家”拜服了下去。

    哎呀我去,一言不合就下跪这习惯太不好了,杨怀仁最不喜欢的就是古代穷苦人自己卑贱了自己,他立即下马挨个去扶起了他们。

    众人起身,纷纷欢呼起来,浑身又充满了力量。本来东家大婚,作为庄子里的农户,没有钱财送贺礼,只好出一把子力气。

    这么一来,他们再次吹打了起来,而且更加卖力,连嘉王府的大红院墙都要给震倒了似的。

    杨怀仁虽然前世骑过马,但是一下子跑这么远的路还是第一次,难免颠得屁股又疼又麻,仿佛屁股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一般。

    想揉揉吧,当着那么老多人面前,也不体面,恰好林冲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