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七也是怀疑了一下自己,他以前当内卫的时候这种监视刺探的事情没少做,可以说是经验丰富的。

    被监视的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眼里,说过的话也听得一字不漏,有时候为了不错过任何的一丝一毫,他们干这行的都随身穿戴者尿布,尿在裤子里都不会错过什么的。

    从昨日到今天晚上监视小生子公公,可以说是滴水不漏,那么他又是怎么把事情办好了的呢?小七也一时感到非常困惑,也有些自责。

    毕竟设计了这个钓鱼的计策,已经出动了太多的人,也给赵献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果从这里也找不出什么线索,那么再查下去就更加困难了。

    看着小七表情有些懊恼,杨怀仁道,“小七哥哥不用自责,事情到了这一步,自然有它的道理。

    我相信小生子这条线,咱们的判断是没有错的,赵献球那边也有咱们的人盯着,他也没有再安排别的人做事,那么做了事的,就一定是这个小生子公公。

    至于他怎么做的,就值得咱们好好琢磨琢磨了。他在凤祥茶楼枯坐了一上午,一定是原因的,而且最大的可能,也是他在枯坐的这一上午里,已经暗中把消息传递了出去。”

    杨怀仁想了想,对来送信的禁军士兵问道,“你说将领们有人开始收到了赵献球的礼物,你说说看,那些礼物是怎么送来的,又是谁送来的,礼物是什么情况?”

    军士回忆了一下,答道,“下午的时候,从城里来了一帮当地的乡绅,就像之前那些来给禁军将士们送东西的那些乡绅一样,打着慰劳将士们的名头,来大营里送了不少鸡蛋猪肉什么的吃食。

    数目上嘛,比之前送的猪明显多了不少,鸡蛋也送来了十几辆大车的,而且还叫将士们敞开了肚子吃,说明天还有。”

    “和往常一样?”

    杨怀仁疑惑道,“从昨天咱们听回来的消息,煮肉鸡蛋什么的,赵献球是安排了黄百万和白银海他们去办的,可送礼的银子,确实要从他自己的腰包里出。

    怎么送银子的和送猪肉的还混在一起去送的?总不能是黄百万和白银海替赵献球掏了这份钱吧?

    这应该不太可能,他们就是要给赵献球面子,也不可能连着付出这么多银子,他们是商人,在京中也会有些关系的,不至于害怕赵献球到如此地步。”

    管秋漓刚好从外边回来,听到他们前边的话,知道了事情的大概,接着摇头道,“王爷,这一点我可以作证,我带了几个人去盯着黄百万和白银海的动向,他们确实收到了信。

    信的内容不知道,但他们二人收到信之后便吩咐了下人去准备了那些猪和鸡蛋什么的,但银子,两家可是没动过的……”

    。

第1355章:鸿运布庄() 
杨怀仁想了一下,“这么说的话,这份不是黄百万和白银海出的,那么肯定就是赵献球自己出的了。

    也就是说咱们之前的判断方向还是对的,只是一些细节上,咱们没注意,或者无意间错过了,所以还没找到个头绪而已。”

    听他这么说,几人又开始仔细回忆和两天的事情,试图找到哪个细节是最容易被忽视和错过的。

    小七开口道,“如果小生子公公真的把信和送礼的账目送出去了,那么一定是在凤祥茶楼的时候,只是那段时间他接触的人实在也没几个……”

    杨怀仁也跟着他一起回忆,“从他进凤祥茶楼开始,每一步咱们都要好好琢磨琢磨。

    迎客的店小二,只是跟他说了一句话而已,其余也没跟小生子有什么接触,且他们说话也是大庭广众之下,应该不是他。

    然后就剩下茶博士和那几个下棋喝茶的老头了。茶博士也只是负责上茶煮茶,连话都没说,应该也不是他。

    那几位下棋的老头嘛,一直离的小生子很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好像也不是他们……”

    把今天和小生子在凤祥茶楼接触过的人都捋了一遍,还是没有头绪,杨怀仁最后道,“刨除了所有不可能,那剩下的也就是唯一的可能了。”

    小七和管秋漓问道,“那究竟是谁?”

    杨怀仁笑道,“只剩下小生子公公走了之后,后来坐在他位置上的那位茶客了。”

    “你说的唐掌柜和周掌柜的?”

    小七也思考起来,“我也曾经觉得他们可疑,但已经派人去查过了,他们俩喝完茶回去之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

    唐掌柜是鸿运布庄的掌柜的,周掌柜的是当铺的掌柜的,二人的店铺虽然都在东关大街之上,但今天下午他们确实一直留在店里,没有离开过的,怎么可能去城外给禁军将军们送礼?”

    管秋漓道,“那倒不一定,去送礼不一定要自己亲自出马,派人去也是一样的。”

    小七不服气道,“周掌柜的开当铺,也没什么货物进出,唐掌柜的下午倒是从库房里卖了一批布出去,可那是布啊,又不是什么吃食或者银子,禁军那边收到的礼物,哪有布呢?”

    杨怀仁惊道,“你说鸿运布庄今天下午运出去一批布?”

    “是啊,”小七道,“确实是布,不用怀疑,人家往外发布也是光明正大的,直接把成匹的布装车运走,也不藏着掖着,没什么可疑之处。”

    “不对!”

    杨怀仁道,“大隐隐于市,用在这里也是一个道理,鸿运布庄往外批发布匹,看着很正常,但布匹的包装体积巨大,光是那个卷布的木枕就那么大了,如果要把银子藏在这些木枕里,简直易如反掌。

    他们于是明着发布,便越是不会惹人怀疑……你可知道鸿运的布匹发到什么地方去了?”

    小七愣住了,“这个……我派去的人只是监视,看到他们发布没觉得可疑,便没去跟,看方向应该是运出城去了……

    难道……真像你说的一样,他们会把银子藏在卷布的木枕之中?若真是如此,那就是我疏忽大意了,唉……”

    杨怀仁没有责怪小七哥哥的意思,笑着安慰道,“哥哥也不用叹气,这事我也是才想到,而且,目前也只是猜测而已,做不得数的。

    不过既然有这种可能,既然禁军将领的礼物他们还没有送完,那么明天鸿运布庄还会有更多的布匹发出去的,到时候暗中截住一辆运布的牛车,便可以验证了。

    如果咱们运气好,赵献球真是把银子藏在鸿运布庄里,那一切也就可以解释的通了。”

    “嗯?”管秋漓和小七有些疑问。

    杨怀仁继续解释,“鸿运布庄是不是在东关大街上?他们家的库房是不是很大?”

    小七答道,“鸿运布庄确实是在东关大街上,他们家主要是做布匹批发生意的,加上成匹的布占空间很大,所以铺面大,库房自然也很大……”

    小七有点明白杨怀仁的意思了,忽然有点惊喜,“你是说,像鸿运布庄这种地方,正是个藏银子的好地方?”

    杨怀仁点点头,“不错。如果像我猜测的,鸿运布庄批发布匹,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表面上他们做批发布匹的生意,实际上布庄就是赵献球的秘密金库。

    用来绢布的木枕很粗,完全可以把中间凿空了藏银子,之后只需要重新处理一下,一般人根本看不出来这些木枕和平常的木枕有什么不同。

    但这些布匹的重量就上去了,所以鸿运布庄内部的人,一定都是赵献球的人了。

    他们用牛车往外运出布匹,其实就是往外运银子了,东关大街上是青石路,所以看不出什么来。

    但如果牛车到了城外的土路上,就很容易留下比正常拉布的牛车更深的车印了,只不过今天咱们没想到,没有人跟着运布的牛车去城外,所以才没有发现。

    牛车到了城外一个秘密的所在,然后把银子取出来重新包装,然后通过其他人手把银子送了禁军大营,这么说也就合情合理了。

    另外,这样也能解释黄百万和白银海是如何把银子送给了赵献球了。

    那天黄白二人斗富之时,运银子出来的车子都很重,回去的时候却轻了一半,银子肯定是在他们斗富之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铺在大街上的银砖上了,一半的银车转去了鸿运布庄却没人发现。

    他们把装银子的木箱子留下,然后换上同样模样的空木箱子回到现场,根据斗富地点和鸿运布庄的位置,他们一来一回,也就是片刻的工夫,不会有人注意到的。

    鸿运布庄是赵献球的秘密金库,而且就光明正大的开在繁华的东关大街上,才更没有人怀疑什么。

    只要赵献球需要用银子了,便通过小生子公公把消息和送礼的具体账目传递给鸿运布庄的唐掌柜的即可。

    而凤翔茶庄,便是他们的街头地点,至于他们怎么传递的嘛,这个也简单,小生子装作喝茶,只要把几张纸暗中贴在自己的座位下边就好了!”

    。

第1356章:小生子的后路() 
尽管这些都只是杨怀仁的猜测,但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也只能安排人重点监视鸿运布庄和唐掌柜的一举一动。

    只要藏了银子的布匹从鸿运布庄继续往外运,就不难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猜测。

    如果认定了鸿运布庄就是赵献球藏匿秘密财产的小金库,到时候可以正大光明的出兵去查抄鸿运布庄。

    把赵献球的财产查出来,加上之前赵斌的证供,立即宰了赵献球这老小子也是证据确凿的,而且,杨怀仁作为钦差大人,是有这个便宜行事之权的。

    之后再清查漕运衙门,把赵献球的党羽一网打尽,也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城外两万禁军驻扎着,根本都用不上,随便调集千儿八百人就足够了。

    当然,事情太大,也要尽量控制这件事对漕运的影响,万不能耽误了大宋朝的经济命脉。

    还有一个人也是关键,如果小生子公公能站出来指证赵献球,那就更加证据确凿了。

    就在杨怀仁犹豫着要不要暗中派人给小生子送一封密信约他见个面的时候,在杨怀仁下令重点监视鸿运布庄之后的第二天,小生子就主动找上门来了。

    小生子果然是个机灵人,这天早上他又去了凤祥茶楼,这次他没有枯坐很久,样子也不像是等人。

    只坐下了喝了一盏茶之后,他便笑眯眯地冲着对面监视他的风神卫番子挥了挥手,示意他们过来说话。

    一开始风神卫的番子还吓了一跳,没想到他们的行踪被小生子公公发现了,不过尴尬之余,番子倒也敞亮,主动走过去凤祥茶楼,和小生子公公见了面……

    番子回去把事情跟杨怀仁一报告,杨怀仁便笑了,“你说小生子公公约我见面?”

    番子答道,“他只说约咱们管事的见面,说有重要情报告知。”

    杨怀仁点点头,又问,“他可说了什么条件?”

    番子又答,“他说事情结束之后,求王爷给他留一条小命。”

    “嗯,不错,你可和他约了时辰地点?”

    “约了,没敢露了烟雨楼,约了百十步外另一家叫做吐翠楼的青楼。”

    杨怀仁很满意,挥挥手道,“事情办得不错,你下去吧,记得把盯着小生子即时的情况随时回报过来。”

    番子伏身行礼,然后后退了出去。

    杨怀仁对小七和管秋漓道,“你们怎么看?”

    小七道,“事有蹊跷,还是小心为妙,不如到了晚上,让我先去吐翠楼刺探一番,若没有什么怪异,你再过去不迟。”

    管秋漓笑道,“其实没那么麻烦,事情已经很明显了,小生子这小子机灵着呢,从咱们派了那些禁军将领去漕运衙门跟赵献球耍无赖的时候,估摸着小生子就猜到些什么了。

    到后来他去凤祥茶楼和唐掌柜的接头,也许就发现了咱们的盯梢,只是当时他心里还没想好怎么办,所以才装作不知道,继续为赵献球办事。”

    小七疑惑道,“你是说前天他就发现了咱们的计划了?”

    管秋漓道,“全盘计划他不可能都知道,不过咱们做了这么多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小生子应该是心里有数的。

    特别是咱们的人加大了对鸿运茶庄的盯梢,他才真正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心知他现在跟赵献球同坐一条船,若是将来真出了事情,他也逃不了被连累。

    所以啊,小生子早为自己想好了退路,万一他觉得赵献球的事情败露了,他一定不会还留在赵献球身边等死,而是选择跳出来当那个……王爷说过的那种人叫什么来着?”

    小七道,“污点证人。”

    “对,污点证人!”

    管秋漓抄着手继续说道,“小生子早一天转做污点证人,他就早一天和赵献球撇清关系,晚了的话,恐怕他想当证人,也用不着他了。”

    小七苦笑着摇头,“不可能吧?这个小公公我看也就十五六岁,他能有你说的那么聪明?

    发现了咱们盯梢他也许有可能,但他能想到是王爷要动赵献球了?咱们的计划虽然也不是多么隐秘,可要想通这些,到主动来投诚,期间也是有不少弯绕的,他能想透彻了?”

    管秋漓拍拍小七的肩膀,第一下轻,第二下还稍用了些力,“别小看当了公公的人,他们只是少了宝贝而已,不代表没有脑子。

    该聪明的,还是聪明的,和他是不是公公没有关系,也和他年纪没有关系。

    小生子的经历也好,最近咱们盯着他的行踪,从他行事的习惯上来判断也好,起码我觉得这小子不简单。

    也就是命不好,家里穷的没法被卖到宫里到了公公罢了,若是给他机会读书识字,说不定也是个能榜上有名的才子。”

    小七想起管秋漓也是公公了,这番话说的是小生子,却像是说他自己一般,感受着肩膀上那些许带着不服输的劲儿,小七只好闭嘴。

    杨怀仁道,“管秋漓说的嘛,还是很有道理的。赵献球也是个公公,能混到现在的权势地位,也是了不得的成就。

    不过比起这位小生子来,我觉得赵献球还是差了点。赵献球善长拍马屁,所以能讨了宫里主子们的欢心,得了漕运衙门里的肥差。

    只是在我眼里,赵献球老奸巨猾,但还算不得聪明,也或许是他老了老了,人也变得谨慎了,可越是谨慎,脑子却越是死板。

    禁军将领们去他那里讨银子,他不可能一点儿也不怀疑的,只是他现在只想着混日子了,长居高位的时候久了,面对危险的那根毛筋却不敏锐了。

    小生子则早就察觉到了不对,不过他不表现出来,也没有向赵献球表达什么,这就是他聪明的地方了,说了便得罪了咱们,不说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这不,这条后路现在用上地方了。我也觉得这次他主动和咱们约了见面,便是看准了赵献球这次要完蛋,所以才想着事前投诚,好换个好结局。”

    管秋漓道,“那我去一趟吧,王爷的身份,毕竟不方便。”

    杨怀仁想了想,“其实对这个小生子,我倒是想见见……”

    。

第1357章:吐翠楼() 
入夜,扬州名景二十四桥附近一片繁华,勾栏青楼,还有各色酒楼食肆挂起了粉红色的宫灯,照亮了整个扬州西城都显得格外柔媚。

    后世的二十四桥只剩下一座了,宋朝中期扬州最繁华的时候,可是真的有二十四座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内城河道桥梁的。

    这都是梦溪笔谈补记中有记载的,可惜到了元祐时期,因为河道淤塞,扬州城内的河网大部分被铺平成了街巷,但滢滢水乡的韵味犹在。

    吐翠楼本来也算不上是扬州城内数得上号的名楼,后来出了一位琴艺非凡的名伶,生意才好了起来。

    刚入夜便来了不少恩客,他们打扮各异,有士子模样的,也有商贾装束的,自然也有江湖豪客。

    鸨母和龟公迎了客人进来,唤了那些莺莺燕燕们过来,叽叽喳喳地很自然而然地朝客人身上缠了上去。

    若是客人高兴赏了些碎银出来,她们便更嗲嗲地说这些讨巧儿的话,也不忘把一对成熟的蜜桃在客人的胳膊上蹭来蹭去。

    一个面貌清秀,皮肤粉白的小生低着头跨了进来,鸨母一眼便看出来这是个生瓜,而且一只脚有些跛,便有心要上来打趣。

    只是没等她话说出口,口水先流了出来,粉面小生望着她的眼神里透着一丝腻烦,但手里却从腰间捏了一块银锭出来,递到了鸨母手里。

    他沉着嗓子道,“我午间派人定了叫做梅花阁的单间了,待会儿也不要你们找人伺候,只需准备些上好的酒菜便可。

    若是有人来问梅华阁,还麻烦你把人领上来,这些算是给你的赏钱。”

    这年头还没有元宝,银子要么制作成银砖银饼,要么浇注进小陶碗里做成像后世蛋挞一样的银锭,也只有有功名官身之人或者富贵人才能花销。

    鸨母也见过不少逛青楼的有钱人,但门还没进就先给了这么大一份赏钱的,还是头一遭,尽管粉面小生看她的眼神让她有些不爽,可谁又会跟银子过不去呢?

    她眼睛都笑不见了,接过银锭来用自己又尖又硬的指甲掐了一把,然后才笑哈哈地唤了个龟公来,“带这位公子去梅华阁,好酒好菜伺候着!”

    小生一瘸一拐地跟着龟公上楼,对一楼大厅里的莺莺燕燕无动于衷,对欢声笑语更是充耳不闻。

    等进了相对幽静了许多的梅华阁里坐下,便把龟公打发了出去,不一会儿酒菜便上来了,小生又抓了些大钱给那些仆役,吩咐他们关门出去,没有要事不要打扰。

    等梅华阁的推门拉上,小生子的脸上才露出来更多的厌恶之色,也许是他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男人的缘故,所以对这种地方的人和事,特别的感到厌恶。

    只是扬州城内要跟一个本不应该见面的人见面,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吐翠楼这种地方便最合适不过了。

    坐下来独自斟了一杯酒饮了,小生子又去捏了捏自己的喉咙,这么沉着声说话让嗓子有点难受。

    他不断地看向门口,不知道约好的人会什么时候来,更不知道来的会是什么人。

    其实他也猜到了一些大概,最近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太怪了,他意识到了有人要动赵献球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