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2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给那些连锁的酒楼留出部分利润空间就可以了。

    酷暑即将来临,等制作冰棍儿的整套工艺成熟之后,在工地上顶着酷暑干活的匠人们可以享受到这样夏季福利,而城内的百姓们也可以吃上廉价却高质量的降温解暑的冰棍儿。

    杨怀仁想想便乐了起来。

第594章:养胎工程() 
制作冰棍儿的全套设备器具,其实也不需要杨怀仁多么操心。

    需要的只是他比划出一个大致的流程和形制,在已经有的几样器具的基础上,让庄子里的木匠和铁匠们自己去琢磨,相互配合着搞出来就行。

    果然没用三天,比较成熟的设计方案就出来了,经过试验之后,量产冰棍儿的想法就可以很快实现。

    实际上冰棍儿主要成分还是水,含量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所以成本也不高,稍微贵一点的原材料就是水果,糖霜和牛奶而已。

    看上去材料消耗很大,可平均到每一支冰棍儿的成本上,就微不足道了。

    硝法制冰所用的硝石,当然需要用纯度高的,价钱也相对贵一些,但硝石是可以反复使用的,重新回收的方法简单,整个过程中的损耗比例也很低。

    推广的事情嘛,就更不用杨怀仁操心了,赵頵和赵佶吃过了冰棍儿,自然知道这东西的好处,特别是才十一二岁的赵佶,说白了还是个小屁孩,这东西他最喜欢。

    连锁的那些酒楼都乐得见到杨怀仁这位少年厨神又搞出了新食物,他的名头和口碑一向不错,他们就更不会怀疑冰棍儿在这个夏天的受欢迎程度了。

    事情有别人上杆子帮这他去办,杨怀仁也乐得清闲。两个老婆的肚子都鼓了起来,他也有了时间多陪陪她们。

    这一点杨母对杨怀仁是有些抱怨的,虽然搞不清楚儿子到底在忙活些什么,但是在她看起来,就是瞎忙活。

    眼下杨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两位夫人的养胎工程,而不是什么学院工程。

    在她眼里,学院工程什么时间都能建,早一天晚一天的,能有什么大碍?倒是韵儿和莲儿肚子越来越大,这才是最重要的事。

    传宗接代,在老一辈心里,就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事关重大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杨母就说这关系到她百年之后有没有脸面去见老杨家的列祖列宗。

    母亲每次拿出祖宗来说事,杨怀仁只有服服帖帖的份,一个字都不敢言语了。

    杨母的这种理论,杨怀仁也实在也没什么好说的,即便到了现代,百善孝为先,也是中国人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把繁育后代当回事,那你就是不孝顺父母,不尊重祖宗。

    杨怀仁不是不当回事,而是他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他总是笑着说他就是最原始的农民,种地从来都是只管种,不怎么打理,然后就看天等收成。

    杨母没有笑,看那一副急切的样子就像是要扒开杨怀仁的脑袋瓜子看看自己的儿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儿子现在是郡公了,在庄户们和老百姓眼里的地位是超然的,她自然不能真的动手失了斯文。

    杨怀仁的确是帮不上什么忙的,因为他插不上手。杨母是真的把两位儿媳妇的养胎当做了一项世纪大工程来做。

    伺候韵儿和莲儿的,原本就是府上的丫鬟们,这些人有些是当初莲儿见她们可怜从人牙子手里买回来的,而更多的则是原来南阳郡王府上那些贱藉的奴婢。

    无论在杨怀仁眼里,还是韵儿,或者是莲儿眼里,能在郡公府做过丫鬟奴婢的,伺候人的经验那是自不必多说的。

    可是杨母不知道怎么寻思的,反正是不放心。理由就是她们都是些十四五甚至年龄更小的半大丫头,都是跟二丫头一样的货色,毛手毛脚的,放不得心的。

    所以她就从庄户里,又找了些好命婆,都是些三十多岁生养过几个孩子的农妇,来了后宅和丫鬟们一起服侍两位孕妇。

    伺候孕妇这种事,其实并不是人越多就越好的,正常讲,一两个人,就足够足够的了,可是一二十人伺候一个孕妇,那场面就太夸张了。

    杨母这个做婆婆的,恨不得两个怀孕的儿媳妇吃饭有人给送到嘴边上,还得是嚼好了的。

    这样的情况下,杨怀仁如何也插不上手,想跟媳妇儿说点体己的悄悄话,当着这老多人面前,说出来的味道都生硬了几分。

    韵儿和莲儿一开始不懂,以为孕妇可能就是这样的,到后来也是实在被烦的不行,上个厕所都七八人陪着,你说难受不难受?

    想出门走走,那是想都不用想,杨母是担心害怕她们受了热中了暑,可实际上一直憋在屋子里被一群人围着,在这样的天气里才更容易中暑。

    韵儿和莲儿嘴上不敢违拗婆婆,心里可憋屈的很。她们也不跟杨怀仁说,怕他操心。

    杨怀仁不是不理解母亲的做法,可还是帮媳妇出头,把她们不敢说的话,在母亲面前说了出来。

    说了半天物极必反啊,顺其自然啊的道理,杨母也终于觉得自己做的有点过火了,毕竟儿媳妇也是人,不能像宠物一样关在笼子里养着。

    尽管她做的这一切都是一片好心,可要是儿媳妇不开心了,总也要影响肚子里胎儿的。

    于是杨母也做出了适当的让步,每个儿媳妇身边伺候的人减少到了四个,也让她们出门适当活动一下——不过范围也规定的很死,只允许在大宅子里边走动,不能出门。

    杨母能做出这种程度的让步,韵儿和莲儿也就满足了,哪怕是在后花园里走动走动,她们也很开心。

    杨怀仁一早一晚的陪着两个老婆散步遛弯,常常都是一只胳膊挎着一个,就这么领着两个大肚子在后花园里溜达,也成了杨府的一道风景。

    她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很好了,吃的也好,用的也好,杨母做足了准备,只要是两个儿媳妇养胎所需要的,她都吩咐人去城里买最好的。

    杨怀仁不担心她们的物质生活,而是担心她们总是呆在家里,觉得闷得慌。

    讲笑话给老婆解闷,哄得老婆笑,杨怀仁倒是拿手的,不就是讲段子嘛,简单。

    自然是有些黄段子的,裤衩掉色儿的笑话讲了好几次,她们都跟第一次听似的笑得花枝乱颤。

    每到这时候,韵儿就掩着嘴嗔怪道,“都快当爹的人来,还这么没个正形……”

第595章:天霸弟弟的黄段子() 
麦佳德和赫斯缇雅这对父女,是跟着杨怀仁一齐从环州回的京。

    麦佳德作为一个有梦想的商人,觉得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开封做生意,才能真正的展现出他做买卖的本事来。

    于是他把西域楼交给了一个族中兄弟打理,带着几近所有的积蓄跟着杨怀仁来了大宋的京城。

    赫斯缇雅其实对做买卖没多大兴趣,比起生意来,她似乎对高高大大的天霸弟弟更有兴趣。

    就在杨怀仁忙活着盖学院和陪老婆养胎的时候,这小子就整天的跟赫斯缇雅在庄子里转悠,小河边,小树林,小……

    虽然也没人看见发生了什么,但是大家都懂的。思想开放归开放,但是杨怀仁还是怕这俩货带坏了庄子里的风气,寻思着忙过这一阵子去,抽个闲就去找麦佳德提亲,今早把他俩的婚事给办了。

    麦佳德没事就往城里跑,大街小巷的溜达,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商机。见识过了杨怀仁开的随园,还有规模宏大的矾楼之后,他觉得再继续做餐饮,好像是无论如何也赶超不了人家那些老店的。

    在城里,和宋人他也说不上什么话,还是在胡商那里,得到了些启示,决定学别的胡商一样做二道贩子。

    西域的宝石,塞北的毛皮,都能在中原卖上个好价钱,而大宋的丝绸,茶叶等等,运到西域,又能赚一大笔差价。

    做二道贩子,放在眼下最重要的就是有门路上货卖货,又有官府的关系,能让自己的商队一路通顺。

    门路这种事,只要勤奋,总能跑出来最便宜货最好的渠道,而官府的关系,他只有找杨怀仁帮忙。

    杨怀仁其实也没有什么官场上的朋友,不过麦佳德要做的买卖,他还真能帮不少忙。

    赵頵府上就有原来跟着托掌柜跑西域的伙计,杨怀仁借来帮麦掌柜的忙,就是一句话的事,他和赵頵,也都没当回事。

    麦佳德可不敢把这点小忙不当回事,毕竟人家一个是王爷,一个是郡公,于是提出了要给嘉王和杨怀仁分红,每家三成,他只留下四成利润。

    杨怀仁笑笑说真的没必要,大宋西域来回的跑货,看着利润很大,实际上也是赚辛苦钱。

    一路上关节多了去了,花销也是不少的,他再去要人家分红,那麦掌柜的纯利也就剩不下多少了。

    再说了,他跟赵頵,也都是不差钱的主,万儿八千贯的,在他们眼里都是小钱。

    麦佳德不肯,执意要给他们分红。他心里明镜儿似的,他这买卖里要是有了嘉王和通远郡公的背景,这一路上肯定是没有人敢出他的商队的霉头的。

    大宋境内是一定没有什么阻碍的,只要在官府备了案,交足了规定的商税,谁也不会找他的麻烦。

    杨怀仁也想到了这一点,现如今他的名头比嘉王赵頵还大了不少,他带领三千通远军大胜两万西夏精锐的事情很快就传遍的全大宋,杨怀仁的名字,如今可谓人尽皆知,没有人竖着大拇指称赞他给大宋扬眉吐气的。

    不过杨怀仁还是不愿意跟人家一个小胡商分利,将来麦掌柜铁定了是他兄弟天霸弟弟的老丈人,也算是自己人。

    他想了一下,提出来一个方案,麦掌柜的跑西域这一路,大多数情况下还是要走环州出大宋。

    既然如此,不如就让他顺便帮忙从环州往开封运送牦牛回来,这样的话,就等于是两边互相帮忙,不存在分利的事情。

    麦佳德还是不敢应话,那股子执拗劲也上来了,帮忙运送牦牛的事情那是顺手就稍带着就能做了的事,但是杨怀仁和嘉王要是不占股,不分红,他就是不肯。

    杨怀仁也是明白他这种商人心性,事情不落到实处,他是不能放心的,所以最后答应他跟赵頵一人占一成股,摆出再讨价还价就跟他翻脸的样子,才让麦佳德放下心来。

    只要嘉王爷和通远郡公占了股,别管多少,那就等于他麦佳德是打着嘉王府和通远郡公府的旗号跑买卖,这跟单纯的拿出人名来说事,还是有所区别的。

    天霸弟弟这小子不知道怎么就学去了杨怀仁的那些笑话,然后去讲给赫斯缇雅听,特别是那些黄段子,这小子讲的最溜。

    学起老中医的样子来,被看天霸弟弟五大三粗的,可演技也不赖,他摸着下巴上根本一根都没有的胡子,故作深沉的讲道,“以老夫多年行医的经验来看,你这是裤衩掉色儿,以防病入膏肓,不如割了吧……”

    “以老夫多年行医的经验来看,你这是……裤衩掉色儿啊……”

    赫斯缇雅来自西域,常年生活在大宋,宋话说得也好,自然听得明白天霸弟弟说的笑话,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她没有中原女性那么受封建礼法的思想束缚,对于这样的黄段子,她听了也不显得羞涩,而是只顾着捂着肚子哈哈大笑。

    天霸弟弟看见她笑得这么开心,自然是心满意足,想了想他还偷听了仁哥儿讲给两位嫂嫂的什么黄段子,又讲了另一个。

    他讲得总是那么生动,杨怀仁若是当面听了这样的笑话,也要佩服天霸弟弟的泡妞天赋。

    只不过赫斯缇雅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主,她笑完了,总要用一种既逗趣又娇媚的眼神看着天霸弟弟,然后问他,“你今天穿的裤衩掉色儿不?”

    天霸弟弟听了立即懵逼,心道我的苍天啊,我的大地啊,谢谢你赐了这么一个极品给我,我们还真天生的一对。

    本来天霸弟弟是偷听了杨怀仁讲的黄段子,自己想做一个史上个头最高的段子手的,可没想到赫斯缇雅一句“你今天穿的裤衩掉色儿不”,让他成了庄子里最新最流行的新黄段子的男主角。

    男人们听了这样的笑话哈哈大笑,女人们听了之后,心里也是憋得不行,可还是强忍着笑装斯文。

    但是每次在庄子里遇上天霸弟弟和赫斯缇雅没事干压马路的时候,总是斜着眼瞪上天霸弟弟一眼,笑着啐骂一句“没正经”。

第596章:人性的弱点() 
最近几天发生的事情,让杨怀仁越来越认识到,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完美的。

    事情是这样的,几个作坊越来越忙,需要更多的人手,特别是有手艺有经验的师傅。

    以前的时候用人,都是直接在杨家庄子里喊一嗓子,有的是庄户人上赶着来作坊里干活,很多时候来做工的庄户们还要相互竞争一番。

    竞争上岗,是好事,杨怀仁听了之后,也只是简单笑笑,并没有放在心上。

    作坊给的工钱高,待遇好,人们对于这样的工作趋之若鹜,是最寻常最普通的道理。

    杨怀仁之所以只笑笑不理会,是因为他相信像闹腾、小花还有那些从南阳郡王府上出来的管事们,会处理好这些事情的,所以他也不会去干涉他们,更不介意他们用什么方法来筛选工人。

    被选上的庄户自然开心万分,没被选上的,心里虽有不忿,可大家都是一个庄子里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好去较真。

    再说现在杨家庄子弄的跟合作制的大集体似的,每家每户都有给东家的做工的,有的酿酒蒸酒,有的种菜养鸡,手里都有了现钱,日子也过的一天比一天好,跟以前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庄户们做工拿到的工钱,普遍都比其他地方类似的作坊要高出不少,而且从不拖欠。

    所以家庭收入上,虽然各家之间有所不同,但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所以说起来所有庄户们都对现在过的日子是相当满意的。

    人穷的时候,就显得格外淳朴,反倒是有了钱了,总有些人的花花肠子又都长出来了。

    刚来作坊做工的时候,因为给他们开现钱,没有人是不真正下力干活的。

    但是时候一长,那种热情自然而然的就开始下降,反正少出点力也不会少拿了钱,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人开始琢磨着怎么偷奸耍滑,能少出力就少出点力。

    起先这种情况也只是出现在个别人身上,没有影响到作坊里的正常生产和运作,那些管事们虽然稍有察觉,但也没太放在心上。

    可后来事情发展的越来越严重了,一开始可能是一个人偷懒,可后来慢慢的有人看着那个偷懒少干活的人也拿着和他卖力干活一样的工钱,心理上难免出现了不平衡。

    于是原来勤劳的人也开始有样学样的开始偷懒,偷懒的人累计到一定程度,作坊的生产效率的降低一下子就显现出来了。

    这段时间杨怀仁在忙别的事情,那些管事们怕说了这种事惹恼了东家,所以也不太敢拿这种小事去烦他。

    为了保证生产,只好继续招人,招的人也是庄子里的,新人见老人都不下力,他们也就觉得他们也没必要卖力干活,就这么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个作坊里也许原本就需要五十人就能干好的活,却有七八十人在干,而且还没有原来只有四五十人的时候工作效率高。

    等杨怀仁无聊的时候去作坊里瞎逛的时候,才发现了这个问题。

    其实付给工人们那点工钱,杨怀仁还真没看上眼,说句装逼的话,真是从他手指头缝里**,都比所有人的工钱还多。

    要不是怕被人诟病,这些钱就算白给他们,杨怀仁都是不介意的。但他还是不开心了,表情严肃,陷入了沉思。

    追究起原因来,倒不能说是人性丑恶,或者说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其实这些人本性上都是善良的,只能说这种不劳而获或者少劳而获的思想,是人性的弱点。

    他不介意给大家多开工钱,也不介意盖新房子给大家免费住,但是如果他们这种懒惰和偷奸耍滑的性格养成了,那就是大问题了。

    所以在这样的风气刚刚冒头的时候,就应该从根源上给掐死,特别是在这个特别的时期,万万不能让这样的坏风气传染到学院工地那边的工匠们里去。

    杨怀仁苦笑着怪自己,是他有时候太心软了,总觉得这些庄户们生活困苦不易,既然做了他们的东家,就尽量让他们生活过的好一点,轻松惬意一点。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的老好人想法,反而害了他们。如今在庄子里,他们还能这样过活,能有口饭吃,以后若是让他们干点更大的更重要的事情,他们便失去了基本的生存能力了。

    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普照的早晨,杨怀仁召集了所有作坊的管事,还有庄子里有头有脸的几位老把式,在前院正堂里开会。

    以前开这种会,都是好事,要么是过年过节的时候,杨怀仁要给大家发点猪肉啊鸡蛋啊这样的福利,要么是褒奖一番大家最近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成果什么的。

    可今天不同,他们刚一进门,就发现东家脸上不太好看,好像有那么点要发作的意思。

    杨怀仁也是早想好了的,发作是肯定的,他发作倒也不是给谁脸色看,而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知道他为什么发作。

    劈头盖脸的一通大骂,主要是冲着闹腾和小花等从一开始就跟着杨怀仁的几个,不过在场的所有人都傻眼了。

    一些事情不用说得很明白,所有人心里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杨怀仁在大家眼里也一直都是一副老好人形象,谁也没想到他发起火来,还是很可怕的,杨怀仁更觉得自己演得不错。

    这样的反差让庄子里的庄户把头老李头慌了神,想起来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他没有及时的去制止,心中羞愧,忙站出来给东家道歉。

    “东家息怒,都是老朽对庄子里的几个小子们管教不严,才闹到了这种地步。”

    老李头越说越气,下巴上的白胡子也栩栩闪闪抖动了起来,“东家等着,老朽这就去教训大狗子和二蛋子他们几个,他们要是再敢偷懒耍滑,保准把他们腿都给打断!”

    每个庄子上都有那么几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