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1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半疑则是因为无缘无故的,夏军为什么要撤退呢?

    林冲只凭借自己军中的经验,猜出了这位送信的斥候送来东京城的并不是一条坏消息,可具体是什么好消息,他也猜不透,只好先安抚下杨母的情绪,不让她再寻短见。

    “杨妈妈稍安勿躁,等宫里传出来什么新的消息,再做打算不迟。”

    杨母点点头,痴痴地望着宫门的方向,不知道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事……

    等了好一会儿,忽然从玄德门里跑出来一个小黄门,气喘吁吁地跑到被殿前侍卫阻挡驱赶的人群面前,眼睛扫了一圈,便看见了身穿诰命仪服的杨母。

    “官家有旨,命通远郡公杨怀仁之母,三品诰命夫人杨刘氏进宫觐见。”

    “通远郡公?杨怀仁?进宫觐见?”

    杨母一时没转过弯来,心道我家仁儿何时成了通远郡公了?官家要召我觐见,又是为何?

    还是林冲楞了一下,突然反应了过来,杨怀仁的名头改了,而且是爵位升了一级,他立即猜到了刚才那个边军的斥候,带来了是什么消息。

    环州一定取得了大胜!而且这场胜利一定不小,而且肯定是跟杨怀仁有莫大的关系。

    宫里不管是官家还是太皇太后,一定是听了这个绝好的消息,心情大好,才大喜之下立刻赐封了杨怀仁新的爵位。

    林冲琢磨明白了其中奥妙,便小声在杨母耳边说了出来,杨母听后大喜,忙起身跟着小黄门进宫。

    杨母进宫,无非是受到太皇太后的一番安抚。刚才要抓了杨怀仁交给西夏人换取夏军退兵也是她,现在情势大逆转,高太后立即又再拉拢杨家,可见这人心机之深。

    按说被进爵这种事,是要在大朝会上官家亲自赐封,以彰显皇恩浩荡的,可环州的大捷实在是让赵煦欢欣不已,这才没有按规矩,直接便下了圣旨。

    杨怀仁也立即从从三品的环县侯直接连升三级,成了正二品的通远郡公,同时还有了个正二品的职事,永兴军路节度使。

    节度使在宋朝已经是虚职,也是不用赴任只需遥领的职事,但名义上来说,他还是一路的最高军政长官。

    远在环州的杨怀仁,并不知道东京城里发生的这一切,若是知道杨母刚刚化险为夷,即便被加官进爵,恐怕也开心不起来了。

    现在的他,正在忙着给身负重伤的柯小川准备几道药膳,好让小川弟弟的伤势赶紧好起来。

    当日黑牛哥哥把柯小川从战场上带回来的时候,两人那副样子差点把杨怀仁给吓死。

    柯小川被绑在马背上,被颠簸地嘴里咕嘟咕嘟吐着鲜血,那时他整个人看上去,真的像是不太行了,呼吸极其微弱,全身因为失血过多而惨白如雪,模样甚是吓人。

    黑牛哥哥一路跟着马儿跑回来,整个后背也没法看了,血肉翻卷,就这么淌血淌了一路。

    不过好在他只不过是皮肉伤,并未伤及筋骨和内脏,一进城,便到处嘶吼着寻玄参。

    玄郎中知道柯小川身受重伤眼看就快奄奄一息之后立即疯了,要是他不能让柯小川起死回生,柯小巧估计会恨他一辈子。

    一帮人抢着把柯小川从马背上抬下来的时候,他已经出现了暂时性的休克,玄参查看过了伤势,从黑牛哥哥口里问明了他怎么受的伤,便立即开了一服救命的方子,熬药的时候又给他外敷了许多创药。

    药煎好了,可一帮人怎么喂都没法让柯小川把药汤吞下去,玄参情急之下,只要嘴对嘴才勉强给柯小川喂了几口药下去,勉强吊住了他的性命。

    可这样也不是办法,他苦思冥想了半天,才想出另一个法子,命人寻了一个洗澡用的大水桶来。

    水桶里装满了热水,玄参便让几个兄弟扶着柯小川把他放到了大木桶里。

    然后玄参调制了好多药物,也一股脑儿投到大木桶里去,然后就是不断的添热水,不断的添药,就这么忙活了两天两夜,总算让柯小川化险为夷,慢慢转醒了过来。

第496章:黄芪人参鸡汤() 
人醒过来了,所有人都长舒了一口气。柯小巧最是欣慰,这些天她衣不解带在弟弟身边照顾着他,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恐怕他再也醒不过来。

    杨怀仁听了玄参的医嘱,在柯小川昏迷不醒的日子里也没法给他正常喂饭,只能熬了一些米粥勉强维持他的生理机能。

    如今他醒过来了,那就是可以正常进食了,杨怀仁便在自己脑袋里扒拉前世学过的一些药膳,看看那一种在眼下的条件下材料齐全,又能帮助阳虚体弱的柯小川尽快恢复体力。

    按照玄参的诊断,柯小川属于受到外伤而导致的缺血体虚,杨怀仁便由此入手,想出了一道比较常见的药膳菜谱,黄芪人参鸡汤。

    这道药膳所用的材料在环州相对比较好找,百姓家自家养的土鸡是现成的,几种主要所用的中草药,黄芪,当归,枸杞,药房里都有。

    人参原来找不到很大个的上等人参,好在杨怀仁在和玄参商量着找人参的时候,玄参说柯小川现在的情况还不适合用上好的人参大补,因为他虚不受补,用少量参须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就可以了。

    宰杀之后的土鸡去毛去内脏,洗净了剁成大块,先在煮沸的清水锅里汆水去血和其他沫渍,等汆煮的鸡肉块不再出现油沫之后,捞出来放到冷水中待用。

    找一个大砂煲,其中加满清水,以加入鸡肉块后的砂煲中汤不溢出为准,加入切成片的老姜后把水煮热,然后往砂煲中点一些白酒,点一些醋。

    有些人认为煲汤味道越是纯净越好,切忌加白酒和醋这样的调味品。

    实际上煲汤和煲药膳的不同在于,药膳的目的是让食物起到药物的作用,或者说把药物融合到食物中,更利于人们食用和消化。

    所以少许的白酒和醋,就能促进药物的成分和食物的精华融合在一起,味道上影响其实很小,但却能让人对药物的吸收更好一些。

    之后加入汆煮后的鸡块,然后大火把汤煮开。在煮沸的水中下入当归,黄芪和参须等其他几味中草药。

    这其中,黄芪和人参补中益气,当归补血活血,这三味是主药,另外加入少许的麦冬、地黄、陈皮、地骨皮等中药,起到滋阴、散瘀、清热以及补肝肾等脏器的作用。

    加入了药物之后的鸡汤先大火猛煮一小会,等药物均匀分布在砂煲内之后,在改文火慢炖约小半个时辰。

    慢炖之后的鸡汤会把药物的精华都吸收在汤汁中,但是汤中的药物残渣却非常影响鸡汤的食用。

    所以此时换另一个先预热过的砂煲,把肌肉块捞出来转移到新的砂煲中,然后用白绢过滤汤汁到新的砂煲中,剩下的调味料和药渣都可以舍弃了。

    新砂煲中这时应该有差不多半个砂煲的汤汁,此时依旧文火慢慢煮,加入几颗大枣,一小把枸杞子,再煮个小半个时辰,以半砂煲的汤汁再收缩一半为准。

    最后只需要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出锅了。大砂煲实在是太大,即便四分之一砂煲的鸡汤依然非常多。

    杨怀仁也是早有打算的,这么一大份药膳一个病人也吃不了,所以他把鸡汤和鸡块都分成了两份,一份送去给柯小川,一份给同样失血不少的黑牛哥哥。

    人在生病或者受伤的时候,总是很难有胃口的,不过杨怀仁的厨艺解决了这个难题。

    柯小川闻到鸡汤的味道,似乎比刚刚醒来的时候精神了许多,柯小巧谢过了杨怀仁,这才给弟弟喂饭。

    淡黄色却相对比较清澈的鸡汤不仅闻上去惹人食欲,喝起来更是醇厚香甜。

    柯小巧一勺一勺地喂柯小川喝完了鸡汤,才又仔细的把肌肉块上的鸡肉用手撕成小块,然后扮着稠一点的稀饭,喂他吃了个干净。

    黑牛哥哥一直看着,也没喝了他那一份,等着柯小川吃完,便问他够不够,不够他这里还有一份。

    柯小川躺在床上,微微欠起身来,脸上露出了笑脸说道,“哥哥快吃吧,我已经吃饱了。”

    说着他还打了个饱嗝,“仁哥儿做的鸡汤实在是人间的美味,即使加了不少药材,可还是香甜如饴。”

    黑牛哥哥憨憨地笑了笑,这才吃他那一份。

    天霸弟弟在一边看得直流口水,喉咙已经干咽了好几回。

    杨怀仁看着就想笑,于是在他背上使劲拍了一把说道,“就知道你看见好吃的就走不动道,你去厨房里看看,我其实还顺便做了好几份煲鸡汤,不过是没加药材的,就是专门给你做的,可别说哥哥偏心,没做你那一份。”

    天霸弟弟听了眼睛都亮了,脸上却是一副不好意思的怪样子,他拍着自己脑袋笑道,“哥哥说的哪里的话,洒家怎么会怪哥哥偏心呢?哥哥向来都是有啥好吃的都记得小弟的,哈哈……”

    话一说完,没等杨怀仁答话,他便迈着大步子跑出了好几丈远,众人笑着叹气的工夫,估计这小子早吃上了。

    柯小川生命无虞,可毕竟是受了重伤,特别是内脏受到了些损害,玄参说幸亏不算太重,不过也需要几个月的调养,才能恢复到原来的强健体魄。

    夏军是打退了,可通远城内长时间内都无法恢复往日的平静,向西的商路暂时也停了下来。

    将士们因为打了胜仗而感到非常鼓舞,可同时也为逝去的几百名将士感到惋惜。

    日落时分,杨怀仁独自走上城头,望着城外日暮下的战场,一时说不出话来。

    记不起哪位哲人曾经说过,战争,永远没有胜利者。

    杨怀仁这一刻渐渐理解了这句话。

    春天终于来了,城外的土地上,渐渐冒出了些绒绒地嫩绿。偶尔有一小片淡黄色,仿佛刚刚才盛开的小黄花。

    小黄花的不远处,是一片新坟,那里边埋葬的,是那几百名战死的边军将士们。

    杨怀仁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可脑海里仿佛有着挥散不去的他们的面孔,他只愿意,那些坟冢里埋葬的不只是逝去的生命,还有无尽的仇恨……

第497章:圣旨到() 
世界和平,终究是一个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实现的美梦,起码杨怀仁知道,一千年以后,世界和平还只是许多人挂在嘴上的美梦而已。

    城外的小黄花迎着春风开得越来越旺盛的时候,圣旨到了,杨怀仁和通远县军政官员们像模像样地跪了一片。

    传旨的内侍还是老样子,把圣旨唱得比说的要好听的多,只可惜杨怀仁大多数是没听懂的。

    等到童贯在他背后提醒他领旨的时候,杨怀仁才朝着东方拜了三拜,口里念叨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领旨谢恩”。

    可杨怀仁心里想的却是,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当皇帝的是不是没学过这个至理名言,怎么都喜欢别人喊自己万岁,当个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

    给传旨的小内侍打赏的是童贯,这一次童贯似乎很大方,掏了一块拳头那么大的银块塞给了小内侍。

    小内侍说着客套话,一开始没敢接,又给推了回来。童贯挤眉弄眼地又塞了过去,小内侍才感恩戴德的接了过来,眼睛都不看一眼,只上手掂量了一下,便堆着笑塞进了自己怀里。

    杨怀仁不服气了,这官家的旨意虽然是给大家的,可主要还是给我的,怎么打赏传旨的小内侍这种事,让童贯给抢了先?这小子平时没这么敞亮啊?

    哥们这么趁钱,还用你替我打赏?我我我……我今天没带钱,就让你相信自己装一回暴发户好了。

    童贯是个灵巧人,早看出了包括杨怀仁在内,还有一些识字不多的武官根本没听明白这道圣旨说的什么意思,等打发走了小内侍,这才赶紧给众人又翻译了一遍。

    杨怀仁这下懂了,他这是被加官进爵了。通远郡公的爵位,他十分喜欢,反正是比环县侯听起来好听了不少。

    而永兴军路节度使的名头,就比较吓人了,之前通远县的官员给他面子只是看他的侯爷身份,如今可是实打实的永兴军路的最高长官了。

    对于自己的顶头上司,恭喜的时候,那就笑得更卖力了,只可惜一个个的用力过猛,笑起来跟哭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杨怀仁欠了他们多少银子似的。

    童贯官升一级,被调回了京城,而杨世虎等将军们,也都各有提拔和赏赐,而通远军所辖的各营将士们,赏赐可谓丰厚,除了原有的按军功该得的赏赐之外,旨意里又额外给所有参与了保卫环州的将士们每人一定数额的金钱赏赐。

    不过杨怀仁听完了所有人的赏赐,还是觉得太不公平了。

    他只不过是动动嘴出了个点子,真正打仗他也没没出多少力气,就被连升三级。

    而那些在战场上拼命搏杀的将军和将士们,得到的赏赐和他比起来实在是太少了。

    当着所有人的面,杨怀仁直接埋怨道,“官家真抠门,诸位沙场拼杀,取得了这么大的胜仗,就赏赐了这么点钱,真是太少了。”

    这话一出口就把所有人惊得下巴都快掉下来了,他们不知道杨怀仁和赵煦以及高太后之间的关系,但是敢这么说话的,要么是愣头青,要么……还是个愣头青。

    不过杨怀仁到不担心有人私底下给他告状,就算赵煦站在他面前,他也敢这么说,就是这么爷们!

    当然,不守着高太后的话。年少无知的皇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年纪大又心眼多的老太婆。

    童贯可算明白了,这个杨侯爷,啊不对,杨郡公爷实在是太牛了,起先只听说他跟嘉王爷关系甚笃,今天听了他这种口气,才明白他跟官家的关系,那可真是不一般。

    其实在边地当官也好,当兵也罢,想立个什么功劳加官进爵的,原本是很难的,和西夏之前虽然打打和和,可并没有多少立功的机会。

    如今都能立了功劳,有了赏钱,这些人还是非常满意的。也有不少人像童贯一样的想法,能通过这次的事情,争取动动地方,从西北苦寒之地调到中原或者江南去任职。

    童贯从听完了圣旨,就明白杨怀仁是他将来要死死抱住的一颗大树了。

    这次击退了夏军,杨怀仁的功劳是不小,可要是直接连升三级,还有“开府仪同三司”这样高大上的赏赐,可绝不是一般人能拿到的。

    别看杨怀仁年纪轻轻,看上去也不像是个多么有能耐的人,可他说出的话,做出来的事,却总是出人意料,又让人觉得这个人高深莫测。

    年轻时在宫里,童贯也不是没见过朝堂上的官员和贵族们,可杨怀仁这样的,他还是头一次见。

    他一时没法凭借他的阅历解释这种人和这种事,最后得出来的答案,就是高人都是深藏不漏,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

    杨怀仁平时越是看起来跟个普通的小书生或者小厨子没什么去别,就说明这人城府很深,起码比环江还深。

    童贯觉得跟着这么一个人混,他的将来是无可限量的,说不定过几年能混个大内总管当当也不错。

    杨怀仁呢,现在看童贯也不像是看一个将来的大奸贼,大媪相,而是觉得或许他的出现,改变了童贯的一生,也许,他将来没有成为六贼呢?

    杨世虎将军也被加官一级,成了通远军司真正的最高长官军指挥使,还加了个宣威将军的头衔。

    可他却开心不起来,朝廷里有个习惯,如果边军的将军升了官,过不久就会调到禁军里去任职。

    别人或许都盼着能到东京城那样繁华的地方生活,谁也不愿意呆在西北边地这种穷地方受苦,可他偏偏喜欢环州,喜欢在这里能真正的带兵打仗,而不是回到中原享福。

    杨怀仁对于节度使的官职,其实也没有什么感觉,反正也不用他真正管事。

    可是他也不傻,心里是明白开府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的,所以将来他要用的人还很多,仅仅凭借他身边这几个兄弟,是远远不够的。

    像杨世虎这样的人,他非常喜欢,也非常希望能把他留在身边……

第498章:模特儿天霸() 
杨怀仁接了圣旨加官进爵之后,自然要回京感谢皇恩浩荡。

    童贯和杨世虎等人也升了官,按道理他们之中大多数也会有所调动,比如调回东京城当京官,算作对他们在这一场胜利中所付出的一种奖励。

    不过由于担心夏军会卷土重来,他们才临时留在环州。童贯很技巧地向杨怀仁表达了依附之意,杨怀仁也没有拒绝。

    在他心里,能成为一代媪相,一代大奸臣的人,一定是有他特别的本事的,一个蠢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到那么高的地位。

    所以说如果不论忠奸的话,童贯肯定是个能人,既然他现在还没有成为大奸臣,那么杨怀仁就没必要拒绝他,或许给他点正面的影响,他也不至于发展到后来那么害民误国。

    或者从另一方面考虑,如果童贯现在是个还没有露出獠牙的恶狼,与其放出他去任由他将来祸害人,不如留在身边,好好看住了他。

    那么既然他要投诚,那就给他个梯子,让他顺着合理的道路往上爬。

    柯小川需要休养,同时也不便于一路颠簸,所以杨怀仁让他留了下来住在百花园,这样柯小巧照顾他,而已方便一些。

    玄参最近表现不错,在柯小巧眼里,也是个值得托付之人,所以他也不愿意回京,于是也陪在柯家兄妹身边,留在了通远县。

    临走之前杨怀仁分别嘱咐了陶勇和玄参,算是最后做一回媒人,只要陶勇点头,等过一段柯小川身体好一些的时候,便寻个合适的时间让他和柯小巧把婚事办了。

    天霸弟弟整天往西域楼跑,也不知道他跟赫斯缇雅两个人发展到哪一步了,不过杨怀仁发现天霸弟弟如今也比较在意自己的形象了,新衣服可是裁了好几件了。

    杨怀仁看见他的样子就拿他打趣,说“老弟你马上有成为时装模特儿的趋势了。”

    天霸弟弟没搞懂啥是“模特儿”,但也听出了这话里是拿他开玩笑,便解释道,“人家妹子就会做鞋,给我做了好几双了都,小弟总不能脚下踩着新鞋,身上却穿的破破烂烂。”

    杨怀仁听了这话就骂,“你真能找理由,跟哥哥短了你穿一样,你原来那些衣袜鞋帽,也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