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掐了一把西宁侯,西宁侯夫人这才说道:“他说这次来的不光是钱家,很多盐商都派人来了,这些人不会看着钱家倒的。这句话让妾身豁然开朗,皇上可能就是在等这些人。”

    见西宁侯皱着眉头沉思,西宁侯夫人循循善诱的说道:“英国公他老家不是说了,皇上的目的不是钱家,也不是西宁侯府。”

    西宁侯猝然而惊,有些不敢置信的说道:“你是说,你是说?”

    点了点头,西宁侯夫人开口说道:“是的,皇上就是在等这些人,在等这些人进京,等着他们找过来。皇上这一次要的不是单纯的谁家,而是大明所有的盐。”

    西宁侯颓然的坐在椅子上,半晌才喃喃的说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如果是这样,那的确说的通了,皇上如此做法,的确像是在等待什么。”一事通,百事通,西宁侯瞪着眼睛说道:“那兵部的事情?”

    “难道是指东打西,暗度陈仓?”

    白了一眼自己的相公,西宁侯夫人没好气的说道:“你还真是一个棒槌,皇上还用暗度陈仓?不过是分散一下注意力罢了,你看着,兵部的事情肯定到此为止了。”

    “到此为止?什么意思?”西宁侯有些迟疑的问道。

    类似的谈话也发生在英国公府,英国公的儿子张元功也在问这个类似的问题。

    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张溶没好气的说道:“你那个身子骨,没事操这些心做什么?好好将养身体,多活一些年,给自己留个后,也对得起你爹我。”

    张元功只能苦笑,他从小伤了胎气,先天不足,不但身子骨虚弱,生育能力也出了问题,这么多年也没留下个后人。到了现在,张元功已经不做这个打算了。

    “爹,不是有维贤呢吗?”张元功苦笑着说道:“身子骨多好。”

    张溶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自己的儿子这样,当爹的也没办法说什么。

    “幸好有维贤,看看你们兄弟两个,一个身体不好,一个整日里沉迷于风月,写诗弄词,流连秦楼楚馆,幸亏维贤是我教导着长大的,跟着他爹,哼!”

    张元功顿时无语了,何着我们兄弟两个不是你教导长大的?我们不也是从小就跟着自己的爹吗?

    可是他不敢说,估计这话出口,自己肯定挨骂。

    “是,爹,维贤现在多好啊!”张元功也只能顺着自己的老爹说,然后转移话题道:“那爹,兵部的事情真的就到此为止了?赵宣一死,事情就了了?”

    “不了能怎么样?”

    张溶叹了一口气说道:“兵部的武库司不是一天这样了,早就如此了,真要查起来,那以前的查不查?大明这么多年,当过兵部尚书侍郎的那么多人。”

    “都查?查不查的过来咱们不说,即便是查的过来,你知道牵扯到谁?徐阶?高拱?还是张居正?或者查到严嵩身上去?这么追查下去,那就乱了套了。”

    “兵部现在的吴兑和王篆,他们才来兵部多久,估计还没弄清楚里面的道道呢!”

    “再说了,武库司,牵扯着天下的兵马,各地的军户和边军,全都和它有牵连。你要从里面查出一些各地的总督总兵之类的,怎么办?查不查?”

    “再说了,你以为咱们勋贵就干净?在武库司里面伸手的一样不少,查到他们什么怎么办?”

    “全杀了?”张溶自嘲着说道:“很多时候,你明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但是你也得认。这件事情到赵宣死,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

    张元功恍然的点了点头:“那皇上做这些,又意义何在呢?”

    “愚蠢!”骂了一句儿子,张溶没好气的说道:“当然是为了武库司,武选司已经被皇上拿走了,在拿走一个武库司,不是理所应当的?”

    “武库司在那群文官里面,看看他们搞成了什么样子,皇上当然要拿回来。”

    张元功再一次点头,又有些兴奋的说道:“那岂不是武库司要划到五军都督府了?”

    张溶叹了一口气,自己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自己精明了一辈子,怎么就生了两个傻儿子,幸好自己还有孙子。指了指张元功,张溶没好气的说道:“早晚得让你气死,行了,回你那边去吧!”

    “好好调养身体,别死在你爹前面,你忍心让你爹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张元功无奈的苦笑,他也知道没法在说下去了,不过张溶最后一句话还是触动了他,看着满头白发的老爹,张元功眼圈有些发红,自己家的靠山,终究是老了。

    “行了,莫做儿女之态!”张溶摆了摆手,让张元功离开。

    事情也没有出乎张溶的预料,东厂和锦衣卫那边很快就结案了。

    以刘宣为首的武库司贪腐集团彻底被打掉了,查抄的家产总计白银二百三十多万两,还有大量的田地、古玩字画。整个武库司的官员,从上到下一锅端。

    看着手里面的单子,朱翊钧叹了一口气,说起来张居正抄家只抄出十几万两,还真是清廉啊!

    看看这些人,一个小小的仓房管事,居然也能抄出十万两的身价。

    随手将单子扔下,朱翊钧无奈的说道:“查抄的钱款,七成入国库,三成入内库。”这也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了,如果不分给国库,估计朱翊钧又要被大臣们的奏折给淹没了。

    “至于这些官吏,凡贪污万两以下者,男丁全都送去做苦役,什么时候还清贪污银子,什么时候算完。贪污万两以上者,一律斩首示众。”

    “十五岁以上男丁全部充军!”朱翊钧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至于女眷,放他们回去吧!”

    “贪污十万两以上者,斩首示众,全家充军。”

    这件案子没能查到底,朱翊钧有些愧疚,杀了人,男丁充军,如果在残害女眷,朱翊钧觉得有些过了。把她们充入教坊司,她们的下场很惨,直接跟着充军边关吧!

    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团团圆圆,虽然心里面不忍,可是这也是为后来者做一个榜样。那些放回去的,哪怕不充入教坊司,没了家产,她们的日子怕是也不好过。

    朱翊钧觉得自己早晚要收拾教坊司,官妓算怎么回事,这种福利待遇,应该取消,朕都没有大搞后宫,你们还官妓,丢人现眼,朕还想将犯妇收入后宫呢!

    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到底自己还是一个仁君,大搞株连这种事情,不是自己这个仁君的作风。看来要找人好好的鼓吹一下了,盛世仁君就要有一个盛世仁君的样子。

    “是,皇爷!”张鲸点头说道:“老奴这就去内阁传旨。”

    听张鲸说起内阁,朱翊钧有些无奈,最近张四维实在是太老实了,老实的有点让人担心,这家伙不是在谋划什么大事件吧?朱翊钧觉得自己还是提防着他一点好。

    要说他被自己吓到了,不敢出来了,朱翊钧觉得可能性不大,权力欲望一旦膨胀起来,哪有那么好收回去。

    武库司的案子完结,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虽然很多人觉得贪污万两就砍头有些过了,但是朱翊钧没搞株连,也让这些人松了一口气。

    贪污十万两以上,全家充军,这个判罚也不轻了。

    到了边关,那里的日子可是不好过啊!

    不少人瞬间惊醒,看来以后收钱要注意了,这种判罚可真够吓人的。哪怕是最低的,男丁做苦役,对于这些官老爷来说,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靠着做苦役偿还贪污的银子,干一辈子都未必能还清。

    贪污万两以上,直接斩首示众,十五岁以上男丁充军,十万两以上,斩首示众,全家充军。这个判罚真的吓傻了不少人,这也太残暴了吧?

    当朱翊钧看到上书求情的折子,还委婉的说要以“仁”为本的时候,朱翊钧叹了一口气。

    看来自己这个仁君是不好当了,自己觉得轻的处罚,人家觉得重。

    事实上大明这些年很少这么杀官吏,贪污问题基本上就是抄家而已,家眷遣送回老家,历史上张居正的下场也不过如此。很多大臣都习惯了,贪污被抓,被贬回家。

    回去之后还是乡绅名流,一样风流快活,这一次朱翊钧的屠刀举起来,显然吓到了很多人。

    将求情的折子扔到一边,朱翊钧懒得搭理他们,这是以后的标杆,别以为贪污没事,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第四十四章 拆分武库司() 
武库司贪腐案的爆发,彻底导致了大明的武库司废了,案子是完结了,可是事情还是要解决。军械是重中之重,没有了武库司,那还玩什么。

    在第二天的一早,朱翊钧便召集了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廷议。

    无论是内阁大学士还是六部尚书,这一次对皇上召开廷议,全都紧张的不行,显然皇上这一次又要搞幺蛾子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流程,武库司贪腐案,查完了,那就从新任命武库司的人手也就是了,没必要召开什么廷议。虽然武库司是很肥的衙门,可是武库司的郎中不过五品。

    官职五品,又不是内阁大学士,上什么廷议,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皇上又要搞事情了。

    基于这个原因,无论是几位内阁大学士,还是六部尚书,神情都很严肃。现在已经没人把这位少年天子当成不着四六的天子了,毕竟这里也都是人精。

    或许前面没发现,但是事情过了这么久,稍稍的想一想就知道了,这怎么能是不着四六呢?

    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虽然没有交谈,但是也都各自眼神交流过了。大家的意思也很明显,绝对不能让皇上做什么不靠谱的事情,必须要尽全力阻止。

    当朱翊钧到达现场的时候,瞬间就感受到了严肃而凝重的气氛。

    目光从在场的人脸上扫过,朱翊钧笑着说道:“诸位爱卿看起来精神都很不错,这很好啊!”

    见没人想说这个话题,甚至连拍马屁的都没有,朱翊钧只能尴尬的收场,看来想活跃气氛是不行了。沉吟了片刻,朱翊钧直接开口说道:“今日朕找诸位爱卿来,为的就是武库司的事情。”

    “朕登基未久,武库司就出了这样的案子,朕很心痛。”

    “有人给朕上折子,说对武库司的处罚过重,有失仁君之风,可是朕每每想到那些在边镇奋战的将士,他们用的居然是那样的军械,朕甚是心痛。”

    “他们为大明保家卫国,为大明守土抗敌,使用的是那样的军械,朕对不起他们啊!”

    在场的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虽然脸上没什么表情,可是心里面明白,这都是铺垫,这都是定基调。意思很明显,等你下你们说话的时候都注意点。

    当然,这只是朱翊钧的一个想法,另外一个想法是旁边有记录的。

    这以后都是史料,自己能不能伟光正,靠的都是这些。

    “那些将士使用这样的军械,该有多少军士枉死在战场上?朕如何向他们的父母交代,如何向他们的妻儿交代?那些都是朕的子民,朕该如何做?”

    “那些罪魁祸首朕岂能轻饶了他们?当为后来者戒!”

    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朱翊钧这才开口说道:“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再一次发生,朕准备拆分武库司。”

    反正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了,朱翊钧也不准备和他们商量了,直接就说出来。不过朱翊钧也知道,武库司不能再从兵部剥离,在剥离,兵部就没东西了。

    自己要一个空壳子兵部做什么,即便是剥离了,也不能保证武库司制造的军械品质,所以拆分才是王道。

    大臣们听了朱翊钧这话,倒是没有多意外,今天本来就是搞事情的,皇上要是不搞点什么幺蛾子出来,那才是怪事。

    “不知皇上想如何拆分?”张四维身为内阁首辅,这件事情自然归他管,便先开口问了出来。

    反对是没法反对的,毕竟武库司的事情出了,实在是太丢人了,在为武库司说话,也实在是说不出口。关键是你说什么,你搞出那一堆烂事,说出来估计就会被皇上给怼回来。

    “朕是这样的想的,谁最了解军械?当然是使用它们的人,那么铸造什么军械,铸造多少,这些它们最清楚了。”

    “以后铸造的军械,以边军上奏为准,各地总兵按照自己所辖兵员和兵种,上奏折索要军械。奏折到了递到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核实之后,上奏给朕。”

    朱翊钧才不会让奏折上到内阁,他准备将军权从内阁剥离,设立一个类似军机处的机构。或者说,朱翊钧准备把五军都督府发展成类似军机处的机构。

    “经朕核准之后,军械交由新筹建的武备司负责铸造。”

    “说道武备司,这个衙门是从武库司拆分出来的,负责军械的铸造和回收。当然了,军备司也隶属工部,设郎中一人,与武库司的郎中一样。”

    “至于武库司,则专司军械的运输,建立完善的军械补给运输体系。”

    “接着说武备司负责铸造出来的军械,由五军都督府派员检验之后,再交由武库司负责押运。”

    “押运的士卒则有京营派兵,以保卫一路上的安全。”

    “这样一来,总兵奏请,五军都督府核准,朕批示,武备司制造,武库司储藏押运,一条完整的军械体系就构架好了。”

    总兵奏请,至于批不批,那就是皇上说的算了,武备司专司制造,不管其他,就像后世的兵工厂一样。武库司专司押运,辅以京营士卒,可免危险,也可免路上搞鬼。

    武备司制造好的军械,要由五军都督府勘验,合格之后才允许发往各地。

    看起来繁琐了,事实上从需求到铸造,从检验到运输,完全做到了分离。将验收权和铸造权分开,以避免以次充好的现象。这样一来,兵部依旧掌握着武备司和武库司,但是权力被削弱了。

    将验收权赋予了五军都督府,制作什么军械的权力赋予了地方总兵。

    互相制衡,相互制约,皇上可以总览全局,哪一部分出问题,追究哪一部分的责任,不会出现权责不明的情况。这样一来,朱翊钧就能把军械这一块给握在手里面了。

    如果要多了,批复到了兵部,那边就会报上来,没钱,生产不了,太多了,也可以避免军械的乱发乱用。五军都督府想要靠着军械收买人心,也不容易。

    当然了,这个不是朱翊钧在乎的,小恩小惠免不了,只要不出现大规模的囤积军械,那就可以了。

    大臣们听了,脸上也不知道是什么表情,皇上这个计划实在是让人不知道该怎么说。

    不同意吧,前面武库司搞成那个样子,皇上也没太削兵部的权力,武库司虽然被拆分了,可是武备司依旧在兵部,兵部因此还多出了一些官职。

    同意吧,总觉得权力被削弱了,毕竟以前都是自己说的算,这一次搞一个五军都督府参合进来,还要各地总兵请奏,兵部虽然保留着武库司和武备司,可是都是说的不算的衙门。

    内阁就更尴尬,折子不到内阁,去五军都督府,这算怎么回事?

    “皇上,如此一来,怕是会增加不少额外的支出,朝廷本就吃紧,如果这样一来,怕是会造成冗官啊!”申时行沉吟了片刻,有些担心的说道。

    朱翊钧看了一眼申时行,笑着说道:“申爱卿,你给朕算一笔账。”

    “七年的时间,刘宣的武库司贪走了纹银两百多万两,你来告诉朕,这二百多万两银子,如果用来给新的官职发俸禄,能发多久?”

    一句话,朱翊钧直接把申时行给怼的没话说了,只好说道:“是臣考虑不周!”

    “皇上,这奏折到五军都督府是不是不妥啊?”张四维也忍不住开口说道:“奏折一直是送往内阁的,五军都督府也没有批复过奏折,不如让各地总兵将奏折送到内阁吧?”

    朱翊钧一摆手:“军械制造完毕之后,五局都督府还要负责验收,验收完毕之后,五局都督府还要协调京营和武库司进行押运,奏折递到他们那里,方便很多,这个就不要争了发。反正奏折最后都要递到朕这里,还不是一样。”

    你是皇帝,你说一样就一样,没人敢说不一样。

    说不一样的,你想做什么?代替皇上批复奏折?命不想要了?司礼监的太监可以批红,大臣不行,你想批复,自阉入宫吧!

    兵部尚书吴兑其实是这些人里面最复杂的,他的请罪折子递上去,到现在还没个说法。

    在这样的场合,他说什么都不合适,毕竟武库司那么大的篓子还没完,他说什么都没底气。总不能说这样不行,还是留在兵部吧!

    即便皇上不追究,吴兑也没脸这么说,太丢人了。

    加上吴兑是地方督抚出身,在宣府打了好多年的仗,说实话,他没少受兵部武库司的气,现在听皇上这么安排,还有些小窃喜。不过脑袋决定屁股,他现在是兵部尚书,不是地方督抚。

    虽然知道这个消息传到各地方去,各地方督抚估计会痛饮一杯,他们可是早就受够了武库司的鸟气了,还得给他们送钱,求爷爷告奶奶的。

    换成了五军都督府,那就不一样,里面各位大都督,那都是有部旧的人,你们不给我好军械,还收贿赂,那你这个大都督还想不想干了?

    哪怕是为了收拢人心,他们也会为自己的手下争取好东西。

第四十五章 用五吨炮弹,换下林云龙!() 
几位内阁大学士和六部尚书都知道,这一次皇上要拆分武库司,自己这些人怕是没办法阻止了。关键是前面的事情做得太足了,整个端掉了武库司。

    同时也让所有人看到武库司已经彻底的烂到了根子上,现在皇上做的事情,那就真的是顺理成章了。

    你没什么好说的,你也没法反驳,虽然皇上所做的拆分让人难受,但是也不是没办法接受,这个就让人难受了。兵部虽然被削了权,但是并没有彻底废掉。

    事实上朱翊钧研究过,隋最早设立兵部,以尚书为主官,侍郎为次官,宋、辽、金、元兵部不辖兵政。兵部的权力非常小,宋代是有枢密院的,枢密使文武皆可。

    虽然武人想要出任很费劲,可是依旧可以,但是大明的兵部尚书是绝对不会让武人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