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朝廷派出大军进剿,有的人想要和大明一道灭了杨应龙,有的则是想要趁机做大,有的想要老实的呆着,活下去最重要。

    各种想法都有,但是选择的余地却不多,因为大明摆出的态度也不是给你选择的。石柱土司就是其中的一个,而且还是土司之中实力比较强大的一支,石柱土司,经历宋朝,元朝,一直到现在的大明。

    石柱土司系马援三十九代孙马定虎后裔,南宋建炎三年,扶风人马定虎与其弟:马定彪,马定龙,同知:刘温,佥事:冉守时,奉诏领兵入川平夷乱,大捷,宋高宗封马定虎为石柱安抚使,节制九溪十八洞,官职世系,建安抚司于古城坝。

    从那个时候开始,石柱土司马家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一直到现在。

    传到这一代,石柱土司是马斗斛,这个人倒是不怎么出名,他的儿子叫做马千乘,马千乘的媳妇就比较有名了,正是大名鼎鼎的秦良玉。秦良玉的大明在后世也是如雷贯耳,可以说的是大明中后期绕不开的一个人物。

    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实力强大,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存在了。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传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去年秦良玉嫁到了石柱土司,成为了马千乘的夫人,两个人现在正是新婚燕尔如胶似漆之时。

    朝廷大军进剿的消息传到了石柱土司,马斗斛自然要找儿子和儿媳妇商量以下的。自己这位儿媳妇的才能,马斗斛也是知道的,这件事情也需要找他们商量一下,看着一对璧人从外面走进来,马斗斛的心情瞬间就能好了不少。

    “来了?坐下说!”马斗斛见到儿子和儿媳妇,脸上都笑开了花,语气柔和的说道。

    马千乘和秦良玉坐下之后,马斗斛这才开口说道:“巡抚王大人传了文书过来!”说着马斗斛扬了扬手里的文书,面容严肃的继续说道:“朝廷的大军已经到了重庆,准备进剿杨应龙,邀各地的土司助战。”

    “你们觉得此事如何啊?”

    秦良玉看了丈夫了一眼,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但是没有开口说话,她知道这个时候需要让自己的男人说话。

    “爹,孩儿觉得此事我们应该派人去!”马千乘想了想,缓缓的开口说道:“杨应龙这些年对各部多有欺压,为人更是叫横跋扈,更有侵吞整个四川的野心,趁着朝廷发兵消灭他是好事情。”

    “即便是不想这些,朝廷的大军南下,这一次决心很大,咱们不去,怕是会被朝廷猜忌。”

    什么猜忌,这一次如果不去,那肯定会被朝廷当成杨应龙的同党,这一点马斗斛也看得出来。

    现在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朝廷的大军能不能打得赢杨应龙,如果打得赢,那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了,自己这些人去助阵也就是了。如果打败了,那么杨应龙肯定趁机席卷四川,这个四川王杨应龙怕是坐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究竟该何去何从,该如何选择,这才是马斗斛需要作出的决定。

    “良玉,你怎么看?”马斗斛没有听了儿子的话就做决定,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秦良玉,他想听一听儿媳妇的意见。

    “孩儿和相公想的一样!”秦良玉听到马斗斛问自己,这才缓缓的开口说道:“杨应龙和朝廷的实力如何?一旦朝廷认真的想要剿灭杨应龙,杨应龙是绝对无法抵挡的。即便是这一次战事不利,朝廷难道就会放弃?”

    马斗斛捋着胡子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己儿媳妇说的很有道理。

    “巡抚王继光兵败之后,朝廷派来了刘綎,这个刘綎我们都知道,他是刘显的儿子,听说这几年也是屡立战功,他带来的可是蓟州的精锐。杨应龙如何抵挡?即便是抵挡住了,朝廷也会继续派人来。”

    “北疆的事情咱们也听说了,当今皇上雄才大略,已然平定了草原,即便战败了,也肯定会增兵,而不是看着杨应龙席卷四川。”

    秦良玉见到马斗斛赞成自己的话,便又补充了一句:“所以这一次我们应该去,而且还应该主动去,一旦杨应龙被消灭了,朝廷肯定还会有其他的动作,到时候咱们不说得什么好处,总归不至于吃亏。”

    “既然你们都这么觉得,那咱们就这么做!”马斗斛笑着说道:“为父这一次准备让你们带着三千人去重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琼州() 
自从刘綎开始发出邀请之后,各地的土司反应不一,但是基本上也都选择了派人来,多的几千人,少的几百人,有的干脆就是几十个人。有的是没实力带那么多人,有的则是不想带那么多人。

    只不过刘綎想象之中的站出来反对不来的人,一个都没有,显然没人选择光明正大的支持杨应龙。

    这一点让刘綎很满意,至于这些人是真心还是假意的,这不重要。

    没开打之前,刘綎不会计较这些,除非有人干脆利落的支持杨应龙,否则那些小心思刘綎就当没看见。这些人在打完杨应龙之后就知道这次的邀请代表什么了,刘綎现在想的就是怎么打杨应龙了。

    琼州,后世的海南岛,对于海南岛的开发其实非常的早,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琼州府始设唐贞观五年,辖境为海南岛北部。元改置琼州路,现在属于广东省琼州府。辖境扩大至整个海南岛。

    琼州府治琼山县(治所在今海南琼山府城镇),古时琼山县范围已包括今天海口市的范围。

    以前琼州这个地方就是偏远之地,很多时候都是刺配犯人的,只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比起以前强多了。毕竟发配过来的犯人大多都是能人,海南岛的地理环境虽然也差,但是也有好的地方。

    当然了,如果在后世谁说海南岛的地理环境差,估计会被喷一脸。

    现在的琼州辖儋州、崖州、万州三州十三个县,并将南海诸岛改归崖州管辖,所以从大明开始,南海诸岛就是大明的固有领土了。在现在,大明的皇家水师来到了琼州,将彻底打开南海的局面。

    现在的琼州最有名的大臣就是海瑞了,这一世的海瑞比起前世名声可是要更大。

    海刚峰的名字响彻大明,加上朱翊钧登基之后对海瑞的宣传和重用,使得海瑞成为了直臣的代表。虽然海瑞已经死了,但是他的名声已经不断的发酵了起来,在琼州更是成为了读书人的榜样。

    以举人之身身居高位,可以说海瑞也是一代传奇人物了,虽然最后没能入阁有些遗憾。

    有人已经喊出来了,如果海瑞晚生十年,那么内阁大学士必有海瑞一席之地。

    当然了,这些和戚金没什么关系,现在戚金只是以琼州为基地,然后去莫朝罢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戚金也不需要在琼州做很多的事情。舰队到了琼州之后,做了简单的修整就出发了,目标就是莫朝。

    戚金坐在旗舰上,脸上没什么表情,是实在来之前,戚金对这边已经做了详细的了解了。

    这里是哪里呢?

    名义上的大明的属地,是的,是属地,不是属国。

    最早可以追溯到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下设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余县,统治范围大致为现在越南北纬十七度以北地区。于明成祖永乐五年设置,明成祖时,陈朝被权臣黎季犛(即胡季犛)所篡,建立胡朝。明廷乃起兵南下征讨,将之消灭。

    在明宣宗宣德二年,大明总兵官柳升在当地遭到重大挫败。越人黎利建立后黎朝,改国号大越,于是安南复国。

    尽管遭到了元老重臣张辅等人的反对,明宣宗仍决定自交趾撤军。到宣德三年,正式废除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其后,141年农历正月五日,黎利接受明朝册封,但此举对中央政府对西南土司的威信打击重大。

    从那以后,交趾布政使司彻底不算是大明的领土了,看得戚金咬牙切齿的。

    嘉靖六年,后黎朝权臣安兴王莫登庸胁迫黎恭皇禅让,改元明德,仍以升龙为都,建立莫朝。时任黎朝右卫殿前将军的阮淦,在莫登庸篡位后率族人逃入哀牢,招兵买马图谋复兴黎朝。嘉靖十一年,阮淦在哀牢寻获黎昭宗的幼子黎维宁并拥立为帝,是为黎庄宗,在南方的清化与北方的莫朝对抗,越南大乱。

    嘉靖十二年,嘉靖皇帝任命仇鸾为都督,毛伯温参赞军务,屯兵镇南关,准备入越攻莫。大兵压境之下,莫登庸遣使至镇南关请降,将安南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

    十一月初三,莫登庸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明朝官员纳地请降,明朝将安南国降为安南都统使司从属国降为属地,改其十三道为十三宣抚司,各设宣抚、同知、副使、佥事,听都统黜陟。命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从二品, w。世袭,三年一贡。名义上越南是大明的了。

    戚金在了解到这一点之后也就知道了大明要做什么了。

    名义上莫朝是大明的属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做点什么都是应该的。黎朝干的事情,攻打莫朝,说白了就是在攻打大明的安南都统使司,这是不能容忍的,一定要予以剿灭,至于剿灭之后,安南就真的是大明的安南了。

    原本大明的安南都统使司还是挺强的,只不过这几年衰落的厉害罢了。

    万里十九年,后黎朝开始反攻,次年攻克升龙。莫英祖莫茂洽逊位给其子莫景宗莫全,自称太上皇,亲自率军抵抗郑军,但为郑军所败。莫茂洽兵败逃亡,至凤眼县模桂寺匿于民间,被村民揭发,为郑松部将抓获,押往清化,生枭三日,然后斩首示众。莫朝众臣见大势已去,纷纷向郑松投降。

    莫茂洽被杀后,雄礼公莫敬止率部在至灵县自立为帝,据守青林一带,改元宝定,史称莫闵宗。莫朝宗室莫敬敷、莫敬诚、莫敬慎等纷纷归附,据守海阳、高平一带,兵力号称七万人。莫景宗莫全由于人心不服,前往投奔莫闵宗莫敬止。

    根据最新的情报,郑松率黄廷爱、阮有僚等部进攻莫敬止,俘获莫敬止、莫全及莫朝的众多宗室、大臣等。郑松命将一行人在草津一带斩首,传送升龙示众。

    现在的大明安南都统使司已经不是没落那么简单了,而是非常没落了,这是随时都要被灭杀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戚金带领着大明的皇家水师来了。

    请记住本书域名:阅读网址:  

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兵安南() 
戚金随便的翻动着手上的情报,脸上完全没有表情,因为在情报之中,安南都统使司已经算是被灭了。被人剿灭好几次了,安南都统使也连着死了两任了,基本上都快被杀没人了,官宦宗室都被杀没了。

    不过也不是都没了,还有一个人比较坚挺,这个人就是敦厚王莫敬恭,现在他是莫朝名义上的王。

    当然了,这个王是不被大明承认的,以前大明没功夫也没精力,化外蛮夷,自己随便叫没人管,但是这一次就不行了,怎么能让你随便乱叫?要么做大明的安南都统使,要么就去死好了,戚金没有一点心理压力。

    这一次陛下派自己来做什么,戚金心里面再清楚不过了,他可不会费力气做其他的事情。

    “前往广西传旨的人应该也快到了,到时候到时候陆上也就不用太操心了。”戚金感叹着说道。

    在戚金感慨的时候,两广总督府的确来了一位传旨的公公,这让两广总督陈矩心里面有些疑惑。两广总督虽然官职不小,但是两广实在是太偏远了,在这样的地方,朝廷的行文都慢一拍,陈矩都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接到圣旨了。

    虽然和司礼监的那位陈公公同名,但是两个人的待遇可不一样。

    陈矩是隆庆五年进士,初授杭州推官,累官兵部右侍郎,总制两广军务。

    从陈矩的履历上就能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文官,同时陈矩也担任过贵州巡抚,算是在南疆打转了十几年了,对南疆非常的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陈矩的官职基本上很难挪窝了。

    见到来传旨的人,陈矩微微一愣,倒不是因为这个人他不认识,事实上他不认识也正常。

    毕竟在南边多年,陈矩又能对京城的人认识多少,尤其是宫里面的公公。

    关键是来传旨的人不止一个年轻公公,而是还有一个武将,在武将的身后还有十几个人,一看就是军中悍卒,装备也是非常好的。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不得陈矩不多想,这不是来抓自己的吧?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陈矩也知道担心没用,还是老实的听圣旨吧!

    传旨的公公很快就把圣旨给读了一遍,陈矩脸上的表情顿时就精彩了起来。

    这份圣旨当然不是捉拿自己的,而是让自己出兵的,让自己调遣人马出广西,直接进入安南都统使司。后面怎么样不知道,要自己进兵安南都统使司,占领谅山,然后在谅山摆出一副继续进攻的架势。

    谅山这个地方是安南北部的一块要地,不仅是安南北部的交通枢纽,更是首都升龙府的门户,如果要在安南用兵,谅山正是锁钥之地。守住它,可将来敌挡在越北山地。拿下它,便一马平川,直取升龙府。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南取交趾,此处是必经之地,然后传檄可定。

    朝廷让自己出兵谅山,目地很明显,那就是要对安南用兵了。

    没听说朝廷有这个作战方略啊!

    如果不是对方的文书都对,身份也没问题,陈矩都怀疑这些人是假传圣旨了。朝廷要动安南,可是为什么呀?要是的杨应龙,让自己派兵助阵都是合理的,可是打安南,这算怎们回事?陈矩没想明白。

    不过陈矩也知道,朝廷这一次没给自己拒绝的机会,因为跟着传旨公公来的那个年轻人叫吴惟英,爵位是伯爵。

    吴惟英这一次来就是为了指挥作战的,跟随吴惟英来的还有一万精锐,朝廷显然是要动真格的了。

    圣旨之中还着重提到了,朝廷让自己调遣狼兵,陈矩知道,狼兵其实不叫狼兵,而是叫俍兵,但是因为其作战勇猛,因此才被成为狼兵。俍兵是俍人组建的人马,也就是后世的壮族先祖,他们与土家族土司的人马合称土狼兵。

    朝廷这一次要自己调遣土狼兵和两广的士卒,跟随这位吴惟英出兵安南。

    比起陈矩,吴惟英知道的事情就多了,朝廷要占据谅山,无论安南接下来的战事如何,朝廷都要占领谅山,并且在谅山筑城,扼守住安南的通道。到时候进可攻退可守,只要大军驻扎在谅山,那么安南的复地就随时都在大明的兵锋之下。

    如此重要的战略位置,自然是要拿下的,而且易守难攻,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陈矩虽然不知道朝廷的具体战略是什么,但是这也不耽误陈矩配合。

    接了圣旨之后,传旨公公就离开了,吴惟英则是留了下来,陈矩开始调兵遣将,除了土狼兵之外,陈矩还调遣了两广人马一万五千人给吴惟英。算上土狼兵,吴惟英总共凑了三万多的人,号称十万大军。

    在凑齐了人马之后,吴惟英就带着人出发了,目标安南都统使司的谅山。

    在同一时间,戚金也率领着舰队登陆了,登陆的地方位于后世的海防市。

    戚金选择在这里登陆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从这里登陆之后,大军可以沿着海防市直取海阳,根据戚金的情报,莫朝遗臣莫玉辇寻得莫敬止的弟弟敦厚王莫敬恭,在文兰州拥立其为新帝,改元乾统,海阳、京北各处支持莫朝的势力纷纷率部归附。

    在得到这份情报之后,戚金的第一个目标就放在了海阳,人家都称帝了,戚金可不会惯着这个毛病。

    如果莫敬恭不识相,戚金准备先灭了这个莫敬恭,然后扶持一个听话的人出来,如果都不听话,那就都杀了。反正还有一个黎朝的人在,实在不行就打趴再扶持。如果都不听话,那就全都弄死。

    大军登陆自然没什么难度,对于戚金来说这都不是事,大明皇家水师也早就习惯了。

    五万步战队快速的登陆,然后快速的在岸边集结,戚金并没有着急进军,而是在岸边开始安营扎寨,同时派遣人到周围抓舌头。消息灵通人士最好,官员就更好了,抓回来戚金要问话,虽然手上有情报,但是战地的情报需要及时,戚金需要快速的了解现在的情况。

第四百五十九章 提防() 
随着情报的不断汇聚,戚金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严肃,倒不是因为其他的,而是因为莫朝的情况太差了。莫敬恭虽然继位了,可是黎朝也派了阮潢率兵前往征讨,现在双方在海阳对峙。

    “大军出发,直奔海阳!”戚金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下令出动了。

    无论海阳是谁的地方,先拿下来总没错,拿下海阳之后,戚金的目标就是升龙府,也就是后世的河内,现在的所谓的安南京城。拿下河内之后,戚金要做的就是立威,什么乱七八糟的王位官职全都取消,要么做大明的官,要么去死。

    大明行动非常的迅速,五万步战队早晨出发,带着干粮直扑海阳。

    为了减少路上的补给和加快行军速度,戚金只携带了两个人就能抗走的小炮,大炮一律没有携带,倒是手雷,戚金带的尽可能的多。大军从海防出发,直奔海阳而去,速度非常的快,一副气势汹汹的架势。

    此时海阳还是壮王莫敬章做主,他的脸色并不是很好看,因为他没信心打赢这一战。

    可是不打又不行,人家摆明是来消灭你的,王都死了两个了,宗室大臣更是杀了一个血流成河,在这样的情况下,身为壮王的莫敬章自然是要抵抗到底的,不打肯定是不行的,打又打不过,莫敬章心里面怎么可能心情好。

    短短的几天时间,莫敬章起了满嘴的大泡,整个人都萎靡的不行。

    “王爷,王爷!”正在莫敬章苦思破敌之策的时候,或者说想要找到一条破局的办法,一个人从外面走了进来。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名叫阮宽,是莫敬章最信任的一个人了,也是莫敬章麾下的谋士。

    见到阮宽来了,莫敬章脸色顿时就有些苍白,难道又有什么事情发生了吗?

    “阮爱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