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验室研究的项目非常多,暂时投入多少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定数。

    即便是如此,一个高兴之下,朱翊钧还是答应了,当然了,这也是朱翊钧相信李时珍的缘故。朱翊钧相信李时珍研究出来的东西,肯定能是产出大于投入的,这也就是李时珍,其他人朱翊钧根本就不相信。

    在朱翊钧君臣二人谈的高兴的时候,另外一场不那么高兴地谈话则是在大明的鸿胪寺里面举行。

    参加的几个人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势力,其中实力最强的当然就是布延彻辰察哈尔部族的代表哈日勒,然后就是鄂尔多斯的代表吉日嘎拉。现在漠南蒙古草原上存在的两个最大的部落,其他的小部落也有十几家。

    谈话的气氛并不怎么友好,基本上可以说是剑拔弩张。

    原本草原民族在草原上纵横驰骋,那是因为草原足够大,草原民族又没那么多,这里不行他们可以换一个地方。可是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蒙古在草原上不断的扩张,实力大增的同时,人口也在不断的增长。

    基本上无论是漠南蒙古还是漠北蒙古,到处都是人,每一个丰美的草场都被人给占据了。

    草原虽然大,可是适合牧马生存的地方并没有那么多,那么生存空间就成了问题。

    向大明拓展,不现实,打不过,向其他的方向拓展,一样也是要打仗,漠南蒙古比起漠北蒙古已经要弱很多了。那么问题就来了,跑又跑不了,打又打不过,那就只剩下投降一条路可以走了。

    这也是漠南蒙古诸部面临的非常现实的一个问题,而现在大明皇帝松口了,同意大家的投降,而问题就出在察哈尔的布延彻辰身上。

    如果是以前,别说小部族,像鄂尔多斯这样的部族,一样不敢挑衅布延彻辰的察哈尔部。在草原上,能和布延彻辰的察哈尔部相媲美的也就是瓦剌和科尔沁,可是现在这两个部落在哪里?全都被大明灭了啊!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布延彻辰的察哈尔不投降,我们可以投降大明,反正就决定投降了。

    这一点从大明鸿胪寺官员的态度上就能看的出来,他们对除了布延彻辰的察哈尔部代表哈日勒态度很冷淡之外,对其他的部族那可真的是非常热情。尤其是对鄂尔多斯的代表吉日嘎拉,态度真的是好的不得了。

    虽然明知道这是大明玩的离间计,可是那有怎么样?有的选择吗?

    “哈日勒,一块传国玉玺而已,那不过是一块玉,大明皇帝想要就给他好了。”吉日嘎拉沉着脸看着哈日勒,声音低沉的说道:“布延彻辰汗留着做什么?难道还想着做皇帝的美梦?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

    吉日嘎拉的话一出,其他部族也都点了点头,一副非常赞同的样子。

    在他们看来,这都什么时候了,马上就要被大明灭掉了,命都没了,还守着一块破玉不放,简直就是有病。当然了,反正也不用他们出,他们也乐的看布延彻辰那个老家伙的热闹,省的他整天要做整个蒙古的大汗。

    哈日勒看了一眼吉日嘎拉,脸上的表情非常难看,他黑着脸问道:“难道你就看不出这是明朝皇帝的离间计?”

第四百一十八章 初见成效() 
吉日嘎拉不屑的看了一眼哈日勒,这都什么时候了还看不清楚情况?简直就是愚蠢,从哈日勒的态度上就能看出布延彻辰是什么态度了。这是不甘心,还守着自己一统蒙古做大汗的美梦呢!

    鄂尔多斯虽然也不听察哈尔的,可是鄂尔多斯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蒙古的大汗。

    现在瓦剌投降的,科尔沁被灭了,鄂尔多斯看局势看得非常清楚,到了这个时候,除了投降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他们投降的毫无压力,不像察哈尔,想投降好不甘心,扭扭捏捏的。吉日嘎拉已经在心里面打定主意了,不能和察哈尔的蠢货混在一起。

    “话我是说清楚了,明天我就会向大明皇帝陛下上贺表,并且请求臣服。”

    吉日嘎拉也不去看哈日勒,站起身子就往外走,以前都没听过察哈尔布延彻辰的,这个时候就更不会听了。随着吉日格嘎啦的离开,屋子里面的气氛瞬间就尴尬了起来,小部落的人面面相觑。

    该怎么办呢?

    反正让他们跟着察哈尔和大明作战,他们是不敢的,大明实在是太强了。

    听说大明在朝鲜和倭国开战之后,他们曾经还想过,要是大明打败了,损兵折将,或许他们还有翻身的可能。因为一旦大明损兵折将,辽东必然不稳,一旦科尔沁和朵颜三卫闹腾起来,那就是他们的机会。

    说不定连瓦剌都会大乱,最期待这件事情发生的自然是察哈尔的布延彻辰。

    可是战事并没有如他们预料的那样,大明进入朝鲜之后,可以说势如破竹,很短的时间内就收复了朝鲜的大半领土,倭寇一溃千里。在大明皇帝回京之前,朝鲜大捷的消息就传了回来。明军在朝鲜王都汉城大破倭寇军队,全歼倭寇入朝的军队。

    大明的报纸上已经刊登了这个消息,甚至还写了整个朝鲜战局。

    倭寇入侵朝鲜的二十万大军,全都被大明给歼灭了,这样的战绩足够震慑无数人了。要知道倭寇也不是不能打,那可是证明过的,朝鲜被倭寇稀里哗啦的就打趴下了,虽然看不起朝鲜军,但是从朝鲜军溃败的那么快,也能看出倭寇的战斗力。

    面对明军的倭国军队,好像就是当初朝鲜军面对倭国军队一样,稀里哗啦的就败了,而且被全歼了,那可是二十万军队。

    辽东安稳,科尔沁和朵颜三部连一个扎刺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还闹腾什么?老实的投降就对了。

    与蒙古诸部的想法不一样,大明百姓从朝鲜之战开始时候的担心,到现在已经完全不担心了。捷报一个一个的传来,现在大军更是在朝鲜全歼了倭寇二十万,大明的百姓顿时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新一轮关于朱翊钧的吹捧也就起来,这一次以南人为最,当年他们被倭寇骚扰的最狠。

    这一下可算是报仇了,加上朱翊钧打朵颜三卫,打科尔沁,慑服蒙古草原,朱翊钧的威望可以说如日中天,高的不要不要的。现在大明百姓争论的焦点不再是战事,而是下一步的战略,无数人开始鼓吹打倭国,一战灭之。

    这里面有单纯的迎合朱翊钧的,也有想报仇的,但是他们都不成体系,而成体系的则是大明的海商。

    自从朱翊钧收服了李旦之后,大明的海贸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加上朱翊钧的鼓励,大明也开始有海商出海做贸易了。他们的贸易对象主要就是倭国和朝鲜,再远就不行了,太危险,他们走不了。

    虽然没走多远,但是见识却涨了不少,尤其是对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如何统治殖民地的。

    大明的海商早就想弄一块地盘练练手了,在他们看来倭国就挺合适,一旦大明打下了倭国,那再去倭国做生意可就方便多了。大明的商人也不是傻子,而且是非常精明的存在,一旦为他们推开一扇门,他们自然能够把门扩展成一座城门。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自己略微有些发胀的额头,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这些奏折全都是奏请征讨朝鲜的。显然这是有人在背后推动了,至于谁在背后推动,朱翊钧不用想都知道,就是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这些勋贵资本。

    自从打下瓦剌之后,大明每年的草原贸易赚多少钱,这给了勋贵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旦打下一个地方,伴随着的必然是大量的商贸利益,这一点从朵颜三部和科尔沁上再一次得到了证明。还有一部分就是单纯为了开战发财的,这些人是什么人?当然就是大明的军事材料供应商。

    说他们是军火商可能还差一些,这些人就是为大明的军队提供各种军事装备和材料,有的也提供粮草肉食。

    这些人的实力也很强大,他们也希望对外作战,因为可以赚钱,或者说是抢钱。打了一个朝鲜,朱翊钧花钱如流水,这些人那是赚了一个盆满锅满。从京城到辽东的运输马车昼夜不停,这些人全都赚了一个盆满锅满的。

    这些人就像后世美国的军火商,没事也得搞出点事情了,不然怎么赚钱?

    最差也要给国家弄一个假想敌出来,不然国家怎么会拿钱备军?所以美国就喜欢炮制各种威胁论,好像这个世界随时处于第三次世界大战,随时都要打的头破血流,美国随时都会被人入侵甚至被灭掉。

    这些都是套路!

    现在朱翊钧面对的就是这个问题,自己培养的权贵资本,培养的军事贵族,一旦他们开启了对外扩张的发财之路,那大明的战车就停不下来了。朱翊钧以前也担心,现在就更担心,未知的就是危险的。

    可是能停下来吗?

    朱翊钧不能停,他也不敢停,他的很多改革都进行的不彻底,也都是为了这一天打基础,国内改革产生的矛盾需要转移,对外战争就是最好的方式。一旦朱翊钧选择停下来,那么大明说不定就乱了。

    勋贵士绅为什么支持朱翊钧,支持他的改革,那是因为朱翊钧能带着他们赚钱发家。

第四百一十九章 对倭之战() 
比起之前种地赚钱,现在他们赚的更多,赚的更容易,相比较起来,他们拿出来的土地,支持朱翊钧的赋税改革,这些都是小利,拿出来也就拿出来了。一旦朱翊钧现在这个时候选择停下来,那就真的要乱了。

    “打吧!”朱翊钧感叹着说了一句,反正到了这个时候了,最差还能比前世差?

    前世的殖民大国最后好像都挺发达的吧?即便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依旧很发达吧?抢资源先发育,后面就爱怎么样怎么样吧!如果哪天大明发动了世界大战,朱翊钧也只能在天堂里面祝福了。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打别人总比挨打的强,这个时代不就是这样?

    日本是朱翊钧用来给大明的海商练手的,一旦他们练出来了,那么他们自然也就动了。到时候朱翊钧可以让李旦和大明的海商组建一支联合商队,当然了,肯定是武装商队,自己可以提供装备。

    到时候大明的皇家水师跟在后面就好,商人开道,大军随后就到。

    “赵廉进京了吗?”朱翊钧转头看向张鲸,缓缓的问道。

    赵廉是朱翊钧准备的大明驻日本的总督,等到他到了,日本那边也就该开始打了。

    在朱翊钧思虑打日本的时候,朝鲜的釜山港也在召开一次非常严肃的军事会议。参与的人很多,其中包括大明攻打日本的总指挥张维贤,陆军的两位统军将领李如松和曹文诏,大明皇家水师的提督戚金和副提督俞咨皋。

    还有就是朝鲜军队的统帅李舜臣以及他的两位心腹将领,大明东缉事厂的管事太监,大明司礼监掌印太监奉旨提督东厂张鲸的干儿子魏朝。锦衣卫副指挥使张恰,内务府管事李旦,大家齐聚一堂,谋划的也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攻占倭国。

    “诸位,今日找诸位来,你们应该也知道所谓何事,废话本帅也就不多说了。”

    张维贤坐在主座上,面无表情的从众人的脸上扫过,缓缓的开口说道:“诸位有什么话都但讲无妨,今日本帅就是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众人互相看了看,没有人开口,显然一时间众人也没想到要说什么。对于曹文诏和李如松这样的武将来说,这有什么好讨论的,打就是了。朝鲜那边李舜臣也没什么好说的,打过去杀倭寇也就够了,其他的朝鲜无法参与,也没能力参与。

    “咱家说几句话!”

    在这个时候,魏朝先开口了,他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开口道。

    虽然魏朝语气柔和,脸上也带着笑容,可是谁都不敢小看这位魏公公。要知道他的干爹张鲸,那就是有名的笑面虎,下手狠着呢!不少人都说,也就是大明陛下雄才大略,张鲸这样的太监才不敢为恶,否则张鲸说不定就是刘瑾汪直之流了。

    即便如此,在大明也没人敢小看张鲸,自然也就没人敢小看张鲸培养的这个接班人。

    “怎么打仗咱家不懂,也不会在诸位将军们面前多说话,咱家要说的只有一件事情,咱家从京城离开出来的时候,干爹曾经交代过,东厂只是负责提供情报,至于该怎么打,什么时候打,那是诸位将军决定的。”

    “咱家要说的是倭国的情况,倭国现在做主的人叫做丰臣秀吉,但是他不是倭国的国王,他们自称天皇,不过无所谓了。咱家根据情报,倭国的这个天皇和丰臣秀吉不是一体的,不用将他们看做一体的敌人。”

    魏朝的话很简单,但是在场的人每一个简单的,他们当然理解这话是什么意思。

    丰臣秀吉是权臣,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这话放在倭国有些抬举他们了,可是事实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张维贤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转向其他人开口道:“那么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我们内务府不希望要一个打烂的,并且没完没了打仗的倭国。”李旦这个时候在一边开口了:“我希望大帅能够秉持定北侯在朵颜三部和科尔沁的做法,如果真的想要杀光倭国的所有人,那是我们的损失。”

    “无论是朝鲜之战,还是倭国之战,朝廷都是花了大钱的,这个钱要从倭国赚回来才行。”

    张维贤再一次点了点头,这话不用李旦说,张维贤也明白,打仗打的是钱,这个道理张维贤很清楚。张维贤也记得朱翊钧给他说过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打仗要赚钱,这样才有能力持续的打下去。

    如果每一次打仗都要损耗国力,损耗国家的钱粮,那么迟早会被拖垮,这就是“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只要通过打仗来赚钱,那么就可以打很久,越打越强。

    这一点在瓦剌之战之后得到了充分的印证,虽然打瓦剌花费很大,可是这些年大明从瓦剌赚取的收益,不但能够弥补瓦剌之战的花费,同时为大明提供了大量的羊毛布,提供了大量的战马,提供了大量的牲畜,这使得大明士卒有了刚好的装备,更好的战马,更强健的身体。

    朝鲜之战是亏本买卖,那么这个损失就需要从倭国赚回来,这是皇上的意志,也是大明所有臣子的共识。

    作为勋贵的一员,张维贤很清楚,大明的勋贵和勋戚,朝中的官员以及地方的士绅,全都等着这一次倭国之战发财。如果倭国打烂了,那么他们的损失就大了,皇上也会对自己的能力感到不满。

    “既然大家没有其他的意见了,那我开始布置对倭国之战!”

    张维贤目光扫过众人,面容严肃的说道,众人也都严肃了起来,这个时候张维贤说的算。之前的谈话是征求意见,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但是现在是布置作战任务,那么这个就是军令,没人敢拿军令开玩笑。

    “这一次对倭国之后,我们要达成一个战略目标,那就是尽歼倭国的常备军,这一点没有商量。”

    “倭国的军队不能留,这是首要目标,同时对这一次主张侵略朝鲜的倭寇将领全部予以歼灭,他们以丰臣秀吉为首,那么丰臣秀吉就是要最先消灭的。”

第四百二十章 兵进福冈() 
“这一战要扫清倭国所有的反对者,不达到这个目的,绝对不封刀。”

    张维贤掷地有声的说道,同时看向内务府总管李旦:“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商量,唯独这件事情不行,哪怕是把倭国打烂了,一样要打。”

    李旦当然知道这话是对自己说的,李旦可不敢反对,连忙说道:“当然,这是必然的。”

    张维贤是什么人?英国公府的继承人,未来军机处的几把椅子肯定有张维贤的,说不定能做到军机大臣领班的存在。如果是为了公事,李旦还敢说点什么,可是为了战事,李旦不敢说,军中张维贤有绝对的权威。

    轻轻的点了点头,对于李旦的反应,张维贤很满意,这才对!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战术!”张维贤目光从在场的人脸上扫过:“此战本帅准备分为三个阶段来打,第一个阶段是建立稳固的基地。由皇家水师由对马岛出兵,直取倭国福冈,这里是倭国重要的港口。”

    “倭国入侵朝鲜的重要基地就在福冈,拿下福冈之后,大军直取这里,也就是肥前名护屋,这里驻扎了倭寇的援军。”

    张维贤点了两个地方,然后大声的说道:“大军由福冈登陆之后,一战而定九州岛。”

    打倭寇,战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直取如果京都,然后攻打丰臣秀吉的老巢名古屋,这样可以速战速决,然后在回头收拾倭国的残局。另外一个就是分而占领,先打九州,然后在进攻倭国本岛。

    两种策略各有优劣,就看为将者怎么选择,显然张维贤选择了的第二种。

    在张维贤看来,打下九州,大明就有了一个稳固的后方,然后可以慢慢的向倭国推进。到时候国内的商人可以到九州站住脚,一旦大明占据了九州,以大明水师的实力,倭国想要夺岛,根本就是不可能。

    “拿下福冈之后,水师进驻这里!”张维贤在这一次指了一个地方,正是倭国本岛和九州岛隔海相望的那条海峡,它的名字叫做关门海峡,后世著名的马关条约就是在这里签署的,张维贤一眼就盯上了这里。

    一旦皇家水师进驻关门海峡,九州岛就真的被关上门了,九州岛上的倭寇想走也走不了了。

    根据东厂的情报,倭寇在肥前名护屋摆了十万大军,是倭寇准备的援军,如果把这里的倭寇援军也歼灭掉,那事情可就好办多了。在这里集结的大军其实主要是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政宗他们几个人了。

    “戚金,俞咨皋,水师攻占福冈,没有问题吧?”张维贤看着两个人之后开口问道。

    戚金和俞咨皋同时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大帅放心,肯定没问题。”

    张维贤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了李如松和曹文诏:“拿下福冈之后就看你们的了,大军直扑肥前名护屋,这一战不但要打的漂亮,而且还要打的速度,不容有失。”

    听到张维贤的安排,李旦神情有些复杂,有些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