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军分三路进入朝鲜作战,朕答应爱卿,三路大军之中,必有一路主帅为爱卿,必有一路为辽东军,到时候爱卿可别让朕失望。”
李成梁连忙跪倒在地上,大声的说道:“陛下放心,如果臣打不好这一仗,臣提头来见!”
再一次伸手将李成梁搀扶了起来,朱翊钧笑着说道:“别动不动就提头来见,朕要你的脑袋做什么,做夜壶朕都嫌大。”
“好好打,这一战关乎大明的军威,关乎朕的声望。”
“朕可是把为朝鲜报仇的话都说出去了,要是打不赢,朕的脸也没处放。”
主辱臣死,这一点是这个时代的道德标准,李成梁听到朱翊钧这么说,面容严肃的说道:“陛下放心,臣和辽东将士必然不会让陛下失望!”
朱翊钧点了点头:“爱卿回去准备吧!”
“是,陛下!”李成梁躬身之后,转身向着外面走了出去。
义州,是朝鲜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后世更有名的是新义州,新义州只是位于平安北道的小村子。
抗日战争时期,入侵朝鲜的日本军队,为了便利以铁路掠夺中国东北部的资源,把平安北道的行政中心由义州搬迁至此村,并改名为新义州。
新义州和丹东仅仅隔了一条鸭绿江,但是现在的义州距离鸭绿江也没多远。
大明的使者从沈阳出发,快马赶奔鸭绿江边,这里早就有船在等候了。到了鸭绿江,使者就上了船,然后渡过鸭绿江进入了朝鲜。
义州城中,李昖这两天可以说是食不甘味,寝不安眠。
自从倭寇入侵以来,李昖就没睡好过,也没吃好过,先是从汉城狂奔到平壤,然后又从平壤狂奔到开城,又从开城到狂奔到义州。
一路狂奔,一路逃,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是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了。
在往后撤,那就是大明的领土了,虽然自己是朝鲜国王,可是也不能轻易的进入大明啊!使臣派出去了一波一波,可是却什么消息都没传回来。
“殿下,殿下,使臣回来了!”领议政柳成龙从外面快步的走了进来,见到李昖之后,脸上全都是喜色:“殿下,使臣回来了!”
李昖一下子就从王座上站了起来,激动的说道:“使臣回来了?”
“是,殿下,回来了!”柳成龙连忙说道:“不但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大明的使臣,大明的皇帝陛下就在辽东,就在沈阳。”
“本王整理一下,马上出去迎接上使!”李昖这个时候是什么都顾不得了,恨不得马上见到大明的使者。
柳成龙却连忙拦住了李昖:“殿下,殿下,您是君,大明使臣是臣,殿下怎么可以出迎?右议政已经带着人去迎接了。”
听了柳成龙的话,李昖一摆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计较这些!”
换了衣服,李昖很快就来到了外面,此时大明的使臣已经从外面进来了。来的两个人,一个一身太监服色,很年轻。
另外一个则是一身绯红色的官袍,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
“大明礼部尚书沈鲤见过殿下!”中年男子站在最前面,对着李昖躬身行礼道。
李昖连忙道:“免礼,免礼!”说完没等沈鲤在开口,李昖已经迫不及待的问道:“陛下可派兵来了?”
沈鲤顿时一脸的尴尬,转头看了一眼身边的太监王安,开口说道:“殿下,这位是司礼监太监王安王公公,这一次他带来了陛下的圣旨。”
听到这话,李昖也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准备接旨!”
朝鲜的文武大臣全都跪了下来,而李昖则是在前面躬身行礼,这也是李昖的特权了。王安走到前面,展开圣旨,清了清嗓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倭寇进犯朝鲜,战事日紧,倭寇残暴,朝鲜上下深受其害。大明朝鲜父子之国,朕自然不会坐视朝鲜遭受倭寇荼毒。”
“朕已经调遣人马,大军不日即赴朝鲜,清缴倭寇,朝鲜上下安心等待即可,钦赐!”
圣旨宣读完,李昖连忙双手接过圣旨,恭敬的道:“臣接旨!”
等到李昖站起身子,王安笑着说道:“殿下,皇爷还有几句话要奴婢和殿下说!”
李昖连忙道:“公公请讲!”
“皇爷说朝鲜乃大明藩属国,对大明尊敬有加,大明绝不会坐视倭寇霍乱朝鲜。不过使臣言以朝鲜内附大明换取大明出兵,这话是对大明对皇爷的大不敬。”
“今后如果再有敢言以内附换取大明出兵者,斩!”
听到这话,李昖心里面很感动,但是却很尴尬。因为内附这话是他说的,朝鲜的臣子也没胆子说这话,李松现在是吓的够呛。
大明要是不出兵,朝鲜肯定挡不住倭寇,那样一来朝鲜就亡国了。
亡国之君是什么?内附大明,自己至少能捞一个王爷当当,那能一样吗?这笔账李昖算的很清楚,他又不傻。现在听到王安的话,李昖眼圈发红的道:“陛下之恩,小王感激涕零。”
王安笑着说道:“感激的话,殿下可以去向皇爷说,皇爷现在就在沈阳行宫。皇爷说了,邀请殿下前往沈阳行宫。”
说道这里,王安转过头,看向了下面的朝鲜臣子,大声的说道:“皇爷说了,要让殿下和朝鲜的臣子看着,看着大明是怎么为朝鲜报仇雪恨的。”
李昖顿时大喜,连忙说道:“陛下邀我去沈阳?”
不由得李昖不高兴,在义州城内,李昖一样没安全感,谁知道倭寇什么时候打过来。去沈阳就不一样,那里可是安全的很啊!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党争()
李昖根本就没考虑其他的,去沈阳好啊!
至于大明会不会对朝鲜不利,会不会对自己这个朝鲜王不利,李昖根本就没考虑过。送走了大明的使臣,李昖立刻就让人收拾东西准备去沈阳。
对于朝鲜的君臣来说,这事干的太熟练了,一点难度都没有。
内廷之中,李昖将跟随自己的臣子全都叫到了身边,然后把见到了朱翊钧的使臣柳东升给找来了,详细的询问了他到大明的经历。
在得知朱翊钧已经开始调遣人马之后,李昖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殿下,此事怕是有不妥啊!”正说的高兴,下面就有人开口了,正是左议政尹斗寿,他的表情非常的严肃,整个人都透着一股担心。
尹斗寿,朝鲜西人党大佬,与现在的领议政柳成龙非常的不对付。
柳成龙乃是尹斗寿的头号政敌,这一次柳成龙任领议政,儿子刘东升出使大明,立下了大功,西人党的尹斗寿顿时就感觉到了危机。
不管如何,这个时候得开口说点什么,得做点什么。
朝鲜君臣的目光全都看向了左议政尹斗寿,想看这位左议政说些什么。事实上尹斗寿一开口,领议政柳成龙的脸色就变得很不好看。
“殿下,虽然倭寇来势汹汹,可是大明也不用如此积极吧?”
“大明在辽东就有十万精兵,现在又调遣京营十万大军,又调遣水师,这么多的人马,大明怕是不光想救朝鲜吧?”
“如果大明想救朝鲜,想要赶走倭寇,臣以为辽东军足够了。”
尹斗寿的话引起了不少人的沉思,见到这个效果,尹斗寿顿时满意了,继续说道:“怕是大明有吞并朝鲜之心吧?如果明军进入朝鲜不走,咱们岂不是引狼入室了?”
“如此多的大明军队进入朝鲜,那么粮草怎么办?咱们朝鲜也拿不出来这么多的粮草啊!”
李昖看了柳成龙,见他没有说话的意思,又看了一眼尹斗寿,缓缓的开口问道:“那卿以为此事该如何去做?总不能不让大明出兵吧?”
听了李昖的话,尹斗寿顿时摆出了一副胸有成竹的架势。
“殿下,臣以为大明出兵多少,应该由咱们朝鲜来定。咱们邀请明军,来多少应该咱们说的算,毕竟咱们要提供粮草的。”
“这样一来,咱们就可以控制大明进入朝鲜的军队数量,可以预防大明军队进入朝鲜之后不走。”
“同时,大明进入朝鲜的军队,应该由咱们指挥,配合咱们作战!”
尹斗寿说完之后便不再开口了,捋着胡子做高人状。事实上尹斗寿也知道自己说的事情基本上不可能实现,大明绝对不可能同意。
倭寇势大,大明既然出兵要打,自然要保证全胜。
朝鲜让大明少出兵,打输了怎么办?那岂不是拿大明士卒的生命开玩笑,大明的皇帝怎么可能同意。至于说听朝鲜的指挥,那就更是一个笑话了。
明朝的将军那都是悍将,怎么可能会听朝鲜的。
朝鲜一个月,三都守失,八道瓦解,打出这样的战绩,大明的将军能听朝鲜的才有鬼。尹斗寿这么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挖坑。
这个大坑是挖给领议政柳成龙的,他还一定得跳。
现在的情况是柳成龙是领议政,这件事情必须得他拿主意,朝鲜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必须请大明出兵,而且大明的皇帝已经答应了。
大军调动也已经开始了,这个时候朝鲜不敢拒绝大明的出兵。
那样一来,面对的不光是倭寇,还有大明皇帝的怒火。出使大明的还是柳成龙的儿子柳东升,所以无论如何,柳成龙都要支持大明大军进入朝鲜。
尹斗寿虽然没法阻止大明大军进入朝鲜,他的目地也不是这个,而是一旦战后大明军队不走,那么柳成龙必须要为这件事情负责。
如果大明军队走了,自己还可以用粮草损失太多来攻击柳成龙,反正怎么样柳成龙都跳不出去这个坑。尹斗寿在这个时候提出这些问题,不可谓不毒辣。
如果真的是一心为国,那为什么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在这个时候说?
柳成龙作为东人党的领袖,自然也不白给,尹斗寿一开口说,柳成龙就知道这个老家伙没放好屁。看了一眼尹斗寿,柳成龙眼睛微眯。
下面西人党的人自然要听自己家大佬的招呼,于是全都赞同起了尹斗寿的话。
李昖看到这一幕,一个头两个大,他本来就不是英明神武的人,乍一听觉得尹斗寿说的话还有道理,可是有觉得不妥,于是转头看向了柳成龙:“领议政,你觉得左议政之言如何?”
看了一眼尹斗寿,柳成龙淡淡的说道:“不如将事情交给左议政负责?由左议政去和大明谈?相信以左议政的能力,必然能够让大明按照朝鲜的想法出兵,同时让明军听从咱们的指挥。”
“不过我有一句话要说,即便倭寇没来,大明要在朝鲜驻兵,咱们怎么做?”
“打完了,明军如果不走,咱们怎么做?派兵打出去?与大明开战?”
柳成龙的话说的很明白,你尹斗寿牛逼,你去谈。得罪大明的事情让我干,我才没那么傻,朝鲜的国王没有大名的同意连登上王位都做不到,何况你一个臣子?
让大明皇帝不高兴了,谁都白搭,你这个官也就不用做了。
柳成龙也在给尹斗寿挖坑,你去吧!看大明不收拾你。
至于后面的话,柳成龙是说给李昖听得,醒醒吧!这个时候了,居然还拿自己当回事,你都要亡国了。即便倭寇没来,大明要强干你,你能怎么样?
李昖一听柳成龙的话,点了点头:“左议政,要不你去谈吧?”
尹斗寿也不傻,他也不是二货,真要去了,那肯定会触怒大明的皇帝。到时候说不定用一个离间大明和朝鲜的关系的罪名就把自己给砍了。
“陛下,当务之急还是去沈阳,到了沈阳看看大明是何态度,咱们在做谋划也不迟啊!”尹斗寿直接把话拿回来了,丢脸也比丢命强。
第三百八十三章 复先祖荣光()
朝鲜上下达成了一致,收拾东西就简单了,两天之后朝鲜王李昖就出发了,带着自己的大臣直奔沈阳,去面见大明皇帝朱翊钧了。
在这时候,大明的军队也开始了集结。
第一个反应过来的自然是辽东的将士,他们每个人都非常的兴奋,这一次大战开始赚钱的好买卖。他们从骨子里面看不起倭寇,还能有土蛮能打?
第二个反应过来的则是蓟辽提督刘綎。
这位在打科尔沁立下大功的承德伯,一听到要去朝鲜打倭寇,而且还是要大打,哪里还坐得住。一心想要封侯的刘綎,直接就上书给朱翊钧。
内容也很简单,那就是请战,蓟辽上下官军全都整军待发,准备为陛下一战。
刘綎甚至还抨击了一番京营东大营,距离这么远,到辽东岂不是劳师远征?咱们蓟辽大军距离近,集结方便,直接就出兵就完了。
朱翊钧对此不置可否,直接回复了刘綎,打仗的日子在后面。
京营的东大营此时也是战意沸腾,一听到调兵的圣旨,兴奋的嗷嗷叫。同样是京营,人家东大营先打瓦剌,后打科尔沁和朵颜三部,那赚的是盆满锅满的。
整天趾高气昂的,甚至鄙视东大营,说他们都是没上过战场的兵雏子。
这都不能忍,这一次终于有了机会了,那还不得发狠的打啊!
东大营的那些将军和从讲武堂出来的年轻人,早就憋坏了。说好的马上封侯,这都没机会上战场,同期从讲武堂出来的,都是同学,西大营的那都封爵了。
男爵子爵,甚至都有伯爵了,这能忍?
这一次有了参战的机会,那必须的去,而且得好好打。同时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开始了,平日里就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看谁都不如自己,到了这个时候,更是斗志昂扬,谁都不认输。
大军开拔之后,一路直奔辽东,这一次统帅西大营的乃是英国公世子张维贤。
张溶死后,张维贤给爷爷守孝,但是将门也不用守孝三年,守孝期一过,张维贤就被任命为京营东大营提督,这一次带兵出朝鲜。
谁都能看得出来,张维贤深得皇上宠信,而且个人能力也极强,东大营上下倒也信服。
夜晚,大营之中。
巡营之后,几位指挥使就聚到了一起闲聊,他们都是皇家讲武堂出来的,彼此之间虽然斗气争胜,但是感情也还是很好的。
火焰不断的燃烧,呼呼作响,几个人坐在火堆的旁边,火光映照着他们年轻的脸。
“这一次去朝鲜,我肯定是要立大功的,侯爵就不想了,但是伯爵还是可以想一想的,我现在是保子争伯,到时候咱可是爵一代,不和你们这些勋勋贵为武。”
一个年轻人脸上带着期盼,语气之中三分嫌弃,七分揶揄的说道。
“曹文诏,你这土包子大言不惭,你这样的还伯爵,我看能得一个男爵就不错了。”话音刚落,另外一个年轻人就反驳道。
“咱们世袭勋贵,将门虎子,这一次去朝鲜,那肯定是大展神威。”
“趁着现在我们还看得起你,还不赶快倒头下拜,等到我们发达了,也要提拔你一下!”
听到他的话,周围几个人连连点头:“就是,就是!”
与西大营不同,东大营更多是大明的勋贵之后,也基本上都是皇家讲武堂出身。说话的这个人不是别人,乃是怀远侯府嫡系常明良。
如果不出意外,未来怀远侯的爵位就是他的了。
怀远侯,祖上是大开国功臣常遇春,只不过之前被夺了爵位,后来复爵的时候才被摄封了怀远侯,这些年势头很好,现在的怀远侯做了南京守备,也是军方实权派大佬。
在常明良的身侧,坐着一个黑脸汉子,他叫李宗城,父亲乃是临淮侯李言恭。
祖上是曹国公李文忠,因为李景隆的事情被罢了官,后来复爵临淮侯,现在的势头也不错。在李宗城的身边还有一个年轻人,比起李宗城,他长得就要白净多了。
他叫邓绍煜,他的父亲是定远侯,祖上是卫国公邓愈。
邓绍煜的身边还有一个人,身材高大,胳膊粗壮,这个人叫汤之诰,父亲是灵璧侯,祖山是信国公汤和,周围还有不少人,基本上都是勋贵子弟。
“到了战场上凭借的是本事,这一次让你们看看我的本事。”
曹文诏也不是没帮手,在他的身侧,一个低矮的壮汉开口说道:“在讲武堂的时候你们就不是我的对手,这一次你们依旧不是我的对手。”
“贺人龙,战场又不是比武,你能打有什么用?”邓绍煜冷哼了一声说道。
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张维贤眺望着火堆这边,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看了一眼站在身边的年轻人,笑着说道:“这种感觉真好!”
年轻人也笑了笑,然后说道:“希望此战之后,大家都有所得!”
这个年轻人一身文官打扮,但是他也是将门出身,乃是泰宁侯府的少侯爷,名叫陈闻礼。泰宁侯府一脉,是以武转文最成功的一支勋贵。
此时的陈闻礼乃是军机处的随军行走,负责大军的功劳统计以及粮草军械。
“陛下对勋贵是有感情的!”张维贤缓缓的开口说道:“自从皇家讲武堂设立之后,勋贵子弟和恩荫子弟得以入学,出来之后又得以重用,是我们这些勋贵子弟的福气。”
陈闻礼看着张维贤,笑着问道:“带着这些勋贵子弟上战场,你压力不小吧?”
看了一眼陈闻礼,张维贤笑着说道:“此战若胜,勋贵声势大振,此战若败,我就是勋贵的罪人,压力当然是有的。”
“可是我对他们有信心,皇家讲武堂虽然宽进,但是严出。”
“能够通过皇家讲武堂的肄业考试,那就证明他们都是合格的。虽然没上过战场,可是打几次就好了,谁都有第一次不是?”
“再说了,京营的西大营那可是戚家军的底子,当初从蓟辽抽调的戚家军老卒,全都在西大营,这可都是戚大帅练出来的兵,我有信心!”
陈闻礼顿时就笑了:“你有信心就好,我知道皇家讲武堂里面有复先祖荣光的说法,这一次我也想看看他们是喊一喊,还是真的愿意去做,这应该也是陛下想看的。”
第三百八十五章 十岁的小女孩要入宫()
朱翊钧再一次满意的点头,自己要的就是朝鲜的态度,至于其他的,根本不重要。怎么打,如何打,派多少人打,这都是朱翊钧的事情,他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