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翊钧信任张居正,知道他有理想,想变法,想青史留名,不然他也不会花巨额财产贿赂冯保,以求他不给捣乱。想到这里,朱翊钧看向了冯保,这货还真是一个祸害。

    不过说起来,张居正长得可是比高拱帅多了,身材高大,皮肤白皙,想到这里,朱翊钧转头看向了自己的老妈,野史可是说这两个人有一腿啊!

第四章 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 
虽然不知道这事情的真假,但是朱翊钧是没看出来有什么不同寻常,坐在上座,朱翊钧听着高拱的长篇大论,有些昏昏欲睡,强忍着不让自己睡着。

    此时此刻,朱翊钧有了一种后世上课的感觉,本来还不困,也不想睡觉,可是老师一讲课,那立马就能睡着。

    实在是没办法,朱翊钧只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张居正的身上去了。这里的这些人之中,朱翊钧感兴趣的,也就只有张居正。

    虽然他的不利言论很多,但是朱翊钧觉得大部分应该是泼脏水。

    不说我大清给泼的脏水,单单是那些文人就要了命了,这些人没底线,什么脏水都敢泼,绝对比得上后世的小报,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改革者被泼脏水,历史上多了去了,雍正那么狠的皇帝,一样被人泼了一大堆脏水。

    对于张居正的改革,朱翊钧是抱着支持的态度的,正好为自己以后的改革打下基础,得罪人的事情还不容自己干。皇上找人做事,然后卸磨杀驴,那才是用人之道。

    秦朝的商鞅,被五马分尸,那也是为了安抚被改革者的情绪,但是新法却没被废除。

    作为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武则天这一手玩的最熟,废王立武的时候重用许敬宗李义府之流。人品不人品的不重要,能咬人就行了,这一点很关键。

    武则天坐上了皇后之后,为了平息怒火,直接放弃了李义府和许敬宗。

    等到自己想要独揽大权的时候,武则天有启用了周兴和来俊臣,上演了请君入瓮的好戏。周兴和来俊臣的下场也和他们的前辈一样,死的很惨。

    明朝的东厂和锦衣卫就是这样的作用,作为皇帝的爪牙,干的就是酷吏的活,最后被杀掉平息怒火。

    皇上都把自己的狗杀掉了,你们还想怎么样?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乾隆那么厉害的皇帝,依旧养着和野押瞳|利用了一个底掉。活着的时候伺候自己,死了还被自己儿子杀了立威,收买人心,巨额家产还填充了自己儿子的国库。

    可以说乾隆这份遗产留的,帝王心思彰显无疑。

    通过这些事情,朱翊钧清楚的知道,皇帝和大臣之间一定要有一个缓冲,皇帝亲自上阵是不行的。改革可是得罪人的事情,张居正在前正合适。

    想到这里,朱翊钧转头看了一眼冯保,这货好像不用干掉啊!

    冯保喜欢钱,那是出了名的,还喜欢文玩古董,清明上河图就在他的手里面。把冯保当和牛俸貌还恕?銮曳氡;共蝗绾瞳|,太监的地位哪比得上大臣。

    明朝位高权重的太监多了,从王植刘瑾到魏忠贤,哪一个不是声威赫赫,最后如何?

    皇上一翻脸,立马完蛋,足以证明一件事情,那就是太监的权力来自皇帝。

    高拱他们说的热闹,朱翊钧也听的十分认真,脸上的小表情很严肃,这让高拱更来了兴致,说的是口若悬河,吐沫星子横飞。其实朱翊钧根本没在听,而是琢磨着怎么转变立场。

    因势利导,见缝插针,这才是上上之策,朱翊钧不断的调整策略,同时也不断的检讨自己。

    比起干掉冯保,让自己的老妈不高兴,朱翊钧觉得后面的办法好多了,比起前面的办法,简直就蠢到爆。冯保贪污再多的钱又怎么样?一刀切下去,还不是全都是自己的。

    自己现在是皇帝,思想要转变,要有“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的想法,不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啊!

    这边朱翊钧琢磨着怎么在后面玩阴的,那边高拱终于说完了,脸色有些发红,有些喘,显然是说得激动了。朱翊钧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早就已经听得不耐烦了,怪不得高拱你不得宠。

    自己的老妈是什么人?那是泥瓦匠的女儿,大字不识一箩筐,什么子曰诗云君子仁义,根本不懂好吧!

    你说这么一大堆,又是引经据典,又是对仗工整的,朱翊钧觉得自己的老妈根本没听进去。

    自己的姥爷武清伯李伟是什么人?那是一位泥瓦匠啊!因为在家乡生活不下了,跑到京城,可是到了京城依旧混不下去,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卖了。

    说卖了或许有些不妥,应该是送进了裕王府做宫女,当然,自己老妈很漂亮就是了,不然也进不了裕王府。

    十五岁进了裕王府,直接被老爹给宠幸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老妈肚子争气,一举得男,为还没有儿子的老爹生下了自己,也一举垫定了自己的位置。

    一个泥瓦匠的女儿,你指望她跟上高拱的节奏,快别闹了。

    果然,高拱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大堆,李氏只是说了一句话:“准奏,一切就按照高阁老所奏行事吧!”说完也不给高拱机会,直接说道:“还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吗?”

    态度很明显,这件事情就这样了,不用再说了,没别的事情,你就撤吧!

    高拱神情略微有些尴尬,连忙躬身道:“臣等告退!”

    看着高拱等人离开,朱翊钧差点没笑出声,见到自己的母亲看过来,朱翊钧依旧正襟危坐。朱翊钧可不想挨骂,装乖宝宝才是正道,熊孩子没前途。

    李氏见他们都走了,也跟着松了一口气,伸手摸了摸朱翊钧的脑袋:“皇儿,你马上就是皇帝了,要好好的治理这个天下啊!”

    “母妃,你放心,孩儿一定会做一个明君的!”

    这种时候,当然要表现出雄心壮志,老妈听了肯定很开心。

    母慈子孝的一幕进行的很顺利,偏偏有人出来搅局,这个人就是冯保。只见这家伙哭丧着脸,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一副伤心欲绝的模样,不知道还以为死了爹了。

    “冯大伴,这是怎么了?”李氏看着冯保,脸色一变,急忙问道。

    作为裕王府的老人,冯保深的李氏信任和喜欢,毕竟这么多太监里面,不给自己老公弄药找女人的,也就是冯保了。见到冯保这个模样,李氏自然很是担心。

第五章 倒冯运动() 
“太子懂事有志气,老奴为先帝贺,为娘娘贺,为太子殿下贺!”冯保趴在地上,一边哭,一边喜悦的说道。

    朱翊钧看着冯保,你这是喜极而泣?你这绝对是死了爹了!

    李氏却非常的高兴,笑着说道:“大伴快起来,皇儿还小,以后还要你们这些老人尽心辅佐才是。

    “娘娘放心,老奴一定肝脑涂地。”冯保一边哭着,一边诅咒发誓。

    朱翊钧不说话,他知道自己还有几天就要登基了,在登基之前,尽量不说不做。唐朝有一个皇帝名叫李忱,是唐宪宗庶出的儿子,其母郑氏只是一名卑微的宫女。

    由于庶出和母亲的身份原因,李忱注定当不了皇帝。后虽被封为光王,却在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孤独成长。

    他从小就郁郁寡欢、呆滞木讷,与其他亲王群居往往终日不发一言。在宫中多数人都讥笑李忱呆笨,等到他侄子继位,就准备弄死他这个叔叔。

    可怜的宣宗被人抓进了永巷,类似于关闭犯人的囚室,当然没有一丝自由,又是钦点的要犯。

    几天后,又被人扔进了厕所,当时皇帝李炎身边有个太监叫仇公武看着宣宗很可怜,便动了恻隐之心,假意说要杀死宣宗,可却暗度陈仓,从此傻王消失了,暂时远离了纷争的宫廷内斗。

    结果侄子皇帝李炎死了,太监弄权,觉得需要一个好控制的皇帝,选择了宣宗为帝。

    不想李忱上台,立刻大刀阔斧,不仅免去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丞相李德裕的权利,而且将其党羽都贬出朝廷,对太监们也做了相应的处理,自此大家才明白,原来这个人才真是韬光隐晦的高手,可惜晚了,再见到皇帝是无不毕恭毕敬。

    从此唐王朝又开始走进了一个新的盛世,历史叫做“大中之治”,而唐宣宗又被人称为小太宗。

    朱翊钧觉得自己应该以这位唐宣宗为榜样,这家伙装傻装了几十年,被人各种嘲笑挖苦都混不在意。自己有很多的时间,暗地里面发展自己想要发展的一切,毕竟自己还是皇帝来着。

    等到张居正死掉,自己亲政,那才是自己大展拳脚的时候。

    夜幕初临,内阁首辅大学士高拱的府邸,高拱坐在主位上,手中端着一杯茶,轻轻的喝了一口。此时的高拱红脸膛上表情凝重,看了一眼旁边的另外一个顾命大臣高仪,笑着说道:“今日找你来,是有一些事情要商量。”

    高拱作为隆庆皇帝的老师,也是隆庆皇帝最信任的人,比起其他内阁大学士权威更重。

    听到高拱的话,高仪连忙说道:“不知道相爷有何吩咐?”

    虽然明代不设宰相,但是内阁首辅依旧有宰相的职权,尤其是发展到现在,可以说没有宰相之名,但是已经有宰相之实了。加上高拱是顾命大臣,自然权力更重。

    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了共识,在将来的一段时间内,朝堂上肯定是高拱说得算了。

    听了高仪的称呼,高拱大笑,这一声相爷叫的他心情大好。将茶杯放下,笑着说道:“我觉得我们应该驱逐冯保了,自古宦官祸国,我观冯保此人,心术不正啊!”

    高仪心里面咯噔一下,脸色就略微有些不变化,这就等不及了?

    对于高拱来说,稳固自己的权势,树立自己的威势,当然是第一要务。如何做到,自古杀鸡儆猴就是最好的办法,只不过高拱选择的这只鸡有些大啊!

    冯保是什么人?那可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东厂,你想弄死他,谈何容易?

    不过高仪也知道,高拱和冯保的间隙由来已久了,在隆庆皇帝登基之后,论功行赏,太监尤甚。原本冯保有资格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可是高拱不同意。

    作为隆庆皇帝最信任的人,高拱的话,隆庆皇帝可以说言听计从。

    隆庆皇帝就停了高拱的,让高拱举荐的陈洪做了司礼监的掌印太监,等到陈洪被冯保弄下去,高拱又举荐了孟冲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再次被按了下去。

    冯保被高拱弄成了千年老二,就是上不去第一,坏人前程如杀人父母,冯保能不恨高拱?

    隆庆皇帝死后,遗诏冯保接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且提督东厂,位列顾命大臣,高拱一直怀疑这是冯保修改了遗诏。只不过没证据,暂时不了了之。

    到了这个时候,高拱自然想着把冯保弄下去,不然高拱的麻烦就大了。

    关键是弄倒了冯保,高拱绝对是权倾朝野,以外廷首辅之尊,干掉了内廷的冯保,那内廷还有谁敢和高拱作对?到时候高拱绝对是大明第一人!

    高仪很快就想明白了来龙去脉,心里面琢磨着该怎么办,可是高仪也明白,冯保岂是那么容易弄倒的?

    以前很多例子都证明,皇帝肯定会保住内廷的太监,哪怕是罪大恶极,也要保住。就算是事后弄死,那也是皇上的意思,而不是被外廷逼迫,否则内廷威严荡然无存。

    内廷要是废了,皇上的手脚就等于被砍断了,皇上能接受?

    高仪看了一眼高拱,见他面带笑容,丝毫不以为意,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高仪心里一惊,难道高拱的目的就在此?冯保可是隆庆皇帝身边的老人了,把冯保弄下去,内廷还真就没有人的威望能和高拱掰腕子了。

    陈洪孟冲腾祥之流,基本上都是高拱的应声虫,想到这里,高仪的汗都下来了。

    “相爷,太子还没登基,现在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妥啊?”高仪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有些迟疑的说道。

    “事急从权,等到皇上登基,冯保就会尾大不掉,岂可拖延?”高拱脸一沉,大声的说道。

    高仪叹了一口气,心里面明白,自己是拦不住了,于是便开口说道:“既然相爷如此说了,那就按照相爷的吩咐做!”

    听着高仪这话,高拱缓缓地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如此再好不过,驱逐了冯保,咱们才能一展胸中所学,别忘了咱们为什么为官,也别忘了先帝的嘱托啊!”

第六章 登基为帝() 
外面闹哄哄,朱翊钧这几天倒是非常悠闲,整日里在皇宫里面闲逛。这可是紫禁城,是故宫啊!前世虽然也去过故宫,可是那是去参观。

    不但要买门票,还人山人海,很多地方还不准去,现在这可是自己的地方啊!

    朱翊钧唯一不开心的就是自己不能开传送门,自己要是有传送门,随便从皇宫大内拿点东西回去卖了,那自己就发大财了。在从后世弄点武器,还不横推了这个世界。

    比说别的,搞一批汉阳造老套筒,自己都能横扫了这个世界。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这紫禁城,这故宫,这就是自己家的,或者说这就是自己的!什么叫豪宅,后世京城里面什么三环里,什么别墅,什么四合院,跟这个比起来,全都弱爆了。

    自己现在住的是故宫,故宫懂吗?只不过走一圈下来,倒是挺累的。

    不过这也让朱翊钧有了一个想法,大明皇帝绝对是一个高危职业,登基几年就挂掉的太多了,最短命的,登基一个月就挂掉,太危险了。

    自己需要一个医生,一个王牌医生,还需要一个好身体。

    “冯保,让你办得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坐在最新定制的摇椅上,朱翊钧半躺着,两边一边一个宫女,抱着朱翊钧的大腿按摩。

    冯保站在朱翊钧的身后,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太子马上就要登基了,他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这几天冯保就很兴奋,太子登基之后,自己就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以掌印太监提督东厂,自己也算是权倾朝野了。提督东厂的多是秉笔太监,上面还有一个掌印太监,现在自己以掌印太监的身份提督东厂,谁还敢小看自己?

    小心的伺候着太子,这是必须的,现在可是自己的关键时刻,要是出了什么漏洞,那就不好了。

    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什么要找李御医,但是冯保可不敢怠慢,毕竟这是小事情,找一个御医而已。听了太子问,冯保连忙说道:“回太子殿下,李御医经常行走天下,找起来可能有些麻烦。”

    “不过太子殿下放心,老奴一定将李御医找回来。”

    朱翊钧点了点头,李御医就是李时珍,中医界的大牛,在整个中医历史上,这位都是排名绝对靠前的。嘉靖年间就是太医,只不过看不惯嘉靖炼丹吃药。

    辞掉了御医之后,跑到全国各地学神农,现在估计年岁也不小了,该准备编写《本草纲目》了。

    朱翊钧知道的很清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在他死后三年才刊行天下的,自己可以在他活着的时候就刊行天下,就不信留不住他。

    “那就尽快找!”朱翊钧点了点头,伸手端起旁边的茶水,轻抿了一口。

    “你也知道贵妃娘娘身子弱,这没有一个御医在身边,本宫心里面没底。”说道这里,看了一眼冯保:“再说了,你这身子也不好,等到李御医来了,让他给你好好看看。”

    “身体最重要,有一个好身体,以后才能更好的给本宫办事不是?”

    冯保一听这话,连忙跪倒在地上:“老奴谢太子殿下!”

    朱翊钧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行了,起来吧!别动不动就下跪,年纪也不小了,老胳膊老腿的,别再跪出毛病来!”

    站起身子,朱翊钧眺望了一眼后宫深处,那里住着两个女人,一个是自己的老妈李氏,一个是皇后陈氏。比起老妈这个泥瓦匠出身的贵妃娘娘,那位太后陈氏可要厉害的多了。

    这几天接触下来,朱翊钧有深切的感触,那个现在已经被忽略的女人,绝对是手段高明之人。

    朱翊钧甚至想过,幸亏他没儿子,不然自己就完蛋了。不过陈皇后要是有儿子,估计也上演不了夺嫡之类的事情,毕竟老妈可玩不过她。

    经过祭天祭祖等一系列事情之后,朱翊钧在六月初一这一天,正是登基做了大明朝的皇帝,年号万历。

    后宫,朱翊钧站在台阶上,冯保依旧站在身后,这家伙现在已经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并且提督东厂了,气势很足。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那就是走路都带风。

    回头看了一眼冯保,朱翊钧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冯保估计马上就笑不出来了。

    高拱那边恐怕很快就会对冯保出手了,冯保也会还击,不过这些和朱翊钧的关系都不大。现在的朱翊钧只是一个十岁的孩子,这些轮不到他关心。

    “咱们去娘那里,晚上就去那里吃饭了!”朱翊钧说完之后,自己先迈步走了。

    皇宫大内一片平和,宫外却山雨欲来,朱翊钧登基之后的第二天,都察院的御史曹国安上书弹劾冯保。奏折上写了冯保四条大逆不的罪名。

    什么删改遗照,什么太监祸国,总之是把冯保骂了一个狗血林头。

    奏折上去之后,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京师官场瞬间震荡了起来。

    当然,这还不是结束,曹国安上书的第二天,又有好几个御史言官跟着上了书,全都是弹劾冯保的。又过了一天,吏科给事中张富上书弹劾冯保“四逆六罪”。

    张富上书之后,更多人开始上书弹劾冯保,攻势之猛烈,仿佛直接就要将冯保拍死一样。

    这些事情,朱翊钧自然是知道的,虽然奏折他看不到,但是李氏和陈氏都能看到啊!两个人自然会说这些事情,朱翊钧怎么可能听不到。

    冯保可以说是一日三惊,高拱这是要弄死他啊!

    外廷却依然没有停火的意思,甚至火力越来越猛烈,弹劾冯保的罪名无数,仿佛不杀冯保不足以平民愤,不杀冯保大明就要亡国了。因为新皇登基刚刚安稳下来的局势,再一次动荡了起来。

    高拱府邸,高拱的笑声从书房里面传了出来,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