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历驾到-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皇上就是把这种事情当成得意之作和她说的。

    至于王喜姐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微笑着听着,然后在一边举着双手喊666。王喜姐也知道,皇上这是想和亲近的人分享喜悦。

    放在后世,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说法,那就是嘚瑟。

    项羽都想着衣锦还乡,朱翊钧有这个爱好也就不算什么大事情了。当然了,他也只是和皇后说说,其他人全都不会说。

    王喜姐当然知道这是皇上对自己的信重,她自然不会告诉自己的老爹。

    “爹,你放心吧!”王喜姐笑着说道:“女儿知道怎么做,这宫里面的事情让女儿自己来就行了。倒是咱们王家,您可得看好了。”

    王伟点了点头:“女儿放心,爹知道怎么做。”

    “女儿也不是不顾着娘家,过些日子女儿和陛下说一声,让人给王家找个营生。武清伯府当年做玻璃生意,那可是赚了多少银子。”

    王伟一听女儿这话,心中顿时大定,还是女儿好啊!

    原本王伟不过是一个九品小官,祖籍浙江余姚,也不是什么大户,不然张居正也不会按着王家立威。小门小户,自然谈不上什么富贵。

    女儿做了皇后,又被张居正按在地上摩擦,难受的要命。

    当年赐地的时候,也不过赐地七顷,少的不能在少了。家里面虽然有几家门面,也不过能保证过上富足的生活罢了。

    距离豪富那可是差的远了,京城那些勋贵子弟,哪一个不是豪富之家?

    女儿当了皇后之后,虽然对家里面多有赏赐,可是没有营生终归是不行的。现在听到女儿要找个营生给王家,王伟怎么可能不高兴。

    武清伯府的玻璃产业,多少人眼红啊!

    父女二人又聊了一些家常,永年伯王伟在皇宫里面用了午饭,然后才离开坤宁宫。

    文华殿。

    朱翊钧听着张鲸的汇报,脸上的表情丝毫没有变化。半晌才开口说道:“外面传的倒是挺厉害!”说到这里,朱翊钧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徐文长来了没?”

    这件事情对于朱翊钧来说,只能算是小事,根本就上不得台面。现在朱翊钧关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一件宣传的事情。

    “回皇爷,徐大人在外面!”张鲸点了点头说道。

    “让他进来吧!”朱翊钧淡淡的说道。

    时间不长,徐文长就从外面走了进来,老家伙半个月前娶了那个俏寡妇,正是春分得意马蹄急的时候,朱翊钧也不知道这家伙有没有把自己杀妻的事情告诉那个俏寡妇。

    说起来徐文长也是一个可怜人,一生凄苦。

    这一世倒是不错,得遇明主,国士待遇,现在又娶了俏寡妇,也算是人生完整了。朱翊钧笑着给徐文长赐坐,然后才开口说事情。

    “朕今日找爱卿来,是为了让爱卿给朕写一个话本。”

    朱翊钧直接开口说道。

    徐文长一愣,写话本?这是干什么?

    “太祖皇帝在民间的事迹颇多,朕想把太祖的事迹写成话本,让百姓更加了解太祖皇帝,知道太祖皇帝的丰功伟绩。”

    虽然朱翊钧这么说,可是徐文长何其聪明,怎么会听不出来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家的这位陛下这是要鼓吹大明正统啊!

    可是徐文长心里面还是有些疑惑,这个大明正统好像已经不用鼓吹了吧?咱们大明这么多年了,还用鼓吹正统?不是早就定了吗?

    朱翊钧才不管徐文长怎么想,继续说道:“以先生的文采,想来是没问题的。”说着朱翊钧就把一本册子拿了出来。

    这是朱翊钧制作的大纲,开篇完全借鉴了封神榜。

    为什么朱元璋能够的天下的,他就是天命所归之人。如何反蒙元,如何打陈友谅,如何打张士诚,主要体现朱元璋伟光正的一面。

    手下的大将,朱翊钧也进行了鼓吹。

    让朱翊钧自己想,他是不会的,但是咱们可以借鉴。反正现在《说唐》还没影子,那本书要到清朝才成书。自己先拿过来用,完全没问题。

    徐达,直接套上秦琼的人设,淮西二十四将之首,马踏黄河两岸,锏打九州三十六府一百单八县,镇山东半边天,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双枪大将。

    刘伯温,来,直接上徐茂公的人设。

    反正这就是一本鼓吹马上取功名,大明皇权天授的小说。其中在马上取功名发面,朱翊钧更是下了大力气。情节设定也是跌宕起伏,大大大借鉴了后世的爽文设定。

    徐文长看着自己面前的大纲,震撼的久久说不出话来。

    心里面很憋屈,想说点什么,但是还说不出来,因为这不是做臣子该说的。半晌,憋的脸通红的徐文长开口问道:“请问陛下,此书可有名字?”

    “《皇明英烈传》!”朱翊钧觉得就这个名字合适了。

    事实上历史上大明时期的确有一本明英烈小说,《英烈传》又名《云合奇踪》、《皇明英烈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

    关于作者,旧有郭勋(郭英的后裔)和徐渭两种说法,不过基本上都是假托,估计是怕被报复。原本朱翊钧也想等原作者的,但是现在看来等不了了。

    说不定被自己的小翅膀给扇没了,那就自己写吧!

    有徐渭徐文长这样的大才子,朱翊钧自然不会找别人,让他来写在合适不过了。到时候自己在全天下宣传鼓吹,必然能够大火。

第二百八十五章 套路() 
徐文长无奈的看着朱翊钧,半晌才开口说道:“陛下放心,臣回去就写。”

    朱翊钧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有什么需要朕做的,爱卿但讲无妨。”

    沉吟了半晌,徐文长开口说道:“臣倒是没什么需要陛下做的,非要说有的话,那就请陛下给臣一点时间吧!”

    朱翊钧看着徐文长,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那就多给爱卿一点时间,到年底吧!这还有半年的时间,应该够了吧?”

    “陛下,够了!”徐文长点了点头说道。

    徐文长也看出来了,自家的这位陛下也没指望自己写的有多好,就是市面上的普通话本。随便找个写话本的都能写,只不过陛下是想借自己的名罢了!

    离开了皇宫,徐文长一边走,一边感叹,自己居然也有成为御用文人的一天,当真是世事弄人啊!

    看着徐文长一副垂头丧气的模样离开,朱翊钧那叫一个气,甩了甩袖子,冷哼一声道:“弄得好像被朕强迫一样。”

    接下来的日子,大明的京城进入了一个安稳期。

    朝廷也没什么的大事情发生,三边那边军改进行的如火如荼,张学颜干的很好。西郊也在大建特建,加上修路也需要人,直接导致用工荒。

    那些招工的人,天天走乡串巷的去拉人。

    银币兑换这边也稳定了下来,基本上皇家钱庄这边,每天就十万两银币的往出换,多了就没有了。这就导致了银币黑市的大发展,短时间内已经极度兴盛了。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何家已经散出去五百多万两银币了。换出了七百多万两白银,这些白银倒是没被囤积着,而是被拉走铸造银币去了。

    据说朝廷已经准备在整个北方实行新币制了,北六省过完年就开始。

    南七省,最迟也就在坚持一年,然后朝廷就会全面以银币取代银子。同时朝廷规定了民间不准私铸,凡是私自铸币的,一律满门抄斩。

    何晟铭站在自己家的门口,笑着迎接自己的老爹。

    与上一次不同,现在的何晟铭身上的气度可是大不同了,成熟了很多。这些日子在顺天府经营兑换白银的买卖,接触的也是什么人都有,让何晟铭成长了不少。

    何明礼从车上走下来,看着儿子,笑着说道:“好好!”

    父子二人一起进了屋子,何明礼笑着说道:“三个月了,终于完成了!”

    何晟铭将茶水递给了自己的老爹,笑着说道:“父亲辛苦了!”

    “你在京城怎么样?”何明礼看着自己的儿子,笑着问道。

    “京城这边倒是没什么问题,有宫里面的支持,加上之前那个流言,倒是让不少人对咱们客气了。”何晟铭感叹道:“宫里还真是大气啊!”

    同时何晟铭心里面也为自己惭愧,自己当初还怀疑过宫里面会拿自己家顶罪。

    现在看来,宫里面是真的要用自己家,甚至不惜放出了皇上看上了自己妹妹这样的流言,无论是何晟铭还是何明礼都知道这是宫里的善意。

    宫里面可以说仁至义尽了,如果你们在办不好差事,那就不好说话了。

    所以这三个月父子二人忙得是不亦乐乎,何明礼终于见到了李旦的使者,并且跟他们完成了第一笔交易。十几种商品的交易,何明礼直接开出了高价。

    同时与李旦敲定了第二次交易,这一次李旦将会在给何明礼运送一百二十艘船的货物。

    其中包括粮食皮兽筋药材等等,何明礼将会以一半白银一半货物的行事进行支付。这一笔买卖,价值三百七十万两,绝对的大手笔。

    何家以前从来没有做过这么大的买卖,可是现在却觉得还可以做。

    何明礼绝对忘不了自己面对李旦使者时候的态度,要,有多少要多少,你们能运来多少要多少。价格好商量,市价上浮三成,没问题。

    那种挥斥方遒的感觉,真的是太爽了。

    第一批货价值三十万两,自己已经交给内务府了,下一批三百八十万两的大交易,那就要等到年底了,现在是没戏了。

    “爹,咱们下一步怎么办?”何晟铭看着自己的老爹,迟疑的问道。

    “咱们和李旦那边的交易已经敲定了,这是咱们今年最后一笔交易了。”何明礼面容严肃的说道:“咱们接下来有两件事情要做。”

    “第一件事情就是货物,内务府那边提供的货物可还没到位。”

    “第二就是你妹妹入宫的事情,我已经派人去接你的妹妹了。”

    “第三件事情就是开港的事情,明年年初,争取开港,你让人把消息放出去,何家之所以能够有银币兑换,不是因为你妹妹的关系。”

    “而是因为咱们何家做海贸,与李旦一笔买卖三百八十万两的货物,卖给内务府是四百五十万银币,净赚七十万银币。”

    “三百八十万两的货款,其实只花费了二百七十万银币,卖货赚的钱,加上海贸的钱,这一笔,咱们何家净赚一百八十万银币。”

    这个数字当然是何明礼吹牛逼的,因为这里面有内务府和宫里面的分账。

    可是即便如此,这一百二十艘船的生意做完了,多了不敢说,五十万银币绝对没问题,堪称暴利,宫里面和内务府赚的则要更多。

    朱翊钧的主要是兑换银币能赚个二百多万两,后面就没朱翊钧什么事情了。

    内务府那边则是准备大赚特赚的,比如新推出的产品,其中包括香皂、肥皂、香水、洗发水、牙膏等等物品。一律猪油伺候,这将是内务府的一个支柱产业。

    第二个类别的产品就是酒水,果酒排在首位,提纯猪油的残留物,也就是甘油,可以用来溶解果酒之中的甘宁,使得果酒不在酸臭,而是变得甘甜味美。

    在加上猪油蜡,这也内务府推出的新产品,价格很低,但是很好用。

    朱翊钧让人做成了粗大的大蜡,点燃之后,几天烧不没那种,粗细像炮筒一样。

    这些东西,朱翊钧全都是准备用来出口和售卖的,这里面也有朱翊钧想要为推行养猪做的准备。一旦猪油有了这些作用,那猪肉的价格必然会大涨。

    有利可图就有人养,明年就可以推广养猪了。

    孵蛋场那边已经出了三批鸡雏鸭雏和鹅雏了,卖的很火,因为便宜。没钱都没关心,拿蛋换,基本上三个蛋就能换一个雏。

    瞬间就导致了雏不够用了,出一批就被买空一批。

    等到明年,可以推出鸡鸭鹅换猪崽,一头猪崽换十只鸡或者八只鸭。家当就是这么攒起来的,一环套一环,绵绵不绝。

    以银币为切入点,北方港口为突破点,特色商品为吸引点,一套一套的组合拳打过去,朱翊钧相信绝对能把不少人给打蒙了。

    紫禁城,文华殿。

    朱翊钧站在大殿里面,看了一眼张鲸,然后说道:“何家那边已经把消息放出去了?”

    “回皇爷,已经放出去了!”张鲸连忙躬身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然后笑着说道:“这个何家倒是有些意思,不贪心,是一个好品德。”

    张鲸可知道何家赚了多少,还贪心?在贪心就把自己的脑袋给贪进去了。何家的何明礼也不傻,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

    “何家的闺女你派人去看了吗?”朱翊钧看了一眼张鲸,再一次开口问道。

    虽然这一次选美基本上就是一次利益拉拢,可是朱翊钧还是很在乎对方的长相的。如果真的长得丑,那也的娶啊!

    “回皇爷,已经派了宫里的人去看了,说是长相和礼仪都很好。”张鲸连忙答道。

    朱翊钧点了点头,随后说道:“选美开始准备吧!这一次主要从内务府一系的商人之中开始选拔,山西陕西那边也要照顾。”

    张鲸连忙点头:“奴婢明白!”

    这一次的选美规模自然不会太大,范围基本上也就是新近崛起的商贾之女。朱翊钧这是摆明了刺激人的。

    一方面刺激这些商人,让他们得到更高的地位,尽量的团结在自己的身边,形成新的利益集团。

    二来刺激老勋贵们,你们得加油了,不然就有人超过你们了。新勋贵虽然身份是勋戚,可是他们的子孙会进入皇家演武堂或者以后的海军学堂。

    虽然不知道质量如何,但是数量多了,总会有几个出色的。

    皇上的婚事从来都不是单纯的亲事,事实上大明的婚事比之以前还要简单的多。换成其他朝代,后宫就是战场,即是妃子们的战场,也是各个家族的战场。

    李治废掉王皇后,打掉萧淑妃,难道真的是因为喜欢武媚娘?快别闹了。

    王皇后是太原王氏,萧淑妃是江南萧家,说白了就是门阀斗争。打倒王皇后,废掉萧淑妃,然后就是扳倒长孙无忌,这都是套路。

    李治唯一没想到的是武则天能当皇帝,即便武则天在专权,在李治看来做到吕后也就到顶了,甚至武则天都做不到吕后的位置。

    这一切都是套路,朱翊钧这一次也是一样,全都是套路。

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 
大明万历十五年发生了很多的事情,不过大部分事情都集中在上半年,到了下半年,基本上就消停了下来,事情也变得没那么多了。

    事实上朱翊钧是故意的,因为上半年做的够多了,下半年才如此的。

    进入九月之后,张维贤从山西回到了京城,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一船一船的货物。全都是从山西拉回来了,全都是毛仿品。

    从毛呢料子到毛线全都有,再到各种各样的地毯,非常非常的多。

    大同那边已经攒了一年多的货物,现在正式开始起运了,各大家族可以说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把银子全都赚到手。

    交割了差事,张维贤在家休息了三天,这才进宫面圣。

    朱翊钧见到风尘仆仆的张维贤,示意他免礼,然后才笑着说道:“看起来沧桑了不少,也壮实了不少,不错,不错,很好。”

    “托陛下洪福!”张维贤连忙说道。

    朱翊钧笑着摆了摆手:“行了,别说这些了,和朕说说山西和陕西的事情吧!”

    张维贤连忙将自己在山西和陕西的事情对朱翊钧讲了一遍,事实上陕西和山西基本上已经没什么大问题了,一切进展的都很顺利。

    倒是张维贤提起了三边的事情,反而多少有些担心。

    三边局势复杂,有很多投降的蒙古将领,在那边军改,难度要大得多。加上面对土蛮青海部,局势很严峻,张维贤多少有些担心。

    朱翊钧倒是不怎么担心,因为土蛮青海部面对的不光是大明。

    在他们的身后是刚刚崛起的莫卧儿帝国,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印度建立的封建专制王朝。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南亚次大陆以及阿富汗等地。

    莫卧儿帝国上层建筑是***,而基础则是印度教。

    帖木儿帝国崩溃后,其皇室后裔巴布尔率军入侵南亚次大陆建立莫卧儿帝国,帝国在其子胡马雍时期曾一度衰落,现在则是莫卧儿帝国崛起的时候。

    反正朱翊钧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去和莫卧儿帝国去刚正面。

    战损大,补给线长,打下来好处又不多,至于地下土地蕴含是有矿藏之类的说法,现在又不能开采,有什么用。等上几十年,自己收拾了北边东边在西进也不迟。

    当然了,这些朱翊钧是不会对张维贤说的。

    青海那边的蒙古诸位为什么老实,一来是明军这个时候还很能打,二来就是因为崛起的莫卧儿帝国,比起大明,莫卧儿帝国更让他们寝食难安。

    倒是经过张维贤的提醒,朱翊钧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能打,可以做点生意啊!

    要知道莫卧儿帝国的地盘可是不小,半个印度加上中亚的一部分,他们的好东西可不少,和他们贸易好像挺不错的,可以打通路上丝绸之路。

    想了一想朱翊钧就打消了这个问题,因为投入太大,收入太小,让民间自己去弄吧!

    比起海贸和殖民,向西利润太小了,不过等到以后倒是可以打过去。

    聊完了西北的事情,朱翊钧便把蓟辽改制的事情告诉了张维贤。比起其他的地方,蓟辽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那里有土蛮,也有养寇自重的李如松,还有野心勃勃的努尔哈赤。

    根据御马监传回来的情报,努尔哈赤已经快要统一建州女真了,最迟也就是明年的事情。

    辽东的大小官员全都对此视而不见,也不知道他们是太喜欢努尔哈赤,还是努尔哈赤演戏演的太好。辽东的局势正在变得复杂,是时候把手伸过去了。

    “在家休息一个月,然后去蓟辽上任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