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碧海侠客传之打鬼子-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临谦道:“大师过誉,我毕竟是俗尘子弟,全仗杀气更盛。大师却是心怀慈悲之念。在下以小人之心对大师君子之腹。虽胜亦是败也。”

    布衣僧人连声道:“惭愧,惭愧……公子虽是世俗子弟却早已看破这胜败之数。枉我身在佛门清修,却生此不该之执念,又差点生了不该之罪恶。”言罢连唱佛号,一脸虔诚之色。

    胡临心想:“这僧人非但武艺高强,而且也精通佛法,习武至此,在落败之时,还能如此坦然。单就这份胸襟,也是个难得的人物。”又开口宽慰那布衣僧人道:“大师何须如此,自古顺流而下易,逆流而上难。”胡临这两句话意思是说:他自己看破胜败之别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那布衣僧人却是逆流直上。境界高下,不言而喻。

    那布衣僧人闻言如见天光,霎时间胸口烦恶之气尽去,这时双臂已有知觉,面露喜色,双手合十又是连唱佛号。

    这时杨贵等人已至擂台上,胡临向那布衣僧人抱拳道:“还未问大师法号,不知如何称呼?”

    那布衣僧人道:“修行之人,诸相皆空,你唤我布衣僧既可。”胡临也知这布衣僧人经此一事,佛法大悟,见性成佛,所谓“顿悟”既是如此。胡临却不知这僧人正是江南禅宗牛头宗的弟子。胡临抱拳作别后转身上台,杨贵赞道:“方才一战,真可说是精妙绝伦。两位俱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招式变换之间,已脱俗理,上合天道,又兼速度,真可叫我等老骨头开眼啊!”

    玄觉双手合十道:“这位小施主了不得啊!”他是佛门弟子,自然看事比旁人淡然许多,此刻也不由出言赞许,那便是言下无虚了。

    公羊平笑道:“前番一别,今日又见,胡临小友,咱们当真是有缘啊!”

    胡临行个后学之礼道:“各位俱是前辈高人,如此赞许,当真是折煞小子。”

    杨贵喊道:“抬上宝刀!”立马有四名大汉抬上了那定海刀。杨贵上前一把扯掉上披的红布。道:“江南夺刀之会,三日之期已过。各路少年英豪,纷纷登台显艺,今人闻之心喜,我江南武林后学,实在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年一辈当推胡临公子为首。”台上一片喝彩之声,纷纷嚷嚷。声音稍歇杨贵又道:“事前早有言明,宝刀赠予英雄。”说罢使一个迎风摆尾,双掌击出,那定海刀平平向胡临飞去。胡临使个扫塌相迎的招式接过宝物,顺势拔刀,一声龙吟之后,定海刀在阳光下炽出一道白虹,几乎令人不敢逼视。杨贵道:“此刻胡临公子便是我江南武林各道的总帅主,应举大旗,偕武林各道共抗倭贼,保我河山。”

    “保我河山,保我河山。”台下数千群豪应声叫道。自古以来男儿护国保民,天经地义。

    “全凭帅主主持大事。”又有人喊道,继而又是一群人跟着喊道。台下叫好声此起彼伏,久久不绝。在吴山之巅,喊声直上云霄。真可谓“欲挽银河仙浪”,东南清海疆。

    杨贵侧身让开道:“帅主请!”他早已暗续真气,这三字在人声嘈杂中稳稳传入众人耳朵。果然众人闻言之后,语音渐低。胡临心道:“护国保民,义所当为。”当下也不推辞,振臂一呼:“众位安静,切听我一言。”果然数千群豪立马安静了下来,都竖起耳朵来听胡临说话。一时间悄无声息,这时如果有一只苍蝇飞过,估计所有人都能听得见。

    希望大家看的开心,过的滋润。

    里面有句词“欲挽银河仙浪“出自南宋大词人辛稼轩的《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本章完)

第45章 军令如山,约法三章() 
只听的胡临道:“护国保民,乃是我辈义所当为之事,断然不能推辞。只是小子才疏学浅,处事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能指教海涵。”胡临言至此处,抱拳朝众人行礼致意。众人齐声应道:“谨遵教诲!”胡临又道:“合我武林各道之力,讨剿贼人本不在话下,只是众人之力合则生,散则灭。又不同孤身一人,因此我武林各道的朋友应当戮力同心,共商大举。”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称是,胡临微顿一下又问道:“我等此次聚众讨贼算不算行军打仗?”

    “自然算得。”有些直爽的汉子已喊道。有些人却不知胡临葫芦里要卖什么药,一时不说话,只是静观其变。

    “自然是行军打仗。”见众人意见不一,杨贵站出来道。听的杨贵如此说,众人倒也没有什么异议。

    胡临道:“好,既然是行军打仗,那就当不得儿戏。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等聚众行事,钱粮自然是第一等要紧之事。”

    众人听罢纷纷嚷嚷,有的点头称是,夸赞胡临有大将之风。有的茫然不解,不知缘何。还有些叫喊道:“怕什么,我出白银三百两……”更有甚者讓道要拿出全部身家。胡临笑道:“此是首件大事,关乎成败。不知那位朋友能担此重任,掌我方钱粮一事。”他真气充沛,这几句话清楚的送到众人耳边。一时间大家又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杨贵上前主动请缨道:“既是头件大事,老朽就略尽绵薄之力。这粮草之事,就交由老朽吧!”

    胡临心想:“听钱叔道杨贵执掌临安杨家府,黑白两道皆有交往,家财万贯。此事他能出面,自然是万无一失。”便道:“有前辈亲自操劳此事,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胡临转身又对众人道:“可曾闻听周亚夫细柳营之事?”群豪之人倒有一半的人不知,倒也有人知道,只是一时不解其意,四下纷纷嚷嚷。胡临又接着道:“念当年亚夫军细柳,备胡人,一日天子至,只见众军披甲带刃,彀弓持满。天子先驱至营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汉天子至此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人持节诏将军:“吾欲入****。”亚夫这才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军令如山由是可见。我等虽不能如此,可欲成大事,当得约法三章!”

    数千群豪平日里都是各霸一方,几时受过约束,听得胡临这后生小子有什么约法三章。心里自然是老大不愿意了。有脾气火爆的已开口骂了起来。杨贵、玄觉、公羊平几人自然知道胡临言之有理,眼见的众人心有不服,杨贵开口道:“公子真乃将才也,深谙行军之道,老朽佩服。”他声音不大不小,正好众人都能听到,不显山不露水,众人都难测他的心思。

    玄觉接着又道:“公子言之有理,不以规矩,难成方圆。”玄觉和尚的声音却与杨贵不同,他声声如雷,阵阵传来,倒像是古寺撞钟。

    公羊平也上前道:“但凭公子吩咐!”胡临闻言心中一暖,朝三人行个谢礼。众人都见的杨贵、玄觉、公羊平几位领袖群伦的人物都答应了,再有异议也不便说了,免得开罪于人。胡临开口道:“我武林各家俱都戒同门相杀,今日大家举我为帅,咱们自然是一家,往日过节暂且放开,从今以后不得轻动刀戈,此是其一。”众人听他说的倒也合情合理,也不反驳,都点头称是。胡临又道:“一杀倭贼,二诛流寇,不惹僧道,不欺妇人幼童,此是其二。”这僧道天下甚众,大德高僧,颇受天子礼待。即使胡临不说这里多半的人也不敢轻易去惹。至于欺辱妇人幼童历来为江湖人物所鄙弃。是以群豪很爽快的答应下来。胡临又道:“这第三也算不得是规矩,小子只盼众位齐心协力,共谋大事。”群豪闻听如此约定,也不束缚手脚,俱都欢喜,对胡临也不禁多了三分好感。

    杨贵道:“今日众位朋友辛苦了,请各自回去,明日晨时,共议大事。”群豪闻言这才缓缓散去,胡临和商柳晨、楚蓁几一行人被安排在杨贵府上的西跨院中,入夜时分,几人聚在院中赏月,商柳晨和叶沅两人破镜重圆,各自欢喜,说说笑笑。楚蓁和楚窈初出远门,不禁想起了远在九嶷山的太祝和一众亲人,难免触景思人,不觉陷入了沉思。李氏兄弟三人听的要去杀倭寇不知怎地总感觉有点开心。胡临却又是另一番心思,他情知众人举他为帅主不过是顺水推舟,方便聚起江湖各路豪杰。多半心有不服,他自幼熟读诗书,也知纸上谈兵,书生误国的故事。这时忧心忡忡,眉宇之间也透露出一种不安。几人各怀心思,谁也不轻易开口说话。这时那厢人影一晃,才惊起了几人。来人却是公羊平,他开口道:“胡临公子可在这里?”

    胡临上前行礼道:“见过公羊先生,小可在此。”

    公羊平笑道:“公子不必客气,我有些私事想问公子。”言罢向楚蓁、商柳晨等人看去,意欲屏退众人。

    胡临自然明白,只是胡临视几人为知己,也不便开口,便道:“先生但说无妨,这几位俱是在下的至交好友。”

    公羊平爽朗的大笑道:“倒是老夫显得小气了,公子莫怪。”

    胡临道:“无妨,先生有事请讲。”

    公羊平道:“我早已听说慕容老弟辞世的消息,只是其中细节尚不知晓,还望公子告之。”

    胡临奇道:“难道府上的人还未向先生禀告此事?”

    公羊平也大吃一惊,问道:“难道公子不知我府上的下人早在金陵江边就惨遭毒手,无一生还。”

    胡临闻言只觉是晴天霹雳,脱口道:“竟有此事?”胡临话说出口便知失言,心中懊悔不已。

    公羊平三缕长髯一吹,阴着脸道:“难不成公子当老朽是来消遣你的?”

    胡临忙道:“先生勿怪,只是在下一时也被惊到了。”

    公羊平道:“此话怎讲?”

    已到了人间四月天,祝各位读者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也希望大家能喜欢我的作品。

    (本章完)

第46章 运筹帷幄,将才初显() 
胡临道:“那****和荒草先生赶到码头,就有一大汉迎上,自称贵府中人。我二人也没疑心,便上船起航往南而去。中途遭遇倭人袭击,我与荒草先生在甲板迎敌,等倭寇退却之后那些人和慕容先生都不见了。只留下了一些衣物。而后我与荒草先生分做两路寻找慕容先生,待我在龙山古寺再见慕容先生之时,他已散手归西。而当时‘王医’谷玉同就在龙山古寺。他也是束手无策这才致慕容先生不幸辞世。”

    公羊平双眉紧锁,问道:“你是说有一伙人扮作我府中下手的样子与你们同行?”

    胡临点头回道:“正是。”

    公羊平道:“多半是那伙贼人杀了我府中下人,再扮作我府中人的样子与你们同行。只是这些人怎知倭寇会在海上来袭,吸引你二人的注意,借机劫走慕容英。”他言下颇有不解之处,愁眉紧锁。

    商柳晨闻言笑道:“这并不难解,多半是倭人与流寇勾结,来打慕容英的主意。”

    公羊平气道:“这些人怎地全不放过慕容英?慕容老弟生平行事,多讲礼节,为人笃厚。又何时惹上这么多仇家!”言罢衣袖一甩,愤愤难平。

    商柳晨问公羊平道:“你素与他相交,你可知他是什么人?”公羊平不知商柳此话何意,一时不答,往商柳晨看去示意询问,商柳晨又接着道:“他乃鲜卑燕国慕容氏后裔。侨居江南已有数代。后燕是十六国时期鲜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国家,极盛时占有北方大片土地。而在参合陂之战后,后燕被一分为二,开始衰落。共历七主二十四年。史书载后燕皇帝慕容熙荒淫无道,宠幸苻娀娥、苻训英二女。可惜这符训英英年早逝。后来慕容熙“费殚府藏”大起陵墓,传说出殡之时,灵车犹比城门高,而以致于要毁坏城门,极尽奢华之能事。而慕容英正是慕容熙的后人。江湖上有人觊觎这墓中宝藏也未有可知,皇家墓中陪葬之物本就甚众,何况这等费殚府藏,奢华至极的厚藏之墓,可比寻常江湖帮派的家底厚实的多。有人打它的主意再正常不过。找慕容英只不过是要得知这墓在何处而已。”

    公羊平不解地问道:“我听闻有种风水秘术可依山川形势,天文星相找到大墓。他们何以不悄悄找人依风水之术定穴,非要大动干戈绑架慕容英?”

    商柳晨笑道:“我也曾听闻有此玄术,只是尚未见识过。再说了盗墓往往是三五人一行,日落而做,日出而歇,极是神秘。非是至亲之人不知。隔行如隔山,寻常江湖人物那里能找得到身怀玄术之人。便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抓了慕容英再说。”商柳晨原本也是心中猜测,在遇见叶沅之后,无意间问到此事,便确信无疑。他暗流杀人,自然能清楚的知道目标之人的来历家世。这其中的端倪祥加揣测便知。

    公羊平听罢商柳晨之言,若有所思,叹道:“匹夫有何罪?怀璧而已矣!那慕容熙当年大起陵寝之时,怕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会断送了他后世子孙的大好头颅!”言下萧索至极,挥了挥袍袖,叹息着离去。胡临几人便也各自回房歇息去了。第二天一早,就有杨贵门下的弟子请胡临前去议事,胡临便唤上商柳晨一起去了议事堂。两人一进议事堂便看见有四五十人早已坐定,胡临长驱而入,见只有上首一张椅子空着,一时颇觉为难。只听杨贵道:“帅主请坐!”

    胡临只得坐在上首。商柳晨侍立一旁。那四五十人齐声道:“见过帅主。”胡临起身还礼道:“众家兄弟请坐。”

    众人坐定后胡临道:“行军打仗作不得儿戏,我虽是帅主,然也只会纸上谈兵,恐有误人之嫌。这大事还得要众家兄弟一同参详。”

    众人都道:“谨遵帅主教诲。”????

    胡临道:“那众家兄弟有什么意见就先说说,好叫咱们集思广益。”

    左手边闪出一人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倭人在海上,依我看要杀倭人,须得先造几艘大船。然后我等才能乘风破浪,直捣贼巣。”说话之人正是哥舒野,他是个急性子的人,是以第一个就跳出来说。

    “那是自然,难不成咱们还要跑过去啊!”旁边有人讥讽道。

    哥舒野性子虽烈,但闻言也不生气,又道:“我所说的非是寻常出海打渔的船只,咱们可造成弩弓船,硝火船,破甲船,然后才可破倭寇。”

    胡临问道:“何为弩弓船,何为硝火船,何又为破甲船?”

    哥舒野答道:“弩弓船上装劲弓大弩,直射百步之外犹能透体而去,一次可发数箭,少则三五枝,多则十数枝,乃是海上利器。硝火船做成小船,系在大船之后,内置火硝、硫磺、木炭等物。顺风之时,可做火攻之用。破甲船则以精铁铸成首尾,可凿破敌船。”

    杨贵首先赞道:“哥舒公子果是将门之后。所见不凡。”玄觉等人亦是点头赞赏。

    胡临道:“就依哥舒公子所言,着令造成弩弓船、硝火船、破甲船各十数艘。由哥舒公子亲自督造。只是不知公子几日可成?”

    哥舒野道:“十日必成。”

    胡临道:“好,那位兄弟愿与哥舒野兄弟共担此责?”

    “鄙人愿助哥舒兄弟一臂之力。”说话之人正是水上帮的马漂。他的帮派以水为生,由他和哥舒野来造船自是最好不过。胡临点点头,两人领命而去。

    胡临问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众家兄弟可探知那倭寇盘踞何处?有多少人数?”

    “禀帅主,我派出的弟子来报,众倭寇盘踞在海外的三座岛上,那三座岛形如‘品’字,互成犄角之势。都是三面悬崖,一面浅水。临安府内这帮倭寇已经营许久,本就是有险可守,又经倭寇修缮,早已固若金汤,只怕难已强攻。至于人数,只怕不下三千。”玄觉和尚道,言罢又口宣佛号。

    胡临道:“既是如此,也不必着急进攻,众倭寇平时里多犯我海境,定会伺机而来。先着令四处兄弟,日夜注意。到时倭寇前来属劳师以远,我等在此以逸代劳。先放倭寇前来,以骄其心,再一鼓做气,围而歼之。”

    人间四月天,愿天下人都欢喜。

    (本章完)

第47章 夜入虎穴() 
众人听他说的有理,也无异议,都答应了,四散准备去了。杨贵笑道:“早知公子如此文韬武略,小老儿我早就睡觉去了。跟着瞎操什么心。”说罢哈哈大笑。胡临道:“先生那里话,小子不过是照猫画虎学着古人而已。”言罢众人皆都大笑。杨贵自去准备粮草一事,玄觉亦亲自去查看倭寇动静去了。胡临和商柳晨一道出来,穿过庭院。远远便看见楚窈走了过来,两人迎上去道:“楚姑娘早!”

    楚窈问道:“你们两人干什么去了?”

    商柳晨笑道:“你这丫头也不向我两人问声好,怎地问起我俩干什么去了?”

    楚窈眼波乱转,说道:“我就是好奇你们两个人一大早的干嘛去了?”又语气一转悄声问道:“是不是夜里偷偷跑出去的?”

    胡临和商柳晨两人被她问的哭笑不得,胡临也不答她,说道:“你不跟你姐姐在一起,在这里乱跑小心走丢了。”

    楚窈笑盈盈的说:“我就知道你要这么说。你的心思我早猜到了。”胡临被楚窈一句话说的哑口无言,一时不知如何回她。商柳亦自笑道:“知我二弟者,原是楚窈姑娘啊!”这两人一唱一和,胡临忙顾左右而言它道:“我们先去用过早茶吧!”三人说笑间走过回廊,只见花圃里鲜花烂漫,有各色的茶花、兰花、百合、菊花等,争奇斗艳。胡临心有一动,便移步到前,细看之下,刚欲伸手去摘,只听的一个姑娘吟道:“劝君怜此花,莫使叶孤单。”语音婉转,好似莺啼。胡临闻言赶忙罢手道:“姑娘莫怪,小生一时之念,还望恕罪。”

    那姑娘步履盈盈而来,身着一袭淡色衣裙,秀发挽起,略施粉黛,有芙蓉出水之姿。身后随着一丫鬟,近前来轻施一礼道:“见过诸位。”

    商柳晨笑道:“花开堪折便需折,姑娘怎地如此小气。不肯让我兄弟折花一枝。”

    那姑娘听到‘不肯让我兄弟折花一枝’时早已羞红了粉颈。轻啐一口道:“公子休得乱说。”

    胡临道:“我大哥素来洒脱,姑娘莫气。”那姑娘却反问道:“谁气他了?”胡临讪讪地道:“不怪就好。”他连说几声。商柳晨和楚窈两人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